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肝功能检测
诊断学肝脏功能检查
![诊断学肝脏功能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60d7c01e783e0912a3162a7d.png)
前白蛋白( ,)
前白蛋白是一种肝合成载体蛋白, 分子量为六万,电泳时处在白蛋白前 方,半衰期为天。 【参考值】
~ (透射比浊法)
【临床意义】
. 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 . 反映营养状态的指标。 . 肝脏疾病时均降低,且往往早于其它 血清蛋白成分的改变。
肝功能检测的各项指标
• 、蛋白质代谢检查 • 、血脂测定 • 、胆红素代谢检查 • 、胆汁酸代谢检查 • 、各种酶学检查 • 、测定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 蛋白代谢功能检查
(一) 血清总蛋白( )测定 清蛋白( )测定 球蛋白( ) 测定 及比值测定
(二)血清蛋白电泳 ( ) (三)血清前清蛋白测定 (四)血浆凝血因子测定 (五)血氨测定
(一)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 球蛋白比值测定
临床意义:
血浆胶渗压的由白蛋白维持。
检测血清蛋白可反应出慢性肝损害,肝实质细胞 储备功能。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常为相对增高(血清 水分减少,如急性失水)。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当 <, <称低蛋白血症; <时易产生腹水。
(一)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 球蛋白比值测定
体外
肝脏的大体解剖图
肝板 肝窦
小叶下静脉
小叶间A、V 肝小叶模式图
中央静脉
(二 )肝脏的显微结构特点
、组织结构
、亚细胞结构
肝硬化假小叶形成
肝硬化假小叶
二、肝脏疾病常见临床表现
腹水
三、肝脏的主要功能
• 、代谢作用 • 、生物转化功能 • 、分泌排泄作用
糖、脂类、蛋白质的新陈 代谢功能;核酸代谢; 酶、凝血因子的合成; 胆色素代谢;激素的灭 活、排泄;
• 球蛋白 (,)
实验室检查(诊断学第9版,4学时 )
![实验室检查(诊断学第9版,4学时 )](https://img.taocdn.com/s3/m/23ada5be770bf78a652954ca.png)
一、血清氨基转移酶
【参考值】
比色法(Karmen) 速率法
ALT 5~25卡门氏单位
5~40 U/L
AST 8~28卡门氏单位
8~40 U/L
一、血清氨基转移酶
【临床意义】 (1)急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测定是诊断本病的最
敏感指标之一。 1) 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ALT和AST↑,
DeRitis比值(AST/ALT)<1 。 2)轻型无黄疸型肝炎:隐性感染ALT↑可成为唯一
L-门冬氨酸+a-酮戊二酸→L-谷氨酸+草酰乙酸
AST 分布:心肌>肝脏>骨骼肌>肾脏
一、血清氨基转移酶
在肝细胞中,ALT主要存在于胞浆,AST 80%存在于线粒体内。二者正常时血清含量 很低,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二者释放入血。轻中度肝细胞损伤时,ALT >AST,严重肝细胞损伤时,AST/ALT比值升 高(线粒体内AST释放)。
诊断依据。 3)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在重症肝炎时,黄疸逐渐加
深而转氨酶反而下降,称酶-胆分离现象,提示肝 细胞坏死严重,预后不良。
【正常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STP) 清蛋白 (A) 球蛋白 (G) A/G
60-80g/L 40-55g/L 20-30g/L 1.5-2.5:1
一、血清总蛋白(STP)、清蛋白(A) 和球蛋白(G)比值测定
可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剧烈运动后数小时内STP可增高4-8g/L。 卧位比直立位时STP浓度约降低3-5g/L。 溶血标本中每存在1g/L的Hb可引起STP测定值
约增加3%。 乳糜标本影响检测准确性。
一、血清总蛋白(STP)、清蛋白(A) 和球蛋白(G)比值测定 【临床意义】 1、STP及A↑: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等; 2、STP及A↓: (1)肝细胞损害影响STP、A的合成:亚急性 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TP<60g/L或A<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 (2)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消化吸收 不良;
肝脏诊断学实训总结报告
![肝脏诊断学实训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4b419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3.png)
一、引言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整体健康。
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们对肝脏疾病的诊断能力,我们进行了肝脏诊断学实训。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1. 掌握肝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 熟悉肝脏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其应用。
3. 提高肝脏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思维。
三、实训内容1. 肝脏触诊实训(1)实训方法:通过模拟患者,进行肝脏触诊操作,观察肝脏的大小、质地、边缘、表面及搏动等。
(2)实训结果:通过实训,我们掌握了肝脏触诊的基本方法,能够初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异常。
2. 肝脏实验室检查实训(1)实训方法:学习肝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肿瘤标志物等。
(2)实训结果:掌握了肝脏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对肝脏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3. 肝脏影像学检查实训(1)实训方法:学习肝脏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技术,了解其应用和诊断价值。
(2)实训结果:熟悉了肝脏影像学检查的基本原理,能够对肝脏疾病进行初步诊断。
4. 肝脏疾病病例分析实训(1)实训方法:分析肝脏疾病的典型病例,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2)实训结果:通过病例分析,提高了我们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水平。
四、实训心得1. 肝脏触诊是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触诊可以初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异常。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肝脏触诊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2. 肝脏实验室检查是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可以对肝脏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肝脏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诊断能力。
3. 肝脏影像学检查是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熟悉了肝脏影像学检查的基本原理,提高了诊断水平。
