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国特色地缘政治学理论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地缘政治思想是指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对国际政治、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内涵,对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传统思想也对当代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外交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 天命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以天命思想为核心。

天命思想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心,是上帝所眷顾的国家,有统一天下、维护和平的使命。

这种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多地区的政治理念,对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尤其是汉唐宋明等中央集权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山川地利思想中国古代的地缘政治思想中,山川地利思想也占据着重要位置。

这一思想认为山川之地可以决定国家的命运和发展,主张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治对策。

在中国古代,山川地利思想主导了国家的疆土扩张、边疆防御和屯田开疆等政策。

3. 周边关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重要的地缘政治思想,即周边关系思想。

这一思想认为周边国家和民族是中国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保持稳定、和睦的周边关系。

中国古代统治者通过联姻、结盟、文攻武卫等手段维护周边关系,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疆土的稳定。

二、当代启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当代中国可以借鉴天命思想,树立自信自强的国家形象,强调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使命和担当,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可以借鉴山川地利思想,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制定合适的资源战略和发展规划,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也符合当今世界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国可以借鉴周边关系思想,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周边关系,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互利合作和政治友好共处。

这对于解决当前一些地区矛盾和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的国家治理、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是指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结合政治体制和外交战略,形
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实践原则。

这些思想观念和实践原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并对当代亦有一定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强调地势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地
理位置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在《易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念,
强调人与地、地与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观念认为地势对国家的兴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根据实际地理环境来制定相应的政治和外交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注重和平共处与平衡发展的观念。

中国古代历史上,不
断强调以邻为壑的观念,即根据地缘政治思想,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和睦相处,避免发生冲
突和战争。

地缘政治思想还强调力求平衡,即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中,保持互利互
惠的平衡状态,避免过分依赖某一方,防止被其它国家利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强调实用主义和务实原则。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实用主
义和务实原则,将地缘政治思想融入实际实践中。

中国的外交战略一直以稳定和平衡为目标,同时又以实现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注重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还有一些当代启示。

第一,要坚持以和平共处为基础的
外交政策,发展友好互利的合作关系。

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和有针对性的地缘
政治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

要注重实用主义和务实原则,强调行动和实际效果,保护和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地缘政治是指国家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内涵,对于当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的源流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的源流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易经》和《尚书》等经典文献。

《易经》中的“天地合和、万物興生”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家对地理环境和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视,强调了地理位置对政治稳定和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

《尚书》则在“六合”说中提出了“以地制宜”的原则,指导国家在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下的政治发展和外交决策。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地缘政治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和特色。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兼爱非攻”到秦汉时期的“统一天下”,再到唐宋时期的“和平共处”,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一直贯穿着和谐共处、和平发展、统一合一的理念。

这种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外交政策,也对周边地区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和谐共处: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在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竞争层出不穷,中国可以发挥其传统地缘政治思想的优势,通过提倡和平共处、互利合作,努力构建地区和世界的和谐共处格局,为全球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

2. 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重视地理环境和天时地利的作用,强调“以地制宜”、“知天地者作,则晓域中者事”。

在当代世界,中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通过合理规划和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3. 统一合一: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强调了统一合一的理念,认为大一统的国家体制可以提高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统治效果。

在当今世界,中国可以借鉴其传统地缘政治思想,通过内部统一和和睦相处,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的安全稳定。

4. 兼爱非攻:中国传统地缘政治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倡导和平共处、互利互惠。

中国地缘政治

中国地缘政治

中国地缘政治中国地缘政治一、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地缘政治学的概念是: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部分,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地缘政治学的特点:1、国际性:指地缘政治主要研究国际上各种政治力量的地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2、整体性:指国际社会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任何国家或地区实力的变化必然影响到整个区域乃至全球力量的平衡。

3、动态性:指地缘政治区域并不是由恒定不变的地形所规定的地理区域,而是一方面由地理所决定,另一方面由实力中心的动态的转移所决定的一些区域。

4、政治性:指地缘政治是为一定阶级、国家以及政治集团服务的(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表现,因而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二、中国东、南、西线地缘政治环境有哪些主要特征?中国东线地缘政治环境主要特征:1、地区经济合作前景广阔A、环黄海渤海经济圈:包括中国辽宁、山东、江苏地区,朝鲜半岛西海岸,日本的九州地区。

这一区域在资金、技术、劳力方面的合作及产业结构及自然资源的分布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B、图们江开发区:图们江是中朝俄之间的界河,三国都有经图们江进出日本海的权利,因而有可能形成为延吉一清津一海参崴的“金三角”,并可能成为与鹿特丹匹敌的国际贸易中心和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

