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的生平资料人物传记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屠呦呦的生平资料人物传记作文
篇一:屠呦呦人物素材
屠呦呦人物专题阅读
导语
呦~她终于获奖啦~成为获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第一人~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其实,在此之前,有关屠呦呦的新闻已见诸报端,科学界关于屠哟哟的讨论也一直存在,甚至关于她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这位因在2011年度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而被称为“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的药学家,却还有一个称号——“三无”教授。
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学经历、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一名普通研究员。
那么,为什么是她捧起了诺贝尔奖,其人其事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给屠呦呦的颁奖词:
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
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
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
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
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
其实,在此次获奖之前,屠呦呦就已经被称为“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
公开信息显示,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学习,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
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屠呦呦因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所作出的贡献,曾引起过外界关注。
这是该奖项设立65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到
那时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大奖。
因为拉斯克奖还有一个“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别称,人们便激动地预测,屠呦呦很有可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中国人。
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像炸开锅一样,开始追踪报道屠呦呦的获奖背景,研究专业,以及生平记事。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两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
虽然希望落空,但这也不影响人们给屠呦呦加冠另一个头衔——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
生活中粗线条,科研中的执着者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作为家中5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尽管成绩并不突出,但屠呦呦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
呦呦十分低调,即使是获奖后,她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
但在朋友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
“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
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
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
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
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
”陈效中回忆道。
2015年屠呦呦再次以个人身份获奖。
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
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
据悉,屠呦呦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为什么是她获诺奖,
她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上个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以及越南战争时期。
当时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
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
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
该项目的短期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
国家对“523项目”十分重视,特设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几大课题组,组织了来自60
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
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
解决问题的转折点,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
实验的过程漫长而复杂。
光调查收集这一个过程,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
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
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素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
但这个抑制率十分不稳定,甚至在后续的实验中,抑制率显示只有12%-40%。
对此屠呦呦猜测,低抑制率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
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
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
不出所料,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后,研究人员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提取物。
“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
”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
后来,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效果十分喜人。
随后,屠呦呦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在
21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非常成功。
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疟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之为“中国神药”。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
”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如此评价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
贡献无法泯灭
“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
”屠呦呦在荣获拉斯克奖时说,“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
其实,无论蜚语再多,屠呦呦的科学贡献都无法泯灭。
正如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所说:最重要的是,这些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
科学,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一个特殊的科研者,带给我们多维度的思考
就在2011年,屠呦呦获拉斯克奖后,在一片叫好声中,人们渐
渐发现了这位卓越的女科学家区别于传统意义中获奖者的独特之处,她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
这甚至引发了人们对于我国科研经费、科研体制的探讨。
这一点,在她获得诺奖的消息传出之后,又一次被媒体热议。
个人荣誉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6月15日,获得2015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评论:屠呦呦这朵花
屠呦呦是一朵花,中国当代医学科研最灿烂的一朵花,历经40年的风霜雪雨,春华秋实,这朵花终于彻底绽放了。
10月5日,85岁高龄的屠呦呦用双手捧起了沉甸甸的诺贝尔奖杯,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大奖。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诺贝尔委员会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屠呦呦,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贡献。
屠呦呦这朵花开得有点难。
当时,她的试验条件极差,自己身体又有病,而且,恰逢“文革”混乱,各种干扰非常厉害,造反
派拎着大棒捣乱。
但她和她的团队顶住干扰,克服重重困难,宵衣旰食,殚精竭虑,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终于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打开了成功之门。
屠呦呦这朵花开得有点晚。
1971年,屠呦呦的试验即获得成功,并后来投入生产,推向世界,几十年来,这种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无数人的生命。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屠呦呦的成就40年后才得到国内外的普遍承认,拿到诺贝尔奖。
唏嘘叹息之余,使人不由想起王勃的名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屠呦呦这朵花开得墙外比墙内香。
美国拉斯克基金会在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奖词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厚礼。
”但是,这一巨大发现在国内的被认知程度并不高,仅被授予一个国家发明二等奖,发放奖金四千余元,而屠呦呦申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也铩羽而归,长期以来,她在国内的知名度还不如一个三流明星。
更没想到她竟然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这朵花开得有点“争议”。
屠呦呦获奖后,国人纷纷为之欢呼叫好,喜不自胜,引以为荣。
但也有人嫉妒,有人眼红,有人持不同意见,甚至还有人写信告“洋状”,想把她获奖的事闹黄,各种异议归纳起来就是一个意思: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大伙都有份,要不然,我得不到你也得不到。
本来,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绝不该有争议的屠呦呦,也陷入这种尴尬境地: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我们都来爱惜屠呦呦这朵花。
好花须要绿叶扶,屠呦呦这朵花开得不易,开得艰难,也开得辉煌,开得大气,给国人争光,给人类造福,功在当今,富润后世。
我们理当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珍惜爱护屠呦呦获得的这一荣誉,每人都要当护花使者,不要作鲜花杀手。
作家郁达夫在鲁迅追悼会上曾说过一句名言:“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
”同样道理,一个没有鲜花的花园是悲哀的花园,一个有了鲜花却不知道善待的花园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花园。
屠呦呦这朵花开了,善待这朵花,珍惜这朵花,就会带动更多的鲜花开放,使我们的大花园里真正做到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争奇斗艳,香飘天外。
篇二:作文素材——屠呦呦
[作文素材——屠呦呦]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药学家,中国
中医
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作文素材——屠呦呦。
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该院1952年年底自北京大学独立建院,2000年4月回归北京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
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获奖词
表彰她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
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
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科研过程
屠呦呦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
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
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
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当时,正值初创的中医研究院工作条件差,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
但是,党的“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宝库,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遂成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增添了力量和信心。
工作伊始,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
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nceolata bge.)的生药学研究。
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
由于她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
在2年半的学习中,她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参加过临床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屠呦呦深深感受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她还根据自
己的专业,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屠呦呦》。
?分享好文?以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
该书广泛收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经验,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1978年,该书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大会成果奖。
通过一段时间的生药和炮制研究,屠呦呦体会到,中药研究还必须重视中药内含物质与药效之间的关系,而有效成分的研究又是掌握中药疗效规律的必然途径。
屠呦呦和同志们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先后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由于屠呦呦在科研工作的出色成绩,1987年,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
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
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
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
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
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
”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
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
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
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
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
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拉斯克奖
2011年8月,屠呦呦出现在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预言性地公开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医科学家值得获得诺贝尔奖。
饶毅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很大,事实上,她获得这个奖甚至比获得诺贝尔奖更厉害。
”
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个人获奖引争议
“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
关于青蒿素研究的争议,已持续多年。
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传出后,业内也不乏异议。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称,关于青蒿素研究的争议已有30年,早期甚至“状告”至国家科委(现科技部)奖励办。
“屠呦呦既不是最先发现青蒿提取物抗疟作用的人,也不是首先分离到抗疟有效单体的人,这些研究成果也不是在她指导下取得的,将功劳全归给她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事实不符”。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1967年就参加“523项目”,
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中作出关键贡献。
她透露,这一发明此前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并获香港、泰国等奖项,“但都是颁给集体”。
“泰国的奖,屠呦呦也以个人名义申报了,但在评审时还是给了集体,可能美国特别强调个人的作用,所以给了个人。
”李英认为,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贡献,但屠呦呦对其他发明环节很难出力。
对于屠呦呦获奖引发争议的问题,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表示,经查证原始资料,尤其是军事科学院此前保密的材料,最后确定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中的关键作用,所取得的成绩无可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