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分类汇编

合集下载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1.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基本情况和要求
竞赛的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开发学生潜在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扩大视野,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中学物理教学; 发现有突出才能的学生,以便更好地对他们培养。
高层次、高水平的物理课外活动 赛知识 赛能力 赛意志 赛素质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物理竞赛的好处: 1 适用性 自主招生门槛 自主招生考试 2 前瞻性 大学物理 物理实验为理工科必 修课程 3兴趣培养:物理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关 联度高
1.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基本情况和要求 2.竞赛试题特点 3.几个典型题目的分析 4.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案例
m在B点速度为u,则
1 mu2 1 k(R2 h2 ) 1 mv2
2
2
2
解得
u2

8m0 (m0 m) (m0 m)2
R2 h2 R
g
G
mE m R2

m
u2 R
h R 7m02 10m0m m2 0.925R 5920km 2 2m0 (m0 m)
例2:如图磁场与转轴延径向线性变化B=kr,当电阻为R导线 OA在金属圆环上转动,导体与圆环之间摩擦力为mmg.求导 线以w旋转时受到对转轴的力矩.
5.机械能 6.※角动量 冲量矩 角动量
质点和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 角动量守恒定律 7.有心运动 8.※刚体 刚体的平动 刚体的定轴转动 刚体绕轴的转动惯量 平行轴定理 正交轴定理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 刚体的平面平行运动 9.流体力学 ☆连续性方程 ☆伯努利方程 10.振动 11.波动 ※平面简谐波的表示式 波的干涉 ※驻波 波的衍射(定性) ※多普勒效应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专题五、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 (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如图l0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在透镜左侧l0厘米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 ,在透镜右侧15厘米处放一个平面镜,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 的成像情况是 ( )A.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一个正立实像B.一个正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虚像C.一个正立虚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倒立虚像D.一个正立实像,一个倒立实像,一个正立虚像2.(2012年“志英杯”物理竞赛)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右边俯视图中的P 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左图中的哪一个3. (201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河南预赛)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可以判断,他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A .一定小于8cmB .一定在8cm 到10cm 之间C .一定大于20cmD .一定在10cm 到16cm 之间4.(1994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A .凸镜B .凹镜C .凹透镜D .凸透镜5.(1997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放映幻灯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那么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B .幻灯机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C .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大一些D .幻灯机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调小一些6. (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河南预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火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地像,则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7(2009上海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 (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 ,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 ,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 B 、N 两点都在主光轴上, AB 与MN 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

【推荐】历年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12

【推荐】历年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12

物理应用知识竞赛试题十二一、选择题:(共27分,每小题3分)(每题给出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A.45.4安B.4.84安C.0.22安D.4.54安2.有一种公共厕所简易自动冲洗用的水箱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一个倒放的L型管B做成的,A是进水龙头,这种水箱当水位升到某一位置时就会自动放水,水位降到某一位置时就会自动停止放水,根据图示情况,该水箱放水和停水的水位分别是A.a,c B.b,c C.b,d D.c,d3.自行车的部分零部件如:(l)把头。

(2)脚踏板与链条齿轮。

(3)前轮与它的轴。

(4)链条带动后轮前进时的后轮和后轮上的链轮(5)在滑行时的后轮和后轮上的链轮。

以上这些零部件中属轮轴的是A.(1),(2),(4) B.(1),(2),(3),(4),(5)C.(2),(3),(4),(5) D.(1),(2),(4),(5)4.烈日下的海边沙滩上常有习习凉风吹拂,这主要的原因是A.水的比热比沙大,水温变化小B.海面空气膨胀,周围冷空气补充而形成风C.沙滩热,空气上升,海面上的冷空气补充而形成风D.沙的比热小,温度变化大5.图2是我国春秋时代已经应用的一种汲井水的工具—桔槔,它的作用是A.桔槔是等臂杠杆,应用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B.桔槔是不等臂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桔槔是等臂杠杆,提水过程中是省力的D.桔槔好处是可增长力臂提取深井的水。

6.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分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

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分钟,那么,当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是A.2分钟B.1分钟C.3/8分钟D.0.5分钟7.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8.显微镜下方常用一小镜做反射镜,这一小镜是A.凸透镜B.凹面镜C.三棱镜D.凸面镜9.某同学晚上仰头看着月亮行走时,看到月亮会跟着自己向前走,不走时,月亮也不动,这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附近的房子B.人自己C.月亮D.漂动的云二、填空题:(共27分,每小题3分)10.无线电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电烙铁将零件焊在线路板上,在焊接过程中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分类汇编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分类汇编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分类汇编光学11第21届预赛一、(15分)填空1.d.一个可见光光子的能量的数量级为_________J。

2.已知某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能量为入射光能量的80%。

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a.反射光子数为入射光子数的80%;b.每个反射光子的能量是入射光子能量的80%。

心在顶点O下方玻璃中的C点,球面的半径R=1.50cm,O到杯口平面的距离为8.0cm。

在杯脚底中心处P点紧贴一张画片,P点距O点6.3cm。

这种酒杯未斟酒时,若在杯口处向杯底方向观看,看不出画片上的景物,但如果斟了酒,再在杯口处向杯底方向观看,将看到画片上的景物。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1=1.56,酒的折射率n2=1.34。