4. 病例分析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项目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cb3fd3d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7d.png)
胆红素代谢检测内容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血清结合胆红素测定 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测定 尿内胆红素检查 尿中尿胆原检查
19
•No Image
23
一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TB
1.参考值: 成人:TB 3.4-17.1 µmol/L 2.临床意义: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程度, 隐性黄疸:34.2 µmol/L TB17.1 µmol/L 轻度黄疸:TB 34.2-171 µmol/L 中度黄疸:TB 171-342 µmol/L 高度黄疸:TB 342 µmol/L
9
10
2 肾病型: 清蛋白及γ球蛋白减低, α2及β球 蛋白增高,尤以α2球蛋白为突出, 见于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
11
12
3 M蛋白血症型: 清蛋白轻度减低,单克隆γ球蛋白明显
增高,在γ区带、β区带或β与γ区带之 间出现基底窄、峰高尖的M蛋白,见于多 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13
临床意义:轻、中度急性肝炎,血清AST, AST-m 正常;重症肝炎、爆发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血 清中AST-m ,
36
二 碱性磷酸酶测定
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LP 是一组在 碱性环境中能水解多种磷酸单酯化合物的酶,主要分 布在肝、骨、肾、小肠和胎盘中,血清中ALP大部分 来源于肝和骨,
不良、蛋白丢失过多、消耗增加, 2 TP、G↑见于:慢性肝病、M蛋白血症、自身
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及慢性感染, 3 G↓见于:生理性减少、免疫功能抑制及先天
性低球蛋白血症, 4 A/G或倒置见于:A和/或G,如严重的肝损
伤及M蛋白血症,
6
二 血清蛋白电泳 serumproteinelectrophoresis,SPE
诊断学肝脏实验室检查
![诊断学肝脏实验室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43d2908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7.png)
诊断学肝脏实验室检查一、肝功能检查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ALT 和 AST 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
AL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而 AST 则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
当肝细胞受损时,ALT 和 AST 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酶活性升高。
ALT 对肝损伤的诊断较为敏感,尤其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其水平常显著升高。
但在一些慢性肝病,如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AST 升高可能更为明显。
2、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ALP 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肠道等组织中,GGT 则主要存在于肝内胆管上皮和肝细胞浆中。
胆汁淤积时,ALP 和 GGT 常显著升高,可用于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病。
此外,在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中,GGT 也可能升高。
3、胆红素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代谢异常可导致黄疸的发生。
总胆红素升高提示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梗阻性黄疸,如胆管结石、胆管癌等;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黄疸;而肝细胞性黄疸则表现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4、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其水平降低常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减退,如肝硬化、重症肝炎等。
球蛋白升高常见于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白球比(A/G)降低对于诊断肝硬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凝血功能检查肝脏是多种凝血因子合成的场所,当肝脏严重受损时,凝血功能会发生异常。
常见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PT 和 INR 延长常见于严重肝病,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期。
三、病原学检查1、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如乙肝五项)、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丁型肝炎病毒(HDV)抗体、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等。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明确是否感染相应的病毒性肝炎以及感染的阶段。
诊断学-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精品PPT课件
![诊断学-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f2578e804d2b160a4ec0a9.png)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
与性别无关 与年龄有关:新生儿及婴幼儿稍低,60岁以后约降低2g/L。 血清白蛋白占总蛋白量至少达60% 球蛋白不超过40%。
14
[参考值范围]
正常成人血清: 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 A/G为1.5-2.5 : 1
有些检查是与肝脏的病理变化有关。如肝癌标志物及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这些检查虽然和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无关, 但它们也是诊断肝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4
肝功能检查及分析结果时应注意
❖ 肝功能检查缺乏特异性 ❖ 肝脏有强大的储备力、代偿力和再生能力
5
肝脏的基本功能(Functions of the liver)
合成功能
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 子的清除、凝血因子、纤溶 因子、各种转运蛋白等,肝脏受损时,这些蛋 白下降;γ球蛋白(非肝脏合成)在肝实质细 胞受损、间质细胞增生时,球蛋白生成增加
9
