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解释种群、种群密度、出生 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 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探究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 观察和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过程和 规律。
数学模型
介绍并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 型,如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 长模型等,帮助学生定量描述和理 解种群数量的变化。
巩固练习环节
成功引导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数据分析,使学生成功掌握了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概念,如出生率、死 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
有效利用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
结合实际环境问题深化学生理解
将种群数量变化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种群数量变 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学生认知能力特点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 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 逻辑方法,分析和解 决生物学问题。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 观察,发现生物学现 象和问题。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有浓 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处理方法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同 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01
02
03
04
种群数量的概念及其意 义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 素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 型
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分 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程分析1.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该内容标准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尝试构建数学模型”属于模仿性技能目标,目的是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相应指导,学生能构建解释原型的数学模型;另一方面,“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属于知识目标中的理解层次,目的是建立起抽象(数学模型)与具体(种群数量变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2.教材分析:相应内容出现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

教材从以下3个方面组织学习内容:第一部分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必修3模块乃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中科学方法训练的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1.学习对象:本节课主要针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2.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1)学生在必修一第1章学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时已经习得了种群的概念,通过本章第1节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其概念,并认识了种群密度等数量特征。

这为本节课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奠定了知识基础。

2)在高中数学课上学生学习过指数函数和坐标图的绘制,这为数学模型的建构奠定了能力基础。

3)通过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对数学模型有一定认识。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能根据种群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2)运用构建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

2. 能力目标:1)通过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概括总结出数学模型构建的基本过程。

2)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种群数量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隶属于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2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

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的内容对本节的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完成数学模型建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由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 通过实例中提供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用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学生分析从能力的方面说,学生已经具备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

从知识方面说,学生已经具有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

所以,这堂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学会建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两种数学模型。

2.学会用数学模型尤其是“J”型曲线和“S”型曲线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四、过程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碰到这样的问题:一片池塘什么时候捕鱼,捕鱼量才能既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又能满足鱼持续增长,一片森林我们每年的砍伐量是多少等等。

利用这些生活现象进行引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及其学生的求知欲望,建立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做好铺垫。

探究一:建构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模型。

J型曲线的知识有两个,1细菌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建构2一般种群增长模型的构建,这两种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讲难度都不大,但是由于学生对细菌分裂方式不理解,难以推算出细菌繁殖过程中的数值变化。

《种群的数量变动》 说课稿

《种群的数量变动》 说课稿

《种群的数量变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的数量变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3《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种群的特征,了解了种群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的数量特征。

本节课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等内容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二是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通过对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思维能力。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增殖、生态系统的结构等相关知识,为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动奠定了基础。

然而,种群数量的变化涉及到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种群数量变化现象可能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思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含义、产生条件和特点。

(2)理解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的原因。

2、能力目标(1)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神奇和大自然的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情感。

(2)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含义和特点。

(2)“S”型曲线中 K 值的含义和应用。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以两个模拟实验来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阐明并理解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机制。

二、技能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应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情感目标:1、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图片】:苹果醋和酸奶【提出问题】:在它们的制作过程中,分别用到了哪种微生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了解两种微生物的特点。

学生不能回答时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人们常常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来获得某些产品,在发酵过程中,如何掌握它们的数量变化规律从而加以利用?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有些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疾病。

在疾病防控过程中,如何掌握它们的数量变化而加以控制呢?观察图片,联系实际生活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其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出细菌的生殖方式解决问题【讲解实验一】:设计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实验一。

【展示数据】: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得出的数据画出细菌数量变化曲线图(“J”型增长曲线),总结出数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如果自然界的生物种群都是以“J”型方式增长,地球早就无法承受了。

那么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又是如何变化的?【讲解实验二】:设计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实验二。

【展示数据】: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得出的数据画出草履虫数量变化曲线图(“S”型增长曲线),分析各参数意义。

