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Ⅱ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Ⅱ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今后胜任古文的教学与研究打好基础。
The course ai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velopment ven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to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y and law of development,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on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reading,to cultivate better a aesthetic ability and humanistic literacy,to laya better foundation for further teaching and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2.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之关联(1)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各个阶段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以及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发展规律。
课程教学目标2:使学生具备阅读和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各种文体作品的能力,为今后胜任古诗文教学和古代文学研究打好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
(2)本课程主要支持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指标2-2: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有积极的情感和乐观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史2》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2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2)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学分:3 学分课程总学时:48 学时,其中讲课:48 学时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2学期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1)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主编,2005年开课单位: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本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中文系学生基本素养形成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研究古代文学创作与发展的历史;研究古代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繁荣发展的情况和艺术规律,说明重要作家作品和当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介绍、评价历史代表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活动。
分析代表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对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
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
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民族新文化做出贡献。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建安文学(4学时)(1)了解建安诗歌的基本特征;(2)掌握曹操、曹植、曹丕的作品及其艺术风格;(3)理解“建安七子”及蔡琰的创作概貌;(4)了解建安的时代特征。
重点:曹植诗歌风格及其艺术成就。
难点:建安文学的时代风貌。
2、正始文学(2学时)(1)了解竹林七贤的概况;(2)了解阮籍和嵇康的生平和思想;(3)掌握阮籍的代表作《咏怀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4)理解嵇康诗歌的艺术成就。
重点:阮籍《咏怀诗》的艺术风格。
难点:魏晋政治与文学之关系。
3、两晋文学(2学时)(1)了解左思和刘琨的主要作品及其艺术风格;(2)理解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三张”、“二陆”、“两潘”、“一左”;(3)了解玄言诗的基本情况。
中国古代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能以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为轴线,获得我语文学艺术起源、发展、演变的基本认识;系统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现象、代表作家、经典作品、代表性文体形式等。
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使其能对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代表作家、经典作品选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乃至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进行科学地判断和评价。
培养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典籍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能力,以及研讨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操和审美修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成以下几方面的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和丰富的文学现象,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爱国情操。
同时,探究先民文化创造的辉煌与艰辛,培养终身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支撑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7[学会反思])。
课程目标2: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背诵相当数量的经典诗文,具有分析、解读多样经典文本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课程目标3: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致力于丰富和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通过学习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文化,并具备跨学科的知识。
同时,本课程还将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反思能力。
通过学会分析和解决学科问题以及教育教学问题,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支撑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和7[学会反思]。
课程目标4:初步掌握对早期文化现象的解读和理解,提高对早期文献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培养学无止境的意识。
