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 我们来抽丝 1教学反思 苏教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3《我们来抽丝》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3《我们来抽丝》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我们来抽丝》这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将了解到丝绸的制作过程,以及丝的性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究丝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面对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与丝相关的产品,如丝绸衣物、蚕丝被等,但对丝的制作过程和性质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深入探究丝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丝绸的制作过程,知道丝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探究丝的奥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丝绸的制作过程,知道丝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等方式,深入探究丝的奥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丝绸衣物、蚕丝被等物品,引导学生关注丝制品,激发他们对丝的好奇心。
2.新课导入:介绍丝绸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丝的来源。
3.观察与思考:学生观察丝的质地,思考丝的特点。
4.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丝的性质。
5.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实验结果,了解丝的奥秘。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丝绸的制作过程2.丝的性质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
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3. 我们来抽丝》教案
平头镇中心学校“网络课堂”备课教案
(4)小结
教师讲评各组交流成果,说明华丽的真丝织物是用蚕丝织成的。
2、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
(1)谈话
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吐丝结成茧,蚕茧又是怎样加工成蚕丝的呢?
(2)阅读26页课文
(3)讨论
开展抽丝活动需要的材料、活动步骤、小组分工、结果预测、注意的问题等
(4)交流抽丝方法
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接着把蚕茧放在开水浸泡10-15分钟,同时加入配好的小苏打。
再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接着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最后记录测量结果。
(5)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活动
(6)汇报测量结果
(7)师生小结
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最长达3000米,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
三、巩固总结
1、讨论:
(1)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
对人类服业的贡献有哪些?
(2)你是通过哪些方法知道的?
2、说一说抽丝的方法,你认为抽丝技术的关键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课后探究对蚕茧抽丝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2、查阅资料:蚕和蚕丝的其他用途。
板书设计:
3、我们来抽丝
蚕丝真丝织物
抽丝方法:
1、摘掉乱丝。
2、放入开水浸泡10-15分钟,加入小苏打。
3、用小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抽丝、缠绕在线板上。
幼儿园大班科学详案教案《我们来抽丝》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详案教案《我们来抽丝》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详案教案《我们来抽丝》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详案教案《我们来抽丝》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几乎每个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进行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认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课后他们还会去科学角主动的观察蚕茧是什么样子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茧的长度和宽度,拿着茧摇一摇,对着光亮照一照,想看看里面的蚕是什么样子的,许多孩子还会问老师有关抽丝的许多问题,因此一个充满着丰富科学价值和教育价值的活动而产生,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交流,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动手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欲望。
二、活动目标1、知道真丝织物与蚕丝的关系。
2、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探索一根丝的长度。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三、活动准备1、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蚕茧,一杯热水,小苏打,小竹条,几种绕丝的工具:纸筒、缠线板等2、有关养蚕知识、抽丝录像、真丝织物图片(课件)3、已有蚕宝宝的生长的知识经验4、丝巾一条,几种绕丝的工具。
5、记录表四、活动过程(一)了解蚕丝的作用1、出示丝巾后观看真丝织物图片说说这条“丝巾”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儿猜想)2、教师总结这条丝巾是这种叫蚕丝的材料纺织而成的(出示蚕丝),蚕丝是一种优质的纺织原料。
3、蚕丝还可以做什么呢?①幼儿猜想后观看真丝织物图片②幼儿再次回答:蚕丝可以做领带、衣服、被子等。
(点评:通过观看图片让幼儿知道蚕丝的作用,以及蚕丝在纺织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激发幼儿学习抽丝的欲望。
)(二)交流讨论蚕丝的来历1、谁知道蚕丝怎么来的?幼儿回忆已有认识:蚕丝是蚕吐出来的。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3我们来抽丝 |苏教版
3.我们来抽丝一、教材分析本课从人与蚕及蚕丝的关系中展开教学内容,其中既包括经济文化层面的认识与了解,也包括实践层面的抽丝活动量丝长度的活动,使学生在抽丝活动中体会中国悠久的抽丝工艺及桑蚕文化。
二、学情分析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养蚕活动,知道了蚕的一生变化情况,了解并欣赏到了一些美丽的丝织品,也知道我国的杭州、苏州等地的丝织品非常有名,但是不知道是如何将茧上的丝编织成一件件美丽的丝织品的。
而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亲自学会如何抽丝,在抽丝活动中享受探究的乐趣;同时又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从而意识到机械抽丝的优越性,即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丝织物与蚕丝的关系。
