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 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合集下载

教学原则知识点总结

教学原则知识点总结

教学原则知识点总结教学原则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原则,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标准。

教学原则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原则,才能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下是教学原则的知识点总结:一、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是指教学者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预期达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水平、特长和兴趣爱好,能够实现教学任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技能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操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教学目标的设置原则教学目标的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要明确、具体、适当、可操作、可评价、可达到,以及符合学科教学规律、学生的实际需要、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分类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实践操作技能等内容。

2. 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要科学、全面、系统、自然、生动、可操作、体现社会实践。

三、教学方法1. 教学方法的基本概念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体验法等。

2. 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环境的条件来进行选择。

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使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手段1. 教学手段的内涵和分类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资源。

教学手段包括教学用具、教学设备、教学技术、教学资料等。

教学论(本科)(第七章)

教学论(本科)(第七章)

三、读书指导法 (一)定义 教师通过讲读,指导学生阅读来理解教材内容,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的方法 在语文、英语学科运用最广泛。 (二)操作程序 科学性材料。部分到整体 艺术性材料。整体-部分 1.教师范读 2.学生分段读 3.谈话 4.复述 (三)操作条件 掌握读书方法 带着问题读 边读边思 边读边想
第三节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主 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 讨论法和阅读指导法 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主 要包括: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 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练习法和实习作业法。
一、讲授法: (一)定义 讲授法是教师有系统地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 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 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于传授新知识, 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 进行。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142 . (二)操作程序 1.讲授前的准备:讲授题目;讲授目标;讲授提纲;讲授时间;讲授要采 用的直观教具;检查教授效果的方法 2.讲授的实施: (1)出示讲授提纲; (2)分步讲授,注意举例 (3)每部分小结一次; (4)检查讲授效果; (5)讲授完毕后,进行总结; (6)检查讲授效果; (7)巩固讲授效果。
学习目标
对教学方法的理论学习,你应该会: 1.区分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教学手段、教 学内容。 2.理解教学方法分类的依据 3.理解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的含义,操作程 序和运用条件 4.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方法 5.找出课例中所用的教学方法并进行评价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概念

第九章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方法精品PPT课件

第九章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方法精品PPT课件
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学习的主体
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主要信息
教学手段——教师有效传递信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二、教学过程的理论
(一)教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教学理论,亦即“教学论”,是研究教学过程规律 及其应用的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 主要在于揭示教学规律。
(二)教学理论的历史演变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任务的实现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即教学过程, 它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 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能、增强体质,形成一定 思想品德和世界观基础以及审美、劳动观点和相应的行为 方式,从而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
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四个要 素组成。
第九章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 则、方法
本章内容构成: 第一节 教学过程 第二节 教学原则 第三节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理解教学过程的概念,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理 论;理解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掌握教学过程 的阶段和教学的基本环节;理解教学原则的内涵 及要求,掌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操作程序。
★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的意义 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检查和衡量学生学习状况和水
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效果。通过 作业批改,教师可以不断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并据此对教 学进行调整。
2.课外作业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1)作业的内容 (2)作业的质和量 (3)对作业的要求 3.作业的批改与讲评
(四)课外辅导与答疑
(五)学生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学生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的意义 (1)学校领导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情况 (2)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情况 (3)家长可以了解自己子女的情况 2.学生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的方法 检查:(1)考查(课堂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 验);(2)考试(口试、笔试、实践考试) 评定:(1)百分记分法;(2)等级制记分法;(3) 评语法。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教案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教案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教学设计。

3.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生物、生命现象、生物分类等。

2. 生物学研究方法:观察、实验、调查、比较等。

3. 生物学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等。

4. 生物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5. 生物学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生物学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原则和设计。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生物学教学方案。

5.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设计,总结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小组讨论效果: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学教材、教学论教材。