针对复杂的学科问题,能够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或通过作业、小论文等形式,表达自己在学科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严谨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满足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7[学会反思];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1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以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是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主要内容包括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唐宋文学史和元明清文学史以及近代文学史几个部分。
古代文学史1即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教学目标是通过本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
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工具,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探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文学史各阶段前后发展脉络之间的关系;各阶段文学现象的深度分析与正确评价;每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客观评价与准确定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艺术解读与审美鉴赏。
(二)教学难点不同时代思想文化背景下作家的共性与独特性,以及对作家的客观评价和准确定位;文学史各个阶段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的形成发展脉络。
四、学时分配计划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二)教学参考书1.《中国通史》,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782.《先秦文学史》,褚斌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中国文学史》,章培恒,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4.《屈原集校注》,金开诚,中华书局19965.《诗经注析》,程俊英,中华书局19966.《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7.《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588.《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9.《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610.《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11.《乐府诗集》,郭茂倩,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2.《史记》,司马迁,中华书局195913.《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196214.《史记选》,王伯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5.《全汉赋》,费振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中华书局198317.《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199618.《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19.《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0.《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三曹诗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21.《八代诗史》,葛晓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22.《魏晋文学史》,徐公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3.《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4.《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河北大学199725.《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鲁迅全集》本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类型】√考试☐考查【考核方式】☐开卷(Open-Book)√闭卷(Close-Book)☐项目报告/论文☐其它:(填写具体考核方式)【成绩评定】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其中试卷成绩为70%,平时成绩为30%。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使学生扩大阅读面,进一步了解各时期重要作家、作品及其流派,了解各时期文学嬗变的基本概况,掌握基本的中国文学史发展线索。
二、课程基本要求联系作品,掌握文学史各个时期,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发展、演变的情况,宏观地把握文学史发展的规律。
根据文学史的发展各种规律,联系各个时期的文论、诗论、戏曲论、小说论等,适当扩大作品的阅读面,加深对名家名作的理解。
在学完总课程后,能对各段文学史线索作口头、笔头的论述。
学生掌握情况通过作业(五次)和闭卷考试进行测查。
四、大纲内容一、先秦文学(一)概说(二)原始口头文学1 原始诗歌2 神话传说(三)《诗经》1《诗经》的编集、应用和流传 2《诗经》的思想内容3《诗经》的艺术成就 4《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四)《楚辞》1《楚辞》的产生与编集 2 伟大的楚辞作家屈原的生平与思想 3《离骚》 4《九歌》《九章》及其它作品 5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6 宋玉(五)历史散文1 历史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2《左传》 3《国语》 4《战国策》(六)诸子散文1 诸子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2《论语》《墨子》与《孟子》 3《庄子》 4《韩非子》(七)先秦寓言1 先秦寓言的产生和发展2 先秦寓言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二、秦汉文学(一)概说(二)汉赋1 赋的起源和特点2 汉赋的发展3 西汉赋作家4 东汉赋作家(三)秦汉散文1 政论散文2 记事散文3 抒情议理散文(四)司马迁与史传文学1 史传文学的产生2 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与著作 3《史记》的思想内容 4《史记》的文学成就 5 班固与《汉书》(五)汉代诗歌1 汉代乐府民歌 2《孔雀东南飞》 3 文人五言诗三、魏晋南北朝文学(一)概说(二)魏晋南北朝诗歌1 建安诗歌2 正始至永嘉诗歌3 南北朝诗歌4 南北朝民歌(三)陶渊明1 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2 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3 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对后世的影响(四)魏晋南北朝赋1 魏晋南北朝赋的发展2 魏晋赋作家与代表作品3 南北朝赋作家与代表作品(五)魏晋南北朝散文1 魏晋南北朝散文的发展及其骈俪化倾向2 魏晋散文作家与代表作品3 南北朝散文作家与代表作品(六)魏晋南北朝小说1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渊源和发展2 志怪小说3 志人小说(七)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1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发展的原因 