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梳理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堂笔记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历史背景:1. 东晋灭亡后,南方出现了一系列的割据军阀,形成了南北分裂的局面;2. 南方政权主要有宋、齐、梁、陈等朝代,统称为“南朝”。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1. 江南地区是中国文明古国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但在东晋时期,它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穷落后地区;2. 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中原地区的百姓纷纷南渡,使江南人口急剧增加,这给江南地区的开发带来机遇;3. 南朝时期,江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如修建浚、挖沟、开垦荒地、修筑堤坝等,这些工程的建设大大提高了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4. 同时,南朝时期还有许多重视农桑的农学家、地理学家和水利工程专家,如许慎、左思、郦道元等,他们的关于农业、地理和水利建设的著作,对江南地区的开发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江南地区的人口变迁:1. 南北分裂后,各朝代大量征调民夫和士兵,导致中原地区人口锐减,而南方人口却逐渐增加,特别是江南地区人口快速增长;2. 南朝时期,江南地区人口增长的原因,除了南渡百姓的增加外,还有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农业生产增加,使得江南人口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增长;3. 另外,南朝时期还有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如麻疹、痘疮、疟疾等,这些疾病的爆发和蔓延也造成了人口的减少。

四、南方与北方的差异:1. 南方的风土人情、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使得它与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多雨湿润,四季如春,北方则干燥寒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 南方的水网纵横,水资源丰富,适合水稻等水田作物的种植,而北方的水资源有限,适合种植小麦、玉米、豆类等旱作农业;3. 南方交通主要依靠水路,而北方则主要依赖陆路,这也导致南、北方在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差异。

五、总结:1. 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古代农业、水利和地理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2.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反映了中国文明的多元性和地域性差异;3. 应该全面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发扬各地区、各族人民的优秀传统,以促进中国的整体发展。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同步复习: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知识点填空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同步复习: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知识点填空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原因:①南方有优越的;②,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南方。
1.东晋灭亡后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是怎样频繁更替的?东晋——、、、(统称)。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2.继宋朝之后,中国南方与北方实力对比中为何处于劣势?①皇帝势力萎缩,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强大;②皇帝对官员的放纵,导致政治日益败坏;③大规模叛乱,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表现:农业: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修建水利工程;②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④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手工业:缫丝、造纸等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商业:农业和手工艺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知识点填空
一、东晋的兴亡Βιβλιοθήκη 1、西晋的灭亡:年,内迁的灭掉西晋。
2.东晋的建立:时间:年、建立者:、都城:。
3.东晋为何不能恢复中原?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乏后援。
4.淝水之战后,东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局面?“,”。
5.东晋的灭亡:年。
二、南朝的政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年年 东 晋 灭 亡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
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589 557 502 479 420
317
东晋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从地域上来说,主要是指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420 317 316
西 晋 灭 亡
年年 东 晋 建 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义熙十一年(415年)……至于元嘉(
宋文帝年号)末, 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
刘裕
刘义隆
(363年-422年) (407年-453年)



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 méng 外来的百
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 (
齐jiōng,是梁指从外面关门陈的闩、钩等),盖东
社会安定
西



“闻鸡起舞”
317 316
年年 东 晋 建 立
“中流击楫(jí 短的船桨)”
祖逖(tì)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
1.东晋的兴亡
“荆扬晏(安定)安,户口殷实”
西

晋 灭
水 之



北方: 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
383
317 316
年年






东晋: 统治局面相对稳定
1.东晋的兴亡 门阀政治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四单元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四单元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素养导学】史料实证:结合材料分析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时空观念: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

唯物史观:通过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知识构建】一、东晋的兴亡和南朝的政治1.简述东晋的建立和兴亡过程。

(1)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2)北伐:东晋初期多次北伐,因缺少后援,未能恢复中原。

(3)发展: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4)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2.南朝的政治: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南京) 。

【思维导引】南京是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1.南朝时期,“江南之为国盛矣”的原因是什么?(1)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自然条件优越,社会比较安定。

