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分类

合集下载

保健食品通用标准

保健食品通用标准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本标准规定了保健(功能)食品的定义、产品分类、基本原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和销售的保健(功能)食品。

(一)定义1.保健(功能)食品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2.功效成分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

目前主要包括:多糖类,如膳食纤维、香茹多糖等;功能性甜味料(剂)类,如单糖、低聚糖、多元糖醇等;功能性油脂(脂肪酸)类,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胆碱等;自由基清除剂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等;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等;肽与蛋白质类,如谷胱甘肽、免疫球蛋白质等;活性菌类,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微量元素类,如硒、锌等;其他还有二十八烷醇、植物甾醇、皂甙(苷)等。

(二)产品类型按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分为:调节免疫功能食品、延缓衰老食品、改善记忆食品、促进生长发育食品、抗疲劳食品、减肥食品、耐缺氧食品、抗辐射食品、抑制肿癌食品、调节血脂食品、改善性功能食品、调节血糖食品等。

(三)基本原则1.保健(功能)食品应保证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2.保健(功能)食品应通过科学实验(功能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动物或人群功能试验),证实确有有效的功能成分和有明显、稳定的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或通过动物(人群)试验,确有明显、稳定的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

3.保健(功能)食品的配方、生产工艺应有科学依据。

4.生产保健(功能)食品的企业,应符合GB 14881-94的规定;并应逐步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四)技术要求1.原料和辅料(1)原料和辅料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或有关规定。

(2)食品添加剂应符合相应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3)农药、兽药及生物毒素残留限量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

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一种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通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以帮助人体维持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提高,保健食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介绍保健食品的概念、类型、市场现状以及其与健康的关系,并从科学角度探讨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保健食品的概念和类型保健食品是指在正常膳食的基础上,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延缓衰老、增强抵抗力、改善健康状态等作用的食品,不属于药品范畴,具有辅助保健作用。

保健食品可以是单一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也可以是多种营养素的复合制剂,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等。

此外,还有一些功能性食品,如益生菌、膳食纤维、鱼油等,也属于保健食品范畴。

根据保健食品的功效和作用,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健食品类型:1.维生素和矿物质类: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钙、铁、锌等。

这些保健食品通常用于补充日常膳食中缺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2.蛋白质类:包括动植物蛋白质,如鱼肉蛋白质、大豆蛋白质等。

这些保健食品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增强肌肉质量、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

3.膳食纤维类:包括果蔬纤维、谷物纤维等。

膳食纤维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健康,预防便秘等肠道问题。

4.益生菌类: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这些保健食品含有有益的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

5.鱼油类:主要包括富含ω-3脂肪酸的鱼油,如鳕鱼肝油、三文鱼油等。

这些保健食品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6.其他功能性食品:包括大豆异黄酮、葡萄籽提取物、胶原蛋白等。

这些保健食品据称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美容养颜等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和监管标准有所不同,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保健食品时应仔细阅读产品标签,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产品的真实效果和安全性。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

保健食品基础知识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补充营养素、防治疾病等保健作用的食品,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食品的特殊类别。

下面是关于保健食品的基础知识:
1. 保健食品的分类:保健食品可以按照功能分为增强体质、调
节生理功能、防治疾病等几种类型。

也可以按照营养成分分为维生素类、矿物质类、蛋白质类等。

2. 保健食品的特点:保健食品具有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

此外,保健食品的成分和用法都比较简单,易于使用。

3. 选购保健食品的原则:首先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其
次要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在购买时需要注意产品的保质期、成分表、使用方法等。

4. 保健食品的使用方法:一般来说,保健食品的用法和普通食
品差别不大,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不可过量食用。

5. 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虽然保健食品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但
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一些保健食品可能会与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此外,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慢性疾病需要持续治疗的患者,不能盲目使用保健食品。

- 1 -。

第四章 保健食品原料的功效成分及生理功能 一

第四章 保健食品原料的功效成分及生理功能 一

第四章保健食品原料的功效成分及生理功能一、中国传统食物及药食同源类(一)谷类、薯类1. 苦荞麦(1)功效成分:苦荞麦黄酮如芦丁;儿茶素;苦荞多酚;植物甾醇;荞麦碱。

(2)生理功能:调节血糖,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以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预防高血脂症和脂肪肝;抗癌,抑制致癌物的活性;抗氧化作用,清除氧自由基。

▴△2.魔芋(1)功效成分:存在于块块茎中的主要成分是葡甘聚糖,系由D-葡萄糖和D-甘露糖按2:3或1:1.6克分子量比,通过β-l,4糖苷键连接,另在C 3 ,位上有支键。

3 保健食品原料的功效成分及生理功能(2)生理功能:由于魔芋具有特强的膨胀系数和成胶能力,吸水后体积可膨胀100倍,并形成了高粘度的溶液,在胃内停留时间长,在肠道可减少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为此它具有如下功能:减肥、降糖、降血脂、防治便秘、有效排毒,从而降低癌症发生的危险性。

魔芋精粉每日摄入10~25g,可起到保健作用。

▴△3.山药为薯蓣科植物之块茎。

我国河南产的称之为“怀山药”。

(1)功效成分:薯蓣皂甙;山药多糖;胆碱;山药碱;山药素。

(2)生理功能:免疫调节作用;耐缺氧,提高缺氧的耐受性;延缓衰老,延长寿命;降血糖作用。

(二)豆类▴△1.大豆(1)功效成分:大豆异黄酮,主要活性成分有两种甙元成分即金雀异黄素(又称染料木素大豆素,也称大豆苷元,以及糖甙)和染料木苷;大豆磷脂、植物凝血素、大豆低聚糖、皂甙、甾醇、类黄酮等。

(二)豆类▴(2)生理功能:抗过氧化损伤;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免疫调节作用;抗病毒作用;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抗骨质疏松;抗肿瘤);益生原作用,大豆低聚糖是肠道内益生菌的培养基,使益生菌增殖。

7 保健食品原料的功效成分及生理功能(三)蔬菜类▴1.△大蒜(1)功效成分:挥发油是大蒜的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它的主要成分为大蒜素(Allicin),其化学名称为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以及大蒜新素;肽类,有多种低聚肽。

保健食品分类

保健食品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将保健食品分成四大类:1.营养型,如蜂王浆,能增加营养,改善体质,应长期服用,但没有明显的疗效;2.强化型,如钙、铁、碘、锌补剂,身体缺什么补什么,但不能防止流失,要长期服用;3.机能型,如鱼油、甲壳素,对身体的某个器官有调节作用;4.机能因子型,一般为复方搭配,对人体各器官有保健作用。