严重肝病: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 子合成减少,临床上出现皮肤粘膜出血倾向; 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升高,临床上表现为肝 性脑病。
慢性肝脏损害:
A↓ G↑,STP↓,A/G↓或倒置
23
(二)血清蛋白电泳
【原 理】
在碱性环境中,血清蛋白均带负电荷,在 电场中向阳极泳动,因各蛋白等电点和分子量 各异,分子量小,负电荷多者泳动快,分子量 大,负电荷少者泳动慢,电泳后从阳极开始, 依次为Α、α1-G、α2-G、β-G及γ-G五个区 带,此种检查法称血清蛋白电泳。
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④消耗增加: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等。 ⑤血清水分增加: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过多的晶
体溶液。较少见有先天性低白蛋白血症。
肝功各项指标解读
![肝功各项指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f0afb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2.png)
肝功各项指标解读肝功检查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用于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和健康程度。
常见的肝功能指标有肝酶、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等。
下面将对各项肝功能指标进行解读。
1.肝酶肝酶是肝细胞中存在的一类酶,包括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等。
ALT和AST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在肝细胞损伤时会释放入血,因此高精度测定甚至微量测定ALT和AST有助于判断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ALP主要存在于胆道上皮细胞和骨骼组织中,因此当肝胆系统受到损伤或胆道梗阻时,ALP的水平也会升高。
2.胆红素胆红素是胆道系统产生的黄色代谢产物,主要由肝脏清除血液中的老旧红细胞。
其血清水平的升高可以反映胆道阻塞性疾病、肝脏疾病或溶血等病理情况。
3.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具有保持血浆渗透压、输送物质和代谢功能。
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减弱,常见于肝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等疾病。
4.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是评价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反映体内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活性。
PT延长可能提示凝血因子活性降低,与肝脏合成功能减弱有关。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等,可以作为补充的参考指标。
总结起来,肝功各项指标的解读需要综合分析,不能孤立地看待其中一个指标的异常。
临床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如果发现肝功检查异常,应及时就医寻求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最重要的是,要积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运动和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和及早发现肝脏相关疾病。
临床诊断学34常见疾病检查要点
![临床诊断学34常见疾病检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9a570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5.png)
临床诊断学34常见疾病检查要点本文档旨在提供临床诊断学中34种常见疾病的检查要点。
以下是每种疾病的检查重点:1. 心绞痛:心电图、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
2.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
3. 冠心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
4. 高血压:血压测量、肾功能检查、血脂检查。
5. 高血脂症:血脂检查、超声心动图、生化检查。
6. 糖尿病: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检查。
7. 脑卒中:头颅CT/MRI、脑血管造影、血管超声检查。
8. 脑肿瘤:头颅CT/MRI、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检查。
9. 外伤性脑损伤:头颅CT、神经系统检查、生命体征监测。
10. 肺炎:胸部X射线、血液学检查、痰液培养。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检查、胸部X射线、动脉血气分析。
12. 肺癌:胸部CT、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检查。
13. 胃溃疡: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胃酸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查。
14. 胃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胃镜活检、血液学检查。
15. 肝炎:肝功能检查、病毒标志物检查、肝组织活检。
16. 肝硬化:肝功能检查、超声波检查、肝组织活检。
17. 胰腺炎:血清淀粉酶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胰腺CT。
18. 胰腺癌:腹部超声检查、脾胰静脉造影、腹腔镜检查。
19. 肾结石:腹部CT、腹部X射线、尿液分析。
20. 肾功能衰竭:肾功能检查、尿液分析、B超检查。
21. 前列腺炎:前列腺液检查、生殖器检查、尿液分析。
22. 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生殖器检查。
23. 子宫颈癌: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查。
24. 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宫腔镜检查、生化检查。
25. 卵巢癌:妇科检查、盆腔超声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
26. 乳腺癌:乳腺检查、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穿刺活检。
27. 糖尿病性肾病:尿常规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检查。
28.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测定、骨代谢标志物检查、X射线检查。
诊断学肝肾功能实训报告
![诊断学肝肾功能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6e3c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b.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加深对肝肾功能检查的理解,掌握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及异常情况的分析,提高诊断学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训地点:XX医院检验科三、实训内容1. 肝功能检查(1)实训项目:ALT、AST、ALP、TBIL、DBIL、ALB、GGT、白蛋白、球蛋白等。
