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论文
农行实习调查报告,优秀专业论文
![农行实习调查报告,优秀专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48ea3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9.png)
农行实习调查报告,优秀专业论文在农行实习的调查报告经过在农业银行的一段时间的实习,我从客观上对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自己更加充分地理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我这次实习是在一个小县城的农业银行里面,由于这个县的人均生活水平不高,经济相对落后,所以我们行得业绩相比较而言比较低。
在银行的这段时间里,我掌握了很多银行的组织方式、管理以及业务经营等方面的知识。
由于银行规定没有柜员号(实体柜员权限)的人员一律不准担任单人上岗,于是初来乍到的我除了协助会计主管整理每日会计凭证,就是从《农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指南》一书中获取了不少重要的初步信息。
但理论和实践是有一定差距的,通过后来的实际操作让我对书本的内容更加融会贯通,下面谈谈在这期间我对银行工作有限的认识。
个人银行首先要提一点,农行实行的是综合柜员制,是指按照规定的业务处理权限和操作流程,由单一或多个员工的组合,通过临柜窗口为客户综合办理本外币对公会计、出纳、储蓄、信用卡等各种金融业务,并独自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种劳动组合方式。
每天清晨,营业前所有当班柜员根据主管规定提前5分钟到岗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加盖存取款凭条现金讫章等等。
款箱到达后,一天的工作就可以开始了。
柜员要进入DCC柜面操作系统,必须先通过银行指纹对其柜员身份进行认证签到。
指纹仪通过数据接口连接到网点的业务终端,安全可靠。
个人银行业务包括储蓄业务、金穗卡业务、速汇通、代收代付、中间业务、个人柜台签约(网上银行)等。
这些均由柜员通过在本终端DCC系统中输入相应交易代码和一系列操作才能完成。
本外币一本通是将客户的本、外币活期(含现钞、现汇)储蓄存款使用同一帐号、同一存折,按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记载。
可涵盖目前普通本、外币活期储蓄存款的一切业务种类,分活、定期两种。
此外,我这次实习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对公业务),其他一般了解的有储蓄业务、信用卡业务、贷款业务。
会计业务对公业务的会计部门的核算(主要指票据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记帐、复核与出纳。
农业银行论文
![农业银行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805260ea5e9856a56126066.png)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0 引言 (4)1 绪论 (5)1.1 研究背景 (5)1.2 研究意义 (6)1.3 研究流程 (8)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概述及实践分析 (8)2.1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概述 (8)2.1.1 CRM的产生和发展 (8)2.1.2 CRM的涵义及相关概念……………………………………………102.1.3 CRM的本质………………………………………………………132.1.4 CRM的四个周期…………………………………………………152.2 客户关系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172.2.1 客户理念角度……………………………………………………172.2.2 营销策略角度……………………………………………………172.2.3 信息技术角度……………………………………………………182.2.4 商业过程角度……………………………………………………192.3 客户关系管理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分析 (20)2.3.1 国内外应用环境分析……………………………………………202.3.2 国内外应用现状…………………………………………………233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简况及CRM现状 (24)3.1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简况 (24)3.1.1 规模………………………………………………………………243.1.2 企业文化…………………………………………………………253.1.3 经营范围…………………………………………………………253.1.4 机制架构…………………………………………………………253.1.5 市场定位…………………………………………………………263.1.6 战略目标…………………………………………………………273.2 CRM对于商业银行的重要性…………………………………………273.3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CRM现状 (29)3.3.1 上海农商行CRM状况……………………………………………293.3.2 与国外商行的差距………………………………………………324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CRM的实施建议 (35)4.1上海农商行CRM系统实施的基本构想 (36)4.1.1 系统设计背景及整体思路 (36)4.1.2 CRM的需求分析………………………………………………………384.2 CRM系统的主要目标……………………………………………………414.2.1 总体目标 (41)4.2.2 分阶段目标 (42)4.3 CRM系统各模块的主要功能…………………………………………434.3.1 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43)4.3.2客户服务中心系统 (43)4.3.3 风险评价系统 (44)4.3.4 业务流程再造系统 (45)4.3.5 行员培训系统和客户经理管理系统 (45)4.4上海农商行实施 CRM的具体步骤 (46)4.4.1 CRM系统的开发………………………………………………………464.4.2收集客户信息,形成360度客户信息视图 (46)4.4.3对客户进行分类分析,确定“金牌”客户…………………………484.4.4 满足“金牌”客户差异化需求,培养客户忠诚度…………………494.4.5 做好客户联系,取得客户信息反馈 (51)4.5 影响上海农商行实施CRM的因素 (51)5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实施CRM的相关建议 (55)5.1调查研究客户满意程度 (55)5.2金融创新 (57)5.2.1 流程创新 (57)5.2.2 组织创新 (60)5.3 建立多渠道的客户交互服务系统 (60)5.4 大力推行客户数据库营销 (61)5.5 人力资源建设 (62)6 结论 (63)参考文献 (65)译文 (67)原文说明 (77)摘要加入WTO后,国内银行业的经营策略从追求“规模效益”向挖掘“客户效益”转变,客户将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源。
毕业论文“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分析——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毕业论文“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分析——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30da28aaea998fcc220ef3.png)
★★★★★★学校毕业论文题目: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分析——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学号:_____ __ ___姓名:_____ __ _______班级:____ ____专业:______ 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 _______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网络的普及和网购意识的日益增长,网上银行业务也开始发展起来。
网上银行的兴起伴随着一个弊端,那就是网上银行操作的风险性,为了能更好的避免这些风险,我们对网上银行的操作进行了各种防护手段,更好的让客户知道如何操作是安全的。