十二五中前期,受企业认识的局限性、研发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约,大部分新进入保健食品行业的企业仍将以生产销售第2、3类保健食品为主,而后期第1类保健食品比例份额将翻番下降,第3类和第4类保健食品将完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届时,我国保健食品类别将重新梳理整合,注入新功能、新类别;部分企业开始较大规模投入研发、生产领域,研发、生产总投资过亿元的企业将达20个以上,植物成分类保健食品、中草药成分类保健食品、新资源类保健食品、新技术(如基因工程技术)保健食品、专利型保健食品将显著增加。

异同点:虽然这四类对身体都具有一个调节的功效,但是其针对性是机能因子型>机能型>强化营养型>营养型。

1.营养型产品,到底能让我们的身体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没有一个确切的功效。

2.强化营养型的缺点是:按中医理念来讲,它是治标的。

缺钙时因为肾功能下降,肾虚导致的。

肾虚的人骨骼里的钙不能有效地留在骨骼里,所以会经常导致钙从骨骼流失到血液中,并从尿排出,导致缺钙,骨质疏松。

这种治标的保健品虽然补,而且补了以后明显见效,症状改善。

但如果我们不吃它了,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

3.机能型产品,它开始具有针对性了,它针对我们身体内脏的某个器官进行调节,服后可以调节,改善我们身体的功能,使我们健康起来。

但是它也有一个缺陷,单一的保健品不能够完整地发挥它的作用,力量比较单薄。

4.机能因子型:食用菌、药用菌、海洋生物,它就越来越高级了。

它有一个特点:复方搭配,对中医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明白,君,臣,佐,使,中药都有几种成分,甚至十机种成分,然后复方搭配。

世界卫生组织把保健品分成四大类

世界卫生组织把保健品分成四大类

Omega-6脂肪酸
鱼油
富含EPA和DHA,对大脑和视网膜发 育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 康。
参与体内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主要 来源于植物油。
03
第二类:植物提取物
中草药及植物成分
中草药
如人参、黄芪、当归等,具有多种生 物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中 。
植物成分
如绿茶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等,富 含多种抗氧化物质,有助于维持人体 健康。
益生菌和益生元共同作用,可以维持肠道内微生态的 平衡,防止有害菌的过度生长。
缓解便秘和腹泻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缓解便 秘和腹泻等肠道问题。
改善消化吸收
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提高营 养利用率。
05
第四类:特殊功能食品
减肥食品
促进脂肪代谢,加速脂肪 消耗。
脂肪燃烧食品
富含镁的食品
舒缓神经,放松肌肉,有助于改善睡眠。
褪黑素食品
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06
保健品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全球保健品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01
全球保健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将保 持稳步增长。
02
亚太地区成为全球保健品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其 中中国和印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03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对预防疾病的 重视,保健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改善血脂
植物固醇、大豆异黄酮等植物提取物,能够降低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保护血管内皮
某些植物提取物如茶多酚、花青素等,能够保护 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伤,维护血管健康。
04
第三类:益生菌及益生元
益生菌种类及功能

保健食品中常用原料的功效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保健食品中常用原料的功效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保健食品中常用原料的功效成分及其保健作用王光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安全所 100050食品类原料功效成分保健作用昆布昆布多糖褐藻淀粉对正常血糖和实验性高血糖均有肯定的降低效应。

猴头蘑猴头多糖猴头多糖在给小鼠6mg/kg后3h,即有明显降血糖作用,25mg/kg,7h后血糖浓度下降45%,24h下降50%。

魔芋精粉葡萄甘露聚糖,膳食纤维1、有降低正常小鼠血糖作用及改善糖耐量作用,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而对胰岛素水平无影响。

2、减肥作用:试验大鼠体重增长低于对照组,脂肪细胞小,脂肪组织重量小于对照组。

3、降血脂作用,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鼠组。

4、预防和治疗便秘,增加粪便含水量,缩短排便时间,增加双歧菌数。

螺旋藻螺旋藻多糖1、抗衰老作用:延长果蝇寿命,能降低果蝇脂褐质及老龄鼠过氧化脂质生成以减弱其对细胞损害,从而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2、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造血功能及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这也是抗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茶叶茶多酚1、清除各类自由基和抗氧化的功能,可以抑制体内脂质的过氧化作用,因此可以预防动脉粥核硬化。

2、降血脂:茶多酚对高血脂症大鼠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降低作用,并可升高HDL-c和降低LDL-c,因此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

3、抗血栓形成:具有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减少血凝及血栓的形成。

血栓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食品类(植物化学物质)原料功效成分保健作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pc)缩合单宁化合物-有效的抗氧化剂1、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比Vc作用强。

2、抗高血压-舒张血管。

3、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化作用:抑制LDL-C的氧化,降血清TC,升高HDL-C/TC比值。

4、抗血小板凝聚。

5、免疫活性的调节:对免疫功能有动态调节作用,增加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功能增强。

苦荞麦植酸1、降血糖:糖尿病人服用苦荞后空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有明显改善,说明苦荞对糖尿病人有肯定疗效。

保健食品配方与原料

保健食品配方与原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2、卫生部《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
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 成或天然物质。
21类1400余种
如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酶制剂、着 抗结剂、消泡剂、漂白剂、膨松剂、增味剂、被 膜剂、水分保持剂、增稠剂等
沿链分布 β(1→6) 葡萄糖基

功效:增强免疫、抗肿瘤、抗细菌 抗病毒、抗凝集、促进伤口愈合

来源:香菇、灵芝、猪苓、冬虫夏草等
(二)植物多糖

结构及构效关系:未确定 功效:降血糖、降血压、降脂、抗炎

来源:人参多糖、车前草黏多糖、山药黏多糖
功能性低聚糖
结构: 3~9个单糖;糖苷键连接 生理功效 :1.促使双歧杆菌的增殖 2.减少有毒发酵产物产生 3.防止便秘 4.增强免疫力,抗肿瘤 5.降低胆固醇 6.保肝 7.合成Vit、促进钙吸收 8.低(无)能量
色剂、乳化剂、香料、营养强化剂、酸度调节剂、
关于保健食品添加剂不合理应用 1、防腐剂:某君申报口服液体制剂,在处方中未 加防腐剂,专家要求解释为什么不加防腐剂。 结论:申报液体口服制剂,可以不加防腐剂,但 要有理由。要证明不加防腐剂在保质期内和使用 期间质量保持稳定可靠即可。 2、加工助剂乙醇:某君工艺中用乙醇提取,但说 是医用酒精,工业酒精勾兑而成,就此枪毙。 结论,保健食品所用乙醇,应为食用乙醇 3、硬脂酸镁:某君用工业硬脂酸镁做润滑剂,毒 性试验未过关,仔细分析,工业硬脂酸镁重金属 严重超标,实验动物重金属中毒。
料应按新资源食品的有关要求进行安全性毒理学
评价
保健食品的原辅料质量要求 -------------------《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