2.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
过程与方法:1.学会抽丝的基本技术。
2.初步学会测量一根丝的长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
四、重点难点1.学会如何抽丝。
2.初步学会测量一根丝的长度。
五、教学准备蚕茧、刷锅的竹刷、电热水壶、方形饮料瓶、直尺、水槽、丝织品(围巾、裙子、睡衣、手帕)、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听说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吗?2.学生谈理解3.思考:蚕丝有什么用?4.学生汇报5.展示丝织品(1)谈话:老师这里有几件丝织品,请大家欣赏一下(2)你看到的丝织品怎么样呀?(美丽,轻巧)6.小结:丝织品华丽高贵,轻、软、透气,吸湿,保温,对皮肤有益。
其实,除了丝织品,蚕丝还可作装饰品和美术品,随着科技的发展,蚕丝已用于军工、交电、医学保健等多方面。
7.出示课题:做漂亮的丝织品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将蚕丝抽出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我们来抽丝》(板书课题)(二)介绍桑蚕史1.谈话:前段时间,我们都进行了养蚕活动,那么,你知道最早养蚕抽丝的是哪个国家吗? (中国)2.播放视频简介: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我们来抽丝教案与反思
3.我们来抽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抽出丝。
3.能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教学重点】抽丝和测一根丝的长度。
【教学难点】找准茧上的丝头。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丝绸制品、抽丝工具(炊帚、小锅、小苏打、缠线板、直尺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1.(展示蚕茧)提问:老师为你准备了这样一个物体,认识吗?它有什么作用?(丝,蚕,丝蚕,蚕茧……)2.蚕茧抽出来的丝可以做衣服。
还可以做棉丝被。
看来这样的一个蚕茧,作用很大。
这样一个蚕茧,把丝都抽出来,它有多少?3.学生猜测。
二、观察蚕茧,了解抽丝的方法1.看看蚕茧,外面毛茸茸的丝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学生观察。
2.这么大的蚕茧,它的丝都抽出来,丝有多长?每个同学都试试看,能不能抽出一根丝?学生实验。
3.刚才的活动有什么感受?(很柔软,很容易断……)4.是不是我们的抽丝方法有问题呢?我们看看传统的抽丝录像。
你有什么感受?三、浸泡蚕茧1.我国很早就掌握了剿丝技术。
那要把丝抽出来,先要干什么?(放到水里煮一下,用开水浸泡)2.在浸泡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建议。
先把外面的乱丝清除,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杯子,里面放了些小苏打,这样可以减少浸泡的时间。
在浸泡的时候,蚕茧浮上来,可以用棍子按下去。
3.学生浸泡蚕茧。
四、抽丝方法指导1.请组长按住蚕茧,其他同学都坐下,看老师这里。
假如这个蚕茧已经浸泡好了,那该从哪里开始抽丝呢?(要找到头)2.哪里找到头呢?看老师这里(教师演示)——你看到什么?(丝)3.学生实验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部分小组的丝头断了重新比较难找。
个别组的绕丝方法比较慢。
)4.汇报交流:刚才的抽丝有什么感觉?(很难,容易断,很长,好像抽不完)5.测量汇报一下各组的抽丝长度,教师评价鼓励。
我们来抽丝-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我们来抽丝-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不同部分,掌握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2.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什么,明白光合作用对植物的重要性。
3.掌握用吸管抽水现象,了解植物的输送方式。
4.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因素。
二、教学重点1.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2.植物的光合作用;3.植物的输送方式。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讲师通过讲述植物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3.2 学习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翻开教材P14-P19,简要讲解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认知不同的部分对植物的作用。
并且可根据需要进行任务型教学练习,可以通过问题,比如“树木生长得快,大多是靠哪一部分生长”,“叶子的功能有哪些?”,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研究。
3.3 光合作用介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使用实物模型或图表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想象。
通过实际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3.4 使用吸管抽水通过模拟植物的吸水过程,让学生使用吸管抽水并观察现象。
再加强对植物的通气、输水、产生压强的感性理解。
3.5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本节的重要知识点,并在实际场景中探讨并发现植物的生长初期引入营养或发生病害可能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植物的生长和发展展开,通过对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介绍,让学生了解到植物体内的组成以及各个部分的作用。
在教学的同时,我可以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不仅能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且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应用所学知识。
而在课堂的具体操作中,我认为需要更加突出任务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模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见识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新苏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2.3.我们来抽丝优质课教案(1)
3、我们来抽丝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学会用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
2、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掌握抽丝的一般技术。
3、测量一根丝的长度。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学会缫丝的方法。
情感目标
1、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缫丝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实验器材:蚕茧、炊帚、小水槽、小锅一只、小苏打、缠线板、直尺。
3、学生收集种桑、养蚕、缫丝的相关资料。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附表格:
抽丝活动记录表