网上银行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向,它给银行带来的表面变化是减少了固网点和经营成本,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不间断服务。
更深刻的变化是在于,银行由经营金融产品的中介机构开始向提供信息和投资理财的服务性机构转换。
这是金融业经营理念上的重大变化,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
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业务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风险。
对网上银行进行安全性的分析,有利于更好的开展网上银行业务。
中国农业银行是成为国内实现全国连通“网上银行”的大众普及型银行。
目前,无论是网络银行技术,还是业务量均在国内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被许多著名电子商务网站列为首选的网上支付工具。
【关键字】中国农业银行系统安全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系统风险农行目录1网上银行概述 (1)1.1网上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1.1.1信息技术革命是网上银行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1)1.1.2网上银行是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1)1.1.3网上银行是银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1)1.2网上银行的发展状况 (1)2中国农业银行网上银行的系统功能和特点 (1)2.1系统功能 (1)2.1.1用户管理功能:包括增加用户、日志查询。
(1)2.1.2K宝管理功能:包括安装K宝、删除K宝。
(1)2.1.3数字证书管理功能:包括证书申请、下载、更新、查询、备份、恢复。
农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农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f4da61b9d528ea80c779a1.png)
农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一、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的最大特征是纵向式的,而目前农行是以分行为经营单位的体制,其风险管理体制也以横向为主,不利于风险管理效率的提高。
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可从两个层面进行调整:一是在风险管理的决策层面,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在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在总行一级设一个独立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风险管理系统的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该委员会主席由全行的首席风险管理主管担任,负责制订全行的风险控制标准及风险管理规划,完善风险管理控制制度,判断和决策重大风险管理事项,监督高级管理层关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的控制情况,对本行风险管理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及水平进行定期评估,提出完善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意见。
二是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实行上级行风险管理部门对下级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同级业务部门风险管理窗口负责人的直接管理和考核,下级行风险管理人员和风险窗口管理人员在所管辖的区域和领域内全面监控执行总行风险管理政策,包括搭建运作组织,推广风险管理工具,量化评估与分析报告等,以利于总行风险管理部门综合归纳各区域、各领域的风险暴露,进行全面风险整合和对冲,实现对整个机构的积极风险配置。
同时,为确保矩阵式垂直化管理的有效执行,还应建立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推行风险经理制和风险报告制,对所有业务流程和关键风险点实施有效监控,对重大风险事项及时预警和报告,确保对业务流程中的任一环节均能体现“四眼”原则,真正实现风险管理重点的三个转变:即从现实的风险向潜在的风险转变,从风险的事后处置向风险的前期控制转变,从风险资产的管理向资产风险的管理转变。
此外,风险管理部门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风险承担者不能同时为风险监控者,风险承担与风险监控必须分离。
《农行S分行网点经营转型研究》范文
![《农行S分行网点经营转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019fa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c.png)
《农行S分行网点经营转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国领先的商业银行之一,农行S分行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网点经营模式的转型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农行S分行网点经营转型的背景、现状、问题及策略,以期为该行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农行S分行网点经营现状1. 传统经营模式农行S分行传统的网点经营模式以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为主,如存取款、贷款、汇款等。
这种模式在过去的金融市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其局限性日益凸显。
2. 客户结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变化,客户的金融需求逐渐向便捷、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传统网点已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型。
三、农行S分行网点经营转型的必要性1. 市场需求的变化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银行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为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份额,农行S分行亟需进行网点经营转型。
2. 提升服务质量的需要传统的网点经营模式在服务质量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服务流程繁琐、等待时间长等。
通过转型,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农行S分行网点经营转型的策略1. 优化服务流程通过简化服务流程、提高自助设备的使用率等措施,提高服务效率,缩短客户等待时间。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
2. 强化产品创新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如开发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服务,满足客户的便捷需求。
同时,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拓宽业务范围。
3. 提升客户体验通过改善网点环境、提高员工素质等措施,提升客户体验。
同时,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4. 强化风险管理在转型过程中,要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业务发展的稳健性。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等措施,保障银行业务的安全运行。
