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角度看电影字幕翻译-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从目的论看国产电影字幕中文化词的英译-精选文档

从目的论看国产电影字幕中文化词的英译-精选文档

从目的论看国产电影字幕中文化词的英译在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影视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手段,正在随着世界各国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而备受关注。

在外国电影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电影也以其独有的魅力进入了国际市场,电影逐渐成为了一种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异的普遍存在,外国观众欣赏中国电影和领略中国文化魅力时候,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对那些承载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词的理解上存在相当大障碍。

这就要求字幕翻译者找到国产电影字幕翻译的有效策略,特别是正确处理字幕中文化词的策略,将国产电影字幕的英译质量推向更高的台阶。

关于处理源语语篇中的文化词语,李运兴提到,文化词语的翻译方式大致可以采取直入式、阻断式、诠释式、融合式和归化式。

本文尝试从“目的论”的角度,以国产电影的英译为例,对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词语的处理进行探讨,采用了归化和压缩式翻译策略以期对国产电影字幕翻译有所借鉴。

一、翻译的目的论概述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出现于德国,它独树一帜。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卡特琳娜.莱斯(K.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霍斯曼特瑞和克里斯汀.诺德(Christiane Nord)。

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目的论”,其宗旨是“目的决定方式和手段”,目的论又包含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

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也是最高原则,其他两项必须服从它。

“目的原则”是指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

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此外,还有“语际连贯”,“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仲伟合、钟钰,1999)“忠诚原则”认为译者在翻译过中一方面要尊重原作者,尽量贴近原文作者意图,另一方面又要对译文的读者负责,尽量符合他们的口味,在协调目的语读者和原作者关系之间达到一种平衡(贾文波,2004)。

从多元角度看电影字幕翻译

从多元角度看电影字幕翻译

从多元角度看电影字幕翻译一、引言影视作品有着它自身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影视翻译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相比较,必须体现口语化、大众化、人物的个性化和情感化等特点。

本文作者将目光放在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上,以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目的论和翻译行为理论为指导,尝试性探讨影响字幕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

二、电影字幕翻译的概述字幕有两种: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

通常所说的电影字幕翻译是指语际字幕的翻译。

它是指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

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

它不仅是对片中人物的对白和其他相关信息的一种解释性的补充说明.而且提供更多的信息量,有助于听力或智力有障碍的人能够看懂或理解电影的内容。

所以字幕翻译的显著特点是:1.广泛的简化和浓缩;2.语篇从口语转换为书面语:3.字幕的语言信息呈递进式推进。

字幕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一种文化传输和移植的过程。

电影具有文化传媒的特殊性,还决定了它对字幕译文有诸多特殊要求和限制。

字幕是闪现在屏幕上的文字.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限制,牵涉到时间、空间、情节内容与人物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字幕翻译的评价标准就在于能否在有限的时空内配合画面和声音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

所以,电影字幕翻译的目的是:1.通过字幕更加鲜活地展现影片中人物的个性,从而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影片:2.帮助传播国外的文化,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异国文化,使目的语观众能够享有与源语观众相似的体会和感受。

三、电影字幕翻译中运用的理论1功能对等理论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奈达在他的等值翻译理论中利用信息论原理,从读者接受原文信息的角度,阐明了动态对等原理――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

即译文读者应能以与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

1986 年,奈达将“动态对等”修改为“功能对等”,指出翻译就是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言再现源语信息,翻译追求自然而贴近的等值而非同一,翻译的首要之点.是翻译信息的内容兼顾信息的语体,功能对等优于形式对等。

目的论视角下《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翻译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在整个影片制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与角色情感。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探讨《肖申克的救赎》的字幕翻译如何体现导演的意图,并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一部由弗兰克·德拉邦特(Frank Darabont)执导的美国电影。

该影片根据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Andy Dufresne)在一所监狱中坚持信念和勇气的故事。

影片呈现了监狱中的残酷与黑暗,同时也传递出对自由、希望和友谊的追求。

字幕翻译在帮助观众理解这些情感和主题的同时,还需要准确传达导演的意图。

首先,字幕翻译需要准确地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心理变化是影片的重要一环。

在安迪被关押期间,他逐渐寻找并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并通过图书馆和其他途径传递知识与智慧给其他狱友。

在这一过程中,字幕翻译需要结合上下文和角色表演,将安迪内心复杂的情感准确传达给观众。

例如,在安迪与瑞德(Red)的对话场景中,原文中瑞德说:“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有时字幕翻译为“希望是一种危险的东西。

