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一、高频超声检查的原理和特点高频超声检查是利用高频超声探头在人体皮肤表面对浅表部位进行检查,通过形成的超声图像来观察淋巴结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和血流情况。

它具有无创伤、无辐射、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直观显示浅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包膜完整性以及血流情况,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二、高频超声检查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1. 对浅表淋巴结的大小和形态进行评估高频超声检查能够准确测量浅表淋巴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对浅表淋巴结的增大、增厚、变形等情况进行定量化评估,能够帮助医生进行初步的鉴别诊断。

对于恶性淋巴结增大的情况,其大小通常超过正常淋巴结的2倍以上,表面不规则,形态不规整,边界模糊,结构不均匀,内部回声不均匀等特点;而良性淋巴结的增大一般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

通过观察浅表淋巴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高频超声检查能够初步判断浅表淋巴结的良恶性。

2. 观察浅表淋巴结的内部结构和回声特点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浅表淋巴结的内部结构和回声特点,通过观察淋巴结的内部回声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其良恶性质。

恶性淋巴结一般呈现不规则的低回声区,内部结构不均匀,甚至呈现空洞样改变或出现坏死和囊性变化;而良性淋巴结一般呈现规则的等回声或低回声,内部结构均匀。

通过观察浅表淋巴结的内部结构和回声特点,高频超声检查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三、高频超声检查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优势1. 高频超声检查无创伤、无辐射,对患者无损伤,操作简便,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浅表淋巴结的相关信息,有利于医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

2. 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浅表淋巴结的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有利于医生判断浅表淋巴结的良恶性质,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高频超声检查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无创伤、无辐射、操作简便等特点,使其成为临床浅表淋巴结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进展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进展

7 ・ 4
牡 丹 江 医学 院 学 报
21 00年
第3 1卷
第 2期
J OURNAL OF MUD JANG MEDI AL UNI RS T AN I C VE I Y Vo. NO. 2 1 131 2 00
生 1 内正常新生儿头颅 C 周 T表现 鉴别 , 者整个 白质密度 后
综上所 述 ,4排螺旋 C 6 T检查对 于早期诊断 、 分度 , 明确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患儿脑损伤情况 , 对颅内出血作 出定 性、 定量诊断 , 时有 效的干预治疗 、 及 降低后 遗症 的发 生有重 要价值 。早期讼 断是早期治疗 的前提 , 因此 选择 合适 的检查
收稿 日期 :0 0— 3 0 2 1 0 —1
浅 表 淋 巴结 的超 声 诊 断进展
孙 卓贵 。 姜海娜 曹玉 兰
(. 1 天津市 中医药大学附属 北辰 中医医院功能科 2 鹤 岗市妇幼保健 院超声科 . 黑龙江 天津 30 0 ; 0 40
鹤岗
14 0 ) 5 11
【 要】 淋 巴结病变临床常见, 摘 全身及局部感染均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随着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 超
着 高频超声和彩色超声技术的发展 , 超声在浅表淋 巴结 的临 床应用有 了显著进展 , 晚近 文献 中关 于彩色多普勒能量 图显
像、 超声造影 、 三维超声及 超声引导 下介入穿 刺等应 用于淋
巴结诊 断的报道 明显增多 , 对其诊 断和鉴别起到 了极大 的推 动作用 。
1 淋巴结的二维超声成像 二维超声对淋 巴结应用最早而广泛 , 正常淋 巴结大小在
临床 医 学 ,0 9 l ( )8 8 . 2 0 ,O 2 :2— 3

超声在浅表淋巴结定性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超声在浅表淋巴结定性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综述·超声在浅表淋巴结定性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李静怡韩峰李安华浅表淋巴结的定性诊断在临床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淋巴结性质的准确判断,可以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通过触诊判断淋巴结性质,其敏感性较低,触诊检出淋巴结肿大的敏感度仅为45% 78%[1]。

并且正常淋巴结的大小差异很大,位置较深的淋巴结甚至无法触及,因此单凭触诊很难鉴别淋巴结的性质[2]。

Bruneton等[3]1984年首次报道应用7.5MHz高频实时灰阶超声观察颈部淋巴结转移癌,2000年,Moritz等[4]报道通过注入造影剂利保维斯(Levovist),将超声造影技术应用于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浅表淋巴结定性诊断金标准是切除活检基础上的病理学诊断[5],但由于其有创性、时间长、风险性高,并且部分淋巴结过小、位置太深或者周围组织结构复杂等,这都给操作带来更大的难度甚至无法获得病理标本。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临床工作者需要借助影像学手段,对淋巴结性质做出仅次于病理学的影像学判断。

CT、MRI可以清晰显示淋巴结病变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尤其在对于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判断上表现突出,可以在显示病变淋巴结的同时显示原发肿瘤[6]。

但由于正常大小的淋巴结可能存在微小转移灶,而CT、MRI对较小淋巴结(<10mm)的形态结构观察欠佳,对于体积较小的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效果不满意,其敏感度仅14% 83%[7-9]。

