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单元检测(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培养禽流感病毒时,应该选用()

A.固体培养基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C.活的鸡胚D.牛肉汤

解析禽流感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中生长,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中生活。

答案 C

2.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

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

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

D.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

解析在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需加入碳源,固氮微生物培养基不需加入氮源,培养基中含量最多的是水,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失水死亡。

答案 C

3.煮沸消毒法与巴氏消毒法的主要区别是()

A.温度不同

B.时间不同

C.前者适用于固体消毒,后者适用于液体消毒

D.没有区别

解析煮沸消毒法是指在100 ℃条件下煮沸5 min~6 min,而巴氏消毒法则是在70~75 ℃条件下煮30 min或在80 ℃条件下煮15 min,二者主要的区别是温度不同。

答案 A

4.在人工培养圆褐固氮菌时,当向无菌培养箱中充入N2时,其固氮量和菌落大小比充入无菌空气时()

A.多和大B.多和小

C.少和大D.少和小

解析圆褐固氮菌为需氧型微生物,当充入N2时由于缺少O2而使其生长减慢,固氮量变少。

答案 D

5.采用干热灭菌、灼烧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照射等几种方法,可分别杀死哪些部位的杂菌()

A.接种环、吸管、培养基、接种室

B.吸管、接种环、培养基、接种箱

C.培养基、接种环、吸管、接种箱

D.培养皿、吸管、培养基、双手

解析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严格注意灭菌,其中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场所,吸管用干热灭菌法,接种工具采用灼烧灭菌,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接种箱内安放紫外灯管照射灭菌,而人的双手采用酒精擦拭的方法消毒。

答案 B

6.常作为人们鉴别菌种的重要依据是()

A.细菌群体的结构特征B.单个细菌的结构特征

C.鞭毛、荚膜的有无D.拟核、细胞壁的特征

解析鉴别菌种的重要依据是菌落的稳定结构特征,包括菌落形态、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菌落是很多同种微生物的集合体。

答案 A

7.在平板划线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B.将烧红的接种环在火焰旁边冷却

C.接种环在平板上的划线位置是随机的

D.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解析接种环灼烧及接种前后试管口要通过火焰,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将接种环先冷却再接种可以避免高温烫死菌种,因此都是正确的。在平板上划线时,要划三至五条平行线,而不是随机划线。

答案 C

8.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

A.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多越好

B.尿素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少越好

C.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无机氮

D.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的尿素为有机氮

解析葡萄糖是微生物最常用的碳源,但在培养基中不能加入过多,否则,会使细胞无法吸水而死亡;尿素在培养基中可以作为氮源,要适量加入而非越少越好;同时尿素是分解菌的有机氮源,而不是无机氮源,在分解过程中,尿素会被尿素分解菌分解为氨。

答案 D

9.用培养液培养三种细菌,让它们在三支不同的试管中生长,

如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层,如果此时往三支试管中通入氧气,则细菌的繁殖速度将是表中的()

菌,通入O2会抑制其生长,Ⅱ为兼性厌氧菌,Ⅲ中为需氧菌,通入O2后会使其生长繁殖速率加快。

答案 B

10.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后还需要用下列哪一实验来确定() A.发酵产生纤维素酶B.发酵产生纤维素

C.纤维素酶分解滤纸D.纤维素分解产生葡萄糖

解析纤维素分解菌因能产生纤维素酶,所以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因此筛选出该菌后还需通过发酵产生纤维素酶来确定是否为所需要的。

答案 A

11.微生物体内能够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

A.C1酶和C x酶B.C1酶和葡萄糖苷酶

C.C x酶和葡萄糖苷酶D.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C1酶和C x酶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而葡萄糖苷酸能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 A

12.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平行线与含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条件下恒温培养3 d,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关于链霉素的哪一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B.它对结核杆菌比霍乱菌更有效

C.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解析由于物质扩散,链霉素会由链霉素带向四周运动,从图中可看出,结核杆菌对链霉素最敏感,而伤寒菌不受影响,即不能杀死伤寒菌。

答案 D

13.某细菌培养至对数期。当细菌数为105个/mL时,开始计时,90 min后细菌数目为1.6×106个/mL,试问再经过多久,细菌数会达

到6.4×106个/mL()

A.30 min B.45 min

C.60 min D.90 min

解析按公式N t=N0×2t,则1.6×106=105×2t⇒t=4,即细菌

共繁殖了4代,每代周期为90

4=22.5 min,仍由此公式知,由1.6×10

6

个/mL→6.4×106个/mL共繁殖2代,需时2×22.5=45 min。

答案 B

14.给无氮培养基接种土壤稀泥浆的方法是()

A.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蘸取少许稀泥浆,轻轻地点接在培养基的表面上

B.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后蘸取少许稀泥浆,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

C.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后蘸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

D.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取一根接种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冷却后蘸取少许稀泥浆,在培养基的表面轻点

解析接种过程中要防止杂菌污染,故接种环需灭菌,为避免热的接种环杀死菌种,需冷却后再取菌种,同时培养皿不能打开,只能开一条缝隙。

答案 D

15.细菌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培养基分装完毕后把pH调节到5.4~6.0为宜

B.分装时不要将培养基粘在管口和试管上段,以免引起污染

C.培养基高度应约为试管高度的1/5,灭菌后搁置的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