试通过分析计算与论证解释这一现象。

四、(20分)目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发光区等距离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长条状,通常称为激光二极管条.但这样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是很多束发散光束,光能分布很不集中,不利于传输和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对光束进行必需的变换(或称整形).如果能把一个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条发出的光变换成一束很细的平行光束,对半导体激光的传输和应用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此,有人提出了先把多束发散光会聚到一点,再变换为平行光的方案,其基本原理可通过如下所述的简化了的情况来说明.如图,S 1、S 2、S 3 是等距离(h )地排列在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光源,各自向垂直于它们的连线的同一方向发出半顶角为 =arctan ()41的圆锥形光束.请使用三个完全相同的、焦距为f = 1.50h 、半径为r =0.75 h 的圆形薄凸透镜,经加工、组装成一个三者在同一平面内的组合透镜,使三束光都能全部投射到这个组合透镜上,且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能全部会聚于z 轴(以S 2为起点,垂直于三个点光源连线,与光束中心线方向相同的射线)上距离S 2为 L = 12.0 h 处的P 点.(加工时可对透镜进行外形的改变,但不能改变透镜焦距.)1.求出组合透镜中每个透镜光心的位置.2.说明对三个透镜应如何加工和组装,并求出有关数据.图所示.已知L1的焦距f1=f , L2的焦距f2=—f,两透镜间距离也是f.小物体位于物面P上,物距u1=3f.(1)小物体经这两个透镜所成的像在L2的__________边,到L2的距离为_________,是__________倍(虚或实)、____________像(正或倒),放大率为__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热学)

(完整word版)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热学)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热学1.(19Y4) 四、(20分)如图预19-4所示,三个绝热的、容积相同的球状容器A 、B 、C ,用带有阀门K 1、K 2的绝热细管连通,相邻两球球心的高度差 1.00m h =.初始时,阀门是关闭的,A 中装有1mol 的氦(He ),B 中装有1mol 的氪(Kr ),C 中装有lmol 的氙(Xe ),三者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现打开阀门K 1、K 2,三种气体相互混合,最终每一种气体在整个容器中均匀分布,三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相同.求气体温度的改变量.已知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1He 4.00310kg mol μ--=⨯⋅在体积不变时,这三种气体任何一种每摩尔温度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均为 3/2R ,R 为普适气体常量. 2.(20Y3)(20分)在野外施工中,需要使质量m =4.20 kg 的铝合金构件升温;除了保温瓶中尚存有温度t =90.0ºC 的1.200kg 的热水外,无其他热源。

试提出一个操作方案,能利用这些热水使构件从温度t 0=10.0ºC 升温到66.0ºC 以上(含66.0ºC),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方案.已知铝合金的比热容c =0.880×103J ·(k g·ºC)-1, 水的比热容c =4.20×103J ·(kg ·ºC)-1,不计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 3.(22Y6)(25分)如图所示。

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平行的直长金属导轨,处于恒定磁场中。

磁场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一质量为m 的均匀导体细杆,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 直,可沿导轨无摩擦地滑动,细杆与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导轨的左端与一根阻值为尺0的电阻丝相连,电阻丝置于一绝热容器中,电阻丝的热容量不计.容器与一水平放置的开口细管相通,细管内有一截面为S 的小液柱(质量不计),液柱将l mol 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封闭在容器中.已知温度升高1 K 时,该气体的内能的增加量为5R /2(R 为普适气体常量),大气压强为po ,现令细杆沿导轨方向以初速V 0向右运动,试求达到平衡时细管中液柱的位移. 4.(16F1)20分)一汽缸的初始体积为0V ,其中盛有2mol 的空气和少量的水(水的体积可以忽略)。

(完整)近十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八电功率,推荐文档

(完整)近十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八电功率,推荐文档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八、电功率一.选择题1.(2010 上海初中物理竞赛题)如图24-13 所示,额定电压为110 伏的A、B 两盏电灯,额定功率分别为100 瓦和25 瓦。

把它们接到220 伏的电路上,欲使它们都能正常发光且电路消耗的电能最少,正确的电路是1.【答案】.C【解析】: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知识分析可知,电路ABC 都可以使额定电压为110 伏的A、B 两盏电灯正常发光,电路消耗的电能最少的是电路C。

2.(2011 上海第25 界初中物理竞赛)甲、乙两灯为钨丝白炽灯,将它们并联在照明电路里都能正常发光,且甲灯比乙灯亮,那么A.甲灯的额定功率一定比乙灯大B.甲灯消耗的电能一定比乙灯多C.甲灯的电阻比乙灯大.D.甲灯两端的电压比乙灯两端的电压大2.【答案】:.A【解析】:根据两灯并联在照明电路里都能正常发光,且甲灯比乙灯亮,说明甲灯的额定功率一定比乙灯大,两灯电压相同,甲灯的电阻比乙灯小,选项A 正确CD 错误。

灯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相关,选项B 错误。

3.(2010 上海初中物理竞赛题)将某灯泡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功率为40 瓦。

如果将灯泡和某电阻R 串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的两端,电阻的电功率为3.6 瓦,不考虑灯泡的电阻随温度而发生变化,且灯泡的电阻小于R,则此时灯泡的电功率为( )A.14.4 瓦。