核医学手段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敏感性高而特异性较低,其诊断效果亦不满意[8,10]。

同时,上述检查手段由于价格高昂、具有放射性等,不适合作为浅表淋巴结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具有实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创伤、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成为诊断浅表淋巴结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方法[11]。

一、常规超声在浅表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1.大体形态:正常淋巴结的大小与其解剖位置有关,短径小于0.5cm占95%[1]。

淋巴结超声诊断标准

淋巴结超声诊断标准

淋巴结超声诊断标准
淋巴结超声诊断标准是通过超声检查来评估淋巴结的形态、结构
和功能,以判断其是否正常或异常。

一般来说,正常的淋巴结超声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态:正常的淋巴结通常呈椭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大
小一般小于1厘米。

2. 结构:正常的淋巴结内部呈均匀的回声,不应有明显的囊性区域或
实质性结节。

3. 边缘:正常的淋巴结边缘整齐,不应有分叶、凹陷或凸出的现象。

4. 附属血管:正常的淋巴结应有正常的血流信号,血流信号应分布均匀。

5. 淋巴结区域:正常的淋巴结一般位于浅表和深层淋巴结区域,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根据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正常淋巴结:符合上述正常特征的淋巴结,一般无需进一步
检查或处理。

2. 反应性淋巴结:在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的刺激下,淋巴结可能发
生反应性增大,形态和内部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但是通常回声均匀,
边界清晰。

此时需要注意观察其发展和变化。

3. 肿大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是指大小明显增大的淋巴结,常见于淋
巴瘤、转移性肿瘤等疾病。

肿大的淋巴结形态不规则,内部结构可能
发生改变,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晰。

4. 囊性淋巴结:部分淋巴结内部可能有囊性区域,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5. 实质性结节:部分淋巴结内部可能存在实质性结节,一般需要进一
步观察或进行其他检查以确认其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淋巴结超声诊断标准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最终
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由医生来进行最终评估和诊断。

超声在浅表淋巴结定性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超声在浅表淋巴结定性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9 李洪林 , 薛铁 , 陈宇 , 等.建立 基于 乳腺影 像学报告 及数 据系统 的乳腺超 声诊断数据 库 [/ D] J C .中 国医学超 声杂 志 : 电子版 ,
2 0 , ( )6 0 9 . 0 8 4 5 :9 - 5 6
1 Heni 0 i gJ,W iee ,S h t R,e .Ac u ayo lsi cto f t lrR t c mi z ta 1 c rc fcasf aino i
7 Ab u l ,Me u o l dl N b a s r le B,E1Kh u y M ,e 1 Br a t i gn e - o r ta . e s ma i g r -
p riga aa sse lxc n frUS:itrb ev ra re n o o n ndd t y tm e io o t ne sr e ge me tfr o
虽然不尽完美 , 但并不妨 碍其所体 现出来 的价值。相信通 过
我 们 的 努 力 , 够 使 B — A SU 能 I D — S日臻 完 美 , 够 为 影 像 医师 R 能
及临床医师提供更加准确 、 客观 的诊断 。
参 考 文 献
1 KobTM ,Lc yJ l ih ,Ne o s H. C mp rsn o ep roma c f wh u eJ o aio ft efr n eo h
系方面亦缺乏详 细的 描述 。在腋 窝淋 巴结 方面 描述也 不够 详细, 其没 有对腋 窝淋 巴结 进行分 组 , 因为腋 窝的 I、 Ⅲ Ⅱ、 组淋 巴结所代表 的意义是 完全不 同的。另外 在 B —A SU I D —S R
t ev u .R do g , 06,3 ( )3 53 1 i a e a ioy 2 0 2 9 2 :8 -9 . v l l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概述淋巴结是一种特殊的组织,负责清除体内的细胞代谢产物和过敏原等,它也是身体对抗感染和肿瘤等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淋巴结位于全身各处,其中浅表淋巴结是最容易被发现和检查的。

超声检查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检查手段,它能够在不侵入人体的前提下,准确地观察组织结构和功能情况。

在浅表淋巴结相关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检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超声诊断技术超声诊断是一种依靠回声模式来观察组织结构和功能情况的技术。

在超声诊断浅表淋巴结时,医生会采用高频超声探头,通过皮肤表面将超声波射向淋巴结,然后观察其回声图像。

浅表淋巴结通常被分为三部分:皮肤下淋巴结、浅筋膜下淋巴结和深筋膜下淋巴结。

在超声检查时,医生会仔细观察这三部分的淋巴结,以判断其结构、形态和大小等。

在回声模式中,淋巴结通常呈现为中等回声,其形态应为圆形或卵圆形。

如果淋巴结表面光洁、回声均匀,呈现深灰色,表明其结构正常。

但是如果淋巴结在超声检查中呈现过大、异常结节、占位或者回声不均或异常,都可能提示其存在疾病。

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超声诊断浅表淋巴结的临床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判断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等信息,进而判断其是否存在疾病。