2《典论论文》《文赋》与《诗品》 3《文心雕龙》《昭明文选》四、隋唐五代文学(一)概说(二)隋及初唐诗歌1 隋及初唐诗人 2“四杰”与沈佺期、宋之问 3 陈子昂(三)盛唐诗歌1 孟浩然、王维与山水田园诗派2 高适、岑参和边塞诗派(四)李白1 李白的生平与思想2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3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4 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五)杜甫1 杜甫的生平与思想2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3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4 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六)中唐诗歌1 中唐前期诗人2 韩愈、孟郊诗派3 刘禹锡和柳宗元4 李贺(七)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1 新乐府运动2 白居易生平与诗歌理论3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八)晚唐诗歌1 杜牧2 李商隐3 晚唐其他诗人(九)唐代散文1 唐代古文运动2 韩愈3 柳宗元4 晚唐散文(十)唐代小说1 传奇小说的产生与发展2 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品3 传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影响4 唐代变文(十一)唐五代词1 词的产生与发展2 晚唐词3 五代词五、宋辽金文学(一)概说(二)宋代诗文革新运动1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起因2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3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成就和影响(三)北宋词1 北宋前期词人2 柳永3 北宋中后期词人(四)北宋诗1 宋初诗人2 梅尧臣与苏舜钦3 欧阳修与王安石4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五)苏轼1 苏轼的生平与思想2 苏轼的词3 苏轼的诗4 苏轼的散文5 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六)南宋词1 李清照2 南宋前期词人3 南宋中后期词人(七)辛弃疾1 辛弃疾的生平与思想2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3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八)南宋诗1 陈与义、杨万里、范成大2 四灵派与江湖派诗人3 文天祥与宋末爱国词人(九)陆游1 陆游的生平与思想2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3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4 陆游的散文(十)宋代散文1 北宋散文2 欧阳修散文3 王安石散文4 南宋散文(十一)宋代“话本”小说1 “说话”的兴起与“话本”2 “话本”的思想内容3 “话本”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十二)辽金文学1 辽金文学概况2 元好问3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六、元代文学(一)概说(二)元代杂剧的发展1 戏曲的渊源与元杂剧的体裁特点2 元杂剧的兴盛与衰微3 元杂剧的题材内容(三)关汉卿1 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2 《窦娥冤》3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4 关汉卿的散曲(四)王实甫1 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2 西厢故事的演变3 《西厢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五)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1 元代前期杂剧作家作品2 元代后期杂剧作家作品(六)南戏1 南戏的兴起与发展2 “荆”“刘”“拜”“杀”3 高明《琵琶记》(七)散曲1 散曲的兴起与发展2 马致远与前期散曲作家3 张可久与后期散曲作家(八)元代诗文1 元代诗歌2 元代散文七、明代文学(一)概说(二)《三国演义》1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2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3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与影响(三)《水浒传》1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作者2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3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与影响(四)《西游记》1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2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3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与影响(五)《金瓶梅》及其明代其他长篇小说1 《金瓶梅》2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3 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六)明代短篇小说1 冯梦龙和“三言”2 “二拍”及其他3 文言短篇小说(七)明代戏剧1 明代杂剧2 明代传奇(八)汤显祖1 汤显祖生平思想与创作2 《牡丹亭》(九)明代诗歌1 明初诗歌2 明中叶诗歌3 明末诗歌4 明代的词和散曲5 明代民歌(十)明代散文1 明初散文2 明中叶散文3 明末散文八、清代文学(一)概说(二)《聊斋志异》和清代其他短篇小说1 蒲松龄的生平与创作2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3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4 其他短篇小说(三)《儒林外史》和清代其他长篇小说1 吴敬梓的生平与创作 2《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3《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4 其他长篇小说(四)《红楼梦》1 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成书 2《红楼梦》的思想内容3《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4《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五)清代戏曲1 清代戏曲的发展2 李玉与《清忠谱》3 李渔与《风筝误》(六)《长生殿》与《桃花扇》1 洪昇的生平与创作2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3 孔尚任的生平与创作4 《桃花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七)清代诗词1 清初诗歌2 清中叶诗歌 3清代词(八)清代散文1 清初散文2 桐城派及清中叶散文九、近代文学(一)概说(二)近代诗歌1 近代诗歌的发展2 龚自珍3 魏源及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诗人4 黄遵宪与改良派诗人5 秋瑾与革命派诗人6 柳亚子与南社诗人(三)近代散文1 近代散文的发展2 梁启超与新文体作家(四)近代小说1 近代小说的发展2 李伯元与吴趼人3 《老残游记》及其他五、教材及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
先秦散文
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 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 响。
诸子散文
先秦散文的艺术成就
总结先秦散文在文学语言、篇章结构 、论证方法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 百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品。
