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6

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6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2022年11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时长150分钟。

第I卷(共33分)一、选择题(3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__________。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_______________找到“桃花源”. 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

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_______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

陶渊明大怒∶ "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 连夜罢官而去。

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____________的《桃花源记》。

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

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空中楼阁顺藤摸瓜大张旗鼓脍炙人口B. 海市蜃楼顺藤摸瓜大张旗鼓喜闻乐见C. 空中楼阁按图索骥大刀阔斧喜闻乐见D.海市蜃楼按图索骥大刀阔斧脍炙人口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B. 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浙江省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高中联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4.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关注“启望教育”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正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每一种具体的文化构成了丰富而多样的民族文化传统。

工匠精神即是民族文化传统与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版。

工匠精神在中国历经超越五千年的发展,所累积的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是中国工艺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最具国家文化意义的特征与代表。

一部中华文明史凝聚了每个朝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

遗憾的是,他们鲜有留下姓名的。

即使留下了姓名也只是一个标记,流传不广,不像文人的诗篇那样千古传唱。

今天,当这些工匠的各类作品陈列在博物馆中,构成“古代中国”的时候,人们在赞叹其工艺成就之余又少有人去追问工匠的姓名以及他们的存在。

这是历史造成的误区,也是审美造成的困惑,而中外大致都是如此。

可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作用于各行各业都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参照。

②工匠精神是以手艺支撑的精神品格,是技术之外的精神外延。

从古至今的工匠都有属于他自己、又表现传承的绝活,他们是技与艺的综合。

即使像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那样粗简的制作,在技术的很多方面,包括其中的绘画和烧制,都是在不断的失败中而获得的成就。

在不同的类别和材质上,不同的技艺表现出不同的工艺水平,显现了类别的特点;而在相同的技艺表现上,其工艺水平则区别了大匠与凡工。

对精湛和极端技艺的追求,是大匠巧夺天工的毕生努力,而突破与创造则是彰显其魅力的核心。

手艺的磨练是时间的消费,也是精神的倾注。

它们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一以贯之。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隐逸文化岳国文(1)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2)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3)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4)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课后习题 第3单元 至情至性 第3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课后习题 第3单元 至情至性 第3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海南琼海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隐士活动的政治内涵,突出表现在他们与皇权的关系上。

隐士形成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士人的独立意识,即“道”优于“势”的信念;二是皇权所希望的隐士担负的社会使命,即在皇权与社会的矛盾中起到协调的作用。

这就决定了隐士与皇权间无所不在的紧密关系:尽管“道”优于“势”,可又不得不服从“势”的绝对统治;皇权一方在隐士不抗拒其统治的前提下,尽量予以优容,甚至亲密无间。

于是,双方如同一对命里注定的冤家,互相排斥,而又互相吸引。

经过前代的教训,魏晋时期的皇权与士人都开展了对双方关系相处方式的思考。

其活的标本,便是“竹林七贤”。

在不断选择和扬弃中,他们逐渐找到了双方不得不接受的相处方式。

第一种为对抗式,唯嵇康一人。

嵇康继承了东汉以来逸民隐者的疑君和无君思想,他不仅公开唱出“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论调,还在行为上付诸实施,傲视王侯。

这种处世方式的危险性被山林中真正的隐者看得清清楚楚。

《文士传》记载了孙登用火与光的关系来开导嵇康的话:“子识火乎?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然在于用光。

人生有才,而不用其才,果然在于用才。

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曜;用才在乎识物,所以全其年。

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无多求!”但嵇康并没有听进这些话,继续公开与司马氏政权对抗。

当好友吕安被诬陷入狱时,嵇康不惜以卵击石,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为之辩护,就此落入了一个等了他很久的陷阱。

直到被捕入狱,嵇康才意识到孙登的先见之明,写诗自责:“昔惭下惠,今愧孙登!”与此相反的方式是投靠式。

山涛明白得最早。

他四十岁时任赵之国相,入晋后又历任要职。

山涛的投靠是隐士与皇权关系中的一种适应,目的是全身,而不是出卖灵魂。

尽管被嵇康骂得难堪,但嵇康遇难后,山涛仍举荐其子嵇绍担任秘书丞。

嵇康被杀后,向秀拿着本郡的文书簿册来到洛阳,司马昭问他:“听说你有隐居的志向,为何又来这里?”向秀说:“巢父、许由这些拘谨自守的人是不值得效法称羡的。

飞龙峡文化旅游发展之建议但许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尧的好意,逃遁到了颖水..

