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8例诊治分析
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16例分析
![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16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59bcd833d4b14e852468de.png)
3 讨 论
D HS螺钉钢板 设计 合理 , 能 坚 固, 有静 力加 压 和 性 还
动 力加压的双重功能。能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 并发症少 ,
因此是治疗股骨粗隆 问骨折理想 的内固定。
参 考 文 献
1 尹成忠 , 蔡贤华 , 任健 , . S治疗股 骨转子 间不稳 定骨折 的 等 DH 疗效评价 .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0 3 1 ( ) 2 5 20 ,8 4 :7 .
衰竭负荷 。在 固定时应 尽量 使用拉 力螺钉 固定 , 而避 免额 外 的解 剖分 离和骨膜剥离。
6 ~8周后依据 x线片情况对于有骨痂形 成、 骨折线模 糊患
者, 可扶拐下地活动 。
2 结 果
术后 4 6例患者均一期愈合 , 随诊 4 例 , 2 随访 6 4个 ~2 月, 平均 l 6个月。其 中髋关节功能恢复优 2 4例 , l , 良 5例 可3 , 例 所有患 者均骨 性愈 合 。l 骨质 疏松 的患 者骨 折 例 端有轻度嵌插 , 出现 肢体 短缩 , 度跛行 ; 患者 出现髋 轻 2例
可 以接受 的。而前上位 置 , 特别是螺钉置入软骨下线 8II II TT
的范 围内, 是股骨头最薄弱 的区域 , 必须避免置入这个位 置 以防止螺钉穿破股骨 头。在手术 过程 中 , 由于粉 碎或 大骨
重的骨质疏松 , 术后 1 在床上 进行股 四头肌 功能锻 炼 , 周 4 周后 可 以床边 站 立或 扶拐 不负 重下 地 活动 。A 、 3型 的 2A
维普资讯
山西 医药杂志 2 0 年 1 07 月第 3 6卷第 1 期
S a x Me , n ay 0 7 V l 6 N 、 hn i d J ur 2 0 , o 3 , o 1 Ja
颅内蛛网膜囊肿
![颅内蛛网膜囊肿](https://img.taocdn.com/s3/m/aed8625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7.png)
颅内蛛网膜囊肿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部囊肿,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但其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本文将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颅内蛛网膜囊肿做一个详细的阐述。
一、病因关于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病因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目前有以下几种假说:1.先天性遗传因素一些学者认为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过程涉及到多个遗传基因的变化。
2.正常发育畸形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一种正常发育畸形,是由于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受到干扰所致。
3.炎症或创伤后产生的反应性增生还有一些学者考虑到颅内蛛网膜囊肿与炎症或创伤后产生的反应性增生有关,即颅内蛛网膜囊肿是由于颅内炎症或创伤后产生的组织反应所致。
二、发病机制颅内蛛网膜囊肿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我们主要通过其组织学和病理学的特点来了解其发病机制。
1.组织学特点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囊肿,主要由内层和外层两个部分组成。
内层是网膜上皮细胞,外层是蛛网膜纤维组织,两层之间充满着蛛网膜间质和液体。
囊肿上皮细胞和蛛网膜纤维组织的细胞核基本上都是正常的,其结构也基本正常,没有明显的异型性等变化。
另外,囊肿上皮细胞中还可以观察到VTN和MVP表达,不过其意义尚待深入研究探究。
2.病理学特点颅内蛛网膜囊肿中,囊液质地清亮,透明无色,且内部没有明显的囊实质结构,与周围脑组织界限清晰可见。
在电镜下可以看到囊肿上皮细胞呈鳞状,位于很多泡状结构中,囊肿间隙为蛛网膜纤维组织所板卷,并被免疫组织化学证实其来源于蛛网膜的间叶组织。
三、临床表现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病症较为微弱,通常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颅内蛛网膜囊肿可能出现脑膜刺激征,但神经系统体征一般不明显。
此外,颅内蛛网膜囊肿与眼科疾病关系密切,如有男性导致的盲视、视野缺损、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等视神经损害表现,应引起注意。
四、诊断因为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病症比较轻微,对于有症状的患者,通常要通过一些影像检查才能发现问题。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研究现状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031950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b.png)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研究现状何达;肖杰【摘要】颅内蛛网膜囊肿为颅内良性占位性病变,此病好发于儿童,随着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运用,其检出率明显升高.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式有:囊肿‐腹腔分流术、显微开颅囊肿切除术及神经内镜下囊肿切除术+脑池沟通术.虽然存在以上几种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式,但这3 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对于治疗蛛网膜囊肿的最佳手术方式至今仍有较大争议,故还需学者进一步探讨.%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 is a benign space occupying lesion which most often occurs in children, with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imaging tests, the detection rate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urrently the surgical methods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s are cystoperitoneal shunt, microcapsular cystectomy and endoscopic operation. Although there are several ways to treat 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s, the three methods of operation hav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o the best surgical treatment for arachnoid cyst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Therefore,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8(026)005【总页数】4页(P19-22)【关键词】颅内蛛网膜囊肿;囊肿-腹腔分流术;神经内镜【作者】何达;肖杰【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贵州贵阳 55000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贵州贵阳 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s,IAC)为包裹脑脊液样液体的蛛网膜囊状结构,占所有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0%[1],最常见于儿童,占所有IAC患者的60.0%~90.0%[2]。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策略(附55例报告)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策略(附55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6d1140e45c3b3567ec8b08.png)
t a db cougcl xio r eet t no C asad8b yt e tna su ti ai t o yta i h n ( r t ymi sri c i o ns ao fA s l n yes p roel h n ( 7pt ns r s ta suti 1 ee r ae sn f ri I w l o i n e ) c o ri 年 1 0 0 月第 1 卷第 1 C i J l N uougJna 00 V 11 , o 1 5 期 hn i ersr,aur 2 1 , o.5 N . C n y
论
著
.