全面保健食品简介与功效

全面保健食品简介与功效

海产鱼眼窝脂肪中的EPA、DHA的含量(%)
海产鱼
肥壮金枪 鱼 金枪鱼 松鱼 红肉旗鱼 箭鱼 紫鲥
EPA
7.8 6.1 9.5 3.9 3.4 6.5
DHA
30.6 28.5 42.5 28.4 9.6 20.5
第二节保健食品常用的功效成分
五、微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的保健作用
1. 防止微量营养素的缺乏,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2. 在特殊生理条件下或为了预防疾病的需要,额外补
角鲨烯、肉碱、大蒜素、蚁酸、洛代它丁、甘草酸、 胆酸、 肌酸、 硫酸软骨素、 花青素、虫草酸、葵烯酸、吩嗪酮。
第二节保健食品常用的功效成分
二、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类
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一种金属酶(Cu-Zn SOD Mn SOD ),在生物界中分布
极广,目前已从细菌、藻类、真菌、昆虫、鱼类、高等植物和
大豆是极好的植物性食物,除含优质的植物蛋 白外,还含有许多有特色的植物成分,或生理活性 成分,如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及大豆多肽等。
大豆多肽是由大豆蛋白经蛋白酶水解后,再经 特殊处理而获得的蛋白质水解产物。
生理作用: (1)增强肌肉运动力、加速肌红蛋白的恢复; (2)促进脂肪的代谢; (3)降低血清胆固醇。葵烯酸、吩嗪酮。 金肽达
在我国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和销售的保健食 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 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 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 慢性危害的食品。
第一节保健食品概述
一、保健食品的概念
2.保健食品的基本特征 ◇ 都有出自保健目的,不能速效的,但长时间服用
体免疫功能,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

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

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

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1. 引言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各种功效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和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保健食品和它们的功效成分。

2.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

2.1 维生素A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鱼肝油、乳制品等食物中。

它具有增强免疫力、保护视力、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等功效。

2.2 维生素C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柑橘类水果、蔬菜等食物中。

它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功效。

2.3 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鱼肝油、日光浴等食物和活动中。

它具有促进钙吸收、维持骨骼健康等功效。

3.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物质,它们是酶和激素的组成部分,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常见的矿物质有钙、铁、锌等。

3.1 钙钙主要存在于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中。

它具有强化骨骼、调节神经功能、维持心脏健康等功效。

3.2 铁铁主要存在于红肉、豆类等食物中。

它具有合成血红蛋白、供给氧气等功效。

3.3 锌锌主要存在于肉类、海鲜等食物中。

它具有参与酶的活性调节、促进免疫功能、保护皮肤等功效。

4. 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活菌,它们能够在肠道中生长繁殖,并对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常见的益生菌有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4.1 乳酸菌乳酸菌主要存在于酸奶、发酵蔬菜等食物中。

它们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等。

4.2 双歧杆菌双歧杆菌主要存在于乳制品中。

它们能够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营养吸收、增强免疫力等。

5. 植物营养素植物营养素是指存在于植物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效。

常见的植物营养素有黄酮类、多酚类等。

5.1 黄酮类黄酮类存在于水果、茶叶等植物食物中。

保健食品功能介绍

保健食品功能介绍

保健食品功能介绍
保健食品,即健康食品,是一种含有特定的营养活性成份,拥有较强
营养功效的食品,以保持和增强人体健康为目的而制造,不包括药物、药品、活性营养补充剂等。

保健食品的功效包括:
1、增强免疫力:保健食品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活性营养成分,可以
增强人体免疫力。

2、预防疾病:保健食品含有天然营养物质,有助于预防疾病而不会
产生副作用。

3、改善体质:保健食品中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促进代谢,提高体质。

4、促进肠道蠕动:一些保健食品富含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改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

5、抗衰老:保健食品中含有多种有益的抗氧化剂和抗衰老营养物质,可以抑制肌肤衰老,延缓生理衰老。

6、美容养颜:保健食品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抗氧化剂,有助于改
善皮肤状况,维持皮肤的弹性,美容养颜。

7、减少体重:一些保健食品含有一些有益的营养物质,可以帮助减
少体重,改善代谢。

保健食品可以从中获益,这也是其主要优势。

保健食品常用的功效成分

保健食品常用的功效成分

保健食品常用的功效成分一、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豆多肽、谷胱甘肽、牛磺酸二、具有保健功能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低聚果糖、活性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一、功能性脂类成份大豆磷脂、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功能性植物化学物简单酚、酚酸、类黄酮、异黄酮、茶多酚有机硫化物:d-苧烯、皂苷、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多烯类色素:胡萝卜素、番茄红素酚类色素:花青素、花黄素三、益生菌及其发酵制品四、改善生长发育的保健食品1、促骨骼生长:磷、镁、锌、氟、VD、VK、补钙2、影响细胞分化:V A、β-萝卜素3、促进细胞生长和器官发育:蛋白质、脂糨、V A、VB、Zn、I等五、增强免疫的保健食品蛋白质、氨基酸、脂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核酸、类黄酮六、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保健食品超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VC、VE、类胡萝卜素、泛醌-10、尿酸盐、胆红素七、辅助改善记忆的保健食品色氨酸、酪氨酸、胆碱、VB1、VB12、VB6、叶酸、Zn、EPA、DHA。

八、降低血糖的保健品1、降低血清胆固醇:燕麦、玉米、蔬菜(菜油固醇、谷固醇、豆固醇)2、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膳食可降低空腹血浆甘油三酯浓度。

十一、辅助降血压的保健品含钾、不饱和脂肪酸食品。

十二、发送胃肠功能的保健食品有益活菌制剂、燕麦富含膳食纤维食品十三、减肥保健食品膳食纤维、低聚糖、多糖、燕麦、螺旋藻、食用菌、魔芋粉、苦丁茶十四、美容保健食品神经酰胺、抑制酪氨酸的活性物质、VC、VE、类黄酮十五、增加骨密谋的保健食品钙剂、磷酸盐、VD、降钙不经、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

