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1 有多重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有多重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有多重——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千克和克来描述物体的重量,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索质量单位,重点是千克和克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实例和活动,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并能将不同单位的重量进行换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千克和克的概念,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2. 难点:理解单位换算的原理,正确进行换算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不同重量的物体(如书、苹果、石头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物品,用于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物体的重量,引发学生对重量单位的兴趣。
2. 新授:介绍千克和克的概念,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单位的具体含义。
3. 实践: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亲身体验千克和克的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发现和问题,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天平和进行单位换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千克和克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
通过图示和表格,直观地展示不同物体的重量,以及单位换算的方法。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练习使用千克和克来描述物体的重量,并进行单位换算。
2.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不同重量的物品,使用天平进行测量,记录下来,并尝试进行单位换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应用千克和克的概念,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重量,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1有多重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1《有多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单位的意义,能够正确使用质量单位。
2. 培养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究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单位的概念及意义2. 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3. 实际操作:称量物体的质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单位的概念及意义,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选择质量单位,如何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砝码、尺子、计算器。
2. 学具:学生自备小物品,如橡皮、铅笔、小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质量单位的概念及意义,让学生了解质量单位是用来衡量物体质量的。
3. 换算:讲解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称量物体的质量,学会如何使用天平和砝码。
六、板书设计1. 质量单位的概念及意义2. 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3. 实际操作:称量物体的质量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用天平和砝码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的概念及意义,学会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质量单位的概念及意义质量单位的概念及意义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质量单位时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质量单位是用来衡量物体质量大小的单位,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有多重》教学反思5篇
《有多重》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有多重》教学反思《有多重》教学反思教学这一课, 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通过反复掂一掂、拎一拎等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通过说生活中用千克来做单位的物品。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兴趣.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活用教材,激发学习兴趣课前我让学生做“背一背”的游戏,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的表示方法。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集市、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搜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
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还发现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兴趣盎然,为今后学习数学建立了足够的信心。
二、注重操作,发挥魅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地给学生“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的活动,形成了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让学生“找一找”、“猜一猜”、“说一说”去感受并列举生活中用千克表示的物品,然后由学生自己运用“千克”的学习过程进行“克”的合作学习。
让学生分组动手去称一称、掂一掂等,让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三、在实践中升华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两袋盐约重1千克”“1个2分硬币约重1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
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称两袋盐的质量,一枚硬币的质量,苹果的质量,铅笔的质量外,我还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
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更可喜的是,在“猜一猜”的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分析法,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同等质量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有多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有多重|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有多重|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4.1节《有多重》。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质量的概念,认识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明白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认识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明白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质量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物的教具,如不同重量的物品,以及一些学具,如称重仪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们观察并猜测它们的重量。
2. 讲解:我会向学生们解释质量的概念,然后介绍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并解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践:学生们将会使用称重仪器来称量一些物品,并记录它们的重量。
4. 练习:学生们将会完成一些练习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设计一些简洁的板书,用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质量的概念和单位换算。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估计并记录一些日常物品的重量,并完成相应的换算。
