最新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
政治理论考试参考内容
政治理论考试参考内容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首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初级阶段特别需要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私有制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的根本不同。
其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为坚持、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邓小平说:我们始终要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
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同样,如果改革开放不能实现共同富裕,那就说明我们搞的改革开放失败了。
再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当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为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做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思想束缚。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而解决了一个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最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更加明确。
它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本质的错误倾向,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方向、任务和道路更加明确。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第二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章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在党的1982年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2.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3.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
4.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5.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精髓和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首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我国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3.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4.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立国之本),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开放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
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2.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
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的科学概括和提出,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纲领,是一面伟大的旗帜,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论断,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针。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法律从根本上说是调整利益关系的工具,利益调节或再分配是法律的基本职能之一。
法律正是通过对利益的调整,推动抑或阻碍生产力发展。
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法制建设的最根本标准。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内容。
法制建设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
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要求,必须把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作为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
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法律保障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要求,还必须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要求。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加速,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这要求法制建设必须时刻关注新情况和新特点,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
关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断,对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
先进的法律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法制现代化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在当代中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与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与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h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内涵,并在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发展观和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深刻揭示了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开辟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境界。
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日益推进,社会主义本质也随之日益丰富,社会主义优越性逐渐体现出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针对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阐明了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从“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来看,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丰富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本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深刻地揭示了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也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更高的层面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
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在它们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本源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篇一: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及三者关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2、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曾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
”请结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比喻,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不仅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而且形象表达了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开辟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境界。
关键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本质论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
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在它们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本源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因此,衡量某种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进步与否的标准只能是判断它是否适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邓小平指出: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
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邓小平特别强调了生产力观点,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荃础,离开了这一点就离开了社会主义的根本,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三个代表”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发展,凝结了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先进性的根本标志与根本要求就是代表和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邓小平则强调: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实质和要求,必将对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从“三个代表”的时代意义、“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的辩证统一上把握其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首先要着眼于时代大背景,联系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联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从它适应实践的需要、解决历史的课题的时代意义上去把握。
“三个代表”是着眼于解决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纲领;“三个代表”是着眼于回答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作出的重大战略性思考;“三个代表”是着眼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形成的新的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条件,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和归宿。
“三个代表”不是几个观点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一系列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观点共同构成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三个代表”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方面,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本质要求,从而形成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新的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体现了这个有机整体中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统一;“三个代表”体现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统一;“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质的规定与时代发展新的要求的统一;“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建设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的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的?2001年4月,江泽民在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上作《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指出,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制度,消除两极分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江泽民是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中揭示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的,其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制度与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点规定性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直接继承,而新提出的“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点规定性则是从制度层面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不可能抽象地存在,如果没有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本质也就不能以实在的形态存在。
江泽民在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前提的基础性意义。
江泽民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消灭剥削制度”,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基础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本质。
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存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之中。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但因为非公有制还存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仍存在剥削现象。
江泽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形成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消灭剥削”明确界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灭剥削制度”的现实要求,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消灭剥削制度”,“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这既符合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又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前目标,使得社会主义本质论更切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公共基础知识第三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公共基础知识第三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单项选择题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核心在坚持( ),本质在坚持( )。
A.继往开来党的根本宗旨执政兴国B.与时俱进党的思想建设执政治国C.继往开来党的政治领导执政富民D.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执政为民③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现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治国方略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因为( )。
A.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事物都必须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C.一切事物都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也就没有整体D.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的5.党要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为此,必须( )。
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坚持发扬和光大民族精神③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④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A.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战略举措是( )。
A.兴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高潮B.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C.兴起学习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新高潮D.兴起全面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高潮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 )。
A.共同精神食粮 B.共同文化基础C.共同思想基础 D.共同奋斗目标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B.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C.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D.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1O.“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我们(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摘要: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抓住并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鲜活的时代内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重大成果。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揭示了我们党搞好执政的力量源泉与未来的发展的方向及途径,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中要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关键词:三个代表;理论贡献;实践意义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创立了科学的理论,而且塑造了这一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品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品格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坚持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坚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普遍真理,揭示了共产党治国安邦的真谛,反映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根据客观实际的发展推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其科学性的根本原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强调要善于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并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每个深刻变革的时代,都要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反映该时代本质要求的理论思考和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准确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客观需要,并把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揭示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创新的系统理论,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1)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对“三个代表”“科学观”重要思想作了科学定位,指出“三个代表”、“科学观”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就必须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因人民群众推动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互促进的进程,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位一体。
它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什么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先进性,以及什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怎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取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需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作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这一时代要求的产物。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当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最新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和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都明确提出,学习《江泽民文选》,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上深化认识。
《江泽民文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全方位展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内容,为我们从中央提出的五个方面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最好教材。
学习《江泽民文选》,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和北美确立其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并把它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
列宁主义是在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殖民地和资源矛盾不断加剧以至爆发了世界大战,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
毛泽东思想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已经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并不断发展,世界范围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蓬勃兴起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
邓小平理论是在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并显示出旺盛生命力这样一个时代背景的产物。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今时代的产物。
这一重要思想孕育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实践成长、丰富和成熟,于2002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
这个时期,是世界、中国和我们党自身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
世界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出现种种新情况,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如何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如何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实践基础、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一、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正是以我们党必须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必须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必须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的战略机遇。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的十几年间,我们党所处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并还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这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又一显著特征。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并越来越在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又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国家试图凭借经济实力的优势主导经济全球化。
作为一个领导着十三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有新的应对、新的思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谋求尽可能长久的国际和平环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二、科学内涵理论的内涵就是理论的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体现在江泽民同志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重要著作和讲话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用十六个部分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
这些内容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由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
在这些内容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是核心内容。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如何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最佳答案(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备考精要(完整版)
毛邓备考精要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毛泽东在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论新阶段》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4、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6、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7、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
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
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总结。
10、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14、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客观必然性?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理论的内在要求。
重要意义?1.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2.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3.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内涵?1、中国特色(农村包围城市)要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社会主义总体的概括,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那么,社会主义本质论有什么特点呢?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概括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起点。搞社会主义,首先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解放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逐步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前提和根本。它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是途径。它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结果,同时,它又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达到共同富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目标,是结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三个基本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离开哪一方面都不可能完整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最后,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
会主义本质
编辑。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
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开辟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境界。
关键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本质论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
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在它们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引起社会变革的根本源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因此,衡量某种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进步与否的标准只能是判断它是否适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邓小平指出: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
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邓小平特别强调了生产力观点,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荃础,离开了这一点就离开了社会主义的根本,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三个代表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是对马
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发展,凝结了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先进性的根本标志与根本要求就是代表和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邓小平则强调: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江泽民进一步提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观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文化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历史证明,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江泽民指出: 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
这也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要求有先进的社会文化与之相适应。
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
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先进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发展看作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反复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需要先进文化的智力支持和文化依托,没有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文化知识、理论武装,就难以在发展先进生产力中有更大的作为。
同样,先进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最新经济运行方式和新科技手段的介人,否则,文化发展就难以有更大的实力。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论述,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本质要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一种坚持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观,它既承认生产力、经济基础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又高度重视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的反作用。
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社会制度,又是一种思想体系,作为思想体系的社会主义,是从批判资本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而来的,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因此,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第二个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其精神实质就在于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体现在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方面,就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建设。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向人民负责,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惟一、根本的宗旨,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
毛泽东一早就说过: 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3]。
邓小平强调: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邓小平在揭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最紧密的本质联系之后,紧接着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突出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本质。
这是与其他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区别所在。
特别是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了它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义和价值。
邓小平始终强调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标准来衡量党的各项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是为了更好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学习中国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