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卫生信息化工作规划

卫生信息化工作规划

鼓励社会监督,拓宽监督渠道,提 高监督效果
汇报人:XX
Part Three
建设目标:提高卫生信息化水平,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建设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确保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建设目标:提高卫生信息化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建设内容:建立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卫生信息共享平台,推进电子 病历系统建设等 建设步骤:制定建设方案,组织开发,测试验收,推广应用等
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的管理与考核: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考核机制, 确保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 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训与发展: 针对不同层次和岗位的人员进行培 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整个队伍的素 质和能力。
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地区和行业的交流与合 作,促进人才队伍的成长和发展。
完善卫生信息化法规体系,规范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行为。
加大卫生信息化投入,保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资金需求。 建立卫生信息化考核评估机制,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卫生信息化工作进行 监督和评估。
资金来源:政 府拨款、社会 资本、企业投 资等多渠道筹

资金使用:用 于卫生信息化 基础设施建设、 技术研发、人 才培养等方面
制定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明 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评估标准。
建立卫生信息化人才库,吸引和留 住优秀卫生信
添加标题
加强卫生信息化人才培训,提高现 有卫生信息化人才的技能和素质。
建立卫生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鼓 励优秀卫生信息化人才脱颖而出。
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的构成:包括 技术专家、项目管理人员、技术支 持人员等。
建设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法规等

2023年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

2023年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

2023年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引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卫生系统建设的重要方向。

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本文将针对2023年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提出具体的方案,以期推动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内容】一、优化卫生数据管理1. 建立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实现电子病历的全面覆盖,实现病历的电子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实现医生之间、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2. 加强卫生数据的采集和整合: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对患者基本信息、医疗费用、医疗质量等数据进行统一采集和整合,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

建立健全统一的卫生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开放和安全。

3. 加强卫生数据的质量管理:通过建立卫生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卫生数据的质量监控和评估。

推动医疗机构完善基础数据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推动医疗信息化应用1. 发展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远程诊疗、远程监护和远程咨询等服务。

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可以方便患者就医,减少就医成本和时间,同时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推广移动医疗应用:通过推广移动医疗应用,实现患者自主预约挂号、在线咨询和健康管理等功能。

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移动医疗应用随时随地查看和处理病历、开具处方和进行远程会诊等操作,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3. 加强医疗大数据分析:通过对海量的医疗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为医疗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健全医疗大数据分析平台,推动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三、加强信息安全保障1. 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完善的信息安全政策、技术措施和管理流程。

卫生健康规划发展及信息化工作要点

卫生健康规划发展及信息化工作要点

卫生健康规划开展及信息化工作要点1、扩大数据互联互通范围。

扩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范围,推动区域内去流程化进程和数据协同能力,一是建设全员人口库,接入省全员人口数据,推进疫苗接种预约相关惠民应用建设;二是推动与政务平台的数据交互,提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协同能力,加大与公安、医保、民政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三是接入驻芜省级医院、局部民营医院等数据,丰富区域内诊疗信息。

2、强化平台数据标准归集。

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和惠民效劳平台升级,推动实现全市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数据的采集、会聚和分析。

以数据资源为核心,继续开展“百日数据归集会战〞,通过收集数据需求,梳理数据来源,落实归集任务,解决存在问题等几个步骤,夯实平台数据根底。

一是继续抓好市属公立医院数据上传的质量。

依据芜卫规信文要求持续做好数据质量整改工作,尽快落实2022年、2022年各医疗机构已申报的各项电子病历相关的升级改造工程,如市三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六院、市中医院的电子病历升级改造工程;市一院的智慧门诊、智慧病区工程;市二院的电子病历、HIS维保工程和改造工程。

二是重点推进各县〔市、区〕的医疗数据归集,提升县〔市、区〕级数据互连互通能力。

三是在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免疫规划、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云平台〕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升级的根底上强化公卫数据的归集和共享利用。

