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精编版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doc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doc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而改革开放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判断,就是近30年来我们所推进的这场体制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这是与邓小平同志当年关于“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一脉相承的。

无论是“第二次革命”还是“新的伟大革命”的提法,它都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而改革开放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仍然必须继续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巨大作用和伟大意义,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重申了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意愿。

我们对社会主义基本属性的认识由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逐步深化发展为内涵更加丰富的以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公平正义等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发展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摘要]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它表现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某些环节上的缺陷,这些矛盾虽然不需要用根本性的变革去解决,但仍然需要通过改革及时加以调整,否则就会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的生机和活力。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改革的必要性由此产生。

[关键词]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性特征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大报告浓墨重彩地强调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改革开放的迫切重要性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曾经多方面多角度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的迫切重要性。

例如,他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实行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说社会主义制度要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社会主义能够使生产力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

为什么现在邓小平同志还要那样强调实行改革开放的迫切重要性,迫切到说再不改革,就只能“死路一条”、“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呢?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又和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一切阶级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资本主义等阶级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则不是对抗性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是有决定性的。

但是,制度又并不是万能的。

3.1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1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伟大的改革开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通过本框题“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学习,引领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知识上要掌握改革开放的背景、历史进程以及重大意义等知识点,情感上要坚定认同改革开放这一正确道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落实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行动上要自觉践行、主动参与。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通过改革开放历程、重大意义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学生分析高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性思考的能力正在形成中,社会接触面不断扩大,思想意识趋于活跃,对国家的发展成果有所感知并充满自豪,结合历史知识,从学生从切身感受到的衣食住行等变化入手,通过小组合作上网搜集整理改革开放的成绩的资料,将涉及到的部分经济数据、背后的百姓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合起来、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知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其科学的世界观和爱国热情,提高公共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体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自信,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抉择;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为国家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奉献自己的力量;3.通过了解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我国的未来道路;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用开放而敏锐的眼光,科学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意义课前准备学生分小组搜集改革开放相关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歌曲《春天的故事》问题: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人和哪件事?回答问题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新课学习议题一: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播放视频《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问题: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面临哪些问题?教师总结:国内背景国际背景结合课前资料,上节课所学知识以及视频内容。

第一节__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__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国际影响迅速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LOGO
伟大 成就
伟大的人间奇迹
26
LOGO
国际影响迅速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最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 业成就中,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LOGO
经济方面:
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 8%的增长速度,
LOGO ( 2)人民生活 ⑤人民生活衣食住行显著改善和提高: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食: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在食品消费支出增长的同时,饮食更加注 3.改革的成就
重营养,膳食结构更趋合理,消费质量不断提高。
LOGO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大豆之乡的哈尔滨居民凭票排队买 豆腐
LOGO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美欧日经济实力:
从1961年1月到1969年10月,美国经济连续上升了106个月,60年代的 美国被称为繁荣的十年,1975年美国的GDP达到15265亿美元,是1957年 的3.2倍。
从1951年—1971年的20年间,西德的GDP增加5倍多。
三 转 一 响 一 咔 嚓
永久飞鸽凤凰车,胀闸包链三簧座。 蜜蜂标准缝纫机,丈母娘的好女婿。 红灯熊猫收音机,欲收短波没消息。 海鸥相机120,喀嚓时候要端平。
我国消费时代的变迁:
1949年—20世纪60年代初:元级
和十元级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70年代后:百 元级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千
LOGO
国内背景
农民 “已经饿了十好几年啦!” 据原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统计的数字:1978年,全国 农民每人年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 两亿农民的年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 一角一分钱,1.9亿人每天能挣一角三分钱,有2.7亿人 每天能挣一角四分钱。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 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复习提示】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改革开放的性质;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识记;易考选择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考点: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的原因】1.从国内情况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处于混乱状态;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崩溃边缘,人民饱受物资短缺之苦、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

2.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

3.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考点: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和重要法宝】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识记;易考选择题)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考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他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基本矛盾,它们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解决。

但由于对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缺乏科学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出现偏差等原因,实践中出现了严重失误,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观点,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学习,通过老师的讲解与在书中的认知,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本书中,改革开放这一篇章尤为深刻的理解。

在书本中我了解到,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它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扩大开放是要坚持互利共赢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这次会议中,作出了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

这是我们党在对“大革命”进行的深刻反思、对中国发展落后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形势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作出的关键抉择,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我认为,我们国家之所以要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原因在于有三点第一,在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灾难。

乱久思治,穷则思变。

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人心所向。

第二,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重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

第三,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出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老少问答:爱国年轻人问老汉:如果不改革开放,就那么发展不行吗?乡下老汉吸了口烟袋,在鞋底上磕了磕烟袋锅,说:说这事儿之前,老汉先了解一下,你问一下你父母,你们家第一台彩电、冰箱、洗衣机都是哪儿产的?年轻人:这个不用问,我还记得,都是日本货。