比如淋巴结肿大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许多疾病的表现,如感染、血液病、肿瘤等。

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确定淋巴结的大小和性质,进而判断是否存在肿瘤或其他疾病。

在医疗领域,超声诊断浅表淋巴结广泛应用于各种病症的诊断,如感染、淋巴结增大和淋巴结发育异常等。

它不仅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还可以快速地确定病变位置和范围,为医患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浅表淋巴结是一种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超声诊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诊断淋巴结相关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定期进行检查,以保持身体健康和活力。

淋巴结超声诊断ppt课件

淋巴结超声诊断ppt课件

12
定性诊断
圆形指数
也称纵横比(L/T),在同 一切面上淋巴结的纵径 除以横径。
是鉴别肿大淋巴结的主 要指标。 (1.7)
13
定性诊断
外形
恶性和结核性的肿大淋巴结通常呈圆形,反应 性的肿大淋巴结和正常的淋巴结通常较长或呈 卵圆形。
14
定性诊断
淋巴结边界
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趋向于有锐利边界 ,而反应性和正常淋巴结通常边界不锐利。
结核性淋巴结
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病变 发展可发生淋巴结周围炎,与皮肤和周围组织发生 粘连;淋巴结间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 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
40
恶性淋巴瘤
41
定性诊断
恶性淋巴瘤
包括何杰氏金病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是原发于 淋巴结和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组织及单核巨噬细胞系 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男性青状年。
二维超声 淋巴门回声存在主要 见于疾病的早期,髓 质淋巴窦还没有被完 全破坏而消失。
42
定性诊断
恶性淋巴瘤
肿大的淋巴结常首先出现于一侧,散在、稍硬、 无压痛、尚活动;以后,肿大淋巴结互相粘连成团 ,生长迅速。
51
定性诊断
转移性淋巴结
多普勒超声
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 信号主要分布在淋巴 结的内部和周围。 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 以周边型为多,这是 转移淋巴结的中心部 位发生坏死和角化之 故。
52
定性诊断
转移性淋巴结
多普勒超声
如果整个淋巴结均发 生坏死或角化时,此 时淋巴结内血流减少 ,甚至无任何血流信 号。
53
二维超声
淋 巴 结 门 有 58 % 呈 宽 阔 型 , 35 % 呈狭窄型。 淋巴结皮质大多 呈向心性增宽型 ,也有部分呈狭 窄型。

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超声鉴别要点

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超声鉴别要点

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超声鉴别要点分布在我们全身各处的淋巴结就是我们忠诚的卫士,是维护我们健康的重要屏障,当它发现我们的机体情况改变时,首先将自己武装起来,外形和平时就有所不同了,同时也是在向我们发送警报信号,提醒人们采取措施消灭敌人。

《孙子兵法》里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要找准敌人、了解对方的特点,才能将他攻破。

找到恶性淋巴结,探究引起它产生的背后元凶,这是诊断的关键。

首先,为什么会有异常淋巴结出现呢?引起淋巴结改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以及淋巴瘤或恶性肿瘤,前两类是良性病变,大可不必惊慌,而后两类却是恶性病变,绝对不能轻而视之。

所以说,我们检查出异常淋巴结时,最关键的就是鉴别其良恶性。

下面,我将从淋巴结的形态、纵横比、皮髓质比值、皮质回声、淋巴门、血流信号、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淋巴结融合这几个方面讲讲超声下怎么将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开来。

1、淋巴结形态:正常淋巴结呈扁平状、肾形或椭圆形。

反应性增生导致淋巴结弥漫性增生和皮质增宽,但保持了正常的形态。

恶性淋巴结大都失去正常形状,常呈圆形或类圆形。

2、长短径比值(纵横比):良性淋巴结长短径比值≥2,恶性淋巴结长短径比值<2,纵横比和淋巴结的形态是对应的,良性淋巴结是扁椭圆形,纵径明显大于横径,而恶性淋巴结形态变圆,纵横比也就减小了。

图1如图1,为正常浅表淋巴结,皮髓质清晰,淋巴门结构清晰。

3、皮髓质比值:良性淋巴结周围的皮质和中心的髓质结构显示清晰,比值正常或变小,但是恶性淋巴结皮髓质比值增大、甚至髓质结构消失。

4、皮质回声:淋巴结良性者皮质回声均匀、水平正常,出现坏死、钙化、假性囊肿则提示恶性病变,如当回声变高而且呈不均匀时考虑为转移癌可能,如果回声低但仍均匀则考虑淋巴瘤可能。

图2图3图4图3、图4所示,上两幅图都是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图3为锁骨上窝,图4为腋窝,淋巴结形态失常,皮髓质回声不清,淋巴门结构消失,图3可见淋巴结内部回声不均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形态改变,淋巴结结构异常,内部可见微小钙化灶。

