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战略大决战》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战略大决战学案 新人教版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战略大决战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学案 新人教版一、中考考点: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二、知识框架:1.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2.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

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华北全境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4.人民解放军“关门打狗”,与国民党军队决战的东北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5.下列四部爱国主义影片所反映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 )①《台儿庄战役》②《南战 略 大 决三大战役碎敌人主力)1948.9-1949.1,歼敌 万战绩:使华北敌人成了“ ”,攻克 、 等地,和平渡江战役(粉碎国民党残余) 1949、4 【开始标志】: 年4月, 和 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命令 【结果】:国民党 防线顷刻崩溃。

年 月23日,统治中国 年(1927年—1949年)的 政权垮台。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昌起义》③《重庆谈判》④《开国大典》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6.194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新年献词,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共于4月发动( )A淮海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7.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打倒列强,除军阀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8.“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9.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案)

《战略大决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等基本历史事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表整理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有关知识和结合地图讲述三大战役战况,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决心学习毛泽东等战略家军事指挥家以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夺取革命彻底胜利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教学难点】1.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2.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大家知道南京吗?南京是一个融合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城市,南京又被称为“六朝古都”,南京的总统府就是南京市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它见证了历史上南京国民政府的兴亡更替,那么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是如何被推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战略大决战》。

二、新课学习(一)三大战役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战略大决战吗?战略决战:战略决战是指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双方使用主力进行决定战争胜负的作战,通常由一系列战役、战斗组成。

其主要目的是歼灭敌方主力,剥夺对方的战争能力,夺取战争的决胜权。

2. 为什么要进行战略决战?教师出示材料:从1946年6月到到1948年8月,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数据①教师:展示材料:1946年6月、1948年8月,国共双方军队人数的变化。

人民解放军人数从130万上升到280万,国民党军队人数从430万下降到365万。

结论:敌我兵力对比差距缩小。

②教师出示图片介绍解放区和国统区在后方、兵源、士气等方面的显著的不现,从而得出人民解放军发动三大战役的背景: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教师补充: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东北、华东、华北、中原、西北五个战场上。

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四场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例;重点引导学生从多重角度来了解和探讨制胜因素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识图能力、概括能力、组织与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伟大胆略,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三大战役、渡江战役;2.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可以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本节的教法中以探究合作学习和直观教学、史料教学等为重点。

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2.学习方法:针对本特点,我采取归纳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前准备及新进程1.讲授新之前,发给学生学案,让学生有目的的预习。

学案包括学习目标、讲解P台、自主归纳、三大战役、堂分析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看影片回答、合作探究,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学习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2.新进程:学习研读助学资料,根据动态图讲述三大战役;结合本,完成学案中归纳与总结的内容,分析出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看短片,掌握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小组合作分析,理解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二)导入新利用背景材料导入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展示1948年的国共力量对比表,重在引导学生了解战略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中共中央抓住有利时机发动的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三)合作探究突出重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采用多媒体演示、史料教学等,通过生生与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展示自我。

这两个环节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归纳及分析问题能力。

1.三大战役(1)关于三大战役的讲解,我设置了“讲述战役”(展示幻灯片),让学生借助本知识和助学材料等讲解你最感兴趣的战役的概况。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历史《战略大决战》教学计划案例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历史《战略大决战》教学计划案例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历史《战略大决战》教学计划案例随话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对于同学们每天学习的新课时,都需要老师提前备好课,历史战略大决战教学计划案例希望在老师的教学中能够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⑴掌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基本历史事实⑵理解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主要历史特征 2. 过程与方法:⑴从课文和插图中掌握三大战役等基本历史事实,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和练习使用图表以及阅读地图的方法。

⑵通过了解战局变化,从对比中区别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⑶活动探究:讨论、列举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对北平和平解放意义的认识,让学生初步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及珍惜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意识。

⑵通过分析课本材料,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的大力支持是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认识到人心的向背决定历史的发展,进而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教学难点对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的分析。