答案:根据学生们所学的知识,他们应该能够正确地估计并记录物品的重量,并完成相应的换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质量的概念和单位换算,以及他们是否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也会考虑如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例如介绍其他质量单位,或者让学生们参与到一些与质量相关的实际活动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包括:引入环节的实物展示,讲解环节的质量概念和单位换算,实践环节的称重仪器使用,以及作业设计的实际应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有多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有多重|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有多重”的概念。
2.初步感受“有多重”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能够应用“有多重”的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有多重”的概念。
2.初步感受“有多重”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难点1.能够应用“有多重”的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2.课堂讨论法。
3.案例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有多重’吗?有哪些物体是‘有多重’的呢?”2. 思考问题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一幅图片,上面有几个不同的物体,并提问:“站在那里的小小兔,在地面上会看到几个影子?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记录学生的答案。
3. 学习概念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的图形,分别引导学生理解“有多重”一词的真正含义,并要求学生分别说出每一个图形的“有多重”数量。
4. 实践应用教师设计几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有多重”的概念来解决。
例如:小明站在一面镜子前,他的左边有一个篮球,右边有一个书包,他的肚子前方放着一本书,那么在镜子里,小明看到他有几个影子呢?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有多重”的概念和应用,并强调细节。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
六、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
2.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有多重”的掌握程度。
3.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尝试应用“有多重”的概念解决。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4.1《有多重》(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4.1《有多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的课程内容,全章共分为六节。
这一章的中心话题是“第二十以内的数”。
本节课的主题是“有多重”,是在巩固和拓展“组成数”的基础上,教学重点是分析有关“有重”的数的特点及组成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有多重”的概念。
•掌握“有多重”的数的组成方法。
•能正确分解出“有多重”的数字。
•能通过贴积木的方式进行实物操作。
2.能力目标•能正确表达“有多重”的概念和组成方法。
•能够解决分解数字的问题,培养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有多重”的概念和组成方法。
•能正确分解出“有多重”的数字。
2.教学难点•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1.引入•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通过粘贴符号将数字分解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形式,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理解概念•通过图片和数字的举例,引导学生理解“有多重”的概念。
比如:6=3+3;7=4+3。
3.掌握方法•在实物教学中,将积木等拼装积木的材料要素组合起来,然后不断地增减数量。
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有多重”的组成方法。
4.巩固练习•让学生结合实物操作,自己举出一些带有“有多重”性质的数字,进行分解和组合的练习。
然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互相评估。
5.家庭作业•布置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笔记,并且练习巩固本课所学习的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在课堂结束时,让学生自评本节课的掌握程度,发言表达本次学习到的内容和收获。
2.教师评价•展示学生们的实物积木组合作品,评价学生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再次强调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的方法学习知识,成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课文《有多重》教学反思
三年级课文《有多重》教学反思三年级课文《有多重》教学反思《有多重》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对实际物体感性操作,才能建立物体质量概念,体验1千克和1克有多重。
在处理教学环节比较清楚,过度自然。
如教学1千克结束之后,这时用1枚1角硬币放到台秤上称重,指示针针没有动,老师问:是不是,它没有质量了呢?学生马上说1枚1角硬币它也有质量,只是很轻。
教学自然引导学生学习“克”的概念教学。
了解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1千克”概念时选择标准材料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是否必要。
课前我准备了2瓶各500克重的自灌的矿泉水,5只重1千克的苹果。
我调查市场上的食盐是每袋350克,没有多方调查,我就让学生带3袋食盐,可是学生带的食盐每袋质量多少不一,有的每袋300克,也有的350克、400克、450 克。
学生通过掂一掂,如再称重时3袋350克食盐重台秤上显示数是1050克,老师也没有及时调整多余的50克。
学生对1千克概念形不成标准模式。
在教学不足之处如何留下作业时间和空间。
练习是应该用什么方式如何指导学生?例如:掂一掂,估一估,一本字典大约有多重?再称一称。
教学时,教师没有对学生估计不足。
学生有说500克,600克,1千克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掂一掂1瓶500克矿泉水与一本字典。
思考两个谁轻谁重?然后估一估,一本字典大约有多重?这样有的放矢。
学生就可以估计出一本字典约300克等数量。
北师大版《有多重》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我体会到计量单位的教学,不能教师的“说”和示范,而是注重以学生的“做”为基础,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感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自己总结提炼作为知识外显的手段。
“体验”是计量单位教学的关键。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
教学关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千克,是为了获得关于“千克重”的触觉表象,而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础。
《有多重》教学反思2篇
《有多重》教学反思2篇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you Duo Duo"《有多重》教学反思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有多重》教学反思2、篇章2:有多重教学案例与反思篇章1:《有多重》教学反思第五册《有多重》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对实际物体感性操作,才能建立物体质量概念,体验1千克和1克有多重。
在处理教学环节比较清楚,过度自然。
如教学1千克结束之后,这时用1枚1角硬币放到台秤上称重,指示针针没有动,老师问:是不是,它没有质量了呢?学生马上说1枚1角硬币它也有质量,只是很轻。
教学自然引导学生学习“克”的概念教学。
了解千克、克这一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1千克”概念时选择标准材料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是否必要。
课前我准备了2瓶各500克重的自灌的矿泉水,5只重1千克的苹果。
我调查市场上的食盐是每袋350克,没有多方调查,我就让学生带3袋食盐,可是学生带的食盐每袋质量多少不一,有的每袋300克,也有的350克、400克、450 克。
学生通过掂一掂,如再称重时3袋350克食盐重台秤上显示数是1050克,老师也没有及时调整多余的50克。
学生对1千克概念形不成标准模式。
在教学不足之处如何留下作业时间和空间。
3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 第4单元《有多重》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也感知了1千克和1克分别有多重,知道了1千克=1000克。
现在让我们运用学到的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吧!
