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基因组研究
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
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基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但是,基因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分析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特征及其遗传背景,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本文将探讨基因型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一、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基因型与环境共同塑造了生物的特征。
基因型是由人类DNA内的基因序列所决定的,而环境则包括了生物学、心理学、化学物质、社会因素、文化等多个方面。
基因型通过基因的表达来影响个体的特征,而环境的作用则体现在基因的表达上的变化。
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很复杂且具有多种形式的。
例如,基因型可能对于特定环境因素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反应;环境也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导致特定的基因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这种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极大地增加了对于基因型和环境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难度。
二、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基因型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目前,一些主流的研究方法包括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和双重基因型设计(GxE)。
基因组关联研究是基于人群中不同个体的对基因型和表型的测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
通过大样本的统计学方法,GWAS可以鉴定出在人类疾病中具有显著连接的DNA序列区域,从而揭示基因型与疾病间的关联。
双重基因型设计(GxE)解释了环境差异如何在遗传背景较大的人群中影响基因表达。
这种方法将个体基因型和环境因素联系在一起,研究一种基因或者多个基因在某些环境因素中的表达方式。
研究者通过随机筛选确保适当数量的个体表现出每种基因型和环境状况的组合。
这样一来,GxE方法可以检测出哪些基因会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异常和正常的表达,这种方法不仅对医学领域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能够为环境生态学、动物遗传学等领域提供支持。
然而,上述研究方法也存在着局限性。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引言: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宏基因组学作为一项前沿的研究技术,已经在环境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环境样品中的大量DNA序列,宏基因组学可以对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和探索。
本文将介绍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一、宏基因组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宏基因组学可以通过测序环境样品中的16S或18S rRNA基因,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组成。
通过比较不同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差异,我们可以了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分布情况,进而研究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这对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宏基因组学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微生物参与的角色和作用。
通过分析微生物编码的功能基因,我们可以了解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能量来源以及元素循环过程。
例如,通过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可以了解土壤中的氮、磷循环过程及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
3. 污染物降解的研究宏基因组学可以通过研究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和基因组编码的降解功能基因,揭示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机制和潜力。
通过分析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可以筛选出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并发现新型的降解基因。
这对于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1. 技术进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宏基因组学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如Illumina HiSeq和PacBio等,使得大规模宏基因组研究成为可能。
同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的发展也为宏基因组学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支持。
2. 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宏基因组学不仅可以分析微生物的基因组,还可以结合其他组学数据,如宏转录组学和宏蛋白质组学等,全面了解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组学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破坏生态环境将对大自然和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因组学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之中。
那么基因组学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有哪些呢?一、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是基因组学技术的核心之一。
它可以对生物的基因组进行快速、高效、准确的全面测序。
通过测序,我们可以获得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基因测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和评价。
例如,我们可以对某个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进行基因测序,并对它们的基因组进行比对和分析。
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推断它们的进化历史,甚至可以预测物种的分布范围和趋势。
二、DNA条形码技术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型的DNA序列标记技术。
它可以将采集到的生物标本进行批量测序,获得大量的DNA序列数据,并将其与标准数据库进行比对,识别不同物种,实现高通量识别和分类。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对不同物种进行定量和定位。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该技术对不同生态系统中的昆虫、鸟类、鱼类等进行分析,了解它们的物种组成、种群密度、分布范围等信息,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荧光定量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可靠的、高灵敏度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它可以通过荧光信号的测定,精确地检测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水体、土壤等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等进行研究。
例如,我们可以对不同水体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解它们在水体中的生存情况、分布范围、寿命等信息,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四、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当下最热门的基因组学技术之一。
它可以通过精准的基因修饰,实现对生物基因组的精细调控。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基因编辑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基因表达是指遗传信息从基因转录为RNA,然后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可以干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生物体的功能和适应性。
本文将探讨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并讨论其中的机制和实验方法。
一、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温度、光照、重力等)、化学因素(如药物、毒素等)和生物因素(如微生物、植物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基因表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常见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之一,环境因素可以通过改变DNA甲基化水平来影响基因的表达。
例如,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干扰DNA的甲基化过程,从而改变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2. 组蛋白修饰:组蛋白修饰是另一种常见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环境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组蛋白的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修饰方式,来调节基因的表达。
例如,温度变化可以影响组蛋白修饰酶的活性,从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