保健功效及检测方法

保健功效及检测方法

一、多糖的检测方法(1)粗多糖的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测定法(2)葡聚糖的分光光度测定法(3)硫酸软骨素的分光光度测定法二、皂苷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1)总皂苷的分光光度测定法(2)绞股蓝皂苷的分光度测定法三、黄酮及苷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1)总黄酮的风光光度测定法(2)原花青素的分光光度测定法(3)原花青素的铁盐催化比色测定法四、酶、激素及内源性物质的检测方法(1)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氮蓝四唑测定法(2)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连苯三酚自氧化测定法(3)氯化高铁血红素的分光光度测定法五、其他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1)总蒽醌的分光光度测定法(2)几丁胺糖的脱乙酰度滴定法(3)总三萜的分光光度测定法六、第一章概论(第3页)表1-1 常见的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保健功能及主要来源(第73页)第三章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的检测方法第一节多糖的检测方法一、粗多糖的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测定法1、方法提要多糖经乙醇沉淀分离后,去除其他可溶性糖及杂质的干扰,再与苯酚—硫酸作用成橙红色化合物,其呈色度与溶液中的糖的浓度成正比,在485nm波长下比色定量。

4、测定步骤(1)样品提取:称取混合均匀的固体样品1.0~2.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80mL 左右,与沸水浴中加热1小时(如保健食品添加的已是多糖提取物,则加热15min),冷却至室温后补加水至刻度线(V1),混匀后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余下滤液供沉淀粗多糖。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不少保健品添加了淀粉、糊精,一定要做相应的处理,否则结果偏高。

