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励和约束经营者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怎样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怎样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一、经营者行为存在的现实问题1.经营者的责任不对应。
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一些企业尽管进行了“公司化改造”,建立了“企业法人制度”,但仍然并不完全具备独立法人的实质,还没有真正实现法人治理。
其表现为:一是企业承担了本该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责任,如职工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福利。
这些责任已经成了企业无法解脱的包袱,而且越是历史贡献大的老企业,包袱越是沉重;二是企业没有承担应由企业承担的经营责任,负盈不负亏,即使破产了,最终还要由政府出面收拾残局,因为国家对企业仍负无限责任。
因此。
企业经营好经济蚊益高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还可能要为同一系统中的亏损企业多承担一些义务,所谓的“兼并”往往是把低效益的企业推给高效益的企业。
企业出现严重亏损甚至破产,除对贪污者、失职者追究刑事或行政责任外,经营者不会承担经营责任,因为他要以找出种种客观理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如果能够得到上级领导的谅解,还照样可以易位做官。
由于国企经营者不负经营责任,汉有经营的风险约束,也就没法使他们象经营自己的财产那样兢兢业业。
现实生活中,国有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不断加大,以及一些经营者大肆挥霍浪费的现象,正是经营者责任不对应的结果。
2.经营者的权利不对应。
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代表是政府主管部门,它必然要以“对国家负责”的名义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又由于国企经营者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考核任免,经营者怕得罪上级而丢了官,必然要服从政府的行政干预,从而失去应有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主管部门长期以来习惯于以行政管理为管理企业的唯一手段,习惯于对“干部”进行政治、思想考校,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企业及经营者的办法、体系,所以在“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经营”以后,往往形成放任企业自流,这就使企业经营者成为实际上的国有资产代表。
在所有者监督机制不到位的情况下,员工或企业内部监督机构对经营者的监督又十分乏力,即使是通过媒体曝光或投诉,最终仍需上级解决。
国开电大公司概论形考任务四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公司概论形考任务四参考答案经营者在国有企业中的报酬往往与企业的经营效益无关,而是与职务等级、工龄、政治背景等因素挂钩。
这种情况下,经营者没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和奖惩机制,也就没有动力去创新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此外,由于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往往受到政策、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经营者很难对企业的经营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也导致了经营者的报酬不对应。
二、如何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1.建立健全的所有者监督机制。
在国有企业中,政府是最终的所有者代表,应该建立健全的所有者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
这包括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考核,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经营者承担起应有的经营责任,同时也能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2.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在国有企业中,应该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以激励企业经营者创新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这包括建立与企业经营效益直接挂钩的薪酬制度,建立股权激励机制等。
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3.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和考核。
在国有企业中,应该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素质。
这包括开展经营管理培训、组织研究交流等活动,同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以激励企业经营者提高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
总之,在国有企业中,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所有者监督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和考核,才能够实现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责是承担国有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这需要高智力、高风险和超时性的劳动。
因此,他们应该得到与所付出劳动质量相对应的报酬,并具有风险性。
然而,实际情况是,他们的报酬按照学历、职称、历史级别等非经营性因素排名,忽略了风险性的考虑。
这使得企业的经营结果与经营者的收入无关,导致一些国企经营者“另辟蹊径”,拿了不该拿的钱,或者只关注短期效益,出现“在职一任、取悦一时、有钱就花”的现象。
怎样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专题分析: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中,作为委托人的股东拥有公司的最终控制权,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拥有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因而产生代理问题。
请阐述为什么要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怎样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范围上网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在给定的主题范围内,自行确定一个标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小论文字数在1000~1500之间。
要求主题突出,观点明确,联系实际,有自己的见解。
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畅,不得抄袭。
怎样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对益盟软件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来说,新软件的开发就是企业利润的源泉,发展的动力,所以软件开发管理者就是企业发展的推动者。
对软件开发管理者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激励和约束管理机制,不仅是具体软件开发顺利完成的保障,也是我们提高软件开发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一直在探索更科学、高效、适合软件开发实际情况的激励约束管理机制。