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作者:姚爱琴姚爱娟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5期【摘要】我们国家三十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这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的,从国际看,20世纪7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发展的所谓“黄金时代”,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面,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当时在经济上出现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的复杂局面,急于为过剩的资本和生产设备寻找新的出路;另一方面,新技术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向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渗透。

从国内看,“文革”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政治局面还处在一个混乱状态,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濒于崩溃的边缘。

穷则思变,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一条出路,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国家富强,使人民过上好日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有什么特点呢?一是长时段,指本世纪前20年。

二是大空间。

就是不仅在本国内有作为,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所作为。

三是稀缺性。

即这种机遇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次数非常少。

要抓住这样难得得战略机遇期,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就给了我们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搞好国内建设的国际环境。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我们用30多年走过其他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但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了大量新矛盾新问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 一、 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
(二) 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三) 开启改革开放历史的新时期
(一)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背景 1.从国内情况看
“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 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 严重灾难。
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间,中国生产力发展缓慢。 1952年中国的GDP 占全球5.2%,1955年降为4.7%,1978年 下降到2.5(2002年约为4.6%)。196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 与日本相当,到1978年则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本讲小结
●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 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 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事实证明,改 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
阅读书目
1.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 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 江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江泽 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 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 ,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
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 1/20、美国的1/30,科技发 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 右。与韩国、新加坡、香港、 台湾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 和地区也有很大的差距。巨 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 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 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什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必由之路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
当我国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时,我们必须顺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

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成就: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使我国取得巨大物质成就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思想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成就,就是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更加强大、更有活力、更富有美好前景的社会主义。

归根结底,改革开放深度激活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同步练习题伟大的改革开放(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同步练习题伟大的改革开放(含答案)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历程排序正确的是()①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②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③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④-①-③-②【答案】D【解析】【详解】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故④排第一位。

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故①排第二位。

③: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故③排第三位。

②: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故②排第四位。

故本题选D。

2.改革开放40年后,北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这既说明了世界对中国的信任,也展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树立起来的实力和自信。

从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A.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答案】D【解析】【详解】A: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故A不符合题意。

B: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故B不符合题意。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故C不符合题意。

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故D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3.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超1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8.1%,人均GDP连续三年超过1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2014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2014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 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 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 离不开世界。”
差 异 比 较
判断:资产阶级与 无产阶级之间的矛 盾是主要矛盾 判断:落后的生产 力与人民国家需要 之间的矛盾是主要 矛盾,具体表现为 高度集中的僵化体 制与生产力的矛盾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体制上的缺陷和弊端,表 现为僵化的旧体制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之间的矛 盾。 中国的改革是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制度的变革。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 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图示
社 会 形 态 上层建筑 社 会 基 本 矛 盾 社会发展的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根本动力,
推动社会形
生 产 方 式
态的更替
生产力
毛泽东理论与实践
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八大”决议(1959,09,15-27)
时代主题转换给社 会主义提出新课题
国内背景
政治局面混论 经济停滞不前
•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是主 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 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十几年 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 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 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 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 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 20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 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 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 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 改革行吗?”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 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 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 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2)全文

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2)全文
❖ 2)“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特点:体现了从实际出 发和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 统一。
❖ 3)“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意义:有利于从抽象的 姓“资”姓“社”的争论中摆脱出来,不因这种纠 缠的争论而贻误改革开放的时机,促进社会主义社 会的健康发展。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互关系
❖ 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 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村改革和扩大 企业自主权的结晶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 业承包制。这两种新体制在理论上的新认识就是“两权分离”说,即所 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
❖ 成果: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 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 大胆改革。
❖ 斯大林:苏联1936年宣布“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在很长一个时 期不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存在社会基本矛盾。他坚信苏联的社会生产 关系“完成适合于生产力的增长”。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晚年认 识到社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把它当 作根本性的问题提出来。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要求
❖ 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 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
一起来。
❖ 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 革。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目的
❖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 的中华民族
人’。口说无凭,得立个字据。”
❖ 1978年12月
地点:严立华家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他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犯下了太多了错误,比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给人民,给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之所以会犯下这些错误,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完全搞清楚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反倒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个别论断,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严重脱离中国实际,给我们造成了惨痛损失、挫折和错误,所以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要有所创新,敢于突破,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别人的模式,应该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下,走自己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下,继承毛泽东探索中的正确成分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中确立起来的。

那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不等同于贫穷,不等同于落后,社会主义一样可以发展经济,一样可以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社会主义一样可以使国家富强,而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去掉,那么就必须要进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就是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以前,没有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成功发展市场经济,几乎所有人都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挂钩,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是洪水猛兽,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而已,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全)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全)