两汉辞赋与乐府民歌
宋代诗词及散文成就
北宋诗词的革新与发展
分析欧阳修、苏轼等北宋诗人的诗词革新运动,以及黄庭 坚、秦观等词人的创作特色和艺术成就。
南宋诗词的多元呈现
介绍陆游、杨万里等南宋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以 及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
宋代散文的繁荣与成就
阐述宋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介绍欧阳修、苏轼 等散文大家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分析他们在文学史上 的地位和影响。
分析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02 03
四大名著及其他代表作品
介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名著 的作者、内容、艺术特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列举其他代表性作 品。
明清小说的艺术特色
阐述明清小说在题材选择、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艺 术特色。
05 元明清文学
CHAPTER
元杂剧及散曲创作
元杂剧的形成与发 展
介绍元杂剧的起源、特点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要作家及作品
列举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元杂剧的艺术成就
阐述元杂剧在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 的艺术成就。
明清小说创作高峰
01
明清小说的繁荣背景
2024版(精华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设计(完整版)
未来学习建议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出未来学 习的建议和方向,如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 关注学术前沿动态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三国演义》导读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创作的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三国时期为 背景,描绘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水浒传》导读
《水浒传》是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 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的故事。
清代诗文词坛概览及纳兰性德等名家作品欣赏
清代诗文词坛概述
清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重要阶段,诗文词创作达到了 新的高峰。
教学内容
涵盖古代诗歌、散文、小 说、戏曲等各个文学门类, 重点讲解代表性作家作品 和文学流派。
教学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 可以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 学的辉煌成就,提升人文 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 知识和主要作家作品,了 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 流派特点。
能力目标
唐宋词的发展历程
介绍唐宋词从兴起、发展到鼎盛的历史进程。
主要词人和代表作品
列举唐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如温庭筠、韦庄、 李煜、柳永、苏轼、辛弃疾等。
唐宋词的艺术特色
阐述唐宋词的艺术特点,如婉约与豪放的风格差异、意象的运用 等。
05
元明清文学
元杂剧与关汉卿、王实甫
元杂剧概述
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形 式之一,起源于北方民间,具有 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
汤显祖及其作品
汤显祖是明清传奇剧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文辞优美 闻名,如《牡丹亭》、《紫钗记》等。
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文学史(先秦汉魏六朝段)教学大纲(共60学时)一、课程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中国文学史教学。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其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独创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繁花似锦、色彩绚丽的艺术园地,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任务:就是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发展的历史。
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繁荣发展的情况和艺术规律,说明重要作家作品和当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介绍、评价历史代表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活动。
分析代表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目的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
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课将按照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三个大段依次讲授,因课时所限,本课程采用专题的方式讲授,共八个专题八讲。
本课所用教材: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
总学时:60学时。
周学时3。
二、课程内容第一讲诗经教学目的:掌握《诗经》的文化精神学时分配:8教学环节:讲课第一节《诗经》概貌(一)《诗经》名称及产生的时代、地域和分类《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六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作品。
原称《诗》或《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经典,称为《诗经》。
《诗经》作品产生地区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区及江汉流域。
按音乐的不同特点划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编先秦文学概说基本内容: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原始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特征,奴隶社会的开始、完成及其兴盛,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初期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文字的形成是先秦文化发展的分界线,口头文学的产生、作用及其局限,文字形成和文学因素的飞跃发展,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文学或有文学因素的作品。
春秋后期及战国时代的文学迅速发展:一、蔚为大观的散文及其两大走向;二、诗歌以新的面貌遽然兴起。
教学重点:先秦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先秦时期文学的散文及诗歌基本要求:1、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总体把握先秦时期文学发展规律。
2、分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文学的关系。