颅 内蛛网膜囊肿 的治疗策略 ( 5 例报告 ) 附 5
Ne r s r e yf rita r n a r c n i y t ar p r f 5c ss) u o u g r r c a il a h odc ss( e o t a e s o n a o5
W NGYn —in W NGW ipn , UMi - u . eatetfN uougr,f l t og u o i lS ag a n e i A og q , A e ig Y n kn D p r n o ersre A i e Ln haH s t , h n h i i rt o a - g m y fad i pa U v sy f
问的 交通 仍 是治 疗 蛛 网膜 囊 肿首 选 方 法 。
【 关键词 】颅内蛛网膜囊肿 ; 微外科 ; 显 囊肿开窗术 ; 囊肿分流术 ; 疗效 【 文章编号】10 — 5X(0 00 — 0 2 0 【 0 9 13 2 1 ) 10 1— 3 文献标 志码 】A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 9 1R6 111 3. ; 5 . 4
蛛网膜腔内囊肿诊断详述
![蛛网膜腔内囊肿诊断详述](https://img.taocdn.com/s3/m/02c6f104915f804d2b16c134.png)
蛛网膜腔内囊肿诊断详述
*导读:蛛网膜腔内囊肿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临床表现与颅内占位病变相似。
部分患者可有轻瘫或癫痫发作。
还可有局部症状,如眼球突出和头部不称等。
影像学表现:为脑外边界清楚、光滑的脑脊液密度区, CT值为0~20 Hu,无强化表现。
外侧裂池与颅穹窿附近的囊肿,内缘呈直线状为其特征,可成方形。
常引起邻近颅骨的吸收和膨隆。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可使四脑室前移位,伴病变以上脑室扩大。
蛛网膜粘连:是蛛网膜炎的主要特征,蛛网膜炎系指脑或脊髓的蛛网膜在某些病因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组织反应,以蛛网膜的增厚、粘连和囊肿形成为主要特征。
蛛网膜增厚:蛛网膜炎系指脑或脊髓的蛛网膜在某些病因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组织反应,以蛛网膜的增厚、粘连和囊肿形成为主要特征。
实质上这是一种病理诊断,而不是一个疾病单元,多见于青、中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大多意识清楚,如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清醒-昏迷应考虑继续出血。
如昏迷伴呼吸频率不整、高热,是脑干出血的症状。
本症治疗是切除囊肿,修补硬脑膜缺损及修补颅骨缺损。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蛛网膜腔内囊肿的诊断,蛛网膜腔内囊肿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蛛网膜腔内囊肿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颅内蛛网膜囊肿34例
![颅内蛛网膜囊肿34例](https://img.taocdn.com/s3/m/223d88b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e.png)
颅内蛛网膜囊肿34例
简介
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它是脑脊液在蛛网膜的小囊中滞留形成的。
虽然它不常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它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本篇文档将介绍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及治疗方案。
患者特征
在本研究中,共有34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其中17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
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5岁。
其中,头痛是所有患者的常见主诉,其他常
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和癫痫。
诊断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多种方法来诊断颅内蛛网膜囊肿。
首先,我们使用了MRI或CT扫描来确定是否存在颅内蛛网膜囊肿。
接着,我们进行了蛛网膜穿刺术,以确定囊肿内的脑脊液与外部的关系,并确定颅内压等。
治疗方案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案来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
其中,手
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颅内囊肿切除和硬膜下引流术。
此外,颅内蛛网膜囊肿亦可通过神经内科治疗,如应用脑室内导管引流等。
结论
颅内蛛网膜囊肿虽然很少见,但它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
治疗颅内蛛
网膜囊肿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和身体状况。
手术治疗和神经内科治疗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主要方法。
对于每个病例,应根据其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诊治(附22例报告)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诊治(附22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50eb24ed630b1c59eeb5c0.png)
2 结 本 组男 l 4例 , 8例 ; 龄 2~ 8 女 年 6
果
随访 05~ . 6年 , 症状 体 征消 失 1 7例 , 改善 3 无
例, 加重 2例 。并 发 颅 内出血 1例 , 内感 染 2例 。 颅 6例癫痫 患 者术后 5例症状 消失 , 1例症状 加重 。
经
2 7
・
论 著 ・
颅 内蛛 网膜囊 肿 的临床诊 治 ( 2 报 告 ) 附 2例
王文 明 , 中 , 王 杨鉴 , 毛振 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 内蛛网膜囊肿 的临床诊 治。方 法 回顾分析 手术治疗 2 颅内蛛 网膜囊肿 患 2例
者临床资料 , 术式包括蛛 网膜囊肿 囊壁切 除加局部 蛛网膜 下腔及相关 脑池开 放术及囊 肿 一腹 腔分 流术等 。