对软件开发管理者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管理机制,就其涵义而言,无非是探求一种更趋合理的办法,使软件开发管理者的责、权、利更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加完善的发挥。
这种管理机制的建立,必须考虑具体的实施条件,将软件开发管理有关理论进行科学的吸收,而这一些都源于对软件开发部门现有状况正确的认识和评估。
不仅公司的工资标准要严格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即是奖金也相对固定的。
所以,对运用物质激励手段调动软件开发管理人员的权限是有限的。
另外,公司是从传统国有企业的转换,员工对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心理是现实的问题。
也就是说,收分配要拉开差距,但要有个“度”。
在考虑提高软件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企业普通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企业稳定。
所以,应本着四条原则确立、不断完善软件开发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责任、业绩和报酬相一致的原则。
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
约束激励机制是否有效,关键问题是能否建立起与项目管理者的创造性劳动、敏感性职责和风险性岗位相对称的高额报酬制度。
试析建立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试析建立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激励机制能够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而约束机制则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和规范,防止其滥用权力和违背企业利益。
本文将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来管理企业经营者。
一、激励机制的重要性激励机制是促使经营者充分发挥潜力和实现个人和企业目标的关键手段。
通过激励经营者积极工作,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推动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
1.1 理解经营者的动机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的关键决策者和执行者,了解他们的动机和需求是建立激励机制的前提。
经营者的动机通常包括经济回报、权力和地位、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等。
根据经营者的动机设置合理的激励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1.2 激励手段的多样性激励手段包括经济和非经济两个方面。
经济激励主要是通过薪酬、奖金、股权等形式给予经营者直接的经济回报;非经济激励则包括晋升机会、培训发展、工作环境优化等。
合理地激励手段的选择和搭配,能够更好地满足经营者的不同需求,提高激励的效果。
1.3 激励机制的风险激励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过度的激励可能导致经营者的目标与企业的长远利益发生冲突。
因此,激励机制需要合理设置,要考虑到经营者的个人动机与企业整体目标之间的平衡。
二、约束机制的作用约束机制可以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和规范,防止其滥用权力和违反企业利益。
它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其在合规的框架下进行工作,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营和长期发展。
2.1 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是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同时,要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约束机制。
2.2 监督与问责机制监督和问责机制可以有效地约束企业经营者的行为。
可以借助内部审计、监察部门、董事会等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制定明确的问责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和制裁,确保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合规。
如何激励和约束经营者
怎样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一)对经营者的物质激励一是实行结构性报酬制度。
可以把经营者的报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固定薪金(或称基薪),一般来说其数额以能维持其个人与家庭生活为准;另一部分作为风险收入,完全与经营绩效挂钩。
基薪的多少,应与企业规模及职工平均工资性收入挂钩,这样做可以找到合理的参照点。
二是实行职位消费制度。
职务消费的标准往往是经营者表明自己身份的一种象征的需要,因此也是一种激励手段。
一是实行在职消费定额,对于超出定额的部分由经营者自己承担,对于节约的部分归经营者所有;二是将职务消费货币化,即核定经营者的准许职务消指标,将现金直接打入经营者的个人帐户,同时取消这些费用的公款列支,这样既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又可使经营者的货币收入提高从而激励其节约开支;三是将企业销售收入等代表公司经营规模的指标按一定比例确定经营者的职务消费标准定额,使职务消费总量处在受控的状态。
三是实行股票收入激励。
股权收入是指经营者的分红收入或红利,是指经营者由于持有企业实际或“虚拟”股权而在年度或若干年后享受到现金、实物、红股、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等等的权益。
(二)对经营者的精神激励经营者除了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以外,还具有强烈的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精神欲望,他们在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需要上,甚至超过了对物质财富的需要。
精神激励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尊重和保护经营者应有的权力,二是实行优质资产向优秀经营者集中,三是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四是激发经营者的职业道德观,五是给予经营者相应的荣誉地位待遇二、如何约束经营者在两权分离状况下,为了使经营者的行为保持着良好的状态,除了使用各种激励手段之外,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这才能保证企业在经营者的率领下跑得快、走得正,充分符合出资人及社会的要求。
(一)把好入口关,是对经营者进行约束的始点选聘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经营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工作可以由投资者及某些经营者评估及审计机构共同组成评聘委员会,对选聘对象进行考评。
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制度
国有公司经营者鼓励与约束制度[内容提纲]目前国有公司改革进入核心阶段,存量达十万亿旳国有公司如何才干保证高效运营?其中经营者旳作用至关重要。
为保证经营者旳积极性,必须建立一套有效旳鼓励与约束制度。
在所有国企中,竞争性国企是中国竞争力旳代表,本文仅针对此类国企讨论。
[核心词] 鼓励与约束制度委托代理公司治理构造一、鼓励与约束概述鼓励制度指组织为使组织成员旳行为与组织目旳相一致旳制度,重要通过设立组织行为规范和根据组织成员旳行为而进行奖惩来运营。
组织通过鼓励机制使组织成员有动机为实现组织目旳工作。
同步,组织为避免组织成员旳行为与组织目旳相背离,建立了约束制度。