3. 转录因子活性:环境因素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转录因子的活性,从而调节基因的转录过程。
转录因子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蛋白质,它们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上,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转录。
例如,激素可以通过结合到转录因子上来影响基因的表达。
4. RNA降解:环境因素可以影响RNA的降解过程,从而调控基因表达。
RNA降解是细胞中常见的一种调节机制,它可以通过降低特定RNA的稳定性来降低基因的表达水平。
例如,一些环境因素可以促进或抑制RNA降解酶的活性,从而改变基因的表达。
二、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机制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层面的调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机制:1. 表观遗传学:环境因素可以通过改变DNA的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标记来调控基因表达。
这些表观遗传标记可以在细胞分裂时被继承,进而影响后代的基因表达。
2. 反应性改变:环境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性来调节基因表达。
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基因的认识不断深入,基因组学成为了当今生命科学中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
基因组学是研究染色体中基因组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的科学。
本文将介绍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在过去几十年中,基因组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的成功完成,标志着基因组学研究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现代基因组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组测序基因组测序是基因组学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测定一个生物个体基因组的DNA序列,可以了解其中的基因和非编码DNA等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近年来,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测序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成本,为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致力于理解基因组中的各个元件(如蛋白质编码基因、非编码RNA、调控元件等)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它通过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基因间和基因内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基因组的整体功能与调控网络。
3. 组学数据分析组学数据分析是基因组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大规模基因组测序等研究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基因表达数据、DNA甲基化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可以揭示基因功能与调控的规律,发现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二、基因组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基因组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几个方面是基因组学未来发展的趋势:1. 单细胞基因组学传统的基因组测序技术往往是基于大量细胞的群体测序,忽略了个体细胞之间的差异。
而随着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发展,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揭示细胞间的异质性,这对于理解组织和器官的发育、功能和疾病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2. 环境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是基于基因组技术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结合了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对环境中DNA的测序和分析,揭示了微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功能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等信息。
基因组学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因组学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基因组学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和人类活动的扩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治理环境,我们需要准确、快速、有效地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基因组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领域,正逐渐应用于环境污染监测中。
基因组学技术是研究生命体基因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的科学方法和技术体系。
在环境污染监测中,基因组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生物体的基因组信息,揭示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从而评估和预测环境污染的程度和危害。
首先,基因组学技术可以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来研究环境污染对生物基因表达的影响。
通过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生物体在不同污染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谱。
这些表达谱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基因在受到污染时被激活或抑制,从而揭示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机制。
其次,基因组学技术还可以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研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通过对受污染和未受污染地区的生物种群进行基因组比较,可以发现污染对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比如,一些研究发现,受污染地区的生物种群基因多样性显著降低,说明环境污染对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破坏。
此外,基因组学技术还可以通过环境DNA(eDNA)分析来监测环境污染。
eDNA是指生物体在环境中释放出来的DNA片段,可以通过分析环境水、土壤或空气中的eDNA来监测和鉴定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和污染程度。
例如,通过分析水中的eDNA可以快速检测出水体中的有害微生物、昆虫和其他污染物,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基因组学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通过揭示环境污染对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多样性和环境DNA 的影响,这些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环境污染评估和监测数据,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基因组学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环境基因组学
环境基因组计划(Environmental Genome Project ,EGP)包
含基因类型(10大类200多个基因):
(1)DNA修复基因;
(2)外源化合物代谢及解毒基因;
(3)代谢基因;
(4)信号传导基因;
(5)受体基因;
(6)介导免疫和感染反应的介质基因;
(7)参与氧化过程的基因;(8)介导营养因素的基因;
DNA修复 基因
毒物受体 基因
EGP拟分析大约有50 பைடு நூலகம்DNA修复基因及50个毒物受 体基因。DNA 修复基因可纠正DNA 匹配、核酸切除、碱 基切除及重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毒物受体基因包括那 些可改变毒物反应的基因,如芳烃受体、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等基因。
精品课件
9
环境基因组计划研究内容
1. DNA 序列分析和测定
精品课件
10
环境基因组计划研究内容
2. 多态性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是目前环境基因组计划的重点内容。到目前 为止环境基因组计划共接受并资助以基因多态性的功能分 析为主要内容的项目超过60项。研究内容涉及到结构与功 能研究、酶学、细胞内定位、蛋白质结构、组织器官特异 性基因表达模型、功能基因组学、转基因与其他动物模型 、以及体外与细胞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
环境基因组:环境基因组即指基因组中环境应答基因的总和。
环境基因组学:随着环境相关基因研究的逐步开展,目前国际上 已开始形成环境基因组学,其主要目的是进行环境应答基因的多 态性研究,并在病因学研究中探索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精品课件
4
环境基因组计划概念简介
环境基因组计划(Environmental Genome Project ,EGP )是1997年10 月由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NIEHS)首先提出,并于1998年投 资 6000万美元正式启动,环境基因组计划 的主要目标是推进有重要功能意义的环 境应答基因的多态性研究,确定其引起 环境暴露致病危险性差异的遗传因素, 并以开展和推动环境 - 基因相互作用 对疾病发生影响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为 最终目的。
《环境基因组计划》课件
通过环境基因组计划,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球上所有微生物的基因,揭示地 球生命的奥秘,为生态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什么是环境基因组计划?