超声诊断不同病因所致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应用

超声诊断不同病因所致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应用
酶同工酶 ( C K — MB) 升 高 ≥正常值 2 倍 以上 。其 中男 8 7例 , 女 3 9例 , 年龄 4 5 岁~ 8 1 岁, 平均年龄( 6 6 . 4 3± 5 . 4 6 ) 岁。 1 . 2 方法 所有 患者均 使用 日本光 电公 司的 同步 1 2导
综上所述 , 心 电图较冠状动脉造影操作简便 、 无创伤 、 价格
a n d S T d e v i a t i o n i n l e a d I f o r i d e n t i f y i n g t h e c u l p r i t a r t e r y i n i n f e r i o r
w a l l a c u t em y o c a r d i a l i fa n r c t i o n [ J ] . Am J C rd a i o l , 2 0 0 0, 8 6: 3 4 1 - 3 4 3 .
低、 重复性强[ 6 1 , 在心 肌梗 死的诊断 中仍 具有一定 的作用 , 且在
检测相关 动脉病变 中具有重要价值 , 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
据。
参考文献
心电图仪检查 , 并记录定标电压为 1 mm = 0 . 1 m V, 纸速 2 5 m m / s ,
增益 1 0 m m / mV。 ,
2 结 果
【 2 ] 张金华 , 赵金玲.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3 8例诊 疗体会叨. 中国社 区医 师( 医学专业) , 2 0 1 1 , 1 3 ( 2 3 ) : 1 2 0 .
( 3 】 C h i a B L, Yi p J W, T a n HC, e t 8 1 . U  ̄f u l n e s s o f S T e l e v a t i o n I I / I R r a t i o

浅表肿大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价值

浅表肿大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价值

瘤 、8 %转移癌表现为高纵横比 , 1. 4 李佳等【 3 ] 认为低度恶性淋 巴结
LS比值明显高于中高度恶性淋 巴结 , / 这可能是 因为 中高度恶性 淋 巴瘤病程进展快 , 淋巴结内瘤细胞恶性增殖 , 非均匀性浸润性 生长在淋巴结皮窦 和髓窦 内, 造成淋 巴结快 速肿 大 , 致淋 巴结的 低纵横 比, 因此 LS / 值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淋巴结 的恶性程
高频彩 色多普勒超声 由于其 良好的分辨力 ,已广泛应用于 浅表肿大淋 巴结诊断。本组主要观察 浅表淋 巴结 US比、 巴门 淋 的形态及位置、 巴结 内的血流分 布高频超声特 征 , 淋 旨在探讨彩 色多普勒超声在 良恶性淋 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形 状
L ≥2
表 1 各型淋 巴结病变的声像 豳特征
12 方 法 .
消失
血 流 分 布 淋 巴 门 型
2 ( 85 3 8 .) 2 77 (.)
0 0 ()
1( 89 12 .) 2 ( 79 2 5 .)
0 0 ()
5 1 .) ( 32
使用仪器为 E B 6 0 , 头频率为 75~1MH , U 一 50 探 . 3 z采用直接 扫查法 , 观察 颈部 、 窝及 腹股沟肿大淋 巴结的形态 、 巴门的 腋 淋 位置形态及血流分布等特征 。其 中把淋 巴结 内的皿流分布情况 分为四型 , 即淋巴门型 、 中央丰富型、 无血流型、 周边型。
长 椭 圆 (/ ̄2 占 8 .%)包 膜 光 滑 , LS 约 > 46 , 内部 髓 质 回声 增 多 增 强 , 皮 质 相 对 变 窄 , 质 血 流 丰 富 , 呈 较 规 则 淋 巴 门型 血 流 , 结 髓 多 本
形保持原有淋 巴结的椭 圆形结构。多数 LS / 大于 2 。恶性淋巴结 以短径增大 明显 , 圆形 、 圆形及不规则形 , 呈 类 恶性淋 巴结 US通 常小于 2 。低纵横比是恶性淋巴结 的特征 , 比值越小诊 断意义 且 越大。 刘明瑜等[ 为指标有一定的交叉性 , 4 人 } 本结果中约 1.%的 5 6 反应性增生性 淋巴结表现为低纵横 比, 考虑 为急性反应性增生 , 病程较短, 短期生长迅速而致。而恶性淋巴结 中约 2 .7 63o  ̄的淋 巴

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浅表淋巴结是人体淋巴系统中最易触及的一类淋巴结,其形态、大小、质地等特征可
以通过高频超声检查进行评估。

浅表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良性淋巴结病变与恶性淋巴结病变的治疗和预后有着明显的区别。

高频超声检查在浅
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评估浅表淋巴结的形态特征。

良性淋巴结通常呈椭圆形或豆状,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内部回声均匀。

而恶性淋巴结通常具有不规则形状,边界
模糊,并且有时可见周围组织粘连。

恶性淋巴结内部的回声变异,可以观察到囊变、坏死、钙化等不同的特征。

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评估这些形态特征,为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
提供重要的依据。