飞龙峡文化旅游发展之建议但许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尧的好意,逃遁到了颖水..

飞龙峡文化旅游发展之建议大师,您好看了您的想法,我觉得已经非常细致了,下面我补充一些,希望能有用。

在旅游方面,可以考虑补充一下飞龙峡的钓鱼乐趣,尤其的夜晚的钓鱼,非常有趣,在飞龙峡谷的深渊中生活着许多鱼类,现在正值夏季,是钓鱼的好时候。

翻越一座小山,沿河滩步行大约二十公里路,在一处悬崖绝壁下,可见一泓清潭,水波粼粼。

此处被北当地村民称为“三道水”。

“三道水”两岸峭壁嶙嶙,河水南流至此,形成一个葫芦状的大水潭,水面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水深平均在3米左右。

潭中鱼类很多,有桃花板、青鳞甲、黄蜡丁、细鳞鱼、鲤鱼、鲇鱼等,钓获的鲇鱼大多在1千克左右,最大的有3千克。

但由于“三道水”路途遥远又不便于行走,所以少有人来。

在飞龙峡谷钓鱼,岸上有老鼠,水里有螃蟹,树上有马蜂,它们总是不停地骚扰你,让你不得不时时提高警惕,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错。

尤其是这里晚上会上树的螃蟹,这些螃蟹可能是嗅到了夜晚钓上来鱼的味道,于是从水里爬到树干上,向鱼发起进攻,偷盗钓上来的鱼。

来到了飞龙峡,那一定要尝试一下这里的夜晚钓鱼,看看这里会上树的螃蟹,吃吃这里的美味鲇鱼!对于隐士来说,也很难给出确切的概念。

《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

这里的“士”,是指知识分子,“不仕”就是远离政治,不出来做官。

《南史〃隐逸》云: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

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

”可见,隐士与那些默默无闸的、终身在乡村的目不识丁的农民,或遁迹江湖飘忽不定经商的商贾,或居于崖顶岩穴砍柴的樵夫是有本质区别的。

《易》曰:“天地闭,贤人隐”、“遁世无闷”、“高尚其事。

”可见,一般的“士”隐居也不足称为“隐士”,必须是有名的“士”,即“贤者”、“贤人隐”才能称为隐士。

由此可知,隐士即“士”的一种。

所谓的隐士其实专指那些具有相当的才学和文化素养而不愿做官的人。

中国最早的隐士,大概要算三代之际的巢父、许由、卞随、务光等人了。

这些人物,大多都“视富贵如浮云”,同时,在学问、道德、人品方面,都有超人的成就。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德物化”是指把抽象的道德理念通过恰当的技术设计,使之在人工物的结构和功能中得以体现,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道德意义上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传统的道德教化途径是从人的角度着手,使道德规范内化于人心;而“道德物化”则是从外在环境着手,把道德规范外化到人工物的构造之中。

其实,“道德物化”思想的萌芽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并且在后来以不同的形态在一些学者的思想中不断出现,比如中国古代的“藏礼于器”思想和后现代思想家福柯的“微观权力”思想中都包含有“道德物化”的成分,只不过尚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系统化的表述,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关于“物化”一词本身,也需要做一点讨论。

提到“物化”,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想到卢卡奇的“物化”概念,从而直觉地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卢卡奇的“物化”概念指的是,现代社会中人被外物所奴役,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关系。

这种“物化”是需要被克服和超越的。

但是,道德的“物化”强调将抽象的道德理念在具体的人工物构造中得以体现,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此处的“物化”具有正面的意义。

(摘编自张卫、王前《道德可以被物化吗?——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评介》)材料二:近年来,道德物化思想颇具影响,它最早是由汉森·阿克特豪斯提出,而后主要由他的学生维贝克继承与发展。