班级第小组年月日。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3《我们来抽丝》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3《我们来抽丝》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我们来抽丝》这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丝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抽丝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在前三册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纤维、纺织品等基本知识,对丝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抽丝的方法和技巧,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丝的性质和特点,掌握抽丝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丝的性质和特点,学会抽丝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抽丝的方法和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丝的性质和特点。
2.运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抽丝的方法和技巧。
3.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生活中常见的丝制品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丝的来源和性质。
2.新课导入:介绍丝的性质和特点,讲解抽丝的方法和技巧。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抽丝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抽丝作品,分享抽丝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抽丝的方法和技巧。
6.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丝制品,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3《我们来抽丝》说课稿3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3《我们来抽丝》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我们来抽丝》这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第3课。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各种物体和材料的抽丝过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抽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教学活动,既有观察和实验,也有小组合作和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简单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能够积极参与。
但是,对于复杂的抽丝过程和技巧,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抽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抽丝实验。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抽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难点:对复杂抽丝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小组合作和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物体和材料的抽丝过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和掌握抽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交流:学生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讨论抽丝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抽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强调注意事项。
5.拓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抽丝织布等,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观察和实验–各种物体和材料的抽丝过程–抽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小组合作和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讨论抽丝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实践活动–抽丝织布等八.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观察、实验、讨论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苏教版科学四下《我们来抽丝》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四下《我们来抽丝》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来抽丝》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蚕丝的制作过程以及蚕丝的特点和用途。
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到蚕丝的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动植物的知识,对于蚕丝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蚕丝的制作过程和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文字,自己总结出蚕丝的特点和用途,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蚕丝的制作过程,知道蚕丝的特点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和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蚕丝的制作过程,蚕丝的特点和用途。
难点:蚕丝的特点和用途的总结。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图片和文字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出蚕丝的特点和用途。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蚕丝制品,如丝绸、蚕丝被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蚕丝的制作过程,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
3.总结蚕丝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蚕丝的特点和用途,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实践操作:让学生亲手触摸蚕丝制品,感受蚕丝的质地,进一步加深对蚕丝的了解。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蚕丝的特点和用途。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蚕宝宝吃桑叶•蚕宝宝吐丝•制作家居用品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讨论和小结,评价学生对蚕丝的制作过程、特点和用途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科学探究的态度和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蚕丝的特点和用途。