高频超声检查可以评估浅表淋巴结的大小。

根据研究表明,恶性淋巴结的平均径向增
生速度较快,而良性淋巴结增大较慢。

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可以测量淋巴结的大小,并结合
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对于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频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浅表淋巴结的质地特征。

恶性淋巴结通常质地坚硬,触摸类
似于硬结,而良性淋巴结质地相对较软。

高频超声检查可以通过评估淋巴结的质地,来判
断淋巴结的良恶性。

你知道浅表淋巴结超声的这些内容吗

你知道浅表淋巴结超声的这些内容吗

智汇大家诊疗Family life guide -187-王贤芳 (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浅表淋巴结主要涉及颈、腋下、乳腺和其他浅表部位的淋巴结,不同部位的淋巴结数量不等,诸如颈部淋巴结的数量通常为300个。

在相关检查中能够发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这对于区分淋巴结的病变性质和开展后续的诊治工作至关重要。

浅表淋巴结检查的目的开展这项检查的目的主要在于观察患者体内淋巴结肿大情况,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其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诸如内部细胞增生、肿瘤细胞浸润等,在任何类型的群体中都会出现,且在许多疾病的影响下都会造成淋巴结肿大。

通常为明确淋巴结是否出现肿大的情况,可以通过触摸腋下、腋窝、颈部等处,如果要确定淋巴结肿大的良恶性则需要开展必要的检查,以此才能避免误诊、漏诊等以免直接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基于不同原发病症可以将浅表淋巴结肿大分为三种。

第一种,良性淋巴结肿大:肿大情况的病因与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等问题有关,去除病因的同时可以一同去除病症,并且在病因去除一段时间以后,患者可以完全恢复健康。

第二种,恶性淋巴结肿大,通常会涉及多种疾病,诸如淋巴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这些相关病症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干扰正常生活。

第三种,介于恶性与良性之间的疾病,该类病症在患者患病时为良性,随着疾病的发展,后期会转为恶性,并存在一定致死性。

一般情况下,造成淋巴结肿大的因素有很多 ,诸如感染、肿瘤、反应性增生等,主要感染内容就在于各种类型的细菌感染,但是两种感染在内容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如病毒、立克次体极易造成急性感染,而真菌、蠕虫、其他病症会造成慢性感染。

当前,在肿瘤方面比较常见的病症主要有三种,即恶性淋巴瘤、浆细胞肿瘤、肿瘤转移,且各种类型的白血病症状也会造成淋巴结肿大。

关于反应性增生通常会涉及许多疾病,诸如风湿病、血清病、反应性亚败血病等,这些疾病的存在都会导致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且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代谢异常、组织细胞增生症、结节病等,为此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在当前健康体检中意义重大,为帮助患者明确自身健康情况,就需要患者高度重视浅表淋巴结超声检查。

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指南 评价标准

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指南 评价标准

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指南评价标准《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指南评价标准》在医学领域中,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淋巴结状况,并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对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的评价标准进行深入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诊断技术。

1. 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的原理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是通过向患者注射造影剂,利用超声技术观察淋巴结的显影情况,从而评估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

这一技术可以清晰显示淋巴结的解剖结构,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淋巴结疾病。

2. 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的主要评价指标在进行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时,医生通常会关注以下主要评价指标:- 淋巴结的大小和形态:正常淋巴结通常呈椭圆形或豆状,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

若淋巴结肿大或形态异常,可能提示炎症、肿瘤等病变。

- 淋巴结内部结构:正常淋巴结内部呈均匀的回声,无明显异常。

而病变淋巴结内部常表现为无回声区或不规则回声区。

- 淋巴结边界清晰度:正常淋巴结边界清晰锐利,而在病变情况下可能出现模糊不清或不规则的边界。

- 淋巴结血流情况: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观察淋巴结的血流情况,包括血流速度、血管分布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淋巴结的血液供应情况。

3. 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通过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淋巴结的性质,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对于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评估淋巴结的形态、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变,指导后续治疗。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浅表淋巴结超声造影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存在局限性,如对于位于深部的淋巴结或负荷压迫的淋巴结的显示存在一定困难。

颈部淋巴结病变超声鉴别诊断4(1)

颈部淋巴结病变超声鉴别诊断4(1)