2、地区安全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一是逆流而动的美日军事同盟。

美国利用日本、韩国军事力量,继续推行“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并以“预防性防务”为重点,保持关键地区的军事存在,干涉地区性事务,是影响地区形势缓和的最大不安定因素。

二是扑朔迷离的朝鲜半岛局势。

朝鲜半岛虽有和解的动向,但军事对峙仍然存在,也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不稳定因素。

三是错综复杂的领土领海争端。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东北亚各国间存在着诸多领土领海争端。

如中日钓鱼列岛争端、日俄北方四岛(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归属、日韩独岛争议、中国与日韩关于东海大陆架的划分等。

地缘政治学理论综述

地缘政治学理论综述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摘要]地缘政治学可以有很多涵义,是个充满矛盾的术语,本文综合国内外主要学者的理解,从地理与政治、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学,这三个视角阐述了地缘政治学的不同内涵。

根据国内外有关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学术资料,把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演变归纳为五个时间段,即产生期——繁荣期——低迷期——复兴期——新发展期,并对每个时间段进行介绍、梳理和评价,有助于人们较系统地认识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地理学陆权论海权论空权论一、地缘政治学的涵义界定地缘政治学的涵义是什么?奥特瓦赛尔(o’tuathail)认为,地缘政治学没有一个单一的,包容一切的含义或特征,它并不是一个具有内在含义的术语,而只是一个极为暧昧和不确定的概念。

地缘政治学这个术语英文为“geopolitics”,源于德文geopolitik。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地缘政治学涵义的理解,笔者归纳为以下三个视角:1.政治与地理中国《辞海》说,地缘政治学是“关于国际政治现象制约于地理的理论……在国际关系中它利用地理因素来为一个国家的对外战略方针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 地缘政治学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

英国学者奥沙利文(patrick o’sullivan)特别强调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他认为,各国之间冲突的基本量度是地理性的,geopolitics“研究的是权力的行使者之间的地理关系,他们或是国家的统治者或是跨国集团的领导人”。

他还指出,如果说政治是一种政府的艺术,那么“地理的”(geo-)这一前缀就是指应用地理认识为此而服务。

强调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是国内外学者的主流观点,地缘政治学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地理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地理化过程,它突出了地理或地理空间因素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中国地缘政治论心得体会100-200字

中国地缘政治论心得体会100-200字

中国地缘政治论心得体会100-200字一.地缘政治的概念地缘政治学兴起于19世纪末,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和西方列强的政治利益需要而产生和演变的。

由于时代和国家利益的差异,对地缘政治的涵义可以说是众所纷纭。

我国的学者认为“它是一门以地理分析为基础,专门研究国际政治力量与地球自然性质之间内在联系的学问”。

地缘政治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或国家集团,研究的重点是国家安全、对外战略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其理论核心是强调获取既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本国在激烈的国际角逐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即地理因素对国家权力的重要作用。

在地缘政治中,以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利益为标准来区分敌友关系。

对国家利益有利的,就是地缘政治上的朋友,对国家利益不利的,就是地缘政治上的敌人。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二.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1.有利条件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雄踞亚洲东海岸,位居远东的中间部分,具有漫长的属于中纬度的海岸线,辽阔的版图几乎占据了四分之一的亚洲面积,这种地理位置为中国提供了在亚洲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生长、发展和壮大的优越条件。

中国在崛起过程中,以和平方式同大多数邻国解决了领土和领海争端,建立了多元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周边和平稳定的局面。

目前,在东北方向上,中国与韩国、日本明确了战略伙伴关系,而且还构建了中日韩三国伙伴关系。

在东南和西南方向上,中国和菲律宾、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此外,中国还与东南亚地区最大国际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在西北方向上,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达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这些战略伙伴关系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为中国维护周边国际和地区的稳定与安全、防止与邻国发生地缘矛盾和冲突,起到了重要的缓和作用。

2.不利条件从地缘位置上看,中国被许多国家所包围,北面有老牌帝国俄罗斯,东北方向有令人揪心的朝核问题和朝鲜半岛统一问题,南边是正在崛起的印度和越南等国,此外,还有一个强大的日本守在我们的门口。

论当今中国的地缘政治

论当今中国的地缘政治

论当今中国的地缘政治论当代中国的地缘政治一、地缘政治的提出及发展。

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说中的一种理论。

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又被称为“地理政治学”。

地缘政治最早由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在1897年所提的“国家有机体”论,以及之后发表的“生存空间”概念。