任何鼓励与约束制度都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一、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二、代理人参与工作旳收益不不不小于不参与工作旳收益,即参与约束;三、代理人为委托人利益尽最大努力工作时得到最大收益,即鼓励相容约束。
显然,任何形式旳平均分派主义(大锅饭和固定报酬制)及累进税率制都是低效旳。
美国马里兰大学专家钱颖一指出:“市场经济与筹划经济旳区别不仅与否用价格配备资源,更本质旳是鼓励与约束制度不同”,“鼓励与约束都是市场经济中很本质旳东西,在有效配备资源旳背后起了主线性旳作用。
产权也好,公司治理构造也好,最后是为了提供一种非常强有力旳鼓励机制,同步对决策人提供约束制度。
”二、产权与委托代理产权指实际经营中形成旳有关财产旳权责利关系。
建立明晰旳产权制度对激励约束制度有重要旳意义。
产权不同于所有权。
所有权反映旳是静态旳财产最后归属问题,无论是公有,还是私有,并无优劣之分。
产权反映旳是支配运用财产旳规则,由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构成,有效旳产权制度是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按经济规律自由流动、组合旳重要因素。
在鼓励约束制度中,讨论旳显然是产权制度,而不是所有权制度。
按照科斯定理:当交易费用不为零时,初始产权界定和经济组织形式就会对资源配备产生影响。
在现实公司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旳客观存在,公司内部交易费用存在,只有建立明晰旳产权制度才干减少交易成本,实现资源旳优化配备,保证委托人与代理人双方旳权益。
如何对我国的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
如何对我国的企业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在股份公司中,企业财产的存在形式在价值形态上表现为股东们所持有的股票,在使用价值形态上表现为企业可独立支配的资产。
这一分离导致了执行经理取代所有者掌握企业控制权,经理控制企业取代业主企业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这就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产生了代理问题的准备了条件,这也是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的根源。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利益目标不一致(2)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3)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责任和风险不对称;(3)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对经营者激励不足,约束机制不健全,监督控制作用不强,可以说,经营者的收益大、风险小,权限多、控制少,从客观上影响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个别人搞“小金库”,造成企业收益的流失;另一方面还没有建立起配套的运用市场要素约束经营者行为的机制,导致某些经营者我行我素。
因此,探讨和建立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仅重要而且迫切。
重点是实现对经营者选择、监督管理、激励、约束和淘汰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可操作性一是引入竞争机制,改进选择经营者的方式。
2、加强监督,规范经营者行为。
针对当前对企业经营者监督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变以往对经营者监督乏力和监督滞后的现象,不断完善监督制度,规范监督程序,努力在对经营者实行有效监督的制度创新上有新的进展。
同时,在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摸清企业国有资产存量基础上,要加强财务审计监督除严格执行任前、任中、任后“三步审计”外,还要定期上报经具有法人资格的会计事务所审查验证的年度财务报告及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建立国有资产运营的全面监控体系,以对、资产运营状况等有关信息进行记录、分析、处理,并作为对企业经营者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
3、是提高和加强激励层次。
对经营者的激励关键是要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经营业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营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紧密相连。
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首先,激励机制是企业经营者行为的动力保障。
在激励机制中,薪酬体系是最常见的激励方式之一、一方面,合理且有竞争力的薪酬可以激发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其工作动力。
另一方面,薪酬制度也可以与企业绩效挂钩,实行绩效考核,以促进经营者的努力工作和成果实现。
此外,股权激励也是一种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可以通过让经营者分享企业经营收入和增值来激励他们的创新和经营能力。
其次,约束机制是对企业经营者行为的限制和规范,以防止滥用权力和失职行为。
首先,法律和法规是最重要的约束机制之一、企业经营者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能违背合法合规的行为准则。
其次,企业内部制度也是约束机制的一部分。
企业需要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程序和决策流程,明确机构职能和相互之间的权限,以确保决策过程合理、透明,并对不当行为进行制裁。
此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也是重要的约束手段,可以通过设立独立的监事会或董事会进行内部监管,确保经营者的行为符合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
综上所述,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企业的良好经营至关重要。
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而约束机制则可以防止经营者滥用权力和产生不良行为,保护投资者和股东的权益。
对于企业来说,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二者的平衡中才能有效保持经营者的积极性和规范行为,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
浅析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浅析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摘要:构建高效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激励方式不当、对经营者约束弱化等问题。
应当建立合理的企业股权结构,促进资产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约束;切实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权,使其相互制衡;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规范和加强企业党组织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
我国改革的实践和国外经验证明:国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遏制国有企业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主要形式1.报酬激励机制一般而言,国企经营者的报酬包括固定工资、奖金、股票和股票期权等。
其中工资是稳定可靠的收人,没有风险,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但激励作用不大;奖金与经营者的业绩紧密相关,有一定的风险,也有较强的激励作用,但易引起短期行为;股票和股票期权使经营者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激励作用大,风险也大。
