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导入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世界文化名城,2008年我们要在这里举办奥运会。
去看奥运会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但中国这么大,怎么去北京最便捷呢?当然是乘坐火车了。
假如你去过北京,你就一定会知道北京火车站,这个号称全世界最繁忙的火车站,每天要发送几十万人,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在电视上见过它,那个有着大钟楼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
虽然我们很熟悉它,但它不过是忙碌与拥挤的象征,你能想象得到有人为它写诗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它就写于四十年前北京的火车站。
二、作者、作品介绍食指,原名郭路生,因为母亲在一次旅途中生下他,所以取名为“路生”。
为什么叫食指呢?(提问)因为我们诋毁或指责别人总爱用食指,诗人认为,在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食指在“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但“牧童遥指”的乡村并没有诗意的美好,繁重的体力劳动反而打击着诗人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身体。
71年参军,在部队他见证了极其残暴的批斗,遭受强烈刺激,精神分裂。
主要作品: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
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
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食指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
那种对生存反思的哲学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相媲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
三、时代背景一些曾经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人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作家,如史铁生,叶辛,梁晓声,张承志,张抗抗等,他们都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知青文学。
然而,更多的知青则永远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在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中更是首当其冲,经常被工作单位裁减而失业。
四、朗诵课文板书: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关键词:故乡母亲痛苦五、分析课文,教学重点解析1、作者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开头是有深刻用意的,它隐含了三个事实,是哪三个呢?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当时每天有三列运送知青的专列,从北京开往全国各地,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三年。
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_教案
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2.学习现代派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诗歌深刻而含蓄的主题。
教学方法激情诵读、圈点批注、讨论分析等多种方法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布置预习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或访问当年的知识青年,了解这段历史。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课前已经了解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段特殊历史,你是怎样看待这一切的?学生可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自由发表见解,在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出当代诗人食指。
三、作者简介食指,原名郭路生,著名诗人,中国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1948年生。
20世纪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
“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
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住进精神病院。
现在家,读书写作。
曾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已出版诗集《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相信未来》《食指的诗》《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四、写作背景在那个时代的官方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的神话,文学作品往往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
在当时流行的艺术模式中,个人的爱憎感情必须以阶级标准来判断,“小我”的感情必须服从“大我”的理想,在这种话语模式中,个人真正的感情必须按阶级的标准来过滤与消解,其任何流露如果最终不归结为对革命理想的衬托,都有可能被认为是可疑甚至是反动的。
食指的诗与“文革”中公开发表的文学大相径庭,即使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公开发表的作品相比,也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标志着年青一代不但在精神上从“乌托邦神话”中觉醒,而且尝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从而走出政治权力者制造的梦魇,回归到个体的真实体验,也因此具有一种涤除了政治权力话语之后的真率与清新。
课件8: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6、“这是我的北京”作者为什么说了两遍? 为什么要强调“最后”这个词?
反复呼喊表达绝望与不舍 这是最后的诀别,透射浓烈的悲壮色彩。 北京是故乡,是文明的家园。 茫然而绝望地抓住同样迷惘的青年人的手,仿佛落水者去 抓住 一根稻草,这样的迷惑不安,绝望与痛楚怎能不牵动 读者的心呢?动乱时期青年一代的生存状况不能不说透射 着浓烈的悲壮色彩。这是一种“歇斯底里的绝望”。 邓小平曾说: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 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阅读诗歌,整理每节的内容。
1、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2、火车开动离京 3、幻觉叠合 4、告别亲人 5、物我颠倒 6、7、依恋北京
告别北京 迷惘失落 眷恋母爱 回归现实 漂泊无依 惶惑无助
思考问题
1、作者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开头是有 深刻用意的,它隐含了三个事实,是哪三个呢?
