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实效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实效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实效研究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有些物理现象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但是由于一些实验条件较为苛刻,实验要求比较高,学生不可能亲身通过实验来观察总结,这就使得学生对某些物理现象的观察不甚明了,对某些物理过程也难以了解。

假如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实验与计算机的动画相结合,既具有说服力,又将主要的物理过程展示清楚了,一举两得。

比如波的干涉与衍射,授课教师可以先做水波的干涉演示实验,而后再结合计算机的动画,利用动画的延缓性仔细分析波的干涉的相关知识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起到化解难点、突破重点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整合,必将对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和作用。

一、整合意味着物理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现代教育技术为实现新的课程目标提供了非常自然的工具,它与课程的整合将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能有效克服传统物理教学内容缺乏鲜活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的弊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很容易获得丰富的、多样化的教育资源。

教师可结合教学实践,因势利导地帮助和指导学生了解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与课程相关的资源。

这样,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不至于让学生总觉得物理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理想状态”。

物理教材中的大纲内容如讲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章时,可结合“太阳系”、“地球人造卫星”等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知识及其相关外延知识。

“黑洞”、“全球定位系统(gps)”甚至“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等等,都会进入学生的视线。

通过对这些与教科书、生活、科学前沿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掌握自学方法。

在这一全新的教学环境中,知识内容呈现开放性,不惟“纲”、不惟“本”,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形成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

ScienceWord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ScienceWord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了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促 进 了 学 生 有 意 义 学 习 和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处 理 数 据 的能 力.
图 1
在 Sine r 件 环 境 下 , 标 左键 点 击坐 标 图 标 cecWod软 鼠 并 在 文 档 编 辑 窗 口 中拉 动 鼠标 画 一 个 矩 形 框 , 建 坐 标 系 ; 创
收 稿 日期 :01 - 2 1 2 11— 1
基 金 项 目 : 肃 省教 育厅 科 研 项 目“ A 课 件 应 用 于农 村 贫 困地 区 高 中 物 理 教学 研 究 ” 助 (7 9 一 3. 甘 MC I 资 0 1 B 0)
作者简介 : 陈军 (9 9 ) 男 , 肃 通 渭 人 , 士 , 1 6一 , 硕 副教 授 , 要 从 事 从 事 大 学 物 理 、 主 计算 机 教 学 及研 究 .
第 3期
陈 军, 高兴明 , 苟双全 , 李文娟 , 冯月华 :e ne r S i cWod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 的实践探索 e
. 7. 7
如 果 给代 数 问 题 以物 理 几何 解 释 ,就 可 以 理 解代 数 问题 的
直 观 意 义 . 以借 助 于 该 软 件 “ ” “形 ” 合 的思 想 。 助 所 数 、 结 帮 学生 理解 物理 图形 中 的 曲线 ( 括 直 线 ) 是按 照一 定 的 物 包 就 理 实 际条 件运 动 的集 合 , 而 以运 动 、 化 的 观 点来 研 究 它 从 变 的性 质 , 活 地 解 决 物 理 问 题 . 匀加 速 直 线 运 动 的 图象 一 灵 如
然 后 击 图标 . 出现 “ 线 ” 话 框 , 表 1中 的 实 验 数 据 折 对 将 挂 j 峭 的格 式 输 入 , 图 l 示 . 击 “ 定 ” 绘 制 相 应 如 所 点 确 则

对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研究和思考

对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研究和思考

中国校外教育圃教字硼穷对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研究和思考◆陈建明【摘要】"-3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其在有效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对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环境、教师及学生个体提出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教学课程整合一、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含义所谓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媒介和方法有机融合到物理教学过程中。

使之与教学中的各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旨在通过物理教师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及师生学教的互动方式等的转变,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要求(一)对学习环境的要求信息化的高中物理课程首先要求学习环境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包括物理教科书、辅导教材、电子教材、录像资料及网络信息资源。