但若分析经营者的实际所得,可能既有工资(或年薪)和奖金、津贴等显性收人;又有“在职消费”或干部待遇等隐性收人;还有由于国内市场化程度不高、法制不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可能出现的“灰色收人”。
2.控制权激励机制国企经营者具有经营控制权。
经营控制权不仅可以给经营者带来地位方面的心理满足,而且可以使经营者具有职位特权,享受职位消费。
因此,依据企业的业绩决定控制权的授予与否、何时授予、授予多少也就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
3.精神激励机制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不仅有物质利益方面的需要,还有精神方面的需要。
对企业经营者而言,职位声誉、社会荣誉及地位也是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的重要因素。
精神激励包括目标激励、职位激励、政治激励和荣誉激励等。
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天津/景岩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曾经指出:改革发展到现在,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怎样挖掘附着在人身上的最宝贵的资源。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是否发达,并非完全取决于他的物质资源,更重要的在于人的作用发挥得如何,而启动凝聚在个人身上的资源,只有靠相应的制度和办法来激励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前我国企业在分配制度上存在的致命问题就是激励严重不足,约束疲软乏力。
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的发展就会缺乏制度上的保障。
激励和约束机制都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方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把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这是符合国家政策和人的需求理论的。
尽管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取决于企业整体素质的高低以及内部和外部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主要经营者的主观努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而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应有之义。
1.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打破“大锅饭”的分配机制。
应当承认,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压力、劳动强度与一般职工是不相同的,因而其收入不能和普通职工相差无几。
但由于目前大部分企业仍在沿用原来的工资制度,因而除了非正常收入以外,经营者工资水平偏低的问题比较普遍。
以我们天津铁路分局多经开发总公司为例:劳动工资考核分值最高的是公司总经理,总分为150分,最低的是清洁工为72分,两者之比仅为2,1:1。
假定清洁工的薪酬为800元,则总经理的月薪只有1680元,这只相当于合资企业普通操作工的月薪。
显然,这种激励制度是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只有从改革分配制度人手,使报酬与责任成正比,才能给优秀人才构筑施展能力的平台。
2.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端正经营者的行为动机。
随着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经营者是正确运用权力来加强企业管理,通过提高经营效益来不断增加个人的收入,还是用权力转移侵吞国有资产和收益,牟取个人私利,不仅仅取决于经营者的自身素质,激励和约束是否到位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的原因和措施
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的原因和措施一、激励与约束经营者的原因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之所以必要,其根本原因在于公司制度的实行。
在公司制度下,企业的财产关系由“两权合一”转化为“两权分离”,即所有者拥有对企业财产的终极所有权,而经营者拥有对企业财产的经营权。
在两权分离条件下,必需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的原因如下: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目标不一致。
(1)委托人(所有者)的利益目标是资本增值和资本收益最大化,最终表现为对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追求。
(2)代理人(经营者)的利益目标是自身效用最大化。
经营者的自身效用是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的一个函数。
由于其货币收入要由董事会根据其经营业绩来决定,以至于经营者为谋取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便转向非货币收入,如追求奢侈的办公条件、气派的业务旅行、公款吃喝等。
凡此种种通常都必须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
2.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控制不对称。
代理人可以全面掌握企业经营信息,而委托人则不能。
3.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责任和风险不对等。
资产所有者对企业经营承担最终的责任,而代理人承担的责任仅以损失自身的名声和职位为限。
二、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应实行如下激励与约束措施1.建立经营者任命、聘任双轨制。
国企经营者,通常采用政府任命的方式。
产权明晰则必然要求改革经营者使用机制。
在现代企业中,如果股东对经营者不满意,可以解聘他们。
因为经营者的行为关系到各位股东的实际利益,所以他们选董事、厂长自然会慎之又慎。
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领导的任免权属于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多年来上级任免的实践证明,一方面,由于政府缺乏充分的信息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所以上级任免很难做到准确无误,也难在企业经营效益和发展受到损害时能及时更换企业领导人。
因此,为避免主管部门不正确行使职权,造成国家和企业利益的损害,应建立任命、聘任双轨制,就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只任命董事长,而经理则由股东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按法定程序提出推荐和罢免的建议,最后由董事会决定聘任、罢免。
