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分布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颗粒分选很好时,P25和P75两值很靠近,所以SO 值就接近于1;相反,SO值越大则说明分选性越差。
根据SO值可以划分分选等级:SO=1~2.5,分选好; SO=2.5~4.0,分选中等;SO>4.0,分选差。
(2)标准偏差(σ1): 用标准偏差(σi)确定的六个分选级别:
σ1<0.35,分选极好; σ1=0.35~0.50,分选好; σ1=0.50~0.71,分选较好;σ1=0.71~1.00,分选中等; σ1=1.00~2.00,分选较差;σ1=2.00~4.00,分选差; σ1>4.00,分选极差;
直方图的用途:是直观、清楚地反映了粒度分布
特征,如粒度分布范围、各粒级碎屑的百分含量、那 些粒级的碎屑含量最高(或最低)、粒度分选好坏等。
(2)频率曲线:将直方图上各矩形的顶边的中点 连接起来,绘制成一条圆滑曲线就是频度曲线图。
通常把直方图或频率曲 线中的高点称为“峰”,如 果只有一个称为“单峰”, 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峰, 则称为“双峰”或“多峰”。 主峰所对应的粒径值称为 “众数”。
2、累积曲线:
作累积曲线时,横坐 标仍表示粒径,而纵坐标 则表示各粒级的累积百分 含量。
作图时从粗粒级的一 端开始向细粒级的一端依 次点出每一粒级的累积百 分含量,然后将各点以圆 滑曲线连接起来,即得累 积曲线。
累积曲线用途:分析粒度分布特征,进而帮助区 分不同的沉积环境。
从累积曲线图上可看出曲线的陡缓和粒级分布 范围,进而判断分选的好坏。粒度范围窄,曲线陡, 表示分选好;反之亦然。
频度曲线的用途也是用来分析粒度分布特征:
单峰频率曲线展开度窄,峰值高,表示分选好; 相反,展开度宽,峰值低,表示分选差。
双峰频率曲线代表混合物沉积,分选中差或差,如 果两峰相距较近,峰值也较高,代表分选较好;相反, 两峰相距远,峰值低,分选也就差。
多峰频率曲线一般表示分选差,往往是多种来源 沉积物混合的,常为冰川沉积,也有河流沉积或洪积 物,曲线总的展开度很大,峰值很低,分选很差。
(1)正态:
峰两侧粗细粒径的百分比含量互相对应地减少, 形成以峰为对称轴的对称曲线。此时中值、平均粒径 和众数三者为同一数值,说明沉积物分选好。 SK1=0
(2)正偏态:
曲线形态不对称,峰偏向粗粒度一侧,细粒一侧 有一低的尾部,说明沉积物以粗组分为主,分选性变 差 。SK1>0
(3)负偏态:
曲线形态不对称,峰偏向细粒度一侧,粗粒一侧 有一低的尾部,说明沉积物以细组分为主,分选性变 差。SK1<0。
分选性的实际意义: 分选性的好坏也可以作为环境标志。沉积物的分 选程度与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有密切关系。总的来 说,从风成砂丘—海(湖)滩砂—河道砂—冰川和冲 积扇沉积,其分选程度依次变差。
3、偏度(SK1):
偏度是用来表示频率曲线对称性的参数, 实质上反映粒度分布的不对称程度的。
频率曲线按其对称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类:
常用的粒度参数包括:平均粒度、分选系数、偏 度、峰度。
1、平均粒径(Mz)和中值(Md): (1)中值(Md):是指累积曲线上颗粒含量为50% 处对应的粒径,用毫米(或φ值)表示。
中值的含意是指它在粒度上居于沉积物的中央, 有一半重量的颗粒大于它,另有一半小于它。
(2)平均粒径(来自百度文库z):
φ16、φ50和φ84分别代表累积曲线上百分含量为16%、 50%、84%三处的粒径(φ值)。
平均粒径和中值的意义: 代表粒度分布的集中趋势,即碎屑物质的粒度一般是 趋向于围绕着一个平均的数值分布,这个数值就是平均 粒径或中值或众数。
在实际意义上,它反映了搬运介质的平均动能。
2、标准偏差和分选系数:
标准偏差和分选系数是用来表示颗粒大小均匀程度 的参数。
(1)分选系数(SO):
式 中 P25 和 P75 分 别 代 表 累 积 曲 线 上 颗 粒 含 量 25% 和 75%处所对应的颗粒直径。