Z o g Y N in ta. D p r et o er ugr ,Fr f l t o i lo uhu h n ; A G Qa ,e 1 eat n f N uo re m s y i tA i e H s t S zo s f ad i pa f
Un vri iest y,S z o 5 0 Ch n . u h u 21 0 6, i a
A src : jc v T x l etecii l etrs n et e t f nrc na aah o bta t Obe f e oep r h l c aue dt a n o t r i rc n i i o n af a r m i aa l d
cs( A . M eh d yt I C) to s Cii ld t o 2 p t ns wt I C w o u dr etsrey w r l c aa f2 ai t i A h n ew n ug r ee na e h
小儿无症状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分析
![小儿无症状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70ffe0eefdc8d377ee322f.png)
小儿无症状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治疗分析目的:探讨小儿无症状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5月住院的小儿无症状颅内蛛网膜囊肿病例15例,均在全麻神经内镜下行蛛网膜囊肿部分切除及蛛网膜下腔造瘘手术治疗,男9例,女6例,年龄2~17岁,平均(5.6±4.2)岁,分析术前、术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随访6个月~5年,平均(22±1)个月,所有小儿无症状蛛网膜囊肿术后均缩小,脑组织复张,囊肿术前体积为(125.43±89.34)mL,术后为(15.59±9.22)mL,术后囊肿体积小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除1例患儿术后第4个月出现硬膜下积血积液,第5个月自行吸收外,其余14例患儿均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小儿无症状颅内蛛网膜囊肿术后囊肿均明显缩小,受压脑组织发育复位,无明显并发症,因此无症状较大者可建议手术治疗。
小兒顱内蛛网膜囊肿是颅内非肿瘤性质的占位性病变,随着影像学技术CT、MRI、胎儿超声检查等发展并广泛应用,发病率逐渐增高。
具有明显临床症状(包括高颅压、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癫痫、囊肿破裂、出血等)需行手术治疗[1]。
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小儿蛛网膜囊肿为无临床症状,少数囊肿会逐渐增大[2]。
Lee等[3]认为无症状的颅内逐渐增大的蛛网膜囊肿未必需行手术治疗,密切随访也是一种选择方案。
但也有研究认为小的蛛网膜囊肿会导致认知功能损害[4],手术可改善无症状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灌注。
故就小儿颅内无症状蛛网膜囊肿诊治及术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5年5月于本科室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小儿无症状蛛网膜囊肿患儿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17岁,平均(5.6±4.2)岁。
所有患儿均偶然行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
3例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头痛发热,9例因头部外伤偶然发现,3例因过度疲劳后出现头晕不适而行影像学检查。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治疗体会(附38例报道)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治疗体会(附38例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c0ebed85336c1eb91b375d5a.png)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治疗体会(附38例报道)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适应症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显微切除并脑池交通术27例,囊肿-腹腔分流术7例,内镜下切除并造瘘术2例,后正中、旁正中入路显微切除共2例。
结果囊肿消失共22例,颅内高压症状消失,局部临床症状缓解;8例抽搐部分缓解;5例消失,抗癫痫药物减量;3例显微开颅术囊肿无变化、临床症状无缓解,改行分流术。
术后并发症:皮下积液3例,高热2例。
结论采用显微开颅切除并脑池交通术为首选,重视个体差异,加强术后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儿童蛛网膜囊肿显微手术神经外科颅内蛛网膜囊肿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患,其治疗十分棘手,而且没有很成熟的治疗办法,虽然神经外科手术干预治疗[1],但仍有复发、囊肿增大、出血甚至再次手术,多次手术,医患相当头疼[2]。
笔者现回顾性分析38例临床手术治疗的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9月~2011年9月38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5.6岁;病程1周~11年。
其中伴头疼20例,头疼合并呕吐12例,抽搐11例,肢体活动障碍7例,颅骨膨隆5例,偶为增大3例,视力下降2例,外伤后4例。
38例患者均行CT扫描,囊肿部位:幕上32例,其中右侧21例,左侧11例,其中局限于颞部13例,额部7例,顶部6例,侧脑室5例,枕部1例;幕下3例,枕大池2例,左侧桥脑小脑角1例;多发3例。
38例均行MRI扫描证实,20例增强未见强化,但发现2例与同侧脑室或脑池相连,3例合并脑萎缩。
1.2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显微切除并脑池交通术27例,囊肿-腹腔分流术7例,内镜下切除并造瘘术2例,后正中、旁正中入路显微切除共2例。
2 结果38例术后均行CT随访。
囊肿消失共22例,其中3~6个月消失8例,6个月~1年消失6例,2年消失8例,颅内高压症状消失,局部临床症状缓解。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诊断与手术疗效分析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诊断与手术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5cd5260066f5335a812188.png)
11 一 般 资 料 .