3、重点推进分级诊疗系统建设。

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建设全市分级诊疗系统,建立接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HIS系统的双向转诊系统;打通区域LIS、心电、PACS等远程会诊系统,初步实现医共体内的检查结果互认根底;贯穿家庭医生信息系统与惠民平台预约挂号效劳,打造全市统一的预约号源池,实现门诊、住院、检验、检查皆可预约。

二、强化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提高业务系统效劳效能4、落实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和标准。

全面推动国家、省各项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落地,应用ICD10标准,落实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实名制。

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及其发展规划

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及其发展规划
健全规章制度
制定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建设、 管理、应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强化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支撑
加强人才培训
开展卫生信息化人才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
鼓励科技创新
加大对卫生信息化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 强合作。
推动技术应用
积极推广先进的卫生信息化技术,促进新技术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
建设目标
加强卫生信息安全防护,保障 信息安全和体系 ,包括安全审计、入侵检测、
数据备份等。
建设要求
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提高 信息安全意识,确保信息安全
防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远程医疗服务与协同平台
建设目标
01
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
远期目标(7-10年)
全面实现卫生信息化,构建智慧型卫生体系, 推动卫生事业现代化。
03
重点领域与项目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目标
推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 卫生机构的信息网络建设,提 升网络带宽和数据处理能力,
满足卫生业务需求。
建设内容
加强卫生信息网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互联网、广域网和局域网等 ,实现网络高速、稳定、安全的 互联互通。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核心原则
需求导向
紧密结合卫生业务需求,针对关键 环节和瓶颈问题,优先发展信息化 基础设施和核心业务应用系统。
共建共享
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避免重 复建设和信息孤岛。
创新引领
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 ,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创新 发展。
服务民生
社会参与和共建共享
社会参与

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

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

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医院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制定一份全面的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构建先进、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医院信息化系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原则:- 用户导向:以医院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满足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信息化需求。

- 统筹协调:统筹协调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确保系统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 安全可靠:保护医院信息的安全与隐私,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和改进信息系统,适应医院业务的发展和变化。

三、发展策略1. 建设总体策略:- 全员参与:全员参与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

- 分阶段推进: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系统功能。

- 强化管理: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 合理投入:合理配置资金和人力资源,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 系统建设策略:- 统一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

- 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 数据共享:实现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 科学评估:对系统功能进行科学评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具体措施1. 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 网络建设:建设高速、稳定的局域网和互联网,支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 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保护医院的数据安全和隐私。

- 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更新:更新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临床信息系统建设:- 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全面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电子化记录和管理。

- 医嘱系统:建设医嘱系统,实现医嘱的电子化开具和管理,提高医嘱执行的准确性。

- 检验、检查系统:建设检验、检查系统,实现检验、检查结果的电子化记录和查询。

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及其发展规划

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及其发展规划

卫生信息化是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的重要举措
卫生信息化是改善 民生的重要保障
目的和任务
提升卫生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加强卫生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发展历程与现状
卫生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卫生信息化发展仍存在不足之处
02
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3
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卫 生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升级。
06
卫生信息化建设预期效果
提高卫生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完善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
加强卫生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提高卫生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推广数字化医疗设备
推广数字化医疗设备,包括智能医疗终端、医学影像设备等,提高医疗设备的数字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04
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发展思路与目标
总体思路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全面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卫生健康服务深度 融合,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管 理水平。
建设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适应国情、符合新医改要求的卫生信息 化体系,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 同,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重点
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县域 内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以疾 病控制、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为重点,完善相关 信息系统功能,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医 疗服务、行业管理为重点,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 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实施路径与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卫生信息化建 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 ,将卫生信息化建设纳 入医改目标和考核体系 。