其中,网络信息资源属开放型学习资源.通过推荐诸如物理教学资源网、中国物理教与学、中国基础教育网等关于物理学习的网站让学生自主选择利用,可有效丰富信息资源。

其次,物理教学案例要基于学生需要.对其不同分析方法能做出反馈或提供参考资料及引导方法,使之在对教学案例的思考和分析中获取知识。

最后,要实现有效整合还需有效的认知工具,这有利于学生完成对学习资源的分析和认知,如通过W eb浏览器、E—m ai l电子邮件、B B S论坛等在课题作业、任务及信息资源等。

让学生在数字化的虚拟环境中实践各种技能。

(二)对教师的要求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表现在:1.强化教学新观念。

要探求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强化教学新观念,明确教学需求、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教学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教师应分析教学需求及学生特征。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整合研究

物 理 实 验 也 用 计 算 机 进 行 所 谓 的模 拟 , 而 忽 略 了 物理 学 的 研 究 基 础 是 实 验 这 一 重 要 环 节 ,没 有 把 信 息 技
术 作 为 物 理 教 学 中 的 有 机 组 成 部
与 能 力 的 发 展 ,与 传 统 方 式 相 比 ,
并 没 有 实 质 上 的 进 步 。 有 实 现 有 没 机 的 融合 。
高 中 物理 新 课 程 标 准 明 确 提 出 “ 将信 息 技 术 与物 理 课 程 整合 。既 有 利 于学 生 学 习物 理 知 识 和技 能 , 有 又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8 5 (0 81 — 0 1 0 1 7 — 4 42 0 )4 0 3 — 4
维普资讯
《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行部 : l m e eu c c ( o .d .n y ̄
课 程整 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整合研究
邓 鸠 洲 , 昭辉 孟
( 广东省 惠州市惠阳崇雅 中学, 东 惠 州 5 6 1; . 1 . 广 12 3 2东北师 范大学 物理 学院, 吉林 长春 102 ) 3 04
要 , 展 到 情 感 、 度 、 值 观 更 重 发 态 价 要 。 目前 。 息 技 术与 中学 物 理 学 科 信
课 程 整合 还 处 于 实验 和 探 索 阶 段 , 在
优 化 。 辄 采 用 信 息 技 术 。 教 学 中 动 在 为 使 用 技 术 而 使 用 技 术 的 现 象 非 常 普 遍 。 有 的 过 份 追 求 多 媒 体 技 术 效
分 ,信 息 技 术 在 教 学 中 并 没 有 发 挥 其应有的作用 。


研 究 现 状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高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实践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情况,分析其优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内涵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并非简单地将教材中的章节内容进行合并,而是以整体的视角,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核心概念,将相关的物理知识、技能、方法等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教学单元。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按章节授课的局限性,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以“能量守恒”为大单元主题,可以将力学中的动能定理、势能定理,热学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电学中的电能守恒等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深入理解能量在不同形式和情境下的转化与守恒规律。

二、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优势1、促进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大单元教学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看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能够迅速调动所学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不再孤立地看待每个知识点,而是从整体上把握物理知识的结构和脉络。

这种系统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其在面对综合性较强的物理题目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思考。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单元教学通常会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如“新能源汽车中的物理原理”“航天技术中的物理应用”等。

这些生动有趣的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4、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新高考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大单元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高考中更具竞争力。

三、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1、确定单元主题选择一个具有统领性和适切性的主题是大单元教学成功的关键。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教具学具与通用技术整合研究[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教具学具与通用技术整合研究[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教具学具与通用技术整合的研究摘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高中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学生的发展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关键词: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具一、通用技术学科特点(一)通用技术具有自己特色通用技术并不是单一地接受别人的知识和经验,而是在将其作为基础的同时重点挖掘自己的知识背囊,设计出具有独特功能的作品。

但这并不表示作品就打造成功了,因为还需要考虑作品能够满足哪些需求、还有什么是没有达到的、设计是否科学、制作成本与实际应用价值比例是否合理等等。

通用技术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善于利用技术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二)通用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通用技术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教学内容都集中在书本知识的灌输以及系统学科知识的传授上,而科技试验和社会实践方面的课程很少。

