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语文的课外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重视语文的课外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不仅应当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语文教学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增大阅读量,打破封闭的教室,复归生活,引入大社会。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文学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好比是一只船上的两支桨,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两支桨缺一不可。一桨用力,一桨不用力;或者一桨划得有力,一桨放任自流,船都难以保持正确的航向。而我们平时往往注重课堂教学这支桨,忽视了课外阅读。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引领我们的“孩子们”飞进课外阅读的“百花园”,让他们在“百花园中采花酿蜜”。

一.创造条件促进阅读

将“课外阅读”列入课程之中,每周安排一节课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其次,利用图书馆资源。第三,组织学生上网电子阅览或图书阅览。硬件设施的创设不仅满足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且调动了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

物;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来也糊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二.激发兴趣指导阅读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悬念调动法。在读书时,留下悬念给学生。听老师读了精彩的文章,却缺少结尾,悬而未决的情节催促学生自己急切地去寻找

问题的答案,慢慢他会挣脱家长的扶持,自己自由地畅游于书海,寻求他的精神家园。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男生贾里》的故事,当我讲到《三剑客》这个故事情节时,学生迫切想了解贾里的其他趣事。而我便出示《男生贾里》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情节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在此基础上我又推荐了《女生贾梅》,这样让学生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引导“画图”阅读。学生喜欢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老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的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到笔记本上,把自已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画笔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他们阅读的乐趣。

3、故事梗概法。故事人人爱听,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

每一个故事,都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课外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你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可开展“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4、举行阅读知识测试。学生看了很多的书,但记住的内容却很少,定期举行阅读知识测试可巩固学了的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阅读的书籍从中选取测试内容,题型可多样化比如:可选几个语段进行阅读分析。

三.汇集图书随时阅读

1、“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途径一是动员学生向家长宣传我们所开展的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将闲置在家的图书汇集到班里;途径二是我主动将家藏书籍贡献出来。教师贡献书籍给学生,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途径三是学生出资购置部分书籍。如此三管齐下,先办起班级图书箱或班级阅览角,这样增加了书籍量,几乎每天每人手中都有一本课外书、一份报纸,学生如置身书的花丛,成为了“花丛”里快乐的“蜜蜂”。

2、引导阅读练习册中的“课外阅读能力训练”题,不仅可以进

行知识迁移训练,更能培养读书兴趣,拓展学生视野,进行语言信息的积累。还要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学了《晏子使楚》,我就向学生介绍晏子生平,并让学生去学习有关晏子的其他故事;学了《人琴俱亡》,我就向学生介绍《世说新语》,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3、备课组教师团结合作,把平时看到的时文美文印发给学生阅读。

四.教师参与,共同阅读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学生也可成为我师。在语文活动中,教师不是局外人,不仅仅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更是一名阅读的参与者。这样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师生也就容易沟通,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引导。教师在语文活动中也应像学生那样,坚持到位,并取学生之长,补己之短,做到“教学相长”,认真提高自身“听说读写”的能力,避免那种在学生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