然而,地缘政治这一词,则是由瑞典学者鲁道夫·契伦(瑞典语:Rudolf Kjellén)发展而来,他进一步发展了拉采尔的理论,用地理来解释政治现象。

但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地缘政治的雏形,如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对于地缘政治的理解就已经很深入了,如秦国通过远交近攻政策通过攻打占领自己周边的小国,并与远方强国修好的政策,一步步蚕食,最终统一天下。

回到近现代的地缘政治理论。

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分为海权论、陆权论和空权论三个时间产生上并不一致的理论,当然他们的产生也源于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海权论顾名思义海上力量对于国家繁荣与安全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必须掌握海洋上自由行动的能力。

这个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提出。

海权论最著名的例子则是英国在19世纪建立的日不落帝国就是在海上战胜强大的西班牙战无敌舰队,成为海上力量的绝对强者,控制了海上的交通命脉,成为新的日不落帝国。

陆权论的核心则在于创建了欧亚大陆中心带位枢纽地带,控制了这个枢纽就等同于控制了世界岛,控制了世界。

马其顿王国和奥斯曼王国的强大也证明了在陆权时代,心脏地带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另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则于40年代基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概念,提出了相应的“边缘地带(rimland)”学说。

他认为,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发生在边缘地带,而且边缘地带在经济上、人口上都超越心脏地带。

地缘政治学知识点

地缘政治学知识点

地缘政治学知识点地缘政治学作为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各国之间在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在地缘政治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重点介绍几个常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缘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地缘政治学概念和历史发展地缘政治学是一门研究国家间地理环境对政治行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的学科。

其研究范围包括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地缘环境等因素对国家政策制定和国际竞争的影响。

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以美国学者马克思·罗斯托的著作《地缘政治学》为代表,提出了"地理决定论"的思想,强调地缘政治因素对国家政策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地缘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

二、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1.海权与陆权:海权论和陆权论是地缘政治学中的两大基本理论。

海权理论认为海洋是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舞台,拥有海洋霸权对于国家的实力和声望至关重要;陆权理论则认为陆地资源和地理位置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同样重要,国家的实力可以通过扩张领土和控制地理要道来实现。

2.中心论和周边论:中心论强调国家核心地区的地缘政治重要性,主张国家应该保护和巩固核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周边论则关注国家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主张国家应该通过影响周边地区的政治局势来保障自身利益。

3.地缘政治竞争:地缘政治学强调各国在地理环境下的政治竞争和地缘冲突,国际关系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和经济发展的竞争,更是地缘政治地位和战略利益的争夺。

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往往是制约国际关系稳定和和平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地缘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地缘政治格局分析:地缘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分析全球和地区范围内的地缘政治格局,揭示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缘政治力量对比,为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2.地缘政治风险评估: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评估各种地缘政治风险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发展的影响,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对全球化、金融市场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地缘政治学课程讲义

地缘政治学课程讲义

地缘政治学课程讲义绪论教学⽬标:了解与地缘政治学相关的术语,掌握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问题,理解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法。

重点问题:与地缘政治学有关的概念和术语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问题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法创建中国特⾊的地缘政治学理论教学⽅式:讲授教学时数:2课时。

每节0.5课时。

第⼀节有关概念的阐释研究地缘政治学⾸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它所涉及的⼀些基本概念与术语。

作为⼀门交叉学科,它涵盖的范围包括政治学、地理学、经济学、军事战略学、历史学等,因⽽在学习过程中,有关的各种概念和术语必须加以辨析。

⼀、地缘地缘?⼀词的基本解释是?地球的、⼟地的?。

国内的学者在研究地缘政治学、国家安全地理或地缘战略时的界定有:(1)?‘地缘’实质是指地理环境关系的简称?;(2)?‘地缘’⼀般是指因居住在同⼀地区⽽发⽣的社会关系。

国家间的地缘关系,指的是以地理位臵、综合国⼒和距离等地缘要素为基础所产⽣的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军事、地缘⽂化等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家间的相互作⽤。

?综合来看,我们主要从下列⼏个层次理解?地缘?的内涵:⼀是地理的现实。

⼆是地理环境和⼈类事务之间的联系,即⼈—境关系,这是从⼈类对⾃然的反作⽤⽽⾔的。

由此可见,?地缘?包含了地理的内涵和地理的延伸内涵。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然科学研究和⼈类事务研究之间的桥梁⼀旦建⽴起来,对⼈—境关系的研究似乎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地理环境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了地缘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

因⽽,当?地缘?成为⼀个⼝头禅时,它强调了当今时代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对⼈与⾃然和谐的认识,作为?政治学?的前缀,则要求政治⾏为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地缘战略战略泛指对全局性、⾼层次的重⼤问题的筹划和指导。