(3)南下移民和南方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2.“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是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此外,南方经济发展还有哪些表现?【思维导引】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虽然得到开发,但是仍然落后于北方地区。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史料研习】(东晋时期)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

——《晋书·姚兴载记》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时空观念】经济重心南移(前两个阶段)魏晋时期,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任务一】【历史故事中的家国情怀】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勤奋练武,夜半闻鸡起舞,随时准备报效国家。

西晋末年,他流亡江南,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

司马睿令其自行招募军队,祖逖只好带领亲族、同乡100多家,于313年渡江北上。

船到中流,他站立船头,慷慨激昂地击楫说:“祖逖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跟随的人都被他的豪情壮志感动。

【七上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七上历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掌握东晋的兴亡、江南地区的开发2.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情况。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预习提纲一、东晋的兴亡1.西晋灭亡:年内迁的灭掉西晋。

2.东晋建立:时间317年,建立者,都城建康。

3.东晋政治表现: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形成“,”的局面。

东晋经济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4.东晋灭亡: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420年-589年的170年中,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四个王朝。

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南朝的政治表现:1)前期(宋)——宋武帝、宋文帝在位,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2)后期(梁)——梁武帝时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大规模叛乱,江东最富庶的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原因:①江南地区优越具备发展农业有利条件。

②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江南地区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

⑤统治者比较重视2.表现:1)农业:①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

②农业生产技术也有很大改进:犁耕、精耕细作,选种、育种、田间管理、粪肥等。

③农业的多种经营。

2)手工业: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快速发展,3)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3.影响:为日后中国古代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梳理一.东晋的兴亡316年,匈奴人灭西晋。

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课件)
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多种经营。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 面都有显著发展。
(3)商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 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 的大都市。
东晋黑釉鸡首壶
南朝青瓷莲花尊
东晋南朝时期,冶炼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突出表现是灌钢法的推广。人们把生铁料 和熟铁料同时冶炼,加以反复锻打,形成 质地优良的钢材。用这种方法制造兵器和 农具,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提高。
复习导入
魏 220年
西 266年,司马炎改魏
晋 为晋,西晋建立。
263年魏国灭蜀
东 汉
蜀 221年
吴 229年
280年,西晋灭吴。
统治腐朽 皇帝昏庸
西晋
八王之乱
266年~316年
少数民族内迁
西晋灭亡
十六国 东晋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学习目标
1.知道东晋建立及灭亡的基本史实。 2.了解南朝政权的更迭。 3.知道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
2.东晋初期
南北政权对峙。东晋朝廷多次北伐,在祖逖 等人的努力下,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掣肘; 有的统帅北伐动机不纯,利用北伐发展自己的 势力,这些内耗最终导致东晋未能恢复中原。
思考:东晋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江南的士族在孙吴灭亡后,依然拥有雄厚的 政治、经济实力,他们对南迁的晋朝宗室很 冷淡,对北伐与光复中原没有兴趣。
东晋的兴亡 南方政权更替
南朝的统治 原因
江南地区的开发 表现 影响
课堂练习
1.(延安黄陵期末改编)东晋初年,帝(司马 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与从弟导 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东 晋
兴盛
衰落
灭亡
包括朝代:宋、齐、梁、陈
南 朝
都城:建康(今南京)
转折
的江 开南 发地

原因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B )
A.司马昭、司马炎 B.司马炎、司马睿 C.司马懿、司马炎 D.司马昭、司马睿
【2】下列不属于南朝政权的是( B )

Hale Waihona Puke 东晋宋齐梁陈朝
南朝
读史料:
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 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 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思考:《宋书》里描写南朝时的江南与《史记》描述 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西



建康

建康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西晋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东晋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南 朝
宋 齐
刘裕 420年 —479年 萧道成 479年—502年
建康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北朝
东魏 北齐
东 魏 西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周


蜀 吴
(3)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
南 朝 莲 花 尊
东晋织成履
南方的初步开发 促进南方商业的兴旺和城市的繁荣, 建康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城市。
影响: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 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