我们来抽丝教学反思
我们来抽丝教学反思我们来抽丝教学反思《我们来抽丝》是小学四年级的一篇语文课文,下面请看我们来抽丝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我们来抽丝教学反思1《我们来抽丝》这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养蚕》中第三课的内容。
为了上好这个单元,我和学生一起养起了蚕宝宝,这样我才能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养蚕的发现和心得,也才能比较好地抓住养蚕的关键阶段开展教育活动。
该课的内容除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抽丝的技能并从中体会生命创造的奇迹。
要想实现这个抽丝的过程,就必须克服一定的困难。
养蚕活动进行到现在,大多数同学养的蚕已经吐丝结茧,我估计可以进行此活动了,于是课前通知每个小组至少带一个茧到下节课课堂上准备抽丝。
没想到多数同学反对。
“老师,它会不会死啊?”“不行,它会死的!”这些部体现出学生热爱生命的童心。
“有些时候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是值得的。
”“如果它的牺牲能带来科学研究价值也是值得的`。
”本来我以为以这样的理由可以说服同学,但是没有成功。
我被同学们那种热爱生命的态度所感动了,后来我决定改变策略,让学生自由选择,可以带完好的蚕茧,也可以带飞蛾已经破茧而出的茧,这样既可以知道为什么丝厂的工人都要选完好的蚕茧而不是破的蚕茧,又在体验抽丝。
【我们来抽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探究过程和方法:1.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2.学习抽丝;3.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二)科学知识: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2.学会缫丝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抽丝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师生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板。
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些真丝织物。
师:“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我们来抽丝》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们来抽丝》教学设计及反思梅山小学史佰友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真丝织物与蚕丝的关系。
2、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抽丝的基本技术。
2、初步学会测量一根丝的长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会抽丝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小组器材:蚕茧1个、一次性筷2根、一次性塑料杯子1只、小苏打、缠线纸筒。
3、学生收集种桑、养蚕、缫丝的相关资料。
4、课前发放实验盘、蚕茧。
抽屉里放杯子、筷子、纸筒。
三、活动过程(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1、出示蚕茧,它可以用来干什么?(抽丝、做绸缎、取蚕蛹、产卵等。
)看来,这个小小的蚕茧,抽出来的丝却有着很大的用处呢。
2、那今天我们也来学习抽丝的方法,并实际来测量一下一个蚕茧的丝到底有多长?(二)猜测结果,交流信息1、你们猜测它的丝会有多长?(猜测的方法指导)请大家仔细观察蚕茧外面的丝,也可以轻轻地扯一扯,怎么样?很细很细吧。
这样细的丝,织成一个蚕茧,它会有多长呢?2、同学们各有各的意见,那么要想知道一个蚕茧的丝到底有多长,我们可以怎么做?把丝抽出来,你会吗?丝很细,你可要小心哟。
3、体验蚕茧干抽。
4、交流体会。
(能抽,但是很容易断,怎么办呢?会不会是我们的抽丝方法有问题呀?)从你抽出的一些丝来看,刚才同学们的猜测可能是……(三)方法指导,小组活动一)观看录像,直观指导1、我们一起来看看传统抽丝的技术,请看录像。
2、看了课件,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3、学生观看,汇报:知道了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养蚕抽丝历史悠久,传说是嫘祖在五千年前就教会人们养蚕抽丝了,她被后人尊为蚕神;抽丝之前要先煮茧。
看来,通过看录像,我们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
二)教师示范,抽丝指导一1、教师指导浸泡和找丝头:(1)古人在抽丝前要煮蚕茧,我们可不可以给换一种方法?(开水浸泡)。
不过老师要提醒一点,在浸蚕茧之前,最好先把蚕茧外面的乱丝摘掉。
最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2.3我们来抽丝 教案
2.3我们来抽丝教案教学目标(一)探究过程和方法:1.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2.学习抽丝;3.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二)科学知识: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2.学会缫丝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
学情分析本课是江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本课需40分钟。
·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
·通过抽丝的过程,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教学对象是上摊小学四年的学生。
这个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对网络资源的使用不是特别的熟练,只懂得基本简单的操作。
但是表达愿望强烈,特别喜爱科学课,学习兴趣浓。
学生在科学实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力欠强,需要教师的指导。
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重点难点掌握抽丝的方法。
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
3.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4.学习抽丝;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出示一些真丝织物。
师:“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同学们,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到的有关资料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看P25的文字。
2.大家来抽丝,看谁抽的丝最长。
在蚕结茧后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
(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
(2)抽丝的方法: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
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
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活动3【活动】实验操作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
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d/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