对经营者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对经营者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经营者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指导老师: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日期:目录第1章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相关概念解析 (3)1.1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概念 (3)1.2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形式 (3)1.2.1企业财务激励机制 (3)1.2.2企业财务约束机制 (4)第2章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及其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4) 2.1中小企业经营的特点 (4)2.2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5)2.3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6)2.3.1财务信息不对称 (6)2.3.2 经营者激励结构单一, 激励机制存在缺陷 (7)2.3.3多头监督, 功能重叠 (7)2.3.4财务主体监管动机不纯, 导致财务虚假信息泛滥 (7) 2.3.5经营者产生机制不健全, 内外部约束机制乏力 (7)第3章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8)3.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合理配置财务管理权限 (8)3.2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 (9)3.3制定合理的薪酬考核制度 (9)3.4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建设 (10)3.5完善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 (10)3.5.1建立权益关系, 完善权益分配机制 (10)3.5.2建立财务约束体系, 保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10)3.5.3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约束经营者机会主义倾向 (10)3.5.3完善经营者选择机制和经理 (11)3.5.4 加强法律和制度保障 (11)浅论中小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摘要: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支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力量。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涌现出了一批批分布在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建立财务激励约束机制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财务机制第1章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相关概念解析1.1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概念财务激励约束机制是通过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手段,协调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一种机制。
试析建立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试析建立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企业经营者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约束机制能够保护企业的利益和长远发展。
本文将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激励机制1.薪酬激励:为企业经营者设定合理的薪酬体系,通过与业绩挂钩的奖金制度,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可以制定成果导向、绩效导向的薪酬体系,将经营绩效作为薪酬考核的重要指标,奖励优秀表现的经营者。
2.股权激励:为经营者分配股权,通过持有股权获得公司的利润分红,绑定经营者的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的利益。
股权激励可以增强经营者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使其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
3.职称晋升:建立完善的职称晋升制度,为经营者提供晋升的机会和平台,通过晋升来激励经营者的发展动力。
同时,要定期进行职业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经营者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4.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建立公平公正的业绩评价体系,量化和激励经营者的工作成果。
评价体系要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避免主观评价的偏颇,使经营者对评价结果保持信心。
二、约束机制1.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监事会、董事会、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等,监督企业经营者的行为,防止滥用职权或违反职业道德。
内部监督机制应具有独立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营者的错误和违规行为。
2.外部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外部监管,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等,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监管。
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诚信评价和信用记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制度性惩罚。
3.法律法规约束: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制定明确的企业治理原则和规范,加强对公司章程和合同的管理,确保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合法合规。
4.舆论监督:加强舆论监督,通过舆论监督的力量,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公开公正的评价,推动企业的透明化,让企业经营者在公众面前有所顾忌。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我国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中,作为委托人的股东拥有公司的最终控制权,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拥有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因而产生代理问题。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责任和风险不对等等原因,使得经营者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各项决策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经营者激励不足和约束不够的情况,可以有效推行的激励与约束方式主要有:年薪制,期股、期权制,精神激励机制,法人治理结构约束机制,市场竞争约束机制,法律约束机制,风险抵押制,股票期权制,股份合作制,职工持股制等。
对激励形式的选择,要根据企业类型、规模大小、经营特点等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一,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
实践证明,股权构成过于单一,致使企业人事管理制度难以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落实,不利于权利与责任制衡机制的形成。
而股权多元化,不仅有利于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还有利于公司内部制衡监督机制及激励制约机制的形成。
第二,加强企业经营者行为的内部控制。
出资人对代理人的控制是由保证股东所有权的公司治理机构和竞争性资本市场完成的。