2. 辅助材料:生物学实验器材、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

3. 网络资源:生物学相关网站、教育论坛、教学视频等。

六、教学实践与反思1. 教学实践: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生物学实验、观察和调查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反思: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学调整:根据教学实践和反思,教师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七、生物学教学评价与反馈1. 形成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持续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

2. 终结性评价:学期末或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知识的全面考核。

3.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教师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生物学素养。

八、生物学教学拓展与延伸1. 学科交叉:结合其他学科,如数学、化学、物理学等,开展跨学科教学。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来说,掌握好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我们来谈谈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律。

首先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化需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

其次是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

最后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地制宜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文化背景和学习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其次,我们来谈谈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首先是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最后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和场景,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论述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论述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论述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运用的教学手段。

教学原则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普遍规律,是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准则;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育手段和操作步骤。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论述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的原则:2.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因此教育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个体化教学来让每个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

4.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与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实验、讨论、游戏等,教师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的方法:1.概念教学法。

概念教学法是通过讲解、对比、归纳等方式,将知识内容系统化地呈现给学生。

教师可以使用逐步推进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地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问题解决法。

问题解决法是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探寻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学习活动,通过合作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分享和合作,通过互帮互助和互相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4.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实验等方式,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教学基本要素理论汇编

教学基本要素理论汇编

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 一切办法的总和,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 括学生的学法,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 “学”相互协同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方法, 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2019/1/8
同济大学职教学院
陈永芳
教学方法的基本要素
教师 学生 教师
广义的
知识 载体
传授理论 传授技能 发展智力 ……
“学”与“习”并重 巩固,不仅可以熟记已学的 知识,还能起到知新的作用。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中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 知识、技能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达到熟练的程度,需
要时能及时、准确地再现。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夸美纽斯:只顾传授知识而不注意巩固的教学,等于“把流水泼 到一个筛子上”,结果什么也没留下。


教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原则 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教学媒体) 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评价
为什么教
教什么 怎么教 用什么教
教得如何
教学基本要素理论简介
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一. 二. 三. 四.
2019/1/8
同济大学职教学院
陈永芳
一. 教学方法
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7. 系统性
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所传授的科
学、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知识掌握 顺序,循序连贯地进行教学。合乎规律的急进,无益而有害。 夸美纽斯:“自然从容易进到比较困难的”,“教材的排列能使学生知道最 靠近他们心眼的事物,然后去知道不大靠近的……”,“使今天所学的能巩固 昨天所学的,并为明天所学的开辟道路”。
赫尔巴特:“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主张应培养“有道德 的人”。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理论
1.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1.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2.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法 2.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法 3.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 3.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 4.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法 4.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法 5.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 5.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 6.加涅针对学习条件的指导教学理论 6.加涅针对学习条件的指导教学理论 7.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理论 7.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理论
⒈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和全面性; ⒈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和全面性; ⒉启发性原则——通过提问、设置情境、提供信息 ⒉启发性原则——通过提问、设置情境、提供信息 ⒊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 ⒊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 ⒋循序渐进原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⒋循序渐进原则——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⒌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 ⒌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 ⒍ 及时反馈原则——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及时反馈原则——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由于发现教学法存在的局限,因此一般不作为常规课的首选教学法。但 在教授解决问题的技能、激发好奇心、鼓励自我指导的学习时它可作为 一种补充程序。 发现教学法实施过程的步骤: ①选择探究的问题,明确要发现问题的方向和目标; ②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和兴趣; ③引导学生猜想、臆断等,教会探索的方法; ④归纳总结,上升为概念和原理,得出结论; ⑤将知识转化为活的能力。 “四阶段说” 发现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①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或 必须解决的问题。 ②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 假设。 ③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④根据实验获得的一定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教师在应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把教材划分为一个个的发现过程, 制定出具体要求。关键在于恰当地确定学生独立探究、力所能及的“最 近发展区”。只有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问题情境最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只 要跳到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时,学生的探索和智力才能就会得到发 展。

