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示范校验收视频解说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验收专题片
黄河入鲁第一站,鲁西南广袤的大平原,美丽的牡丹城――菏泽,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一颗璀璨的明珠,五千年的历史悄然流过,留下太多的文明和传奇故事。岁月如风,古老而年轻的菏泽在改革开放中阔步前进。在浸润着牡丹花芬芳的菏泽市区,坐落着一所有40年历史的学校――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她是一所享有广泛社会赞誉的国家级重点中专。2012年6月,学校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获得三部委批准,我校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学校围绕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数控技术应用3个重点专业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家政服务培训两个特色项目,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要求,将建设内容分解成59个子项目共计393个验收要点,经过全体教职工两年的不懈努力,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项目建设的成效
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高。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了3个重点专业“理实一体+顶岗实习”、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课程体系及符合行业企业的专业课程标准,建成了10个校内实训基地,新增了16个校外顶岗实训基地,专业建设水平、教学质量得到了整体提升。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学校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形成了多元化办学模式,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各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实训基地“三大合作”机制,形成了了一整套科学、合理、指导性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的校企合作制度,实现了校企合作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教师素质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建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与“互聘共培”师资队伍的长效机制,实施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和服务企业制度,实现学校与企业人力资源共享、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互聘互兼。打造了一支教学质量高、“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
内部管理科学规范。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测体系,进一步规范学校内部质量管理,促使学校的教育服务管理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学校积极承担企业和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开发满足菏泽区域经济建设需求,服务鲁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培训项目,建成菏泽市优质中职教育基地、企业培训基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校园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扩建、升级数字化校园软硬件设施,建成了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完善数字资源信息门户网站,成功构建共享型资源网络教学与服务平台,整合教学与管理资源,为实现“一体化”教学、网络自学、日常管理等提供全面信息化技术支持,学校教学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
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示范作用有效彰显。通过示范校建设,学校办学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菏泽乃至全省示范校交流合作的窗口,在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特色办学等方面发挥着骨干、示范、引领作用。
项目建设的保障机制。学校成立了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设立了示范校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成立项目经费管理组、监督与宣传组,以及计算机应用等5个项目工作组。多次召开校长办公会、全体教职工大会、项目建设论证会、培训会、调度会,分工负责,全员参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校园网开辟了国家示范校建设专栏,定期编制示范校建设《工作简报》,建立了项目建设的保障机制。
项目建设成果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计算机应用专业,建立了“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利用计算机互动功能和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法,利用互动、启发、引导、自主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做中学”。
会计电算化专业,形成了“校企合作、仿真实训”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实训为主体的“岗位模块教学”课程体系,搭建了“校、企、社”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开发引进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完成了13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并充实完善了2门优质核心课程。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专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专家共同组建了数控
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利用本专业办学实践经验和收集的行业需求信息,完善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学生职业生涯的核心培养目标,确定了覆盖整个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新型课程体系。
3个专业的教师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中英文打字》、《成本会计》、《数控车床实训教程》等6本一体化教材。学校对3个重点建设专业率先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并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在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推动下,我校学生近三年在省级、市级技能竞赛和文明风采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技能鉴定取证考试,毕业生双证通过率高达96.2%;出台了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方案, 3个重点专业21门课程全部实行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取得良好的效果。
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加大教师培训投入,拓宽培养渠道,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两年来,3个重点专业共培养专业带头人6名,骨干教师27名,双师型教师28名,新增企业兼职教师41名,并取得丰硕的教研成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学校成立了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的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与厂长对接、教师与师傅对接、专业与岗位对接、学生与员工对接、学习与生产对接。寒暑假期间,学校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1个月的专业教学见习,学生工学交替达100%。建立完善的校企互访制度,完成了对相关企业的调研并与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搭建了由学校、合作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新建了10个校外实训基地。3个重点专业分别与省内外4家企业合作成立了
“订单班”--“花冠班”、“三信店长经理班”、“无锡健鼎班”、“上海汇众汽车班”。“订单班”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管理人员全程参与“订单班”教学,实习期结束后,考核合格的毕业生优先留在合作企业就业,选择理想就业岗位。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特色项目建设。在原有2 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基础上,通过外出学习、进修和培训,培养了34名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超额完成了建设目标,壮大了心理咨询师队伍。选派优秀教师到对口专业进修,定期聘请国内知名的心理学专家来校讲学,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投资70万元,建立了数字多媒体综合功能室、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团体活动室、宣泄室、心理测量室、音乐放松室、音乐催眠室等12个功能室。功能室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学校,面向社会,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和周边学校学生的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经过努力,一个立足本校,面向社会,设备完善,功能齐全、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社会效益显著的多功能、开放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初步建成。
家政服务培训特色项目建设。加强项目队伍建设,成立了家政服务培训特色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抽调6名专职工作人员、4名兼职教师组成项目建设组。选聘校内培训教师10人,聘请菏泽市立医院、长虹家政等公司经理、培训师12人组成外聘教师队伍。面向社会开展了家政服务员、月嫂、老人护理培训班15期,累计培训学员800余人。加强培训室、实训室建设,新建烹饪技术实训室、养老护理实训室,新建实训场所500余平方米。建设对外服务门店2处,加盟连锁店1处,为学员开辟实习、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