定义
环境基因组计划是通过对所有微生物样品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探索地球上微生物群体多样 性、结构及其功能的综合计划。
目标与意义
研究和阐明微生物种类、数量、分布以及作用,为生命基础研究、新药研发及环境治理提供 科学依据。
展望与挑战
随着测序、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环境基因 组计划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 将得到更深远的发展。
总结
环境基因组计划 测序技术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应用
通过深入挖掘微生物的基因组信息,探索地球上 微生物群体多样性、结构以及其功能。
包括元基因组测序、单细胞测序和长读测序等, 可高效获得微生物基因组信息。
长读测序技术
利用PacBio、Oxford Nanopore等 技术,可获得极长的DNA序列, 帮助高质量组装微生物基因组。
数据处理与分析
1
数据处理
包括去重、去噪、质量控制、组装等步 Nhomakorabea组装
2
骤,通过高效的数据处理,保证测序数 据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拼接微生物基因组序列,重构微生
物整个基因组的信息。
3
注释
去重、去噪、质量控制、组装等步骤,保证测序 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包括组装、注释、比对等方法,对微生物基因组 信息进行挖掘和解读。
广泛用于环境监测、生态保护、新药研发等领域, 有望为人类创造更优秀的生存环境。
内容
包括微生物样品采集、测序、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旨在建立全球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
常用的环境基因组测序技术及流程
基因组学研究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基因组学研究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基因组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是以基因组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生物基因组的构成、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等,为生物学、医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提供支持与指导。
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基因、DNA序列、蛋白质、信号传递等多个层面,本文将就基因组学的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及应用进行阐述。
一、基因组学的意义1. 阐释生命本质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的科学,它从根本上深入了解生命本质。
通过对基因组的解析、重组以及变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从而为生物学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2. 为医学提供依据基因组学的发展,为医学和公共卫生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持。
通过对基因组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刻认识生物分子间作用的机制,从而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3. 深入理解物种演化基因组是推动物种演化的重要力量,其研究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物种演化的规律,甚至有可能为大规模生态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支持。
二、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1. 基因组学的分析工具当前基因组学研究的分析工具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基于实验室技术的分析工具,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基因克隆、DNA电泳等,这些技术可用于进行基因组的重组和修饰。
另一种是基于计算机科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工具,这些工具主要利用计算机程序可以处理庞大的数据集的能力,比如:序列比对、基因注释、网络分析、算法设计等。
2. 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对于基因组学的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基因组重组实验:基因组重组实验可以将不同基因组的DNA分子进行组合或分解,并研究其对生命现象的影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索故事节点,但也存在实验精度、复杂程度大的问题。
(2)基因组测序技术:基因组测序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化方法,对基因组的DNA序列进行全面测序和检测的技术。
这种方法广泛用于检测物种基因组及其变异形式,但也仍有不足之处,包括数据存储和处理难度大、需大量的库存及处理方法以及基于DNA序列的生物学模拟方面等。
环境因素对人类基因组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人类基因组的影响人类基因组是指人类遗传信息的全部,涵盖了人类所有的遗传物质。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研究着基因对健康和疾病的调节作用。
但是,环境因素对人类基因组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环境对基因变异的影响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基因表达或功能的变化。
许多不同的环境因素,如暴露在化学品、辐射、病原体、温度和压力等环境中,都会增加基因突变率。
一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癌症、先天性心脏病、血友病等。
此外,环境因素也可以导致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发生。
SNP是DNA序列中最常见的变异,它可以导致基因功能的差异。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NP可能与各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糖尿病、肥胖症、哮喘等。
环境因素对SNP的发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烟草使用可以增加某些SNP的发生率,而过度曝露于紫外线下可能导致皮肤癌相应的SNP的发生率增高。
二、环境对基因调控的影响基因调控是指在细胞中控制基因表达的过程。
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基因调控,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外显遗传。
环境因素通过影响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核小体重塑等过程来影响基因调控。
这些过程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基因表达水平。