第一章文学艺术的起源和上古劳动歌谣基本内容:1、文学艺术的起源2、上古劳动歌谣教学重点:文学艺术的起源于劳动,口头文学的产生、作用及其局限;文字形成和文学因素的飞跃发展;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文学或有文学因素的作品。
基本要求:了解文学艺术起源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口头文学是文学的源头;认识文字的形成和文学因素的飞跃发展状况。
第二章中国古代神话基本内容:1、神话的起源2、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3、神话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教学重点:远古的神话,远古的神话是客观现实与主观意识相结合的产物;远古神话的内容;散失严重,广泛深远的影响。
基本要求:了解神话的起源以及它保存哪些文献中,阅读上古著名的神话故事,分析神话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诗经》基本内容:1、《诗经》概貌2、《诗经》民歌的思想内容3、古老的民族史诗4、政治讽刺诗5、祭祀诗和宴饮诗6、《诗经》的艺术成就7、《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教学重点:一部最古老的大型诗歌选集。
《诗经》的句法、词汇、韵例和重章迭句;《诗经》中作品的产生地域和历史跨度;结集的时间。
采诗说、删诗说;四家诗;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我国奴隶社会从走向鼎盛到趋于衰亡的种种情景;两周王朝的兴衰;人民大众的苦难;恋爱婚姻的生活;自主自属的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通过研究和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文学批评意识。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能力;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5. 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文学的定义和内涵- 古代文学的特点与传承2. 先秦文学- 《诗经》和诗歌的发展演变- 《楚辞》和辞章的艺术魅力- 《论语》和散文的早期形态3. 先秦散文- 《庄子》和形象思维的运用- 《韩非子》和辞章的技巧4. 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选》和文人墨客的兴起- 《世说新语》和人物形象的塑造5. 唐宋诗词- 唐诗的山水田园与抒情主题- 宋词的婉约风格与爱情主题6. 唐宋散文- 《唐代文学思潮》和文学观念变迁 - 《宋词钞》和情感表达的艺术7. 元明小说- 《水浒传》和英雄形象的塑造- 《红楼梦》和社会现实的揭示8. 其他古代文学形式- 戏曲和曲艺的表演艺术- 史书和史传的文学叙述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分析和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创作技巧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2. 探究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进行小组或个人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对话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对话,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
4. 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各种形式的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和展示等。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撰写一篇有关该作品的论文。
2024年度-《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案(袁版)
12
南北朝民歌及宫体诗风格
1 2
南北朝民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南北朝民歌以反映爱情和婚姻生活为主,情感真 挚,语言朴实。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南朝民歌清 新婉约,两者各具特色。
宫体诗的形成与特点
宫体诗是南朝梁代宫廷中形成的一种诗风,以描 写宫廷生活和女性美为主,辞藻华丽,对仗工整 ,音韵和谐。
宫体诗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0
明清小说创作高峰及“四大名著”解读
明清小说概述
介绍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概况, 包括小说的题材、流派、作家群
体等。
“四大名著”解读
详细解读《三国演义》、《水浒 传》、《西游记》、《红楼梦》 四部名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和文化价值。
其他优秀小说欣赏
介绍《金瓶梅》、《儒林外史》 等其他优秀小说的创作背景、故
16
宋代词坛繁荣与豪放派、婉约派词人
豪放派词人
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他们 的词作气势磅礴,意境开阔,表
现了词人的个性和豪情壮志。
婉约派词人
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他们 的词作风格柔美细腻,善于表现爱 情和离愁别绪,具有浓郁的女性色 彩。
其他词人
如欧阳修、王安石等也有优秀的词 作传世,他们的词风或清新自然, 或沉郁顿挫,各具特色。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影响与价值
魏晋南北朝小说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它 们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为唐代传奇、宋元话本以及明清小说的繁荣奠定了 基础。
14
04
唐宋文学
CHAPTER
15
唐代诗歌盛世及其代表人物
初唐诗歌
以宫廷诗人虞世南、褚亮等为代表,风格 典雅,对仗工整,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207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学分:216 / 12开课学期:第三、四、五学期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古代汉语、文艺理论、中国通史内容简介:“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和分析我国先秦至清代鸦片战争前文学发展的历史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概括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
它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文学概况的描述及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的基本情况,对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独立的分析,并养成记诵一定数量作品的能力。
进一步增进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学传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课程内容及要求分三个部分:一、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共18周,72学时)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了解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熟悉上古神话的内容,掌握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了解神话的影响。
第二章《诗经》了解《诗经》概况。
重点掌握《诗经》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使学生了解《诗经》的影响。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了解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概况。