活动4【活动】总结1、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2、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活动5【活动】课外拓展整理好养蚕的资料和一些记录,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来抽丝》说课稿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来抽丝》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来抽丝》这一课是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蚕丝的制作过程,以及探究蚕丝的性质。
教材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对蚕丝的制作过程和性质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科学的探究方法有一定的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蚕丝的制作过程,掌握抽丝的方法,并了解蚕丝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蚕丝的制作过程,抽丝的方法,蚕丝的性质。
2.教学难点:抽丝的方法,蚕丝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教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深入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蚕丝制品,引发学生对蚕丝的兴趣,导入新课。
2.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抽丝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合作:学生将抽出的丝进行观察、比较,小组内讨论蚕丝的性质。
4.教师引导: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发现蚕丝的特点,讲解蚕丝的制作过程。
5.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蚕丝的制作过程:蚕丝的性质: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和课堂回答来进行。
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看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熟练;评价小组合作主要看学生的参与度、协作程度;评价课堂回答主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敏捷、回答是否准确。
《我们来抽丝》 说课稿
《我们来抽丝》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们来抽丝》。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我们来抽丝》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课,这一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蚕丝的来源和抽丝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较为重要,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关于动物和植物的一些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深入了解动物产物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纺织技术等相关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尤其对于一些新奇的事物和实验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
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方面还相对较弱,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对蚕的生长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从蚕茧中抽丝以及蚕丝的特点和用途可能还不太清楚。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蚕丝的来源,知道抽丝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完成简单的抽丝实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究抽丝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抽丝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了解蚕丝的特点和用途。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抽丝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心,提高抽丝的成功率。
(2)引导学生理解抽丝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抽丝的相关知识和原理,让学生对抽丝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苏教小学科学四下《2.3.我们来抽丝》word教案(1)
3、我们来抽丝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学会用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
2、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掌握抽丝的一般技术。
3、测量一根丝的长度。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学会缫丝的方法。
情感目标
1、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缫丝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2、实验器材:蚕茧、炊帚、小水槽、小锅一只、小苏打、缠线板、直尺。
3、学生收集种桑、养蚕、缫丝的相关资料。
第1页共7页。
《我们来抽丝》 说课稿
《我们来抽丝》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们来抽丝》。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我们来抽丝》是小学科学教材中的一课,这一内容在教材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蚕的生长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本节课则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蚕茧抽丝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首先介绍了蚕丝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发学生对蚕丝来源的兴趣。
接着,详细阐述了抽丝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了指导。
同时,教材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如何提高抽丝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蚕的生长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抽丝的过程还比较陌生。
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缺乏耐心和细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蚕丝的特点和用途。