尽管维贝克受到过诸多思想的启发,但他直接继承的是唐·伊德的后现象学思路。

伊德认为人的当代处境,表现在人总是受到技术调节,扼要地讲,就是技术无时无刻不在调节我们的微观知觉。

以视觉为例,在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时,人的视野发生了很大改变。

有些图像信号被边缘化,隐没在背景下,群星看不到了;而有些信号则被放大,呈现在焦点中,人们看到了月亮上的环形山。

可见,望远镜的放大—缩小结构对视觉知觉进行了整理,在此过程中,技术对视觉进行了建构。

高中语文人 第0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人 第0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04单元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王学泰古人对文化持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意思是说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与“天地”一起诞生的啊。

而且他还洋洋洒洒地写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们与“肇自太极”的人之文,鼎立为三,合而为一。

它也就是“道”。

刘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种文化观念来自儒家,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它就占了主导地位。

自古以来,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点神圣化,如说“仓颉造字”和“天雨粟,鬼夜哭”之类。

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之纽带。

世界大多数地方是依靠种族或宗教的认同作为民族凝聚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

所谓“《春秋》之法,中国用夷礼则夷之,夷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就是说按照《春秋》大义: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国”(中原王朝)之礼,就像对待国人那样对待你;如果你是“中国”人,用了“夷”礼,则像对待“夷”人那样对待你。

可见是否进入中国文化成为判别人群归属的决定因素。

在儒家看来,“礼”是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

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上通于天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思飘云外物,律中鬼神惊”这些名句就是这种意识生动的概括。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可以说在地球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它是发展得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一个。

江苏南京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南京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南京市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道德不仅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对个体而言,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美丽呈现。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传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这一鲜明主张,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努力的方向。

个人品德是公民个人在修养身心、规范举止方面的道德依循,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形成了由全体到个体、由外在到身心的完整道德链条。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执着于爱国奉献,“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几十年奋斗不止带领老百姓蹚出脱贫新路;“小巷总理”武荷香,把社区当成自己家,把社区居民当亲人……一个个榜样楷模,让人们感动于爱国奉献的家国大义,知晓了明礼遵规的文明法则,读懂了勤劳善良的奋斗之美,领略了宽厚正直的德性纯真,感受到自强自律的人格光辉。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加美丽。

”高尚的个人品德修养,足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德不孤”,首要在于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发乎真心地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有人说得好:“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贞白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贞白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贞白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语文测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

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

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

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

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

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

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为哲学理念。

“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

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

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

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

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迦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了生脱死为终报。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的隐士文化由来已久,隐士可以分为政治性隐士、宗教性隐士和生活性隐士。

西方也有隐居这种生活方式,虽然隐居者不能算是典型的隐士。

自然文学的作者们有的是隐士或当过隐士,比如梭罗、惠特曼谷、巴勒斯、缪尔等。

东西方隐士们并不是目不识丁或能力欠缺的凡人,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超常的文化修养和人生智慧。

他们并不是不能做官发财,而是不愿过那样追求名利的人生。

出世与入世只在自己的内心选择,且有选择的权利和余地。

他们都对繁华尘世感到深深厌倦,不喜欢社交过于频繁、被俗事缠身的生活,想要寻找世外桃源避世隐居,同时在精神上步入从容闲适、与世无争的隐逸净土。

他们都热爱山水、热爱自然,以自然为生活与修身之道,这个自然不仅是作为对象的大自然,也是“自己本来这样”的自然,自然运行之道。

所以这些隐士们安静恬淡,舍弃了对物质享受的追逐。

西方的隐士们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意识,无法完全摆脱现实的牵绊。

所以他们不拒绝名声,往往有很高的社会声誉,并利用这些声誉去做影响社会的事业,比如爱默生、巴勒斯、利奥波德等。

这些隐士们会把自己的隐居生活写成书籍,这就是“自然文学”。

在美国,“自然文学”是最悠久的文化传统,完全可以与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学相媲美。

美国人踏上北美大陆时就开始了创作。

与之相比,中国的隐士们主张“天人合一”,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自然率真环境中解读人生的“真意”。

2023届佛山市顺德区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届佛山市顺德区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届佛山市顺德区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卷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

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

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材料二:刘士林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

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就是《诗经》,其精神峰顶是唐诗。

总括起来说就是: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强调“美在意象”,有力地揭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真谛。