B.32.4 瓦。

C.0.4 瓦。

D.0.9 瓦。

3.【答案】CU 2【解析】:设电源电压为U,灯泡电阻R0,将某灯泡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有R=40W;将灯泡和某电阻R 串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的两端,电路电流I=UR0+RI2R=3.6W;灯泡的电功率为P=I2R0.联立解得P=0.4W,选项C 正确。

;电阻的电功率4.(2010 上海初中物理竞赛题)将某灯泡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功率为40 瓦。

如果将灯泡和某电阻R 串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的两端,电阻的电功率为3.6 瓦,不考虑灯泡的电阻随温度而发生变化,且灯泡的电阻小于R,则此时灯泡的电功率为( )A.14.4 瓦。

中学物理竞赛分类集锦

中学物理竞赛分类集锦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集锦(力学)第21届预赛(2004.9.5)二、(15分)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结,绳跨过位于倾角α =30°的光滑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磨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

第一次,m 1悬空,m 2放在斜面上,用t 表示m 2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

第二次,将m 1和m 2位置互换,使m 2悬空,m 1放在斜面上,发现m 1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所需的时间为t/3。

求m l 与m 2之比。

七、(15分)如图所示,B 是质量为m B 、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形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A 是质为mA 的细长直杆,被固定的光滑套管C 约束在竖直方向,A 可自由上下运动。

碗和杆的质量关系为:m B =2m A 。

初始时,A 杆被握住,使其下端正好与碗的半球面的上边缘接触(如图)。

然后从静止开始释放A ,A 、B 便开始运动。

设A杆的位置用θ 表示,θ 为碗面的球心O 至A 杆下端与球面接触点的连线方向和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

求A 与B速度的大小(表示成θ 的函数)。

九、(18分)如图所示,定滑轮B 、C 与动滑轮D 组成一滑轮组,各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滑轮的质量均不计。

在动滑轮D 上,悬挂有砝码托盘A ,跨过滑轮组的不可伸长的轻线的两端各挂有砝码2和3。

一根用轻线(图中穿过弹簧的那条坚直线)拴住的压缩轻弹簧竖直放置在托盘底上,弹簧的下端与托盘底固连,上端放有砝码1(两者未粘连)。

已加三个砝码和砝码托盘的质量都是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压缩量为l 0,整个系统处在静止状态。

现突然烧断栓住弹簧的轻线,弹簧便伸长,并推动砝码1向上运动,直到砝码1与弹簧分离。

假设砝码1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不会与托盘的顶部相碰。

求砝码1从与弹簧分离至再次接触经历的时间。

第21届复赛二、(20分) 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沿同一椭圆轨道同向运动,它们通过轨道上同一点的时间相差半个周期.已知轨道近地点离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R 的2倍,卫星通过近地点时的速度R GM 43=v ,式中M 为地球质量,G 为引力常量.卫星上装有同样的角度测量仪,可测出卫星与任意两点的两条连线之间的夹角.试设计一种测量方案,利用这两个测量仪测定太空中某星体与地心在某时刻的距离.(最后结果要求用测得量和地球半径R 表示)六、(20分)如图所示,三个质量都是m 的刚性小球A 、B 、C 位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图中纸面),A 、B 之间,B 、C 之间分别用刚性轻杆相连,杆与A 、B 、C 的各连接处皆为“铰链式”的(不能对小球产生垂直于杆方向的作用力).已知杆AB 与BC 的夹角为π−α ,α < π/2.DE 为固定在桌面上一块挡板,它与AB连线方向垂直.现令A 、B 、C 一起以共同的速度v 沿平行于AB连线方向向DE 运动,已知在C 与挡板碰撞过程中C 与挡板之间无摩擦力作用,求碰撞时当C 沿垂直于DE 方向的速度由v 变为0这一极短时间内挡板对C 的冲量的大小.第二十届预赛(2003年9月5日)五、(20分)有一个摆长为l 的摆(摆球可视为质点,摆线的质量不计),在过悬挂点的竖直线上距悬挂点O 的距离为x 处(x <l )的C 点有一固定的钉子,如图所示,当摆摆动时,摆线会受到钉子的阻挡.当l 一定而x 取不同值时,阻挡后摆球的运动情况将不同.现将摆拉到位于竖直线的左方(摆球的高度不超过O 点),然后放手,令其自由摆动,如果摆线被钉子阻挡后,摆球恰巧能够击中钉子,试求x 的最小值.六、(20分)质量为M 的运动员手持一质量为m 的物块,以速率v 0沿与水平面成a 角的方向向前跳跃(如图).为了能跳得更远一点,运动员可在跳远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处,沿某一方向把物块抛出.物块抛出时相对运动员的速度的大小u 是给定的,物块抛出后,物块和运动员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1)若运动员在跳远的全过程中的某时刻t o 把物块沿与x 轴负方向成某θ角的方向抛出,求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v 0 (2)在跳远的全过程中,运动员在何处把物块沿与x 轴负方向成θ角的方向抛出,能使自己跳得更远?若v 0和u 一定,在什么条件下可跳得最远?并求出运动员跳的最大距离.第二十届复赛三、(20分)有人提出了一种不用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其设想如下:沿地球的一条弦挖一通道,如图所示.在通道的两个出口处和A B ,分别将质量为M 的物体和质量为m 的待发射卫星同时自由释放,只要M 比足够大,碰撞后,质量为m 的物体,即待发射的卫星就会从通道口m B 冲出通道;设待发卫星上有一种装置在待发卫星刚离开出口,B 时,立即把待发卫星的速度方向变为沿该处地球切线的方向,但不改变速度的大小.这样待发卫星便有可能绕地心运动,成为一个人造卫星.若人造卫星正好沿地球表面绕地心做圆周运动,则地心到该通道的距离为多少?己知M =20m ,地球半径0R =60 km.假定地球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通道是光滑的,两物体间的碰撞是弹性的.40五、(22分)有一半径为R 的圆柱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面相接触.现有另一质量与A 相同,半径为的较细圆柱B ,用手扶着圆柱A ,将B 放在A 的上面,并使之与墙面相接触,如图所示,然后放手.r 己知圆柱A 与地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20,两圆柱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30.若放手后,两圆柱体能保持图示的平衡,问圆柱B 与墙面间的静摩擦系数和圆柱B 的半径的值各应满足什么条件?r七、(25分)如图所示,将一铁饼状小物块在离地面高为处沿水平方向以初速抛出.己知物块碰地弹起时沿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的大小与碰前沿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的大小之比为(<1).又知沿水平方向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h 0v e μ(≠0):每次碰撞过程的时间都非常短,而且都是“饼面”着地.求物块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最远距离.第十九届预赛(2002年9月5日)一、(15分)今年3月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了近10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现把沙尘上扬后的情况简化为如下情景:v 为竖直向上的风速,沙尘颗粒被扬起后悬浮在空中(不动).这时风对沙尘的作用力相当于空气不动而沙尘以速度竖直向下运动时所受的阻力.此阻力可用下式表达v 2f Av αρ=其中α为一系数,为沙尘颗粒的截面积,A ρ为空气密度.(1)若沙粒的密度 ,沙尘颗粒为球形,半径,地球表面处空气密度,3S 2.810kg m ρ=×⋅-342.510m r =×-30 1.25kg m ρ=⋅-0.45α=,试估算在地面附近,上述的最小值.v 1v (2)假定空气密度ρ随高度的变化关系为h 0(1)Ch ρρ=−,其中0ρ为处的空气密度,为一常量,,试估算当0h =C 41.1810m C −=×-119.0m s v =⋅-时扬沙的最大高度.(不考虑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三、(20分)据新华社报道,为了在本世纪初叶将我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高中物理竞赛的知识与分类