(2)知道抽丝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抽丝的基本技能。
(2)能够在抽丝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以及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蚕丝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抽丝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抽丝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心,提高抽丝的成功率。
(2)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如何提高抽丝的效率和质量。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传授抽丝的相关知识和步骤。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来抽丝》集体备课教案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来抽丝》集体备课教案1、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2、学习抽丝。
3、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科学知识1、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以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2、知道简单的缫丝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2、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
教学重难点重点:抽丝和测一根丝的长度。
难点:找准茧上的丝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
授课时间教学过程个性化备课(一)、导入新课:1、蚕的一生有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二)、探究新知1、介绍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以及为人类服饰业作出的贡献。
远在新石器时代,也就是距今五千年以前,我国人民就把桑林中的野蚕拿到家里饲养,已经出现了养蚕、抽丝、织绸。
1958年浙江省吴兴县钱三漾,发掘出土一些古代绢片、丝带、丝线,经鉴定是公元前二千六七百年前的产品。
到了殷商时代,蚕桑生产已相当发达,在我国现存最早的甲骨文中已有“蚕”、“桑”、“丝”、“帛”等象形字,又有祭祀蚕神的记载。
殷商的青铜器文物上,还铸有蚕形图像。
近年从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见到西汉初年的丝织品工艺水平达到非常精美的程度。
公元前四五世纪,即春秋战国之间,我国的蚕丝已经闻名欧洲。
古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第一次穿上中国的丝袍,使欧洲的贵族看了非常惊羡,认为无比的华丽,把丝绸视为宝物。
当时的希腊人称我国为“塞里斯”,意思为“丝国”。
公元前138年和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从我国长安经甘肃的敦煌、新疆的吐鲁番,通过中亚细亚的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等国,直到欧洲罗马帝国的陆路。
这条线路,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
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同时也把我国栽桑养蚕和抽丝织绸的高超技术传给欧亚各国,对丰富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蚕丝业不仅是一项产业,在它5000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还形成了丰富的养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并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养蚕
3. 我们来抽丝
《我们来抽丝》这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养蚕》中第三课的内容。
为了上好这个单元,我和学生一起养起了蚕宝宝,这样我才能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养蚕的发现和心得,也才能比较好地抓住养蚕的关键阶段开展教育活动。
该课的内容除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抽丝的技能并从中体会生命创造的奇迹。
要想实现这个抽丝的过程,就必须克服一定的困难。
养蚕活动进行到现在,大多数同学养的蚕已经吐丝结茧,我估计可以进行此活动了,于是课前通知每个小组至少带一个茧到下节课课堂上准备抽丝。
没想到多数同学反对。
“老师,它会不会死啊?”“不行,它会死的!”这些部体现出学生热爱生命的童心。
“有些时候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是值得的。
”“如果它的牺牲能带来科学研究价值也是值得的。
”本来我以为以这样的理由可以说服同学,但是没有成功。
我被同学们那种热爱生命的态度所感动了,后来我决定改变策略,让学生自由选择,可以带完好的蚕茧,也可以带飞蛾已经破茧而出的茧,这样既可以知道为什么丝厂的工人都要选完好的蚕茧而不是破的蚕茧,又在体验抽丝的过程中不破坏学生热爱生命的童心。
真是一举两得啊!
经过课前的这番对话,我知道了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上好这堂课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
在交流完抽丝的历史和它对人类的贡献之后,开始了有趣的抽丝活动。
整个课堂学生沉浸在抽丝的乐趣当中,“太好了,我找到线头了。
”“我们也找到了!”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说。
“我们已经抽了5厘米长了。
”“我们也抽了3厘米长了……哎呀,断了。
”“没关系,我们重新再来,一定能赢过他们。
”“我们都抽不出来,怎么办?”“我来帮你试试看。
”互助友爱的精神一览无遗。
“现在各组比比看谁抽得最长?”我提了个建议。
于是各组更是忙开了,有的负责抽丝,有的帮助拿茧,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负责记录等等,分工明确而有序。
“老师,我们抽了80厘米就断了。
”“我们抽了120厘米,也断了。
”“没关系,先记录下来,继续抽,看能不能抽出更长的。
”我鼓励说。
“老师,你看,我们抽了很长了,可是看不清,实在不好测量,大约有3米了。
”那个用完好蚕茧抽丝的小组汇报说。
同学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时间,当交流时间到时他们还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东西。
正是由于学生经历了如此丰富而有趣的活动过程,因此交流时每个人跟打开了的话匣子一样,有很多精彩的发现和收获。
我回顾这堂课,认为该课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课前对学生的了解。
包括对学生已有认知的了解,对学生养蚕经历的了解,对学生养蚕情感的了解等等。
然而这些都得归功于教师的亲身参与。
如果我没有亲身参与学生的活动,就无法了解学生活动的过程,无法理解学生的情感,也更无法抓住实践的关键环节,那么课堂也就不会如此精彩,而且这种参与有时还需要走在学生的前头。
在学生学习之前我已经有三年的养蚕经验了,抽丝的经验也积累了不少。
尤其是在抽丝工具的选择上,刚开始只知道必须用刷锅的竹刷和煮沸的开水才行。
由于煮沸的开水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无法由
学生来操作。
于是我进行了一番探索实验,发现从热水瓶倒出来的七、八十度的温开水也可以抽出丝来,抽丝工具也不一定要用那么大的一把锅刷,只要其中的细细的一根就可以进行。
这样的操作更加简便易行了。
正是由于我对该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从而取得比较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