与西方古典美学精神重视“理性写实”不同,中华美学精神更侧重“诗性写意”,在中国书画、建筑园林、乐舞、戏曲等文艺创作与表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下,我们有必要把握和激活其当代价值,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贡献新的思想智慧,为社会生活的团结稳定和谐美丽开出新的美学良方。

中华美学“诗性写意”精神,有助于通过生命体验,对大自然审美认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诗性智慧。

“诗性写意”精神具有“人文关怀”的品格。

浅析李子柒古风美食短视频的类型化创作方式晁晨晨

浅析李子柒古风美食短视频的类型化创作方式晁晨晨

浅析李子柒古风美食短视频的类型化创作方式晁晨晨发布时间:2021-08-18T01:32:58.821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4期作者:晁晨晨[导读] 现如今,李子柒似乎成了古风美食短视频的代名词,在国内外的社交平台上都收获了大批量忠实粉丝,以小而美的新媒体短视频为载体完成了一场对内的文化复古和对外的文化输出。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摘要:现如今,李子柒似乎成了古风美食短视频的代名词,在国内外的社交平台上都收获了大批量忠实粉丝,以小而美的新媒体短视频为载体完成了一场对内的文化复古和对外的文化输出。

李子柒的短视频俨然已经形成了一种类型化的创作思路,其团队采用高质量生产的PUGC模式,在内容上呈现出田园牧歌式的影像美学,并注入了中国逸文化的精神内核。

关键词:李子柒;古风美食短视频;类型化创作一、制作:PUGC模式下的高质量生产2016年开始,李子柒就进入古风美食短视频的初始创作阶段,创作了如《可以吃的树叶》、《青梅酒》、《覆盆子老冰棍儿》等一系列作品。

这些作品多是以时令瓜果为题材进行创作,时长为两到五分钟。

李子柒在这一时期身兼数职,整个视频从策划、食物制作、拍摄及剪辑等都由她一个人独立完成。

细观这些作品,可以发现就影像语言来说还是略显粗糙。

好在瑕不掩瑜,视频中营造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依然为李子柒积累了一定的粉丝量。

李子柒虽然在早期就开辟了具有颇高辨识度的类型化创作之路,但其采用UGC(用户生产内容)生产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她在内容生产、IP孵化、品牌化运营等方面都略显匮乏之态。

与此同时,李子柒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的粉丝基数不断扩大,播放量不停攀升,其账号有了流量变现的前提,那么资本入场就成为可能。

2017年,李子柒与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此李子柒开启了背靠MCN机构的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创作模式。

相较于其草创阶段的作品,与资本牵手后的李子柒,因为有了PGC(专业生产内容)团队的保驾护航,其作品开始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和技术带来的视听美感。

统编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统编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人各有志。

”志,就是人的志向,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和抱负。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往往取决于他的志向。

人有了志,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推动自己不断进取,克服困难,实现理想。

志向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成就。

志向的力量是巨大的。

古往今来,无数杰出人物都是因为有了伟大的志向,才成就了非凡的事业。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甘受宫刑之辱;曹雪芹为了完成《红楼梦》,历经磨难;毛泽东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们的志向使他们超越了常人,成为了一代伟人。

那么,我们如何树立正确的志向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确定自己的志向。

其次,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志向。

【乙】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志向”这一概念的理解似乎越来越模糊。

许多人认为,只要有兴趣,就能成功。

然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兴趣固然重要,但志向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因素。

兴趣是人们追求志向的动力。

当我们对某个领域产生浓厚兴趣时,我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然而,仅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

兴趣只是志向的起点,而志向才是我们追求目标的动力。

志向决定了我们的方向。

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

而有了志向,我们就能明确自己的目标,为之努力奋斗。

正如古人所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志向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的特长。

其次,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志向。

谈隐逸阅读及答案参考

谈隐逸阅读及答案参考

谈隐逸阅读及答案参考谈隐逸阅读及答案参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2分,选择题6分,简答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谈隐逸郁土《顾准文集》中写道,在古希腊,“学问不是‘货与帝王家’换口饭吃的玩意,而是一种个人的创造活动,这才能够产生或者放眼宇宙,或者注视自己内心世界的思想家。