【归纳总结】:种群的“J”型增长(理想条件)和“S”型增长(有限环境)。

动手实验、填写报告单作图并推导细菌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习用数学形式描述生物学现象。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地是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的影响,所以科学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

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其次,建构主义启示我们,每一种理论与法则的建立都隐含着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的建构过程)。

无论科学知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始终如一的,它们才是科学的本质。

所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即建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变化)是本节课的重心。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第二节内容,安排在《种群的特征》之后,使学生有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做为铺垫。

其次,了解种群数量变化是学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基础。

内容上,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也是新课改新增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课改的理念注重对学生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在讲述J型和S 型增长曲线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对K值的理解重视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一项有着多方面意义和价值的探究活动。

2.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数学模型的概念也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的其他内容的时候,学生已运用过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的问题,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曲线图等。

其次,通过必修1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究实验的能力,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在认知上并不是非常困难。

三、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对这一节内容的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和因素。

3. 学会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与意义。

2. 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指数增长模型、对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3.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空间限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种群数量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和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种群数量变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PPT、案例资料、练习题、报告模板等。

教学时长:45分钟。

六、教学活动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某个具体种群的数量变化案例,让学生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际情况。

2. 模型构建: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案例,构建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并解释模型的意义。

3.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种群数量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4. 数据分析:让学生收集和分析现实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数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提出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学生讨论教材中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讨论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
从多因素思考种群数量的变化?
☆板书设计
4.2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细菌的增长曲线:1个、n代、N=2n
曲线
2、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模型假设
2、建立模型
3、各参数的意义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本节内容还十分重视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曲线查阅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型;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捕鲸业导致许多鲸种群数量的下降等。
第三部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一项有着多方面意义和价值的探究活动。这项探究在写法上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包括作出假设、讨论探究思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材中只给予了必要的提示,以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由于这项探究所需的时间较长(一周以上),教材将它编排在本节知识性内容之后,未穿插在课文之中。可以在完成本节第一、二部分内容之后单独安排。
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并用数学语言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明确“J”型种群增长的原因。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如果自然界的生物种群都是以“J”型方式增长,地球早就无法承受了。
呈现高斯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将高斯实验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呈现出来)。
提出讨论题:
1.你认为高斯得出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呈“S”型曲线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通过学生绘制细菌增长曲线,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一步修正推广到各种生物建立种群的“J”型增长模型。最后再归纳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避免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学生。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的内容,内容在种群的特征一节之后,以种群的数量和空间特征等相关知识作为铺垫,通过实例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对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描述。

本节内容详细讨论探究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这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当然种群数量的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最后分析讨论了在生产生活发面人类应该如果做到维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某种生物种群的改变往往会影响到群落乃至生物圈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又为以后对生态系统的学习做了铺垫,可谓是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

二、学情分析同学们在第4章第2节的内容中已经学习了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尤其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就会过渡到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

而且同学们在数学课的学习中也学习了数学模型的建立,比如函数图像的绘制,数学方程式的推导等,为建立数学模型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方法:1.课前通过导学案预习,先了解基础知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为课堂探究奠定基础。

2.课堂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组内合作、同桌合作、师生合作探究为主,教师把重难点问题按梯度设置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通过随堂训练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法可靠的。

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建构数学模型的大师,比如孟德尔,牛顿,爱因斯坦,很高兴各位同学已经具备了成为伟大科学家的潜质。

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一)_高考网推导出细菌增长的计算公式:2n (n代表“代”)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

(在学生计算数据的同时将模型构建的过程渗入他们的思维中)学生行为:独立思考、计算,并把结果填在表格里细菌数量/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以上两种形式相比,我们可以看出数学表达式能够准确地表示细菌种群的数量变,曲线图能够清晰、直观地描述细菌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合作探究师:【思考】假设:某(例如细菌)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o ,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用Nt表示。

