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Ⅱ)第11章 -线性分组码-一般原理
数字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数字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21e62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d.png)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第1章 概述1-1 摹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答:摹拟信号的特点是幅度连续;数字信号的特点幅度离散。
1-2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XX 源编码和信源解码的作用是什么?画出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答:信源编码的作用把摹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即完成模/数变换的任务。
信源解码的作用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摹拟信号,即完成数/模变换的任务。
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为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是:(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2)便于加密处理;(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通常取二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的方法,再生成已消除噪声干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 μ,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信息传输速率为1-6 接上例,若传输过程中2秒误1个比特,求误码率。
答:76105.210221)()(-⨯=⨯⨯==N n P e 传输总码元发生误码个数 1-7 假设数字通信系统的频带宽度为kHz 1024,可传输s kbit /2048的比特率,试问其频带利用率为多少Hz s bit //?答:频带利用率为1-8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数字通信技术目前正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小型化、智能化,数字处理技术的开辟应用,用户数字化和高速大容量等。
第2章 数字终端编码技术——语声信号数字化2-1 语声信号的编码可分为哪几种?答:语声信号的编码可分为波形编码(主要包括PCM、ADPCM 等)、参量编码和混合编码(如子带编码)三大类型。
2-2 PCM 通信系统中A /D 变换、D /A 变换分别经过哪几步?答:PCM 通信系统中A /D 变换包括抽样、量化、编码三步;D/A 变换包括解码和低通两部份。
《通信原理》各章节重点知识考点
![《通信原理》各章节重点知识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97294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f.png)
第一章1、通信系统的模型(了解 图1-1 1-4 1-5)2、数字通信的特点(掌握)①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②传输差错可控③便于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变换、存储④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⑤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⑥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3、平均信息量的简单计算(选、填)221log log ()()()I P x bit P x ==- 21()()log ()(/ni i i H x P x P x bit ==-∑符号)当信息源的每个符号等概率出现时,信息源具有最大熵:2()log n(/H x bit =符号)4、码长、码元速率、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定义、单位、计算码元速率RB :每秒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B 二进制与N 进制码元速率转换关系:RB2=RBNlog2N(B) 信息速率:每秒钟传递的信息量,单位bit/s 在N 进制下Rb=RBNlog2N(bit/s)第二章1、随机过程的概念、分布函数、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理解 P36-37) 均值:1[()](,)()E t xf x t dx a t ∞-∞ξ==⎰方差:2222[()]{()()}[()][()]()D t E t a t E t a t t σξ=ξ-=ξ-=自相关函数:1212(,)[()()]R t t E t t =ξξ 协方差函数:121122(,){[()()][{()()]}B t t E t a t E t a t =ξ-ξ- 2、高斯过程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掌握 P46-47)22()f ())2x a x -=-σ 误差函数:2()2)1xz erf x e dz ϕ-==- 互补误差函数:2()1()22)z xerfc x erf x e dz ϕ∞-=-==-3、高斯白噪声及带限噪声的定义、平均功率的计算(掌握 P57-60) 白噪声:0()()(/z)2n n P f f W H =-∞<<∞ 自相关函数:0()()2nR ξτ=δτ 低通白噪声:020()H n f f n P f ||≤={其他自相关函数:0sin 2()=n 2H HH f R f f ππτττ带通白噪声:0f f 2220()c c n B Bf n P f -≤ ||≤ +={其他自相关函数:0sin ()=n cos 2c B R Bf B πππττττ平均功率:N= 0n B4、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与相关函数的关系 线性系统输出/输入功率谱密度的关系计算(掌握 P42-44 P48-49) 平稳过程的功率谱密度()P f ξ与其自身相关函数()R τ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关系,即()()j P f R e d ∞-ωτξ-∞=ττ⎰()=()j R P f e df ∞ωτξ-∞τ⎰或()()j P R e d ∞-ωτξ-∞ω=ττ⎰ 1()=()2j R P e d π∞ωτξ-∞τωω⎰平稳过程的总功率:(0)=()R P f df ∞ξ-∞⎰输出过程0()t ξ的均值:0()]()(0)t a h d H ∞-∞E[ξ=⋅ττ=α⋅⎰输出过程0()t ξ的自相关函数:0120()()R t t R ,+τ=τ输出过程0()t ξ的功率谱密度:2()()o i P f f P f =⎪H()⎪ 输出过程0()t ξ的概率分布:0()()()i t h t d ∞-∞ξ=τξ-ττ⎰第四章1、恒参、随参信道的定义及特点(填选 P72)2、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原因(简答 P75-76)第五章1、调制解调的概念(了解 P86),调制的目的(掌握 P86)①提高天线通信时的天线辐射效率②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③扩展信号带宽,提高系统抗干扰、抗衰落能力,还可实现传输带宽与信噪比之间的互换2、双/单边带调制系统的带宽、抗噪性能的分析、计算(掌握 P98-101)双边带:()()cos DSB c s t m t t =ω 带宽:2DSB H B f = H f 为调制信号的带宽 o n 为单边功率谱密度经低通后输出信号为:1()()2o m t m t =所以解调器输出的有用信号功率为:221()()4o o S m t m t == 经低通后,解调器最终的输出噪声为:1()()2o c n t n t =所以输出噪声功率为:22111()()444o o i i o N n t n t N n B ====解调器输入信号平均功率:221()()2i m S s t m t == ⇒解调器输入信噪比:21()2i i o m t S N n B = 输出信噪比:221()()414o o o i m t S m t N n B N ==⇒制度增益:/2/o o DSB i i S N G S N ==单边带:11()()cos ()sin 22SSB c c s t m t t m t t ∧=ω+ω 带宽:SSB H B f = H f 为调制信号的带宽经低通后输出信号为:1()()4o m t m t =所以解调器输出的有用信号功率为:221()()16o o S m t m t ==1144o i o N N n B == ⇒输出信噪比: 221()()16144o o o o m t S m t N n B n B ==输入信号平均功率:221()()4i m S s t m t == ⇒ 221()()44i i o o m t S m t N n B n B == ⇒ 制度增益:/1/oo SSB i i S N G S N == 3、卡森公式(P110)、门限的概念(P104)(了解 选填)用相干解调解调各种线性调制信号时不存在门限 AM 包络检波小信噪比时会出现门限效应 FM 小信噪比时也会出现门限效应调频波的有效带宽为:2(1)2()FM f m m B m f f f =+=∆+ m f 时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f m 是最大频偏f ∆与m f 的比值4、FM 优于AM 的原因(P118-119)在大信噪比情况下,AM 包络检波的输出信噪比为:2()o o o S m t N n B=设AM 信号100%调制,且m(t)为单频余弦波,则22()2A m t =因而2/22o o o m S A N n f = FM :2232o f o o mS A m N n f =所以2(/)3(/)o o FM f i i AM S N m S N = 宽带调频(WBFM )信号的传输带宽FM B 与AM 信号的传输带宽AM B 之间关系为:2(1)(1)FM f m f AM B m f m B =+=+ ⇒2(/)3()(/)o o FM FM i i AM AMS N BS N B =在大信噪比情况下,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将比调幅系统优越,且其优越程度将随传输带宽的增加而提高5、频分复用的目的(了解 P123)为了充分利用信道的频带或时间资源,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6、AM 包络检波的性能222()()22o i mA m t S s t ==+ 2()i i o N n t n B == ⇒ 22()2i o i o S A m t N n B+=大信噪比时:2()o S m t = 2()o i o N n t n B == ⇒2()o o o S m t N n B = ⇒ 222/2()/()o o AM i i o S N m t G S N A m t ==+ 7、FM 非相干解调性能()cos[()]FM c f s t A t K m d =ω+ττ⎰22i A S =i o FMN n B =22i i o FMS A N n B =大信噪比:222()()()o od f S m t K K m t == 223283d o mo K n f N Aπ= ⇒ 23(1)FM f f G m m =+ 第六章1、基带信号的波形及其功率谱(了解 P133-138) s(t)=u(t)+v(t)22u 1212()()()(1))))(1))]()s v s s s s s m P f P f P f f P P f f f mf P mf f mf ∞=-∞=+=-⎪(-(⎪+⎪(+-(⎪δ-∑G G [PG G平均功率:1()()2s s S P d P f df π∞∞-∞-∞=ωω=⎰⎰单极性基带信号功率谱密度为22()(1))(1))]()s s sssm P f f P P f f P mf f mf ∞=-∞=-⎪(⎪+⎪-(⎪δ-∑G G双极性基带信号功率谱密度为22()4(1))(21))]()s s sssm P f f P P f f P mf f mf ∞=-∞=-⎪(⎪+⎪-(⎪δ-∑G G2、码间串扰的概念、传码率与系统带宽(掌握 P146)由于系统传输总特性不理想,导致前后码元的波形畸变、展宽,并使前面波形出现很长的拖尾,蔓延到当前码元的抽样时刻上,从而对当前码元的判决造成干扰。