添加淀粉的样品需加α-淀粉酶及糖化酶(如葡萄糖苷酶)处理。

添加糊精的样品需加糖化酶(如葡萄糖苷酶)处理。

处理的原则是将这类非活性多糖的碳水化合物全部酶解成单糖或低聚糖,再用乙醇沉淀所需的活性多糖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1)添加淀粉或淀粉+糊精的样品:可取50mL样品提取液置于100mL具塞锥形瓶中,冷却至60℃以下,加1mL10%淀粉酶液(Singma公司的液状淀粉酶可直接加0.1~0.2mL)和0.5mL0.2M磷酸盐缓冲液,加塞,至55℃~60℃酶解1小时,再加适量的糖化酶(如葡萄糖苷酶)(约为样液体积的1%)于60℃以下再水解60min后取出(用电业检验是否水解完全,如不完全可延长水解时间至酶解液加碘液不变蓝色为止),于电炉上小心加热至沸(灭酶),冷却,定容,过滤,取滤液沉淀粗多糖。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分类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分类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分类1. 类异戊二烯衍生物三萜酸、维生素E、皂苷、胡萝卜素类、简单萜类2. 酚类成分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苯丙基类化合物3. 以蛋白质或氨基酸为基础的衍生物烯丙基-硫-化合物、异硫氰酯类化合物、酰胺类和辣椒素类成分4. 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低聚糖、非淀粉性多糖5. 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类异戊二烯衍生物三萜酸三萜酸中的熊果酸〔Ursolic acid〕及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在植物界中较广泛地存在.前者在栀子、芦笋、车钱草、女贞子、泽兰等中草药中存在;后者在女贞子、甜菜、楤木、木瓜等中草药中.它们具有抗突变、预防癌症、护肝降酶、抗炎等多方面的活性.它们又可与糖结合形成多种三萜皂苷.甘草中所含的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活性.其苷即甘草甜素〔Glycyrrhizin〕是甘草甜味的物质基础,也具有甘草次酸相似的作用.灵芝中含有一系列三萜酸,是灵芝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如灵芝酸A、B、C、D等〔Ganoderic acid〕具有明显的保护肝脏作用,灵芝酸F有很强的抑制血管紧X素酶的活性.另外茯苓中所含的茯苓酸和泽泻中的三萜类成分也具有生物活性.淡竹叶中三萜类成分主要有芦竹素〔Arundoin〕和白茅素〔Cylindrin〕.淡竹叶的主要药理作用有解热、抑菌、利尿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白茅根中也含有芦竹素和白茅素,具有止血和利尿的作用.维生素E维生素E是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广泛地存在于植物油、全谷类、小麦胚芽、糙米、坚果和其他食物中,沙棘的果肉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它是公认的强力抗氧化剂,被称为抗御血脂肪过氧化的第一道防线,有抗衰老、预防癌症、防治心脏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脑以及有益于糖尿病患者等多方面的作用,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具有维生素E生理活性的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类共有八种化合物,主要区别在于苯环上甲基取代的数量和位置的不同.其中生物活性最高、天然界分别最广的为α-生育酚.皂苷皂苷为糖苷化合物,主要有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其非糖部分被称为皂苷元.三萜皂苷是植物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皂苷.其苷元主要是五环三萜和四环三萜类.由于取代和构型的不同,三萜苷元的数量很大.它们常常作为滋补强壮的作用活性存在于保健中草药中,最为著名的是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所含的各种人参皂苷〔Ginsenosides〕、绞股蓝皂苷等.甾体皂苷的数量和分别明显少于三萜皂苷,在薯蓣、黄精、玉竹、薤白、知母、麦门冬和蒺藜等中药中存在,通常具有壮阳、防癌、调节血脂和调节血糖等方面的功能.已知的甾体苷元已超过100种,其中多数为螺旋甾烷或呋甾烷,其余为胆甾烷.另外还有一类以甾体生物碱为苷元的皂苷,其分布有限,绝大部分分布于茄科,包括常用蔬菜马铃薯、西红柿、茄子等.许多含皂苷的植物作为食物有很长的历史,如大豆、豌豆、燕麦、大蒜、马铃薯、洋葱、薯蓣等.皂苷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人参皂苷具有中枢神经调节作用、调节血压作用、降血脂作用、抗肿瘤作用等.柴胡皂苷D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肝损害作用.由于植物中的皂苷成分非常复杂,单一成分较难分离,很多皂苷的明确构效关系还很难确定.根据皂苷的功效和作用,可将常用的皂苷的中草药归类如下:滋补强壮功能:人参、刺五加、绞股蓝、珠子参、山药、黄精、黄芩、麦冬、玉竹、山茱萸、牛膝.镇静安眠:大枣、酸枣仁、百合,远志、合欢皮.调节血糖:刺五加、木鳖子、楤木、远志.抗溃疡:甘草、绞股蓝、金盏花、三七.抗炎:甘草、积雪草、金盏花.免疫调节:人参、刺五加、黄芪、楤木、金盏花.调节血脂:人参、楤木、金盏花、葫芦巴、薤白.保肝:柴胡.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类作为色素存在于食用植物中,例如胡萝卜、番茄以及沙棘果实中均有大量存在.其中沙棘果实所含的胡萝卜素成分可达3%以上.最常见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以及在人群干预试验中,均被证实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枸杞子中含有丰富胡萝卜类成分,特别是鲜枸杞果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可高达19.6mg/100g,同时还含有其他胡萝卜素类物质如酸浆果红素〔Physalien〕、玉蜀黍黄素〔Zanxanthin〕、隐黄素〔Crytoxanthin〕等.这些色素类成分与枸杞的明目功效有直接的联系.覆盆子中也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类成分.简单萜类药食两用的紫苏叶、高良姜、姜、益智仁、丁香、薄荷、小茴香、八角茴香、砂仁、肉桂以及一些调香料中均有存在.其中有些成分具有生理活性.例如小茴香挥发油中所含的反式茴香脑可以升高白细胞.薄荷中的薄荷醇〔薄荷脑,Menthol〕具有抗炎、清凉、止痛、祛痰等多种作用,在保健食品中广泛应用.紫苏叶中的紫苏醛〔Perillaaldhyde〕具有镇静、抗真菌等方面的作用.八角中的茴香醛也具有抑制真菌的作用.富含挥发油的品种还有玫瑰花、代代花、金银花、霍香、香薷等.萜类挥发油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体现在延长肿瘤潜伏期、减少癌变发生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萜类化合物主要有柠檬烯〔Limonene〕,在柠檬、柑桔、豆蔻、花椒、芹菜子、茴香、佛手、杜鹃、莳萝、薄荷、代代花等植物中存在;桉树脑〔Eucalyptol〕,在橄榄、迷迭香、麝香草、罗勒、熏衣草等植物以及桉树油中存在;左旋葛缕酮〔Carvone〕,在薄荷、莳萝、茵陈篙、白豆蔻等植物中存在.香薷全草含挥发油2%,其中香荆芥酚〔Carvacrol〕的含量达到70%.香薷含挥发油含量可达2%,其中主要有广霍香醇、广霍香酮和广霍香烯.广霍香挥发油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刺激肠胃运动、促进肠胃分泌解除痉挛等.对病源微生物广霍香挥发油也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菊花传统上具有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功效.菊花的挥发油含量约为 1.5%,主要成分有龙脑、樟脑、菊油环酮〔Chrysanthemon〕等.野菊花所含挥发油的含量在0.55%~2%,主要成分有侧柏酮、龙脑、樟脑等.野菊花具有抗病源微生物、降低血压、降血脂等方面的作用.丁香花的挥发油含量很高,一般在16%以上,其中丁香酚〔Eugenol〕的含量在70%~85%之间,其他主要成分还有乙酰丁香酯〔Acetyleugenol〕和葎草烯〔Humulene〕等.丁香具有健胃、抗溃疡、镇痛、抗炎、抗缺氧、抗菌等作用.母菊又称洋甘菊〔Matricaria recutita L.〕为欧洲常用草药,多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中.此品种现在国内##、##等地有栽培,已成为生长良好的归化植物.其药用部位头状花序含挥发油可高达1.9%.挥发油呈蓝色,其中主要成分为蓝香油奥〔Chamazulene〕和α-甜没药萜醇〔α-bisabolol〕.蓝香油奥并不是植物本身所含的成分,它是在水蒸气蒸馏过程中无色母菊素〔Matricin〕转化过来的.母菊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和抗溃疡作用.由于母菊挥发油具有消炎、抗组织胺、抗透明质酸的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被广泛用于化妆品特别是婴幼儿护肤用品中.二、酚类成分类黄酮类黄酮是指具有C6-C3-C6基本构造的酚类化合物,根据其中央的吡喃环的不同取代和氧化水平,又分为黄酮〔Flavone〕、黄酮醇〔Flavonols〕、异黄酮、黄烷酮、原花色素、查儿酮.类黄酮常与糖相接形成糖苷.又报道记载的天然黄酮超过6000种,其存在形式包括游离形式、糖苷和其他衍生物.1、黄酮常见的如木樨草素〔Luteolin〕和芹菜素〔Apigenin〕在高等植物中分布十分普遍.前者在金银花等植物中存在,具有抗菌、抗炎、调节血脂、祛痰等多种活性.后者在芹菜中存在,有利尿、调节血压、抗菌、消炎等方面的作用.2、黄酮醇〔Flavonols〕也是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分布的成分,特别是木本植物中.常见的有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ferol〕及杨梅素〔Myricetin〕等.槲皮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他生理活性.它们与糖结合形成多种黄酮苷,存在于菠菜、侧柏叶、鱼腥草等植物中,有调节血糖、抗病毒、抗炎等多方面的作用.银杏中的黄酮主要以山柰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Isorhamnetin〕作为苷元,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脂等方面的作用.此外沙棘、蒲黄等含有的黄酮也均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的作用.槐米、槐花中含量较高的芦丁,即槲皮素3位葡萄糖苷,小蓟中也含有芦丁,它们均具有止血、抗炎、强心等作用.3、黄烷酮橘类黄酮属于黄烷酮在橘皮、青皮、枳壳、枳实、香橼、柠檬等植物中广泛存在.此类黄酮具有解痉挛、升血压、抗溃疡、祛痰抗炎等方面作用.4、异黄酮异黄酮由于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广泛注意的热点之一.已知的异黄酮超过1000种,其中金雀异黄素〔Genistein〕、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大豆苷元〔Daidzein〕、鸡豆黄素〔Biochanin〕为4种具有明确的雌激素样作用的异黄酮苷元,动物试验证明异黄酮与雌二醇一样,能阻止切除卵巢后骨矿物质密度降低.此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LDL胆固醇的氧化;促进钙离子在细胞内潴留,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金雀异黄素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异黄酮主要分布在豆科植物中,如黄豆中含有很高的大豆苷元、金雀异黄酮为苷元的异黄酮苷,这些糖苷在小肠上端被吸收,由肠道微生物水解成苷元起作用.豆科植物红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它含有较高含量的上述四种异黄酮,是一种很好的异黄酮来源,也是国际上异黄酮研究和开发的重点.葛根是一种常用的药食两用品种,也是一种豆科植物,其中所含的异黄酮含量可高达15%,其中主要成分为葛根素〔Puerarin〕和大豆苷〔Daidzin〕以及大豆苷元,其中葛根素是以大豆苷元为苷元的8位接葡萄糖的碳苷,大豆苷为大豆苷元的7位葡萄糖苷.此外葛根还含有金雀异黄素、芒柄花素以及葛根苷A,B等多种异黄酮苷.