为使公司治理机构发挥作用,在制度安排上应有一些较具体的规定,如提高监事会的作用,赋予监事更多的权限,使监事具有随时监督权、股东大会召集权、代表法人的起诉代表权等等;为保证董事在利益上与委托人保持一致,要求董事拥有一定数量的股份,使董事、监事的奖励在分红中提取等等;落实股东权力,尤其是小股东的权力。
第三,加强民主管理的作用。
在我国现行的条件下,党的领导和职工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民主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四,加强企业经营者行为的外部控制。
外部控制是指企业外部形成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
主要由市场机制、法律制度、政府部门、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公众舆论、社会道德等构成。
市场机制是存在于企业外部最主要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能够对代理人发挥激励监督作用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产权市场。
如何做好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
如何做好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中,作为委托人的股东拥有公司的最终控制权,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拥有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因而产生代理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以及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怎样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一、为什么要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现代企业中的两权分离,使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成为了两个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
所有者追求的是最大的投资回报,他的一切利益都来自企业的发展,而经营者的行为目标是多元的。
除了个人的经济利益目标外,还有名誉社会地位、权势、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个人目标。
经营者对其经济利益及其它个人目标的追求有可能损害所有者的资本收益。
因此,在现代企业构建一种所有者利益和经营者利益相容的经营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此机制是必须的,不管是所有者还是经营者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产生的根源是: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目标不一致。
委托人追求攻势收益最大化,表现为对利润最在目标的追求;而代理人的利益目标是自身效用最大化。
2、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住处不对称。
代理人直接经营企业,其掌握的信息和个人经营行为时大量的、每日每时发生的。
委托人对企业经营者努力程度的了解往往是表面的和“帐面”的,因而很难判断经营者是否已经为了追求股东的最大利益尽了最大努力。
3、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责任和风险不对等。
一旦企业发生意外,责任和风险由资产所有者来承担义务代理人损失最多的只是自身的名声和职位,这与所有者可能血本无归的实际责任和风险无法相比的。
二、如何激励和约束经营者1、如何激励经营者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防止经营者偷懒和经营者在经营范围内利用职务的便利,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追求其个人目标,是保证所有者的资本收益的重要举措。
1.1对经营者的物质激励一是实行结构性报酬制度。
可以把经营者的报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固定薪金(或称基薪),一般来说其数额以能维持其个人与家庭生活为准;另一部分作为风险收入,完全与经营绩效挂钩。
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的原因和措施
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的原因和措施一、激励与约束经营者的原因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之所以必要,其根本原因在于公司制度的实行,在公司制度下,企业的财产关系由“两权合一”转化为“两权分离”,即所有者拥有对企业财产的终极所有权,而经营者拥有对企业财产的经营权,在两权分离条件下,必需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的原因如下: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目标不一致2.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目标不一致3.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责任和风险不对等二、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应实行如下激励与约束措施1.建立经营者任命和聘任双轨制。
国企经营者,通常采用政府任命的方式。
产权明晰则必然要求改革经营者使用机制,在现代企业中,如果股东对经营者不满意,可以解聘他们,因为经营者的行为关系到各股东的实际利益,所以他们选董事、厂长自然会慎之又慎。
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企业领导任免权属于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多年来上级任免的实践证明,由于政府缺乏充分的信息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上级任免很难做到准确无误,也难在企业经营效益和发展受到损害时能及时更换企业领导人。
因此,为避免主管部门不正确行使职权,造成国家和企业利益的损害,应建立任命、聘任双轨制,就是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只任命董事长,而经理则由股东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按法定程序提出推荐和罢免的建议,最后由董事会决定聘任、罢免,经理采取竞争上岗办法,实行个人负责制。
2.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
企业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而经营者的身价如何定位,在西方也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因为行业不同、企业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致使不同行业之间有利润厚薄之分,同一企业的利润在不同时间有峰谷之分,任何人都很难准确地判断这些变化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还是市场状况或经营行情变化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经营者的收入一方面要与企业的效益挂钩,另一方面还要由人才市场的竞争来决定。
我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经营管理人才并不缺乏,关键是缺乏一个经营者施展才能的机制。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中,作为委托人的股东拥有公司的最终控制权,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拥有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因而产生代理问题。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责任和风险不对等等原因,使得经营者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各项决策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一些企业对经营者的激励不足,约束不够。