小结
颈部淋巴结分组 1、颈浅 2、颈深(上、下) 3、锁骨上、下
16
淋巴结病变
结构无改变
反应性 淋巴瘤
异常结构
转移性肿瘤 结核性
17
CDFI淋巴结病变的价值
血流分布正常:
血流增多:
正常
反应性
反应性
淋巴瘤
淋巴瘤
血流参数:
血流分布异常
RI:< 0.6 >?
转移性肿瘤
结核
18
淋巴结的频谱测值
颈部淋巴结多而复杂表现也不一样。
①颈浅淋巴结在5mm以内,近似类圆形小结节,弱回 声,皮质和髓质无明显分界,血流在0~1级;
②颈深淋巴结位于颈静脉周围,呈扁圆形,长径多在 1cm左右,宽度或厚度0.5cm左右,血流0~1级;
③锁骨上窝一般检不出淋巴结,一旦检出淋巴结大于 5mm要考虑异常;
⑶腹股沟淋巴结:
大约分成两组,收纳下 肢淋巴液的淋巴结位于 腹股沟股静动脉的起始 段皮下浅层,约2~4个 淋巴结,此处淋巴结长 径可达4~6cm,厚度 1cm左右,皮质菲薄, 类似于腋窝淋巴结,血 流信号0~1级;
在腹股沟股动静脉起 始段上部浅层淋巴结,
接纳下腹部腹壁的淋 巴液,淋巴结在1cm以 内,类圆形,皮质厚 度大于50%,容易检出 血流信号,多数在1级。
Vmax cm/s
RI
PI
正常组
8.62
0.53
0.93
良性组
16
0.62
1.0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结核组
17
恶性组
21
0.62
1.05
0.82
1.28
颈部软组织肿块多为淋巴结
浅表淋巴结 大小不重要 结构是关键 血流作参考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淋巴结疾病的超声诊断
浅表淋巴结疾病的超声
Annual Work Summary Report
2022 - 2023
淋巴结正常解剖
2
头颈部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是乳腺与静脉间的过滤器,进入淋巴管的癌细胞在进入静脉循环之前,一定会穿过2-3群淋巴结。腋淋巴结位于腋窝内,约20-30个,分5群:
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排列,收纳上肢深浅淋巴。
2
2.恶性淋巴瘤
图4-6-13 淋巴瘤早期髓质淋巴 窦还没有完全破坏,淋巴门可 显示,多呈不规则偏心性狭窄,皮质向心性增宽或偏心性增宽。
图4-6-14 以往的高频探头显 示淋巴结内部回声很弱,表 现为类囊肿样,现代的新型 探头这种显示很少。
图4-6-15 现代新型探头显示 淋巴结内部微小结构。淋巴 瘤典型声像图为不均匀微小 结节状回声。
⑧辅助特征
⑨与邻近血管关系
1
2
3
4
⑩彩色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
01
02
⑩彩色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
常见淋巴结疾病声像图
1.转移性恶性淋巴结
淋巴结内皮质不规则局限性增厚,淋巴结外形失 常,皮质回声与毗邻肌肉相比回声低。甲状腺乳 头状癌例外呈高回声。
图4-6-2:淋巴结边缘出现细 小呈点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 的特征性表现。 图4-6-3:结内出现液化坏死,常提示鳞癌、甲状腺 乳头状癌、乳腺癌转移。
狭窄型皮质,几乎均见于良性淋巴结,只有9%的恶性淋巴结皮质狭窄,但通常伴有转移所致的扩大的高回声淋巴门。
偏心性宽阔型皮质绝大多数见于恶性淋巴结(图4-4-6),有时也可因皮质内的肉芽肿和局灶性滤泡增生。
⑥淋巴结皮质
⑦内部回声
一般与毗邻肌肉相比较定义淋巴结回声水平,回声有强弱之分,分布有均与不均之分,不均又分灶性液性无回声区和强回声光点。正常淋巴结、反应性淋巴结、淋巴瘤、淋巴结核回声较毗邻肌肉回声显度降低。 淋巴瘤回声具有假囊表现,即低回声伴后方回声增强;现在应用新型探头很少表现假囊回声,多见微小结节灶。淋巴瘤回声随着化疗后组织的纤维化而增强。 恶性淋巴结和淋巴结核内部回声多变不一。 除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趋向于高回声,其它肿瘤转移的通常多呈低回声。因此高回声淋巴结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有效标志。 无回声区常由转移的鳞状细胞癌液化坏死,或由甲状腺的囊性乳头状癌、鼻咽部癌转移性淋巴结囊性变所致。 斑块状高回声区见于结核性淋巴结,这是凝固坏死所致,常合并囊性变。 皮质部的大斑状钙化灶可见于肉芽肿疾病或化疗放疗的淋巴结中。 淋巴结内微小钙化点见于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的转移。(图4-4-7)

浅表淋巴结定位定性超声诊断

浅表淋巴结定位定性超声诊断

巴结功 能状况 , 因其 昂贵故 不能 经 常用 作 复查 手 段 。
验, 摸索 出 良恶性 淋 巴结声 像 图鉴别 要 点 , 快得 到 很 临床 医师认 可 。接 着 又开始 对 颈部 和腋 窝 淋 巴结 群 分组 定位 诊断研 究 。依 照 国际通 用 的颈 部 和腋 窝 淋
( ) 一 颈部 淋 巴结 声像 图定 位 颈部 淋 巴结 指 锁骨平 面 以上 、 底平 面 以下 、 颅 斜