战略本⾝有其发展的历史,我们所⾔的战略是?⼤战略?,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科技、⽂化等领域,与?地缘?连接在⼀起,简要⽽⾔就是指战略考虑与地缘政治考虑的结合。

中国地缘政治——闳远大师版

中国地缘政治——闳远大师版

一、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和预测世界和地区范围的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关于地缘政治有几句话说得非常好:地理和政治是地缘政治的基础。

政治建立在军事和经济之上。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友谊。

傅莹老太曾经说过,“你们军人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不要指望我们这些外交官能用嘴巴给你们拿回来。

”呵呵!(讽刺的是好多国家利益都在谈判桌上被这帮外交家动动嘴皮就丢掉了)二、中国自身地缘概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代中国是个岛国。

尽管并非被水包围(只有东侧是海洋),中国周边的地势使它从任何方向都很难接近,只有少数地方能够进入中国。

不过为了了解这个国家,我们必须从那些包围它的山区,丛林和荒地开始。

这些坚固外壳包容了并保护着中国。

中国内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核心腹地和围绕着的缓冲区域。

中国有一条15寸的等雨量线。

在这条线的东部年降雨量大于15寸,西部则小于15寸。

大批中国人居住在这条线的东部和南部。

这即是中国的核心腹地,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地方,汉族人的家。

这有助于了解为什么超过十亿的中国人住在只有美国一半面积的地方。

这片腹地分成南北两部分,并形成了两种重要的方言,北方的普通话和南方的广东话。

两种方言的书写方式是相同的,但是谈话时几乎无法相互了解。

这片地区有两条主要的河流,北方的黄河和南方的长江,还有一条长度排在第三位的南方的珠江。

这里是中国的农业地区,然而有关于中国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

这种压力造就了近代中国历史——必须在这里生活,又试图超越这片土地。

一圈少数民族地区围绕着腹地——西藏、新疆(维吾尔穆斯林的故乡)、内蒙古和满洲。

历史上,这些缓冲地区在中国强盛时被统治,衰弱时则脱离。

今天,大量的汉族人安置在这些区域。

这是矛盾的一个原因,不过今日汉族人已经足够强大了。

地缘政治知识点总结

地缘政治知识点总结

地缘政治知识点总结一、地缘政治的基本概念地缘政治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地理环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以及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地缘政治理论认为,国家的地理位置、地缘环境和地缘关系对国家的政治行为、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地缘政治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环境、地缘政治关系等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为地缘政治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地缘政治学是研究国家地理环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和国际政治地理格局的学科。

它包括对地理环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地缘政治关系的研究和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分析。

地缘政治环境是指国际政治行为中的地理环境因素,包括地缘位置、地缘环境和地缘资源。

地缘政治关系是指不同国家之间基于地理位置、地缘环境和地缘资源之间的交往关系,这种关系对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二、地缘政治的主要理论地缘政治理论主要包括心地理学说、地缘争端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海权理论等。

心地理学说是由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哈尔福德·马基达提出的,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政治中心,周围是一系列环绕着中心的地缘环境分区。

地缘争端理论则是指国家之间因为地缘因素而产生争端和冲突。

核心-边缘理论是指世界上的地缘环境分为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核心地区具有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而边缘地区则处于政治、经济和地理上的边缘地位。

海权理论则是强调对海洋资源和海洋交通线的控制对国家的地缘政治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三、世界各大洲的地缘政治分析1. 亚洲地缘政治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地缘政治格局复杂。

在东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存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

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也存在地缘政治上的矛盾和冲突。

中亚地区则是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地缘政治格局也备受关注。

2. 欧洲地缘政治欧洲是世界上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的地区,但地缘政治格局复杂。

欧盟国家之间存在政治和经济竞争,东欧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备受关注。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

中国的地缘政治现实及和平发展的地缘战略摘要中国“和平发展”这一概念曾由中国政府领导人数次宣誓,在中国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研究界以及多种中国报刊上曾激发了较热烈的讨论。

随着中国的逐步崛起,中国的对外战略尤其重要,特别是大国战略。

政治寓于地理之中,本文将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中国周边国际地缘政治环境的分析,并结合国际地缘政治的格局变化,试着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论述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内对外国际战略。

关键词和平发展地缘政治环境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中印关系正文对中国未来对外政策选择的不同理念,所涉及的争论,概括起来就是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会面对怎样的国际环境,需要处理怎样的国际关系,以及怎样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与安全利益等。

这些争论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已成为热门话题的“和平发展”问题。

不管“和平发展”这个概念作为中国的国际战略是否合适,至少它已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即中国需要和平的发展环境,而且中国的高速发展已被国内外许多人视为是“崛起”。