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的通知

卫办发[2003] 74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直属单位:为积极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22 年》 (以下简称《规划》)业经2002 年10 月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修改并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并就加强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推动卫生事业加速发展。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部直属单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管理及业务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在规划制定中,要严格遵守: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业,经济实效,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既要满足近期的目标与任务,又要兼顾未来的开辟与发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及部直属单位请于2003 年 4 月底前将本单位的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及2003 年卫生信息化工作要点上报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为保证《规划》所制定的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与实施,应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各级卫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明确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卫生信息化工作。

四、要加大卫生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表明,信息化对于降低整个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明确需求、做好规划的基础上,要加大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

要把信息化建设投资纳入卫生事业经费预算,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专项投入,专项使用。

同时,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信息化建设投资应仿照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建立审批制度,选择先进、合用的软硬件产品,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努力实现以信息化投入促进效益增长,以效益增长加大信息化投入的良性循环。

2024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

2024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

2024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卫生系统信息化已经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诊体验的重要途径。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制定了2024年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患者就诊的便利性。

2. 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质量的监控和管理能力,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加强医疗数据的管理和分析: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数据的全面、准确、安全的采集和管理,为医后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三、建设内容1. 建立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电子病历的全面覆盖,推动电子病历系统在各级医院的应用。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的建立,提高医生开单和查询的效率,标准化医疗记录过程,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2. 建设健康档案平台:建立统一的健康档案平台,实现个人健康信息的全面管理和共享。

通过统一的健康档案平台,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3. 建设远程医疗系统:建立统一的远程医疗系统,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远程会诊、远程诊疗和远程监护。

通过远程医疗系统,提高医疗资源的分配效率,改善患者就诊的便利性。

4. 建设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实现医疗事故、纠纷的全面防控和监测。

通过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医疗质量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5. 建设医疗数据分析系统:建立统一的医疗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疗数据的全面、准确、安全的采集和分析。

通过医疗数据分析系统,对医疗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医疗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四、建设步骤1. 确定建设目标和内容:根据实际需求,明确2024年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2.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在确定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系统架构、技术选型、工期计划等。

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及其发展规划

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及其发展规划

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及其发展规划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卫生信息化建设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整体医疗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制定指导意见并进行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制定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法规: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促进卫生信息化建设与法律法规的相互配套和相互推进。

2.现有基础:评估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了解现有的信息化水平和资源,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持。

3.用户需求:认真听取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需求,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4.技术能力:考虑现有技术能力和发展趋势,选择适合的信息化技术和系统,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其次,制定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建设:加强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网络和通信设施、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软件应用系统等,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2.数据共享:推动医院和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效率,便于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进行诊疗和用药的无缝对接。

3.电子病历:加强电子病历的建设和应用,促进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提高诊疗过程的透明度和效率。

4.医疗质量管理:建立相关的信息化系统,提高医疗质量的监控和评估能力,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

5.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的效果,促进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为了保证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技术支持: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信息化素养,形成合力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2.安全保护: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的隐私和医疗机构的数据安全,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卫生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市制定了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旨在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体验。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实现卫生信息化全覆盖,建立健全的卫生信息化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2. 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分类推进、创新发展。

三、发展重点和任务1. 建设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a. 建立完善的医疗信息系统,包括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医疗影像系统等。

b. 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确保医疗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c. 推进互联互通,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2.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a. 推广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减少纸质文档的使用,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效率。

b. 建立远程医疗系统,提供远程诊断和远程会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c. 推动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对接,实现患者健康档案的共享和管理。

3. 加强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a. 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体系,包括数据采集、存储、整合和分析。

b.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医疗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为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c. 加强数据共享和开放,促进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4. 培养专业人才和提升技术水平a. 加强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相关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b. 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卫生信息化技术和设备,提升医疗服务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四、推进措施和时间安排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2.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3. 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卫生信息化的认识和接受度。

4.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五、预期效果和评估指标1. 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三年发展规划,以推动医院的数字化转型和提高卫生信息化水平。

本规划将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技术平台建设、信息系统整合、培训与人力资源、安全保障。