我们能否推导出一个反映一般种群增长的数学表达式呢?学生: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方程式即Nt = No * λt《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师:上述数学表达式的前提是“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意味着该种群生活在的食物、空间充裕,没有敌害、气候适宜等一系列好的环境,那么现实生活中有相似的情况吗?学生:有,1859年一位英国人带来24只野兔到澳大利亚定居,一个世纪以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达到了6亿只以上;美国的环颈雉在1937——1942年期间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如右图)师:(小结)通过上述两个实例可以看出,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在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我们称为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现实的例子是支持我们的假设了,即说明假设是正确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得到的数学表达式或曲线图叫做描述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让我们总结一下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提出合理的假设《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师:【展示】生态学家高斯及其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实验图片高斯曾做过培养大草履虫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到了刚才的曲线图。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饶平四中詹国勇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必修三第4章《种群和群落》的第二节,是对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选修一作知识贮备。

2.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树立理科意识,理解数学思想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2010年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生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较为陌生,因此确定为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二、说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思路为:1个课时。

从生活实例引入新课,以细菌为观察对象说明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以野兔种群的增长为例,引导学生建构“J”型增长模型;以高斯大草履虫实验为例,引导学生建构“S”型增长模型和理解K值;组织学生谈谈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相关因素和意义;最后进行总结归纳,练习巩固。

为了高考,教师有必要用图表对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三、说教法学法(一) 说教法:1、探究教学法: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因而采用探究教学法。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层层设问,化繁为简,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理解,落实教学目标。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 说学法:主动学习法:学生观看课件,获得感性认识,主动地进行理性探索,理解和掌握重难点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教师课前发放相关材料和配套活页练习。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种群增长模型的建构方法。

2.研究“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条件和数量计算方法。

3.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和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4.认识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重难点:1.重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是通过建构数学模型来描述的。

建构模型的方法包括:确定前提条件、选取合适的增长率和时间单位、确定增长率的变化规律等。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J”型曲线是一种数量连续增加、保持稳定的曲线。

它的产生条件是环境资源无限,例如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数量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Nt=Nλt来计算,其中λ为增长率。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S”型曲线是一种数量增加先慢后快再慢,最终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后停止增长,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的曲线。

它的产生条件是环境资源有限。

数量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Nt=K/(1+ae^-rt)来计算,其中K为最大数量,a为初始数量,r为增长率,t为时间。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天敌的入侵、环境的变化、疾病的传播等。

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包括繁殖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掌握了“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特点和数量计算方法,认识了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和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以及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和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

3. 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2. 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3.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4. 种群数量变化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常见因素和数学模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生物学》、《生态学》等。

2. 课件或黑板:展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图形、表格和实例。

3.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现象,引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思考。

2.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让学生了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4.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5. 分析实例,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实例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因素和模型的理解,以及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生态学相关知识:介绍生态学中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其他概念,如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等。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和重要性;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第二章: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2.1 种群数量的定义介绍种群数量的定义,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

2.2 种群密度的概念解释种群密度的概念,阐述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

2.3 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包括增长、稳定和下降。

2.4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第三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3.1 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包括食物、天敌、疾病等。

3.2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包括气候、人类活动等。

3.3 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因素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因素,如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等。

第四章: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4.1 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的影响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物种丰富度、生态位等。

4.2 种群数量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分析种群数量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粮食安全、疾病传播等。

4.3 种群数量变化的生态伦理意义讨论种群数量变化的生态伦理意义,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案例一:城市化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动物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5.2 案例二:气候变化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气候变化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植物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5.3 案例三: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渔业资源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5.4 案例四: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以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种群的数量变化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种群的数量变化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过程与方法启发式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大大自然的情感2.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教学过程】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实验原理①酵母菌属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呼吸时产生CO2和H2O,无氧呼吸时产生CO2和酒精②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影响③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在有限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④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血球计数板)2.步骤(1)向试管中加入10ml培养液,灭菌、冷却、接种酵母菌(2)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 7 天(3)每天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定时测定 1ml 培养液中酵母菌个体的平均数(4)描点画线,分析结果,得出结论3.注意:①本实验不需另设对照组,理由是以取样时间顺序前后对照②正确的取样方法是摇匀后再取样,原因是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小误差。