这次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学科的出现,无疑成为了改革的亮点。

如何让这个亮点更好地发光?组织、开展好技术实践活动是唯一的办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仅是力量,更是一种能力;知识不仅包括那些能够言传的显性知识,如事实、原理、概念、理论体系等,而且还包括那些只能意会的隐性知识,如经验、技术、技巧、能力等。

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绝不仅仅是动手制作东西,但动手制作必不可少。

(三)通用技术课程具有非专业性尽管通用技术课程侧重于技能技巧,但与单一的、以培养某一专长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比较,有着明显的质的差异。

通用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能力的实践教育,不是掌握多么精密的技术,最根本的是在研究技术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通用技术存在的问题(一)课时不足,安排不合理很多学校安排的课时很紧张,教师只能挑重点内容讲,有的部分不讲,有的部分一带而过。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效果研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效果研究

信 息技 术 与 物理 课 程 整 合 , 可 以 为 新 型 教 学 结 构 的 创 建 提 供 最 理 想 的 教 学环 境 . 网 络 信 息 技 术 与 高 中 物 理 课 程 的 整
合, 必 将 对 高 中 物理 课 程 教 学 的 各 个 方 面 产 生 变 革 性 的 影 响
和作用.
有发挥想象 , 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成了无源之水.
3 . 课后两个班都进行 了有 关《 机械 波》 的小 测试 , 结 果 与
以上 结 论 比较 一 致 . 从 卷 面 成绩 来 看 , 平均分两个班相 差近 1 5 分; 从错题分析来看 , 静态 的物理量 分析 两班相 差不 大 , 差 距
程展示清楚 了, 一举 两得. 比如本次实 验波 的干涉 与衍 射 , 授
在 高 中 物 理 教 学 内容 中 , 以《 机械波》 这 一 章 的教 学 为 例 . 由于 机 械 波 的性 质 和 特 点 是 在 机 械 波 的 运 动 传 递 中 表 现 出 的, 但 是 机 械 波 的各 种 演 示 实 验 表 现 力 不 够 , 而 且 波 在 传 递 过 程 中能 量 损 失 往 往 比较 大 , 演示实验很不 明显. 教 师 在 本 章 的
技 术 教 学 的班 级 情 况 明显 改 善 , 能正 确 判 断 上 述 知 识 点 、 并 能 解 释 原 因 的人 数 多 了将 近 一 倍 .
理 有 机 融 合 的学 科 , 但 由 于传 统 的 教 学 是 粉 笔 加 黑 板 . 以 书 本 的 知识 、 定理等为条条框 框 , 使 得教 学变成 空 中楼 阁, 一 切 只
传达信息 , 很 少甚 至没 有 师 生之 间 的 双 向 交 流 , 学 生 的 主 体 性

高中物理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

高中物理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

浅谈高中物理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随着新课程开革的不断进行,物理教材中增加了较多的具有活力的内容,放弃了陈旧的无活力的理论说教,使物理教学更加贴近生活。

因此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解决,特别强调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起点和特色,这就使我们不能按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为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理解会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个体差异就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

物理课程资源极其丰富,物理与社会生活、生产各领域密切相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善于从生活、生产的各个层面挖掘教学资源,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开发利用各种学生感兴趣、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

随着信息化教学、网络教学的不断增多,好的实用的教学资源成为急需,学校曾花钱甚至是老师自己花钱买了大量的书籍、图册、光盘。

很多老师根据教学问题制作和开发了一些很好的课件、课例,同时还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挖掘的物理教学素材,生活中诸如照相机、遥控器、自动复位的水龙头、电饭锅、电视机等都能成为教学的课程资源。

这些资源直接来源于生活,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教学资源需要教师不断创造性开发和整合。

要精心制作、整合一个好课件,从构思到收集素材到制作到修改到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时间有限;同一课题多人赶制、质量不高,没有统一部署,教师的保贵时间和精力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为了合理使用宝贵的人力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物理教研组应该把教师组织起来,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把这些小规模、零散的宝贵教学资源保留、优化并加以利用,共同享用这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物理资源的开发、整合过程中,除了需要发挥专家、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及学生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整合论文