”,有时却表达为“活着就是为了希望。

”。

前者更加准确地揭示了瑞德对希望的看法,后者则更加生动地传递给了观众安迪对希望的坚持。

通过灵活运用字幕翻译的手法,导演的意图得以在不同场景中传达出来。

其次,字幕翻译需要保留原汁原味的对话和文化因素。

影片中有许多美国文化和习语,如果直接翻译成中文可能会导致观众的理解误差。

字幕翻译应尽量保留原文的幽默、戏剧性,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注解或转换文化背景。

例如,在影片中,安迪给瑞德写信时说:“Remember, Red,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thing ever dies.”,直译过来可能失去原文中“Red”的形象和对话的节奏感。

浅析英语电影字幕翻译方法

浅析英语电影字幕翻译方法

浅析英语电影字幕翻译方法电影翻译作为一种新型的翻译,自21世纪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和翻译人员加入了这一领域的翻译。

当前,中西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将英文电影字幕翻译成中文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提高汉语翻译的效果已成为英语电影介绍的重要环节。

本文结合英语电影字幕的特点,以现有电影翻译资料为例讨论了当前字幕翻译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最后从多层次的推广角度给出了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的方法。

希望通過本文的工作,可以为英文电影字幕的翻译提供有益的信息,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共同发展。

2.字幕翻译的特点2.1口语化大多数电影通过某些情节来解释含义。

许多情节是生活中的场景,因此电影台词是口语化的。

由于电影中人物的对话和语境不同,因此采用的翻译技术也不同。

2.2内容丰富由于英语电影的类型多种多样,相应的电影行字幕也多种多样,因此字幕的内容丰富多彩。

例如,带字幕的科幻电影和生活电影之间在风格上会有巨大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要求翻译人员具有丰富的信息储备和广泛的知识。

2.3历史性电影是历史的产物。

每个时期的电影题材、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2.4瞬时性电影是文化消费的商品。

每行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与日常交流相同。

因此,字幕应与字符的行匹配,并且内容应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示出来。

因此,字幕的翻译应在文本长度上保持一致,而内容应更加一致。

2.5合理性电影是时代的艺术品,所以它应该顺应时代的特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背景,才可以顺应思想时代的主流,所以达到流传经典的水平。

作为表达电影意义的主要方式,台词承担了主要任务。

经典系列可以生存很长时间,而不太受欢迎的系列则很快就被遗忘了。

这样,字幕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看电影的人只能通过字幕翻译后的语言来理解每一行字符的内容。

如果字幕翻译没有传达正确的含义,那么上电影的人会感到困惑,因为他们不了解电影讲话的内容。

如果电影没有被观众所理解,更不用说警告甚至传播给人们了。

从多元角度看电影《小鬼当家》字幕翻译

从多元角度看电影《小鬼当家》字幕翻译

从多元⾓度看电影《⼩⿁当家》字幕翻译2019-08-09[摘要]《⼩⿁当家》是1990年好莱坞拍摄的⼀部喜剧电影,电影⼤获成功,后来的四部续集也不同凡响。

这部电影被引到中国之后,也引起了⽆数中国影迷的热爱,翻译者从多元化的⾓度透析这部电影,将⾥⾯的台词翻译成中⽂字幕时,将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的论、翻译⾏为理论充分运⽤进来,结合中国⼈的欣赏⼝味,塑造了⼀个活灵活现的“⼩⿁智⽃蠢贼”喜剧故事。

本⽂就对翻译者如何从多元⾓度将《⼩⿁当家》字幕进⾏有效翻译的⼿段进⾏呈现,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多元⾓度;《⼩⿁当家》;字幕翻译幼⼩的麦考利在《⼩⿁当家》中撑起了整个故事局⾯,与⽼戏⾻乔·派西之间的⽃智⽃勇堪称喜剧电影史上的“⼀段佳话”。