五、农行S分行网点经营转型的实施建议1. 制定详细的转型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制定详细的转型计划,明确转型目标、步骤和时间表。
【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4200字(论文)】
![【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4200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905f2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4.png)
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目录一、中间业务的概念 (1)二、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1)(一)中国农业银行基本情况 (1)(二)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概况 (1)(三)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种类 (2)三、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一)个人中间业务发展艰难 (2)(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有待优化,创新程度不够 (2)(三)缺乏中间业务专业人才 (2)四、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3)(一)重视理财业务发展及创新 (3)(二)完善中间业务组织管理结构,实现中间业务管理创新 (3)(三)加快中间业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结语 (4)一、中间业务的概念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规定中间业务性质是非利息性收入,并且按照中间业务的进入模式,将其划分为如下两类,一是实行申请备案制度;二是应用审批制度。
多数银行都认为,中间业务属于低成本或者零成本,银行以顾客付费代理人身份办理业务。
在百度百科看来,其以银行传统业务为依托,发挥银行本身的在资本作用、声誉和其他好处。
以信息与技术优势为依托,为了尽量降低成本。
协助客户解决金融问题,以运作业务,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劳务的公司,应当收取部分服务费。
银行作为传统业务的参与者,其作用,银行从事中间业务,其作用在于经纪人或者代理人。
该定义对银行中间业务发生的标准,内容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描述、表现模式与功能,帮助读者了解中间业务这一概念。
简单地说,该业务就是银行借助其收益与资源,间接参加信贷活动,为双方提供财务信任服务,并收服务费的商业模式。
二、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一)中国农业银行基本情况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中央管理下的国有银行,始建于1951年的农业合作银行的前身,是新中国组建的首家国有商业银行。
资金实力雄厚,总市值位居国内上市银行第五位,2018年,在福布斯全球2000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五。
中国农业银行在全球拥有24062家分支机构,300089台atm机,外国代理行1171,服务于世界3.5亿人口,260多万家公司。
毕业论文(1)
![毕业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731ab33631b765ce0508145f.png)
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原先以发展存贷业务为主的模式不利于其在竞争中占优势,因此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成了现阶段银行竞争的焦点。
本文将从我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制约原因,改进对策等方面阐述农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银行中间业务一、农业银行主要业务概述作为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中国五大银行之一中国农业银行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其主要的业务分为三大板块: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
(一)资产业务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其吸收的资金,从事各种信用活动,以获取利润的行为。
主要包括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
放款业务是农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现阶段农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投资业务是指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是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资产业务,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负债业务负债是银行由于受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
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的负债。
(三)中间业务中间业务又称表外业务,是指农业银行不动用自己的资金,依托自身的技术、机构、人才等优势,为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服务性业务。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现阶段中国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包括:结算业务, 信用证业务, 信托业务, 租赁业务, 代理业务, 银行卡业务, 咨询业务等。
二、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随着金融网络化的普及,农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可以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网络银行,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
中间业务收益占商业银行总收益的比例越来越高。
据统计,目前西方国家的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50%左右,一些大银行如美国花旗银行竟高达70%以上。
农业金融论文
![农业金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1368d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d.png)
农业金融论文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业金融论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农业金融论文篇1加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摘要: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背景下,加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只有意识到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中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才能真正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一、农业产业化对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并指出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