通信原理 第 精编章 习题 测试题 11 答案 OK
![通信原理 第 精编章 习题 测试题 11 答案 OK](https://img.taocdn.com/s3/m/89ff2240a32d7375a5178050.png)
通信原理第一章习题答案1-2某信源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概率分布分别为1/4、1/8、1/8、3/16和5/16。
试求该信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平均信息量(熵)H (x )1-3设有四个符号,其中前三个符号的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且各符号的出现是相对独立的。
试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
解:各符号的概率之和等于1,故第四个符号的概率为1/2,则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为:1-6设某信源的输出由128个不同的符号组成,其中16个出现的概率为1/32,其余112个出现的概率为1/224。
信源每秒发出1000个符号,且每个符号彼此独立。
试计算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已知符号速率R B =1000(B),故平均信息速率为: R b =R B ×H =1000×6.405=6.405×103(bit /s)通信原理第二章习题答案2-6设信号s (t )的傅里叶变换S (f )=sin πf /πf ,试求此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 s (τ)。
解:由(2.2-25)式可知,若令该式中τ=1,则S (f )=G (f )所以,直接得知⎪⎩⎪⎨⎧>≤=2/102/11)(t t t s由自相关函数定义式(2.3-1),并参照右图,可以写出111101011101011)()()(2/12/12/12/1≤≤--=⎩⎨⎧≤≤-≤≤-+=⎪⎩⎪⎨⎧≤≤⋅≤≤-⋅=+=⎰⎰⎰----∞∞-ττττττττττττdt dt dtt s t s R s 通信原理第四章习题答案4-5某个信源由A 、B 、C 和D 等4个符号组成。
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经过信道传输后,每个符号正确接收的概率为1021/1024,错为其他符号的概率为1/1024,试求出该信道的容量C 等于多少b/符号。
通信原理第11章同步原理
![通信原理第11章同步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9dcf5efe4733687e21aa96.png)
s (t )
平方器
e (t )
窄带 BPF
2 fc
二分频
fc
若m ( t ) = ±1
1 1 e (t = ) + cos 2ωct 2 2
11.2 载波同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平方环法
s (t )
平方器
e (t )
鉴相器
ud
环路 滤波器
uc
压控 振荡器
uo ( t )
二分频
uo ( t )
= uo ( t ) m ( t ) cos ωc t + sin ωc t
插入导频法收端 uo ( t ) uo ( t )
BPF 窄带 BPF
×
v (t )
LPF
mo ( t )
v ( t ) = uo ( t ) cos ωc t
1 mo ( t ) = m ( t ) 2
sin ωct
90
波形变换常用电路:微分+整流
11.3 位同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包络检波滤波法 适用:带限的2PSK
O
(a)
t
O
(b)
t
O
(c)
t
11.3 位同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学院
(2)锁相法
位同步输出
a
整形 接收码元 相位 比较器
超 前 脉 冲 滞 后 脉 冲
晶振
d
n分频器
c
或 门
扣除门 (常开)
一、群同步的实现方法
1.起止式同步法
止 起
1 2 3 4 5 止
1
5 字
1.5
缺点: 不便于同步传输 传输效率低
数据通信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1~3章)答案
![数据通信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1~3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bcdb04de80d4d8d15a4ff7.png)
2-8 一个 4DPSK 四相调相系统的相位变化关系按 B 方式工作 (如附图 40 所示) , 假设初始相 位为 0, 试求输入双比特码元序列为 00,01,11,00,10 等的已调载波信号对应的相位, 并画出其矢量图(假设初始相位为 0) 。
解: (参见 P63 图 2-56) 解题思路: 首先将数据信号序列以二位数字为单位进行分组,然后再求每组数字的相位,如下题:00 的相位为(初始相位为 0+5π/4=5π/4) ,01 的相位为(前一相位 5π/4+3π/4=0) ,11 的相位为(前一相位 0+π/4=π/4) ,00 的相位为(前一相位π/4+5π/4=6π/4=3π/2) , 依此类推。 基带数据信号序列 相位(初始相位为 0) 矢量图(→) 0 0 5π/4 ↙ 0 1 1 1 0 → π/4 ↗ 0 0 3π/2 ↓ 1 0 5π/4 ↙
3200 − 2600 = 2900 Hz 2 3200 − 2900 300 3 (2)滚降系数 a = = = = 0.10 2900 2900 29
(3)码元速率 N Bd = f s = 2 f N = 2 × 2900 = 5800 Bd (4)传输速率 R = N Bd log 2 M = 5800 × log 2 4 = 11600 bit / s
fN=2400/4=600 Hz