信息技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整合论文

论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物理教师开始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本文从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教学入手,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途径。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38-01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与进步,目前信息技术逐渐走进课堂教学之中,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本文以高中物理为例,着重阐述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旨在为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预设与生成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重要性1.1 优化了教学方法,发挥现代教学模式的优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使得教学模式被彻底地进行改革,高中物理教师们也彻底摆脱了“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记”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通过科学化以及系统化地将各类教学软件与教学资源等现代教学方式充分地利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层教学。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网络上各种联系工具进行实时的交流以及辅导,使得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能够得到足够的发挥与应用。

1.2 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高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属于高中阶段的必修课,但是其物理知识会让刚刚接触到物理的学生感觉到难度较大或者枯燥无味,无法将各种实际的物理现象与物理原理、物理公式等同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以练习。

然而,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之间进行有机地整合,能够运用多媒体强大的立体图形功能以最为直观的手段将各种物理现象呈现于学生的面前,将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形象地加以表达,最终达到一种一通百通的学习效果,而这是物理教师与学生都愿意接受的。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探究课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探究课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探究课整合的策略摘要:以“自主探究式教学”为理论依据,探讨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探究课整合的模式,提出7个环节:回顾历史,切入主题;创设情景,明确任务;自主探究,感知任务;互助协作,完成任务;科技应用,回归生活;练习反馈,知识巩固;科学足迹,课堂延伸,并认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后的优势,体现在5个方面:形象性,自主学习,个性化教学,增强交互性,学习延续性。

关键词:自主探究式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高中物理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感性认识。

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有些知识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进行演示实验;有些知识即使做了演示实验,由于内容抽象,学生还是感觉难以理解。

借用信息技术可以形象生动的模拟实验过程,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信息技术与学生“操作”情境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对具体的事物进行形象思维,需要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思维才会随之展开。

信息技术最大的优越性就是能制作出多种动画式课件,并恰到好处地应用到课堂中,让学生有一种亲手参加操作的感觉。

教学中初步探索了物理实验探究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现以“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为例阐述这一类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

这一类课的最佳学习环境是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可利用教师设计的教学软件自主学习,学习中的问题可通过网络向教师或同学提问,并进行网络对话。

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为“自主探究式教学”。

一、“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构建“自主探究式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研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研究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研究【摘要】本研究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展开,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探讨了初高中物理课程间的衔接问题。

随后探讨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教学改革,指出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关键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最后提出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策略,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提升初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构建终身学习的课程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教学改革、关键环节、问题与挑战、策略、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核心素养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理念,强调培养学生面对未知挑战时所需的核心能力和素养。

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初高中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综合能力和素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初高中物理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后进入高中物理阶段往往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等核心素养,同时需要适应初高中物理课程间的衔接问题,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并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研究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初高中物理教育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而核心素养作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理念,对于指导物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问题和挑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物理学习有效衔接,还可以进一步推动物理教学的转型和升级。

深入探讨核心素养如何指导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寻找衔接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科学素养和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发挥物理课在课程整合中作用

如何发挥物理课在课程整合中作用

浅谈如何发挥物理课在课程整合中的作用中学物理课程不是为培年物理专业工作者而设立的,它应该和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总的目标作出贡献。

高中物理素质教育实验教学整合;【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303-02很多人都认为物理这门学科的知识学了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的确也很难想象会在什么场合要用到“连接体”等高中物理中这类典型问题。

即使有些人将来从事科技工作,如果不是去作大学或者中学的物理教师,恐怕也很少需要在这样的层次上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这就似乎涉及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学习物理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到底能有什么用?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人认为,在中学的有限课时内,应该多学一些“主干知识”。

所谓主干知识,则是那些在物理学中影响全局的,掌握不好就无法进一步学习的,也就是说,考虑得较多的是物理学科本身,而并非作为一个人的素质的需要。

1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用科学的方法在物理课程中,强调的就是认真观察,在观察事物时,不带任何的主观色彩,而是以自然观察的方法以及用实验来观察的方法。