选 取 笔者所在 医院 2 0 0 5年 5 - 02年 1 月 21 月收治 的颅内蛛
①江 门市第二人 民医院 广东 江门 590 20 0
除其他脑部疾病患者。
1 诊断 . 2Βιβλιοθήκη ②广州 医学 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l 临床 表现 一1 2 患者属于 占 位性病变 , 病程进展缓 慢,并可长期处于稳定 但
10 0%,含服喉痛解毒丸的临床疗效高于冲服用板蓝根冲剂,且
见效快,患者怠陛咽炎症状好转 明显,值得I床借鉴。 临 本次 临床研 究发 现,患急性 咽炎后要注 意以下几点 ; 先 , 首 在怠 f 应及时选 用抗感 染药物治疗,避免将急性 咽喉炎转为慢 生 期
性,在慢性期不要采用抗感染药物 I 其次,患者要及时治疗鼻、
状 态 ,轻微 者可不 影响 生活工作 。主 要表 现有运 动障碍 、意识 3 讨 论
障碍、感觉障碍等等,并有部分患者伴有轻瘫、部分发生癫痫,
鞍 区 的囊 肿患者 可出现视神 经受 损,而且很多 病变可 导致 脑室 阻塞可而诱发颅内压增高,因此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
三联 征最常见。
颅 内蛛 网膜囊肿是指将脑脊液包 围在蛛 网膜所形成 的囊状结 网膜囊肿患者共 9 O例,其中男 6 例,女 2 例。年龄 16 岁, l 9 ~5 构而导致 的一种病变 , 良f病变 。其病因未明, 属 生 】 是否进行手术, 其中4 l 岁患者最多, 一2 病程为 2 个月 ~ 年, 3 平均 (3 3 ) 4 ± . 个月。 . 4 以及手术方法 的选择仍然存 在争议 。对 2 0 年 5 - 02年 1 其 中合并 有头部 外伤史 1 例,伴有 脑膜炎 患者 9 05 月 21 月 8 例。所有患者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 的 9 颅 内蛛网膜囊肿患者进行 回顾性分析,现 均经过 c 、M ! 0 T R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以及结合临床表现确诊。囊
蛛网膜囊肿诊断与治疗PPT
![蛛网膜囊肿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290d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4.png)
康复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止痛药等药物缓解症状 物理治疗:进行理疗、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建立信心
预后评估
囊肿大小:囊肿越大,预后越差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预后较好,保守 治疗预后较差
囊肿位置:位于脑干、脑室等重要部 位的囊肿,预后较差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患者年龄:年龄越大,预后越差
囊肿性质:良性囊肿预后较好,恶性囊 肿预后较差
患者身体状况:身体状况越好,预后 越好
预后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CT或MRI检 查,观察囊肿变化情况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等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防止囊肿破裂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脑积水:进行脑室分流手 术或脑室造瘘手术
并发症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蛛网膜囊肿,及时治疗 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囊肿破裂的风险 控制血压:高血压可能导致囊肿破裂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及时治疗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PART 5
蛛网膜囊肿的康复与预后
YOUR LOGO
蛛网膜囊肿诊断与 治疗
汇报人: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蛛网膜囊肿 的诊断
蛛网膜囊肿 的治疗
蛛网膜囊肿 的预防与护 理
蛛网膜囊肿 的并发症及 处理
蛛网膜囊肿 的康复与预 后
PART 1
蛛网膜囊肿的诊断
诊断方法
颅内或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诊治分析(附43例报告)
![颅内或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诊治分析(附43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f4682ea5e9856a561260d1.png)
[] 俞萍, 5 黄利华, 丁虹, 恩替卡韦肿诊治分析
( 4 例报 告) 附 3
李 家志 , 于学利 , 张兴华 , 孙聪
【 摘要 】 目的 探讨 颅 内或椎 管 内蛛 网膜 囊肿 的诊 治特 点 。 方法 回顾 性 分 析行 手 术 治疗 的 4 颅 内或 椎 管 内蛛 3例
参考文献:
[] 曹 阳 ,张 复春 , 建 中.重 组 人 干 扰 素 一 1 冼 Y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 对 学 变化 的 影 响 [1 国综 合 临 床 , 0 5 J_中 20,
2l 1 : 6 1 . ( ) 1 ~7
[] Z ui 3 o l m P ra M ac ln只 e a . av z rel i t1