2. 技术平台建设为了推进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我们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技术平台。

具体工作包括:- 升级和优化网络基础设施,确保网络带宽和稳定性满足医院需求。

- 引入先进的硬件设备和服务器,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

- 配备适当的软件和操作系统,确保平台的功能完备和安全性。

3. 信息系统整合为了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我们需要整合医院各个部门和系统的信息资源。

具体工作包括:- 建立综合的电子病历系统,实现病历信息的电子化和共享。

- 整合各个科室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和共享。

- 搭建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给管理层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依据。

4. 培训与人力资源为了确保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提供培训和支持给医院员工,以提升他们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具体工作包括:- 开展信息化培训课程,提升员工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化应用能力。

- 建立信息技术支持团队,及时解决员工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招聘和培养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持续支持。

5. 安全保障为了保障医院卫生信息的安全和隐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

具体工作包括:-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加密和权限管理等。

-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防范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风险。

- 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确保医院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6. 总结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旨在制定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三年发展规划,从技术平台建设、信息系统整合、培训与人力资源、安全保障等方面全面推动医院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数字化转型。

本规划的执行将有助于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和社会对医疗的需求。

市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市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市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卫生信息化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新医改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

按照国家医药卫生信息化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市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一)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

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156所,其中:医院142所,乡镇卫生院12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5所(服务中心43所、服务站192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90所,村卫生室3388所,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血站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62所,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7所。

卫生技术人员4.2万人,共有病床数3.9万张,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分别为6.01人和5.58张。

(二)医疗机构信息化发展现状。

1.实现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理念转变。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得到广泛应用,已逐步从以经济财务为主线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拓展。

2.医院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

80%二级及以上医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基本完成医保联网。

毓璜顶医院建立了以质量控制为核心,覆盖全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了医护工作站、电子病历、移动医护、LIS、PACS、手术麻醉、物流管理、全成本核算、办公自动化等80余个子系统,信息系统的应用广度及深度均居国内前列。

山医院、莱阳中心医院在电子病历、临床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等方面积极跟进,为我市卫生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协同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公共卫生机构信息化发展现状。

1.在疾病控制信息化建设方面。

依托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三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网络系统。

建成全市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14个信息工作站、181个信息客户端联网,市、县、乡三级儿童接种个案信息共享。

2.在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方面。

建立了以120急救医疗资源综合调度为基本内容的应急指挥系统。

3.在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方面。

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行业也逐渐迈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效率并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制定一套完善的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数据管理、电子病历、远程医疗、医疗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二、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的核心。

在信息化时代,医疗机构产生的数据量巨大,如何高效地管理这些数据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完善的医疗数据管理系统是一个必要的举措。

首先,医疗机构应统一数据标准,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

同时,完善数据分类和归档机制,方便医疗工作者查询和利用相关数据。

其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医疗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以提供全面的医疗信息支持。

例如,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识别疾病趋势,提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三、电子病历电子病历是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基础,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可信、可靠、可用的电子病历系统,是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首先,医疗机构应统一电子病历标准,确保不同机构、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

同时,加强电子病历的安全性管理,防止病历信息泄露和篡改。

其次,利用智能化技术,提高电子病历的利用价值。

例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帮助医师分析病历数据,给出诊断和治疗建议,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性。

四、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有助于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便利度。

首先,建立跨地域的远程医疗平台,整合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实现一站式就医服务。

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平台,随时随地接受医生的远程诊疗和咨询服务。

其次,建立远程医疗标准和规范,确保医疗质量。

例如,制定远程医疗诊断的技术规范,明确医生的资质和权限,规范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医疗资源共享医疗资源共享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医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医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已成为医疗机构重要的战略方向。

信息化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制定一份医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对于指导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计划旨在明确医院信息化目标,制定发展策略,确保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二、目标及原则1.目标:构建一个全面信息化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高效、准确、安全的医疗服务。