物理学理论的建立一般都遵循着这样一个途径:观察实验、进行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总结理论、通过广泛的实践验证理论……在其他领域,大到科学理论的建立,小到台灯、自行车故障的排除,基本途径都是相似的,有意识地沿着这样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我们的物理课程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物理学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的教育。

1.1作为教师应注意不给学生造成这样的错误印象,好像通过课堂上的一两个实验,收集三五组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个物理规律。

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上用于归纳物理规律的实验不过是科学方法的一种演示。

这一点,在前面已经提到过。

1.2重视“猜测”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一直重视从事实归纳科学规律,而后用演绎方法利用这些规律去解决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教具学具与通用技术整合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物理教具学具与通用技术整合的研究

创新意识 和能力有重要 的作 用 如化 学实验
室的金刚石 分子模 型. 在讲授模型和结构强度 时可使用 : 生 物实验室 的人 体结构模型 . 在讲
授 模型和系统 时可使用 :物理 实验室 的地 球
关键词 : 普通 高中 通用技 术 教 具

仪. 在讲授模 型和结构稳定性 时可使用 : 数 学 中的立体几何模型 . 在讲授三视图画法时可使 用: 物体稳定演 示仪 . 在讲授结 构稳定 的基 本 条件 时可使用 ( 三)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育能力
学 羁 2 0 1 3 年 第 6 期
郑素 卿 ( 河 北省 正定县 第七 中学
摘要 : 普通 高中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 外的. 较为 宽泛 的、 体现基础性 和通用性 并与 专业技 术相 区别的技 术 .是 高中 日常 生活 中 应 用广泛、对广 大学生的发展有 广泛迁移 价
( 责编 高伟)
通用技术学科特点
( 一) 通用技术具有 自己特色 通用技术并 不是单一地 接受别人 的知识
和经验 .而是在将 其作为基础 的同时重 点挖
掘 自己的知识 背囊 .设计 出具有 独特功 能的 作 品。但这并不表示作品就打造成功了 . 因为 还需要 考虑作 品能够满足哪些需 求 、还有 什 么是 没有达到 的 、 设计是否科学 、 制作成本 与 实 际应 用价值 比例 是否合理等等 通用技术 课 程 就是 培 养学 生善 于 利用 技 术去 发 现 问 题、 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 二) 通用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 通 用 技术 课 程 是一 个 实 践性 很 强 的课 程 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之一就是 “ 注重 学生创 造潜能 的开发 . 加 强学生实 践能力 的 培养 ” 长期以来 . 我 国学校 的教学 内容都集 中在书本 知识的灌输 以及 系统学科知 识的传 授上 .而科技 试验和社会 实践方面 的课 程很 少 。这次课程 改革 中, 通 用技 术学科 的出现 。 无 疑成为 了改 革的亮点 如何让这个亮 点更 好地发光 ?组织 、 开展好技术实践活动是唯一 的办法 。在知识 经济时代 . 知识 不仅是力量 . 更是一 种能力 :知识不仅包括那 些能够 言传 的显性 知识 , 如事 实 、 原理、 概念 、 理论 体 系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探索。

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评价,提出对未来高中物理教学的展望和启示。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高中物理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程,而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和推广,高中物理教学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在于探索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影响,探讨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创新的教学方法。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研究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影响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避免简单地灌输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教学方法,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新课程理念还强调了与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的联系,要求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以“圆周运动及其应用”单元为例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以“圆周运动及其应用”单元为例

教法学法糾f教孝参考第50卷第5期2021年5月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物理单元整合教学<—以“圆周运动及其应用”单元为例任虎虎(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江苏太仓215411)文章编号:l〇〇2-218X(2021)05-0024-03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摘要:对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与宇宙航行”两个单元重新整合进行设计,依据逆向设计原理,形成四步教学策略。