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
时代背景
一些曾经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人后来经过自 己的努力成为了作家,如史铁生,叶辛,梁晓声, 张承志,张抗抗等,他们都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 创作了知青文学。然而,更多的知青则永远失去 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在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中更 是首当其冲,经常被工作单位裁减而失业。
作者简介
食指,原名郭路生,著名诗 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小学开始热爱诗歌,20岁时写的 名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 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 流传。2001年4月28日与已故诗 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 奖诗歌奖。著有诗集《相信未 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 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 卷》、《食指的诗》。
这
是
四
点
零
八
分
的
食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第一课时教案
5.倒数第二节中,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写,有何深意?(“母亲”和“北京”重叠,再次抒写诗人对北京的依恋。)
6.“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写出来。(无比的失落,脚下的大地被抽空,自己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京抛弃,此后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
二、第一诗节四点零八分告别北京
第二诗节火车离京迷惘失落
第三诗节幻觉叠合眷恋母爱
第四诗节告别亲人回归现实
第五诗节物我颠倒漂泊无依
最后两节依恋北京惶惑忧虑七、诗歌赏析
回顾与反思
第三诗节幻觉叠合眷恋母爱
第四诗节告别亲人回归现实
第五诗节物我颠倒漂泊无依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word文档资料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整体感知食指的诗质朴明了,在十分经济的篇幅里,包容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往往能给人以较多的想象空间,因此,特别受到同时代青年人的喜爱。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与作者的另一首诗《相信未来》一起在知青中广为流传。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首诗表现的就是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离开家园,奔赴乡野边陲时的一首离别诗。
作为上山下乡知青队伍中的一员,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的一刹那,作者的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也许还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凡是经历过那种场面的人,都会永世不忘。
远离父母、远离亲人、远离家乡,对刚刚步入人生的十几岁的青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惶恐、希求与别离的痛苦之中,当时的北京火车站告别的泪雨与声浪如海潮般有卷走车站的力量。
这不是一般的分离,也许就是永别。
同学、朋友各奔东西,父母儿女远隔千里,到底何时能相见?到底明天会发生什么?“文革”的那些岁月里谁也无法预测,也许这就是他们“最后的北京”。
全诗共七节,第一、二、五节主要写所见所闻,其余几节主要写即时的感受;七个诗节依次交错,相互叠现,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即将离别亲人的知识青年们丰富的情感世界,生动地表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北京火车站那稍纵即逝的情景,令人回味无穷。
诗中用了一些细节,是异常生动传神的。
诗歌中的描写,具体细微,不是为了逼真,而是只有如此具体的细微的事物才容易被读者领悟,激发他们进入诗的情感世界中去。
最后两节,诗人选择了真实的场景,将情感推向高潮,成为定格,永远不会消失在我们心灵的视线中,这就使全诗丰满而完整。
听《相信未来》鲁迅与食指的点评:20世纪,在整个世界都在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却整整浪费了80年,在为我们主义的正确与否,政党的合法地位而无休止的上演尔虞我诈的勾当,几代人为虚无的政治牺牲了他们宝贵的青春。
政治家在大谈主义的时候,却忽略了最普通的人性,当政治权力者们制造的所有神话都褪去了绚烂的光彩,显而隐藏在其背后的黑暗、悲哀与人性永恒的咏叹就赤裸裸地表露出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有情的诗歌才动人——《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全景再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现代诗歌的朗诵技巧:音读、韵读、情读、创读。
2.尝试通过自我探究的方式发现文本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自行解决。
3.初步体会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有情的诗歌才会动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掌握现代诗歌的朗诵技巧:音读、韵读、情读、创读。
难点:初步体会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有情的诗歌才会动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一、呼应文本,结合情境,诗化导入大家好!这是三点五十分的棠外。
我不远万里,从东北赶来,来到祖国的西南,既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不早不晚,只为和大家相遇,共同来欣赏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板书: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设计意图:《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首现代诗突出了诗歌写作的时间和地点,赋予诗歌历史的厚重感。
我选择呼应文本,再结合授课情境导入新课的形式,可以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引导学生迅速地走进诗歌。
二、介绍作者,自由诵读,个性诵读1.介绍作者:食指,本名郭路生,父母从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他是1948年11月21日在行军路上出生的,所以取名路生。
山东鱼台人。
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的诗》等。
2.请同学们放声朗诵这首诗,但强调不要齐读,要自由诵读,读出自己的个性来。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知人论世,这首诗是1968年写的,那时诗人是年仅20岁的青年,一方面我们要为他惊人的艺术才华喝彩,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为他的遭遇喟叹。
此外,诗歌的诵读,尤其是现代诗歌的诵读,我不建议齐读。
齐读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增加了音腔的拖延,会破坏诗歌的美好。
三、初读课文——音读1.请一位同学站起来朗读这首诗歌,请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然后请一位同学对该同学的诵读加以评价。
2.指导诵读,体会“妈妈啊”中“啊”字发音与“妈妈”一词联系起来时诵读的感觉。