高中物理竞赛的知识与分类

高中物理竞赛的知识与分类高中物理竞赛的知识与分类是非常广泛的,涵盖了许多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

下面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以帮助参赛选手更好地备战。

1. 力学:力学是物理竞赛中的重要一环,包括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等。

参赛选手需要了解质点运动的基本规律、力的合成与分解、斜面、滑轮等相关概念及应用。

2. 热学: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和温度变化的学科,包括热力学、热传导、热辐射等。

参赛选手需要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导率、热容等相关概念,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竞赛中的重要领域,包括静电学、电流电路、电磁感应等。

参赛选手需要熟悉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流分布等基本概念,还需要了解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4.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与变化的学科,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

参赛选手需要了解光的传播速度、光的折射定律、镜面成像、薄透镜成像等概念及应用。

5. 现代物理:现代物理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等新的物理理论与实验。

可以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波粒二象性、原子核和粒子物理学等相关内容。

除了这些主要的物理类别之外,物理竞赛还涉及到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计算机模拟与编程等技能。

此外,解题技巧、分析思维和快速运算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加高中物理竞赛需要广泛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多做一些练习题、模拟考试和实验操作,能够提高解题和实验技巧。

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经验,选手们将能够在物理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物理竞赛是一项需要广泛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挑战。

除了之前提到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还有一些其他的物理知识和分类也是值得关注的。

6. 波动与声学:波动与声学是研究波的传播和振动的学科。

参赛选手需要了解波的特性、波速、波程、共振、多普勒效应等相关概念。

此外,音叉、共鸣管、声纳等设备的原理和应用也需要掌握。

7. 核物理学:核物理学是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和核反应的学科。

近十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九电与磁(K12教育文档)

近十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九电与磁(K12教育文档)

近十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九电与磁(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近十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九电与磁(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近十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九电与磁(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十九、电与磁一.选择题1.(2012全国初中物理竞赛预赛)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 引起的.在图5中的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 】解析:由安培定则可知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图B.答案:B2.(201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河南预赛)如图1所示,将一对磁性材料制成的弹性舌簧密封于玻璃管中,舌簧端面互叠,但留有空隙,就制成了一种磁控元件—-干簧管,以实现自动控制。

干簧管置于下列哪种通电导线的磁场中时,可以使舌簧端面吸合【解析】:根据电流产生磁场,用安培定则可判断直线电流在周围所产生磁场的方向。

磁性材料制成的弹性舌簧在磁场中磁化产生磁性吸合使电流导通,选项B 正确。

【答案】B【名师点评】干簧管是一种把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器,要使磁性材料制成的图1弹性舌簧端面吸合,必须把干簧管的舌簧所在的直线与磁场的磁感线方向在一直线上。

3.(201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如图3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电键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A.不会变形B.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C.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D.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图3【解析】:根据两根平行直导线,通有同向电流时互相吸引,通有反向电流时互相排斥,将电键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选项B正确。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12.pptx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12.pptx


