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建联席会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研究
关于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同名6369)
关于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的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建资源的综合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促进社区驻区单位党建工作的协调发展,经研究,决定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
协调解决区域内党组织的矛盾问题,统筹整合组织、设施服务,推进社区和驻区单位党建工作水平,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
二、联席会议召集人:
社区各党组织负责人为联席会议召集人。
三、联席会议参加对象:
联席会议参加对象为:社区党支部委员、区域内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包联社区县直单位党组织负责人。
四、联席会议工作规则:
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根据实际需要可随时召开,会议由联席会议召集人主持,牵头单位负责联络。
五、组织机构:
组长:张美英(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郭丽芳(社区主任)
成员:姚虎龙(社区干部)
李琴(社区干部)
刘凤荣(计生主任)
李秀峰(计生主任)
荆丽(计生主任)
六、驻区单位花名:
统计局司法局安检局广电局
红十字工商联档案局文联
科委公证处工商局供电局
县医院卫生局农牧局工会
财险石油文化局工行
二中幼儿园城管局
中共卓资县新建街社区支委会
年月日。
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思考
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思考作者:莘小龙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年第09期[摘要]近年来,上海各区县在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方面,坚持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实施办法,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
与此同时,如何提高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至今还常困扰着各级党组织。
本文围绕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实际面对的难题和困境,尝试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党建责任制;有效性和针对性[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9-0049一、区域化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松散型的工作架构,难以发挥整体合力作用。
目前,无论是区级层面还是街镇社区层面,都建立了区域化党建工联席会议,区域范围内各相关单位(主要是党政机关和国集企事业单位)也纳入为成员单位,成员单位的党组织也负有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责任和任务。
但是这种基于联席会议的组织机构,仅是为了区域党建工作需要而赋予其一定的党建工作责任,协助所在地党组织帮助开展区域党建工作,缺乏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和工作职能责任的法定属性,因此在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方面,就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发挥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附加给的工作职责,难以合乎成员单位的共同需求。
一般而言,在一定的区域范围里,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对于区域内的党政机关和国有集体性质的企事业单位,是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工作职能和必须承担的责任;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由于其所有制性质和职能责任乃至具体利益目标的各不相同,对于它们来说,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不是一种内生性的责任和义务,并非是利益共同体,缺乏开展党建工作的原动力,难以成为它们的内在需求和主动追求,往往被认为是给它们的附加,甚至被认为是负担。
(三)行政化的推进工作,难以实现有效性和针对性。
当前,在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过程中,往往通过召开年度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大会,或者是走访调研部分成员单位、组织专题研讨交流、宣传报道区域化党建工作进展等途径方式展开,主要是依靠区域内党政机关和国集企事业的党组织和行政资源。
如何加强区域化党建
如何加强区域化党建一、抓好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有什么好的想法和意见建议(一)完善党建联动机制1.分级建立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区级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驻区的攀钢、十九冶等大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协商东区的党建工作;各级区域联合党组织要建立本级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点研究本辖区的党建工作重大事宜,牢固树立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的区域化党建“一盘棋”思想。
2.实行委员结构制。
在区域联合党组织中探索实行委员结构制,书记由街道(镇)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负责同志担任委员由参加区域化联合党组织的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或具有党员身份的分管领导组成。
书记、委员单位的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发生变动时,由新任负责人或分管领导自动兼任区域联合党组织委员。
书记和委员均实行兼职,不改变其原有的组织人事及工资待遇等关系。
3.签订《区域化党建共建公约》。
各街道(镇)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和区域联合党组织要同时与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签订《区域化党建共建公约》,明确各自职责和共建内容,把履行区域化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作为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年终述职和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
(二)完善资源联享机制1.实现区域化党建阵地资源共享。
各街道(镇)、社区的党员服务中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要积极向辖区各类党组织开放,并鼓励、引导辖区各类党组织向社区居民开放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等。
优惠或者免费利用街道(镇)、社区、居民小区和辖区各类党组织的办公场所、会议场所、活动场所等室内资源和区域内公共广场、社区运动场、中小学体育场等场地资源,科学整合区域内图书馆、社区书屋、文化站点等科教资源,打造区域内党组织共享共用的学习阵地、教育阵地、宣传阵地、活动阵地,形成功能互补的社区党建阵地群。
2.实现区域化党建人才资源共享。