教学基本要素理论

教学基本要素理论

合什么教学原则。
以5 ~6人为一组,自由组合,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2016/12/11
同济大学职教学院
陈永芳
三. 教学目标

通过教与学的活动要求学生掌 握哪些知识或技能,培养怎样 的态度和认识 不仅仅是专
业教学目标

包括课程的总目标和教学单元 的子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的作用
• 使学生和教师都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 • 帮助师生有效地评价学习效果;
赫尔巴特:“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主张应培养“有道德 的人”。


第斯多惠:“任何真正的教学莫不具有道德的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物理、化学、天文、数学等科目的讲授过程为培养学 生科学的世界观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

2016/12/11
同济大学职教学院
陈永芳
源于孔子的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学生用熟悉的要素改组问 题,使其处于自己熟悉的 情境里
运用
按照熟悉程度,对问题进 行分类
选择适合于问题的抽象概念(理论、 原理、观念和方法
用抽象概念解决问题
领会 解决问题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1. 接受和注意 学生愿意注意某些特定的现象或刺激。
如对教师讲的 内容愿意听。
如在课堂上愿意发 言,认真做实验。

对于学生不仅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而且要“退而省其私”:观 察、考查学生课后私下的言行举止,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 况。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等水平
以上的人,可以教给他高深的知识;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教
给他高深的知识。
2016/12/11
同济大学职教学院
陈永芳

教学论

教学论

《教学论》一、名词解释1.教学论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帮助教师形成教学思想,以及运用最优化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一门学科。

2.教学现象教学现象是课堂教学中物质环境、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直观映像或直接呈现。

3.教学教学是教师引起、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过程,其基本功能是传授知识、培育能力、涵养品性、助长生命,整体地促进学生成长。

4.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于教学过程的规律性的认识,制定出来以指导教师教学实际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事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和标准。

它规定了当教学活动结束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变化。

6.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而规定的,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总和。

7.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依据课程计划的规定,以纲要的形式对某一具体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变形的纲要性文件。

8.教科书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课程标准和一定教材理论编制的系统阐释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可以说,教科书是学校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9.分科课程分科课程也叫科目课程、或叫显性课程。

它是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各门科学中,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

10.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它是打破科目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11.教学资源所为教学资源,就是指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蕴含了特定的教育信息,可以提供给学习者使用,能帮助和促进他们学习的各类信息资源。

1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它具有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确定教学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教学过程与设计内容

教学过程与设计内容

教学过程与设计内容引言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学生的特点、学科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等。

本文将探讨教学过程的设计内容,为教师提供有关教学设计的参考。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设计教学过程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适应性原则:教学过程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设计。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为他们提供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灵活性原则:教学过程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应对不同的学生需求和教学环境变化。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3.启发性原则:教学过程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多样性原则:教学过程应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形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内容1.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

教师需要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指学生在该课程中应该掌握的具体知识内容;能力目标指学生在该课程中应该培养的能力和技能;情感目标指学生在该课程中应该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效果。

2.启发性教学的设计启发性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思维冲突,促进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实验、案例分析等启发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论第五章教学原则

教学论第五章教学原则
个?”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
相觑。突然有几个同学用右手尖点了一下 右手心,“半个”,
• 还有的同学两手心相对并不合上,表示 “半个”。熟悉的生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 们的注意力,有的同学不由自主地说: “半个”。吴老师继续说:“对,半个。 半个该怎么写呢?小朋友们,能用你喜欢 的方法来表示一个桃子的一半吗?”教室 里立刻热闹起来,有的同学接过老师手中 的粉笔,跑到黑板前画图、写汉字。吴老 师认真地看着同学们的板书,孩子们用不 同的方式表示着自己心中的“一半”。
但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认识实质上没有 超出经验总结或经验结晶的水平,对教学客 观规律的概括水平还比较落后,这一点从教 学原则的数目多达几十条可见一斑。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教学研究中,
人们对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要求之间 的界限尚不很清晰。从而导致对教学过程中 基本矛盾划分的基础或所采取的标准多种多 样,提出或建立教学原则的着眼点也就各不 相同,自然也就带来教学原则的纷繁杂乱、 界限不清的局面。