浅 表淋 巴结 检查 方法 与要 求
胞 聚集 和免疫 应答 发生 的场 所 。淋 巴结 病变 往 往 是 局部 和全 身疾 病 的反 应 , 其 在 肿 瘤 转 移 路 径 上 起 为 7—1 z 阵高频 探 头 , 尤 5MH 线 必要 时 还 可试 用 1 5—
( ) 器要 求 一 仪 选 用 高分辨 力 实 时 超 声 诊 断 仪 , 以 中心 频 率 配
( ) 查 步骤 三 检 因此 , 声成像 在淋 巴结 定 位 和 定 性 诊 断 中的 作 用 超 首先 , 常规行 认 真细 致 的二维 灰 阶超 声 检查 , 判 非 常重要 。 断 有无肿 大 的 淋 巴结 、 目及 其 分 布 。强 调 多 切 面 数 在 国外 , 然 超 声 技 术 在 临床 使 用 远 不 如 C 、 不 同方 向扫 查 , 括 纵 切 面 [ 大 长 轴 和 ( ) 状 虽 T 包 最 或 冠 MR广 泛 , 关 于淋 巴 结 定 性 研 究 文 章 早 于 和 多 于 断 面 ] 但 和横 切 面 ( 轴 切 面 ) 扫 查 和 记 录 ; 述 淋 短 的 描 国内 , 而关 于淋 巴结超 声定 位 诊 断文 章较 少 , 早 的 巴结 的形 状 、 较 被膜 以及 内部 回声 ( 、 皮 髓质 有无 异 常 , 是 H jk等 18 a e 9 6年发 表关 于颈 部淋 巴结 定位 诊 断 包括 有无 钙化 和 液 化 等 ) 单 发 或 多 发 , 发 淋 巴结 ; 多 报 道 , 早 关 注 腋 窝 淋 巴结 超 声 定 位 是 Y n 较 ag等 是否呈 串珠状 或蜂 窝状 , 有无 融合 倾 向 , 以及 病 变 与 20 0 0年 在 R dooy的报道 。 ai g l 周 围毗邻结 构 、 肤 或皮 下组 织 、 血 管 的关 系 如压 皮 大 国内在 近十年 才 开始 出现 高频超 声 对 淋 巴结 定 迫 、 润等 。其 次 , 行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检 查 , 要 浸 进 必 性诊 断研究 报 道 , 病 例 数 和研 究 深 度 均 不 足 。 我 时作 频谱 多 普勒 血流 分析 与记 录 。特别 注 意 取样 框 但 院超 声科 自 2 0 0 6年从 开 展 徒 手 浅表 淋 巴 结 活 检 开 大小 、 聚焦 区 、 度 标 尺 ( cl) 取 样 门 ( a ) 小 速 sae 、 gt 大 e 始 系统研究 颈 部 和腋 窝浅 表 淋 巴结 的定 性 诊 断 , 通 以及 声束 与 血流 夹角 (n l) a g 调节 。 e 过数 千例 的淋 巴结 活检 病 理 追 踪 , 合 学 习 国外 经 结 二 、 巴结 声 像 图定位 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正常声像图
纵横比(L/T) 同一切面淋巴结纵径除以横径 是声像图鉴别
肿大淋巴结的主要指标
良性淋巴结多趋于梭形 长椭圆形 长卵圆形
L/T≥2 正常下颌下及腮腺淋巴结趋向于圆形 纵横比
L/T≤2
a
16
正 常 淋 巴 结a 声 像 图
17
正 常 淋 巴 结a彩 色 多 普 勒
18
CDFI: 内多无血流信号 或仅见散在点状血流信号
a
27
a
28
慢性淋巴结炎
a
29
淋巴结炎彩色多普勒
慢 性 淋 巴 结 炎a 彩 色 多 普 勒
30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淋巴结结核-临床表现
以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多见 30岁以上少见
轻者无自觉症状 或稍有乏力 低热 食欲不振 盗
汗等中毒症状 以颈部一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常见
a
14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正常声像图 淋巴结中央呈一索条状高回声
淋巴结血管结构正常情况下无法显示
少数可见血流信号由淋巴结门出入 沿髓质走行
脉冲多普勒显示脉动性血流在收缩期快速陡直向 上 舒张期下降缓慢呈斜坡形 至舒张末期保持一低速 血流
阻力指数约0.57±0.10
静脉血流频谱呈连续性低速血流
a
15
病理声像图 急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增大 多呈扁盘状 L/T≥2 单发或多发 包膜完整 少有融合 内部回声多呈髓质增强增宽 皮质相对变窄 少数皮髓质均匀扩大 淋巴结门居中
a
21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病理声像图 急性淋巴结炎
CDFI: 结内血管增多 血流灌注增加 淋巴结髓质部可见较丰富 较规则树
枝状血流信号由淋巴结门进入 PWD:淋巴结内呈低速低阻血流 高于正常淋
PWD:呈低速低阻血流频谱
a
33
颈 部 结 核 性a 淋 巴 结 炎
腋淋巴结约15-20个 分外侧 胸肌 肩胛下 中央 腋尖
a
4
颈 及 舌 淋 巴a 管 和 淋 巴 结
5
乳 腺 淋 巴 管 a及 腋 淋 巴 结
6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淋巴结正常解剖 淋巴结呈椭圆形和蚕豆形 小1mm 大25mm 常聚集成群 位于淋巴管汇入静脉途中 与淋巴管相通 一个淋巴结可有若干输入管及输出管
正 常 淋 巴 结a 多 普 勒 频 谱
19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急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 发病急 常伴全身症状 如发热 疼痛 白细胞增多 淋巴结局部红肿热痛 或波动感 穿刺有脓液 以颈部淋巴结多见 多由口腔或头面部局部感染 腹股沟急性淋巴结炎常由腿部感染或外生殖器感