葛根总黄酮具有调节心脏功能和代谢,扩X冠状血管和脑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糖、调节血脂、解毒、解酒等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开发保健食品的品种.豆科植物补骨脂除了含有香豆精类、查耳酮类等有效成分,也含有异黄酮成分如新补骨脂异黄酮〔Neobavaisoflavone〕、补骨脂异黄酮〔Corylin〕等.补骨脂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抗衰老、强心等方面的作用.中药射干是鸢尾苷、鸢尾苷元、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鸢尾异黄酮等多种成分、射干除了具有抗炎解热等作用外,在体外试验中也表现出结合雌激素受体的作用.苯丙基类化合物苯丙基类化合物包括香豆素、木脂素等.1、香豆素〔Coumarins〕香豆素分为简单香豆素包括双分子和三分子香豆素的聚合物,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简单香豆素一般具有抗炎、消肿、解痉挛、镇静、抗菌等作用.伞花内酯〔Umbelliferone〕存在于芸香、柚皮、花椒等植物中,具有抗菌、降压、抗肿瘤作用.花椒中还含有脱肠草素〔Herniarin〕.花椒中所含的香柑内酯〔Bergapten〕和补骨脂所含的补骨脂内酯〔Psoralen〕是典型的呋喃香豆素,它们均对皮肤有光敏活性和抗菌作用.花椒中还含有吡喃香豆素花椒内酯.2、木脂素木脂素是由2分子或3分子苯丙基以不同形式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存在于葡萄皮及籽中,酿制的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有抗氧化和预防肿瘤的作用.土大黄苷〔Rhaponticin〕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厚朴中的厚朴酚〔Magnolol〕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五味子中所含的木脂素高达10%以上,其中主要有五味子素〔Schis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乙素〔Wuweizisu-B〕等20余种.五味子木脂素具有明确的降酶保肝、抗氧化、中枢镇静、调节血压等多种作用.黑芝麻中含芝麻素〔Sesamine〕和芝麻林素〔Sesamolin〕等木脂素,黑芝麻具有降血糖、抗衰老、降血脂等方面功能.3、酚酸成分此类成分包括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丹酚酸〔Salvinolic acids〕、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等.存在于杜仲、莱菔子、泽兰、单参、紫草、莳罗等植物中.它们多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止痛等作用.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多酚类化合物儿茶素及表儿茶素在植物界广泛存在,常形成各种聚合物.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绿茶、葡萄籽等保健食品,均是取自茶多酚或其多聚物.儿茶素属于黄烷醇类,在自然界多以其衍生物或者聚合物形式存在.儿茶素在茶叶、银杏、罗布麻、槟榔存在,表儿茶素在茶叶、银杏、越橘、贯叶连翘等中存在.它们具有止泻、保肝、降低胆固醇、抗炎等方面的作用.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类成分和其他多酚类成分,如花青素、黄酮类成分、酚酸等成分的总称,占茶叶的10%~20%.在未经过发酵的绿茶中儿茶素类成分含量最高,可达25%,主要以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酚儿茶素〔Gallocatechin〕、表没食子酚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经过发酵的茶叶如红茶、乌龙茶等主要含有上述多酚的缩合物、茶黄素〔Theaflavins〕、花青素的多聚物合高度缩合的鞣质等.茶叶除了具有由于咖啡因、茶碱、可可碱所引起的提神、利尿作用以外,其茶多酚具有的多种药理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合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特别食儿茶素的作用更为明显,其作用强于广泛应用的生育酚合抗血酸,并与之有协同作用.茶多酚在体外合体内试验中均被证明具有抗突变的阻断亚硝胺形成的作用,亚硝胺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的摄入量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呈现负相关.茶叶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茶多酚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阻断致癌物的形成;对肿瘤细胞的毒化作用;免疫促进作用;抑制致癌过程的启动和促进作用等方面.此外,茶多酚还具有很好的降低血脂的作用.余甘子为药食两用品种,在民间广泛食用,鲜果含嚼治咽喉炎.余甘子中主要成分为多酚类成分,没食子酸、鞣花酸〔Ellagic acid〕、鞣云实素〔Corilagin〕、原诃子酸〔Terchebin〕、诃子次酸〔Chebulic acid〕等多种多酚类成分.余甘子具有降低血脂、抗诱变、抗肿瘤、抗氧化等方面作用,临床上对高血压、乙型肝炎、慢性咽炎、延缓衰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君子科植物诃子也含有较高类似于余甘子的多酚类成分,包括没食子酸、鞣花酸、鞣云实素、原诃子酸、诃子次酸等.诃子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的作用.金樱子为蔷薇科植物,含有较高多酚类化合物,如金樱子素A,B,C,D 〔Laevigatins A,B,C,D〕、原花青素等多种成分.金樱子具有抗菌、降血脂、改善肠胃道功能等方面作用.葡萄籽和葡萄皮中也含有大量的多酚类成分,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山楂中表儿茶素和多酚类缩合黄烷聚合物含量很高,是其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增强免疫、和保护心肌损伤的有效成分.金荞麦中的多酚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三、以蛋白质或氨基酸为基础的衍生物烯丙基-硫-化合物此类成分在葱属植物中广泛存在,如大蒜、洋葱、小葱、冬葱.主要成分有蒜氨酸〔Alliin〕,大蒜被压碎时,在蒜氨酸裂解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大蒜素〔Allicin〕.这是大蒜和葱的发出特殊气味的原因.洋葱中的主要成分为环蒜氨酸和蒜氨酸的丙基和丙烯基取代物.大蒜中的有效成分为大蒜素.加热和用溶剂的大蒜制剂失去酶活性,不能转变为大蒜素,而大蒜干粉保存了蒜氨酸分解酶的活性.大蒜具有抗氧化活性,在人体试验中具有降低血脂,促进免疫系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降低消化道肿瘤发生的危险等作用.薤白挥发油中含有蒜氨酸、甲基蒜氨酸等多种含硫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血脂,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异硫氰酯类化合物此类成分在十字花科蔬菜中较为普遍存在,在花椰菜、球芽甘蓝、花菜、圆白菜和甘蓝中,含量较高.由于发现其对肿瘤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受到国际上广泛重视.异硫氰酯类化合物在植物中以葡萄糖异硫氰酸盐的形式存在,已经报道的葡萄糖异硫氰酸盐超过百种.葡萄糖异硫氰酸盐经水解产生一系列水解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的异硫氰酸盐.在动物实验中,异硫氰酸盐选择性地抑制动物组织肿瘤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与异硫氰酸盐有效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致癌物,增强II相代谢酶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分化和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有直接相关.酰胺类和辣椒素类成分胡椒中含有酰胺类成分胡椒碱、胡椒酰胺、次胡椒酰胺、胡椒油碱,这些成分是胡椒的有效成分,具有镇静止痛、健胃等作用.辣椒素类成分是辣椒中所含的具有辣味的一类酸性酰胺类物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分为辣椒素〔Capsaicin〕及其衍生物,其含量在0.5%~0.9%之间.此外辣椒还含有较高的胡萝卜素类成分〔0.35%〕、维生素C〔0.2%〕、黄酮〔成皮苷、芦丁〕等.辣椒素类成分具有抗炎、镇痛、降血脂、促进免疫、促进胃液分泌、振奋情绪等作用.四、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在蔬菜、水果中广泛存在,例如猕猴桃、沙棘果、酸枣、刺梨果、野玫瑰果等.大量研究证明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药食两用品种余甘子和中药诃子、金樱子中也含有较高含量的维生素C,可用于提取天然维生素C.如金樱子的含量可达1.5%,可用于生产多种保健食品和高维生素C袋泡饮料等产品.低聚糖指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等.低聚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双歧杆菌的增值,抑制肠道有害菌;改善便秘;降低血脂等.非淀粉性多糖在提高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保健中药如枸杞、地黄、当归、淫羊藿、灵芝、人参、黄芪、女贞子、牛膝、薏苡仁、山药、刺五加、苍术、桑白皮及一些菌类如木耳、香菇、紫菜、昆布、银耳等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用于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很多多糖还具有降血糖、抗炎、抗衰老等多方面作用.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分子量、溶解度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由于多糖的结构非常复杂,许多结构上的立体构型和构像还需要进一步阐明,所以多糖构效关系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五、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Linoleic acid〕、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不饱和脂肪酸对调节血脂、肿瘤预防、改善记忆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流行的月见草油、薏苡仁油以及沙棘油中均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紫苏子、芹菜籽、桃仁中含有较高的γ-亚麻酸,他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和皮肤炎症具有很好改善症状的作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海鱼的油中含量很高,很多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摄入适量的鱼油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分类1.类异戊二烯衍生物三萜酸、维生素E、皂苷、胡萝卜素类、简单萜类2.酚类成分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苯丙基类化合物3.以蛋白质或氨基酸为基础的衍生物烯丙基-硫-化合物、异硫氰酯类化合物、酰胺类和辣椒素类成分4.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低聚糖、非淀粉性多糖5.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类异戊二烯衍生物三萜酸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三萜酸中的熊果酸(Ursolicacid)及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在植物界中较广泛地存在。