05 , 见 于 儿童 , 为 单 发 , . 多 % 多 常位 于脑 鞍上池 2例, 椎管 内 5例 。临床 表现有 治愈 3例; 6 1 例行脑室囊肿腹腔分流术 裂及脑池部 “ 体 积 大 者 可 同 时压 迫 头痛、 。其 眼球胀痛 、 恶心呕吐、 嗜睡、 癫痫发 患 者 , 效 2例 , 转 3 , 愈 1 例 。 无 好 例 治 1 脑 组 织 及 颅 骨 , 生 神 经 系 统 症状 及 引 作 、 骨 局 限 性 膨 隆 、 颅增 大 、 行 性 本 组 无 效 4例 , 转 1 例 , 愈 2 产 颅 头 进 好 3 治 6例 。
起颅骨改变 。现 回顾性分析 4 3例颅 内 感觉障碍、 轻瘫 、 失语及共济失调 。
或 椎 管 内蛛 网膜 囊 肿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 1 手 术 方 法 . 2 本 组 行 开 颅 囊 壁 显 微
3 讨 论
以探 讨 该 疾 病 的诊 治特 点 。报道 如下 。 切除术 1 , 例椎管 内蛛网膜囊肿行 3例 5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般 资 料 . 一
颅内蛛网膜囊肿57例治疗分析
![颅内蛛网膜囊肿57例治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4fe8628e9951e79b892754.png)
系统活性增强 , 精氨 酸血管加 压素含 量升 高 , 从 而引起 血压 升 高 。慢 性 酒 精 中毒 可 导 致 低 镁 血 症 , 细 胞 镁 水 平 低 下 可 降
低 C a 抖- AT P酶 活 性 , 减 少 肌 浆 网对 C a 。 的 重 吸 收 , 继 而 引 起 C a 抖 负荷加重, 血管平滑肌张力升高, 从 而 使 血 压 升 高[ 4 ] 。酒 精 可 作 用 于 脑 内突 触 后 膜 苯 二 氮 一 Y 一 氨基丁酸受体 , 从 而抑 制 氨基 丁酸 对 脑 的抑 制 作 用 , 引 起 中枢 兴 奋 , 引 起 情 绪激动 , 血压升高 , 诱发脑 出血l L 5 ] 。另 外 , 长期 饮 酒 者 血 中 儿 茶 酚胺 含 量 增 加 , 导致动脉痉挛 , 血压 升高 , 也可诱发脑 出 血 。研 究 显 示 [ 6 ] , 与 不 饮 酒 人 群 比较 , 轻 度 饮 酒 者 出 血 性 卒 中 发 病 率可 增 加 1 倍, 重 度饮 酒 者 ( 指 每 日摄 入 约 6 5 g酒 精 ) 增加 4 倍 。( 3 ) 长期 酗 酒 导 致 的慢 性 酒 精 中毒 可 致 凝 血 功 能 发 生 异 常 。 长期 大量 饮 酒 可 导 致 脂 肪 代 谢 障 碍 , 最 终 形 成 酒 精 性 肝 硬化 , 肝脏产 生血液凝 固因子减 少, 过 度 溶 解 纤 维 蛋 白, 使 血 管 内凝 血 功 能 发 生 障 碍 , 产 生 出血 倾 向 。酒 精 还 可 直接抑制 血小 板 的 生成 与 成熟 , 缩 短其 寿 命 , 由一 7正 常 的 ( 8 . 5 ±0 . 2 ) d缩 短 为 3 . 8 d , 易发 生脑 出血 l _ 7 j 。
f a r c t i o n [ J ] . S t r o k e , 1 9 9 3 , 2 4 ( 7 ) : 9 6 5 — 9 . [ 2 ] 孙雪莲 , 沈璐华 , 谢苗荣 , 等 .急性过量饮酒对大 鼠心脏 功能的 影响[ J 1 .中华 急诊 医学 杂 志 , Z 0 0 8 , 1 3 ( 6 ) : 3 8 9 — 3 9 1 . [ 3 ] 段兴普 .慢性酒精 中毒对全身的危害F J -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颅内蛛网膜囊肿外科治疗的病例分析
![颅内蛛网膜囊肿外科治疗的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510005195f312b3069a524.png)
颅内蛛网膜囊肿外科治疗的病例分析发表时间:2017-08-16T11:17:43.4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7期作者:朱子煜[导读] 实现了与脑池或脑室的充分沟通,符合生理循环要求,且不存在异物存留与引流管依赖,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摘要】回顾分析76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发现对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正确评估而选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除有明显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外,一旦对脑组织产生压迫即应采取手术治疗。
而微创手术实现了与脑池或脑室的充分沟通,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颅内蛛网膜囊肿;外科;治疗【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149-02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自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确诊的76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及体征,囊肿的部位和大小。
1.2 影像学检查(1)所有病例均行CT或MRI检查;(2)无明显症状的患者行CTC检查,具体方法如下常规腰椎穿刺成功后,自蛛网膜下腔释放脑脊液5ml,继而注入欧乃派克5ml,取头低足高斜坡位15~30分钟后行CT扫描,所有病例均出现自脊髓蛛网膜下腔至颅内脑池内的高密度造影剂显影,近颅底的脑池系统显影明显,囊肿内如无造影剂充盈的高密度影,诊断为非交通性蛛网膜囊肿,囊肿内高密度造影剂充盈,则诊断为交通性蛛网膜囊肿。
1.3 随访对手术病例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囊肿大小的改变,临床症状改善率,手术相关并发症。