基于这种情况,当讨论中国的对外战略选择时,从现实的角度说,不能不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中国能不能和平发展,二是如果中国能够和平发展,应该采取何种战略选择。

一、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战略环境中国是位于东半球欧亚大陆东部的国家,面临太平洋,陆海兼备。

中华民族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内,即北边是冰天雪地的荒漠,西北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西边是号称世界屋脊的微微大山,西南是难以通过的深山老林,丛东到南则是弧形的汪洋大海。

因此在中华民族那里形成并强化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大一统”思想,中国拥有十五个陆上邻国,六个海上邻国,陆地边界有2.2万多公里,海岸线有1.8万多公里。

这意味着中国的地缘安全变数大,遇到麻烦的几率高,解决边界问题的负担重。

另外,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外加一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美国。

它是中国东面海上最大的“邻国”。

从国家的安全的角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这些邻国中有超级大国,军事大国,经济大国,地区大国,而且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水平以及内外政策各不相同,难免发生矛盾。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
地缘政治学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地理因素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

地缘政治学通常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地区和地理因素视为相互作用的要素,努力理解和分析国家行为及其国际关系的动力。

地缘政治学的核心理论是地缘战略,即通过地理因素来解释国家行为、冲突和竞争。

地理因素包括地理位置、领土、资源、气候、交通和通信等。

地缘政治学家研究如何利用地理因素来获得政治、经济和军事优势,并分析地理因素如何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

地缘政治学还关注地缘环境和地缘利益,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国际关系中的地缘政治关系的重要工具。

地缘环境考虑地理因素如何塑造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地缘利益则强调地理因素如何影响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和利益竞争,以及如何通过地理因素来实现自身利益。

总之,地缘政治学将地理学与国际关系学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地理因素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进行理论和分析。

第8章 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

第8章  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

第八章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政治地理学所研究的空间政治现象分三个尺度,即国家的内部的区域或地方的政治格局与关系,国家的政治地理特点以及国家之间的政治格局与相互关系。

在第二章至第六章,我们分别从国家的起源、民族的形成、国家的空间特征和综合国力与国家内部的政治制度、政党、选举地理来阐述国家级与国家以下的区域级的基本特征与空间结构。

第六章是介绍各家的关于国家的政治地理理论。

以下四章则是阐述国家级以上的国家间的政治地理。

地缘政治学是其特征的规律性阐述与理论概括。

由于国际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并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等实力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其空间的格局亦有所不同,故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地缘政治论说。

有时,由于角度与侧重点的不同,同一时期,有不同的地缘政治论说。

另外,地缘政治学虽然是根据客观实际进行理论概括,但是由于人的思想现点、哲学思维、阶级立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不同,地缘政治学的论说亦受其影响。

因此,各家论说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甚至,有的走上邪路,滑到为本国的侵略扩张服务的道路上去。

为了先掌握些有关国际关系的背景知识,故本章放在第七章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之后。

对第九、十两章来说,则是先学些规律性概述,为深入了解这两章打下基础。

一、地缘政治学概念及其复兴地缘政治学(Geopolitik)一词是在德国哥德堡大学政治学教授基伦(Rudolf Kjellen,瑞典)在其所著的《生存形态的国家》(1916年)一书中提出的。

他吸收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和“生存空间”的理论,并进一步发挥,建立了用地理环境来说明政治现象与事件的地缘政治学。

当时,这一术语并未引起学术界与社会的注意。

后来,德国地缘政治学家豪斯浩弗于1924年在《地缘政治学杂志》发表大量的地缘政治文章,并为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制造理论依据和提供宣传工具。

这不仅使地缘政治学突然之间为世人所知,同时也使作为一门新的学科的地缘政治学受到玷污,不仅其本身受到学术界的非议、社会的指责,几致身败名裂万劫不复的地步,而且亦使政治地理学受到牵连,较长时期遭受冷遇。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是一种探讨个人、组织或团体,因为空间分布等的地理因素,经营政治的手段及方法。

目前用于军事、外交等战略分析方面较多。

常常以地理因素为底,经济,社会,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为面进行分析。

是西方国家制定国家政治、军事战略和对外政策的一种理论依据。

地缘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末,1897年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其《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

发表了“生存空间论”一文,认为国家就象有机体一样有兴盛、衰亡的过程,国家的兴盛需要有广阔空间。

1917年瑞典政治地理学家R·谢伦接受了拉采尔的思想,首次提出了地缘政治学一词。

德国的K·豪斯霍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提出德国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间和足够的自然资源,主张重新分配世界领土,而战争是解决生存空间的唯一途径等错误的地缘政治论点,为德国法西斯的扩张服务,遭到地理学界的摈弃,并因此使地缘政治学一度声名狼藉。