2.原则:逐步推进,按部就班,注重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

三、战略方向1.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建设齐全、稳定的硬件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终端设备等,为信息化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2.医院内部信息流程的整合:建设整合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多级权限管理、信息共享和无纸化办公。

3.医院与社会各方面之间的信息交互:建设与患者、政府、医保、药店等各方面的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效率。

4.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医疗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比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

四、重点任务1.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实现全院范围内信息的有效管理与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建设电子病历系统:实现病历的电子化管理,提高病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3.建设医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用设备的数字化管理,提高设备的维修、保养和使用效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建设医疗影像系统:实现医疗影像的数字化管理,方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5.建设远程医疗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医生与患者的远程沟通和诊断,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方便患者就医。

6.建设医疗大数据平台:建立医院内部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医疗决策支持。

五、资源投入1.人力资源:组建专业化的信息化建设团队,包括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程序员、运维人员等,确保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024年医院信息化工作计划

2024年医院信息化工作计划

2024年医院信息化工作计划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医院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医疗质量,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患者体验。

为此,本文将提出2024年医院信息化工作计划。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将医院信息化水平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2. 任务:a) 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包括电子病历、医院ERP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实现医疗信息的全面、准确、实时、安全的记录和管理。

b) 搭建医院大数据平台:建立医院大数据中心,整合医疗、科研、教育等各类数据资源,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c) 推进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建立以临床路径为核心的医疗质控模式,利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d) 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医疗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

e) 促进信息共享与协同:建立与其他医院和医疗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医疗信息的流动和互联互通,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信息化发展趋势,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时间表。

2.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电子病历、医院ERP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能完善。

a) 电子病历系统:推进全院范围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实现病历的电子化、共享化和长期存储。

b) 医院ERP系统:建设全面、集成的医院ERP系统,实现医院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c)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实验室检验、结果和报告的全自动化管理。

3. 建设医院大数据平台:建立医院大数据中心,整合医疗、科研、教育等各类数据资源,推动医院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

a) 建设数据仓库和数据湖: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湖,实现医疗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

2023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

2023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

2023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本方案针对2023年的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和安排。

二、目标与愿景本方案的目标是在2023年实现卫生系统信息化全面覆盖,建立高效、安全、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基于此目标,我们的愿景是建立数字化医疗信息生态圈,实现医患间的无缝连接、医务人员的高效协同工作和医疗资源的智能调度。

三、建设内容1. 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 建立全面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电子病历的全覆盖和信息共享。

- 强化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管理,确保电子健康档案的安全可靠。

2. 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引入先进的信息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

- 改进医院流程和服务模式,提供便捷的挂号、缴费、预约等服务。

3. 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 推动医疗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设备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分析,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维护管理水平。

- 构建设备监控和故障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远程医疗系统建设- 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远程会诊和远程门诊。

- 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包括远程图文咨询、远程视频会诊等,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5.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建立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对医疗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和智能预警分析。

四、建设步骤和时间计划1.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需求调研、系统设计、开发测试、上线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分配。

2. 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

3. 在2023年中期前完成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医疗设备信息化建设。

卫生系统信息化发展规划

卫生系统信息化发展规划

卫生系统信息化发展规划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医疗卫生单位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卫生信息化应用初显成效。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广大卫生工作者大力支持、辛勤劳动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医疗卫生单位各自为政,过分强调部门利益、条块分割,形成“信息孤岛”现象,照成患者就医繁琐,重复检查,加重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为改善我市人民群众就医环境,根据卫生部、卫生厅相关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科学发展、实践为民宗旨的客观要求,我市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建设好我市卫生系统信息化就是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为惠民、便民基本措施,是提高服务质量,方便患者就医,解决社会难点、热点重要举措。

全面认识医院信息化是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市卫生系统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为开拓现代化医院建设提供了发展前景。