电影故事情节紧张可笑,许多滑稽的动作、奇妙的想法都给电影增⾊不少,让观众看得意犹未尽。

为了让这部电影更好地被中国观众所接受,翻译者着重在中⽂字幕翻译上下⼯夫,尽量从中国式的思维嵌⼊、创新性的⼝语翻译上⼊⼿,希望能够带给中国观众⼀段奇妙的喜剧旅程。

⼀、《⼩⿁当家》简介⼩凯⽂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是最低下的,所有⼈都欺负他。

圣诞节到来,伯伯⼀家与他们的家庭共同去巴黎度假,由于时间原因,⼤家都匆忙收拾⾏李去坐飞机,⽗母、兄弟姐妹都忽略了正在沉睡的⼩凯⽂。

⼩凯⽂醒来发现⼤家都“消失”了,以为⾃⼰的魔法已灵验,将他们都变没了,所以欢快地过了“home alone”的⽣活。

此时,两个蠢贼获悉只有⼩凯⽂⼀⼈在家,于是有了⾏窃的念头,但是在⼩凯⽂的精⼼布置之下,在家⾥设了许多“陷阱”,两个蠢贼屡屡受挫,上演了⼀出⼜⼀出滑稽搞笑闹剧,最终在⼩凯⽂⾃⾝努⼒与神秘的“铲雪⼈”的帮助下,顺利将两个蠢贼降服。

⼩凯⽂再次与⽗母、兄弟姐妹相聚,众⼈被⼩凯⽂的经历所折服,重新接受了这个“淘⽓”的孩⼦。

⼆、电影字幕多元化翻译策略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是语⾔学家、翻译理论家奈达根据他⾃⼰的等值翻译理论提炼出来的翻译原理,既要让观众知道原⽂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要从观众的⾓度来考虑翻译效果,从语义到语体的翻译内容的精华提炼中,从最贴近原意本⾝的素材上⼊⼿,让翻译内容更加⾃然协调。

从多元系统论角度看武侠电影字幕英译

从多元系统论角度看武侠电影字幕英译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从多元系统论角度看武侠电影字幕英译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50时期起便开始有了广泛的影响。

《电影字幕翻译》课件

《电影字幕翻译》课件
对于非母语观众来说,字幕翻译是他们理解和欣赏电影的关键,能够提高他们的观 影体验和娱乐享受。
字幕翻译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的发展 。
电影字幕翻译的历史与发展
电影字幕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世纪初,当时无声电影开始逐 渐被有声电影所取代,字幕翻译
开始出现并逐渐普及。
动态对等
译文在目标语言中传达的信息与原文在源语言中的信息等值,强调译文的流畅 性和自然度。
形式对等
译文在形式和结构上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强调译文Fra bibliotek忠实性和准确性。
文化因素的处理
音译
保留原文的音节或发音,适用于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翻 译。
注释
对原文中的文化背景、历史事件等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读 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语言习惯
尊重目标受众的语言习惯,避免使用 生僻词汇或过于复杂的句式,确保字 幕易于理解。
语言规范与表达方式
语言规范
遵循目标语言的语法、拼写和标点规范,确保字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表达方式
根据电影情节和人物性格,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使字幕更加生动、形象。
语言创新与表达力
语言创新
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 语言创新,以更符合目标受众的语言表 达方式传递信息。
意译
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和意 境,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 写,以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
归化与异化
归化
以目标语言的文化为归宿,将原文中 的文化因素进行本土化处理,使译文 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异化
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差异,让读者领略 到不同文化的风味和特点,丰富目标 语言的表达方式。
动态对等与形式对等
和准确性。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摘要:电影的字幕翻译作为人们得到电影信息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然而,通过单一的文本分析角度来评估字幕翻译质量是不够全面的。

本文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从语言、视觉和音频层面探讨了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分析了字幕翻译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法,以期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新的探究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字幕翻译,语言特点,视觉特点,音频特点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结合了语言、视觉和音频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艺术形式,吸引了全球数不清观众。

字幕翻译作为观众得到电影信息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到电影的观览效果和沟通效果。

然而,字幕翻译涉及到多种语言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转换,因而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

本文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从语言、视觉和音频三个层面分析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够为电影字幕翻译的探究和应用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一种综合了语言、图像、音频等多种表达方式的探究方法,主要关注话语中各种模态之间的互动和干系。

语言、视觉和音频作为电影字幕翻译的三大因素,互相交织,共同构成了电影字幕翻译的综合模态。

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能够全面评估字幕翻译的质量,丰富了对字幕翻译的理解和探究。

三、电影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电影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主要表此刻以下三个方面:1. 简洁性:字幕翻译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传达足够的信息,因此需要进行忠实度和简洁度的平衡。

2. 语境依靠性:字幕翻译需要依托电影画面和音频来理解上下文,并进行准确的翻译。

3. 文化转换性:字幕翻译需要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合理的转换,使得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

四、电影字幕翻译的视觉特点电影字幕翻译的视觉特点主要表此刻以下三个方面:1. 字幕位置:字幕通常出此刻电影屏幕的底部或顶部,需要合理打算位置,不影响观众对画面的观览。