调制速率为:NBd=fs=2fN=2×600=1200Bd 总的比特率为:R=fb=fSlog2M=1200×log216=4800bit/s 频带利用率为:? =log2M/(1+a )= log216/(1+1)=2bit/s·Hz 2-6 某一调相系统占用频带为 600~3 000Hz ,其基带形成滚降系数 a =0.5,若要传信率为 4800bit/s,问应采用几相的相位调制? 解:(参见 P65 例 2-7) B=3000-600=2400 Hz fN=B/(2(1+a ))=2400/(2(1+0.5))=800 Hz NBd=2fN=2×800=1600Bd R= NBdlog2M –> log2M=R/NBd=4800/1600=3 M=23=8 2-7 某一 QAM 系统, 占用频带为 600~3 000Hz, 其基带形成滚降系数 a =0.5, 若采用 16QAM 方式,求该系统传信速率可多少? 解:(参见 P58 例 2-6) B=3000-600=2400 Hz fN=B/(2(1+a ))=2400/(2(1+0.5))=800 Hz NBd=2fN=2×800=1600Bd R= NBdlog2M =1600 log216=6400bit/s
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第2版)课后作业答案
![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第2版)课后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3ce87e53a580216fcfef0.png)
第1章 绪论1-4 设有一离散无记忆信源,其概率空间为(1) 求每个符号的信息量;(2) 信源发出一消息符号序列为(202 120 130 213 001203 210110 321 010 021 032011 223 210)求该消息序列的信息量和平均每个符号携带的信息量.解:(1)根据题意,可得:23(0)log (0)log 1.4158I P =-=-≈比特21(1)log (1)log 24I P =-=-= 比特 21(2)log (2)log 24I P =-=-= 比特 21(3)log (3)log 38I P =-=-= 比特(2)法一:因为离散信源是无记忆的,所以其发出的消息序列中各符号是无依赖的、统计独立的。
因此,此消息的信息量就等于消息中各个符号的信息量之和。
此消息中共有14个“0”符号,13个“1”符号,12个“2”符号,6个“3”符号,则该消息的信息量是:14(0)13(1)12(2)6(3)I I I I I =+++14 1.41513212263≈⨯+⨯+⨯+⨯87.81≈ 比特此消息中共含45个信源符号,这45个信源符号携带有87.81比特信息量,则此消息中平均每个符号携带的信息量为287.81/45 1.95I =≈ 比特/符号法二:若用熵的概念计算,有222331111()log 2log log 1.906(/)884488H x bit =--⨯-=符号说明:以上两种结果略有差别的原因在于,它们平均处理方法不同,前一种按算术平均的方法进行计算,后一种是按熵的概念进行计算,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这种误差将随消息中符号数的增加而减少。
1-10 计算机终端通过电话信道(设信道带宽为3400Hz)传输数据.(1) 设要求信道的S/N=30dB,试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是多少?(2) 设线路上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4800bit/s,试求所需最小信噪比为多少?解:(1) 因为S/N =30dB,即1010log 30S dB N =,得:S/N=1000由香农公式得信道容量2log (1)S C B N =+ 23400l o g (11000)=⨯+ 333.8910/b i t s ≈⨯ (2)因为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4800b/s ,即信道容量为4800b/s 。
《 数字通信原理(第二版)》习题解答
![《 数字通信原理(第二版)》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b9863af9c8d376eeaeaa31bd.png)
第l章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的特点是信号强度(如电压或电流)的取值随时间连续变化。
由于模拟信号的强度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所以模拟信号也称为连续信号。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反,数字信号强度参量的取值是离散变化的。
数字信号又叫离散信号,离散的含义是其强度的取值是有限个数值。
2.画出时分多路复用的示意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时分复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SA1和SA2为电子转换开关,它们在同步系统的控制下以同起点、同速度顺序同步旋转,以保证收、发两端同步工作。
在发端,开关的旋转接点接于某路信源时,就相当于取出某路信源信号的离散时间的幅度数值。
旋转接点按顺序旋转,就相当于按顺序取出各路信源信号在离散时间的幅度数值并合成,然后经模/数变换电路变为数字信号,再与同步信号合成即可送给信道传输。
在接收端,首先分出同步信号,再进行数/模变换后即可由旋转开关分别送给相应的信息接收者。
3.试述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2)便于加密处理(3)利于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4)设备便于集成化、小型化(5) 占用频带宽4.简单说明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指标,可靠性指标各是什么?并说明其概念。
有效性指标(1)信息传输速率:信道的传输速率是以每秒钟所传输的信息量来衡量的。
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是比特/秒,或写成bit/s,即是每秒传输二进制码元的个数。
(2)符号传输速率符号传输速率也叫码元速率。
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码元的数目,其单位为“波特”(bd)。
(3)频带利用率频带利用率是指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
可靠性指标(1)误码率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的总码元数之比。
(2)信号抖动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号抖动是指数字信号码元相对于标准位置的随机偏移。
第2章1、假设某模拟信号的频谱如图1所示,试画出M s f f 2=时抽样信号的频谱。
