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推广影响因素探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绿色建筑;环境效益;影响因素
绿色建筑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凭借着先进的技术与思想,率先推出建筑物节能的思想。经过半个世纪的迅猛发展,绿色建筑的理论已经相对成熟。从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来看,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国累计评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1000多项,总建筑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条件、政策支持等的不同,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分布不均衡。
绿色建筑推广影响因素探析
摘要:大量能源伴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被消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与排放大户,提出“绿色建筑”理念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绿色筑标准的借鉴,归纳出较清晰的评价标准体系,对标准进行相对重要性评价,权衡利弊,提出能够促进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及需要优先发展、能够提升绿色建筑推广环境效益的具体因素,把这些因素作为绿色建筑推广的促进因素。
随着绿色建筑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绿色评价标准体系》,各地方政府也跟随国家政策出台符合各自地方情况的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一个与内外交互的系统,其评价应该从其系统特征和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方面入手展开,然后围绕绿色建筑评价的总目标进一步分层次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若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就应该从环境保护方面入手,保证绿色建筑建成后与环境间的友好关系,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其次,在绿色建筑本身的建设上,要考虑到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这种利用不仅是在施工过程中,更多的是要考虑到在绿色建筑未来运营中,对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而从绿色建筑的长期发展上来看,管理系统是否完善与到位也是必不可少因素;最后,既然绿色建筑重点是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那无论是在绿色建筑施工阶段还是在后期运营阶段的居住体验,同样也是考量其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为A层,“资源合理利用”,“环境友好”,“管理到位”,“人员健康”,为B层,B层中的每一项标准下再分C、D两层。
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尚属较新鲜的事物,因此改变传统建筑的建造思维而转向绿色建筑的建造,是需要人们改变自我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这一模式与计划行为理论有相近之处,因此本章以国内外前人对绿色建筑推广制约因素的研究为基础,并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归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制约因素,形成了18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制约因素。
绿色建筑推广促进因素分析
传统建筑从哪些方面改进能够转变成为绿色建筑,应该遵循于这些标准,促进传统建筑向绿色建筑的转变。需要遵从的标准中,这些标准能够从较大程度上体现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发挥绿色建筑的技术经济效果,也是需要我们加以考虑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做出相对重要性分析,找寻出有更大环境意义的标准。
研发,都会消耗相当大的资源,因此绿色建筑成本也将会不可避免的在高位运行。(2)投资来源不足,缺乏融资能力。绿色建筑的投资现阶段还是不够充分,建筑商融资空间有限。(3)绿色建筑施工难度大。绿色建筑建造过程要建立设计与施工两个阶段,设计阶段要考虑现阶段的空间合理利用及未来改造的容易度;施工阶段则要从材料的选取,构造和使用角度出发,保证建筑的合理性。但我国由于起步较晚,在各相关技术与资格认证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绿色建筑还是具有较大挑战的工程。(4)企业对于新技术的掌握不够充分。建筑商对于该类技术掌握的不够及时与充分,且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这将使得该类技术应用不到位,从而影响绿色建筑的建造。(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可测量标准不够明确。各地标准更多的是定性的评判,而定量评判较少。(6)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及培训。各相关企业缺少相关的技术指导培训,无法与时俱进的了解到当下国际上最先进的绿色技术,也没有较好的机会学习到这些绿色技术。(7)缺乏统一的绿色建筑管理机构。在绿色建筑管理机构这方面,很少地方设立一家这样的机构。
绿色建筑推广制约因素分析
制约因素的提出是从个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来分配相关参考文献所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新的制约因素,以此来进一步分析现阶段我国推广绿色建筑的瓶颈所在。
个人行为态度分为:(1)公众对绿色建筑的效益认识不够充分。公众的环保意识也逐年增加,但面对绿色建筑这项较新兴的事物,其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2)当下建筑师意识薄弱。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是最能把握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的。(3)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随着利润的不断增加,大部分建筑商对社会的责任感却没有如影随形。(4)消费者对绿色建筑意识薄弱,责任感不强。在绿色建筑推广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地位同样重要。(5)消费者对环境绿化的贡献单一。消费者对待环境问题的解决意识上最多停留在节约用水,用电,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上。
知觉行为控制包含:(1)绿色建筑企业成本过高。成本问题一直是阻碍建筑商推广绿色建筑热情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绿色建筑的建造不仅是从选材上要优于普通建筑,体现出绿色性;在建筑周围的环境上更是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实现真正的节水节地节能。而现阶段我国的绿色建筑还处于成长期,很多材料与技术还不够成熟,无论是从国外引进还是我们进行自主
主观规范包括:(1)绿色市场拉力不足,消费需求不高。消费者是绿色建筑的最终消费主体,因此消费需求所带来的市场拉力是建筑商选择建造什么样的建筑的重要决定因素。(2)绿色建筑至今没有全面展开,同业竞争压力不大。目前企业与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及消费意识的问题、成本问题,导致绿色建筑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大力开展,同业竞争也将因此不会趋于明显,这同样也会导致企业由于压力不足而无法形成强烈的建筑绿色建筑的意识。(3)缺乏绿色建筑标杆企业的鼓舞。极少出现领先类的企业来为本行业做出表率。(4)政府宣传不足,企业推广受限。在这种宣传不够广而深的情况下,想推广发展绿色建筑同样遇到了难题。(5)推广政策不够完善。现有政策方面,大多是对建筑商来说的,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没有进一步的鼓励优惠政策。(6)政策推广强制性不足。政策的强制性依旧不足,多数建筑商会把绿色建筑的政策当成一种行政标准而不是法律约束。