显然,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走上繁荣,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金融业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着融资主渠道作用,但是由于农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不但使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各主体离不开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农户与供销、加工服务主体的产销协作、经营组合。
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组织发育,现在已形成了多种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以及一些少量的产销一体化公司。
尽管其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多样化,但其参与的主体主要有四种类型:农户以及一些小规模农民专业户(处于产业化中生产环节);龙头企业(连接生产和市场,其中包括农村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大户、城市商贸加工企业以及一些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合作中介组织(专业合作性的专业协会);产销一体化公司(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
农业金融论文六篇
![农业金融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65d24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d.png)
农业金融论文六篇农业金融论文范文1通过计算后可以发觉,虽然人均实际农业GDP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在时展过程中都有着其不平稳性,但是其彼此之间却存在着肯定的平衡关系。
其四者之间的变动模式受对方影响,形成了当今农村金融业的现实影响结构。
也就是说农村人均GDP是否增长,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
然而,在Granger因果检验的过程中,其分析结果显示,包括了农村金融规模、结构其是均与农村经济增长没有直接明显的关系。
然而农村金融效率却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此,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虽然农村经济增长并不能有效的促进农村金融规模与结构有所变化,但是不得不关注的是,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效率的乐观促进影响。
其二,与农村经济增长推动农村金融效率有异,农村经济规模等对农村经济增长并无明显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农村金融进展存在着肯定的滞后性,从而影响了我国农村金融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脚步,对我国农村整体进展,甚至是整个中国经济进展都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目前金融进展滞后的影响因素(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滞后农村金融进展的首要缘由在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的不完善。
目前,商业性的农村金融组织在其职能上存在缺失,从而导致了金融体系扶持农村经济建设的稳定性严峻缺失。
举例来说,中国农行原本是政府特定的支持与扶持农村建设的商业银行,然而,由于农业当前在经济进展中存在落后性与弱质性,从而导致了农业银行自身运营的机制产生问题,迫使其不得战略调整,最终减小了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扶持力度。
当然,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相比,政策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则偏向了边缘化。
这种边缘化表现突出的是农村进展银行其建设初衷并未与现行状态达成全都,只进行农副产品放贷服务的进展银行,已经大大滞后了农村金融进展。
当然,金融工具的缺失与服务手法的单调也大大影响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完善性,从而造成了金融进展的滞后现象。
农行企业文化论文
![农行企业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41b14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5.png)
农行企业文化论文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直接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现实中,企业在经历了最初的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战略管理后,正日益认识到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资金、技术、人员、策略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农行企业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农行企业文化论文篇1浅谈品牌引领农行的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摘要:文章阐释了农行品牌与先进企业文化的关系,论述了农行先进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农行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农行品牌先进企业文化内涵基本路径方法一、“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与农行先进企业文化的关系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象征和代表。
作为经营货币的、高风险的特殊企业,品牌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渐成为决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随着2008年农总行“大行德广,伴你成长”中国农业银行品牌战略的启动,标志着农业银行迈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了自己的行魂、行动纲领和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
农业银行正在向社会倡导一种理念和向世人庄严承诺:中国农业银行将行大事,立大德,竭力携手客户,以客户为中心,伴客户一起成长,与时代同行,共同开创各自伟大事业的美好明天。
这也是农业银行的社会价值所在。
这意味着农业银行要以一流银行的面貌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和为客户创造价值。
然而,农业银行行大事,立大德,伴客户一起成长的基础是农业银行自身的成长,而农业银行自身的成长一定源自农业银行员工的成长,农业银行能为客户提供的一流服务和创造的价值更是要源自一流的农业银行员工。
中国农业银行将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用好人才,与有进取心的员工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同谋发展,富有成就。
作为农业银行的品牌,必须由各级机构以其为中心在各项经营活动中大力展开和进行外化,并与农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要努力建设以“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为主线的、包括理念、制度、形象等要素在内的农业银行文化体系,增强农业银行员工对“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理解的深度,培养农业银行员工对“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产品和自身提供的服务的自豪感,激发农业银行员工对“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的工作热情、责任感、使命感、认同感、归属感和紧迫感,建立起员工与组织之间正相关的依存关系,使农业银行员工个人的行为、思想、情感、信念、习惯与农业银行“大行德广,伴你成长”品牌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成一种合力与整体趋向,激发出农业银行员工个人为实现农业银行的共同目标而奋斗的主观能动性和奋勇拼搏的精神。