积极探索街道(镇)、社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方式,建立并完善党员干部挂职交流制度、社区“兼职委员”聘用管理制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制度和街道(镇)、社区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制度,实现街道(镇)、社区与辖区各类党组织的人才共育、共享。
关于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思考
302020.2MEC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企业党建关于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思考谢妮 中铁五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2-030-02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实践中,区域化党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自去年以来,中铁五局路桥公司致力推动“六共模式”,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干部共培、作风共抓、难题共解、活动共办,在探索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党建的一些具体问题,但仍然存在内在动力不足、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
如何进一步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区域化党建的优势,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成为其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区域化党建的内涵及特征区域化党建的主要含义指的是在党委的主持指导下,把本辖区的各级党组织以及党员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各种资源优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同时对辖区内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进行引导督促的一种党建新模式。
区域化党建根据经济学规模效应理论调整了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把辖区内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共同学习,共同管理,把力量聚集在一起,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根据作者将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为依据,对区域化党建工作如何推进展开研究。
区域化党建,就是指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下,根据辖区统一筹划的理念,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科学技术手段,在所辖区域内,统一建立基层党组织,对党员队伍进行统一管理,全面应用党建场所,大力推进辖区内各行各业和谐发展的网络体系。
区域化党建具有其特殊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区域化党建产生的时代背景、目标任务,是推动新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前提。
区域化党建的特征:区域化的党建框架,社会化的党建形式,开放化的党建工作。
关于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关于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提高社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推进社区党建区域化,是社区党建工作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南岗区按照“党委领导、区域统筹、尊重主体、共促和谐”的思路,从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入手,深入开展“社区党建共同体”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南岗区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为今后创新开展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一、区域化党建工作基本情况1.“社区党建共同体”组织建设情况。
目前,南岗区18个街道办事处、137个社区全部成立了街道联合党工委和社区党建共同体工作站、理事会。
辖区内省委、省人大、省军区等64个省直单位,6个市直单位,18个团以上驻军(警)部队;哈工大,哈工程,黑龙江大学等16所重点高校;中国农科院兽研所,黑龙江省农科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等中省直科研院所51个已成为党建共同体成员单位。
(如表1所示)2.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
南岗区137个社区共有党务干部92人,“一人兼”45人,专职副书记44人。
大学25人占19.4%,大专76人占58.9%,高中15人占11.6%,初中13人占10.1%;党组织班子成员类别:辖区民警80人,辖区单位成员58人。
(如图1所示)3.“群众满意度”调查情况。
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了解、走访踏查等方式,对社区工作者、驻区成员单位代表、居民业主等进行了“社区党建共同体”建设满意度调查。
从结果来看,群众综合满意度为97.1%,其中,社区干部95.8%,驻区单位代表96.3%,居民群众98.2%。
二、社区党建共同体建設主要做法南岗区委在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中,将经济学上的规模效应理论引入党建领域,淡化“区属”色彩,强化“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全面构建起科学化、区域化、全覆盖的党建共同体工作体系。
镇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镇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思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针对基层党建工作资源整合不够、特色亮点不突出的实际,。
镇党委通过区域统筹的理念,按照“地域相近、村情相似、人缘相亲”的原则,建立超越各村(社区)的党总支,从区域化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规划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形成区域发展合力。
一、。
镇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一)以组织联建为平台,建设区域坚强堡垒1.构建联建框架,促进区域联合。
按照有利于推动发展、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按照“地域相近、村情相似、人缘相亲”原则,将16个村(社区)支部以片区设置楠木、潮砥和小溪3个区域党总支部,每个党总支由1名镇党委委员兼任党总支部书记,2名党员干部任党总支部委员。
同时,在保持各村(社区)支部不变、所属人员不变的基础上,按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或作用类同原则,划分设置党小组,形成“镇党委—区域党总支—村(社区)党支部—党小组”四个层面的党组织构架,突破了。
镇基层党组织单纯按地域设置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按地域设置与按产业发展设置的有机结合。
2.明确区域责任,落实党建主体。
区域党总支定期组织下属各支部,集中分片区讨论基层党建、集体经济和村级综合治理等工作。
主要表现在:负责制定区域发展党员工作计划,组织各党支部做好党员发展、培养、转正工作;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做好服务党员工作;协调组织区域内各村党支部开展好三会一课、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党组织活动,规范组织生活会,充分发挥党员在区域服务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引导区域内各村党支部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区域内的稳定。