答:2、某模拟信号的频谱如图2所示,设kHz f s 24=,试画出其抽样信号的频谱。
数据通信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 (1~3章)答案
![数据通信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 (1~3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de3345e518964bcf847c41.png)
《数据通信原理》(毛京丽等编著,年第二版)习题解答()1-1 数据通信的定义是什么?画出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框图,并说明其三大组成部分。
答:数据通信的定义是: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它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见教材图—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中央计算机系统、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三大部分组成。
数据终端设备:DTE相当于人和机器(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数据电路: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传输线路)及其两端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组成。
数据电路位于DTE与计算机系统之间,它的作用是为数据通信提供数字传输信道。
传输信道包括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DCE是DTE与传输信道的接口设备。
调制解调器(modem)是最常见的DCE,它是调制器和解调器的结合。
中央计算机系统:中央计算机系统由通信控制器、主机及其外围设备组成,具有处理从数据终端设备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将处理结果向相应的数据终端设备输出的功能。
通信控制器(或前置处理机)是数据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的接口,控制与远程数据终端设备连接的全部通信信道,接收远端DTE发来的数据信号,并向远端DTE发送数据信号。
主机又称中央处理机,由中央处理单元(CPU)、主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其他外围设备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处理。
1-2 什么是数据电路?它的功能是什么?数据电路与数据链路的关系是什么?答: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及其两端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组成,它的作用是为数据通信提供数字传输信道。
数据电路加上两端的传输控制器构成数据链路。
1-3 设数据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如果采用电平传输,试求数据传信速率和调制速率。
解:,调制速率20072010.09P312DTE DCE 833106S 8 T=83310-6s M=8N Bd =1/T=1200Bd第章概述习题及解答1 l l l l l l l •~•~数据传信速率=/1-4什么是单工、半双工、全双工数据传输?答:单工传输——传输系统的两端数据只能沿单一方向发送和接收。
通信原理的讲义第十一章复用
![通信原理的讲义第十一章复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6e8380a58da0116c17499e.png)
故,在乘积之后,信号的带宽便拓宽了, 这就是扩频。
可见,扩频后信号的功
率在原信号带宽的功率
原信号频谱
内低于原信号。
扩频后信号频谱 这对于军事上的应用非
常重要,即使得我方的
通信信号不易被敌方检
W频率
测到。
扩频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抗干扰:
窄带噪声
扩频后信号
W频率 经过解扩之后
原信号
窄带噪声带宽展
W频率
i 为第i 路信号及特征波形的时延参数, i 为第i 路信
号的相位参数, wc 为载波频率。 现考虑用 ck (t ) 特征波形对第k 路信号实现解扩,可
认为此时在第k 路上,接收端已实现同步。即此时可认 为, k 0 , k 0
用2ck (t ) cos( wct ) 去乘s(t ) 得
第十一章 复用
复用又称多址或多路。
通信中复用的本质是:在同一信道上允 许多路信号同时传输。
目前复用技术主要包括:FDM/FDMA频 分复用/多址(波分复用)、TDM/TDMA 时分复用/多址、CDM/CDMA码分复用/ 多址。
11.1 频分复用/波分复用
所谓频分复用,就是用不同的频率传送 各路消息,以实现通信。
滤 去 2wc 信 号
r1 ( t )
dk
(
t
)
c
2 k
(
t
)
N
d i ( t i ) c i ( t i ) c k ( t ) cos( i )
i1,i k
将 r1(t) 在(0,T)上做积分,得 T 时刻接收机输 出为
T
D (T ) t 0 r1 (t )dt
通信原理第11章同步原理
![通信原理第11章同步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64e32a71fe910ef12df8b0.png)
第11章 同步原理终
下面以 DSB 为例来说明插入导频法实现载波同步的基 本方法。图 11.2. 5 ( a )是基带信号的频谱,(b )是其 DSB 信号 的频谱及插入导频的位置(虚线所示)。导频插在 DSB 信号 频谱为 0 的地方,即导频的频率为 f c ,且与调制用的载波信号 正交。插入导频法发送端及接收端的方框图如图 11.2. 6 所 示。
第11章 同步原理终 有时,位定时误差也用相位来表示,称为相位误差,即
当位定时有偏差时,会使信号的取样值下降,而取样值的 下降最终导致数字通信系统误码率的上升。
第11章 同步原理终 以 2PSK 信号为例,当位定时无偏差时,最佳接收机的误码率 为
而当位定时偏差为 t e 时,经推导误码率为
第11章 同步原理终
第11章 同步原理终
图 11.3. 2 位同步信号相位调整过程示意图(图中设 n =4
第11章 同步原理终