1、课本46页练一练1题,填一填。
师:按下暂停键,独立完成。
生汇报:观察秤上的指针和单位,我发现:这个鸡蛋重(100)克。
这个西瓜重(5)千克。
笑笑体重是(25)千克。
2、课本46页练一练2题,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生: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对比考虑一个苹果不可能是260千克,那么一个苹果260(克)。
同理,一袋洗衣粉400(克)。
一只狗10(千克)。
一棵白菜2(千克)。
3、填一填。
3千克=()克 4000克=()千克 8000克=()千克
生:因为1千克=1000克,所以3千克=3000克,4000克=4千克,8000克=8千克。
4、称一称,填一填。
师:按下暂停键,用准备好的秤来称一称吧。
生汇报。
5、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课本46页5题)生:一样重。
因为它们的重量都是1千克。
6、看一看,猜一猜。
(课本46页6题)
师:按下暂停键,想一想,天平右边有几个橘子?
生:1个梨=3个橘子,1个苹果=2个橘子。
所以1个梨+1个苹果=5个橘子。
北师大版《有多重》教学反思(含试卷)
北师大版《有多重》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我体会到计量单位的教学,不能教师的“说”和示范,而是注重以学生的“做”为基础,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感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自己总结提炼作为知识外显的手段。
“体验”是计量单位教学的关键。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
教学关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千克,是为了获得关于“千克重”的触觉表象,而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础。
表象有两个特点:它的形象性和概括性。
对于如此抽象的千克重,怎样才能具有形象性?可以让学生掂了1千克重的物体后说说感觉如何,还要用比1千克重的物体和比1千克轻的物体让学生用手去掂掂,在比较中巩固表象。
至于概括性,可以让学生在掂量物体的重量时,提供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料的物体,使学生排除物体的质料、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而把有关重量的感觉概括出来。
《1吨有多重》------吨的实际意义比较抽象,学生较难掌握。
因而,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明白1吨=1000千克。
具体例子有1吨是40个25千克的小朋友的重量。
而成人大约是20个就有1吨,所以书上有一幅图就提到电梯限重1000千克,就要限乘15人。
(学生对15人的理解是三个原因:1、电梯本身有重量。
2、电梯可能有成人有小孩,还有体重比较重的人。
3、出于安全考虑最多只能乘15人,否则容易造成事故。
)你看,学生考虑得多仔细。
还有一些例子,这里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得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500克盐水中含有50克盐,那么盐和水的重量比是()A.1:9B.1:10C.1:11D.1:122.下面各算式,与6÷35的商相等的是()。
A.6×35B.6×53C.13653.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折痕两边的图形( ),这个图形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A.完全相同B.大小相等C.完全重合D.形状相同4.一瓶饮料350毫升,其中橙汁与水的比是1:4,洋洋喝去了一半后,剩下的饮料橙汁的含量是()。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1有多重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1有多重教案一、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1节是一个重要的数学知识点——分数的学习。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分数的定义、性质和转换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分数的知识。
而针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北师大出版社提供了多重教案,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和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教案的内容和特点,为老师们提供参考。
二、教案介绍1. 精品教案精品教案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1节的一份优质教案,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标:将分数的定义、性质和转换等概念理解清楚,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乘、除和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将不同分母的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以便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图形、模型等具体化学习方法,深入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操作。
•教学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等形式,逐步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分数的各种操作和应用。
•课堂评价:通过巩固练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份详细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计划,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以便全面规划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性质、基本运算、混合运算等内容。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详细叙述教学的过程、步骤和方法,以便帮助老师全面掌握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和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3. 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将分数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份具体的教学方案。
它的特点是:•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探究分数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实际操作、模拟和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结合评价和总结,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分数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有多重|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有多重|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有多重|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我总是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在这节课中,我将教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四章第一节《有多重》。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质量的概念,能够运用质量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并且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质量的测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质量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质量单位进行计算。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质量的测量,从而加深他们对质量的理解。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将会重点讲解如何使用质量单位进行计算,以及如何通过实际操作测量质量。
我认为,这两个方面是学生理解质量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砝码、天平等,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质量的概念。
1. 引入:我会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让他们猜测这些物品的质量,从而引入质量的概念。
2. 讲解:我会向学生讲解质量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质量单位进行计算。