一、导入新课回顾前面一节课学过的线索,并用课件演绎解放战争发展形势: 1. 蒋介石1946年6月发动内战,第一年,双方攻守情况为敌人进攻,我方防守。

2. 随着战争形势发展,攻守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敌军的进攻被粉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采取的是进攻态势,把战场摆到国民党统治区去了,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并带动了其他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

)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随着各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他们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大决战阶段。

(板书课题) 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首先让学生归纳战略大决战的背景(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国民党军队二百多万,国民党军队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 (二)情境创设:播放《三大战役》视频(三)自主探究: 1、出示幻灯片《三大战役战略决战统计表》(布置学生阅读92——95页全课内容,列举出三大战役的简要情况,同桌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八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四场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战例;重点引导学生从多重角度来了解和探讨制胜因素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识图能力、概括能力、组织与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伟大胆略,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三大战役、渡江战役;2.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可以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法中以探究合作学习和直观教学、史料教学等为重点。

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2.学习方法:针对本课特点,我采取归纳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及新课进程1.讲授新课之前,发给学生学案,让学生有目的的预习。

学案包括学习目标、讲解pk台、自主归纳、三大战役、课堂分析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看影片回答、合作探究,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学习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2.新课进程:学习研读助学资料,根据动态图讲述三大战役;结合课本,完成学案中归纳与总结的内容,分析出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看短片,掌握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小组合作分析,理解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二)导入新课利用背景材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展示____年的国共力量对比表,重在引导学生了解战略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中共中央抓住有利时机发动的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三)合作探究突出重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采用多媒体演示、史料教学等,通过生生与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展示自我。

这两个环节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归纳及分析问题能力。

(八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教案)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斗》教课方案八年级历史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斗和渡江战斗四场解放战争时期的有名战例;要点指引学生从多重角度来认识和商讨取胜要素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识图能力、归纳能力、组织与语言表达能力和剖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过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伟勇敢略,加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课重难点1.教课要点:认识三大战斗、渡江战斗;2.教课难点:经过学习,能够剖析人民解放战争成功的原由。

三、教课策略1.教课方法:本节课的教法中以研究合作学习和直观教课、史料教课等为要点。

使学生踊跃思虑,达到教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育能力的教课目的。

2.学习方法:针对本课特色,我采纳归纳法、比较法、小组合作研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旨在培育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课过程(一)课前准备及新课进度1.解说新课以前,发给学生教案,让学生有目的的预习。

教案包含学习目标、解说pk 台、自主归纳、三大战斗、讲堂剖析三大战斗取获成功的原由有哪些,看电影回答、合作研究,经过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学习你能得出如何的结论。

2.新课进度:学习研读助学资料,依据动向图叙述三大战斗;联合课本,达成教案中归纳与总结的内容,剖析出三大战斗成功的原由;看短片,掌握渡江战斗的历史意义;小组合作剖析,理解人民解放战争取获成功的原由。

(二)导入新课利用背景资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展现 ____年的国共力量对照表,重在指引学生认识战略决斗机遇已经到来,中共中央抓住有益机遇发动的三大战斗和渡江战斗。

(三)合作研究突出要点:三大战斗和渡江战斗。

采纳多媒体演示、史料教课等,经过生生与师生沟通,激发学生展现自我。

这两个环节能表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归纳能力、表达能力、归纳及剖析问题能力。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案新人教版(2)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案新人教版(2)

第18 课战略大决战一、教材内容分析《战略大决战》是人民解放战争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

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部署和人民群众的踊跃支持下,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以后进行了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覆灭。

本课作为解放战争的最后一课,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的屈辱史,迎来的是新中国诞生。

二、课程标准1.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2.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仅仅三年人民解放军打倒了军事力量壮大的国民党的原因”。

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程与方式目标: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等形式,培育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运用电脑等手腕,展示三大战役形势示用意,使学生对相关战役的简要进程有直观地熟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熟悉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战略家军事指挥家的伟斗胆略和宏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缘,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大战役和南京的解放。

难点:国民党军队迅速失败的原因的熟悉。

五、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教师:这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的画面。

解放军战士登上总统府大门的楼顶,扯下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欢呼胜利,时间是1949年4月。