许多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例如,饮食的不同成分和摄入量,可以影响代谢通路和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加了患病风险。
环境污染物和毒素也可以影响基因表达水平,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
三、环境对遗传表观遗传的影响表观遗传是指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机制,使得基因表达被调控的遗传现象。
表观遗传的变化可以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传到下一代。
许多环境因素可以通过调整表观遗传的水平来影响基因表达,从而引起有影响的表型。
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人类基因组本身,也包括了基因组工具,例如基因水平、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
这些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基因组数据,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因素和基因组的相互作用。
基因组学技术研究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遗传疾病
基因组学技术研究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遗传疾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遗传疾病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基因组学技术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基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还为遗传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基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人类的基因是由DNA组成的,它携带了人体所有的遗传信息。
基因决定了一个人的生理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对环境的反应能力。
基因组学技术通过对基因的研究,发现了很多与人类健康相关的重要基因。
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遗传风险密切相关,APOE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
基因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遗传性疾病上,还表现在非遗传性疾病上。
许多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通过基因组学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策略。
二、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基因可以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而环境则可以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通过基因组学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的。
例如,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只有在环境暴露的条件下才会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
这种相互作用关系的发现对于预防遗传疾病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更有效的预防策略,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基因组学技术在遗传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基因组学技术在遗传疾病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与遗传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和变异。
这些基因突变和变异可以用于遗传疾病的诊断和预测,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了基础。
此外,基因组学技术还可以用于遗传疾病的个体化治疗。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的分析,可以确定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并针对个体基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体化治疗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环境基因组计划
环境基因组计划环境基因组计划是一个旨在深入了解和研究自然环境中微生物基因组的项目。
微生物在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影响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化学元素循环,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通过对环境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和地球生物圈的运行机制。
环境基因组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对环境中微生物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揭示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功能和作用。
这一计划的实施需要利用先进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通过这些工作,可以获得大量的基因组数据,从而揭示微生物的遗传信息、代谢途径、生态功能等重要信息。
环境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象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能包括细菌、真菌、古菌等各种微生物类型,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参与着各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功能和作用,为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内容涉及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组装、基因功能注释、代谢途径分析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环境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可以揭示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性,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总之,环境基因组计划是一个重要的科研项目,它对于深入了解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基因组特征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可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环境基因组计划能够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信息学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而生物信息学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生物信息学技术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学科分析生物学数据的一门交叉学科。