对保守治疗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颅内囊肿的变化。
1.4 统计分析(1)分析经CT下蛛网膜下腔脑池造影诊断为交通性蛛网膜囊肿的患者行保守治疗的效果以及经CT下蛛网膜下腔脑池造影诊断为非交通性蛛网膜囊肿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效果。
(2)对行开颅囊肿切除术脑池或脑室交通术的病例及神经内镜下囊肿切除术脑池或脑室交通术的病例的手术效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治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7785905dad02de80d4d840d9.png)
在囊肿直径最大处将 中压抗虹吸分流管置入囊腔 颅手术困难 的患者 ,以及 囊肿部位表浅 的儿童患
该术 式操作简便 , 创伤较小 , 临床效果确切 。 ② 内, 经皮下 隧道送 至腹腔 ; 开颅手术治疗 2 0 例, 选 者。 主要适用 于儿童 患者 , 保证 脑的正常发 择囊肿直径最大处 , 骨瓣开颅 , 显微镜下切 除大部 开颅手术 ,
积水者 ; 儿童 巨大蛛 网膜囊肿可 能影响脑发育 者。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 方 法 有:①囊肿 . 腹腔分 流手术, 适用于合并脑积水 、 囊肿位 于中线部 位行 开
囊肿周 围无脑水肿改变, 见表 1 。无干预治疗 7 9例。
手术治疗 3 4 例 :囊肿 . 腹腔分流手术治疗 1 4例 ,
通 讯 作 者
无 明显临床症 状 ; 或仅有 头痛 , 与囊 肿无 明确 年龄 5 " - 6 5岁 , 平均 2 2 . 4岁 ; 病程 1 个 月 ̄ 1 2年 , 平 现 、 采取无 干预治疗 , 随访多 年 , 囊 肿无 明显 均5 个月; 首发症状体 征为单 纯头痛 2 2例 , 头痛 相关性 ,
根据囊 肿 分囊肿壁 ,充分建立囊肿 与蛛 网膜 下腔及脑池的 育和脑功能的健全 。手术治疗要点包括 :
5 ] , 置 于囊肿 腔 沟通。结果显示 , 无干预治疗患者平均 随访 2 2个 直径选择低压或 中压抗虹 吸分流 管【
月, 囊肿无变化。 囊肿 . 腹腔分流手术患者 , 囊肿消 内; 行开颅治疗者 , 骨瓣 开颅后将硬脑 膜确 切地悬
・
经验交流 ・
颅 内蛛 网膜囊肿 的诊治
胡胜 , 竺永健 , 刘 强
作 者 单 位
摘要
目的: 探讨颅 内蛛网膜囊 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 回顾性分析颅 内蛛网膜囊 肿 1 1 3 例 的临床特点 、 治
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8例诊治分析
![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8例诊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98f515240c844768eaeec1.png)
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8例诊治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形成因素及治疗方法。
方法总结1998—2008年收治临床少见8例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病因及采用带蒂颞肌填塞治疗的临床经验。
结果采用填塞巨大颅内蛛网膜囊肿腔,利用其强大的吸收作用,使脑组织可逐渐膨胀,术后两周CT复查囊肿明显缩小,6-8月后复查囊肿消失。
辅以抗癫痫药物应用未见癫痫再发作,仅一例停药过早癫痫发作一次,继续服药症状得以控制。
结论由于外伤炎症或手术后引起蛛网膜粘连及较晚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病程长、确诊晚等综合因素是形成少见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的主要成因。
对病史中有间歇癫痫发作伴头部外伤、颅内炎症或颅脑手术史患者,应尽早做头颅CT检查,以排除IAC或明确IAC存在,避免颅内巨大IAC形成。
采用带蒂颞肌填塞治疗与继续其他方法治疗,简便实用、安全可靠、效果满意,实为治疗少见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带蒂颞肌填塞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我们自1998-2008年间采用带蒂颞肌填塞治疗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IAC)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2-56岁,平均34.8岁。
病史中有外伤史3例,幼小脑炎史4例,颅内手术史1例。
病程最长27年,最短2年。
8例囊肿中主体占据大脑半球凸面2/3以上,约12cm×8cm×6cm,同时累及额叶、外侧裂池顶叶、颞叶、枕叶、囊肿主体占据大脑凸面1/2以上7例。
囊肿均为单发,左侧5例,右侧3例。
1.2 临床症状全部病例就诊时7例有颅内高压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伴有间歇癫痫发作,1例只表现为间歇癫痫,另有2例伴有精神症状。
均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1.3 头颅CT检查本组均行CT检查,平扫显示囊肿呈现低密度灶,与脑脊液密度完全一致,CT 值在5-12Hu。