3. 演示:我会使用天平演示如何测量质量,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测量。
4. 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设计一张简洁明了的板书,上面包含质量的概念、质量单位以及计算方法。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例如:1. 请写出质量的定义。
2. 请列出常用的质量单位。
3. 如果有10个苹果,每个苹果的质量是200克,请问这10个苹果的总质量是多少?答案:1. 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重量属性。
2. 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3. 10个苹果的总质量是2000克,或者2千克。
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上,我会鼓励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品,尝试测量它们的质量,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的来说,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北师大版《有多重》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有多重》教学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有多重》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有多重》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我体会到计量单位的教学,不能教师的说和示范,而是注重以学生的做为基础,让学生自己活动、体验、感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自己总结提炼作为知识外显的手段。
体验是计量单位教学的关键。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
教学关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千克,是为了获得关于千克重的触觉表象,而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础。
表象有两个特点:它的形象性和概括性。
对于如此抽象的千克重,怎样才能具有形象性?可以让学生掂了1千克重的物体后说说感觉如何,还要用比1千克重的物体和比1千克轻的物体让学生用手去掂掂,在比较中巩固表象。
至于概括性,可以让学生在掂量物体的重量时,提供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料的物体,使学生排除物体的质料、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而把有关重量的感觉概括出来。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有多重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1有多重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1有多重一、教学内容1. 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进行简单的质量比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2. 教学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平、砝码、各种物体(如苹果、书本、铅笔等)。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天平,砝码,以及各种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如购买水果时使用的克、千克等。
2. 讲解质量单位:介绍克、千克、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一个苹果重200克,一个橘子重100克,哪个更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质量单位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一只鸡重3千克,一只鸭重2千克,哪个更重?”六、板书设计1. 板书质量单位及换算2. 板书内容:克、千克、吨的定义和换算关系天平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填空题:克、千克、吨之间进率是____。
选择题:1千克等于____克。
应用题:妈妈买了一公斤苹果,分成5份,每份重多少克?2. 答案:克、千克、吨之间进率是1000。
选择题答案:1千克等于1000克。
应用题答案:每份苹果重200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质量单位及换算关系,能运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北师大三下数学 有多重 教学反思
北师大三下数学有多重教学反思哎呀,说起北师大三下数学“有多重”这课的教学反思,我可得好好跟你唠唠。
这课的目标呢,就是让孩子们明白重量的概念,能分得清啥是千克,啥是克。
可教完之后,我就琢磨着,有些地方我可能做得还不太够。
我觉得吧,上课的时候,我用那些实物展示重量,孩子们好像一开始还挺感兴趣的。
我拿着苹果、香蕉,还有小砝码啥的,跟他们说这有多重那有多重。
但我现在想想,可能我展示得还不够多,不够新奇。
就那么几个东西,孩子们看一会儿说不定就腻歪了。
我当时讲千克和克的换算,反复强调,反复举例,感觉自己说得嘴皮子都快破了。
可后来一测试,还是有孩子迷糊,我就纳了闷了,难道是我讲得太枯燥?还是他们压根就没走心听啊?还有啊,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组热热闹闹,可有的小组就死气沉沉的。
我是不是没把小组安排好呢?也许是有的孩子太内向,不敢说话,那我是不是应该多鼓励鼓励他们?这课上下来,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生活中的重量感知还是不太够。
比如说,让他们估计一个书包有多重,好多孩子都差得老远。
我就在想,是不是平时让他们接触这些太少了?是不是应该多布置点生活中的小任务,让他们回家去称称这,称称那?再说了,我自己在讲的时候,是不是太着急了?有时候看到孩子们没反应,我心里就着急,声音也变大了。
这可不好,说不定把孩子们都吓着了,更不敢回答问题了。
还有个问题,我发现有些孩子能把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可一到实际运用就傻眼了。
这是不是说明我教学的时候,理论讲得多,实践练习得少?我是不是应该多搞点小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不过呢,也有让我觉得还不错的地方。
比如说,有几个孩子回答问题特别积极,而且回答得还挺在点子上,这说明他们是真的听懂了。
还有,做练习的时候,大部分孩子还是能掌握基本的知识点的,这也让我稍微有点安慰。
哎呀,教个学可真不容易啊!这一次的反思,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好多不足,下次再教这课,我可得好好改进改进。
你们说是不是?。
小学数学三年级《有多重》教学设计及反思(两个)
《有多重》教学设计祁万红《有多重》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多重》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3.结合操作过程,养成热情参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掌握“1千克=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教学用具:各种秤、多媒体课件、1千克的盐等多种物品。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数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游戏中,处处都有数学。
下面让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看这个游戏中有什么数学知识?1、游戏导入:找三名同学玩背一背的游戏,感受体重有轻有重。
2、实践体验:掂一掂身边的物体,感觉物体的轻重。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的知识《有多重》。
(板书)3、交流汇报:课前,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信息,说说你的调查信息。
(教师解释:购物的时候,商品的好坏叫做质量;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也叫做质量。
板书:质量)4、揭题: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有的用千克,有的用克,还有用公斤、斤作为单位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个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秤:1、怎样才能知道一个物体到底有多重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师:同学们见识真广!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
如台秤(盘秤)、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磅秤等。
最后教师介绍本节课要用的台秤和天平。
2、拿出一枚硬币和两袋盐:你会怎么选择这两种秤?(二)建立1千克的概念1、认识盘秤,讲解用法。
观察秤面,引出千克用字母kg表示。