从国民党发动内战到南京国民党政府被推翻,仅仅三年,人民解放军就打倒了军事力量壮大的国民党,原因安在?本课从两边大决战讲起。

(设计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情绪被感染,迅速进入课堂角色。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讨第一篇章: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主力教师:全面内战暴发于何时?其标志是什么?学生:1946年6月。

2021年八年级历史人教版第8课 战略大决战

2021年八年级历史人教版第8课 战略大决战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人教版第18课战略大决战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分析得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通过电脑课件,展示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形势示意图,使学生对相关战役的简要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三大战役是我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三大战役的胜利表明,党中央的决策和战略指挥是无比英明正确的。

教材简析: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难点:对于兵力和武器装备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迅速失败原因的认识。

渡江战役捍卫了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的历史作用的认识。

教学方法:讨论与探究法、情景再现法等教学准备:剪辑纪录片《大决战》片段、《三大战役示意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蒋介石何时发动内战?(1946年6月)2、头一年里,战况如何?(敌人对中原解放区、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等地发动进攻,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

但是我军在正确战略作战方针指导下,大量歼灭敌军(200万),粉碎了敌军的进攻。

战争形势的变化,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

于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把战场摆到国民党统治区去了,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武汉,并带动其他战场的解放军转入反攻。

此时,国民党只能把兵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

通过决战彻底打垮敌人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大决战阶段。

)出示课件: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二、新授(一)三大战役1、同学们知道是哪三大战役?最先发起的是哪次战役?(课件显示《三大战役示意图》)2、各抒己见:为什么我军把战略决战的突破口放在东北?(看资料做答)A、兵力对比: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占优,是全国五大战场中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唯一战场。

【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案新人教版

【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案新人教版

【关键字】历史第18课战略大决战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书的课题是战略大决战,向学生再现的是中国人民束缚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阶段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和历史画面。

在束缚战争中,人民束缚军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由弱转强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并把优势发展为胜势,最终夺取了束缚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而国民党军队却由强转弱,优势转为劣势,劣势导致不可逆转的败势,最终退出中国政治历史舞台。

从而感悟“得人心者得天下”、“人民最伟大”的道理。

二、课程标准1、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束缚;2、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束缚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南京束缚等基本史实;通过对束缚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分析得出束缚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通过课件,展示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使学生对相关战役的简要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三大战役是我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全国的束缚。

三大战役的胜利表明,党中央的决策和战略指挥是无比英明正确的。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束缚军束缚南京。

难点:束缚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五、教学过程第一篇:未雨绸缪——劣势转优势(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束缚区2、人民束缚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大决战(二)教师引领自主探究第二篇:三胜敌军、灭其主力——三大战役展示:《三大战役形势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三大战役的地理位置有个整体的认识)关门打狗——辽沈战役展示:阅读材料及课本93页《三大战役形势图〉思考,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打响?材料一:东北野战军拥有12个纵队、17个独立师及步兵、骑兵、炮兵、坦克团约70万人的强大军事力量,加上地方武装,总兵力超过百万,军事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战略大决战》教案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战略大决战》教案

八年级上历史教案《战略大决战》教案《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对课标的理解教学设计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价格。

2.教材分析本课所讲的是战略决战时期的战争过程。

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三大战役以后,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的屈辱史,迎来的是新中国诞生。

故本课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3.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思维能力,在学习态度、表现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作方面都有很强的可塑性,有的学生已能通过网络查找资料。

通过学习,观看电视电影等,对中国近代的屈辱战争史有较深的了解,正好能与本课的教学实现互动。

4.教学目的能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觉运用地图学习历史、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让学生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5.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

对于三大战役,让学生分组讨论,主动参与,结合地图,分析战略意图,强调其战果;教师利用课件,设置图表,插播电影片段,辅助教学。

对于解放南京,引朱毛的进军令,结合课件,突出南京的解放宣告国民政府的覆灭;最后以____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来加深理解。

6.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本课以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为主线,内容丰富精彩,故事性强,故可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讨论法、讲述法、图示法等相结合。

并适当插入家乡的解放史,以辅助教学。

课后还可组织学生观看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影片。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案8(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案8(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三大战役发起的背景、过程、意义;2.掌握渡江战役及解放南京等史实。