绿色建筑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凭借着先进的技术与思想,率先推出建筑物节能的思想。经过半个世纪的迅猛发展,绿色建筑的理论已经相对成熟。从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来看,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国累计评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1000多项,总建筑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条件、政策支持等的不同,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分布不均衡。
绿色建筑推广影响因素探析
摘要:大量能源伴随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被消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与排放大户,提出“绿色建筑”理念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绿色筑标准的借鉴,归纳出较清晰的评价标准体系,对标准进行相对重要性评价,权衡利弊,提出能够促进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及需要优先发展、能够提升绿色建筑推广环境效益的具体因素,把这些因素作为绿色建筑推广的促进因素。
随着绿色建筑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绿色评价标准体系》,各地方政府也跟随国家政策出台符合各自地方情况的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一个与内外交互的系统,其评价应该从其系统特征和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方面入手展开,然后围绕绿色建筑评价的总目标进一步分层次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若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就应该从环境保护方面入手,保证绿色建筑建成后与环境间的友好关系,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其次,在绿色建筑本身的建设上,要考虑到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这种利用不仅是在施工过程中,更多的是要考虑到在绿色建筑未来运营中,对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而从绿色建筑的长期发展上来看,管理系统是否完善与到位也是必不可少因素;最后,既然绿色建筑重点是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那无论是在绿色建筑施工阶段还是在后期运营阶段的居住体验,同样也是考量其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为A层,“资源合理利用”,“环境友好”,“管理到位”,“人员健康”,为B层,B层中的每一项标准下再分C、D两层。
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尚属较新鲜的事物,因此改变传统建筑的建造思维而转向绿色建筑的建造,是需要人们改变自我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这一模式与计划行为理论有相近之处,因此本章以国内外前人对绿色建筑推广制约因素的研究为基础,并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归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制约因素,形成了18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制约因素。
绿色建筑推广促进因素分析
传统建筑从哪些方面改进能够转变成为绿色建筑,应该遵循于这些标准,促进传统建筑向绿色建筑的转变。需要遵从的标准中,这些标准能够从较大程度上体现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发挥绿色建筑的技术经济效果,也是需要我们加以考虑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做出相对重要性分析,找寻出有更大环境意义的标准。
研发,都会消耗相当大的资源,因此绿色建筑成本也将会不可避免的在高位运行。(2)投资来源不足,缺乏融资能力。绿色建筑的投资现阶段还是不够充分,建筑商融资空间有限。(3)绿色建筑施工难度大。绿色建筑建造过程要建立设计与施工两个阶段,设计阶段要考虑现阶段的空间合理利用及未来改造的容易度;施工阶段则要从材料的选取,构造和使用角度出发,保证建筑的合理性。但我国由于起步较晚,在各相关技术与资格认证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绿色建筑还是具有较大挑战的工程。(4)企业对于新技术的掌握不够充分。建筑商对于该类技术掌握的不够及时与充分,且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这将使得该类技术应用不到位,从而影响绿色建筑的建造。(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可测量标准不够明确。各地标准更多的是定性的评判,而定量评判较少。(6)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及培训。各相关企业缺少相关的技术指导培训,无法与时俱进的了解到当下国际上最先进的绿色技术,也没有较好的机会学习到这些绿色技术。(7)缺乏统一的绿色建筑管理机构。在绿色建筑管理机构这方面,很少地方设立一家这样的机构。
绿色建筑推广制约因素分析
制约因素的提出是从个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来分配相关参考文献所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新的制约因素,以此来进一步分析现阶段我国推广绿色建筑的瓶颈所在。
个人行为态度分为:(1)公众对绿色建筑的效益认识不够充分。公众的环保意识也逐年增加,但面对绿色建筑这项较新兴的事物,其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2)当下建筑师意识薄弱。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是最能把握本行业的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的。(3)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随着利润的不断增加,大部分建筑商对社会的责任感却没有如影随形。(4)消费者对绿色建筑意识薄弱,责任感不强。在绿色建筑推广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地位同样重要。(5)消费者对环境绿化的贡献单一。消费者对待环境问题的解决意识上最多停留在节约用水,用电,减少生活垃圾的排放上。
知觉行为控制包含:(1)绿色建筑企业成本过高。成本问题一直是阻碍建筑商推广绿色建筑热情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绿色建筑的建造不仅是从选材上要优于普通建筑,体现出绿色性;在建筑周围的环境上更是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实现真正的节水节地节能。而现阶段我国的绿色建筑还处于成长期,很多材料与技术还不够成熟,无论是从国外引进还是我们进行自主
主观规范包括:(1)绿色市场拉力不足,消费需求不高。消费者是绿色建筑的最终消费主体,因此消费需求所带来的市场拉力是建筑商选择建造什么样的建筑的重要决定因素。(2)绿色建筑至今没有全面展开,同业竞争压力不大。目前企业与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及消费意识的问题、成本问题,导致绿色建筑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大力开展,同业竞争也将因此不会趋于明显,这同样也会导致企业由于压力不足而无法形成强烈的建筑绿色建筑的意识。(3)缺乏绿色建筑标杆企业的鼓舞。极少出现领先类的企业来为本行业做出表率。(4)政府宣传不足,企业推广受限。在这种宣传不够广而深的情况下,想推广发展绿色建筑同样遇到了难题。(5)推广政策不够完善。现有政策方面,大多是对建筑商来说的,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没有进一步的鼓励优惠政策。(6)政策推广强制性不足。政策的强制性依旧不足,多数建筑商会把绿色建筑的政策当成一种行政标准而不是法律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