在生态环境研究中,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群落、物种分布与演化等问题。
本文将就生物信息学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1. 基因组学基因组学是生物信息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物种类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
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基因组学可以用来研究群落结构和功能。
例如,通过基因组学技术可以对微生物群落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它们的代谢功能,从而研究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同时,基因组学还可以用于分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例如基因序列比对可以用于鉴定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等。
2. 生态遗传学生态遗传学是研究基因在群体和种群水平上演化与分布的一门学科。
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生态遗传学可以用来分析种群数量、遗传变异、基因流、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遗传标记来研究物种在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从而更好地了解物种的适应策略。
3. 模式识别在生态环境研究中,模式识别是一种常用的技术。
通过对大量的生物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性,从而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特点。
例如,可以对鸟类、昆虫等生物群落的物种分布进行模式识别,从而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及演化规律。
4. 大数据分析在现代生态环境研究中,数据收集和处理成为研究的重要环节。
而大数据分析是指对数以万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的技术。
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大数据分析可以用于处理分子、生态、生物地理学等领域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
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样本数据,了解它们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和适应。
综上所述,生物信息学技术在生态环境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研究生物群落、物种分布与演化等问题,促进了对生态系统的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宏基因组和环境基因组
宏基因组和环境基因组
首先,宏基因组是指对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微生物群落的基
因组学研究。
它关注的是微生物群落中所有微生物的基因组组成,
包括细菌、古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
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是海洋、
土壤、人体肠道等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
宏基因组研究可以揭示微
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功能和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而环境基因组则是指从环境样品中直接提取DNA或RNA进行测
序和分析,以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遗传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科
学家们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代谢功能和生态位,从而更好
地理解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
环境基因组研究的对象可以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
从研究方法上看,宏基因组和环境基因组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
对象的不同。
宏基因组更侧重于对微生物群落整体基因组的研究,
而环境基因组则更注重从环境样品中直接获取微生物的遗传信息。
这两种方法在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方面都有其独
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总的来说,宏基因组和环境基因组的研究对于揭示微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这样的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随着人们对基因与环境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研究表明,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人的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深入探究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I.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基因是生命体中决定性状和表现的遗传单位,但基因并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环境也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有可能改变基因表达。
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
有些基因的表达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基因本身也会影响环境的作用。
例如,一个基因可能导致某种疾病,但是环境因素能够影响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
因此,基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相互影响的。
II. 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人体健康和发展产生的影响极其复杂。