水员所戴头盔上部是半球形。球半径是 20 厘米,那么在这么深的海底头盔
上部受到的向下压力是
牛。(海水密度 1.03×103 千克/米 3,取 g=10
牛/千克,海面上大气压为 105 帕。)
三、(7 分)今有一只 100 厘米 3 的量筒,内盛有 50 厘米 3 的水,有一只装“青霉素”注射粉剂
的小玻璃瓶,请设计一种测定这个小玻璃瓶玻璃密度的方案。要求:①不能增加其它器材。
千克,则黄河水每立方米含沙是
千克。
13. 下表是“武夷号”旅游列车的行车时刻表,根据表中数据可算出 48 次列车的平均速度是
。 14.小明测得看到闪电与听到雷声的时间间隔为 t,如果光速为 c,声速为 v,则打雷地点与
小明之间的距离 s=
,由于
,所以可取s≈vt。
15.医生用旧的血压计测某病人的血压,结果写上 110/80mmHg 的结论,请你算一算,这
现知道:①起重机总功率为 30 千瓦。②卷扬机带动钢丝绳移动的 速度V=1.35 米/秒。③柱塞截面积 120 厘米 2。④柱塞与起重臂的连接点 F 和支点 O 的距
离约为起重臂长的三分之一。⑤起重的货物质量为 2 吨,假设起重时油缸、柱塞沿竖直方 向。⑥起重臂、滑轮、钢丝绳总重为 2×103 牛,它们的重心假设在起重臂的中点。求:(1) 油缸内油对柱塞的压强有多大?(2)整个起重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取 g=10 牛/千克)
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 1.5 分钟,那么,当人沿着开动 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是
A.2 分钟 B.1 分钟 C.3/8 分钟 D.0.5 分钟
7.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分类汇编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分类汇编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分类汇编力学第16届预赛题.1.(15分)一质量为M 的平顶小车,以速度0v 沿水平的光滑轨道作匀速直线运动。

现将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无初速地放置在车顶前缘。

已知物块和车顶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

1. 若要求物块不会从车顶后缘掉下,则该车顶最少要多长?2. 若车顶长度符合1问中的要求,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共做了多少功?参考解答1. 物块放到小车上以后,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当以地面为参考系时,物块将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而小车将做减速运动,若物块到达小车顶后缘时的速度恰好等于小车此时的速度,则物块就刚好不脱落。

令v 表示此时的速度,在这个过程中,若以物块和小车为系统,因为水平方向未受外力,所以此方向上动量守恒,即0()Mv m M v =+ (1)从能量来看,在上述过程中,物块动能的增量等于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即2112mv mg s μ= (2) 其中1s 为物块移动的距离。

小车动能的增量等于摩擦力对小车所做的功,即22021122Mv mv mgs μ-=- (3) 其中2s 为小车移动的距离。

用l 表示车顶的最小长度,则21l s s =- (4) 由以上四式,可解得202()Mv l g m M μ=+ (5) 即车顶的长度至少应为202()Mv l g m M μ=+。

2.由功能关系可知,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系统动量的增量,即 22011()22W m M v Mv =+- (6) 由(1)、(6)式可得202()mMv W m M =-+ (7)2.(20分)一个大容器中装有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ρ和2ρ(12ρρ<)。

现让一长为L 、密度为121()2ρρ+的均匀木棍,竖直地放在上面的液体内,其下端离两液体分界面的距离为34L ,由静止开始下落。

试计算木棍到达最低处所需的时间。

假定由于木棍运动而产生的液体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且两液体都足够深,保证木棍始终都在液体内部运动,未露出液面,也未与容器相碰。

中学生物理竞赛1-32实验及单位试题分类汇编

中学生物理竞赛1-32实验及单位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及单位(31-6)用国家标准一级螺旋测微器(直标度尺最小分度为0.5mm,丝杆螺距为0.5mm,套管上分为50格刻度)测量小球直径。

测微器的初读数如图(a)所示,其值为______mm,测量时如图(b)所示,其值为_______mm,小球直径d=______mm。

(30-6)国际上已规定133Cs原子的频率f=9192631770Hz(没有误差).这样,秒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际上已规定一个公认的光速值c=299792458m/s(没有误差).长度单位由时间单位导出,则米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10)(1)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中,必须测出电流表的内阻和用标准电压表对改装成的电压表进行校准.某同学对图示的器材进行了连线,使所连成的电路只要控制单刀双掷开关的刀位和调节电阻箱及变阻器,不需改动连线,就能:(1)在与电阻箱断路的条件下测出电流表的内阻;(2)对改装成的电压表所有的刻度进行校准.试在图中画出该同学的全部连线.(2)一块横截面为矩形的长板,长度在81cm与82cm之间,宽度在5cm与6cm 之间,厚度在1cm与2cm之间.现用直尺(最小刻度为mm)、卡尺(游标为50分度)和千分尺(螺旋测微器)去测量此板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要求测出后的最后一位有效数字是估读的.试设想一组可能的数据填在下面的空格处.板的长度_______________cm,板的宽度_______________cm,板的厚度_______________cm。

(27-12)右图为“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S0为狭缝,S1、S2为双狭缝,S P为观察屏。