重点掌握《左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熟悉《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
了解先秦叙事散文的影响。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了解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概况。
重点掌握《孟子》、《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了解《荀子》、《韩非子》。
了解先秦说理散文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和楚辞掌握楚辞的概念。
了解楚辞产生的地域和历史背景。
熟悉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重点掌握《离骚》等作品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了解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了解宋玉等楚辞作者和作品。
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散文了解《吕氏春秋》。
熟悉李斯的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207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学分:216 / 12开课学期:第三、四、五学期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古代汉语、文艺理论、中国通史内容简介:“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和分析我国先秦至清代鸦片战争前文学发展的历史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概括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
它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文学概况的描述及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的基本情况,对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独立的分析,并养成记诵一定数量作品的能力。
进一步增进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学传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课程内容及要求分三个部分:一、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共18周,72学时)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了解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熟悉上古神话的内容,掌握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了解神话的影响。
第二章《诗经》了解《诗经》概况。
重点掌握《诗经》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使学生了解《诗经》的影响。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了解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概况。
重点掌握《左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熟悉《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
了解先秦叙事散文的影响。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了解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概况。
重点掌握《孟子》、《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了解《荀子》、《韩非子》。
了解先秦说理散文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和楚辞掌握楚辞的概念。
了解楚辞产生的地域和历史背景。
熟悉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重点掌握《离骚》等作品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了解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了解宋玉等楚辞作者和作品。
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散文了解《吕氏春秋》。
熟悉李斯的散文。
了解西汉散文发展情况。
掌握贾谊的政论文。
了解《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第二章汉代辞赋介绍赋的体制和渊源。
熟悉汉赋发展的几个阶段。
重点掌握贾谊、枚乘及司马相如等汉赋史上四大家的作品。
了解汉代其他赋家的创作情况。
掌握汉赋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司马迁和《史记》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思想。
熟悉《史记》的思想内容。
重点掌握《史记》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
了解《史记》对后代的影响。
第四章《汉书》及东汉散文了解东汉散文发展情况。
掌握《汉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了解《吴越春秋》、《越绝书》。
熟悉《论衡》和《潜夫论》。
第五章两汉乐府诗掌握乐府的概念。
熟悉两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
掌握两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东汉文人诗了解东汉文人诗发展情况。
熟悉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重点掌握《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了解建安时期文学发展情况。
熟悉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重点掌握三曹、七子的代表作及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熟悉正始诗歌的创作情况。
掌握阮籍、嵇康的诗歌代表作和主要特点。
第二章西晋诗坛了解两晋时期文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掌握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掌握左思、郭璞诗歌创作的特点。
熟悉孙绰、许询的玄言诗创作。
了解张协、刘琨、王羲之的文学创作。
第三章陶渊明了解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重点掌握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和独特风格。
熟悉陶渊明其他题材的诗歌创作情况。
熟悉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了解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掌握南北朝民歌的特点与风格,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着重讲析南北朝民歌中的优秀作品。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了解山水诗创作情况。
掌握谢灵运山水诗代表作。
重点掌握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了解鲍照对七言诗的贡献。
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掌握永明体概念。
掌握沈约、谢朓的诗歌创作。
了解阴铿、何逊的诗歌创作。
熟悉齐梁诗人集团的创作。
掌握宫体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了解北朝文学发展概况。
熟悉南北文风的交融情况。