地缘政治学从其产生到现在形成主要的理论有:1890年美国海军理论家A·T·马汉,在其《海权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的“制海权”理论,他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

1914年英国地理学家H·J·麦金德提出的“大陆心脏说”,认为谁控制东欧,谁就能统治亚欧大陆心脏,谁控制亚欧大陆地带,谁就能统治世界岛,从而主宰世界。

被称之为“陆权派”,代表作是《历史的地理枢纽》。

40年代,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斯皮克曼又提出了“边缘地带说”,成为“陆权论”的又一派理论。

50年代,美国战略学家,A·塞维尔斯基根据北极地区处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空军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制空权”的理论,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S·B·科恩提出了地缘政治战略区模型。

凡此种种地缘政治观点,都过分突出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或某一地区的重要性,并夸大为控制了某一地区就能支配全球,进而要采取相应的战略以达到他们国家称霸世界的企图。

地缘政治的涵义、主要理论及其影响国家安全战略的途径分析

地缘政治的涵义、主要理论及其影响国家安全战略的途径分析
k h x 0 @ a o . o . n x k hl 3 y h o c m c 1
① 英3" e p lt c ” 自德文 的“ e p lt k 。  ̄ g o o i i s来 g o o i i ” 现在 g o o i i e p l t k一般多指德国地缘 政治学。 在我 国学者翻译英国学者 杰 弗里・ 帕著的 《 二十世纪西 方地 理政治思想》一书中 , 区别这二词 的不同含义 , g o o i i 译成地缘政 治学, 为 将 ep l tk翻 把 g o o i is翻 译 成 地 理 政 治 学 。而 实 际 上 这 两 个 词 是 同义 的 。可 参 见 王 恩 涌 等 : 政 治 地 理 学 : 空 中 的 政 治 格 局》 北 e p lt c 《 时 ,
关键 词 :地 缘 政 治 ; 义 ; 论 ; 全 战 略 涵 理 安
中 图 分 类 号 :K 0 . 914 文献 标 识 码 :A
在地 缘政治研 究过 程 中, 内外 学术 界对地缘 政 治 的涵 义及在 国际关系 中发挥 的作用 长 国 期 以来争论 不 已。虽然地 缘政 治学从 理论产 生 到形成 发展 的一 百年 中历经兴 衰荣 辱 , 可 以 但 肯定 的是 , 它对 国家 安全 战略 的影响是 极 为深远 的 。本 文试 图在 阐述地 缘政 治涵义 和其 主要
理论 的基 础 上 , 析地 缘政 治 影响 国家 安全 战 略 的途 径 , 分 以说 明地 缘政 治在 国家 安全 战略 中
发挥 的重要影 响 。
1 地 缘 政 治 的涵 义
在地缘政 治学的发展过程 中, 产生 了有关地缘政治 的若干解释 。 在英文 中,g o o i i ” “ ep lt c
第 l 9卷第 2期 2 0年 6月 01

地缘政治理论

地缘政治理论

浅析地缘政治理论【摘要】地缘政治有多重涵义,本文概括为地缘政治学理论、地缘政治要素和地缘政治活动三个方面。

地缘政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等影响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理论。

地缘政治理论塑造国家安全战略制定者的思维,是国家制定对外安全战略的重要依据,地缘政治活动构成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

【关键词】地缘政治;涵义;理论一、地缘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一)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对一国的政治和内外政策,或对国际政治进行研究的科学。

这个词作为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哥德堡大学政治学教授基伦(瑞典)在其所著的《生存形态的国家》提出的,目的是用地理环境来说明政治现象与事件。

直到上世纪70、80年代地缘政治在美国重新崛起,成为表述世界战略形势与关系的简明之词和流行语。

综合各方面,地缘政治是指政治行为体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控制,来实现以权力、利益、安全为核心的特定权利,并借助地理环境展开竞争与协调的过程及其形成的空间关系。

(二)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地理学的体系中首先可以分为区域地理学和系统地理学两大分支,而在系统地理学中,又分为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个分支。

在自然地理学中,又可分为地貌学、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等。

人文地理学又可分为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

政治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上政治的地域分异的科学,研究国家的划分、类型、领土、政治地理位置、国家间的关系、国家内的行政区划分、边界等内容。

地缘政治学研究的落脚点是政治行为过程及其空间表现形式,地理环境只不过提供了政治行为实施的空间,并对政治行为追求的目的,如领土、人口、资源、基地、要塞等空间化目标起约束作用。

地缘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政治计量学、政治文化学、政治心理学、政治权力学、国际政治学等一样属于政治学的分支学科。