囊肿均程不规则状,体积在100-260ml之间,右脑室受压及中线移位,囊肿使颅脑受压变深,度向外隆起改变。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63例临床分析)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63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d7afe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9.png)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63例临床分析)
孙青芳;沈建康;胡秉诚;赵卫国;李国文;张天锡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9(4)1
【摘要】目的:收集63例颅内蛛网膜囊肿,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
方法;该囊肿症状多样,CT和MRI有特征性表现,手术以囊壁大部分切除+脑室脑池沟通术为主。
结果:手术51例,症状明显改善47例;余12例无特殊治疗,临床观察随访无特殊变化。
结论:颅内蛛网膜囊肿症状隐匿,CT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中应充分建立囊腔和脑池之间的交通。
【总页数】2页(P10-11)
【关键词】颅内蛛网膜囊肿;脑池;诊断和治疗;手术;CT;脑室;MRI检查;变化
【作者】孙青芳;沈建康;胡秉诚;赵卫国;李国文;张天锡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R651
【相关文献】
1.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附32例临床分析) [J], 杨巨亮;徐岩;贺凤武
2.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与治疗(附29例分析) [J], 王鹏程;王宇田;罗光华;颜业民
3.颅内表浅部位蛛网膜囊肿非开颅术治疗的临床分析(附13例报告) [J], 兰学军;黄
河清;陈家康;文超勇;郑捷敏
4.颅内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附五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J], 张在强;李新钢;黄齐兵;张元鹏;宫崧峰
5.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8例临床分析) [J], 陈建松;陈衔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附20例分析)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附20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2c342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1.png)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附20例分析)
白宗旭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0(031)021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采用囊肿切除加脑池沟通术,总结治疗结果,最后作出结论.结果:本组20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头颅CT证实囊肿消失或缩小者16例,影像学有效率80.0%;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者17例,临床有效率85.0%.术后颅内压增高反应6例,颅内出血2例,伤口感染1例.结论:对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应慎重,采用囊肿切除加脑池沟通术是一种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总页数】2页(P3439-3440)
【作者】白宗旭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安县医院神经外科,陕西,镇安,7115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症状性Tarlov囊肿的发病机制与显微手术治疗(附20例分析) [J], 林江凯;叶信珍;夏永智;冯华;朱刚;王宪荣
2.翼点小骨窗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附20例分析) [J], 罗望池;黄胜平;李贵福;白小欣;朱吉祥;张迎光;林浩
3.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体会:附20例分析 [J], 葛春林;储德华
4.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附20例分析) [J], 白宗旭
5.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20年回顾(附507例分析) [J], 魏永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8例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10-01-28T14:07:48.5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1期供稿作者:刘昌楼王迪郭彪权磊[导读] 采用带蒂颞肌填塞治疗与继续其他方法治疗,简便实用、安全可靠、效果满意,实为治疗少见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的较好方法