一些遗传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然而,这种突变并不意味着会发展成一种疾病,因为环境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事实上,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对很多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肺癌、乳腺癌等病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婴儿在母亲怀孕期间遭受的环境刺激(如压力、营养不足、感染)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一个孕妇的身体中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或者她经常受到应激刺激,都会增加婴儿发生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异常的风险。
同样,一些基因存在某种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研究表明,如果你的饮食中包含大量的摄入果蔬,那么相对于饮食不均衡的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可能降低。
III. 如何分析基因与环境互动影响在分析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时,研究者通常使用不同的分析策略来考虑基因和环境之间的联系。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各种形式的统计学分析。
人们可以在不同年龄,在不同地点,使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基因和环境的关系。
比如,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算法来确定一个孕妇是否需要摄入叶酸等营养物质,从而降低婴儿发育异常的风险。
基因组学与环境污染治理
基因组学与环境污染治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环境污染不仅是一个直接的生态问题,也是人类健康与长寿问题。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而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则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新颖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一、基因组学与环境污染基因组学是指对生物体遗传物质基因组的全面研究。
通过对生物基因组遗传信息的解码和分析,我们可以对其表现形态、功能以及与其他生物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基因组学在生物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
而基因组学的应用在环境治理中也有了许多新的尝试。
在环境污染与治理中,基因组学通过对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体免疫、响应机制、代谢途径等方面的研究,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新颖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二、基因组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基因组学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的检测、环境细菌群落的监测、植物的修复和对环境生物影响的风险评估等多个方面。
1、基因组学与环境污染检测环境污染通常表现在水、空气和土壤中,并导致许多环境和人体健康问题。
传统的环境污染检测方式需要很大的野外采样和大量的实验室分析,耗费时间长、成本高、存在误差大的缺点。
而使用基因组学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环境中的污染物,有力地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和人类健康的保护。
2、基因组学与环境细菌群落监测环境中的细菌群落及其代谢过程对土壤、水和空气等环境的耗氧过程、氮和磷的输送以及许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降解等过程有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基因组学技术,我们可以对环境中细菌的种类、群落组成和其与环境变化的响应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细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重要性,进而实现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3、基因组学与植物修复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植物不仅提供了人类重要的食物和农业材料,而且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也起到重要作用。
但由于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等因素,环境中的许多植物遭受了毒素或重金属的污染,且往往对这些物质的耐受性弱。
环境微生物基因组技术研究
中国 图 书分 类 号 : 4 Q3 6
文献标识码 : A 了极 其 重 要 的 地球 化 学 循 环 , 能够 通 过 生 物 除 污 来 缓 解 环 境 变 化 , 及许 多新 功 能可 能有 助 于 能 量 转 化 , 以 催
的 引 入及 传 播 。 生 物 群 体 的有 利 方 面 包 括 : 们 促 成 微 它
得微 生物 能够在 大范 围的环 境 中相互合 作 和竞 争 以
度 降 低后 进 行 涂 抹 。拟 南 芥 等 植 物 用农 杆 菌 处 理后 可 以 整 株 套 袋 , 证 湿 度 防 治 菌 液 蒸 发 , 由 于 黄 瓜 植 保 但
及 它 们 对 新 生 境 的 侵 入 . 生 物 亚 群 的 生 长 和 死 亡 可 微
化 和 自然产 物合 成 。高 通 量测序 、 N D A克 隆 和扩增 技术
方 面 的进 展 , 上 基 因组 学 ( eo e ) 一 有 力 工 具 , 加 gn mi 这 s
使 得 无 法 培 养 的 微 生 物 群 落 的 组 成 和 动 力 学 的 全 面
摘 要 绝 大 多数 微 生物 难 以 有 效 地 进 行 人 工培 养 , 而且 实 验 室工 程 菌 几乎 没 有 野 生型 功 能 . 此 因
限 制 了 基 于 自然 微 生 物 多 样 性 的 生 物 技 术 的 应 用 。 为 了 把 对 生 物 群 落 的 结 构 、 能 和 细 菌 在 自然 环 境 功
研 究 得 以 进 行 。宏 基 因 组 学 ( e gn mi ) 一 正 在 兴 m t eo c 这 a s
《2024年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范文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作为现代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在过去的十年中迅速发展并展现出其在各种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环境工程领域,宏基因组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工具,用以研究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与环境工程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二、宏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宏基因组学是基因组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它通过深度测序技术分析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DNA或RNA,从而了解环境中的微生物组成、结构和功能。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关于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详细信息,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三、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1. 污水处理:宏基因组学可用于研究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功能。