联建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本村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区域内村(社区)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落实好上级各项部署,并牵头制定规划村(社区)党建工作。
3.定期联席交流,明确会议内容。
联建党支部在区域党总支的统一领导下,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区域联席会议,会议内容包括:包括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县重要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共同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筹划研究区域党建的总体思路,讨论确定年度重要工作和活动安排;研究讨论区域内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定期通报区域内村党支部党建情况,及时交流党建创新经验;整合党建资源,共同策划组织,开展特色党建活动等。
关于推进区域党建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推进区域党建一体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乌马河区为进一步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党员队伍提档升级,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组织设置形式的创新为基础,从区域的视角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对区域化党建资源和工作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打破了固有的基层党组织“体内循环、封闭运行”的工作模式,变内循环为内外一体化循环,构建起“体制理顺,管理有序,资源融合,服务一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现状分析乌马河区现有区委直属基层党组织74个,其中,基层党委7个,党工委5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49个,全区党员总数为3972人,在职党员1860人,其中:企事业单位党员1661名,非公有制企业党员199人;离退休党员1404人,农村党员41名,流动党员667人。
近年来,乌马河区始终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这一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有条块分割的“单位党建”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改革发展的需要,现有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致使党的工作出现一些盲区和空白,开展的党建活动内容空洞枯燥,方式简单陈旧,对党员缺乏吸引力,对群众没有影响力,迫切需要准确把握当前党建工作阶段性特征,通过树立全区党建一盘棋理念,进一步拓展党建领域,创新工作方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配置资源、整合优势、激发活力,深入开展联建、共建活动,积极搭建协作互助的交流平台,努力做到在指导思想上相一致,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区域化统筹发展,切实构建起开放性、共享性、融合性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乌马河区深入推进区域党建一体化工程,以地域分布划分联建范围,成立区域联合党委,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盘活与共享区域的党建资源,形成“条块结合、纵横联动,全面覆盖”的党建工作体系,有利地推进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019年关于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与思考关于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与思考近年来,XX区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原则,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工作机制,扩大党组织覆盖,整合区域资源,增强党建工作活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了组织共建、工作联动、活动同促、统筹推进的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为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探索与实践落实“三有”目标,构筑区域化党建保障体系。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
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对原有的社区作了优化调整和重新设置,对新建商住社区和城改过程中的村改居社区均及时成立和改建了党组织,实现了城市社区党组织的全覆盖。
采用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公推比选等办法,调整、优化了社区两委会班子。
依托区街党校和驻地学校,围绕政策理论、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等主题,加大对社区干部的培训力度。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确保有钱办事。
将社区办公经费由每年1.5万提高到每年3万,其中专项党建经费达到1万元,对于社区开展的特色活动、主题活动等,区、街财政还给予专项经费和区管党费投入,逐步形成了“财政投入、党费下拨、社区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
三是强化阵地建设,确保有场所议事。
结合“星光计划”和民生八大工程、国债资助等项目,按照“一社区一对策”的原则,采用区街联动、部门统筹、社会参与的办法加强阵地建设,通过改、扩、建、租、共用等多种途径,彻底解决了全区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问题。
构建“三级网络”,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网络。
一是建立全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
具体指导全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为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信息、人才交流搭建协调沟通平台。
区委常委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定期到点上进行调研,指导社区党建工作。
二是组建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全区8个街道均建立了区域化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选聘了一批关心组织工作、支持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驻地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委员,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街道辖区内机关、社区、学校、“两新”组织区域化党建工作。
某街道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通用1)
某街道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通用1)方案一:深度挖掘潜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1. 健全区域化党建组织的体系(1)设立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区域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职责和任务;(2)在每个区域内设立党小组,由党小组长带领党员展开各项党建活动;(3)在党小组下设立支部委员会和党员大会,完善党组织的参与和民主化治理机制。