刘昌楼王迪郭彪权磊(江苏省泗阳县中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泗阳 223700)
【中图分类号】R7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1-0071-02
【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形成因素及治疗方法。
方法总结1998—2008年收治临床少见8例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病因及采用带蒂颞肌填塞治疗的临床经验。
结果采用填塞巨大颅内蛛网膜囊肿腔,利用其强大的吸收作用,使脑组织可逐渐膨胀,术后两周CT复查囊肿明显缩小,6-8月后复查囊肿消失。
辅以抗癫痫药物应用未见癫痫再发作,仅一例停药过早癫痫发作一次,继续服药症状得以控制。
结论由于外伤炎症或手术后引起蛛网膜粘连及较晚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病程长、确诊晚等综合因素是形成少见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的主要成因。
对病史中有间歇癫痫发作伴头部外伤、颅内炎症或颅脑手术史患者,应尽早做头颅CT检查,以排除IAC或明确IAC存在,避免颅内巨大IAC形成。
采用带蒂颞肌填塞治疗与继续其他方法治疗,简便实用、安全可靠、效果满意,实为治疗少见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带蒂颞肌填塞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
我们自1998-2008年间采用带蒂颞肌填塞治疗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IAC)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2-56岁,平均34.8岁。
病史中有外伤史3例,幼小脑炎史4例,颅内手术史1例。
病程最长27年,最短2年。
8例囊肿中主体占据大脑半球凸面2/3以上,约12cm×8cm×6cm,同时累及额叶、外侧裂池顶叶、颞叶、枕叶、囊肿主体占据大脑凸面1/2以上7例。
囊肿均为单发,左侧5例,右侧3例。
1.2 临床症状
全部病例就诊时7例有颅内高压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伴有间歇癫痫发作,1例只表现为间歇癫痫,另有2例伴有精神症状。
均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1.3 头颅CT检查
本组均行CT检查,平扫显示囊肿呈现低密度灶,与脑脊液密度完全一致,CT值在5-12Hu。
囊肿均程不规则状,体积在100-260ml之间,右脑室受压及中线移位,囊肿使颅脑受压变深,度向外隆起改变。
2 手术方法及结果
取颞顶入路,骨瓣开颅后,瓣状切开张力较高脑膜,切除靠近硬脑膜面的囊肿壁,见囊液清亮,术中采集囊液化验,化验近侧正常脑脊液。
吸尽囊液,生理盐水冲洗囊腔。
取一长约4-5cm,宽约2cm带蒂颞肌肌瓣填入囊腔内约2-3cm,将颞肌筋膜与硬脑膜固定,缝合关闭硬脑膜,置皮片管引流。
根据引流情况,48-72h拔管。
术后病理证实为蛛网膜囊肿。
术后颅高压及精神症状消失,辅以抗癫痫药物应用,未见癫痫再发作。
仅一例停药过早癫痫发作一次,继续服药症状得以控制。
术后2周CT复查囊肿明显缩小,随访6-8个月,复查囊肿消失。
3 讨论
颅内蛛网膜囊肿发病率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4%-1.0%[1-2]。
本病2/3位于外侧裂池,其次为大脑凸面、枕大池、鞍上池,偶见于纵裂池,一般为单发。
多好发于青少年,一般为先天性,由于发生学的异常而形成。
有的囊壁全部(包括其顶和底)有蛛网膜构成,亦称蛛网膜内囊肿。
囊液量一般在30-50ml,病程一般在半年以内。
但有的由于外伤、炎症或手术后引起蛛网膜与软组织粘连形成蛛网膜下腔的局部扩张,其囊壁的底为软脑膜,形成蛛网膜囊肿。
此可见于任何年龄,病程长短不一,少量不规则影像。
本组报告8例,均属后者,表现间歇癫痫发作,较晚出现颅高压症状。
病程较长,本组病程均在2年以上,无一例病程在半年以内。
其中一例生后不满周岁患脑炎后间歇癫痫发作,28周岁时癫痫发作,频繁出现头痛、恶心伴轻度精神症状,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方来就诊,行头颅CT检查确诊,囊肿约占左侧大脑半球凸面2/3以上巨大不规则影像。
8例均有或头部外伤,或颅内炎症,或颅脑手术等病史。
这些综合因素可能是形成颅内少见巨大蛛网膜的主要原因,故确诊较晚,临床报告少见。
鉴于此,对有间歇癫痫发作,尤其伴有头部外伤、颅内炎症或颅脑手术史的患者,应尽早做头颅CT检查,以排除IAC或明确IAC存在,避免颅内巨大IAC形成。
本组采取肌内填塞治疗颅内巨大IAC,带蒂颞肌肌瓣填入巨大囊腔可发挥强大吸收作用,减少囊液对脑组织的压迫,故脑组织可逐渐膨胀,症状缓解较明显,术后2周CT复查囊肿明显缩小,辅以抗癫痫药物应用,未见癫痫再发作。
仅一例停药过早癫痫发作一次,继续服药未见症状复发。
随访6-8个月后CT复查囊肿消失,达到与分流术相同的效果,且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仅对靠近硬脑膜面的囊壁部分切除。
这样既减少远隔部分的出血机会,并使脏壁两层容易闭合粘连。
本方法简便实用,安全可靠,效果满意,实为治疗少见颅内巨大蛛网膜囊肿的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俊义,李玉峰,王建军,等.肌肉填塞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9(2):155.
[2]陈立华,马建荣,陈善成,等.颅内蛛网膜囊肿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2(4):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