如果鉴相器的比较结果是 n 次分频器输出信号(即位同 步信号)相位超前于接收码元相位,如图 11.3. 3 ( a )所示,鉴相 器就向控制电路输出误差信号,使控制电路从其接收到的脉 冲序列中扣除一个脉冲,这样分频器输出的脉冲序列就比原 来正常情况下的脉冲序列滞后一个 T s / n 时间,如图 11.3. 2 ( c )所示。到下一次鉴相器进行比相时,若分频器输出脉冲序 列的相位仍超前,鉴相器再输出一个代表超前的误差信号给 控制电路,使控制电路再扣除一个脉冲,直到分频器输出脉冲 序列的相位不超前为止。如果鉴相器的比较结果是 n 次分频 器的输出脉冲序列相位滞后于接收码元相位,如图 11.3. 3 ( b ) 所示。
第11章 同步原理终
需要说明,在图 11.3. 1 所示的数字锁相环中,相位比较器 是一个关键部件。没有相位比较器的比较结果,控制电路既 不会扣除脉冲也不会附加脉冲,也就意味着无法调整位同步 脉冲的相位。而相位比较器是根据接收基带信号的过零点和 位同步脉冲的位置来确定误差信号的。当发送长连“0 ”或 长连“ 1 ”信号时,接收基带信号在很长时间内无过零点,相位 比较器无法进行比较,致使位定时脉冲在长时间内得不到调 整而发生漂移甚至失步。此即采用 HDB3 来代替 AMI 码的 原因。
数字通信原理第11章_伪随机序列及编码
![数字通信原理第11章_伪随机序列及编码](https://img.taocdn.com/s3/m/b2914d43ee06eff9aef807ce.png)
第 11章 伪随机序列及编码
例:设 n = 4,m = 24 – 1 = 15 通过穷举法,可找出所有可整除 x15 1 的多项式:
随机序列:既不能预先确定也不能重复实现的序列,性能 与噪声性能类似(噪声序列)。
伪随机序列:貌似随机序列的确定序列(伪随机码、伪噪 声序列、PN码) 作用:误码率的测量、通信加密、数据序列的扰码和解码、 扩频通信等。
第 11章 伪随机序列及编码
伪随机序列的特点: 1、在随机序列的每一个周期内0和1出现的次数近似相等 2、在每个周期内,长度为n的游程出现的次数比长度为n+1的 游程次数多1
3、随机序列的自相关类似于白噪声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第 11章 伪随机序列及编码
本章内容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第 11章 伪随机序列及编码
11.2 正交码与伪随机码
11.2.1基本定义
1.码组的互相关函数:
码组x=(x1, x2….xn) 和y=(y1, y2….yn) , 则其相关 函数为:
{ak} a0a1an1
输出序列是一个周期序列
第 11章 伪随机序列及编码
3. 举例
+ c0=1
an-1
an-2
an-3
an-4
输出 ak
假设初始状态为(an-4 an-3 an-2 an-1)= (1000),其反馈逻辑为:
an1 an3 an4
第 11章 伪随机序列及编码
+
c0=1
an-1
an-2
an-3
an-4
图 11-1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输出 ak
第 11章 伪随机序列及编码
正状态(状态):各级移位寄存器的寄存数从右至左的顺 序排列(逆着移位脉冲的方向)。 由于带有反馈,因此在移位脉冲作用下,移位寄存器各级 的状态将不断变化 通常移位寄存器的最后一级做输出,输出序列为
通信原理[张会生]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通信原理[张会生]课后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8c747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1.png)
通信原理[张会⽣]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思考题1-1 什么是通信?常见的通信⽅式有哪些?1-2 通信系统是如何分类的?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的优缺点是什么?1-4 试画出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作⽤。
1-5 试画出数字通信系统的⼀般模型,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作⽤。
1-6 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对于数字通信具体⽤什么来表述?1-7 何谓码元速率?何谓信息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习题1-1 设英⽂字母E出现的概率=0.105,X出现的概率为=0.002,试求E和X的信息量各为多少?1-2 某信源的符号集由A、B、C、D、E、F组成,设每个符号独⽴出现,其概率分别为1/4、1/4、1/16、1/8、1/16、1/4,试求该信息源输出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1-3 设⼀数字传输系统传送⼆进制信号,码元速率RB2=2400B,试求该系统的信息速率Rb2=?若该系统改为传送16进制信号,码元速率不变,则此时的系统信息速率为多少?1-4 已知某数字传输系统传送⼋进制信号,信息速率为3600b/s,试问码元速率应为多少?1-5 已知⼆进制信号的传输速率为4800b/s,试问变换成四进制和⼋进制数字信号时的传输速率各为多少(码元速率不变)?1-6 已知某系统的码元速率为3600kB,接收端在l⼩时内共收到1296个错误码元,试求系统的误码率=?1-7 已知某四进制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信息速率为2400b/s,接收端在0.5⼩时内共收到216个错误码元,试计算该系统=?l-8 在强⼲扰环境下,某电台在5分钟内共接收到正确信息量为355Mb,假定系统信息速率为1200kb/s。
(l)试问系统误信率=?(2)若具体指出系统所传数字信号为四进制信号,值是否改变?为什么?(3)若假定信号为四进制信号,系统传输速率为1200kB,则=?习题答案第⼀章习题答案1-1 解:1-2 解:1-3 解:1-4 解:1-5 解:1-6 解:1-7 解:1-8 解:思考题2-1 什么是狭义信道?什么是⼴义信道?(答案)2-2 在⼴义信道中,什么是调制信道?什么是编码信道?2-3 试画出调制信道模型和⼆进制⽆记忆编码信道模型。
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习题答案2--11章