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

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

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知道这一时期政权分立的时代特征;(时空观念)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并从中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通过祖逖北伐的相关故事,感悟祖逖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对比导入:出示白居易《忆江南》及《史记》中江南的描写教师引导:白居易的《忆江南》很好的描绘出了江南春意盎然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之美。

那江南一直都是美丽富饶的景象吗?老师再给大家出示一则《史记》中对江南的描写。

很显然,在西汉司马迁的笔下,当时的江南是人烟稀少且较为落后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江南地区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呢?(二)新课讲授1.东晋的兴亡(1)西晋灭亡:【知识回顾】你还记得西晋是怎样走向灭亡的吗?①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转衰的转折点;②316年,内迁的匈奴贵族攻陷西晋都城。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
王敦
王导
(政治)
(军事)
2. 东晋的政治特点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司马睿是皇族的旁支,在政治上威望不高,他当皇帝得益于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政治主要依靠王导 ,军事上主要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把持朝政 (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3. 东晋的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曾收复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小结
江南地区的开发
影响
表现
原因
①政治特点:门阀政治(“王与马共天下”) ②北伐失败
420--589年
317-420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趋向平衡。 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促进了民族融合。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农业
1.耕地面积增加(垦荒、湖田),兴修水利工程。
2.生产技术:
3.粮食产量:
4.经营方式:
(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
2.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原因)
3. 相对北方而言,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社会原因)
4. 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1.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5. 南方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由落后、荒凉变为富庶
秦汉时期
南朝 宋
对比一下,在秦汉时期和南朝时,江南地区有何变化?
思考:开发江南地区需要拥有哪些条件?
劳动力
技术
社会环境
自然条件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

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三国
两晋
(前秦)
魏 (220—265) 蜀 (221—263)
西晋(265—316)
十六国 (304—439)
吴 (222—280)
短暂统一(280—316)
东晋
(317—420)
南北朝
建立:386
北朝 北魏
统一:439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南朝 宋420



589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 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二: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
东晋
司马睿 317年—420 年
宋 刘裕 4209年—502

建 康
梁 萧衍 502年—557

陈 陈霸先 557年—589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 两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隋 唐
长江流域的经济重要性已与之接近 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南宋:江南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江浙)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5)明清:江南成为农业、工商业中心,产生资 本主义 萌芽
感谢您的聆听
•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 江南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表现
农 1、开垦出大量良田;(看图册45) 业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开 方 始使用粪肥); 面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4、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
手 工 1、养蚕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增 业 长); 方 2、冶铸技术(灌钢法); 面: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烧制)。
材料一:汉中期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 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 千金之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部编版)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部编版)

材料二:这个地区古代森林、沼 泽广泛分布, 正如《禹贡》所记 古扬州之地: “厥草惟夭,厥木维 乔,厥土惟涂泥。”(这里的草很 茂盛,这里的树很高大。这里的 土是潮湿的泥。) 具备了农业发 展的良好条件。 ——《六朝时期的江南农业经济》
②自然条件优越;
2.开发的原因: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3.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
重大事件有关( D )
A.八王之乱
B.祖狄北伐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4.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D )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情境导入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取而代之
魏国
西晋
灭亡
蜀国 吴国
灭亡 统一 全国
十六国 (前秦)
东晋
东晋形势图
时间: 317年 建立者:司马睿 都城: 建康(南京)
2.东晋的政权特点:
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家族世袭表
司马懿
琅邪武王 司马伷
司马昭
司马师
琅邪恭王 司马觐
晋元帝 司马睿
晋武帝 司马炎
原因: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人南迁,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先 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社会比较安定; ④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 共同努力。 (2)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具体都有哪些表现?请你举例说明。
表现:①农业:耕地增加、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很 大改进、实行农业多种经营。②手业生: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 纸、造船、制盐等有显著的发展。③商业:商业交流和城市繁荣有很大 发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堂任务清单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堂任务清单答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堂任务清单※学习目标1.记住东晋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2.记住南朝包括哪些朝代、都城3.说出东晋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表现※学习过程Ⅰ、知识梳理一、东晋(1)建立者:司马睿;(2)建立时间:317年;(3)都城:建康;(4)主要情况:“王与马,共治天下”。