概率坐标不是等间距 的,而是以中央50%处为 对称中心,向上、下两端 相应地逐渐加大,这样可 将粗、细尾部放大,并清 楚地表示出来。
累积概率曲线一般为
三段式:
细切 点
滚动组分、跳跃组分
和悬浮组分。
每个直线段需要有4个 以上的点构成。
跳跃组分
概率累积曲线的主要结构
参数:粗切点:表示能跳
粗切
跃的最粗颗粒(水动力强
偏度的分级:
SK1=-1~-0.3,很负偏; SK1=-0.3~-0.1,负偏; SK1=-0.1~+0.1,近对称; SK1=+0.1~+0.3,正偏; SK1=+0.3~+1,很正偏;
一、粒度参数和粒度资料图解: (一)粒度资料图解:
常用的粒度曲线包括:直方图、频率曲线、累 积曲线及概率累积曲线。
1、直方图和频率曲线:
(1)直方图:是以横坐标表示颗粒的粒径区 间(φ),纵坐标表示粒级的百分含量(算数百分 比)而作出一系列相互连接、高低不平的矩形图。 每个矩形底边的长度代表粒度区间,高度代表各 粒度区间的重量百分比(频数)。
第三节:粒度分析
粒度分析的目的是研究碎屑岩的粒度大小 和粒度分布。
对砂级颗粒进行粒度分析最常用的是筛析 法。即将处理好的碎屑颗粒通过孔径大小不同 而且按顺序排列的一套套筛(上边孔大,向下 依次减小),使直径大小不同的颗粒分别集中, 筛后称出每层筛中砂的重量,并求出其百分含 量。从而得到被分析样品各粒级组分的数据。
累积曲线总是成“S”形,但不同沉积环境形成 的碎屑沉积物,其累积曲线形态是有差别的,可以 用来区分不同的沉积环境。
滨
海沉积 和风成 沉积的 碎屑物 质分选 好;而 洪流及 冰川沉 积分选 差。
3、 概率累积曲线:
仍然用累积重量百分 比作图。横坐标仍为粒 径(φ值),而纵坐标 改用概率百分数标度, 这样做成的便是概率值 累积曲线图。
点
则粗切点左移);细切点:
表示能悬浮的最粗颗粒。
分选性:以每个直线
段的陡缓反映分选好坏。 线段陡(>500~600)分选 好,线段平缓(200~300) 分选差。
滚动组分
悬浮组分
(二)粒度参数:
粒度参数是以一定的数值定量地表示碎屑物质的粒 度特征。单个粒度参数及其组合特征可作为判别沉积 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环境的参考依据。
根据SO值可以划分分选等级:SO=1~2.5,分选好; SO=2.5~4.0,分选中等;SO>4.0,分选差。
(2)标准偏差(σ1): 用标准偏差(σi)确定的六个分选级别:
σ1<0.35,分选极好; σ1=0.35~0.50,分选好; σ1=0.50~0.71,分选较好;σ1=0.71~1.00,分选中等; σ1=1.00~2.00,分选较差;σ1=2.00~4.00,分选差; σ1>4.00,分选极差;
直方图的用途:是直观、清楚地反映了粒度分布
特征,如粒度分布范围、各粒级碎屑的百分含量、那 些粒级的碎屑含量最高(或最低)、粒度分选好坏等。
(2)频率曲线:将直方图上各矩形的顶边的中点 连接起来,绘制成一条圆滑曲线就是频度曲线图。
通常把直方图或频率曲 线中的高点称为“峰”,如 果只有一个称为“单峰”, 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峰, 则称为“双峰”或“多峰”。 主峰所对应的粒径值称为 “众数”。
2、累积曲线:
作累积曲线时,横坐 标仍表示粒径,而纵坐标 则表示各粒级的累积百分 含量。
作图时从粗粒级的一 端开始向细粒级的一端依 次点出每一粒级的累积百 分含量,然后将各点以圆 滑曲线连接起来,即得累 积曲线。
累积曲线用途:分析粒度分布特征,进而帮助区 分不同的沉积环境。
从累积曲线图上可看出曲线的陡缓和粒级分布 范围,进而判断分选的好坏。粒度范围窄,曲线陡, 表示分选好;反之亦然。
频度曲线的用途也是用来分析粒度分布特征:
单峰频率曲线展开度窄,峰值高,表示分选好; 相反,展开度宽,峰值低,表示分选差。
双峰频率曲线代表混合物沉积,分选中差或差,如 果两峰相距较近,峰值也较高,代表分选较好;相反, 两峰相距远,峰值低,分选也就差。
多峰频率曲线一般表示分选差,往往是多种来源 沉积物混合的,常为冰川沉积,也有河流沉积或洪积 物,曲线总的展开度很大,峰值很低,分选很差。
(1)正态:
峰两侧粗细粒径的百分比含量互相对应地减少, 形成以峰为对称轴的对称曲线。此时中值、平均粒径 和众数三者为同一数值,说明沉积物分选好。 SK1=0
(2)正偏态:
曲线形态不对称,峰偏向粗粒度一侧,细粒一侧 有一低的尾部,说明沉积物以粗组分为主,分选性变 差 。SK1>0
(3)负偏态:
曲线形态不对称,峰偏向细粒度一侧,粗粒一侧 有一低的尾部,说明沉积物以细组分为主,分选性变 差。SK1<0。
分选性的实际意义: 分选性的好坏也可以作为环境标志。沉积物的分 选程度与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有密切关系。总的来 说,从风成砂丘—海(湖)滩砂—河道砂—冰川和冲 积扇沉积,其分选程度依次变差。
3、偏度(SK1):
偏度是用来表示频率曲线对称性的参数, 实质上反映粒度分布的不对称程度的。
频率曲线按其对称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类:
常用的粒度参数包括:平均粒度、分选系数、偏 度、峰度。
1、平均粒径(Mz)和中值(Md): (1)中值(Md):是指累积曲线上颗粒含量为50% 处对应的粒径,用毫米(或φ值)表示。
中值的含意是指它在粒度上居于沉积物的中央, 有一半重量的颗粒大于它,另有一半小于它。
(2)平均粒径(来自百度文库z):
φ16、φ50和φ84分别代表累积曲线上百分含量为16%、 50%、84%三处的粒径(φ值)。
平均粒径和中值的意义: 代表粒度分布的集中趋势,即碎屑物质的粒度一般是 趋向于围绕着一个平均的数值分布,这个数值就是平均 粒径或中值或众数。
在实际意义上,它反映了搬运介质的平均动能。
2、标准偏差和分选系数:
标准偏差和分选系数是用来表示颗粒大小均匀程度 的参数。
(1)分选系数(SO):
式 中 P25 和 P75 分 别 代 表 累 积 曲 线 上 颗 粒 含 量 25% 和 75%处所对应的颗粒直径。
概率坐标不是等间距 的,而是以中央50%处为 对称中心,向上、下两端 相应地逐渐加大,这样可 将粗、细尾部放大,并清 楚地表示出来。
累积概率曲线一般为
三段式:
细切 点
滚动组分、跳跃组分
和悬浮组分。
每个直线段需要有4个 以上的点构成。
跳跃组分
概率累积曲线的主要结构
参数:粗切点:表示能跳
粗切
跃的最粗颗粒(水动力强
偏度的分级:
SK1=-1~-0.3,很负偏; SK1=-0.3~-0.1,负偏; SK1=-0.1~+0.1,近对称; SK1=+0.1~+0.3,正偏; SK1=+0.3~+1,很正偏;
一、粒度参数和粒度资料图解: (一)粒度资料图解:
常用的粒度曲线包括:直方图、频率曲线、累 积曲线及概率累积曲线。
1、直方图和频率曲线:
(1)直方图:是以横坐标表示颗粒的粒径区 间(φ),纵坐标表示粒级的百分含量(算数百分 比)而作出一系列相互连接、高低不平的矩形图。 每个矩形底边的长度代表粒度区间,高度代表各 粒度区间的重量百分比(频数)。
第三节:粒度分析
粒度分析的目的是研究碎屑岩的粒度大小 和粒度分布。
对砂级颗粒进行粒度分析最常用的是筛析 法。即将处理好的碎屑颗粒通过孔径大小不同 而且按顺序排列的一套套筛(上边孔大,向下 依次减小),使直径大小不同的颗粒分别集中, 筛后称出每层筛中砂的重量,并求出其百分含 量。从而得到被分析样品各粒级组分的数据。
累积曲线总是成“S”形,但不同沉积环境形成 的碎屑沉积物,其累积曲线形态是有差别的,可以 用来区分不同的沉积环境。
滨
海沉积 和风成 沉积的 碎屑物 质分选 好;而 洪流及 冰川沉 积分选 差。
3、 概率累积曲线:
仍然用累积重量百分 比作图。横坐标仍为粒 径(φ值),而纵坐标 改用概率百分数标度, 这样做成的便是概率值 累积曲线图。
点
则粗切点左移);细切点:
表示能悬浮的最粗颗粒。
分选性:以每个直线
段的陡缓反映分选好坏。 线段陡(>500~600)分选 好,线段平缓(200~300) 分选差。
滚动组分
悬浮组分
(二)粒度参数:
粒度参数是以一定的数值定量地表示碎屑物质的粒 度特征。单个粒度参数及其组合特征可作为判别沉积 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环境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