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被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植被被破坏。
2、旅游资源退化与破坏
3、旅游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景区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是我国的风景名胜
区越来越受到建设型的破坏
4、大量游客涌入,宾馆,饭店、游客所散发的热量,直接造成雪山区域局部升
温的小气候现象。
5、容游量与旅游环境(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旅游气氛、破坏旅游资
源)
6、旅游活动与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破坏、旅游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7、旅游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只有注重环境保护才能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对旅游的车辆进行限制,车辆必须在尾气排放达标,在距离景区一段距离就下客。景区要限制游客数量,并规范游客行为,景区不能乱丢垃圾。每天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必须远离景区。同时,景区上风头上游不能规划建设工厂或工业园区。否则,在废水废气的侵蚀下,任何美丽的景色都很快褪色。就象漂亮的时装穿旧后就沦为垃圾堆里的破布一样。
任何地区可接纳的旅游人数是一个定值,容纳这个人数产生的负面影响有一个自然恢复期。只要注意以上两点,同时做好环保,就可以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否则,破坏环境必然导致土壤、植被、空气的恶化,各种生物失去适宜的生存条件,要么迁徙,要么灭绝,那么原来的旅游景区,必然变成各种污染物和苍蝇蚊子的生活场。
一、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旅游业从小到大,产业贡献率逐年增长,产业地位明显提高,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统计资料显示,1978—2006年间,我国入境游客从年180万人次增加至年1.25亿人次,增长了约70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从2.6亿美元增加至340亿美元,增长了约130倍;国内旅游人数从几千万人次增加至13.9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从18亿元增加至6230亿元,增长了约340倍。其中,2006年我国全年旅游总人数达到15.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936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3%。2007年以来,我国旅游业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我国旅游外汇收入的世界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41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5位,并呈继续上升趋势。可以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二、我国旅游资源保护状况堪忧
在我国不少地方,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或先导产业。但从总体上讲,我国旅游业还处于一种高速度、低质量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发展后劲令人担忧。特别值得警惕的是,作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基础的旅游资源被大量浪费、破坏、毁损,慢慢失去旅游价值。
一是掠夺性开发破坏了旅游资源。例如,一些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在旅游资源范围内大肆兴建高档商业地产,挤占了大量的海岸沙滩、湖泊水面、山坡林地,导致旅游资源数量、面积大量缩水。例如我们青岛的东部温泉等地,便有一些地产项目占了大量的海湾、沙滩和温泉疗养区域。还有一些地方在旅游资源周边兴办工业,给景区的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致使旅游资源失去应有的价值。
二是保护不力,造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毁损甚至消失。一些地方对辖区内的历史遗迹整理发掘不够,保护措施不力,很多历史旅游资源被毁。如有的古城古镇已被一些低俗的商业店铺所充斥,使人难以体会到它原来的风貌。一些珍贵的石碑石刻由于被随意拓片而毁损严重。此外,我国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只有很少的人在勉强维持,后继乏人,有的濒临失传。
三是超负荷接待导致旅游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旅游资源受损。旅游业迅猛发展,各热点景区人满为患。频繁的交通带来的是汽车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大量增加,导致旅游区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大量的游客超过景区承载能力,致使景区污染严重,旅游景观受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故宫地面金砖被游客踏出凹坑、敦煌莫高窟壁画受游客呼吸散发的二氧化碳影响而变色等。
四是部分游客素质较低,环保意识较差,旅游资源人为破坏情况严重。有些游客在旅游景点随意触摸攀爬古木古迹,甚至在上面乱刻乱画,损害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寿命。还有一些旅游者在旅游区内狩猎、采伐、露营和野炊,破坏了旅游区的生态环境。
上述问题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发展下去对我国旅游业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切实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未来十几年,我国要实现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跨越,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战略,保护好作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基础的旅游资源。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种辩证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对旅游资源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开发是在更高层次实现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所以,应将保护的观念贯穿在开发的整个过程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前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论证分析,变过去掠夺式的粗放型开发为集约化开发,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过程中对资源造成的浪费和破坏。第二,实施精品开发。旅游产品要给人以美感并与周边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相融合,切忌片面地以新产品迎合市场。同时,要尽可能实行开发一步到位,避免分期开发和循环开发给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危害。第三,加强区域范围内旅游项目的统一规划,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以有效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使区域内旅游产品形成合理分工、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第四,对不可再生性的旅游资源,在技术、资金条件不成熟或尚未科学规划之前,应先进行保护,待条件成熟后再行开发,切忌盲目行动。
二是城市建设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紧缺,而城市化进程却在明显加快、城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不少旅游资源已在城区之内或邻近城市,随时都有被挤占、破坏的可能。要切实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首先要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对旅游资源则要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先行保护。尚未商业开发的旅游资源,要同时预留相应的旅游发展配套用地,避免开发时造成景区面积、功能缩水现象。有了城建规划还要切实执行,切忌贪图眼前利益牺牲旅游资源。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也很重要,尤其是一些旅游度假区的建设,要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发挥景区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城市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对历史古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如青岛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就很好地把八大关、中山路等区域的旧城风貌保护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