前者在栀子、芦笋、车钱草、女贞子、泽兰等中草药中存在;后者在女贞子、甜菜、楤木、木瓜等中草药中。

它们具有抗突变、预防癌症、护肝降酶、抗炎等多方面的活性。

它们又可与糖结合形成多种三萜皂苷。

甘草中所含的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acid)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活性。

其苷即甘草甜素(Glycyrrhizin)是甘草甜味的物质基础,也具有甘草次酸相似的作用。

灵芝中含有一系列三萜酸,是灵芝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如灵芝酸A、B、C、D等(Ganodericacid)具有明显的保护肝脏作用,灵芝酸F有很强的抑制血管紧张素酶的活性。

另外茯苓中所含的茯苓酸和泽泻中的三萜类成分也具有生物活性。

淡竹叶中三萜类成分主要有芦竹素(Arundoin)和白茅素(Cylindrin)。

淡竹叶的主要药理作用有解热、抑菌、利尿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白茅根中也含有芦竹素和白茅素,具有止血和利尿的作用。

维生素E维生素E是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广泛地存在于植物油、全谷类、小麦胚芽、糙米、坚果和其他食物中,沙棘的果肉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它是公认的强力抗氧化剂,被称为抗御血脂肪过氧化的第一道防线,有抗衰老、预防癌症、防治心脏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脑以及有益于糖尿病患者等多方面的作用,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

具有维生素E生理活性的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类共有八种化合物,主要区别在于苯环上甲基取代的数量和位置的不同。

其中生物活性最高、天然界分别最广的为α-生育酚。

皂苷皂苷为糖苷化合物,主要有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

其非糖部分被称为皂苷元。

三萜皂苷是植物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皂苷。

其苷元主要是五环三萜和四环三萜类。

由于取代和构型的不同,三萜苷元的数量很大。

它们常常作为滋补强壮的作用活性存在于保健中草药中,最为著名的是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所含的各种人参皂苷(Ginsenosides)、绞股蓝皂苷等。

甾体皂苷的数量和分别明显少于三萜皂苷,在薯蓣、黄精、玉竹、薤白、知母、麦门冬和蒺藜等中药中存在,通常具有壮阳、防癌、调节血脂和调节血糖等方面的功能。

已知的甾体苷元已超过100种,其中多数为螺旋甾烷或呋甾烷,其余为胆甾烷。

另外还有一类以甾体生物碱为苷元的皂苷,其分布有限,绝大部分分布于茄科,包括常用蔬菜马铃薯、西红柿、茄子等。

许多含皂苷的植物作为食物有很长的历史,如大豆、豌豆、燕麦、大蒜、马铃薯、洋葱、薯蓣等。

皂苷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人参皂苷具有中枢神经调节作用、调节血压作用、降血脂作用、抗肿瘤作用等。

柴胡皂苷D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肝损害作用。

由于植物中的皂苷成分非常复杂,单一成分较难分离,很多皂苷的明确构效关系还很难确定。

根据皂苷的功效和作用,可将常用的皂苷的中草药归类如下:滋补强壮功能:人参、刺五加、绞股蓝、珠子参、山药、黄精、黄芩、麦冬、玉竹、山茱萸、牛膝。

镇静安眠:大枣、酸枣仁、百合,远志、合欢皮。

调节血糖:刺五加、木鳖子、楤木、远志。

抗溃疡:甘草、绞股蓝、金盏花、三七。

抗炎:甘草、积雪草、金盏花。

免疫调节:人参、刺五加、黄芪、楤木、金盏花。

调节血脂:人参、楤木、金盏花、葫芦巴、薤白。

保肝:柴胡。

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类作为色素存在于食用植物中,例如胡萝卜、番茄以及沙棘果实中均有大量存在。

其中沙棘果实所含的胡萝卜素成分可达3%以上。

最常见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以及在人群干预试验中,均被证实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

枸杞子中含有丰富胡萝卜类成分,特别是鲜枸杞果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可高达19.6mg/100g,同时还含有其他胡萝卜素类物质如酸浆果红素(Physalien)、玉蜀黍黄素(Zanxanthin)、隐黄素(Crytoxanthin)等。