2. 字幕样式:字幕的字体、大小、颜色等因素需要思量观众的可读性和观览体验,同时与电影画面风格保持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多元角度看电影字幕翻译、引言影视作品有着它自身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影视翻译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相比较,必须体现口语化、大众化、人物的个性化和情感化等特点。

本文作者将目光放在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上,以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目的论和翻译行为理论为指导,尝试性探讨影响字幕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

二、电影字幕翻译的概述字幕有两种: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

通常所说的电影字幕翻译是指语际字幕的翻译。

它是指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

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

它不仅是对片中人物的对白和其他相关信息的一种解释性的补充说明.而且提供更多的信息量,有助于听力或智力有障碍的人能够看懂或理解电影的内容。

所以字幕翻译的显著特点是:1.广泛的简化和浓缩;2.语篇从口语转换为书面语:3.字幕的语言信息呈递进式推进。

字幕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一种文化传输和移植的过程。

电影具有文化传媒的特殊性,还决定了它对字幕译文有诸多特殊要求和限制。

字幕是闪现在屏幕上的文字.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限制,牵涉到时间、空间、情节内容与人物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字幕翻译的评价标准就在于能否在有限的时空内配合画面和声音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

所以,电影字幕翻译的目的是: 1.通过字幕更加鲜活地展现影片中人物的个性, 从而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影片: 2.帮助传播国外的文化,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异国文化, 使目的语观众能够享有与源语观众相似 的体会和感受。

三、电影字幕翻译中运用的理论1 功能对等理论 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奈达在他的等值翻译理论中利用信息论原理,从读者接受原文信息的角度, 阐明了动态对等原理――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

即译文读者 奈达将“动态对等”修改为“功能对等”, 指出翻译就是从语义 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言再现源语信 息,翻译追求自然而贴近的等值而非同一,翻译的首要之点.是 翻译信息的内容兼顾信息的语体, 功能对等优于形式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将接受理论的原理引入翻译研究, 将译文读者与原文读 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对等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 读者等同反应论。

功能对等的基本点就是将原文文本的读者的理 解和欣赏方式与译文文本的读者的理解和欣赏方式加以比较。

译对等可分为几个层面: (1) 语义等值。

用译语准确再现源语的 思想内容; (2) 文化等值。

准确传达源语中的文化因素; 3.文体 等值。

传递源语的艺术、审美及作者的风格和个性。

奈达的对等理论把焦点明确地放在了接受者的反应上. 因此 应能以与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

1986 年,故称评价翻译的标准是原文与译文同各自接受者之间关系的比较。

不必以在英文电影的字幕翻译上。

译者尤其要重视观众的反应,受限于原文形式上的束缚,需要尽量达意。

为了达到和原片相同或类似的效果,译者可以调整译文部分内容,使其适应译文接受者,在译文效果上面求得对等。

此外,影片具有的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文体特色都应该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受到足够的重视.且应在译文字幕中予以体现。

使观众在理解和欣赏加字幕的电影时能达到原版电影观众理解和欣赏电影的程度。

面以美国影片《律政俏佳人I 》的字幕翻译为例,分析下翻译对等的几个层面。

(1)Elle Woods:You're breaking up with me?I thought you were proposing .原译:你想和我分手?我以为你只是想想罢了。

Warner:Proposing?分析:译者将propose 译成“想想”。

Propose 还有“求婚” 之意。

而根据影片前面的铺垫.Elle 原以为Warner 是要向她求婚的,所以这里的propose 应译为“求婚”。

这个错误就是由于字面理解错误而导致的语义不等值。

除了语义不等值外,影片还有少数翻译未达到文化等值。

例如:(2)在课堂上,一位教授说:“ The law is reason flee from- ”passion .”原译:法是从激情中解放出来的。

分析:这实际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它约定俗成的翻译是法是理智,而不是激情”。

译者由于文化方面的积累不够而造成了翻译的文化不等值。

2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论认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

即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对原文的转换.而是在目的中对原文化的一种信息传递。

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

该理论的首要法则一一目的法则,细而说之:1.要为读者服务。

译文最终为读者服务,读者所特有的文化背景、阅读需要等因素影响着译者的翻译行为。

译者应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原文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以实现翻译的目的。

2.目的决定方法。

翻译目的决定着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选择和使用,以及翻译过程的重心。

具体地说,就是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同样的原文,在措辞、安排句子结构、选择对应表达和再现语言特色、句子重点、翻译风格等方面可以而且应该有所不同。