• (5)系统性原则 • (6)直观性原则 • (7)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原则 • (8)量力性原则 • (9)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原则
2。吴杰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12个) (1)密切师生关系原则 (2)引起动机原则 (3)有意识和无意识协调统一原则 (4)启发诱导原则 (5)及时反馈原则 (6)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
•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 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 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 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 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数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第2章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专题四:数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数学教学原则1.数学教学原则若干观点概述(1)一般教学原则概述我国学者王策三先生在其著作《教学论稿》中提出了八条教学原则:①关于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②关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③关于学生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统一原则;④关于系统性原则;⑤关于直观性原则;⑥关于巩固性原则;⑦关于量力性原则;⑧关于因材施教原则。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所编的《教育学》则提出四条一般性的教学原则:①全面发展的方向性原则;②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③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相统一的原则;④因材施教的原则。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四条一般教学原则:①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②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③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④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四条一般教学原则:①动机原则(学习的心理倾向);②结构原则(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③程序原则(教学有合理的程序);④反馈原则(恰当地处理学习反馈问题)。

在以上所介绍的几种教学原则体系中,赞可夫的体系在我国教育理论界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王策三先生提出的原则体系显然受到前苏联教学原则体系的很大影响,通过实践的不断完善和充实,受到了比较普遍的认可,在我国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提出的原则体系,到目前为止,是我国学者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中包含条文最少的体系,但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因此也受到比较普遍的肯定。

布鲁纳的教学原则体系比较充分地考虑了动机、兴趣、好奇心等非认知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同时还强调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以及直觉思维,因此,布鲁纳的教学原则体系反映了当代哲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我国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了解和接受。

(2)若干数学教学原则体系简介在我国影响较大的数学教学原则体系:全国十三所院校协作编写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一书提出了数学教学必须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①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②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④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论(第一章:绪论)

教学论(第一章:绪论)

教学论的发展期(20世纪早期)的特点
第一,在深入探讨已有的 “为什么教学” 、 “教学是什么”、“教学什么”和“怎样 教学”等问题的同时,重新提出了“应该 怎样教学”的问题,这实质上就是“教学 价值”问题。
三、教学论的发展期—— 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的背景



从经济上来说,资本主义从自由走向垄断,再到多样 化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社会主义经济。与此相应, 教学思想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 展影响深远。 从政治上来说,战后,资本主义民主呈现多元化的趋 势,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则是一元化的发展趋势。 从科学技术来说,新的科学技术使知识总量大增,教 育技术也有很大发展。 从教育背景来说,从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教育, 到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普遍进行教育改革,延长义 务教育年限,加强科学教育,改革课程与学制,精英 教育、天才教育、创造教育和终身教育得到认同。 所有这些使教学论的发展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近代教学论的三个阶段
17 世纪 —— 现实主义教学论,代表人物是捷克 的夸麦纽斯与英国的洛克; 18 世纪 —— 儿童发展理论的初步建立,代表人 物为法国的卢梭与瑞士的裴斯泰洛齐; 19 世纪 —— 传统教学论的形成,时代造就了德 国三位大教育家:赫尔巴特、福禄倍尔、第斯 多惠。


近代教学论的特点
现代教学论的特点
(1)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 (2)重视教学的科学化、民主化; (3)重视知识、智力与个性的和谐 发展; (4)百家争鸣,学派林立。
现代教学论的主要流派


实验主义教学论(20世纪初); 实用主义教学论(20世纪上半叶); 永恒主义教学论(30-50年代盛行); 要素主义教学论(30年代产生); 新行为主义教学论(30年代开始流行); 人本主义教学论(50年代开始流行); 结构主义教学论(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