关键词:大概念;单元整合教学;逆向设计大概念是一个学科领域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 内容,是在事实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深层次、有意义、结构化、可迁移的聚合概念,在学科发展中发挥着概念“文件夹”和“透镜”的作用[1],大概念通常表现为一个有用的理论、整合、问题和原则等,需要学 生经历反复探究与思考才能揭示其意义[2]。

一、单元整合教学单元教学是目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单元 根据统摄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单元、问题单 元和整合单元等不同形式。

自然单元是教材中提 供的单元,问题单元是基于某一个指向大概念的核 心问题而构建的,整合单元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原 理或物理模型建立的单元,这个主题、原理或物理 模型背后隐藏着一个大概念,需要去揭示,大概念 就是这个整合单元的核心内容。

自然单元教学有 时容易造成单元与单元间的割裂,问题单元和整合 单元在帮助学生建立大概念上效果更好,其中整合 单元既适用于新课教学,也适用于复习课教学。

整合单元是围绕某一个主题来选择及重组教学内容而进行一个相对较长时段的教学,整合单元 教学设计不受教材自然单元的限制,基于一个主题 可以整合几个单元进行贯通式设计与实施,帮助学 生进行持续建构,从而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理 解大概念的本质与内涵,并进一步应用大概念解释 现象或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断让大概念“生长”或 “变大”。

二、 逆向设计逆向设计是“以终为始”进行单元整体设计和教学实践的。

首先,确定单元预期学习结果;其次,设计合适的单元评估证据;最后,开发单元学习活动。

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研究作者:张艳丽来源:《新课程·下旬》2017年第10期摘要:高考改革的最新精神是“一点四面”“一体四层四翼”,能够体现出学科核心素养,并能够反映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从新高考中,我们看到了对学生能力考查的突出,同时也隐含了平时教学应强调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导向。

关键词:教学;策略;物理;高中对于物理学科来说,自2017年高考考纲改革之后,高中物理课程的体系性越趋明显,考试中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那么如何在平时教学中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而其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课程的资源整合,而课程资源整合要本着“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源”“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以课标为纲,课标对“怎么教”“教什么”“教到何种程度”有明确的要求,它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以教材为源,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资源,教学要从教材出发。

新课程改革后,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逐渐增强,物理教材中更是增加了较多具有活力的内容,使物理教学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

如在“参考系”的教学中,教材引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这样的诗句来引导分析,而教师在资源开发时不能脱离教材,要立足于教材的知识点及知识体系。

比如,立足知识点“参考系”后举例:“教室里的学生看汽车和汽车里面的乘客看汽车”;再比如,“路程和位移”,可以从身边举例,“从教室到操场有几条路”等,从实际出发引发兴趣和思考,同时又不脱离教材。

以教师为主,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

首先,物理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的老师在平时就应注重从生活生产等各个层面挖掘教学资源,并提取出各种学生感兴趣、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

其次,虽然网络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但是优质、适合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去发现整理和提取,所以教师要勤学习,多实践,多交流,发挥团队作用,争取得到专家的指导。

资源整合是教师将共性的东西个性化的过程,充满了探索和创造,它融入了教师的个人气质、知识涵养和能力特长。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整合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整合