多次北伐,未能恢复中原。

淝水之战胜前秦,获得安定局势(5)灭亡:420年灭亡二、南朝(420-589年)宋、齐、梁、陈。

都定都建康,其中宋(刘裕所建)最强大。

三、江南地区开发1、原因(1)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3)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4)南下移民和当地人的共同努力2、表现(1)荒地开垦;兴修水利;(2)推广犁耕,精耕细作,生产技术改进(育秧移栽技术、麦稻兼作);(3)手工业、商业发展;建康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城市。

Ⅱ、预习检测一、选择题1.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掉西晋的是(B)A.氐族B.匈奴C.鲜卑D.羌族2.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D)A.推广和改进犁耕B.推广选种、育种技术C.水稻采用育苗移栽D.普遍种植双季稻3.南朝四个朝代的更替顺序是(C)A.梁、齐、陈、宋B.陈、梁、齐、宋C.宋、齐、梁、陈D.齐、梁、宋、陈4.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是(A)A.宋B.齐C.梁D.陈5.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B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B. 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C.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D. 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6.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C)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政权掠夺北方人口7.在江苏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青瓷器具,烧制技术达到很高水平,专家推测这些青瓷应当是人们当时的日常生活用具。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教学课件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八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教学课件

一、东晋的兴亡
(三)东晋北伐
①丢失北方 大片领土
北伐
西晋疆域图
②限于淮河 东晋以疆南域图的地区
◆观察地图,说说与西晋相比,东晋的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东晋的兴亡
(三)东晋北伐
我如不扫清中 原,誓不复返!
闻鸡起舞
祖 逖
中流击楫
◆祖逖北伐的结果如何?
一、东晋的兴亡
(四)东晋灭亡
司 马 德 文
东晋灭亡后,我国南方 地区进入“南朝”时期
二、南朝的政治
◆观察下列表格,说说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有何特点? 南朝政权一览表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宋 刘裕 420—479年(共59年) 建康 齐 萧道成 479—502年(共23年) 建康
梁 萧衍 502—557年(共55年) 建康
陈 陈霸先 557—589年(共32年) 建康
称帝前曾任官职 平北将军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材料三: (东晋后期南方)天下 无事,③百南姓方乐社业会。的相对安定
——《晋书》
材料四: (宋文帝下诏,号召臣 民)耕蚕④树统艺治,者各鼓尽励其和力重(视并开把发劝农 成绩的好坏与仕途升迁相联系)。
——《宋书·文帝纪》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阅读教材,找出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完成下列表格。
课程目录
一、东晋的兴亡
司 马 睿
一、东晋的兴亡
(一)东晋建立
公元316年,西晋 王朝在八王之乱和 内迁各族武力进攻 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公元_3_1_7_年,镇守长江下游 的皇族_司__马__睿__,在以__王__导_ 为首的世家大族的拥戴下当 上皇帝,重建晋王朝,以 __建__康__为都城,史称_东__晋___。

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辅导资料06 教学课件_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辅导资料06 教学课件_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江南生产技术先进
D.江南劳动力资源丰富
3.《中国历史人口管理与变迁》一书中记载:“晋武帝司马炎死后,
出现八王之乱,黄河流域又成战场,关中大饥荒,大量百姓逃往四
川南阳、今湖北、湖南等。……北方至少有90万人迁向比较安定的
C 长江流域苏皖、鄂、湘、川等地。”材料反映了( )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已逐渐得到开发,所以宋 朝时的江南,非常富饶,经济发达。
江南地区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 的自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 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 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四,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 努力。
新课探究
一、东晋的兴亡 1.西晋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人中的一支武装所灭
从西晋后期开始,出现了我 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 口迁徙高潮。
然而,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 族人民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激起 他们的强烈反抗,内迁各民族趁 西晋内乱,纷纷起兵反晋。
2.东晋建立
317年,镇守长 江下游的西晋皇族司 马睿重建晋朝,定都 建康,史称东晋。
“ Hale Waihona Puke 谢 ”3.北方十六国的出现
在东晋建立时,北方 陷入严重的混乱。西晋灭 亡后,内迁的少数民族在 北方先后建立了15个政权, 连同西南的成汉,一共16 国,史称“十六国”。
合作探究
东晋时期,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 局面,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这种现象说明 什么问题?
在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 权倾朝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 势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 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 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 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 江东最富庶的地区惨遭烧杀抢掠,导 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自此,在南 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新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新课件