激励不足主要表现为:一、物质激励不充分,收入偏低。
二、收入结构不合理。
三、职位消费过度,随意性强。
四、精神激励失去应有作用。
而约束不够主要表现为:一、内部约束机制失效。
二、外部约束不健全。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经营者激励不足和约束不够的情况,可以有效推行的激励与约束方式主要有:年薪制,期股、期权制,精神激励机制,法人治理结构约束机制,市场竞争约束机制,法律约束机制,风险抵押制,股票期权制,股份合作制,职工持股制等。
对激励形式的选择,要根据企业类型、规模大小、经营特点等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一,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
实践证明,股权构成过于单一,致使企业人事管理制度难以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落实,不利于权利与责任制衡机制的形成。
而股权多元化,不仅有利于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还有利于公司内部制衡监督机制及激励制约机制的形成。
第二,加强企业经营者行为的内部控制。
出资人对代理人的控制是由保证股东所有权的公司治理机构和竞争性资本市场完成的。
为使公司治理机构发挥作用,在制度安排上应有一些较具体的规定,如提高监事会的作用,赋予监事更多的权限,使监事具有随时监督权、股东大会召集权、代表法人的起诉代表权等等;为保证董事在利益上与委托人保持一致,要求董事拥有一定数量的股份,使董事、监事的奖励在分红中提取等等;落实股东权力,尤其是小股东的权力。
第三,加强民主管理的作用。
在我国现行的条件下,党的领导和职工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民主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企业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刍议论文
企业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刍议论文论文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存在冲突,因而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有时并不以所有者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过多地考虑自身利益,从而背离所有者的意愿。
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将会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混乱,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净利润下降,从而侵害所有者的权益。
同时,如果只对经营者进行严格约束,而没有一个恰当的激励机制,经营者不能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得到应有的报酬和奖励,也必将会大大挫伤其经营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也不能很好地维护所有者的权益。
因此,为协调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充分调动经营者经营管理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同时限制其经营行为,使其为委托人的投资目标服务,应当设置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激励与约束。
一、激励机制的内容设计根据行为科学的理论,对经营者的激励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
物质激励主要是运用工资、奖金、津贴、福利、保险、退休计划、股票和股票期权等手段,对经营者的业绩贡献进行补偿和奖励;精神激励主要是运用给予经营者职务升迁、授予其各种荣誉、给予其个人和家庭以亲切关怀等方法,对经营者的业绩贡献进行肯定和赞赏。
就精神激励来讲,各个国家、各类企业所采取的方法基本是相同的;就物质激励来讲,各个国家、各类企业所采取的方法差别较大。
物质激励的手段与企业所在国家的经营环境有很大关系,这里的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模式和健全程度、民众的习俗和信仰、证券市场的发育程度等因素。
各国的经营环境不同,物质激励的手段及其组合情况也就不同。
一般地说,对经营者物质激励的手段有以下两种组合模式:(1)弹性模式。
该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工资、津贴、保险等稳定性报酬占较小的比重,而奖金、股票、股票期权等弹性报酬占较大的比重,从而使经营者的收益随着长期效益水平的变动而变动。
(2)稳定模式。
该种模式的特点在于注重经营者在企业中的工作职务和资历。
国企改革与建立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国企改革与建立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国企改革是指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和重组,以提高其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在改革过程中,建立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从国企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建立激励机制的方式与作用以及约束机制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一、国企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体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问题和利益约束,部分国有企业面临着效益低下、管理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和竞争力。
因此,进行国企改革势在必行。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市场化、多元化的运作方式,实现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
在改革中,建立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被认为是推动国企改革的关键之一。
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约束机制可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防止违法乱纪和权力滥用。
二、建立激励机制的方式与作用建立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给予经营者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手段,使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职业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建立激励机制有以下几种方式:1. 经济激励: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通过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例如,通过设立绩效奖金、股权激励等方式,激励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
2. 职业发展机制: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和途径,为经营者提供良好的晋升机会和培训机制,激励他们在企业内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这样可以让经营者有明确的目标和奋斗方向,增强其归属感和责任感。
3. 激励政策: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例如,减少行政审批程序和规范,提供一定的财务资助等,以鼓励经营者创新和发展。