2 Q ! M o 笙 T 蔓1 H E R 2 L 型! A N D 土 2
积 极性 充分 调动 起来 。从 基本 知识 和技 能水 平 到学 习态度 、合 作 意识等 方 面 都可 以加入 评价 体 系 。 . 数 控仿 真软 件可 以贯 穿 到我们 整个 数控 技术 的教 学 当中去 ,有 利 于改 进 教学 方法 ,提 高 教学水 平 。但 同时 要正确 处 理仿真 与 实际操 作 的关 系 , 不 能用 仿真 软件 完全 代替 数控 实 习 ,尤其是 数控 加 工实 训 。如果过 分依 赖 仿 真系 统 ,而忽 视 了机床 加 工练 习 ,学生是 无法 感受 到机 床 加工 时的 真实 感 受 的 。由于数 控 仿真 软件 是在 虚拟 的环境 下进 行 的 ,学生会 在 虚拟 的环 境中养 成 粗心 大意 ,忽 视操 作规 程和 零件精 度 等 问题 。所 以教师 必须 在操 作的 时间 上合理 安排 仿真 与 实际加 工教学 。 5 结 束语 : 合 理 适度地 使 用仿 真软 件可 以将 数控编 程 与实 践操 作很 好 的结合 在一 起 ,边教 边学 、边 学边 做 ,使 学生将 学 习过的 知识及 时 的用于 实践 当 中去 , 能很 好 的激发 学 生的学 习兴 趣 ,提 高数控 教学 的效 果 。最后 ,做 好一 名数 控教 师不 但需 要有 深厚 的理 论功 底 ,也要 具备 丰 富的 实践经 验 ,企业 实 践 可 以让我 们教 师更 快 的感 受和接 触 到数控 行业 前沿 科技 ,才 能更 好 的掌握 仿真 软件 的运 用 时期和 技 巧 ,人 才 的培养 更 能 与社 会零 接轨 。希 望各 位 老 师共 同探 讨 并且 提 出宝贵 意见 ,为 我国数 控 人才培 养 和发展 做 出更大 的 贡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物理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物理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高中课题申报\高中物理课题申报《高中物理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高中物理课前有效思维导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课题的选题背景:高中物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学生大多存在着基础知识薄弱,个体能力存在差异。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前的有效思维导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人本主义自主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涉及自身心智,而且还必须涉及自身感情或个人主义,不能只停留于“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而必须以学生的自发性、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将学习活动与他们的兴趣、爱好、愿望与自身需求充分地整合起来,构建更加积极、更加有意义的学习,从而更加有效地促使学生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和不断完善。

由此可见,人本主义理论已经将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作为教学的目标,潜藏着的“自主学习”基因,这也正是自主学习的精髓与灵魂所在。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本应是积极引导学生对所教学内容实施“信息加工”活动,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其中只不过是一个组织者与协助者,课堂教学活动并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填灌”活动,学生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传统的那种教师将教学内容简单强硬地“填灌”到学生脑海里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

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认清学生自身情况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能无视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构属于他们自身的知识框架与体系,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与首创精神,从而最终达到促使他们更加有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现代学习理论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只有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前的思维导引旨在帮助和指引学生课前预习,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⑴缺乏对高中物理探究教学过程的系统研究
较多教师对探究教学的认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造成在教学实践中处于模仿和被动理解状态。
⑵物理探究教学实施策略和途径的匮乏
首先,缺少对高中学生的探究技能现状的调查,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必要的探究技能技能进行训练;第二,对如何实施物理探究教学的策略缺乏深度探索,致使探究教学形式化,比较肤浅。第三,在实施探究教学时,只注重通过新课教学这一途径进行探究,而没有从物理教学其他途径(实验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习题教学等方面)实施探究教学。同时对教材可以实施探究教学的探究点缺乏系统研究,造成对探究点的把握不准。
(一)课题的实施概况·························································10
(二)课题具体研究的过程···················································11
1、基础研究····························································11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6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6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6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和行动研究提出适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基于合作小组的"实验-理性"探究方法,提供了操作策略与案例。采用异质小组合作学习,对课堂问题、课后习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实验探究、社会调查、图书馆探究、因特网探究。

项目化学习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价值分析

项目化学习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价值分析

项目化学习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价值分析摘要:项目化学习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价值,也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以此形成对学生的强化培养。

基于此,本文探究项目化学习对高中物理课程资源整合的价值以及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项目化学习;课程资源整合引言项目化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学习方式,对较为复杂的高中物理学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整合教学资源发挥教学资源的价值,并延伸教学价值。

对学生来说,项目化学习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也能让学生在面临挑战项目任务时,能够更加勇敢地挺身而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一、项目化学习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价值(一)以主题整合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说的课程资源整合,就是使分散的课程资源能够形成一定的关联性,并且逐步形成一个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整体。