通过对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和分析,可以找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优化方案。
2. 垃圾填埋场和土地复垦: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可以评估填埋场或废弃地的生物修复效果和可能的修复策略。
同时,这种技术也可用于监测复垦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
3. 农业生态系统:宏基因组学可以用于研究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优化施肥和灌溉策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宏基因组学可用于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四、宏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研究者们已经能够更准确地分析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深入了解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功能。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也有了显著提高。
五、未来展望未来,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随着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我们有望更准确地揭示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构和功能。
环境基因组计划
环境基因组计划
环境基因组计划是一个旨在研究和理解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国际性合作项目。
通
过对环境中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该计划旨在揭示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功能和作用,从而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环境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土壤、水体、大气、海洋等各种自然环境
中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循环物质和能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生产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环境微生物的基因组特征和功能,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环境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和功能差异。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环境基因组计划还可以为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信息,例如利用环境微生物来处理废水、废气,生产生物能源等。
在环境基因组计划的研究中,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
通过这些先进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环境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功能分析。
这为我们深入理解环境微生物的遗传特征和代谢途径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手段。
总的来说,环境基因组计划是一个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国际性合作
项目。
通过该计划的开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参与到环境基因组计划中来,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环境基因组计划: (") 环境基因组计划的确立: 美国国立环境 "&&7 年 "# 月, 卫生科 学 研 究 所 ( 89:;<) 提出环境基因组计划 ( ()*+,-).()/ , 4()-.( 3,-=(>/, :?@) <>+()>( 和 80/A,( 杂志随即发表文章对此 作了介绍, 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关注。"&&$ 年 B 月美国国立 顾问环境卫生科学委员会正式投资专项基金进行该项研究, 预计头 C 年先投入 C 千万美元作为启动。环境基因组计划拟 收集美国 ! 个种族共计约 " ### 个美国居民的血样进行研究, 以了解全美及不同种族中环境疾病相关基因中等位基因变异
[,, 3] , 且一些 多态性位点基因频率在不同种族群体间呈多态性
增加。在苯致白血病的研究中发现了基因多态性与易感性有 关的线索。慢性锰中毒及铅中毒易感性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均有报道。在基因多态性的人群分布方面, 陈纪刚等 报道
了上海的联苯胺 (膀胱癌的职业因素) 接触人群中 1/22# 基因 型为 C 9 C 型的人数构成显著低于上海一般人群。 在我国开展环境基因组研究有许多优势: 人口众多, 存在 大量罕见或常见疾病的个体; 很多地区保留有相对异质性人 群; 城市乡村的地理环境因素和疾病发生的情况相差很大; 家 系成员相对集中等。我们需充分发挥基因资源优势, 重视环 境基因组研究, 加强基因.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探索, 在国际 相关学科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 考 文 献
[B] 的种类及频率, 主要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 。
因多态性的功能分析为主要内容的项目有 C% 项。研究内容 涉及到结构与功能研究、 酶学、 细胞内定位、 蛋白质结构、 组织 功能基因组学、 转基因与其他动 D器官特异性基因表达模型、 物模型、 以及体外与细胞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 (5) 技术研究: 为了更好更快地分析基因多态性, 有必要 进一步发展基因研究分析的方法, 目前需优先发展的高效率 的基因 M 蛋白质功能分析技术涉及 E8F 微阵列 (基因芯片) 、 质谱、 毛细管电泳、 变性 ;@NO 等。受环境基因组计划资助的
综述・ ・环境基因组Fra bibliotek究蒋义国 陈家堃 陈学敏