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论文
![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cbc1e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0.png)
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论文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简介核心竞争力概念自1990年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aryHamel)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是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中,通过积累、整合其资源、知识、能力而形成的、企业所独有的、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
但并不是企业中所有的资源、能力都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知识、能力具有以下的特征:1.价值特性:是指企业能够为顾客提供超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
以顾客所看重的价值为取向,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或更好的服务。
2.功能特性:体现在为各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是真正为企业实现价值所应具备的功能。
3.内在属性:(1)独特性和不易模仿性(也称异质性):是指企业具有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这种特性是企业个性化发展的结果,是企业中各种资源、能力长期积累的结果,很难被竞争对手掌握。
(2)延展性: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其他各种能力的坚实平台,能够为企业衍生出一系列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3)动态性:指核心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要不断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也可能在竞争中逐步丧失其竞争优势,沦为企业的一般竞争力。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能够获得长期超额利润的最基本的、长期的、稳定的一种竞争能力,是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集中体现。
目前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在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应积极吸取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精华,充分考虑本行业的特征来识别、培育、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农业银行财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
![农业银行财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43b0ed376baf1ffd4fad60.png)
农业银行财务集中核算分析论文一、财务集中核算体制的建立按照农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和财务集中改革的总体思路,财务集中需全部上收辖属机构的财务核算权,将内部相关本币财务收支项目的列账权全部上收至管理行财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和支付管理,其辖属机构不再负责上述财务收支项目的核算职能。
第一,推行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提升了核算层次。
上收了支行的费用、固定资产、非结算应收款项挂账和营业外收支等财务列账权,上收了总务出纳和职工教育经费列账权,实行财务资金归口管理。
被上收财务权的支行实行报账制形式,向集中行申请报账列支。
第二,整合财务管理劳动组合,明确岗位和责任。
第三,完善内部资产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扩充了对资产管理的范围,增加了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申请网上审批、自动计提折旧、资产减值准备等功能,同时,还加强了对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基建项目管理和租赁类资产的管理。
第四,统一同一核算中心的薪资管理制度。
第五,完善财务审批制度,重建财务审批流程。
第六,完善财务资金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加强对费用存款户管理功能,对财务资金实行“一户”归口管理。
财务集中核算后,仍执行现行财务管理审批流程、授权权限等,实行分级审批、分级管理。
实行财务集中后,集中行对上收行的各项财务支出事项仍采用预算额度控制下的分项管理、监控使用原则。
其主要特点是:(一)内容完备、指标控制。
财务集中核算的内容包括:备抵和固定资产类项目、部分损益类支出项目、营业外收入类项目、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应付及往来类项目、其它资产类项目。
集中行要将上级行规定集中核算的内容和项目都纳入财务集中管理的范围,通过采用集中记账模式,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控制在上级行下达计划额度内,并设定各上收行的预算额度。
各上收行对本行固定资产、费用总额计划控制负责,上收行报销费用、计提折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时,将自动扣减计划额度,各上收行在计划额度内统筹、合理安排费用支出。
中国农业银行会宁县支行论文
![中国农业银行会宁县支行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b45f10bed5b9f3f90f1cbb.png)
浅谈服务三农“四融”平台县域发展模式及风险管控摘要近两年是金融创新成就斐然的阶段,无论是传统的老金融面孔,还是互联网金融这个“弄潮儿”的出现引爆了整个金融市场,“微信银行”“余额宝”等已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革命性的颠覆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互联网金融这匹“黑马”引爆了这个行业,阿里、京东、联想纷纷进军农村市场不断向传统的金融业发出“挑战书”。
面对来势凶猛的互联网金融浪潮,笔者以中国农业银行会宁县支行为例,谈谈“四融”平台发展的意义、发展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四融‛平台、县域‚三农‛、风险防控随着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的不断深入,大型法人客户和城市个人业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农村市场有着传统和天然的优势,且随着国家对农村、农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今日之农村已非昔日之农村,今日之农民,也非昔日之农民,县域的‚三农‛业务已成长为金融的富矿区。
‚三农‛业务已经占据我行的半壁江山,做好‚三农‛业务,也将是我行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四融”平台建设的意义新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探索新常态下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精准扶贫”攻坚行动,人民银行、银监会也提出的“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工作要求。