③对培养后期的样液需稀释后再计数,原因是酵母菌在原液中密度可能过大④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进行计数。

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是 4AB×106个。

【二次备课】⑤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取相邻两边及顶角的酵母菌计数⑥若记录实验结果时忘记了取样时间,可按照 PH值不断减小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序⑦实验结束后不能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正确的方法是浸泡和冲洗⑧实验记录表的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从本章开始,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

种群是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在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学会用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和模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毛细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尝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时间分钟20 40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细菌数量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思考: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2.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探究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得出一个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思考:“S”型曲线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能得到什么启发?探究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思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探究四: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思考: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种群数量的变化》高二生物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高二生物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高二生物说课稿《种群数量的变化》高二生物说课稿一、教材背景分析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力方面)。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

从知识方面来说初步具备了与数学模型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

所以,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自己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为数学问题,进而尝试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分析(一)教法与学法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采用了“三疑三探”的授课模式来完成所定的三维目标,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二)教学过程设疑自探: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前以预习题案为依据进行预习,总结自探提纲,教师归纳、总结自探提纲,并给有贡献的小组加分并鼓励,此节归纳自探提纲4点:1。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及其步骤?2。

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3。

什么是环境容纳量?4。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解疑合探:在完成设疑自探的基础上,各小组学生围绕自探提纲,进行解疑合探,在学科组长的安排下有序尽心,对难点进行探讨整理,达成共识并进行展示,展示结束后,按分工逐题进行评价,教师强调补充,归纳,教师利用评分榜计分,尤其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其他学生要双倍加分。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重点
难点
重点:1.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根据构建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课程导学建议
课前准备
1.引题采用实例,需要教师课前多看一些实例,筛选出最合适的实例。
2.引出种群“J”型增长的实例,然后循序而讲。
3.引出种群“S”型增长的实例,然后循序而讲。
4.准备对种群“J”型增长和种群“S”型增长比较的表格。
2.对知识学以致用很重要,希望老师多举例。
口头表述
课堂
小结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2、建立种群增长模型的方线形成的条件
2、“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S”型曲线形成的条件
2、K值
3、“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比较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学生完成导学案内容
PPT展示
第三
层级
学习
过程
课堂
巩固
完成导学案《基础智能检测》。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PPT展示或投影
展示
讲评
1.展示题目答案,让学生修正。
2.重点讲述:第4题一个物种进入新环境为什么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1.同学对答案,挑出做错的题目。
2.学生提出需要老师解析的题目。
投影答案
第四
层级
学习
过程
反思
感悟
1.本节内容联系实际很多,如果选用的例子恰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种群“J”型增长和种群“S”型增长对比讲解,比一个一个单独讲解效果好很多。
3.“S”型曲线K值、K/2要重点讲解,在生产上的应用也要多举例,高考曾经对这部分知识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教时
教学目标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旁栏思考题3〗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问题〗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
〖板书〗3.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学生活动〗阅读P67~P69并完成“探究”。
〖小结〗略。 〖作业〗练习一二。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引入〗在第一节中,我们学习了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大家看“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准备回答。
〖提示〗1.Nn=2n,N代表细菌数量,n代表“代”。2.N=2216。
3.细菌数量不会永远按这个公式增长。可以用实验计数法来验证。
〖问题〗再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力。
〖板书〗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旁栏思考题2〗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①食物和空间田间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天敌等。
〖板书〗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Nt=N0λt
〖问题〗“J”型增长能一直持续下去吗?
〖板书〗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学生活动〗阅读P67并完成 “思考与讨论”。
〖提示〗1.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2.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①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②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③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并完成P66图4-4 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旁栏思考题1〗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不够精确。
〖问题〗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呢?
〖答并板书〗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学生活动〗阅读P66第三段到第五段。
〖板书〗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