2. 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支持(1)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由街道党委指派专人挂点指导党小组开展党建工作;(2)每季度定期召开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各党小组开展交流和学习;(3)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党小组长在区域化党建中的作用,建立党建科技学校,培训优秀的党小组长和党员,提高其党建工作水平。
3. 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提升党员的参与度(1)驻点式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党员入驻社区、单位等场所,亲身了解基层党建实际情况,为党建工作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2)以党建主题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和使命感,同时也为社区、单位等场所带来更好的服务;(3)开展“双百行动”,组织党员致力于“百日学习、百日行动”,通过党员间的相互帮助和督促着,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
方案二: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1. 改进落实党建经费的方式(1)将党建经费作为房产税收入的优先使用目标,对区域内党组织进行全面经费支持;(2)允许党组织自主筹集党建经费,鼓励组织举办可持续的公益性项目;(3)在党建工作上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党组织的工作情况,与经费支持挂钩。
2. 疏通党员利益诉求渠道(1)建立党员问责机制,免费提供电话、信件、邮件等多种渠道,让党员有效地表达意见和诉求,对问题及时响应;(2)通过党小组和支部大会,定期邀请党员参与党组织工作的过程,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3)通过加强党组织与普通群众的联系,推动党员实现对公共服务的更加积极有效的参与,增强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区归属感。
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发言稿.doc
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发言稿篇一:区域化党建工作调研发言稿Q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上午好!XX社区综合党委于XXXX年XXX月成立,下设XXX 个党支部,其中XXX个居民党支部,XXX个退休党员党支部,XX个“两新”组织党支部,共有党员XX名。
社区综合党委班子是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选举产生的,同时以任命的方式增配了XXX名兼职委员,以“社区综合党委+兼职委员”制度,创新工作载体,构建全新的区域统筹党组织架构。
现在我简要的介绍一下我们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一些情况:一、社区综合党委是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为更好地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社区落实,推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发挥,推动各种资源在社区聚集,巩固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根基而成立的。
这有利于党的基层组织更好地组织群众、凝聚人心,有利于党的队伍更好地贴近基层、融入社会,有利于健全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XXX年XXX月建成的翠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XXX平方米,分为综合服务区、妇幼培训区、党员学习区和群文活动区等4个功能区,内设党群服务厅、党群谈心室、远程教育室、党群议事厅、图书室、亲子活动中心、多功能室、老年人活动室等XXX个功能室,为社区党员群众提供组织关系接转、党务咨询、党员求助、义工关怀、工、青、妇维权、维稳信访、就业指导、帮贫扶困、学习培训等XXX余项优质服务,已成为社区服务党员群众的窗口,管理党员群众的平台、教育党员群众的学校、凝聚党员群众的家园,党在社区的凝聚力、服务力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夯实和增强。
三、党代表进社区,深入基层,发挥作用,解决问题。
社区综合党委成立以来,共开展了三次党代表进社区活动,接访了XXX名党员和居民代表,慰问了XX困难户。
居民群众认为,通过党代表到社区开展活动,进一步加深了与他们的沟通了解,并认为党代表的形象是“勤政为民、务实高效、廉洁奉公”的。
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路径和方法
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路径和方法作者:陈新光章再彬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年第03期[摘要]上海是全国最早探索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城市之一,在区域化党建实践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法。
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上海区域化党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社区党建“1+3”领导体制在实践中并未发挥预想的作用、区域化党建组织的建立依赖于区县党委推动等等。
要通过提升区域化党建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加强区域化党建领导体制的适应性,增强驻区单位参与区域化党建共建的“内动力”等举措提升区域化党建共建的成效。
[关键词]区域化党建;社区共同体;共治共享[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3-0053-03自2004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首次提出构建区域性大党建的工作要求以来,全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形成了区域化党建的一些有效做法。
上海是全国最早实施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城市,在构建“1+3”领导体制等方面作了较为有益的探索。
但随着实践中新问题、新要求的出现,上海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一、上海区域化党建工作实践现状区域化党建是在区(县)委的领导下,以社区(街道)、镇党(工)委为核心,行政单位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区域内优质资源整合共享的一体化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体系。
经过多年探索,上海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法。
(一)社区党建“1+3”领导体制。
上海自2004年起便在社区党建领导体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
[1]至2006年底,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基本推行了社区党建“1+3”领导体制。
“1”即社区(街道)党工委,作为区委的派出机构,对本社区工作实行全面领导。
社区(街道)党工委的委员从原来主要以街道本机关党政班子成员为主,向驻区单位、居民区党组织拓展,吸纳其党组织负责人进入党工委班子,体现了广泛性和代表性。
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精选资料】
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王绍志2010年第2期——党的建设硚口区是武汉市老工业基地和小商品集散中心,辖区单位多,党建工作任务繁重。