3.重点强调“妈妈啊”中“啊”发音由于音变要发为“呀”。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诗人反复强调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诗人把北京的记忆定格在“四点零八分”这一特定的时刻,是因为这一刻是诗人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刻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诗人心中“最后的北京”。
描绘了挥手送别的景象,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第二节写了火车开动后诗人离开北京时的感受,虽然感觉到了“一阵剧烈的抖动”,涉世不深的诗人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而“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这里,没有歌声如潮、锣鼓喧天的虚假场面,没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离乡背井的茫然和恐慌。
挥手送别的景象,反衬了离乡人的依恋之情。
车站晃动的幻觉以及自己对眼前景象的不解,则分明表达了诗人以及当时青年人所共有的迷惘与失落。
怎样理解“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诗人化用了那首有名的《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神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诗人曾回忆说:“小时候我有一个极深刻的印象,妈妈给我缀扣子时,我们总是穿着衣服。
一针一线地缝好扣子,妈妈就把头俯在我的胸前,把线咬断。
”诗人由离别的痛联想到母亲和为自己缝扣子的针线,并把他们叠合在一起。
让诗人感到疼痛的是眼前的离别,但是诗人更愿意相信这疼痛是母亲的针线“穿透了心胸”,因为如果是那样,我和母亲就会因为这针线和这疼痛而血肉相连了。
离家的诗人,感觉自己的前途就象风筝一样飘摇不定,同时又希望风筝的线牵在母亲的手中。
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失落和迷惘的心绪,又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写出了自己“四点零八分”什么样的感受?诗人在第五节写出了自己“四点零八分”时强烈的感受:无比失落。
原本是火车离开车站,但在诗人看来却是“告别的声浪”“卷走车站”,是“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
这种物我颠倒的错觉传达出诗人这样的心声:脚下的大地已经被抽空,自己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京(故乡)抛弃了,此后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
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省优获奖教案语文版5
3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者及创作的背景,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歌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和诗歌主题。
朗读指导法、预习法、质疑法。
字音、词语识记。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北京火车站,号称全世界最繁忙的火车站,每天要迎来送往几十万人,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在电视上见过它,那个有着大钟楼,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
虽然我们很熟悉它,但它不过是忙碌与拥挤的象征,你能想象得到有人为它写诗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它就写于五十年前北京的火车站。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食指,原名郭路生,当代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生于1948年。
(2)背景链接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诗人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落户”,“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转折记号。
2.生难字词(1)字音骤.然(zhòu)缀.(zhuì) 窗棂.(líng)(2)词义【骤然】突然;忽然。
【窗棂】窗格子。
【缀】用针线缝合。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
先听录音划节奏,然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节):开门见山,写告别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和离开时的失落感受。
第三部分:(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留恋之情。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了解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交流展示:1968年,城镇的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接受教育的事。
2.朗读全诗,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交流展示:无比的失落,脚下的大地被抽空,自己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京抛弃,此后将到处漂泊,无立身之地。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教学设计导入语:同学们,这是谁?〔食指〕这又是谁?〔余秀华〕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没有联系〕但“诗歌〞让他们有了联系。
我们都知道余秀华是近年最红网络女诗人。
面对余秀华的走红,作为中国朦胧诗鼻祖的食指如是说:一个从农村出来的诗人,从来不提农民生活的痛苦、对小康生活的向往,不考虑人类的命运、祖国的未来,只向往喝喝咖啡、聊聊天的生活。
言下之意就是批评媒体不应该捧红余秀华。
这引发了一场争论——一场诗歌应该写什么、诗人应该有什么情怀的争论。
两人的争论,让我陷入了沉思:难道写个人生命体验的诗人就没有什么情怀吗?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他们的诗歌,感受他们的情怀。
〔请同学们诵读一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读出节奏情感。
2.品读全诗,从炼词、修辞、情感等角度赏析,概括诗歌主旨。
3.培养学生善其身、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诵读?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学生试读,学生点评听名家朗读,感受节奏情感学生展示读,齐读2.请从艺术手法、炼词、意象、情感等角度赏析全诗,总结主旨。
艺术手法:反复3处〔开头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点明时间,写出此时的场景,强调了“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就是诗人心中“最后的北京〞,隐含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情与冲动背后的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直到这时〞既写出了众人沉浸在上山下乡的热情冲动,但也流露出离开北京母亲时内心的不舍眷念;“这是我的北京〞直抒胸臆,说明了对北京的不舍和对前途的担忧。