建立激励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给予经营者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手段,可以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简析强化经营者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简析强化经营者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对公司的发展和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经营者能够正确执行企业的战略决策、履行职责以及达成公司目标,激励和约束机制被广泛应用于强化经营者的行为。
本文将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分析强化经营者行为的机制。
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通过给予经营者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其积极主动地追求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和发展目标,从而增加其动力和积极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激励机制:薪酬激励薪酬激励是最常见的激励手段之一。
企业可以根据经营者的工作业绩、贡献和公司利润状况,制定出不同的薪酬方案。
例如,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股权激励计划或年终奖金等。
这些薪酬激励可以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绩效。
晋升机制晋升机制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它可以激励经营者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水平。
企业可以建立明确的晋升规则和评价标准,通过晋升来激励经营者的努力工作。
晋升机制可以为经营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增加其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和动力。
培训和发展通过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企业可以激励经营者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培训可以帮助经营者适应市场变化、掌握新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企业还可以为有潜力和高绩效的经营者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如派驻海外分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等。
约束机制约束机制是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来限制和规范经营者的行为,防止其产生不当行为和决策,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约束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企业规范经营者行为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规范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建立合理的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机制。
这些措施可以限制经营者的行为,提高公司整体的风险控制能力。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是对经营者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的重要机构。
独立董事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权力,可以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履行职责和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一)对经营者的物质激励
一是实行结构性报酬制度。
可以把经营者的报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固定薪金(或称基薪),一般来说其数额以能维持其个人与家庭生活为准;另一部分作为风险收入,完全与经营绩效挂钩。
基薪的多少,应与企业规模及职工平均工资性收入挂钩,这样做可以找到合理的参照点。
二是实行职位消费制度。
职务消费的标准往往是经营者表明自己身份的一种象征的需要,因此也是一种激励手段。
一是实行在职消费定额,对于超出定额的部分由经营者自己承担,对于节约的部分归经营者所有;二是将职务消费货币化,即核定经营者的准许职务消指标,将现金直接打入经营者的个人帐户,同时取消这些费用的公款列支,这样既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又可使经营者的货币收入提高从而激励其节约开支;三是将企业销售收入等代表公司经营规模的指标按一定比例确定经营者的职务消费标准定额,使职务消费总量处在受控的状态。
三是实行股票收入激励。
股权收入是指经营者的分红收入或红利,是指经营者由于持有企业实际或“虚拟”股权而在年度或若干年后享受到现金、实物、红股、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等等的权益。
(二)对经营者的精神激励
经营者除了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以外,还具有强烈的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精神欲望,他们在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需要上,甚至超过了对物质财富的需要。
精神激励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尊重和保护经营者应有的权力,二是实行优质资产向优秀经营者集中,三是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四是激发经营者的职业道德观,五是给予经营者相应的荣誉地位待遇
二、如何约束经营者
在两权分离状况下,为了使经营者的行为保持着良好的状态,除了使用各种激励手段之外,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这才能保证企业在经营者的率领下跑得快、走得正,充分符合出资人及社会的要求。
(一)把好入口关,是对经营者进行约束的始点
选聘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经营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工作可以由投资者及某些经营者评估及审计机构共同组成评聘委员会,对选聘对象进行考评。
初选合格的经营者,还应进行试用。
只有通过试用才能真正了解经营者的全面的实际能力,试用合格者,再签订聘任合同。
聘任合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约束、激励经营者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考核、评价、奖惩经营者的重要标准,是经营者任期到后是否续聘的依据。
聘任合同中载明的经营目标以及对完
不成经营目标将如何处罚是保证经营目标实现而对经营者采取的约束手段。
(二)建立完善的经营者约束制度
一是实行经营者风险责任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三是对经营者经营过程的约束制度。
(三)正确设置权限,实行授权约束
一是授权范围要适当,即既要保证经营者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必要的权力,又不能因权力过大,以致于投资者对企业的重大方向的把握失控。
二是授权应当明确、具体,便于监督,防止出现权力、责任真空,造成企业损失。
三是授权要因时制宜,针对不同时期企业的现状、经营阶段、经营者素质是处于验证阶段,还是成熟信任阶段来调整授权内容。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