根据德国功能主义的“目的论”,电影字幕翻译是受到翻译目的制约的行为。

它是为了“尽力传递电影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好地实现电影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以最大程度地吸引观众”。

所以.电影字幕翻译的目的就是在时空的制约下,用最有 效的方式提供最相关的信息,满足目的语观众的需求。

同时,每 部电影的具体目的依不同电影而定,根据电影的类型,如动作、 惊悚、喜剧和纪实等,字幕翻译可以相应地分类。

针对不同的语 言特征,字幕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例如:在喜剧电影《律 政狂鲨》中。

有这样一句话: I swearto God! 这句话容易翻译, 就是“我向上帝发誓 ! ”然而结合当时的语境,主人公的表情和 动作,很明显是一个让观众发笑的镜头, 这句直译就无法让目的 语观众发笑。

所以译者为了达到喜剧电影的目的一一使人发 笑.就可以将这句话译为“我向毛主席保证 ! ”。

这样翻译的目 的就达到了和原先影片所要表达的同样的目的。

翻译目的论所遵循的还有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

连贯性文必须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能够让译文读者理解其意义。

忠实 性法则是指译文语篇和原文语篇之间应存在某种对等关系。

原文资料就是一部完成了的电影. 包括电影对话、人物形象以及音乐。

译文就是加注字幕的同一部电影。

字幕 最终呈现的样子要符合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

3 翻译行为理论 1981 年。

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 物贾思塔 ?赫兹 ?曼塔利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

她把翻译看做是为 了实现特定目的而实施的复杂活动, 包含参与者 ( 发起者、 译者、 译文使用者和译文接受者 )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 ( 时间、法则指的是译者应该考虑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和实际情况:译就电地点和媒介) 等方面。

(1) 发起者,可能是个人、群体或机构。

这一角色所起的作用是发起翻译活动并给出翻译要求。

(2) 委托人是指要求译者为了某个特殊目的和特定的接受者进行翻译,得出译文的人。

(3)原文生产者是给翻译者提供原文的人。

(4)文本生产者为发送者用以表达其交际意图的文本中的语i=r、文体特色负责。

(5)发送者利用文本传递某个信息。

(6)译者是担负起翻译任务的人。

译者以翻译要求为指导完成翻译。

(7)译文使用者,将译文付诸使用的人。

(8)译文接受者是实际上读到或听到译文的人。

根据翻译行为理论。

字幕翻译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在翻译过程中.导演一人同时充当了发起者、委托人和译文使用者这三个角色,他定主题、定基调、定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

字幕必须满足导演的要求和目的。

因此导演的意图影响电影要达到的目的。

从而启发译者使用哪种翻译策略,决定字幕最终呈现的样子。

同时字幕译者也是重要的环节。

在翻译过程中.他得到原文和翻译要求,然后研究分析翻译要求是否可接受,是否可行,译文是否必要,与发起者协商修改要求等,最后做出决定并执行。

由于译文接受者是译者认为会读到或听到译文的人.对译者来说意义重大,在翻译过程中也是决定性要素,也属于翻译要求的一部分。

例如:影片《卧虎藏龙》的导演李安曾说:“当然做给西方观众看,我们不能像一般武打片一样,亚洲市场已经很习惯那些飞檐走壁的东西,已经不用解释。

但对西方观众还需要做些交代。

”导演的目的是试图用不同于亚洲市场的做法传递武侠文化,这构成了翻译的主旨。

根据这一主旨,译者广泛使用删减以及诠释等策略保证字幕的连贯,提高字幕的易读性。

例如:①“剑走轻灵,兵器里它算是最轻的。

” 译文:“Still . thesword is the lightest 0f weapons ” 分析:字幕译者采用了删减策略,省去“ The an 0f u .sing sword lies initslightness' '。

②贝勒爷一直是关心我们的人。

译文:Sir rre has always been our protector ” 分析:译者采用了“ protector' '一词。

在西方文化中它指那些位高权重的贵族阶层人士,为了增强他们的影响力,给予一些文人、武士经济上的资助。

通常,保护者和被保护人之间不会有很密切的关系。

这个词恰巧就符合电影当中说话人俞秀莲和她口中贝勒爷的关系。

所以在这里,译者把观众放在了首位,充分考虑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和字幕。

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让观众理解到其中的真实意义。

四、结语为了做到“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于观众,耳目能懂”.电影字幕翻译需要充分研究和分析原片内容、时代背景、语言功能和风格特征:同时应根据功能对等原则、目的论原则和翻译行为理论。

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并在其指导下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通过多种翻译手段进行再创造.以此保证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商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