农业银行因“三农”而立,因“三农”而兴,因“三农”而发展壮大,正如刘士余董事长所说:“农业银行要将服务“三农”作为安生立命之本,发展壮大之基。
”省分行新一届党委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审时度势推出服务三农“四融”平台,是对“惠农通”服务点功能的再延伸,是当前我行开拓“三农”领域,抢占农村市场的利器和“杀手锏”,让县域支行服务三农有了强有力的抓手,作为今年的头号任务和一号工程,既是政治任务,也是业务发展的内在需求。
农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论文
![农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bfa2fc650e52ea541898e4.png)
农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论文范文摘要: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市场风险,我国农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也必将面临日益严重的利率风险,对利率风险有效的管理将是农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紧迫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信贷资产作为农行的基本业务和盈利主体,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农行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农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利率一、利率市场化给农行带来的风险及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形成以中央银行调控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市场利率为主的利率体系。
利率水平的预测和控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虽然从每个金融机构的自身来看,它对自己的金融产品具有定价能力,也就是说它能确定本机构的筹资成本和贷款收益,但它的定价水平能否被市场所接受,则取决于能否与市场利率保持一致。
因此,它的定价能力是受到限制的,必须考虑市场利率水平,与市场利率保持一致。
从国内金融市场的实际状况来看,结合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经验,我国农业银行要从四个方面着力,循序渐进地构建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
一套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是实现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的基础。
我国农业银行的机构设置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同步市场改革进程,管理的力度滞后于风险的强度,内部职能分工不够明晰,日常工作管理重点在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只是其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一个方面,并未在银行日常经营和风险管理中充分考虑。
以信贷管理部、资产风险管理部等部门替代资产负债管理部,一些行以信贷风险管理作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心。
此外,一些行计划财务部也在行使资产负债管理的职能,对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加以规划管理,但其管理目标是保证银行各项资产负债指标符合比例管理的标准,资金在全国各分支行的调配上满足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需要,很少考虑利率风险问题,关于利率预测更是一片空白。
因此,建立利率风险管理必需的组织机构,发挥相关组织结构的实际作用,是农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前提。
《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财务费用列账研究》范文
![《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财务费用列账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0bd0e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5.png)
《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财务费用列账研究》篇一一、引言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作为一家国内重要的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会涉及众多的财务费用列账工作。
如何正确、有效地处理和列账这些费用,对于银行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篇论文将对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的财务费用列账工作进行研究,以促进其在财务管理方面更科学、更规范。
二、财务费用列账的重要性财务费用列账是银行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银行的运营成本、利润分配以及税务处理等多个方面。
正确的财务费用列账能够真实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
同时,规范的列账流程也有助于防范财务风险,保障银行的稳健运营。
三、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财务费用列账的现状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在财务费用列账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费用归类不够准确,导致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列账流程不够规范,存在操作风险;部分员工对财务规定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列账错误等。
四、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财务费用列账的改进措施(一)完善财务费用分类标准为了更准确地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应完善财务费用的分类标准。
根据费用的性质、用途和发生频率等因素,将费用进行合理分类,并制定详细的分类目录。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并应用这些分类标准。
(二)优化列账流程银行应优化财务费用列账的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列账效率。
同时,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列账的准确性。
此外,还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财务费用列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三)加强员工培训与考核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财务规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对员工的列账工作进行定期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此外,还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财务管理创新,提高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
五、实施效果与展望通过实施上述改进措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的财务费用列账工作将得到进一步规范和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农业银行的论文