当用单色光(以λ表示其波长)从左方照射狭缝S0时,由双狭缝S1、S2射出的光是相干光,可在观察屏S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若屏S上的P 点是某一暗条纹的中心,已知P点到缝S1的距离为r1,则P点到缝S2的距离为r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电磁学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电磁学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分类汇编三、(15分)测定电子荷质比(电荷q与质量m之比q/m)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真空玻璃管内,阴极K发出的电子,经阳极A与阴极K之间的高电压加速后,形成一束很细的电子流,电子流以平行于平板电容器极板的速度进入两极板C、D间的区域。

若两极板C、D间无电压,则离开极板区域的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若在两极板间加上电压U,则离开极板区域的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若再在极板间加一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打到荧光屏上的电子产生的光点又回到O点。

现已知极板的长度l=5.00cm,C、D间的距离d=l.50cm,极板区的中点M到荧光屏中点O的距离为L=12.50cm,U=200V,P点到O点的距离 3.0==cm;B=6.3×10-4T。

试求电子的荷质比。

(不计重力y OP影响)。

五、(15分)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的长直金属细导轨KL、PQ固定于同一水平面内,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电阻可忽略不计;ab和cd是两根质量皆为m的金属细杆,杆与导轨垂直,且与导轨良好接触,并可沿导轨无摩擦地滑动。

两杆的电阻皆为R。

杆cd 的中点系一轻绳,绳的另一端绕过轻的定滑轮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滑轮与杆cd之间的轻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并与导轨平行。

导轨和金属细杆都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现两杆及悬物都从静止开始运动,当ab杆及cd杆的速度分别达到v1和v2时,两杆加速度的大小各为多少?八、(17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电源的内阻均为零,其中B 、C 两点与其右方由1.0Ω的电阻和2.0Ω的电阻构成的无穷组合电路相接。

求图中10μF 的电容器与E 点相接的极板上的电荷量。

第21届复赛五、(20分)如图所示,接地的空心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空腔内一直径上的P 1和P 2处,放置电量分别为q 1和q 2的点电荷,q 1=q 2=q ,两点电荷到球心的距离均为a .由静电感应与静电屏蔽可知:导体空腔内表面将出现感应电荷分布,感应电荷电量等于-2q .空腔内部的电场是由q 1、q 2和两者在空腔内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产生的.由于我们尚不知道这些感应电荷是怎样分布的,所以很难用场强叠加原理直接求得腔内的电势或场强.但理论上可以证明,感应电荷对腔内电场的贡献,可用假想的位于腔外的(等效)点电荷来代替(在本题中假想(等效)点电荷应为两个),只要假想的(等效)点电荷的位置和电量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即:设想将整个导体壳去掉,由q 1在原空腔内表面的感应电荷的假想(等效)点电荷1q '与q 1共同产生的电场在原空腔内表面所在位置处各点的电势皆为0;由q 2在原空腔内表面的感应电荷的假想(等效)点电荷2q '与q 2共同产生的电场在原空腔内表面所在位置处各点的电势皆为0.这样确定的假想电荷叫做感应电荷的等效电荷,而且这样确定的等效电荷是唯一的.等效电荷取代感应电荷后,可用等效电荷1q '、2q '和q 1、q 2来计算原来导体存在时空腔内部任意点的电势或场强.1.试根据上述条件,确定假想等效电荷1q '、2q '的位置及电量. 2.求空腔内部任意点A 的电势U A .已知A 点到球心O 的距离为r ,OA 与1OP 的夹角为θ .七、(25分)如图所示,有二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 ,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图中纸面),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垂直纸面向里).质量均为m的两金属杆ab和cd放在导轨上,与导轨垂直.初始时刻,金属杆ab和cd分别位于x = x0和x = 0处.假设导轨及金属杆的电阻都为零,由两金属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自感系数为L.今对金属杆ab施以沿导轨向右的瞬时冲量,使它获得初速v.设导轨足够长,0x也足够大,在运动过程中,两金属杆之间距离的变化远小于两金属杆的初始间距x,因而可以认为在杆运动过程中由两金属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自感系数L是恒定不变的.杆与导轨之间摩擦可不计.求任意时刻两杆的位置x ab和x cd以及由两杆和导轨构成的回路中的电流i三者各自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第20届预赛四、(20分)从z轴上的O点发射一束电量为q(>0)、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它们速度统方向分布在以O点为顶点、z轴为对称轴的一个顶角很小的锥体内(如图所示),速度的大小都等于v.试设计一种匀强磁场,能使这束带电粒子会聚于z轴上的另一点M,M点离开O点的经离为d.要求给出该磁场的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最小值.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重力的作用.七、(20分)图预20-7-1中A和B是真空中的两块面积很大的平行金属板、加上周期为T的交流电压,在两板间产生交变的匀强电场.己知B板电势为零,A板电势U A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预20-7-2所示,其中U A的最大值为的U0,最小值为一2U0.在图预20-7-1中,虚线MN表示与A、B扳平行等距的一个较小的面,此面到A和B的距离皆为l.在此面所在处,不断地产生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负电的微粒,各个时刻产生带电微粒的机会均等.这种微粒产生后,从静止出发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设微粒一旦碰到金属板,它就附在板上不再运动,且其电量同时消失,不影响A、B板的电压.己知上述的T、U 0、l ,q 和m 等各量的值正好满足等式20222163⎪⎭⎫ ⎝⎛=T m q U l 若在交流电压变化的每个周期T 内,平均产主320个上述微粒,试论证在t =0到t =T /2这段时间内产主的微粒中,有多少微粒可到达A 板(不计重力,不考虑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分类汇编光学11 第21 届预赛一、(15 分)填空1. d •一个可见光光子的能量的数量级为____________ J。