义的环境应答基因的多态性的研究, 确定它们引起环境暴露 致病危险性方面的差异; 推进基因D环境相互作用对疾病发生 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 (%) 环境基因组计划研究的疾病及候选基因: 环境基因组 计划要研究癌症、 呼吸系统疾病、 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发育 紊乱、 先天缺陷、 生殖功能缺陷、 自身免疫疾病等 7 类与环境 相关的疾病和缺陷。环境基因组计划确定了 "# 类候选基因 进行多态性研究, 包括 E8F 修复基因、 外源化合物代谢及解 毒基因、 代谢基因、 信号传导基因、 受体基因、 介导免疫和感染 反应的介质基因、 参与氧化过程的基因、 介导营养因素的基 因、 细胞循环控制基因、 细胞内药物敏感基因。计划拟分析 %## 多个基因。环境基因组计划还感兴趣于新的未知的环境 易感基因的发现与鉴定工作。 (5) 最常见的序列变异是单核苷酸多态 ?()(<8@2 数据库: 性 ( 2+)41( )A>1(-/+G( 3-1H.-,3I+2., 。 89:;< 与美国犹他州 <8@) 大学的犹他州基因组中心共同创建了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 网页, 即 ?()(<8@2。这一网上资源所包含的人类基因均是在 环境暴露易感性方面起着一定作用的基因, 它将 89:;< 发起 的环境基因组计划涉及的基因、 序列及多态性资料融为一体。 基因组及单核苷 ?()(<8@2 搜寻整理 ?()J0)K 中有关的 >E8F、 酸多态性序列的信息, 为 <8@ 的发掘及分析提供资料。 5 6 环境基因组研究的内容: (") E8F 序列分析: E8F 序列的分析是发现和认识多态性 的前提。环 境 基 因 组 计 划 资 助 的 E8F 序 列 分 析 项 目 包 括 以确定遗传变异为目的再测序 E8F 序列测定或序列分析、 (,(2(LA()>+)4, 再测序是指对一个已知序列基因所在位点上的 所有其他等位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以获得该位点上基因多态 性资料) 、 同源性鉴定、 载体构建、 旁侧序列及内显子 M 外显子 区域分析、 增强子及其他调控区域的分析。目前已经确定的 项目有 7 项。 (%) 多态性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是目前环境基因组计划的
环境基因组计划有 % 个主要的目标: 推进有重要功能意
作者单位: 陈家 !"#"$% 广州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蒋 义国、
万方数据 堃)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陈学敏)
以技术研究为主要内容的项目有 ! 项。 (!) 人群研究: 将遗传学的理论及概念与流行病学方法相 结合大大扩展了流行病学的研究领域, 近来发展的分子流行 病学对公共卫生的最大贡献是更好地认识常见慢性病及肿瘤 的遗传病因, 认识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流行病 学与分子毒理学的结合更拓展了流行病的应用前景, 使分子 流行病学将在疾病危险性评估、 发展卫生政策等方面起到中 心作用。目前受环境基因组计划资助的人群流行病研究项目 共有 "# 个。 ($) 生物统计学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生物信息研究主要涉 及与环境作用有关的细胞大分子 %&’、 蛋白质的数据库 (&’、 的建立, 这也包括 )*+ 网上有关资源的发展与利用。 (,) 伦理、 法律及社会意义研究: 环境基因组计划鼓励由 此而引起的伦理、 法律及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探索。 基因多态性存在着明显的种 ! - 我国的环境基因组研究: 族差异, 如近年研究的谷胱甘肽./.转移酶 0# ( 1/20#) 的两个
的 7 种基因型患食管癌易感程度的差异, 及其与吸烟的联合 作用, 发现 4>0B’# 的 ! ::; 位突变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重要 宿主易感因素之一, 与吸烟共同作用使患食管癌的危险显著
基因多态性功能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中国人儿茶酚胺氧位 甲基转移酶 ( 4562) 等位基因以 1 为主占 378 , 基因型以 1 9 1 为主占 $"8 , 而低活性的纯合子 ’ 9 ’ 只占 $8 , 杂合子 1 9 ’ 占 其多态 !78 。不同人种间 4562 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不同,
[:] 性在东方人种和西方人种间存在明显差异 。故国外的研究
[;] 方面, 近 " 年我国有少量报道。尹立红等 对 &=5#、 4>0#’#、
4>0"?#、 @?A 等 ! 种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与肺癌 易感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为探索华人肺癌的高发因素及机
[#<] 理提供线索。张宏艳等 探讨了细胞色素 0!$<B’# ( 4>0B’#)
# DEFG*E %),DHIIC*.DCGGJ* ’,6JKK*E /,*L HK - 0ECMLHL* NHGN*E EJMO HMM*MM@*GL PECQEH@- ’ @CR*K ICE LS* *HEKT R*L*NLJCG CI PECMLHL* NHGN*EU 5GNCKCQT,#;;;, #7: 7"$.77! " 1JKQ*E V)U 4CGLEJ+FLJCGM HGR PEC@JM* CI SF@HG +*SHWJCEHK Q*G*LJNMU AF@ 3": "";."$$ DJCK,"<<<, 7 XSCFET 6VU 1*G*LJN *PJR*@JCKCQT HGR LS* IFLFE* CI RJM*HM* PE*W*GLJCG HGR PF+KJNU ?PJR*@JCK (*W, #;;3, #;: #3$.#:< ! 5@*GG 1/U 2S* Q*GC@JN *EH: H NEFNJHK ECK* ICE LS* PF+KJN S*HKLS MNJ*GN*MU ?GWJECG A*HKLS 0*EMP*NL, "<<<, #<:: ’"<!."<$ $ 1F*GQ*EJNS Y0U 2S* ?GWJECG@*GLHK 1*GC@* 0ECZ*NL:IFGNLJCGHKHGHKTMJM CI #<,: 7,$.7,: PCKT@CEPSJM@MU ?GWJECG A*HKLS 0*EMP*NL,#;;:, , )HLMCG 6’, /L*[HEL (X, /@JLS 1D, *L HKU AF@HG QKFLHLSJCG* /. LEHGMI*EHM* 0# PCKT@CEPSJM@M: E*KHLJCGMSJP LC KFGQ LJMMF* *G\T@* HNLJWJLT HGR PCPFKHLJCG IE*]F*GNT RJMLEJ+FLJCGU 4HENJGCQ*G*MJM, #;;:, #;: "3$.":< 4CQQHG 6, ^HGQLCG ^, *L HKU 0CKT@CEPSJM@ CI LS* 0# NKHMM 3 AHEEJM 6V, QKFLHLSJCG* /.LEHGMI*EHM* JG GCE@HK PCPFKHLJCGM HGR NHGN*E PHLJ*GLMU 0SHE@HKCQ*G*LJNM,#;;:, :: "3.7# 刘焯霖, 陶恩祥, 等 U 中国汉族人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 邵明, 基因多态性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3: "#$."#, 浦跃朴, 林嫔嫔, 等 U 毒物代谢酶遗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 ; 尹立江, 性关系的研究 - 癌变 ・ 畸变 ・ 突变, #;;;, ##: 77".777 孙长生, 李良寿, 等 U 细胞色素 0!$<B’# 与食管癌遗传易 #< 张宏艳, 感性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7!: ,;.3# 林国芳, 项翠琴, 等 - 谷胱甘肽 /.转移酶 ( 1/2M) 基因型多态 ## 陈纪刚, 性在上海联苯胺接触人群中分布的初步研究 - 癌变・畸变・突变, #;;;, ##: 77<.77# (收稿日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