3.总体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时期。

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2.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成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

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1.三大战役。

2.渡江作战。

●教学难点1.渡江战役的意义。

2.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

●教学方法1.诗词导入法。

可用关于本节内容的诗词导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讨论法。

3.图文结合法。

本课两大内容都需结合地图学习,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战争的发展进程。

4.引导分析法。

对于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

5.图表法。

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对相关内容作出归纳,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挂图《三大战役示意图》《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示意图》。

3.《大决战》等影片及相关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解放战争的前两个阶段——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阶段。

从1946年6月底起,我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敌我力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党中央又根据形势及时抓住有利战机,发动了战略大决战。

1948 年9月,战略决战的第一个大战役——辽沈战役便拉开了序幕,随后提出问题:辽沈战役发生的背景是什么?辽沈战役中共双方的结果怎样,与辽沈战役并称的三大战役中的另外两大战役是什么?导入新课。

人教版历史八上战略大决战word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上战略大决战word教案

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第18课战略大决战学习目标(一)知识储蓄点1.掌握三大战役发起的背景、进程、意义。

2.掌握渡江战役及解放南京等史实。

3.整体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时期(二)能力培育点:一、通过讨论等形式,培育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通过观看纪录片《大决战》片段,使学生对相关战役的简要进程有直观的熟悉。

(三)情感体验点:三大战役是我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体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三大战役的胜利表明,党中央的决策和战略指挥是非常贤明正确的。

学习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

学习难点对于军力和武器装备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迅速失败原因的熟悉。

渡江战役捍卫了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保护了祖国的统一的历史作用的熟悉。

学习方式讨论与探讨法、情景再现法等学具课件学习进程课堂导入同窗们,上一课咱们学习了解放战争的前两个阶段——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阶段。

到1948年8月,敌我力量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人民解放军不仅把劣势转变成了优势,而优势逐渐发展成胜势。

到9月份,战略决战的第一个大战役——辽沈战役便拉开了序幕,下面咱们看具体内容。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到11月发生在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场具有战略决战性质的战役。

随后提出问题:辽沈战役发生的背景是什么?辽沈战役中共两边的结果如何,与辽沈战役并称的三大战役中的另外两大战役是什么?导入新课。

课堂自主学习一、人民解放军通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多万,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等战略腹地周围。

主力决战的机会已经成熟。

2、三大战役进行的时间是。

3、辽沈战役的指挥员有、。

参战的军队是解放军。

时间是。

4、辽沈战役的战况是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截断了东北仇敌向关内的退路。

被围困在的仇敌,部份起义,其余投降。

接着,解放军攻克。

解放全境。

5、辽沈战役刚刚结束,在、、、、等统一指挥下,又发起了淮海战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一、教材及内容分析第18课《战略大决战》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第二课。

本课讲述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国民党统治的结束、解放战争的胜利,上承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内战烽火的点燃及转折,下启新中国的建立,是衔接中国近现代史非常重要的一课内容。

关于本课内容,新课标确定的标准是“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由于前面已有重庆谈判、内战爆发及战略反攻等相应的解放战争的知识基础,对战略大决战的到来及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等比较容易理解;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读图、史料搜集、分析及历史评价和概括等能力,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自主及合作学习的环节。

三、教学目标依据课标及学生学情,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1)掌握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的基本历史事实;(2)总体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3)掌握识别和运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1)从“关注身边历史”导入,到“留下历史痕迹”呼应,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历史并探究和记录历史痕迹的意识,引导树立“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观念。

(2)通过文字、图片及图示等史料展示和战局变化分析等,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提高概括、对比、分析、理解等基本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学会搜集史料以及表达观点、合作学习等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和讨论,认识到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人民的支持是解放战争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决定因素,进而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2)通过对北平和平解放意义的认识,让学生初步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及珍惜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教学难点: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四、教学环节及过程设计(一)【关注身边历史】(导入)出示学生英雄山扫墓(济南战役纪念馆前)的照片,并引导学生联想:还知道哪些纪念济南战役的地点?——出示解放阁图片导入:发生在1948年9月的这场战役不仅解放了我们这座城市,还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战略大决战》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战略大决战》教案