基于我市现有医疗环境,为更好的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减轻患者医疗支出,现制定市卫生系统信息化发展规划如下:1、全市就诊一卡通,统一就诊卡可有效的避免一人多卡,方便患者在各医疗机构就诊,是我市建立市级信息化平台的基础。

利用身份证普遍性、唯一性、实用性、真实性的特点,建立以身份证号识别患者的就诊模式,可有效的避免其它方法带来的一人多卡、多人一卡现象,逐步实现患者医疗信息共享,减轻患者医疗支出。

2、建立接口标准,建立市级卫生信息平台,需全市各级卫生单位共同努力。

在现有各卫生单位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制定我市卫生信息规范,统一信息标准,使我市卫生信息系统逐步向全市一体化过度,实现市级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同时结合农合、健康档案系统,达到居民健康信息的动态管理,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3、即时打印患者住院病历,病历是患者个人的重要资料,返给患者是卫生单位的义务。

安徽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安徽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

安徽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08-2012年)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及安徽省政府关于建设“数字安徽”的重要决策,努力推进我省卫生信息化发展进程,以适应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特制定本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一、《规划》背景当前,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实力、经济增长能力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未来五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奠基阶段,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同时提出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思想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具体要求,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数字安徽”建设的战略任务,并把它作为我省加强基础建设和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平台的一项重大举措。

国务院和省政府相继制定了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并加强了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宏观管理,各行业、各部门也相继启动实施了数字化工程,力求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促进现代化。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力推进我省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SARS以后,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显著的成绩:完成了卫生防疫网、卫生妇幼保健网、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等大型建设项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初见成效,覆盖省、市、县、乡公共卫生机构并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计算机信息网络基本形成;医院信息化取得实质性进展,70%以上的县及县以上医院使用了HIS系统,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为我省全面实现卫生工作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但应该看到,我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与其它行业和卫生事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规划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年)(修改稿)“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实现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的关键时期。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卫生信息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撑和保障。

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于方便群众就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药费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卫生信息化发展状况“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

卫生领域信息技术应日益普及,信息化基础建设得到改善和加强,卫生信息化工作制度和法治建设开始起步,信息化人才队伍得到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卫生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政府加大了公共卫生和应急反应信息系统建设力度。

建立国家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实现了传染病个案实时报告。

妇幼保健、计划免疫等业务信息系统逐步建立。

基本完成中央、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了应对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入。

绝大部分县级以上医院建立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一些医院已从单纯财务管理向临床管理建设转变,建立了以电子病例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优化了医院服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许多地区建立了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各地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县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基本建成,省、市级监管平台正在逐步实现联网管理和即时结报,对方便参合农民就医、减轻就医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以及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防范弄虚作假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卫生统计工作已经从手工报告向网络报告,从统计报表向个案数据报告方式转变,卫生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二、卫生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卫生服务本身固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卫生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相对落后于其他行业,总体上卫生信息化还不能满足当前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改工作的需要,目前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缺乏顶层设计和信息标准,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问题突出。

医疗机构内部的信息化功能强,但医疗机构之间的总体协同效果差。

标准化建设薄弱,纵向卫生业务系统的功能强,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信息同享和业务协作机制,系统之间信息不能互通,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问题突出。

(二)组织机构建设滞后,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对卫生信息化基础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卫生信息化的组织机构不健全,业务开展和日常管理不规范,存在职能定位不清,资金缺乏保障,人才吸引力不足等方便面问题。

卫生信息化专业队伍从数量和质量上尚不能满足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缺乏既懂卫生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

(三)政府投入不足,缺乏资金保障和激励机制。

政府对于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

缺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的机制,抑制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卫生信息产业和市场的良性发展。

(四)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卫生信息化建设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滞后于东部地区,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于城市地区。

不同卫生业务领域间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尤其是基层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急需加大建设力度。

(五)卫生信息化法制建设滞后。

缺乏个人隐私保护、医疗文档电子签名、医疗责任认定、投入机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一) 指导思想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卫生事业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同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施监管的卫生信息系统,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为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