![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习题答案2--11章](https://img.taocdn.com/s3/m/7ee72204e87101f69e3195a3.png)
Ps
2(M 1) Q( M
(S
N
)
M
3 )
2 1
Pb
2n 2(2n 1)
Ps
普通二进制编码
Pb
1 n
Ps
格雷编码方式
2L-1 电平的部分响应信号
Ps
2(L2 1)
Q[
B 2 f B 1865.97Hz
f S 1200Hz
10.26 解:
1
Pb,16PSK
2
Q
2Eb
sin 2
105
n0
16
2ES sin 2 4.122
n0
16
S
ES
N 16PSK n0
RS B
1 ES 4 n0
N 16QAM n0 B 12
2400
11.3 解:
gD D4 D2 D 1
r1D D6 modgD D3 D 1 r2 D D5 modgD D3 D2 D r3 D D4 modgD D2 D 1
而2L 1
7
L
4
Pb
2 3Ps
或 Pb
1 2Ps
S/N(DB 值): 45.125(16.44),22.6(13.5), 444.36(26.4), 194.6(22.9)
9.18 1) 4.25 S/N =18.06 合 12.57dB
2)
Pb Q[
3( S )] 8N
S/N = 48.16 合 16.83dB
《通信原理》樊昌信__课后习题答案
![《通信原理》樊昌信__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d3682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b.png)
《通信原理》樊昌信__课后习题答案第⼀章概论1.3 某个信息源由A 、B 、C 、D 等4个符号组成。
这些符号分别⽤⼆进制码组00、01、10、11表⽰。
若每个⼆进制码元⽤宽度为5ms 的脉冲传输,试分别求出在下列条件下的平均信息速率。
(1)这4个符号等概率出现;(2)这4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4、1/4、3/16、5/16。
解:每秒可传输的⼆进制位为:()20010513=?÷-每个符号需要2位⼆进制,故每秒可传输的符号数为: 1002200=÷ (1) 4个符号等概率出现时每个符号包含的平均信息量为: bit 24log 2=故平均信息速率为:s b R b /2002100=?=(2)每个符号包含的平均信息量为:bit 977.11651log 1651631log 163411log 41411log 412222=+++故平均信息速率为: s b R b /7.197977.1100=?=1.6 设⼀个信号源输出四进制等概率信号,其码元宽度为125s µ。
试求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
解:码元速率为:()baud R B 80001012516=?÷=- 信息速率为:s kb R R B b /16280004log 2=?==第⼆章信号2.2 设⼀个随机过程X (t )可以表⽰成:()()∞<<∞-+=t t t X θπ2cos 2其中θ在(0,2π)之间服从均匀分布,判断它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并求出其功率谱密度或能量谱密度。
解:它的能量⽆限,功率有界,所以是⼀个功率信号。
`()[]()[]()()()πτθπτθππτπθπθπτπθπππ2cos 4224cos 2cos 22122cos 22cos 22020=+++=+++=?d t d t t由维纳-⾟钦关系有:()()ττωωτd e R P j X -+∞∞-?=()()[]πωδπωδπ222++-=2.3 设有⼀信号可表⽰为:()()??>≥-=000exp 4t t t t x试问它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并求出其功率谱密度或能量谱密度。
现代通信原理考点
![现代通信原理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dd34ec1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0.png)
现代通信原理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通信、通信系统的定义;通信: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
通信系统:将信息从信源传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
2、通信系统的模型及各框图作用;臊声源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信息源:消息的发源地,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发送设备:将信源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指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
噪声源:干扰信号的传输。
接收设备:放大和反变换,从受到干扰和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受信者: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
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及各框图作用;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信源编码:1)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2)完成模/数转换;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信道编码:把抗干扰编码加入传输信息中,提高可靠性;信道译码:将信息进行解码,并且有发现解码错误或纠正错误的功能; 加密:将传输的信息加上密码,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解密:将已加密的信息进行解密恢复;数字调制: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 数字解调:将频带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主要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2)差错可控解密加密噪声源信息.信源译码信道编码额字调制信源a码信道译码数字解调受信者3)易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4)易于集成化5)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强度高4、通信系统分类(按传输媒质、信号复用方式);按传输媒质分: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按信号复用方式分: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5、信息量的含义;信息量、平均信息量(嫡)、一条消息的信息量计算;信息量:对消息中这种不确定性的度量。