2、称一称:请学生用台秤或弹簧秤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知道两袋盐正好重1千克。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有多重》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名师]
《有多重》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3.结合操作过程,养成热情参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
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来进行感知;尤其重视了对学生估重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班有学生64人,是大实验班,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增加了难度。
但由于平时学生小组活动开展得多,这就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就质量知识而言,学生平时虽然听得多,但普遍缺乏亲身体验,仅停留于物体间轻重的比较层面上,对具体质量没有感觉。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1.交流。
(1)汇报:课前,同学们收集了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信息,说说你的调查信息。
(教师解释:购物的时候,商品的好坏叫做质量;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也叫做质量。
板书:质量)(2)启发:你有什么发现呢?(3)互补:①有的用千克,有的用克,还有用公斤、斤作为单位的;②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
……2.揭题千克和克是国际通用的两个质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们。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自然激发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教师还注意到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引入“质量”这一名词。
)(二)自主求知1.交流自学收获,获取基础知识。
(1)出示:自学引导题(实物展台)。
①你能找到重1千克和1克的物体吗?②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③你知道怎样用字母表示千克和克吗?(2)互学。
第四单元《有多重》说课稿(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有多重》说课稿(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多重”,是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的第四单元,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的质量大小,学习使用天平称重的方法,初步形成“质量相同”和“质量不同”的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物体的质量大小,学习使用天平称重的方法,初步形成“质量相同”和“质量不同”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物品的意识,尊重他人的财物,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及乐于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初步认识物体的质量大小,学习使用天平称重的方法,初步形成“质量相同”和“质量不同”的概念。
2.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习物体的质量大小,从而初步形成“质量相同”和“质量不同”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通过数字游戏和声音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导入新课(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物品在天平上的表现,询问学生关于天平的认识,了解学生对于天平的一些基本概念。
随后,教师示范使用天平称重,并引导学生观察清楚每个物品的表现。
3.讲授新知、巩固练习(20分钟)根据教学内容,分别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进行物体的质量大小比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质量相同”和“质量不同”的概念;(2)通过提供有物品质量的图片,让学生用天平测量和比较物品的质量,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推断和观察进行分类分组,培养其分析和判断能力;(3)进行天平平衡的情况下的比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使用天平测量物品质量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观察的能力以及分类分组的能力。
4.巩固练习(15分钟)通过小组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合作,进行巩固练习,如:请学生自己搜集10种物品进行称重比较,或者请学生前往校园附近的超市或者集市,进行实地体验,布置相关作业。
5.课堂小结(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让他们自己总结和总结课堂内容,培养他们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 4.1《有多重》教案 北师大版(2021学年)
2017春三年级数学下册4.1《有多重》教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三年级数学下册4.1《有多重》教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三年级数学下册4.1《有多重》教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有多重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is the whol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Gorky said:"the book is the ladderof human progress."I hop eyou canmake progress with the help ofthis ladder. Material life is extremelyrich, scienceandtechnology aredeveloping rapidly, all of whichgradually changethe way of people'sstudyand leisure. Manypeople are no longer eager to pursueadocument, butas long asyou stillhave such a small pers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 growandprogress. When thecomplex world leads us tochaseout, reading anarticleor doinga problem makes us calm down and return to ourselves.With learning,we canactivate o ur imaginationand thinking, establish our belief, keepourpure spiritual worldandresist the attack ofthe ext ernal world.。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下册《4.1 有多重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2020年北师大版教学反思
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称一称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得到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
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等活动,了解1千克大约有多重,把抽象的1千克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联系,形成表象,从而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打印版
有多重
教学反思
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生活物品相联系,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生活表象,让学生在掂一掂、称一称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得到充分感受,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
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等活动,了解1千克大约有多重,把抽象的1千克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联系,形成表象,从而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