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
(1)功能成本法(绝对值法)
一般可采用表2.4.7进行定量分析。
【例】某产品目标成本为800万元,该产品分为四个功能区,各功能区重要性系数和功能现实成本如下:
则该产品功能的改进顺序应为()。
A.F1-F2-F3-F4
B.F2-F1-F4-F3
C.F1-F4-F3-F2
D.F2-F3-F4-F1
答案:D
【解题思路】计算各个功能的有关指标计算如下:
一般情况下,当成本改善期望值△C大于零时,△C大者为优先改进对象。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
F
C
价值
价值系
成本
评
数V=
现实
2.4.5 】功能的价值系数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
1)V=1功能现实成本等于功能评价值。一般无需改进。
2)V<1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这时,一种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
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这两种情况都应列入功能改进
的范围,并且以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为改进方向,使成本与功能比例趋于合理。3)V>1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此时,应进行具体分析,功能与成本的分配可能已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该提
高成本。
(2)功能指数法(相对值法)
价值指数的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
=1此时评价对象的功能比重与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可以认为功能的现实成本是1)V
i
比较合理的。
<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2)V
i
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
主要是降低成本。
>l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种:
3)V
i
第一,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
第二,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
第三,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列为改进对象。
4. 确定VE对象的改进范围
确定对象改进范围的原则如下:
(1)F/C值低的功能区域。
(2)C-F值大的功能区域。成本改善期望值的表达式为:
△C=C-F(2.4.7)
式中:△C——为成本改善期望值,即成本降低幅度。*当△C大于零时,△C大者为优先改进对象*。
(四)方案创造及评价
1. 方案创造
方案创造可以采取各种方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BS)。头脑风暴法是指自由奔放地思考问题。具体地说,就是由对改进对象有较深了解的人员组成的小集体在非常融洽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气氛中进行讨论、座谈,打破常规、积极思考、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提出创新方案。这种方法可使获得的方案新颖、全面、富于创造性,并可以防止片面和遗漏。
(2)歌顿法(Gorden)。这个方法也是在会议上提方案,但究竟研究什么问题,目的是什么,只有会议的主持人知道,以免其他人受约束。
这种方法的指导思想是把要研究的问题适当抽象,以利于开拓思路。在研究到新方案时,会议主持人开始并不全部摊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只对大家作一番抽象笼统的介绍,要求大家提出各种设想,以激发出有价值的创新方案。
(3)专家意见法。这种方法又称德尔菲(Delphi)法,是由组织者将研究对象的问题和要求,函寄给若干有关专家,使他们在互不商量的情况下提出各种建议和设想,专家返回设想意见,经整理分析后,归纳出若干较合理的方案和建议,再函寄给有关专家征求意见,再回收整理,如此经过几次反复后专家意见趋向一致,从而最后确定出新的功能实现方案。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专家们彼此不见面,研究问题时间充裕,可以无顾虑、不受约束地从各种角度提出意见和方案。缺点是花费时间较长,缺乏面对面的交谈和商议。
(4)专家检查法。
2. 方案评价
(3)方案综合评价方法【P109】。用于方案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
常用的定性方法有:德尔菲(Delphi)法、优缺点列举法等;
常用的定量方法有:直接评分法、加权评分法、比较价值评分法、环比评分法、强制评分法、
几何平均值评分法等。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方法:
1)优缺点列举法。
2)直接评分法
3)加权评分法。又称矩阵评分法。加权评分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①.确定评价项目及其权重系数;
②.根据各方案对各评价项目的满足程度进行评分;
③.计算各方案的评分权数和;
④.计算各方案的价值系数,以较大的为优。
(五)方案实施与评价
第五节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及其构成
(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的含义
工程寿命周期是指工程产品从研究开发、设计、建造、使用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中,不仅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成本,还包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1. 工程寿命周期经济成本
工程寿命周期经济成本是指工程项目从项目构思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直至工程寿命终结全过程所发生的一切可直接体现为资金耗费的投入的总和,包括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
2. 工程寿命周期环境成本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精神,工程寿命周期环境成本是指工程产品系列在其全寿命周期内对于环境的潜在和显在的不利影响。
3. 工程寿命周期社会成本
工程寿命周期社会成本是指工程产品在从项目构思、产品建成投入使用直至报废不堪再用全过程中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P112】寿命周期成本的一级构成包括设置费(或建设成本)和维持费(或使用成本)工程竣工验收之前发生的成本费用归入建设成本,
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贷款利息除外)归入使用成本。
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又称为寿命周期成本评价,它是指为了从各可行方案中筛选出最佳方案以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而对项目方案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或者活动。换言之,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是为了使用户所用的系统具有经济寿命周期成本,在系统的开发阶段将寿命周期成本作为设计的参数,而对系统进行彻底的分析比较后作出决策的方法。
(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从追求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立场出发,首先是确定寿命周期成本的各要素,将各要素的成本降低到普通水平;其次是将设置费和维持费两者进行权衡,以便确定研究的侧重点从而使总费用更为经济;第三,再从寿命周期成本和系统效率的关系这个角度进行研究。此外,由于寿命周期成本是在长时期内发生的,对费用发生的时间顺序必须加以掌握。器材和劳务费用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