教学论中的教学原则

教学论中的教学原则

教学论中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是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教学原则的正确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程度、性格、兴趣、能力及学习经历等因素,因人而异地对待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取启发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发现规律、创造新思维和新知识。

三、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逐步推进教学进程,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互动原则
教学互动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要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五、生动形象原则
生动形象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图表、实物等多种手段,使教学内容有形象性、具体性和可视性,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六、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评价性原则
评价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学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

中学教学过程首先要求师生要明确中学教学的总目标以及每一项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中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的原则。

这个教学原则反映了中学生认识活动中感知与理解、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4、启发性原则。

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

教学活动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要按照学科基础知识的逻辑循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6、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中学生个体之间往往存在着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中学教学的基本方法: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主要有讲述、讲演、讲解等形式。

教师运用讲授法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传授大量的基础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授的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2、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比较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采用谈话法教师要事先准备谈话内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谈话提纲;谈话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谈话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3、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方法。

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

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
• 现代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作了如下概括:确 定教学原则的重要因素是:由社会发展的需 要所决定的教学目的;作为教与学相互结合 的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这种客观规律 去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具 体条件。
• 1.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努力去探索、分 析和发现它,并在教学实践中予以运用。

第二节 小学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内涵及分类 (一)小学教学方法的内涵 小学教学方法是小学教师引导小学 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 动的途径和手段,包括小学教师教的方法 和小学生学的方法。
(二)小学教学方法的分类
根据教学任务 根据信息的接受与表达的方式 按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特点
教育界普遍认同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形态来进 行分类:以语言表达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观 察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教学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 (2)从多方面入手联系实际。 (3)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八)因材施教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的内涵 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实 际发展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2.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针对不同学生选用不同方法。 (3)注意培养有天才的学生。
• 2.教育目的
教学总是要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服务,因 此教学原则的确立也离不开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与分 析。
• 3.教学经验
教学原则源自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而这些经验的概括通常包含了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 一定程度上的认识。
三、小学教学原则的内容
• • • • • • • (一)直观性原则 (二)启发性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 (四)巩固性原则 (五)量力性原则 (六)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五)指导学生学习 • (六)注意学习表现 • (七)适时给予反馈 • (八)评定学习结果 • (九)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指导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
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
• (一)传授知识

传授知识是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的基
础,因而是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功能。而技能的形成、智
(1)开始阶段(2)中间阶段(3)结束阶段。 • 练习的基本要求是:
(1)使学生明确目的和要求(2)精选练习材料(3) 掌握正确的方法(4)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5) 注意系统性、经常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6)要有 反馈(7)方法多样化,引起学生举,使其保持注意力。
一、 教学方法
8、实验实习法 实验实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操作
仪器设备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9、发现法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 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0、情境教学法
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 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 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使学 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二)提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提出,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在心理上有所 准备:将要学习什么和怎样进行学习。教师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就 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一、教学过程的要素
(三)唤起已有经验
在提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准备之后, 教师进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唤起学生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已有经验。 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能和个性的发展,又能够反过来促进知识的增长。而且
,知识传授又是和技能的形成、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互相
交织在一起,相成相成,互为因果的。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 (二)形成技能