〕比喻〔手的海洋,写出了送别人多,混乱哄闹的场面,隐含着“上山下乡的热情与冲动背后复杂的情感〞;心变成了风筝,写出了母子间的关联牵挂,表现了对妈妈的依恋〕炼字:翻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潮汹涌的场景,也显示出青年人的冲动热情〕、抖动〔“抖动〞,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震动之巨,表现了那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然与无助〕、穿透〔离开北京母亲的不舍心痛〕、卷走〔北京已经被抽空,自已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京抛弃了,从此注定漂泊的失望之情〕、抓住〔写出了茫然而绝望的心理,仿佛落水者去抓住一根稻草,这样的迷惑不安,绝望与痛楚〕意象:北京车站、针线、风筝〔蒙太奇的幻觉——北京车站抖动,“抖动〞,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震动之巨,表现了那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然与无助;妈妈针线穿透我的心胸、风筝交代的母亲孩子间的难以别离痛苦相连依依不舍的亲情;〕主旨:通过描写离开北京时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表现了“知青〞对北京、故土、母亲的不舍依恋真实感受,以及对前途的迷茫和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通过特定景物抒发感情的技巧和作用;2.体会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思考一代知青对自己、对未来的迷惘、失落、恐惧的诸多心理感受。
教时安排:1教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给加红的字注音。
骤(zhòu)棂(líng)【骤然】突然、忽然。
2.文体知识填空(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者______________,选自 ______________ 。
(2)本诗描写的是20世纪______________年代知识青年______________的一段特殊历史。
(3)我的心______________一阵疼痛,一定是______________的针线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食指《诗探索金库.食指卷》(2)六七十上山下乡(3)骤然妈妈缀扣子穿透了心胸二、作者介绍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
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
因其诗《相信未来》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弄和指责,所以笔名为“食指”(也有“实质”的意思)。
“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
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曾一度寄住精神病院。
著有《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三、题目解说诗的标题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
作者就是在这一时刻被火车载着上山下乡成了“知青”,离开了北京。
当时才20岁,带着对未来的迷惘,带着对北京的依恋,带着亲人道别的眼神,带着一支抒写内心郁闷的诗笔,作者踏上了没有目标的路……1968年12月20日四点零八分,诗人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
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这一瞬间诗人的内心是非常矛盾和迷惘的。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选点说明】《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选自高二选修课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苦难的琴弦”,是典型纪录时代苦难的诗歌,表现的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迷茫。
这一课是本单元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本诗表现的忧患意识,流露的忧郁情感,蕴含的时代悲剧性内涵,能产生巨大的情绪冲击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策略说明】放在时代大背景来理解诗歌深刻内涵,强调思想性;反复朗读,突出诗歌的音乐美,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强调人文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讨论法、诵读法结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总结,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把表层的问题引入潜层。
【过程设想】一、创设历史情境导入。
现在是*点零*分的**,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穿越到1968年的北京。
(播放知青“上山下乡”视频)让我们将时间定格在1968年12月18日4点08分。
冬天,北京很冷。
那个时候年轻帅气的食指还叫郭路生,诗人坐着开往山西的列车即将离开北京。
去的地方,是一个听起来美丽无比的名字:汾阳杏花村。
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告别了欢送的锣鼓、告别了喧闹的城市、告别了读书声,告别了流泪的同学、年迈的父母。
而这一去,他并不知道是否还有明日的相见。
在火车狭小的空间里,诗人写下了《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时间是1968年12月20日。
二、诵读理解。
这首诗曾经感动了无数人,隐藏了一代人的迷茫、彷徨和心痛。
即使是在今天,每个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想到那个逐渐远去的时间,都会想到人潮汹涌的北京车站……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初步感受这首诗的情感。
提问:(点评学生朗读)这篇文字被那个时代无数的与大家年龄相仿的青年所铭记,以至于多年后知青们回忆说“郭路生是唯一念诗能把我们念哭的人,一次他朗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当时的两个女生还没听完就跑出厨房,站在黑夜中放声大哭。
”你们觉得你们的朗诵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吗?(教师范读)要求:在朗读过程中划出诗歌的节奏,标记诗歌的情绪。
教学设计6: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目标】1.理解思想内容。
2.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和暗示性的艺术手法。
3.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年生,山东鱼台人。
15岁开始诗歌创作。
1964年在文化补习班接触了当时前卫的秘密文学团体“X诗社”及“太阳纵队”中的文学青年。
1968年到农村插队时作了各种体裁和风格的诗作,他的许多诗歌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知青中传诵。
1979年他的作品终于在《诗刊》上首次公开发表,引起各方关注。
1988年,他的第一本诗集《相信未来》面世。
1992年,《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出版,引起较大反响。
他纯净的抒情体现出平民风格,诗歌语言简练、节奏铿锵,易于朗诵。
代表作《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烟》《酒》《愤怒》等。
二、写作背景1968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迭起,20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的是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壮场面。
诗人谈到这首诗的写作经历时说:“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火车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
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
再有,火车开动前的声音,让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
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