近年来,我们从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完善共驻共建机制入手,大力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区域化,初步形成了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健全组织运行体系,搭建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
近年来,硚口区着眼于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整体性,从区域化的角度总体考虑区域内党组织的设置,探索出三种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一是在宗关街辖区,构建以优势社区带动周边社区的“1+X”党建工作新模式。
将地域相邻的双墩、井南等5个社区联合起来,建立大党委体制,社区党委负责对直属党支部、直属党员统一管理、统一经费调度、统一工作部署、统一开展活动、搭建起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
二是在汉正街辖区,设置三级组织网络,构筑“1+4+X”区域化党建组织模式。
“1”即汉正街区域党工委;“4”即在汉正街党工委领导下,组建行政党组、社区党委、市场党委、综合党委;“X”即汉正街行政党组、社区党委、市场党委、综合党委下属的汉正街地区各类基层党组织。
通过三级组织网络,实现汉正街地区组织网络全覆盖,基层党建工作一盘棋。
三是在韩家墩街辖区,构建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党建联建工作模式。
6个社区党委实行交叉任职,物业服务企业经理和业委会主任兼任社区党组织成员。
建立由社区党委牵头,辖区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联席会。
通过社区党建联席会这个平台,全面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
二、完善共驻共建机制,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
硚口区委明确提出:辖区单位要自觉接受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协调,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搞好服务,加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并通过开展街道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各单位“党员教育联管、思想工作联做、普法教育联抓、社会治安联防、社区环境联治、公共设施联造、困难群体联帮、社区文化联办、社区文明联建、和谐社区联创”等“十联”活动,促进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的研究——以邢台市襄都区为例
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的研究*——以邢台市襄都区为例中共河北邢台市襄都区委党校 张鹤摘要: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下,深入探索推进城市基层区域化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面临诸多问题,如资源整合不够、缺乏长效机制、党建行政化等问题。
本文以邢台市襄都区为例,从基层党建多元化需求入手,探索“一制两网三融合”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区域化党建;城市基层党建;“一制两网三融合”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5-0097-0002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兴党,重在基础。
基层党组织是联系服务群众的行动者,是宣传教育群众的实施者,是组织凝聚群众的实践者。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17日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
”在当前疫情之下,在城市群中发挥好基层党建区域化的治理功效,使促进社会治理有序推进、健康发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尤为必要。
一、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的含义和必要性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处于国家-社会深刻转型中的党建回应,而在新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背景下,党在城市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员以及各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都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城市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基层党建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社区党组织负担任务日益繁重;服务能力同基层群众服务需求有差距等。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提出区域党建概念,强调“通过构建单位党建、区域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使党的工作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这为城市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以区域化党建为重点,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上下贯通、多方联动,基层党组织覆盖广泛,组织有力的基层党建工作网络和网络平台,打通基层党建和城市基层治理整合发展的瓶颈,实现党建全面引领,基层治理全面提升。
党建研究会课题探索推进全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
党建研究会课题探索推进全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基础非常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在基层就是党支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
”近年来,XX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以构筑坚强严密的组织体系为重点,探索推行全领域基层党建融合发展做法,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化党建引领,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上迈出新步伐。
一、深刻背景:破解基层党组织建设难题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基层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日趋多元,新时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考验。
一是扩大“两个覆盖”上面临考验。
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基层党建工作出现了不少“空白点”“真空带”。
在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和网络媒体等新兴领域,用传统方法开展党建工作、推进“两个覆盖”难度较大。
在城乡结合部、城市中的一些高端小区,由于人员流动无序、小区封闭管理,客观上成了党建工作的“藩篱区”。
网络空间党的工作覆盖也不够全面。
二是增强引领能力上面临考验。
不少领域党组织设置不够优化、体系不够健全,关系互不隶属、各自封闭运行,条块分割、单打独斗等问题还较突出。
机关党建多数“体内循环”;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进展不平衡,不少基层党组织强的强、弱的弱、“泾渭分明”;街道社区党组织“小马拉大车”,引领基层治理能力不强;国企党建不同程度存在上热下冷、避重就轻现象,不能很好适应产业布局、行业分工、党员流向和社会条件的新变化。
三是服务中心工作上面临考验。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部门党建工作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数量轻质量,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效果不佳,与党赋予的职责使命形成很大落差。
