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外部环境分析(DOC3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钢铁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钢铁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环境,对研究和提出新阶段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影响
1.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制造业转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公司、大企业的兼并、购并、强强联合的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二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在发展自身主导优势产业的同时,主动向海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转移非核心产业。目前,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轻加工组装业已基本结束,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重点已经转到比较复杂的成熟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非核心技术的零部件或配套产品。
由于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向我国转移石化、钢铁、汽车、有色金属、装备制造、船舶、纺织等制造业的步伐日益加快。同时,我国各地区承接与吸收这种产业转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制造业转移,将对以钢铁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以及装备制造业产生较大的刺激和市场拉动。因此,钢铁产业应从
“全球视野、超前思维”的高度,把握制造业转移给本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促进钢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国际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
从世界范围内看,钢铁工业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国际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在发达工业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钢铁工业发展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强。为了缓解上述矛盾,一方面,美国、日本、欧洲以至韩国加快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钢铁工业的进程。近几年来,由于我国钢材消费量大,需求旺盛,加之许多地方政府对外资提供减免税收、土地批租、七通一平等优惠政策,因而中国成为国际钢铁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如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著名大型钢铁企业——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在中国已投资建立8家合资的钢铁企业,钢材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00万吨;另一方面,欧、美、日等国的钢铁企业联合、兼并重组浪潮此起彼伏。国际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正在和将要对我国钢铁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外国钢铁企业进入中国,在给带来资金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也会加剧国内钢铁市场竞争,一定程度上压缩国内钢铁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其次,由于我国钢铁产业尚未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国际钢铁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不可避免地造成投资的分散化和布局不合理,影响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的提高;第三,国际上大型钢铁企业的联合、兼并重组,将影响到我国钢铁产业的组织结构变化。为了最大可能影响和主导国际钢铁产业发展,世界上著名钢铁企业通过联合与兼并,进一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国内钢铁企业如果不加快联合与
兼并重组的步伐,将难以适应国际钢铁市场上少数寡头垄断竞争的发展潮流。
二、国内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对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影响
1.中国宏观经济走向对钢铁产业发展的影响
(1)我国国民经济具有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条件与潜力
中国经济历经近20年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后,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年均增长速度逐步下降到7%—8%。但中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仍属于经济起飞的快速增长阶段,从一些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因素看,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有所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国今后经济增长速度平均达到7.2%。
二是拥有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无论农村和城市,从基础设施到制造业、服务业,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即使在国际市场环境不利时仍可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凭借发挥国内市场潜力,尽可能吸引外资,就能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
三是能保持高水平的资金供给能力。目前中国社会总储蓄率高达40%左右,预计本世纪前期仍将保持35%以上的储蓄率。我国全社会投资资金的80%以上来源于国内储蓄。只要国内储蓄顺利转化为有效投资,加之有效地利用外资,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资金是有保证的。
四是结构调整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距,利用这种地区差异,适当地交替运用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战略,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实现产业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梯次转移,使城乡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在不同产业层次上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将换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巨大空间。目前,我国提出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必将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活力。
(2)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将促进钢铁产业较快发展
钢铁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联性。一方面,钢铁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钢铁作为重要的金属结构材料,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重要地位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动摇;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国际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在国内生产总值保持4%以上的增长速度时,钢铁消费需求与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我国钢产量从1996年的1亿吨增长到2002年的1.82亿吨,消费量从1996年的0.97亿吨增加到2002年的1.96亿吨,这是市场需求拉动的结果,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展望未来,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经济总量扩张的空间巨大,因而对钢铁的需求依然比较旺盛。所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促进钢铁产业较快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目前以至今后一段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是:
——中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加速推进的迹象。自2002年以来,各地都把推进工业化作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并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加快发展
——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增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出现减速趋势。
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加快以及新一轮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将对以钢铁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产生较大的刺激和市场拉动。
3.环境保护因素对钢铁产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并通过法律法规及政策手段限制污染物排放,尤其是工业污染物排放。近些年来,我国从政府决策部门到普通百姓,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国家制订并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对工业领域的污染物排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所有工业部门中,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因此,我国钢铁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环境保护因素的影响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