”三、整体感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通过对北京知青坐“四点零八分”的火车离开北京时和亲朋在车站分别的场面描述,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即将离别亲朋的知识青年对故乡、对母亲的眷恋,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生动地表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北京火车站那稍纵即逝的情景,冷静客观地反映了当时青年在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情况下的迷惘心态,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四、文本探究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它除了表示一个具体的时间和一个充满意识形态的城市这两个基本事实外,还隐含着第三个事实: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刻。
对于这个朴实的开头,我们不禁生发出更多的联想:这些十七八岁的“学生娃”,昨天还在校园里、在家庭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今天却要告别亲友,远离家乡,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独立生活。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苏教版现代诗歌选读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苏教版现代诗歌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苏教版选编的现代诗歌,了解诗歌的特点与韵律,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情感表达能力和批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程背景介绍本课程主题为“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选用的是苏教版的现代诗歌选读,诗歌细腻充满感情、内容真实,让学生深情地感受到北京的变化与美好。
2. 课堂教学本节课的教材选取了《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现代诗歌选读部分,共六首:1.《四点零八分》2.《北京的四季》3.《把酒问“谁主沉浮”》4.《错过》5.《如果你来过北京》6.《我把北京留给你》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诗歌:•语音语调: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了解韵律和语音语调。
•词语理解:解释学生不了解的生词或误解的短语。
•朗诵诗歌:让学生跟读作家所写的音乐性强的诗歌,感受语言的美和情感的渗透。
•分享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诗歌的感受。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2.培养审美意识,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和批评思维能力。
三、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北京的美景,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2. 诗歌解析与品鉴1.《四点零八分》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路边两旁的景物和场景的叙事诗。
教师可以分析诗歌的情感及描写手法,提问:这首诗中的路线是否真实?诗歌中的动词形容了什么样的场景?2.《北京的四季》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北京在四季轮换中的不同景色。
诗歌的语言生动,情感饱满,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北京四季之美的深刻领悟。
通过诗歌的解析,提高学生对北京的文化感知。
3.《把酒问“谁主沉浮”》这首诗描绘了北京的城市现实生活,将“把酒”和“主沉浮”作为诗歌内涵。
教师可以借助诗歌将学生引入时代的背景,理解当时的文化环境。
4.《错过》这首诗主要是讲述自己错过的一些事情,通过对比、补偿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它道出了一种人在生活中经历过的遗憾。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重点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
2.结合时代背景,领悟作者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领悟作者的人文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知青》片段(营造氛围)解说:知青下乡,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一个个摄人心魄的故事;而对亲历者来说,就是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今天,我们随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走进那段岁月,走进那段历史。
(板书课题)二.诵读1.生齐读【学习目标】2.指导朗读①初读正字音:生齐读——找一生读——一生点评(字音和节奏)②再读明节奏:再找一生读——一生点评(节奏和初步情感)③.指导朗读: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低沉的)。
诵读时,遇平声韵“长鸣、疼痛、心胸、手中、北京”应拖长音,稍作停顿;遇仄韵如“翻动”“抖动”“移动”“松”要读的急促一些。
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
④.小组赛读:学生自由读,小组推荐优秀代表赛读。
教师点评⑤师范读:教师引导学生,衔接探究。
思考:这首诗的内容主要围绕题目中的(哪个词语)展开的。
在这里它不单单指车站,还可以指和。
(北京——故乡---文明之地)。
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抓关键词语初步理解文本。
第一小节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请在原文上标注出作者此刻心情和感受的词语。
1.教师先让学生标注诗人心情和感受的词语(翻动、抖动、吃惊、疼痛、亲热地、记着我、抓东西、不能松);而后把握诗人的情感流动(迷惘、惶惑忧虑、恐慌绝望、无助)。
2.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强调①时间:四点零八分和②地点:北京呢?生1作答—-—生2点评并补充—-—教师点拨:这一刻对包括诗人在内的知青意味着什么?①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②在北京站,这一时刻知青们将要远离亲人和故乡。
③这一时刻将影响一代人的命运。
0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创作的背景。
2.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歌主题。
3.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主题和学习现代派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第二节和末节【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课文1.掌握读音骤.然zhîu 点缀.zhuì窗棂.líng 扯.断chě绷.紧bēng2.理解词义骤然:突然、忽然吃惊:受惊。
二、朗读课文1、教师泛读2、学生自由朗读3、分组朗读比赛三、预习效果反馈(1)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连在一起有何蕴意?(2)“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是何意思?(3)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4)诗人表现的是一种什么心情?四、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对诗文第5节的诠释】火车即将离开车站,许多送行的人在和即将远去的亲人告别,在诗人看来,是告别的声浪如同要卷走车站,表明送行的人很多;后两句本应是火车缓缓地移动,但诗人用一种物我颠倒的错觉——“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