中国农业银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简称ABC,农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中国四大银行之一。
最初成立于1951年(辛卯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
数年来,中国农行一直位居世界五百强企业之列,在“全球银行1000强”中排名前7位,穆迪信用评级为A1。
2009年,中国农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在2010年完成“A+H”两地上市,总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银行第五位。
1企业文化
(1)使命: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
(2)愿景:建设一流现代商业银行
(3)核心价值观:诚信立业稳健行远
(4)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相关理念]
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
管理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合规创造价值责任成就事业
服务理念:客户至上始终如一
风险理念: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
人才理念: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尚贤用能绩效为先
宣传口号:大行德广,伴您成长
(5)农行标志
中国农业银行使用的标志是于1988年11月1日启用的。
中国农业银行标志图为圆形,由中国古钱和麦穗构成。
古钱寓意货币、银行;麦穗寓意农业,它们构成农业银行的名称要素。
整个图案成外圆内方,象征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规范化。
麦穗中部构成一个“田”字,阴纹又明显地形成半形,直截了当地表达出农业银行的特征。
麦穗芒刺指向上方,使外圆开口,给人以突破感,象征中国农业银行事业不断开拓前进。
行徽标准色为绿色。
绿色的心理特性是:自然、新鲜、平静、安逸、有保障、有安全感、信任、可靠、公平、理智、理想、纯朴,让人联想到自然、生命、生长;绿色是生命的本原色,象征生机、发展、永恒、稳健,表示农业银行诚信高效,寓意农业银行事业蓬勃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标志的原作者是陈汉民先生。
2公司规模
中国农业银行通过全国24064家分支机构,30089台自动柜员机和遍布全球的1171家境外代理行,以覆盖面最广的网点网络体系和领先的信息科技优势,向全世界超过3亿5千万客户提供便利、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境内分支机构共计23,461个,包括总行本部、32个一级分行、5个直属分行、316个二级分行、3,479个一级支行、19,573个基层营业机构以及55家其他机构。
境外分支机构包括3家境外分行和4家境外代表处。
主要控股子公司包括6家境内控股子公司和3家境外控股子公司。
大陆地区
2010年末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2011年达11.68万亿元,占全国银行金融业资产总额的11.3%,是中国最具规模和实力的大型上市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末各项存款达9.62万亿元,各项贷款5.63万亿元左右,资本充足率为11.94%,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75%,均处较高水平,截至2011年末,不良贷款率同比分别下降0.48%,拨备覆盖率为263.1%,提升95.05%,各核心指标跃居国内可比同业前列。
农行年报也显示,其中间业务发展最迅速,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约461.28亿元,比上一年多收入104.88亿元左右,增幅超三成,如剔除代理财政部处置不良资产业务手续费收入后,那么这一增速更可提高至42.8%,其中的电子银行、信用卡、投资银行、代理保险等业务增幅均在50%以上。
2010年农行实现营业收入2904.18亿元,同比增长30.7%;净利润约949.07亿元,利润增长率达到46%左右;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3777.31亿元,同比增长30.1%,实现净利润约1220亿元,同比增长28.5%,利润增长率居四大行之首。
各项核心指标均达到国内金融业领先水平,穆迪长期存款评级/前景展望为A1/稳定。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
1.战略规划委员会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战略规划委员会由10名董事构成,包括董事长蒋超良先生、副董事长张云先生、董事杨琨先生、潘功胜先生、张国明先生、辛宝荣女士、沈炳熙先生、袁临江先生、程凤朝先生和胡定旭先生。
其中董事长蒋超良先生为战略规划委员会主席。
战略规划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中国农业银行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各专项发展战略规划,重大投资和融资方案,企业兼并收购方案和其他影响中国农业银行发展的重大事项,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2.“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由6名董事构成,包括副董事长张云先生、董事杨琨先生、张国明先生、辛宝荣女士、沈炳熙先生、邱东先生。
其中副董事长张云先生为“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主席。
“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中国农业银行三农业务发展战略规划,三农业务的政策和基本管理制度,三农业务风险战略规划和其他有关三农业务发展的重大事项,监督中国农业银行三农业务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基本管理制度的落实,对服务三农效果进行评估,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3.提名与薪酬委员会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由5名董事构成,
包括副董事长张云先生、董事林大茂先生、沈炳熙先生、胡定旭先生、邱东先生。
其中邱东先生为董事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主席。
提名与薪酬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并监督执行中国农业银行的薪酬和绩效考核制度,就中国农业银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选任程序、任职资格、薪酬制度及激励方案等向董事会提出建议,并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业绩和行为进行评估。
4.审计委员会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由4名董事构成,包括董事林大茂先生、辛宝荣女士、胡定旭先生、邱东先生。
其中胡定旭先生为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主席。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控制、财务信息和内部审计等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5.风险管理委员会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由6名董事构成,包括董事杨琨先生、林大茂先生、张国明先生、袁临江先生、程凤朝先生、邱东先生。
因蓝德彰董事逝世,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暂缺。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中国农业银行的风险战略、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内部控制流程,以及对相关高级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