A.周王室势力大减
B.周朝即将灭亡
C.分封制得到巩固
D.周朝政局稳定
2、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
C 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
解。”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 )
A.分封制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
B.周王朝统一全国的趋势
C.周王朝衰落,奴隶制度遭破坏
二.南朝的政治 1.南朝的更替
朝代
西晋 东晋

南齐 朝梁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裕 420年—479年
萧道成 479年—502年 建康
萧衍 502年—557年
陈霸先 557年—589年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南 北 朝 地 图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壹 经济发展,风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打制石器
(人力)
磨制石器
耒耜(骨耜) 青铜铲(西周) 铁具(春
影响:1、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
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
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
(畜力)
3、人类社会由青铜时代
手工业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 Nhomakorabea业
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农 业: 兴修水利;推广改进犁耕;
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 间管理和施肥;育秧移栽水稻; 麦稻兼作、双季稻;种桑养蚕、 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域的开发知识梳理新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域的开发知识梳理新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域的开发》知识梳理新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域的开发一、知识梳理1.东晋的兴亡成立: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统治①政治: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护。

司马睿政治上依托王导,军事上依托王导的堂兄王敦。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竟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②军事: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份地域。

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来自北方的要挟。

相对稳固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进展,江南显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衰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东晋衰亡。

2.南朝的政治概况:420—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接踵显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繁荣: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刻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宁。

衰落: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从地址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趋败坏。

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兵变,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域受到烧杀抢掠,致使千里绝烟,人迹罕有。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照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3.江南地域的开发缘故:西晋末年以来,大量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域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优越的江南地域取得开发,经济迅速进展起来。

江南地域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宁。

表现①农业:在南下移民和本地民众一起尽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专门大的改良,包括推行和改良犁耕,实行精耕细作,和推行选种、育种、田间治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
洞庭湖
荆江大堤今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
东晋织成履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
讲授新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

5.通过观察整理、分析推理、模拟实 验等方 法研究 日食的 成因和 变化过 程,以 及研究 、发现 日食过 程中的 更多信 息。并 能根据 实验发 现,用 模型或 图示解 释各类 日食的 成因和 更多的 现象。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向月球 的光。

8.关心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
讲授新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 发展,江南“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的景象。420年,东晋灭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

季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季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2、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
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3、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润 B、土地肥沃 C、社会安定 D、北方人南迁
二、南朝的政治 3. 衰落:
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 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
季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季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南朝的政治 3. 衰落:
侯景之乱 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
南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促进了江南地 区的进一步的发展。
季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行业
农业
手工业
表现
1、耕地面积增加 2、兴修水利 3、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4、实行多种种植
在制盐、织布、制瓷、冶铸等方 面有显著发展
西晋境内内迁各族分布图
北 方 民 族 南 迁
中原人民南迁
季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根据提示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①自然环境 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②社会环境 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③劳动力与技术因素
西晋后期中原人口南迁,输送大量劳动力, 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宋 420-479
南朝 (建康) 420-589
齐 479-5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梳理新部编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知识梳理
1.东晋的兴亡
建立: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统治
①政治: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

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②军事: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东晋灭亡。

2.南朝的政治
概况:420—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

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繁荣: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衰落: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

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3.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

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

表现
①农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
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例如,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这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使谷物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②手工业:南方的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③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二、重难讲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的特点
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但最终趋向统一。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江南经济发展。

民族融合形成一次高潮,长江、黄河流域民族间差异逐步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