1、…、Ilog a log a P(x)(a2,单位:bit)P(x)平均信息量:每个符号所含信息量的统计平均值。
H(x)P(x i)[lbP(x i)]P(X2)[lbP(X2)]...P(X n)[lbP(X n)](bit/符号)例:一离散信源由0,1,2,3四个符号组成,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8,1/4,1/4,1/8,且每个符号的出现都是独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 101
I
k
Q
G
(11.5-15)
0001
011
G称为生成矩阵,具有[IkQ]形式
的生成矩阵称为典型生成矩阵 6
生成矩阵G 可以产生整个码组
a6a5a4a3a2a1a0 a6a5a4a3 G
A [a6a5a4a3]G
(11.5-16) (11.5-17)
a6 a4 a3 a0 0
式中已将模2 加简写成“+”。
1 a6 1 a5 1 a4 0 a3 1 a2 0 a1 0 a0 0
1 a6 1 a5 0 a4 1 a3 0 a2 1 a1 0 a0 0 (11.5-8)
② 错码较多(超过该编码的检错能力),即式(11.5-10) 成立,B变为另一许用码组,这样的错码不可检测。
10
7、线性分组码的性质
封闭性: 指一种线性码中的任意两个码组之和仍为这种码的另一个码组。
Q
a6
1011 001
a5
a4
(11.5-12)
a3
Q为一个k × r阶
(11.5-13) 矩阵,Q=PT
011
上式表示,信息位给定后,用信息位
的行矩阵乘以矩阵Q就得到监督位。 若在Q的左边加上1个k × k阶单位方阵
1000 111
0100 0010
1 a6 0 a5 1 a4 1 a3 0 a2 0 a1 1 a0 0
a6
a5
1110100 1101010
a
4
a3
0 0
(模2)
1011001
a
2
0
a1
a0
(11.5-9)
3
a6
a5
1110100 1101010
a
4
a3
0 0
(模2)
1011001
a
2
0
a1
a0
A = [a6 a5 a4 a3 a2 a1 a0]
式(11.5-9)可写为:
H AT = 0T 或
(11.5-20) (11.5-21)
例,若发送码组A = [1000111],错码矩阵E = [0000100],则接收码组
B =A+E =[1000011]
[1 0 0 0 1 1 1] +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1]
9
6、校正子S
若将B 当作A代入式(11.5-10),且当 B 有错时(E 0):
② G 的各行本身就是一个码组。因此,如果有k个线性无关的 码组,则可以用它们作为生成矩阵G,并由它生成其余码组。
8
5、错码矩阵E
若设发送的码组 A为一行矩阵,它的n个元素就是码组中的n个码元。 在传输中可能因干扰引入差错,故接收码组与A不一定相同。
设接收码组为一n列的行矩阵B 发送码组与接收码组之差为
线性分组码的一般原理
邹园萍
1
学习主线:
改写
写成
海(汉)明码的监督关系式
代数式
矩阵相乘
生成矩阵G 错码矩阵E 校正子S
定 义
引出
监督阵H
2
1、监督阵-- H 矩阵
已知海明码的编码
(a6a5a4a3a2a1a0)和 3个监督关系式:
a6 a5 a4 a2 0 a6 a5 a3 a1 0
a2
a2 a1 a0
a1a0
a6 a5 a4 a6 a5 a3 a6 a4 a3
a6a5a4a3
a2
(11.5-7)
a1
111
a0
110 101
[a6a5a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3
]
1110 1101 1011
A HT = 0
(11.5-10)
① 未超过检错能力时,上式不成立,即右端不等于0,令右端为S,即
BHT=S
(11.5-23)
S = (A + E) H T = A H T + E H T (11.5-24)
S称为校正子,能用来指示错码的位置。S和错码E之间有确定的线 性变换关系。若S和E之间一 一对应,则S就能代表错码的位置。
(11.5-9)
1110100 令 1101010 H
1011001
0 = [000]
A H T = 0 (11.5-10)
右上标“T”表示将矩阵转置。H称为监督矩阵。 只要H给定,编码时监督位和信息位的关系就完全确定了。
4
2、H 矩阵的性质
① H矩阵的行数就是监督关系式的个数r,每行中的“1” 表 示相应位置的码元之间存在监督关系。
B bn1bn2 b1b0 (11.5-18)
E就是传输中产生的错码 矩阵 ,也称错误图样。
0, ei 1,
当bi ai 当bi ai
B – A = E (模2) 可写成 B =A + E (11.5-19)
E en1en2 e1e0
若ei = 0,接收码元无错; 若ei = 1,接收码元有错。
代数理论:
若一矩阵能写成典型阵形式[P Ir] ,则其各行一定是线性无关的。
② H矩阵的各行是线性无关的,否则将得不到 r个线性无关的 监督关系式,也得不到 r个独立的监督位。
5
3、生成矩阵--G 矩阵
1110 100
已知海明码监督位(a2a1a0)的公式:
H 1101 010 [PIr ]
例如,H的第一行1110100表示监督位a2是由a6 a5 a4之和决定的。
H 矩阵可以分成两部分:
Ir为r × r阶单位方阵
1110 100
P为r × k阶矩阵
H 1101 010 P Ir
(11.5-11)
1011 001
将具有[P Ir]形式的H矩阵称为典型阵。
分析: ① 如果找到了码的生成矩阵G,则编码的方法就完全确定了。
② 由典型生成矩阵得到的码组A,其信息位的位置不变,监督位
附加于其后。具有这种形式的码称为系统码。
7
4、G矩阵的性质
① G 矩阵的各行是线性无关的。 任意一个码组 A都是G 的各
行的线性组合。 因此,通过G可组合出2k 种不同的码组A,即k位信息位的全 部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