染引起
a
20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巴结内血流速度 速度高低与肿大程度呈正比a Nhomakorabea22
急 性 淋 a巴 结 炎
23
急 性 淋 a巴 结 炎
24
a
25
急性淋巴结炎彩色多普勒
急 性 淋 巴 结 炎a 彩 色 多 普 勒
26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病理声像图 慢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增大 L/T≥2 边界清
内部回声髓质皮质均匀扩大 与急性较难区别
双侧颈部淋巴结同时受累 多系血行播散
肿大淋巴结可与皮肤粘连
典型病灶为一侧颈部串珠状结节 大小不一 活
动 推之可滑动 压之不痛或稍痛 常多发亦单发或相
互融合 或与周围组织炎症粘连或边界不清 与皮肤粘
连常固定边界不清 常因颈a部包块就诊
31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病理声像图 淋巴结结核
淋巴结明显肿大 多呈圆形 类圆形或相互融合 不规则状或呈串珠状排列
多切面扫查 取淋巴结最大长径及门部清晰切面
冻结 测量同一切面最大长径(L)横径(T)
观察淋巴结部位 形态 包膜 内部回声 与周围脏
器大血管关系
CDFI:观察血流信号分布形态
CDE:清晰显示淋巴结内更小血流信号
PWD:测量最大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
a
13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正常声像图 正常淋巴结短径约2-5mm 似肾脏 呈靶样结构 呈长条及卵圆形 正常下颌下及腮腺淋巴结趋于圆形 包膜呈中高回声 位于淋巴门一侧凹陷 对侧膨凸 淋巴结边缘低回声为皮质 皮质大部分呈向心性宽阔型 小部分呈狭窄型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a
1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淋巴系统 毛细淋巴管以盲端从组织间隙起始 收 集组织液 进入淋巴管 沿淋巴管径路上有许多淋巴 结 向心输送淋巴 经右淋巴管和胸导管注入颈根部 大静脉
a
2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全身淋巴结分为浅 深2种 浅淋巴管和浅淋巴结位于浅筋膜内 收纳浅筋膜 皮肤
淋巴 多沿静脉排列 深淋巴结收纳深筋膜以内各结构淋巴 多沿动脉排列
a
3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淋巴结分布 浅表淋巴结包括颈 腋下 乳腺 腹股沟及其它浅表部位 淋巴结 腹股沟下浅淋巴结约4-20个 多为7-10个 分为上外侧 上内侧 下内侧 下外侧 中央区 分为近侧群 远侧群
颈部淋巴结约300个 分颏下 下颌下 颈浅 颈深
淋巴结功能 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 过滤淋巴液 阻截对机体有害物质
a
10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由于淋巴结多聚集在一定部位 收纳一定区域淋巴 所以在临床上发现某部位淋巴结肿大 可推测其收纳 区有病变可能 因此 及时发现肿大淋巴结 正确区分 病变性质 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对恶性肿瘤病人制定治疗计划 恶性肿瘤病人分期
增值期内部回声不均 可见不全的淋巴结门
干酪坏死期见不归整无回声区 淋巴结门大多 消失 多伴斑片状 蛋壳样钙化斑 可多个融合
a
32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病理声像图 淋巴结结核
CDFI: 增值期见血流信号 干酪坏死 几乎无血流信号 结周边可见
包绕血流信号 串珠状淋巴结在结之间隔上有血流信号 伴有液化坏死 血流信号位于实质部分
a
7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淋巴结正常解剖 淋巴结另一侧向内凹陷 该处有血管 神经穿入及淋巴管穿出 淋巴结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 内部分为皮质及髓质
a
8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淋巴结血液供应 血液供应很丰富 小动脉由淋巴结门进入1-3条 形成细长直之 直之多进入髓质 进入皮质分支细长而直 无侧枝
a
9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恶性肿瘤病人疗效随访非常重要
a
11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探头选择:7.5-12MHz 线阵
超声诊断仪条件:小器官或表浅结构条件 取样容积大小1-5mm 使声速与血流方向夹角为 零
体位:头颈部及腋下检查 仰卧或侧卧 腹股沟检查取仰卧位 下肢略分开
a
12
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检查方法 在对称部位 做自身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