形成技能的过程和传授知识的过程是统一的,技能和
知识也是互为青蛙表里,互为依存的。技能可以分为智力
技能和动作技能。
• (三)培养智能
一、 教学方法
• 6、参观法 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观察,接触客观
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和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 法。
一、 教学方法
• 7、练习法 • 为形成一定技能、技巧,培养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
指导下反复多次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方式的教学方法。按 练习目的可分预备性练习、训练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按 练习内容可分心理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和文明行为习 惯练习。 • 练习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
现代教育学
教育学院 xx QQ:xxx
第七章 教学论
教学过程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课堂管理 教学组织
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要素
加涅认为,构成教学过程有九个要素。 (一)引起学生注意
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因素。 要引起学生对学注意,通常有如下做法: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变化教学情境。 (3)结合学生的经验,从已知到未知。
一、 教学方法
• 5、演示法 • 演示法,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
或采用现代化视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 法。学潮法常与讲授法配合使用。其实施要求是:
(1)按照教学任务和教材逻辑事先考虑好演示目的、所 用教具以及 在何时用何种方法等。 (2)用以演示的对象,能突出显示所学材料的主要特征 (3)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 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以区别其主要特征。 (4)全部组织工作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发展 求知欲、主 动性和抽象思维。
(1)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别 的事物 、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形、声、 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信息的抽 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
(2)它能提供代替的经验,使抽象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 象化,从而使教学、学习变得容易,既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也容 易转向抽象概念化。
(面来说,就是教会学生 学习;从学生方面来说,就是运用他容量有限的短时记忆的知识与 其长晃动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相结合,从而学到新知识,并将其输入 长时记忆中存储起来。以教材为中介所构成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始终是相互作用的,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
一、教学过程的要素
第二节 教学原则
•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 •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
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 为了使学生能自学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学科结构,教师必须 注意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讲授: • (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 实际; • (2)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 • (3)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等。
第四节 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了解学生的需要 (二)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三)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 (四)建立教室常规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一)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 (二)学生定型期望
定型期望是指人们对某一种职业或职务类型的人,在行为表 现、动机和意向方向的期望。 (三)班集体的特点 (四)教师的行为方式
一、 教学方法
• 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重要的依据有四点: • (1)依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 (2)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 (3)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选择教
学方法 • (4)依据现代技术设备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一、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亦称:“口述教学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
第二节 教学原则
•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 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 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 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1)实物直观(2)模拟直观(3) 语言直观
第二节 教学原则
(四)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
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获得最佳的发展。 (五)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 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 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 (六)巩固性原则
4、随机管理策略 5、自我管理策略 6、行为练习策略,又称“直接教学”
三、教学策略
• (二)发展性教学策略 其特点是:
(1)教学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2)多样综合的教学模式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4)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5)研究学科特点,把握学科教学过程规律,融 合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形成教学个性风格,使学生 在整体优化的教学氛围中得到生活活泼主动的发展。
一、 教学方法
2、谈话法 亦称“回答法”或者“提问法”。师生通过相互提
问,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获取 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增进记忆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 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启发式谈话,主要用于传授知识 与创造性复习旧知识。二是问答式谈话或再现式谈话, 主要用于巩固与检查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有效使用的条 件是:教师具有较强的教材驾驭能力与应变能力,能在 新的教学情境中抽象、条理、设问出最基本的教学问题 。谈话法是教师劳动中最富有创造性的一部分,它使教 学内容处于不断转化之中。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 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 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 生的身心发展。
第三节 教学方法、技术和策略
一、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和种类 美国教育家克拉克和其斯塔尔把教学方法定义为:
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组织和使用教学技术、教材、 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的方法。分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两部分。
(3)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 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
(4)能增进效率 (5)能提高信息的增值率,扩大教学规模。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 (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方法 1、课堂播放教学法。 主要有两种(1)演播法(2)插播法 2、远程播放教学法 主要有两种(1)现场直播法(2)录制播放法 3、程序教学法 4、机器考查成绩法 (1)课堂应答分析器考查法 (2)声像记录分析法 (3)计算机考查法
教师行为的相关因素: 1、强制性的因素;2、亲和性因素;3、操作性因素
三、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指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是指班集体
的情绪状态。它影响着群体的集体精神、群体的价值以及 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

培养智能是在传授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基础上,在传授
知识和形成技能的统一过程中进行的,三者之间有着极为
密切的联系,是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统一体。
三、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 (二)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三)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
1、教育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2、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四)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
一、 教学方法
• (三)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 一般教学方法的实话都要具有五个步骤:
• (1)引起动机 • (2)呈现教材 • (3)举例说明 • (4)归纳概括 • (5)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