(2)实训方法:静脉抽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3)实训结果分析:1)ALT、AST:ALT和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AST则存在于心肌、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
ALT和AST升高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2)ALP:ALP主要在骨骼系统中产生,经过胆道系统排泄。
血液中ALP明显升高,往往提示人体胆道系统受阻,如胆石症、胆道肿瘤等。
此外,骨肿瘤、骨折恢复期甚至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都可使ALP增高。
3)TBIL、DBIL:胆红素过高常出现黄疸,即皮肤粘膜、眼睛发黄等症状。
TBIL(总胆红素)和DBIL(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肝脏排泄胆红素功能受损。
4)ALB、球蛋白:白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由肝脏合成。
球蛋白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产生的,当人体内有病毒时,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的球蛋白对血液中的病毒进行围攻、清理。
ALB降低、球蛋白升高,提示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受损。
2. 肾功能检查(1)实训项目: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电解质(Na+、K+、Cl-)等。
(2)实训方法:静脉抽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3)实训结果分析:1)BUN、Cr:BUN和C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BUN升高常见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竭等。
Cr升高常见于慢性肾衰竭、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等。
诊断学肝功能检测
![诊断学肝功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4912dbbb33d4b14e84246806.png)
六、肝癌标志物检测
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mic antigen ,CEA)
分子量为200KD的多糖蛋白复合物,45% 为蛋 白质。一般情况下,CEA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 胰和肝细胞所合成。出生后含量极低。
4、慢性肝炎、肝硬化: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持续 升高,为病情不稳定或恶化趋势。
5、急、慢酒精性肝炎:GGT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而ALT、AST仅轻度升高或正常。戒酒后,GGT 可随之下降。
二、 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
二、 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
胆红素种类
1、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 UCB), 游离胆红素 + 胆红素-白蛋白
DNA、DNA-YMDD变异
3. IgG阳性:感染晚期,
长期存在
RNA、HCVIgG
4. DNA或RNA阳性:确诊
5. DNA-YMDD变异:耐药 HDV Ag、HDV IgM、HDV IgG、HDV-RNA
戊型 HAV IgM、HAV IgG、HAV-RNA
庚型 HAV IgG、HAV-RNA
TTV DNA
Biotransformation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讲授内容
一、血清酶检测 二、胆红素代谢检测 三、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四、胆汁酸代谢检测 五、病毒性肝炎检测 六、肝癌标志物检测 七、常见肝脏疾病的各种实验诊
断指标变化特点 八、检查项目的选择与、排泄功能检测 三、其他
《诊断学》 第一节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诊断学》 第一节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babbbae0998fcc22bcd10da6.png)
第一节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为发现肝脏损伤及了解、评估肝脏各种功能状态而设计的众多实验室检测方法,广义上可统称为肝功能试验(1iver function test,LFTs)。
肝癌标志物、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基因检测因不属基本肝功能范畴,在其他相关章节中讲述。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除γ球蛋白以外的大部分血浆蛋白,如清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多种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纤溶因子及各种转运蛋白等均在肝脏合成,当肝细胞受损严重时这些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尤其是清蛋白减少,导致低清蛋白血症。
临床上可出现水肿,甚至出现腹水与胸水。
γ球蛋白为免疫球蛋白,由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产生。
当肝脏受损,尤其是慢性炎症时,刺激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γ球蛋白生成增加。
当患严重肝病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临床上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倾向。
体内氨基酸及核酸代谢产生的氨在肝脏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从而维持血氨正常水平,当肝细胞严重损害时,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升高,临床上表现为肝性脑病。
由于肝脏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通过检测血浆蛋白含量及蛋白组分的相对含量(蛋白电泳)、凝血因子含量及血氨浓度,可了解肝细胞有无慢性损伤及其损害的严重程度。
(一)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STP)和全部的血清清蛋白(albumin,A)是由肝脏合成,因此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含量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
清蛋白是正常人体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组分,肝脏每天大约合成120 mg/kg,半衰期19~21天,分子量为66 000,属于非急性时相蛋白,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转运及营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总蛋白含量减去清蛋白含量,即为球蛋白(globulin,G)含量。
球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多种糖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多种脂蛋白及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