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发言稿
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发言稿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发言稿篇一:加强党建联席会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研究20XX年度组织系统重点调研课题加强党建联席会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研究根据区委组织部要求,九家湾在总结已有实践的基础上,立足社区实际,探索区域化党建、加强基层社会管理,逐步形成了以社区、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服务群众为重点,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构建统筹性、整合性、系统性的领导体制为区域化党建的组织保证。
区域化党建是执政党应对基层社会多样化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
基层社会越是多样、多元,越是需要构建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增强对各种社会力量的统筹、整合和引领。
基于此,统一社区党支部,增强了代表驻区单位、政府派出机构、居民区的兼职委员,在其统一领导下分别建立居民区党支部、实现对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
相对原来的党支部体制而言,领导体制通过吸纳区域各类党组织的代表参加,更具有区域代表性;通过从组织体制上打破单位、社区、行业党组织之间的分割,能够从更大的范围上整合力量和资源,以区域为基础打造党建共同体,增强了党组织的区域统筹能力。
二是以构建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利益契合的党建联建模式为区域化党建的运作机制。
区域化党建要有效运转起来,关键是要有一个联建联动的机制。
在实践中最有的体会的就是打破条块分割,突破管辖壁垒,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的共建联建。
及时处置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
三是以构建反映群众诉求、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的联系服务群众体系为区域化党建的核心内容。
党中央在部署社区党建工作时多次强调,社区党建的重点是服务群众。
建立社区窗口受理服务机制、形成上下级党组织协调协同服务机制,推动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追求群众满意为动力,使区域化党建真正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同。
四是以构建单位化、社会化、网络化的党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域化党建的载体支撑。
加强党建工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同推进
加强党建工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同推进引言:党建工作是党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命线和根本保证。
而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如何将党建工作与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推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多个小节的阐述,深入探讨加强党建工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同推进。
主体:一、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党建工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同推进,首先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
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小组负责协调各方面工作的推进;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党建工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包括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工作计划、评估工作进展等。
建立这样的机制可以统筹整合资源,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党建工作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加强党建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在协同推进中,需要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支持;同时,加强党组织对企业的引领作用,以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
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稳步增长和党组织的组织力增强。
三、强化党建与社会服务的联动社会服务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协同推进中,需要将党建工作与社会服务紧密联动,让党组织在为人民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可以通过加强志愿者服务、社区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同时,也要加强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统领,保持组织的纯洁性和团结性。
四、推动党建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协同推进中,应该将党建工作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推动党组织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
可以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方式,提高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
党建工作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结语:加强党建工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协同推进是当前重要的工作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度组织系统重点调研课题
加强党建联席会与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研究根据区委组织部要求,九家湾在总结已有实践的基础上,立足社区实际,探索区域化党建、加强基层社会管理,逐步形成了以社区、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服务群众为重点,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以构建统筹性、整合性、系统性的领导体制为区域化党建的组织保证。
区域化党建是执政党应对基层社会多样化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
基层社会越是多样、多元,越是需要构建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增强对各种社会力量的统筹、整合和引领。
基于此,统一社区党支部,增强了代表驻区单位、政府派出机构、居民区的兼职委员,在其统一领导下分别建立居民区党支部、实现对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
相对原来的党支部体制而言,领导体制通过吸纳区域各类党组织的代表参加,更具有区域代表性;通过从组织体制上打破单位、社区、行业党组织之间的分割,能够从更大的范围上整合力量和资源,以区域为基础打造党建共同体,增强了党组织的区域统筹能力。