”传达出心声:脚下的大地仿佛被掏空,自己要被北京、被故乡抛弃,此后将到异地漂泊谋生。
写出诗人的失落伤感。
五、课堂跟讲1、背记知识随堂笔记(1)本文选自,作者,原名,被称为第一人。
(2)本诗写于年,诗中描述的是诗人告别到插队的情形。
2、段落层次:(1)第1节:开门见山,写时的情景。
(2)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和离开时的感受。
(3)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之情。
六、课文总结1.课文中心文章通过对火车开动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3、写作特点(1)词语运用:语言朴实,亲切自然。
如“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淳朴的语句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表达方式:诗人通过对火车在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历史瞬间的放大,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个人遭际的速写式的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5A版】《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说课稿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说课稿1、本课在本单元和本册地位:本单元是高二选修《现代诗歌散文卷》,最主要的课程标准是要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本册书以题材的不同分为五大板块,其中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苦难的琴弦”,本单元的诗歌包含着丰富微妙的人生体验和社会内涵,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诗人的构思深度和广度,感受诗人自我感受与个性的张扬,感受民族和时代的苦难伤痕。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典型纪录时代苦难的诗歌,表现的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迷茫,这一课是本单元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本诗表现的忧患意识,流露的忧郁情感,蕴含的时代悲剧性内涵,能产生巨大的情绪冲击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2、教学重点:一、品味本诗“时代悲剧性”的主题二、感受诗人深刻的人性关怀,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的本质。
本课教学难点:本诗幻觉意象的组合,本诗的作者食指是一个异常敏感的诗人,在他的诗中有很多的幻觉意象,这和以前的意象是不同了,解析幻觉意象的组合,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性和艺术手法。
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鉴赏现代诗歌,品味本诗深刻主题。
过程与方法:放在时代大背景来理解诗歌深刻内涵,强调思想性;反复朗读,突出诗歌的音乐美,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强调人文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深刻的人性关怀。
4、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总结,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集体讨论,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把表层的问题引入潜层,但不等于讨论就可以漫无边际。
5、学法指导:用现代视角解决经典问题,用历史的眼光培养思考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文学性的语言回答问题,拒绝政治的教条话语。
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不同视角多义性的问题。
6、教学辅助手段:充分运用多媒体,制作高水准的语文课件,课件内容精要简洁,图文并茂,富有个性;运用互联网的优势,下载历史资料的小视频。
7、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方法:诗歌首要的就是读,只有读才能理解思想内容,领会诗歌的主题意义,老师富含感情的范读,之后让学生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情感的手段和技巧。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南安市毓元中学林金朗【教材分析】《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典型纪录时代苦难的诗歌,表现的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迷茫,这一课是本单元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本诗表现的忧患意识,流露的忧郁情感,蕴含的时代悲剧性内涵,能产生巨大的情绪冲击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学情分析】学生处于九年级下学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探讨诗人感受的任务交给学生,课文的思想内容由师生共同探讨。
由于本文写的是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离学生的生活背景有些远,所以必须充分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食指及本诗的写作背景;2、(二)过程与方法:放在时代大背景来理解诗歌深刻内涵,强调思想性;反复朗读,突出诗歌的音乐美,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强调人文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独特地内心感受,培养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感受诗人深刻的人性关怀,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诗人深刻的人性关怀,体会本诗的语言特点,品味诗句的含义深刻主题。
教学难点:本诗幻觉意象的组合,解析幻觉意象的组合;体会诗歌词语和诗句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世界文化名城,2008年我们要在这里举办奥运会。
去看奥运会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但中国这么大,怎么去北京最便捷呢?当然是乘坐火车了。
假如你去过北京,你就一定会知道北京火车站,这个号称全世界最繁忙的火车站,每天要发送几十万人,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在电视上见过它,那个有着大钟楼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
虽然我们很熟悉它,但它不过是忙碌与拥挤的象征,你能想象得到有人为它写诗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它就写于四十年前北京的火车站。
二、走近作者:1、作者介绍: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_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一、了解历史文化知青,是指“文化大革命”中,从城镇参加上山下乡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
食指,原名_________,著名诗人,被称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人。
解题:“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这一瞬间也浓缩了一个特定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
1、阅读诗歌,感知内容。