课题名称:战略大决战
课时:1
【教学目标】
1、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2、说明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学习难点】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
【教学方法】史料分析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高分突破)
【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92—95页,重点看课本正文的黑体字。

2、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1)完成《高分突破》P68页课前预习部分,组内交流答案。

(5分钟)(2)完成自主学习,并在课本画出答案。

(8分钟)
①辽沈战役时间、指挥者、军队、意义?
②淮海战役时间、指挥、意义?
③平津战役时间、指挥、意义?
④渡江战役时间、结果、意义?
3、后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和难点(15分钟)
合作探究: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4、巩固知识点(5分钟)
自背、互背《高分突破》P68页课前预习的知识点
5、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7分钟)
独立完成《高分突破》P69—71页随堂检测及课后作业。

6、作业布置。

复习本课知识,并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人教版初中战略大决战教案优秀范文

人教版初中战略大决战教案优秀范文

人教版初中战略大决战教案优秀范文人教版初中战略大决战教案优秀范文3篇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要求学生掌握: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原因”。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完成三大战役简表,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对比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运用投影仪或电脑等手段,展示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形势示意图,使学生对相关战役的简要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决心学习毛泽东等战略家军事指挥家以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夺取革命彻底胜利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南京教学难点对渡江战役历史作用和蒋家王朝覆灭原因的分析和理解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大决战>片段提问:通过观看以上视频资料,同学们知道它们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那段历史.讲授新课:一、多媒体出示材料材料一:大决战前国民党军五大集团分布图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并概述首先发动辽沈战役的战略意图。

(可从双方的兵力对比、占据延伸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引导:首战辽沈的战略决策已定,为了确保战役的胜利,采取了哪些战略呢?战役的结果如何呢)1、辽沈战役:“关门打狗”决战东北(展示多媒体动画战术地图:辽沈战役)虚拟场景一:学生分小组模拟林彪、罗荣恒指挥中心,在多媒体动画战术地图的引导下,指挥辽沈战役。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讲讲战役的经过,让学生切实参与教学过程。

虚拟场景二:辽沈战役结束,指挥中心进行总结。

“指挥”发言: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为解放战争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后方。

过渡:辽沈战役进行的同时,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创造了有一个奇迹。

2、淮海战役:大军合力,人民支前。

奠定基础,解放江南材料一:奇迹!奇迹!60万打败80万,这真是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材料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教案教案 新人教版

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案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战略大决战教案
3GodtX0.html?nr=1)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第一幕:吹响号角辽沈战役组:辽沈战役纪录片视频链接(/u41/v_NjYwMjU3MDg.html)
三大战役的首战为什么选在东北战场?(结合视频上的材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
1.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阶段特征──战略决战。通过列表整理三大战役有关知识和结合地图讲述三大战役战况。
2、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实力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了解人民力量的伟大,得人心者得天下的启示,学会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处理办法:运用大量的图片、史料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解放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认知和理解。
【学法指导】
1、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认知;
2、把握细节,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史料等,在起初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是如何一步步最终取得胜利的。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通过看图片、视频,读史料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中共中央为什么要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第二幕:奏响凯歌渡江战役组渡江战役视频链接(/show/4cJ5OEfQG3GodtX0.html?nr=1)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这首诗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钟山是指哪里?何时过大江?谁发布的命令?
2、“天翻地覆”是指什么?如何理解“追穷寇”?“霸王”是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体现毛泽东的s/view/F17jYwMjU3Njg.html)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请结合P94《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说说id_XM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3&word=%C8%FD%B4%F3%D5%BD%D2%DB%BC%CD%C2%BC%C6%A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案新人教版课题使用人编号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主备人日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识别地图,列表对比,使学生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地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指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

重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难点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渡江战役的历史作用
学法阅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讲述等
教法图片、视频展示;导读导议;讲解。





第18课战略大决战
教学过程
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
W39445 9A15 騕
21223 52E7 勧23817 5D09 崉30515 7733 眳33640 8368 荨40869 9FA5 龥25772 64AC 撬24264 5EC8 廈=23455 5B9F 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