即使是各自分散的高中物理教学素材,也能分析其中的关联性,并逐渐构建成有密切关联的整体体系。

在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联系现实生活,也要联系各种课外素材,丰富课程内容,使教师有更多的选择。

教师也要构建系统化的课程架构,引导学生融入其中,结合相关主题整合知识技能和经验。

课程资源整合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要点,丰富融入各种各样的内容,比如自然现象、社会话题。

要选择合适的主题作为拓展延伸的核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问题来驱动思考,持续性学习,促进学生深入探索项目化学习同样要以问题来推动学生,使学生产生探索的驱动力,从而进行持续性学习,展开深入探索。

所提出的驱动性问题,并不一定全部来源于物理教材,可以实现跨学科的问题导入,也可以直接提出现实问题,但所提出的问题要能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课程整合是课程组织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

在进行跨学科资源整合过程中,给教师的教学发展指明发展方向,但需要教师联系现实,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的实际需求,将理论内容与现实充分结合起来,真正构建可行性较强的实践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04T10:16:17.2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4期作者:冯建会[导读] 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加强了。

山东省昌乐二中262400
一、课程整合的目的
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加强了。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即要求教师在课标精神的要求下,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资源再加工,创造性地大胆融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校特色发展的要求,最终认真落实到教育的灵魂上来——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课程整合的理念
1.全人性和发展性原则。

在学习目标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在课程教材的整合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教师的已有经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以及时代的要求,更新、整合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发展。

2.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

在课程教材的整合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背景,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为目的。

教学的核心是教服务于学,教师的教是为促进学生的学,因此在课程教材的整合中要突出学的核心地位,利于学生的学习。

3.一致性和个性化原则。

课程整合的一致性表现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分析”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水平相一致,即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水平整合教材内容,或改进或补充,或化难为易,或化繁为简等,使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一致。

个性化教学是我们不断追求的一种教学状态,为了尽可能地做到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教师需要在课程资源的整合上下功夫,力争做到张扬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4.基础性原则。

高中教育是大众化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与此原则不但不矛盾,而且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也正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课程、教材的整合中,应当注重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意味着:高中课程内容应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历史时期而具有恒久价值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应致力于为每一个高中生的终身学习、毕生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基础。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构成,因此高中课程的内容应“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

5.选择性原则。

选择性原则意味着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整合应关注学生的经验,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6.时代性原则。

在课程整合中,一方面可运用自然界中普适的物理规律(如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整合学科内容;另一方面是注重学科渗透,关心最新科技发展,整合实际问题或实例,让学生从多个学科领域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科学素养。

还有,从物理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上,把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如传感器、液晶、激光技术、信息技术等,及时、适时地同物理教材相整合,既体现了时代特色,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加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

三、课程整合的思路
1.同一版本内容的整合。

课程资源的整合势必尽可能拓展物理教材内容的领域,向社会、生活、儿童的身心发展以及物理学科自身等各方面拓展。

教材对课程资源的整合起着积极引导的作用。

教材不仅本身是课程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往往起到引导作用。

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充分考虑到物理学科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引导师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了物理学习的途径,拓展了物理学习的时空。

2.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整合。

课程改革使物理教学进入了“一标多本”的时代,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有五个版本,即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粤教版(广东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京教版(北京出版社)和鲁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

不同版本教材的整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达到特定的教学要求,将各教材中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匹配、激活和有机整合,使其具有条理性、系统性。

3.跨学科内容的整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新的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更为迫切,也更需要。

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有力工具,离开了数学,物理学就会寸步难行。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述,要认识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的作用。

实际上,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4.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整合。

就初、高教育阶段来说,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起到一种辅助作用。

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物理素质主阵地的地位不能动摇,只是以往我们忽视了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现在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但决不意味着在整个基础教育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变了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

5.学习内容与学习个体的整合。

因材施教是学习内容与学习个体整合的主要依据。

在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时,不考虑学习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学习风格是愚蠢的。

在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研究中,我们曾经提出过个性化原则,学习内容与学习个体的整合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