第一节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告别北京第二节火车开动离京 _________第三节幻觉叠合 _________第四节告别亲人回归现实第五节物我颠倒漂泊无依第六、七节依恋北京 _________2、诗中第一节有对当时场景的真实记录,把它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一节“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出现两次,有什么作用?(诗人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对北京的记忆定格在“四点零八分”,这一刻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强调了“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就是诗人心中“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是_________的错觉。
一是当时火车开动造成的错觉,二是作者当时内心的抖动,内心的强烈的撞击和震撼。
此句也表达了诗人以及当时青年人所共有的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我”的心为什么会如此疼痛?(因为马上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强烈的_________之情使他不愿离开这里又不得不离开,所以内心无比_________。
)6、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
这里有什么含义?(无比的_________,脚下的大地被抽空,自已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京抛弃,此后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
)7、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写,有何深意?(“母亲”和“北京”重叠,妈妈代指_________,希望_________关注知青的命运,不要忘记知青,不要抛弃知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a)了解本诗创作背景。
b)了解诗人所表现出的知识青年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迷惘心态。
c)学习现代派诗歌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a)学习本诗形象可感的语言。
b)锻炼朗诵能力,注意重音、停顿、语调、语速。
c)理解诗人超越常规的表达技巧。
情感目标:结合历史资料诵读诗歌,领悟诗人在特殊年代所具有的特殊情怀。
知人论世:食指,原名郭路生,因为母亲在一次旅途中生下他,所以取名为“路生”。
为什么叫食指呢?有人说,其母姓石,“食指”即“石之子”也;有人说,人们在诋毁或指责别人总爱用食指来指指点点,诗人认为,在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他的诗《相信未来》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弄和指责,所以笔名为“食指”(也有“实质”的意思)。
“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但“牧童遥指”的乡村并没有诗意的美好,繁重的体力劳动反而打击着诗人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身体,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
在部队时他见证了极其残暴的批斗,遭受强烈刺激,精神分裂。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
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
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2001年人民文学诗歌奖颁发给了食指,他和已故的海子共同分享了这个奖项。
食指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诗人,他的身世有如秋雨般凄凉,但他的情怀却如落日般悲壮,他被称为中国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
食指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
那种对生存反思的哲学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相媲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
知青,是指“文化大革命”中从城镇参加上山下乡的初中或高中学生。
1968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兴起,20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的是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壮场面。
诗人谈到这首诗的写作经历说:“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火车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
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
再有,火车开动前的声音,让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
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
”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会聚到“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的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通过对诗人个人遭遇的速写式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而诗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通过再现强烈的主观感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导入:“多情自古伤离别”,900多年前的古人说了这句话(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四十年前北京的火车站,诗人食指,当时还是个学生,作为上山下乡知青队伍中的一员,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的一刹那,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也许还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
凡是经历过那种场面的人,都会永世不忘。
远离父母、远离亲人、远离家乡,对刚刚步入人生的十几岁的青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惶恐、希求与别离的痛苦之中,告别的泪雨与声浪如海潮般有卷走车站的力量。
这不是一般的分离,也许就是永别。
同学朋友各奔东西,父母儿女远隔千里,到底何时能相见?到底明天会发生什么?“文革”的那些岁月里谁也无法预测,也许这就是他们“最后的北京”,只有把诸多情绪融入诗中,成为定格,永远不会消失在我们心灵的视线中,这就使全诗丰满而完整。
【原文】①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②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③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④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⑤——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⑥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⑦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掌握词语——骤(zhòu):1.(马)快走。
如:驰骤。
2.急速。
如:暴风骤雨。
3.突然;忽然。
如:天气骤变。
本文取此义。
缀(zhuì):1.用针线缝合。
如:缝缀。
2.组合字句篇章。
如:缀辑。
3.装饰。
如:点缀。
棂(línɡ):旧式房屋的窗格。