专制政治不可能设想这种知识的出路,知识无非‘求禄’”。

他还写道“‘君天也,天不可逃也’就算是注定了。

知识分子不满意这一套,只好像贾宝玉那样当和尚去……在西方,政治权威不是至上的权威,思想家出在‘和尚’中的不少,不过那种‘和尚’是研究科学、写哲学著作的‘和尚’。

入了空门,精研几何、逻辑、天文,皇帝老子也管你不着。

中国,除了伦常礼教,没有学问,专心知识探究宇宙秘密不是出路,要逃避王权,只好走老庄禅佛一路”。

阅读至此,感慨不已。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约可分两类:一类是做官的,一类是不做官的。

而在不做官的当中,又有做不了官和不想做官的。

后者少之又少,史书上将其归为“隐逸”“逸士”。

今日得闲,就把《二十五史精华》中的“隐逸”部分通读一遍。

再参照顾准对古希腊知识分子命运的分析,不禁对中国古代这部分知识分子的命运感慨不已。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专制统治下,假如你不把所学知识“货与帝王家”,简直没有出路。

而归隐便是这其中一条若隐若现、充满荆棘的羊肠小道。

表面看,隐居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其实不然。

隐士们之所以这样做,全是不得已而为之。

或为了保全身家性命,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或对现实政治不满,以此作为一种不得已的抗议。

要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假如读书而不做官,那也就自甘居于下流了。

范蠡辅佐勾践灭了吴国后,看穿了越王的为人,弃官不做,泛一叶扁舟于江河湖海之上,后来还成了富可敌国的大商人,这是非常稀少的例子,而且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也不高。

有些知识分子不能医国,就去医人,但看看华佗的下场,你就知道得罪政治权威是个什么下场了。

2025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卷(考试时长150分钟,总分150分)2024.11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而倔起阡陌之中。

(贾谊《》)(3)《庄子·齐物论》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以“,”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按要求做答。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就《红楼梦》来说,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正因为它人物众多,类型多样,所以其内部是大体平街的,这正是整本书阅读带来的一种对人物的全景式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在阅读时更有可能取得整体的平衡。

①即使仅仅在女性层面②而探春又是一个很刚强的人③《红楼梦》中人物性格也极为丰富④《红楼梦》人物中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⑤也有理性能控制情感的薛宝钗A.①③⑤④②B.①②③⑤④C.④⑤②①③D.④②⑤③①(2)小明阅读《红楼梦》后写下四条读书笔记,请帮助他找出有错误的一项并修正。

(3分)A.小说中“真”与“假”是一组重要概念,既指叙事层面的真事与虚拟,也指道德层面的真诚与虚伪。

B.小说有两条基本的情节线索,一条是以贾府为中心,叙述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一条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叙述大观园中人物的命运。

C.小说中故事发生的重要环境是大观园,有学者认为大观园象征若世外桃源。

此外,小说还设置了大荒山、太虚幻境等空间,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D.小说在开始的序幕部分,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对主要人物关系及其各自命运作了梳理和暗示,以帮助读者获得纲领性的把握。

有错误的一项是()修正处:“”应为“”二阅读70分(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3-7题。

(17分)近期,有关AI(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的话题成为热点。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南县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信息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积累与运用(共24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各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沁园春(qìng) 鲜研妖娆(ráo) 琼楼玉宇B.贾谊(yí) 呢喃冠冕(guān) 一代天娇C.投箸(zhù) 锦粼伛偻(lǔ) 浩浩汤汤D.娉婷(pīng) 林霏摇曳(yè) 泉香酒洌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雪停了,田野披上一望无垠的地毯,道路如月光洒落,太阳出来,红装素裹,粉妆玉砌,分外妖娆。

B.书,让人思接千载;书,让人心游万仞。

浸润书香,我们才能驶向无垠的海洋,才能领略气象万千的世界。

C.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白雪覆盖的塬上欣赏“北国风光”,写下了栩栩如生的经典之作《沁园春·雪》。

D.人头攒动,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在红灯笼的映衬下,那份愉悦深深感染了踏进这里的每一个人。