总体思路:加强顶层设计,统一标准规范,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卫生业务为主线,服务居民,方便管理,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做好服务。

在框架设计上,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向扁平化信息平台与主要应用系统建设相融合转变,利用平台技术实现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同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监管能力,有效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

在业务内容上,从面向单一卫生业务管理向综合管理和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一方面突出服务,直接让居民与患者成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完善管理,促进医疗服务成本降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与管理。

在实现路径上,从单纯追求各单个系统规模向促进多系统资源整合转变,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数据同享,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数据重复采集,降低信息化建设风险,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益。

(二) 发展目标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切入点,统筹推进适应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到2015年,初步构建全国卫生信息系统基本框架,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整合资源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逐步建立可同享的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基础数据资源库,为全国80%左右的人口办理健康卡、80%的居民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全国所有三级医院为每个患者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全内容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三分之一的二级医院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部分内容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

统一标准的涵盖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服务、绩效考核等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完善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机构。

到2020年,建立使用同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人人拥有将康卡和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目标,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建设原则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惠及居民,服务应用。

惠及居民是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要利用信息化手段,让居民获得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政府主导,合力建设。

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公益性为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多元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统筹规划,资源同享。

要统一规划、顶层设计,集中资金和技术优势、开发和推进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实现跨机构、跨区域、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同享。

——梯度推进,务求实效。

要根据各业务领域需求和能力条件,突出建设重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

四、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任务(一)加强三级平台建设。

建立卫生部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支持跨省医疗卫生信息同享和业务协同,支撑全国范围内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同享,支撑健康卡全国通用,实现国家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的综合卫生管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建立省级卫生信息平台,支持跨地市(区域)医疗卫生业务协同,支撑省内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同享,支撑健康卡省内通用,实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全省的综合卫生管理与卫生应急。

上联国家级平台,实现跨省应用。

建立地(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以区域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综合卫生管理为主体的一体化业务信息平台,支持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支撑健康卡区域内通用,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服务,实现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本区域的综合卫生管理与卫生应急。

上联省级平台,实现跨地区应用。

各省原则上按照国家、省、地(市)区域三级信息平台进行部署,各地区也可以根据人口数量和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建立县级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与地(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相连接。

(二)完善监管与服务并重的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1.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升级和改造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有系统,建立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实验室监测、预防接种、健康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妇幼保健。

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完善卫生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形成国家、省、地(市)三级的卫生应急与指挥决策信息系统,整合公共卫生各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提高公共卫生业务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形成覆盖公共卫生领域的电子监管体系。

提供规范便捷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妇幼保健、慢病管理、预防接种、应急救治、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加强医疗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费用监管信息系统、血液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过程中有关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血液安全和医疗费用等关键环节进行规范、科学监督管理,初步构建基本覆盖全国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科学、精细、专业化的电子监管体系。

进一步提升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三级医疗机构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核心加快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临床路径、医疗质量控制和综合运营管理的应用,实现跨机构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同享。

社区和乡镇、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建立涵盖居民健康管理、诊疗规范、绩效考核等基本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区域卫生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远程医疗系统,开展多种形式的远程医疗服务。

建立区域协同服务系统,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同享、双向转诊和检验检查结果同享。

建立和完善健康门户网站,为居民提供健康档案、就医指南、预约挂号、病床预约、医疗收费、网上查询、网上随访等便民服务。

3.完善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

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各省、市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国家级新农合信息系统,完善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动态实时监管功能,提高基金监管水平。

逐步实现市、省、国家区域内实时结算和跨区域的网上结算,方便农村居民即时报销。

4.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管信息系统。

支撑和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本药物的使用监管,动态掌握各地基本药物的采购、价格、结算、使用、报销等方面情况,与各地药招平台对接,实现基本药物从“出厂”到“使用”的全程动态监管。

加强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的监测和绩效评估,促进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

完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结算、使用情况和报销的信息化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