二是以构建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利益契合的党建联建模式为区域化党建的运作机制。
区域化党建要有效运转起来,关键是要有一个联建联动的机制。
在实践中最有的体会的就是打破条块分割,突破管辖壁垒,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的共建联建。
及时处置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
三是以构建反映群众诉求、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问题的联系服务群众体系为区域化党建的核心内容。
党中央在部署社区党建工作时多次强调,社区党建的重点是服务群众。
建立社区窗口受理服务机制、形成上下级党组织协调协同服务机制,推动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追求群众满意为动力,使区域化党建真正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同。
四是以构建单位化、社会化、网络化的党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域化党建的载体支撑。
在推进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中,需要构建一个对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全方位开放,以社会化方式整合资源的党建公共服务网络。
不断加强对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开发,加强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增强联系沟通驻区单位党组织、强化党员服务中心对区域内党员志愿者组织的孵化、扶持和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支撑、保障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的重要载体。
总体上看,区域化党建适应了基层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推动服务群众各项工作的落实、扩大党在社会领域的覆盖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区域化党建体制、机制工作应覆盖“无盲区”、资源整合“无壁垒”、沟通协调“无障碍”、协同联动“无缝隙”的独特优势,体现了战斗力、执行力,交出满意的答卷,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和深化这一新的党建工作模式的信心和决心。
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将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和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总结过去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下一个阶段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第一,要我们将考虑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建立经常性的工
作机制。
围绕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点和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年初对区域化党建工作进行部署,提出年度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和实事项目;年中有交流推进和督促;年终有总结评议,二是建立双向联系沟通机制。
社区党组织要通过定期走访、召开联席会或座谈会等方式,主动与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沟通,了解驻区单位党组织的需求及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
驻区单位党组织主动到所在社区党组织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与社区党组织定期联系沟通机制。
三是建立双向服务、互利共享机制。
社区党组织要改进工作方法,坚持服务为先,努力满足驻区单位党组织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主动帮助驻区单位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积极为驻区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区域性党建资源。
驻区单位党组织要继续从基本任务、选择性任务和特殊任务三个方面参与区域内公益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积极到社区认领需要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的公益项目、志愿服务。
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要成为面向区域内所有党员和党组织的党建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指导服务中心、形象才艺展示中心和联系服务群众中心。
第二,着力于建立民意的表达、传导、回应和反馈“链”,完善和落实区域化党建服务基层群众工作体系。
就是尊重群众的意愿、回应群众的关切。
办事过程就是“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最佳实践。
这一最佳实践需要通过建立完善民意表达、传导、回应、反馈的“链”来转化为长效机制。
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落实:一是落实走访联系群众制度。
要求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都建立主动走访联系身边群众的制度,要经常走访联系区域内的企业、社会组织。
社区干部要实行定期走访基层、联系群众、帮助解决问题的制度;党代表、党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实行定点
接访、联系群众制度,二是落实服务群众机制。
建立以回应诉求、尽力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即以志愿服务为重点的群众自助互助服务机制;和有关部门上下级党组织协调协同服务机制。
建立居委会、街道、区三级党组织联动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
三是落实考核评价制度。
加强对区域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考核,把落实“三访”、“三服务”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并组织群众开展满意度测评。
第三,要完善组织领导制度,为区域化党建提供制度保障。
区域化党建要长效发展,成为基层党建的一种新模式,必须从靠面子、靠感情维系沟通转到靠制度协调约束。
学习借鉴各先进党组织的经验,下一步我们考虑重点建立完善以下三个制度:一是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
加强对社区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履职和任期目标的考核。
二是坚持和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探索社区党员代表会议制度。
不断扩大社区党建联席会议联系驻区单位的范围,规范议事协商功能。
探索建立社区党员代表会议制度。
社区党支部每年末要向党建联席会议或党员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
三是落实双重管理制度。
社区党支部要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要求,继续完善年度工作报告制、履职履责评议制、干部任免会签制,加强组织管理。
推进区域化党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是一个重大的实践性的课题。
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优秀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社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