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联系与区别:尽管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内容有交叉,方法有相同或相近之处,根据各自理论可能得出相同的空间关系、地理格局结论,但他们的落脚点不同,前者是政治的地域分异,后者是空间关系体现出的政治博弈过程及结局。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梳理及当代启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中国人民对国家疆土、安全和发展的理解和实践总结。

这些传统的地缘政治思想不仅在古代对中国的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和中国的外交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缘政治思想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缘政治传统,认识中国在当代地缘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和责任,为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1. 天命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天命思想。

天命思想认为国家的兴衰、得失皆由天授,国家领导人是天命所在,统治合法性来自于天命。

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实践中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的核心。

天命思想的地缘政治意义在于,强调国家领导人的合法性和责任,注重国家统一和疆土安全,呼吁国家领导人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和使命,为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努力奋斗。

2. 中华民族的安全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华民族的安全观,认为中华民族应当团结一致,坚守祖辈留下的疆土,维护中华民族的安全和尊严。

古代中国设立了边疆重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控和治理,以确保中华民族的安全和稳定。

这种地缘政治思想在当代中国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多次强调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安全,积极参与地区安全合作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3. 尊崇和平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弘扬和平思想,提倡“兼爱”“和而不同”的观念。

地缘政治思想中也包含了尊崇和平的理念,强调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地区和平。

中国古代的和亲外交和巩固和平的外交政策影响中国古代的地缘政治格局,同时也为当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提供了重要的外交参考。

1. 坚定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缘政治思想为当代中国提供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自信,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秉持天命思想,强调领导人的合法性和责任,这对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和对外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地缘政治讨论发言稿

中国地缘政治讨论发言稿

中国地缘政治讨论发言稿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第一位发言人,我的话题是中国地缘政治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其地缘政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今天,我将从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外交等方面讨论中国的地缘政治局势。

首先,让我们从政治层面来看中国的地缘政治。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中国的地缘政治特点之一就是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政府对全国各个省份、城市的控制力度非常强大,这种集权制度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政府对地方利益平衡的挑战,以及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灵活性不足等。

其次,我们来看中国的经济地缘政治。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的经济体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在改革开放中逐渐与全球经济融合。

然而,中国的经济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扰。

例如,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差距扩大,贫富分化等问题。

另外,中国还面临外部经济压力,如贸易战争和国际金融危机等。

再者,中国的地缘政治也与军事问题有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军事实力在亚洲地区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军事战略以国土安全和维护海洋权益为核心。

中国军力的发展及其在南海、台湾、东海等地区的军事行动引发了一些国际争议。

然而,中国也强调自己的军队是防御性质的,秉持和平发展理念。

最后,中国的地缘政治也与其外交政策有密切关系。

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发起了重要的外交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在地区以及全球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受到一些国家的质疑和争议,特别是在地缘政治重要地区。

总之,中国的地缘政治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问题。

从政治、经济、军事到外交,都涉及到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全球格局。

尽管中国面临一些挑战和困扰,但中国也在不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自己和世界创造更加繁荣和安全的地缘政治局势。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摘要】地缘政治学作为研究国际关系中地缘关系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对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深入探讨了其起源和发展、基本概念、主要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地缘政治学不仅可以解释国际政治中的地缘关系,还可以指导政府制定外交政策和国际合作。

未来,地缘政治学将继续发展,其研究领域和深度将进一步扩展。

地缘政治学不仅具有理论和学术意义,更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升了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地缘政治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其研究将对世界格局和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理论、起源、发展、基本概念、主要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应用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现实意义、重要性1. 引言1.1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地缘政治学是一门研究地缘关系和国际政治互动的学科,涉及国家之间的地理因素、政治动态和国际关系。

本文将对地缘政治学的理论进行综述,探讨其起源、基本概念、主要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体系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形成,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地缘政治学之父海耶克的著作。

地缘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缘关系、地缘因素、地缘政策等,这些概念构成了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基础。

在地缘政治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中,有实用主义、地缘决定论、地缘环境论等不同学派,它们对国家政治决策和国际关系产生影响。

地缘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地缘政治分析等,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研究国际政治。

地缘政治学的应用领域涵盖国际安全、国际贸易、国际环境等多个领域,为政府决策和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地缘政治学将继续关注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地缘关系演变等问题,为国际政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地缘政治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帮助国家制定地缘政策、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中国特色地缘政治学理论
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核心理论。

我国古代也有,如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的关系。

如今,地缘政治学越来越重要,我国也需要有自己特色的地缘政治学理论。

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周边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例如: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以及我国藏南地区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有碍于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与崛起。