这些色素类成分与枸杞的明目功效有直接的联系。

覆盆子中也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类成分。

简单萜类药食两用的紫苏叶、高良姜、姜、益智仁、丁香、薄荷、小茴香、八角茴香、砂仁、肉桂以及一些调香料中均有存在。

其中有些成分具有生理活性。

例如小茴香挥发油中所含的反式茴香脑可以升高白细胞。

薄荷中的薄荷醇(薄荷脑,Menthol)具有抗炎、清凉、止痛、祛痰等多种作用,在保健食品中广泛应用。

紫苏叶中的紫苏醛(Perillaaldhyde)具有镇静、抗真菌等方面的作用。

八角中的茴香醛也具有抑制真菌的作用。

富含挥发油的品种还有玫瑰花、代代花、金银花、霍香、香薷等。

萜类挥发油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体现在延长肿瘤潜伏期、减少癌变发生等方面。

具有代表性的萜类化合物主要有柠檬烯(Limonene),在柠檬、柑桔、豆蔻、花椒、芹菜子、茴香、佛手、杜鹃、莳萝、薄荷、代代花等植物中存在;桉树脑(Eucalyptol),在橄榄、迷迭香、麝香草、罗勒、熏衣草等植物以及桉树油中存在;左旋葛缕酮(Carvone),在薄荷、莳萝、茵陈篙、白豆蔻等植物中存在。

香薷全草含挥发油2%,其中香荆芥酚(Carvacrol)的含量达到70%。

香薷含挥发油含量可达2%,其中主要有广霍香醇、广霍香酮和广霍香烯。

广霍香挥发油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刺激肠胃运动、促进肠胃分泌解除痉挛等。

对病源微生物广霍香挥发油也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菊花传统上具有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功效。

菊花的挥发油含量约为 1.5%,主要成分有龙脑、樟脑、菊油环酮(Chrysanthemon)等。

野菊花所含挥发油的含量在0.55%~2%,主要成分有侧柏酮、龙脑、樟脑等。

野菊花具有抗病源微生物、降低血压、降血脂等方面的作用。

丁香花的挥发油含量很高,一般在16%以上,其中丁香酚(Eugenol)的含量在70%~85%之间,其他主要成分还有乙酰丁香酯(Acetyleugenol)和葎草烯(Humulene)等。

丁香具有健胃、抗溃疡、镇痛、抗炎、抗缺氧、抗菌等作用。

母菊又称洋甘菊(MatricariarecutitaL.)为欧洲常用草药,多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中。

此品种现在国内上海、江苏等地有栽培,已成为生长良好的归化植物。

其药用部位头状花序含挥发油可高达1.9%。

挥发油呈蓝色,其中主要成分为蓝香油奥(Chamazulene)和α-甜没药萜醇(α-bisabolol)。

蓝香油奥并不是植物本身所含的成分,它是在水蒸气蒸馏过程中无色母菊素(Matricin)转化过来的。

母菊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和抗溃疡作用。

由于母菊挥发油具有消炎、抗组织胺、抗透明质酸的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被广泛用于化妆品特别是婴幼儿护肤用品中。

二、酚类成分类黄酮类黄酮是指具有C6-C3-C6基本构造的酚类化合物,根据其中央的吡喃环的不同取代和氧化水平,又分为黄酮(Flavone)、黄酮醇(Flavonols)、异黄酮、黄烷酮、原花色素、查儿酮。

类黄酮常与糖相接形成糖苷。

又报道记载的天然黄酮超过6000种,其存在形式包括游离形式、糖苷和其他衍生物。

1、黄酮常见的如木樨草素(Luteolin)和芹菜素(Apigenin)在高等植物中分布十分普遍。

前者在金银花等植物中存在,具有抗菌、抗炎、调节血脂、祛痰等多种活性。

后者在芹菜中存在,有利尿、调节血压、抗菌、消炎等方面的作用。

2、黄酮醇(Flavonols)也是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分布的成分,特别是木本植物中。

常见的有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ferol)及杨梅素(Myricetin)等。

槲皮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他生理活性。

它们与糖结合形成多种黄酮苷,存在于菠菜、侧柏叶、鱼腥草等植物中,有调节血糖、抗病毒、抗炎等多方面的作用。

银杏中的黄酮主要以山柰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Isorhamnetin)作为苷元,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脂等方面的作用。

此外沙棘、蒲黄等含有的黄酮也均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的作用。

槐米、槐花中含量较高的芦丁,即槲皮素3位葡萄糖苷,小蓟中也含有芦丁,它们均具有止血、抗炎、强心等作用。

3、黄烷酮橘类黄酮属于黄烷酮在橘皮、青皮、枳壳、枳实、香橼、柠檬等植物中广泛存在。

此类黄酮具有解痉挛、升血压、抗溃疡、祛痰抗炎等方面作用。

4、异黄酮异黄酮由于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广泛注意的热点之一。

已知的异黄酮超过1000种,其中金雀异黄素(Genistein)、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大豆苷元(Daidzein)、鸡豆黄素(Biochanin)为4种具有明确的雌激素样作用的异黄酮苷元,动物试验证明异黄酮与雌二醇一样,能阻止切除卵巢后骨矿物质密度降低。

此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LDL胆固醇的氧化;促进钙离子在细胞内潴留,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金雀异黄素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异黄酮主要分布在豆科植物中,如黄豆中含有很高的大豆苷元、金雀异黄酮为苷元的异黄酮苷,这些糖苷在小肠上端被吸收,由肠道微生物水解成苷元起作用。

豆科植物红三叶草(Trifoliumpratense)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它含有较高含量的上述四种异黄酮,是一种很好的异黄酮来源,也是国际上异黄酮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葛根是一种常用的药食两用品种,也是一种豆科植物,其中所含的异黄酮含量可高达15%,其中主要成分为葛根素(Puerarin)和大豆苷(Daidzin)以及大豆苷元,其中葛根素是以大豆苷元为苷元的8位接葡萄糖的碳苷,大豆苷为大豆苷元的7位葡萄糖苷。

此外葛根还含有金雀异黄素、芒柄花素以及葛根苷A,B等多种异黄酮苷。

葛根总黄酮具有调节心脏功能和代谢,扩张冠状血管和脑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糖、调节血脂、解毒、解酒等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开发保健食品的品种。

豆科植物补骨脂除了含有香豆精类、查耳酮类等有效成分,也含有异黄酮成分如新补骨脂异黄酮(Neobavaisoflavone)、补骨脂异黄酮(Corylin)等。

补骨脂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抗衰老、强心等方面的作用。

中药射干是鸢尾苷、鸢尾苷元、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鸢尾异黄酮等多种成分、射干除了具有抗炎解热等作用外,在体外试验中也表现出结合雌激素受体的作用。

苯丙基类化合物苯丙基类化合物包括香豆素、木脂素等。

1、香豆素(Coumarins)香豆素分为简单香豆素包括双分子和三分子香豆素的聚合物,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