2.已知某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能量为入射光能量的80%。

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a •反射光子数为入射光子数的80 %;b .每个反射光子的能量是入射光子能量的80%。

2六、(15分)有一种高脚酒杯,如图所示。

杯内底面为一凸起的球面,球心在顶点0下方玻璃中的C点,球面的半径R= 1.50cm, O到杯口平面的距离为8.0cm。

在杯脚底中心处P点紧贴一张画片,P点距O点6.3cm。

这种酒杯未斟酒时,若在杯口处向杯底方向观看,看不出画片上的景物,但如果斟了酒,再在杯口处向杯底方向观看,将看到画片上的景物。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 i= 1.56 ,酒的折射率n2= 1.34。

试通过分析计算与论证解释这一现象。

r3第21届复赛四、(20分)目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发光区等距离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长条状,通常称为激光二极管条.但这样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是很多束发散光束,光能分布很不集中,不利于传输和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对光束进行必需的变换(或称整形)•如果能把一个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条发出的光变换成一束很细的平行光束,对半导体激光的传输和应用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为此,有人提出了先把多束发散光会聚到一点,再变换为平行光的方案,其基本原理可通过如下所述的简化了的情况来说明.如图,S i、S2、S3是等距离(h)地排列在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光源,各自向垂直于它们的连线的同一方向发出半顶角为=arctan 1.4的圆锥形光束.请使用三个完全相同的、焦距为 f = 1.50h、半径为r=0.75 h的圆形薄凸透镜,经加工、组装成一个三者在同一平面内的组合透镜,使三束光都能全部投射到这个组合透镜上,且经透镜折射z轴(以后的光线能全部会聚于S2为起点,垂直于三个点光源连线,与光束中心线方向相同的射线)上距离S2为L = 12.0 h 处的P点.(加工时可对透镜进行外形的改变,但不能改变透镜焦距. )1.求出组合透镜中每个透镜光心的位置.2 .说明对三个透镜应如何加工和组装,并求出有关数据.4第20届预赛一、(20分)两个薄透镜L i和L2共轴放置,如图所示•已知L i的焦距f l=f , L2的焦距f2=—f, 两透镜间距离也是f.小物体位于物面P上,物距U i= 3f.(1)小物体经这两个透镜所成的像在L2的边,至y L2的距离为,是倍(虚或实)、像(正或倒),放大率为。

(2)现在把两透镜位置调换,若还要给定的原物体在原像处成像,两透镜作为整体应沿光轴向_________________ 边移动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正或倒)放大率为_______________ •这个新的像是______________ (虚或实)、5第20届复赛四、(20分)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折射率为n的玻璃半球,放在空气中,平表面中央半径为h o的区域被涂黑.一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此平面上,正好覆盖整个表面. Ox为以球心O为原点,与平而垂直的坐标轴.通过计算,求出坐标轴Ox上玻璃半球右边有光线通过的各点(有光线段)和无光线通过的各点(无光线段)的分界点的坐标.6第19届预赛五、(20分)图预19-5中,三棱镜的顶角为60,在三棱镜两侧对称位置上放置焦距均为f 30.0cm 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 i和L2.若在L i的前焦面上距主光轴下方y 14.3cm 处放一单色点光源S,已知其像S与S对该光学系统是左右对称的.试求该三棱镜的折射率.7第19届复赛五、(20分)薄凸透镜放在空气中时,两侧焦点与透镜中心的距离相等。

如果此薄透镜两侧的介质不同,其折射率分别为n i和n2,则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设为F i和F2),但片、F? 和透镜中心的距离不相等,其值分别为f1和f2。

现有一个薄凸透镜L ,已知此凸透镜对平行光束起会聚作用,在其左右两侧介质的折射率及焦点的位置如图复19-5所示。

1 •试求出此时物距u,像距v,焦距f i、f2四者之间的关系式。

2•若有一傍轴光线射向透镜中心,已知它与透镜主轴的夹角为i,则与之相应的出射线与主轴的夹角2多大?3. f i , f2, n i , n2四者之间有何关系?8六、(20分)在相对于实验室静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S中,有一个光子,沿x轴正方向射向一个静止于坐标原点O 的电子.在y 轴方向探测到一个散射光子.已知电子的静止质量为m0 ,光速为 c ,入射光子的能量与散射光子的能量之差等于电子静止能量的1/10.1.试求电子运动速度的大小v ,电子运动的方向与x 轴的夹角;电子运动到离原点距离为L o (作为已知量)的A点所经历的时间t •2•在电子以1中的速度v开始运动时,一观察者S相对于坐标系S也以速度v沿S中电子运动的方向运动(即S相对于电子静止),试求S测出的OA的长度.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分类汇编光学2 1 第18 届预赛三、(18 分)一束平行光沿薄平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经透镜折射后,处,透镜的折射率n 1.5 。