如:窗棂。
]诵读,体会诗歌感情:学生聆听范读,并按自己的理解自由诵读,读出诗歌的感情,注意把握节奏、停顿和重音。
全班讨论得出比较一致的看法:第三节应读出离别时那种心痛如割的感觉,第六节和第七节应以呐喊的形式读出那种悲怆的感情。
整体把握——全诗共七节,第一、二、五节主要写所见所闻,其余几节主要写即时的感受;七个诗节依次交错,相互叠现,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即将离别亲人的知识青年们丰富的情感世界,生动地表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北京火车站那稍纵即逝的情景,令人回味无穷。
诗中用了一些细节,是异常生动传神的。
诗歌中的描写,具体细微,不是为了逼真,而是只有如此具体的细微的事物才容易被读者领悟,激发他们进入诗的情感世界中去。
最后两节,诗人选择了真实的场景,将情感推向高潮。
1.第1节:开门见山,写开车前的情景。
2.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和离开时的感受。
3.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依依之情。
诗中反复出现“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有何用意?诗人在这一刻感受如何?透过诗人的感受你能不能想象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理?用诗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作者为什么把“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为题目?【点拨】诗人坐上火车离开北京时,火车是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刻是诗人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刻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诗人心中“最后的北京”。
这个时间概念抒发了诗人对北京的依恋之情。
作者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开头是有深刻用意的,它隐含了什么样事实你知道吗?【明确】它除了表示一个具体的时间和一个充满意识形态的城市这两个基本事实外,还隐含着三个事实。
A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当时每天有三列运送知青的专列,从北京开往全国各地,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三年。
B这一时刻知青们将要远离亲人和故乡:这些十七八岁的“学生娃”,昨天还在校园里,在家庭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今天却要告别亲友,远离家乡,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独立生活。
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在想什么?据说当时在北京火车站要设立急救站,由于过度悲痛,很多人都昏死过去了,哭喊声震天动地,场面异常壮观,很多人离开北京和亲人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客死他乡,谁也不知道这场运动要什么时候结束。
C这一时刻将影响一代人的命运:上山下乡前,无数中国城市青年对农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
一些曾经积极参与过文革运动的城市年轻人经过在农村的艰苦生活后,意识到自己被人所欺骗利用,至此彻底放弃了曾经坚信不疑的革命理想以至于一切理想,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道德失序可以在此找到部分根源。
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
对于这个朴实的开头,我们不禁生发出更多的联想,而这些正是诗人极力想要表现的东西。
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心理感受?【点拨】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剧烈的抖动,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心胸,我的心变成风筝,声浪要卷走北京站,北京缓缓移动。
诗人的心理感受如何变化?【点拨】起初一瞬间诗人的内心是非常矛盾和迷惘的,因为此刻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随着火车的开动、汽笛的长鸣,他明白了四点零八分可能是他与北京、与母亲的最后一面,他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他有一种被北京抛弃的感觉,内心无比的动荡、惶恐,他从此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他对北京、对母亲依依不舍,但却无法抗拒离别,内心感到无比的失落和茫然,他想抓住一点东西,来消除这种惶恐和悚惧。
再读诗歌,深入探究——第②节,在汽笛声中,为什么作者感觉“北京车站剧烈地抖动”?作者又为什么“吃惊” “不知道发生什么”?【点拨】A这是一种幻觉:鲁迅说,当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
人一迷茫就会产生幻觉。
B“剧烈地抖动”的车站是诗人心灵的外化:在开阔的空间范围上,作者把握住这特殊的历史时刻,作者此时对“北京火车站高大的建筑”的感受,超越传统的视觉逻辑,深入到生命的潜意识中去,表现为一种冥想的哲理意味。
C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迷惘、无助和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每个人都对未来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但没有哪一个人的恐惧像当时的知青,恐惧来得如此强烈。
这就好比我们算命算卦一样,只不过是对未来不可知所产生的恐惧的一种安慰吧。
尖锐的汽笛声,就好像在宣读死亡判决书一样,他们已经隐约认识到了,现实好像不像他们了解的那样美好,但还有很多人没有察觉,诗人是敏感的,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艺术的功能告诉我们,有些既成事实是错的。
第③节,“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句诗化用了那位诗人的名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有什么作用?【点拨】唐代诗人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告别母亲时的眷恋和痛楚。
自古以来,母子之间就有一种天然的、永远割舍不断的感情。
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游子的身后都有一双慈祥的目光在注视,都有一颗慈爱的心在惦念。
从以上两句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出作者告别母亲时的那种穿透心胸似的疼痛!与西方现代主义起源于对“人”的深刻怀疑不同,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从一开始就以对人的肯定作为目的地与出发点,“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所表现的正是文学中源远流长的对母爱的眷恋。
其实,对母亲的依恋中外相同。
记得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有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画面,盟军抢滩登陆奥马哈海滩,遇到了德军疯狂的抵抗,重机枪的子弹不停的扫射,很多士兵还没有登岸就死在了海滩上。
有一个士兵,他被炮弹击中了,肠子流了一地,但还没有死,他在要死的那一刻,一直在呼喊一个音符:妈妈,妈妈,救救我!不是上帝,不是总统,是妈妈。
世界上所有民族,各样人种都在妈妈这个发音上是一样的。
当我们最无助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妈妈。
在这种普通而强烈的人性面前,社会制造的所有神话都褪去了绚烂的光彩,显得苍白无力,而隐藏在背后的现实的黑暗、悲哀赤裸裸地表露出来。
诗人为什么说“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比喻成“风筝”?【点拨】作者意识到要和母亲分离而依依不舍,对于离别后的情景感到惶恐不安,但又无法抗拒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