3. 小红整理了一组有关“家国情怀” 的写作素材,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A.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B. 面对国家民族危亡,夏完淳以少年的热血、英勇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生命之歌。

C. 人总有一死,只要留得一颗赤诚的爱国忠心,永远在史册上闪耀光彩,就死得其所。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題共5小題,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央领导人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文艺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形象,并且以审美的方式积淀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

当文化自信被赋予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时,它理应得到文艺化的表达,在这种表达中,文艺又自觉地成为文化自信的独特力量。

其实,文艺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表达,而文艺家只有拥有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够将文化作为自己创作的追求。

古今中外的文艺史说明,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文化含量的文艺作品才能成为经典,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但能够传承文化,将人类文明发扬光大,而且能够参与文化的创造。

《诗经》只是一首首诗作?不是,它同时创造了诗经文化。

《楚辞》只是一首首歌?不是,它同时也创造了楚辞文化。

汉代的石雕是汉代磅礴大气的象征,而“元四家"的山水则是典型的文人隐逸文化的代表。

《兰亭集序》只是一篇序言?只是一幅书法作品?不是,它是对生命的发现、对自然的礼赞、对宇宙的敬畏。

更不要说四大古典名著了,它们博大精深,直至今天,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和教育。

这些经典都超越了有限的题材与主题,在文化层面创造价值,构建新精神。

所以,在文艺创作中,一直有这样一种定律,不管你从哪儿出发,也不管你将镜头与画笔对着什么,是否有文化追求将决定你创作层次的高低。

实际上,文艺创作是有层次的。

许多文艺家以为表现什么,就把什么表现好就行了,这种看山还是山的创作是无法具有超越性的。

只有不断地向高处攀登,向深处开掘,你才能从有限走向无限,也才能写出精神,写出文化。

文化是所有成功文艺作品的光辉。

文化表达是文艺没有这样的自信与自觉。

因为文化无处不在。

人类有人类的文化,国家有国家的文化,民族有民族的文化,地域有地域的文化,行业有行业的文化。

同时,文化又是在不断变化的。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零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零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零诊)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时代思潮相适应,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趋向呈现出一种划时代的历史转化。

他们追求和向往的不再是唐代文人那种渴望通过征战疆场建立外在事功的人生理想,而是在“庭院深深”“壶中天地”中营造个人的精神家园,已由唐代文人尚武任侠式的外向追求转向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

宋朝建立后既采取了“崇文抑武”“以儒立国”的治国方略,又实行了严于内部防范而疏于边境防守的“守内虚外”政策,这虽然解决了五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军阀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却在一定程度上使宋朝陷入“虽有百万之兵,而不免自贬为至弱之国”的尴尬境地。

宋代文人逐渐淡化了唐代文人那种渴望对外建功立业的热情和雄心,越来越多地将生活和精神纳入书斋、庭院及对日常平淡生活的欣赏追求,加之宋代党争不断,文人宦途浮沉无常,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他们积极用世的志向,进一步塑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

浏览唐诗,诸如“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之类轻视读书生活的诗句俯拾即是,而宋代文人则凸显出对书斋生活的喜爱和沉溺。

苏轼自谓夜晚“常以三鼓为率,虽大醉归亦必披展至倦而寝”;欧阳修青少年时因家贫无书可读,便“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

宋代文人不仅勤读乐读,而且纵观博览,像王安石“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本草》乃至诸小说,无所不读”;沈括“于天文、方志、律历……无所不通”。

著名学者王水照先生认为,宋代士人的身份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大都是集官僚、文士、学者三位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一般比唐人淹博融贯,格局宏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们普遍存在的读书热情分不开的。

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诗词创作从题材到内容也普遍呈现出静观自省、内向收敛的特点。

这主要体现在大量隐逸诗词以及描写日常生活题材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

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

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

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所以因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

B.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巢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算是中国最早的隐士。

C.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因此,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
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C.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D.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

C.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要的。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

一、1.A。

B.“巢父、许由是中国最早的隐士”说法不正确,文中只是说“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C.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不是由孔子的“道”发展来的;D.庄子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而不是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C。

“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说法错误。

3.B。

有两处错误:第一处,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依据原文,“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效果,而非主观目的;第二处,“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表述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