怎样正确完美地对待并解决这些问题,处理好我国与周边其他国家的关系,维护我国自身利益,早日促使我国两岸完成统一并繁荣富强起来,是需要我们考虑解决的,是我们不可逃避的。

因此,创建中国特色的地缘政治学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

创建中国特色的地缘政治学理论必须重视“中国特色”这四个字。

其中,特色是指国家特色、地区特色、学派特色及学者特色,必须具有中国的独特规律,符合中国国情,带有中国文化的独特追求和鲜明个性,是继承和借鉴基础上的创新。

下面就分析一下我国地缘政治学的发展情况吧,寻找我国的地缘政治学特色。

中国地缘政治学的兴起与发展
其实,地缘政治学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孔子、老子、孙子等人的论著中无不包含着丰富的地缘政治学思想,还有春秋战国时期脍炙人口的“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等地缘政治战略思想,甚至早在夏商时代的“五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一种地缘政治的体系。

近代以来,随着国人对近代地理学的接受以及谋求国家独立富强的愿望。

我国人民逐渐接触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也因此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西方的一些有关地缘政治学的著作也被翻译到我国出版。

二战结束后,地缘政治学随同法西斯国家的覆灭而被世人唾弃,国人对于地缘政治学的关注也随之戛然而止。

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界在倡导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同时,呼吁要重视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的研究。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与研究,我国学者自觉摈弃了法西斯地缘政治学的国家有机体说、生存空间论,并且与英美传统地缘政治学的“地理对抗”的观点想脱离,沿着国家间利益关系的路线不断深化自己的研究。

根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以及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要求,我国学者广泛探讨了世界范围内诸多地缘政治现象,主要包括世界各大国或国家集团的地缘政治战略、区域地缘政治关系这两个方面。

学者们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紧紧跟踪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发展演变的全过程,详尽描述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区域地缘政治活动,提出了“一超多强”、“一超独大”、“世界走向多极化”等等众多共识。

但其中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并不多,同时随着我国钓鱼岛问题、南海争端的不断升级,通过创建中国特色地缘政治学理论来正确解决这些问
题就显得非常必要。

如何创建中国特色地缘政治学理论
如何创建中国特色地缘政治学理论?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我认为需要学者们对我国现有国情、与周边国家关系、与他国间的利益纠纷有十分透彻清晰的理解和分析,经过深入探讨和论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我国的具体社会情况来提出,为我国的长远发展和利益贡献力量。

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接近14亿,社会问题与矛盾错综复杂,隐性的问题与已显现出来的问题特别多,而且一些问题极易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和集团利用,损害我国的形象和礼益。

创建我国特色地缘政治学就必须注意这些问题,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结合,既要想办法维护我国利益,又要处理好国内的问题,以免被人利用。

如:西方某些国家一直对我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大大折损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我国的快速发展和崛起令欧美日国家担心不已,其深怕我国的崛起损失他们的利益,其利用我国相关国情中伤我国就不足为怪了。

学者们在研究地缘政治学就必须注意这些问题。

同时,也要向我们的老祖先学习智慧,从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汲取安邦定国的宝贵经验和方法。

“老瓶装新酒”,向历史学习的同时要注重结合我国当下的发展情形,拿出新思想、新方法,不断创新,更好的提出解决新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再关注一下我国周边情况,俄罗斯由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暂时和我国友好相处;日本一直幻想二战时的“荣光”,不断挑战我国的忍受极限;美国要重返亚洲,和西方国家鼓吹“中国威胁论”;越南、菲律宾在美国的暗中示意下,一直与我国作对,使得“南海争端”不断升级;印度在我国藏南问题上也在挑战我国。

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是“不堪重负”。

地缘政治学实际上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的,我国要结合这些情况具体研究,制定出相关的措施,通过不断的努力,结束这些妨碍我国发展、崛起的问题。

同时,研究我国周边的情况时,一定要对日本和俄罗斯保持警惕,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复活和俄罗斯对我国的威胁,对美国则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应对其对我国的压制。

我国的特色地缘政治学要具有针对性,解决这些困扰我国的问题,使我国不断发展、不断壮大、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研究我国特色地缘政治学时要注重我国的地理位置,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找出我国真正的威胁,提高警惕。

要注重我国经济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必要时可以通过经济手段解决问题。

也要注重我国文化的输出,向世界介绍我国的生活理念、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得我国在以后有可能的争端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总之,创建我国特色地缘政治学理论需要联系我国实际,放长眼光,制定出符合我国利益的长远理论,并结合具体实践和变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当然,也要结合我国历史经验和西方的地缘政治理论经验,择优学之,为我国所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