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两位数
的增长速度,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不足3%;国内生产 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2位;经济总量占世 界的份额由1. 7%提高到12.9%;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 的位次由第29位跃居第1位。
4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 平,要树立开放条件 下的安全观。
谢谢
本章节到此结束!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依据——矛盾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同其他社会一样,社会主 义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中发展的。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 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 矛盾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观点。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 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 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在 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国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 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 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紧紧依靠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成果,

五个必由之路的发展历程

五个必由之路的发展历程

五个必由之路的发展历程摘要:1.概述五个必由之路2.五个必由之路的发展历程3.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意义4.五个必由之路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五个必由之路是指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五个必经之路,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五个必由之路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 年)在这个阶段,我国刚刚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地位,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政治上,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土地改革、国营工商业改造等;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加大对重工业的投入,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文化上,推行新民主主义文化,开展扫盲运动,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社会上,进行福利保障制度的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生态上,注重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 年)在这个阶段,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政治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文化上,推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现代科技和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社会上,进行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民生;生态上,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期(2012 年至今)在这个阶段,我国发展进入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政治上,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济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化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生态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教案: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深化改革面临的深层次 问题与困难
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与困难
二元社会结构下的突出矛盾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工资增长失衡 投资、储蓄与收入、消费的关系不够和谐 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与困难
地区发展不协调
二元社
会结构
下的突
收入差距过大
出问题
城乡关系不和谐
地区发展不平衡
2007年城市GDP排名(亿): 上海 10296.9 北京 7870 广州 6068.41 深圳 5684.39 银川 335.29 西宁 281.61 拉萨102 上海和拉萨相差100倍 2007中国城市人均GDP排名,排名第一的深 圳,136071.3元,银川11975.38 深圳和银川相差10多倍
1
2
3
4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完善以间接调控为特征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5
6
第三阶段 1993-2002 (五件大事)
关键词
价格放开 汇率并轨
分税制 加入世贸组织
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改革的进程就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进程
200319851992 19932002
19781984
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重要性
中国资源消耗惊人
GDP 5.5%
煤 15%
钢 30%
水泥 54%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1
2
3
更加坚定市 场经济的取 向
更加结合中 国特色的国 情
更加凸显社 会主义的优 势
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行业收入差距过大 电力、通讯、石油、金融、保险、水 电气供应、烟草等垄断行业,不到全国城 镇职工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高达 1.07万亿元,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 55%,高出全国工资水平的部分约9200亿元, 其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职工平均收入的 14.06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泰安英雄山中学苏先青
内容提要:从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各方面的状况,到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社会建设诸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说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又要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更好的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坚持的改革开放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3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前,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看,1952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1978年下降为5.0%。

人均GDP水平按当时的汇率计算,也只有224.9美元。

1948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各国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1976年全国农村每个社员从集体分得的收入只有63.3元,农村人均口粮比1957年减少4斤;1977年全国有1.4亿人平均口粮在300斤以下,处于半饥饿状态;1978年全国居民的粮食和食油消费量比1949年分别低18斤和0.2斤;当年全国有139万个生产队(占总数的29.5%),人均收入在50元以下。

1978年我国大约九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竟有2.5亿之多。

当年,失业的城镇青年2000万人,实际城镇失业率高达19%左右,居民食品消费占总其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城乡分别高达56.66%和67.71%。

1980年时,城乡居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品,主要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每百户的拥有率也只有5.5%、11.2%、15.7%、14.9%;黑白电视机的每百户拥有率也仅为1.6%;家庭电话非常少,即使按当时的公用电话计算,每百户普及率只有0.64部;而洗衣机还很少有,家庭轿车普及率几乎为零。

居住方面,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6平方米,农村居民每户平均居住面积仅为8.1平方米。

据世界权威的经济增长学家麦迪森研究计算,1952年到1978年中
国GDP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只有4.7%。

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和生活水平,大多数发展和生活指标排在世界国家和地区170位以外,处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组织划定的贫困线之下。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3%的增速,从一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国家变成了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其中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归根到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上发挥巨大功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邓小平认为,中国改革不仅局限于经济方面,他明确提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带来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带来了人们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

这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

坚持和推进这场新的革命,成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30年新时期中最
伟大的实践。

(一)改革开放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
第一,结构趋于优化,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一是资源在各种所有制之间的优化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不仅非公有制经济以其特有的活力获得了飞速发展,而且在国有企业领域,随着改革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进行的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进展以及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加强,经济活力大为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全国农业大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使农民脱贫致富。

粮食生产在1978年改革之前我国总产量在6000亿斤多一点,到了2007年粮食总产量是10030亿斤,30年内粮食增产60%以上,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做到这一点,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世界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总之,改革开放30年,农村改革30年,农村变化举世瞩目,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辉煌的成就。

二是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

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

第一产业在GD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