若将此透镜的凸面镀银,物置于平面前的位置。

会聚于透镜f 48cm 12cm 处,求最后所成象2 第18 届复赛一、(22 分)有一放在空气中的玻璃棒,折射率n 1.5 ,中心轴线长L 45cm ,一端是半径为R1 10cm 的凸球面.1.要使玻璃棒的作用相当于一架理想的天文望远镜(使主光轴上无限远处物成像于主光轴上无限远处的望远系统),取中心轴线为主光轴,玻璃棒另一端应磨成什么样的球面?2.对于这个玻璃棒,由无限远物点射来的平行入射光柬与玻璃棒的主光轴成小角度时,从棒射出的平行光束与主光轴成小角度,求 2 / 1 (此比值等于此玻璃棒望远系统的视角放大率).3 第17届预赛三、(15分)有一水平放置的平行平面玻璃板H,厚3.0 cm,折射率n 1.5。

在其下表面下2.0 cm处有一小物S ;在玻璃扳上方有一薄凸透镜L ,其焦距f 30 cm,透镜的主轴与玻璃板面垂直;S位于透镜的主轴上,如图预17-3所示。

若透镜上方的观察者顺着主轴方向观察到S的像就在S处,问透镜与玻璃板上表面的距离为多少?4第17届复赛2. 0cm2. Ocm颐17-3、(20分)如图复17-2所示,在真空中有一个折射率为n (n n0, n0为真空的折射率)、半径为r的质地均匀的小球。

频率为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BC传播,直线BC与小球球心0的距离为I (I r),光束于小球体表面的点C点经折射进入小球(小球成为光传播的介质),并于小球表面的点D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设激光束的频率在上述两次折射后保持不变•求在两次折射过程中激光束中一个光子对小球作用的平均力的大小.5六、(25 分)普通光纤是一种可传输光包层 B 的分界面上发生多次全反射.现在利用普通光纤测量流体 下:让光纤的一端(出射端)浸在流体F 中.令与光纤轴平行的单色平行光束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光纤入射端面的中心 O ,经端面折射进入光纤,在光纤中传播.由点 O 出发的光束为圆锥形,已知其边缘光线和轴的夹角为0 ,如图复 17-6-1 所示.最后光从另一端面出射进入流体F •在距出射端面 h 1处放置一垂直于光纤轴的毛玻璃屏 D ,在D 上出现一圆形光斑,测出其直径为d i ,然后移动光屏 D 至距光纤出射端面d 2,如图复17-6-2所示.1 •若已知A 和B 的折射率分别为n A 与n B ,求被测流体F 的折射率n F 的表达式.2•若n A 、n B 和0均为未知量,如何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以测出n F 的值?6 第 16 届预赛五、 ( 15分)一平凸透镜焦距为 f ,其平面上镀了银,现在其凸面一侧距它 2f 处,垂直于F 的折射率.实验方法如h 2 处,再测出圆形光斑的直径主轴放置一高为H的物,其下端在透镜的主轴上(如图预16-5)。

1.用作图法画出物经镀银透镜所成的像,并标明该像是虚、是实。

2.用计算法求出此像的位置和大小。

7第16届复赛、(25分)两个焦距分别是f l和f2的薄透镜L i和L2,相距为d,被共轴地安置在光具座上。

1. 若要求入射光线和与之对应的出射光线相互平行,问该入射光线应满足什么条件?2. 根据所得结果,分别画出各种可能条件下的光路示意图。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分类汇编光学1参考答案1第21届预赛200495一、1.d. 10 一192. a正确,b不正确。

理由:反射时光频率不变,这表明每个光子能量h不变。

评分标准:本题15分,第1问10分,每一空2分。

第二问5分,其中结论占2分,理由占3分。

一光线PA在A处折射。

设A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半径CA与PO的夹角为,由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可得msini= n o sinr (1)=i+ (2)在厶PAC中,由正弦定理,有R PC(3)sin sin i考虑近轴光线成像,、i、r都是小角度,则有r n1 .-i (4)n oR .i (5)PC由(2)、(5)式、n。

、n l、R的数值及PC PO CO 4.8 cm可得(4)、=1.31i (6) r = 1.56i (7) 由(6)、(7)式有r > (8)由上式及图1可知,折射线将与P0延长线相交于P , P 即为P 点的实像.画面将成实像于P 处。

由此可见,未斟酒时,画片上景物所成实像在杯口距O 点7.9 cm 处。

已知O 到杯口平面的距离为8.0cm ,当人眼在杯口处向杯底方向观看时,该实像离人眼太近,所以看不出画片上 的景物。

診(14)代入m 和n2的值,可得r = 1.16i (15)与(6)式比较,可知r v (16)在△ CAP 中,由正弦定理有R CP (9)sin sin r又有r = +考虑到是近轴光线,由(9 )、( 10)式可得r CPRr又有OP CP R (12)由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可得OP 7.9 cm(10)(11)(13)由上式及图2可知,折射线将与0P延长线相交于P , P即为P点的虚像。

画面将成虚像于P处。

计算可得rCP R(17)r又有OP CP R(18)由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OP 13 cm(19)由此可见,斟酒后画片上景物成虚像于P处,距0点13cm •即距杯口21 cm。

虽然该虚像还要因酒液平表面的折射而向杯口处拉近一定距离,但仍然离杯口处足够远,所以人眼在杯口处向杯底方向观看时,可以看到画片上景物的虚像。

评分标准:本题15分•求得(13)式给5分,说明“看不出”再给2分;求出(19)式,给5分,说明“看到”再给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