重点掌握庾信的诗歌创作情况及主要特点,第八章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了解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的发展情况。
熟悉曹操、曹丕、王粲等的散文或辞赋代表作。
掌握元嘉三大家的创作情况。
了解《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了解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发展情况。
重点掌握志怪志人小说的内容和特色。
熟悉《世说新语》的内容和文学成就。
二、隋唐五代及宋代文学(共18周,72学时)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初盛唐诗歌初唐诗歌主要讲述王绩、四杰及陈子昂对诗歌的革新;盛唐诗歌主要介绍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及张若虚、张九龄、王之涣、王昌龄等代表作家及作品。
第二章李白简介李白生平,重点讲析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杜甫介绍杜甫的生活道路和文学创作的发展,论述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第四章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讲述中唐新乐府运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论述白居易诗歌的成就与不足。
第五章韩愈与古文运动讲述中唐古文运动的发展过程,评价它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讲析韩愈、柳宗元的代表作品,分析他们散文的不同风格。
第六章中晚唐诗歌讲析中晚唐诗歌的发展方向,论述诗歌的发展与中唐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重点介绍韩孟诗派,杜牧与李商隐。
第七章唐五代词讲述词体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介绍唐代早期文人词,重点讲析温庭筠、韦庄与《花间集》、李煜与南唐词。
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宋初诗文宋初诗文的发展和部分代表作家的作品。
第二章北宋前期词概述北宋前期词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重点讲析柳永等人的作品。
第三章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背景、人物和成果。
第四章苏轼简介苏轼的生平与思想,分别从诗、词、散文等方面分析苏轼的文学风格,评价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黄庭坚及江西诗派江西诗派的发展和影响。
第六章周邦彦和南渡词人重点讲解周邦彦、李清照等人的作品。
第七章陆游和南宋诗人简介南宋诗歌的发展状况,介绍杨万里、范成大等人的作品。
重点讲述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八章辛弃疾与南宋词人简介南宋词的发展状况,介绍姜夔、吴文英等代表词人。
重点讲析辛弃疾的生平与创作。
第九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简介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学习文天祥等的诗歌。
介绍辽金诗歌的发展,讲解元好问的文学成就。
三、元明清文学(共18周,72学时)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一章元代杂剧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元杂剧代表作家与作品。
第二章关汉卿与《窦娥冤》简介关汉卿生平与创造情况,重点分析《窦娥冤》的艺术成就。
第三章王实甫与《西厢记》介绍王实甫及其创作情况,重点分析《西厢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四章元代南戏及诗歌元代南戏代表作家作品;诗歌介绍散曲的兴起和体裁,讲述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元诗四大家及杨维桢的“铁崖体”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一章《三国演义》介绍作者和成书经过,重点分析《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二章《水浒传》介绍作者和成书经过,重点讲析《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及其影响。
第三章明代诗文介绍明代诗文发展状况,讲析宋濂、刘基、高启、马中锡、归有光等作家及其作品。
第四章明代戏曲介绍明代戏曲发展状况,讲析汤显祖的《牡丹亭》。
第五章神怪小说《西游记》介绍作者和成书经过,重点分析《西游记》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第六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重点讲析《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第七章明代的短篇小说讲述明代拟话本的发展状况及《三言》的内容与艺术特点,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八编清及近代文学第一章清初戏曲介绍作者生平及思想,重点分析《长生殿》和《桃花扇》的成就。
第二章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简介作者生平,重点分析《聊斋志异》的思想意义及艺术特色。
第三章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简介作者生平,重点分析《儒林外史》的思想意义及艺术成就。
第四章曹雪芹与《红楼梦》介绍关于《红楼梦》,介绍关于《红楼梦》的作者问题,重点分析《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第五章清代诗、文、词及说唱文学第六章近代文学介绍近代诗文、戏曲及小说发展状况,讲析部分代表作家及作品。
三、课外习题及自学要求课外习题:一、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左传》的文学成就。
《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离骚》的艺术成就。
汉赋的发展阶段及艺术成就。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别。
陶诗的艺术成就。
南北朝民歌的特点与风格。
二、隋唐五代及宋代文学李白诗歌的内容及特色。
杜甫诗歌的内容及特色。
白居易诗歌的成就及不足。
韩柳散文的不同风格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晏欧词的艺术风格。
柳永词的革新。
苏轼诗文词的贡献。
辛词的艺术特色。
三、元明清文学《窦娥冤》的艺术成就。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三言二拍”的内容及特点。
《桃花扇》的主题及艺术特色。
《儒林外史》的主题及艺术特色。
《红楼梦》的主题内容及艺术成就。
自学要求:熟读课程涉及的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轮廓和重要规律,学会运用文艺理论分析和评价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堂教学:主要采取讲述的方法,可适当结合课堂讨论。
要求以文学史为主,以作品选为辅,文学史侧重宏观的发展流变,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作品选则侧重鉴赏分析,挖掘思想艺术底蕴,做到二者互相发明,互为补充。
作业:作业可分为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两部分。
口头作业为作品背诵,书面作业为小论文。
要求作品背诵流畅熟练,论文言之成理,逻辑清晰,语言通顺。
成绩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五、学时分配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第2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年第1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6月新1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5月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