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标准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空气力量”,详细内容围绕“瓶中吹气球”实验展开。
通过活动,让幼儿探索空气对物体产生作用,理解简单气压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解气球基本结构,知道气球充气原理。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感受空气对物体产生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对物体产生作用,掌握简单气压原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瓶子、吸管、剪刀、胶带、水、盆子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瓶子、吸管、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向幼儿展示一个充满气气球,引发他们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气球为什能充满气?”引导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气球充气原理,引导幼儿解空气对物体产生作用。
分组讨论,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看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瓶中吹气球”实验,指导幼儿操作并观察现象。
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完成实验。
4. 观察与分析(10分钟)让幼儿描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现象。
引导幼儿分析实验结果,理解气压原理。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实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气球结构2. 气球充气原理3. 瓶中吹气球实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一个“瓶中吹气球”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步骤、观察到现象、分析原因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实验充满好奇,积极参与。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更多关于空气奥秘,如:空气流动、风力等。
组织相关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教案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空气的力量”,详细内容涉及利用简单的物品,如塑料瓶和气球,探索空气的压缩和膨胀现象,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吹气球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气球和塑料瓶,理解通过吹气可以使气球膨胀的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学会通过实践解决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吹气球的基本原理,即空气的压缩和膨胀。
难点:动手操作过程中对气球和塑料瓶使用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演示用的大塑料瓶、气球、打气筒。
学具:每组一个塑料瓶、一个气球、一个漏斗。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准备一个大塑料瓶和气球,演示如何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口,并用打气筒吹气使气球鼓起来。
提问幼儿:“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么能鼓起来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空气压缩和膨胀的原理,引导幼儿观察气球膨胀的过程。
解释吹气球时,塑料瓶内的空气被压缩,从而推动气球膨胀。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幼儿用漏斗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口,并用打气筒吹气。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操作。
4. 知识巩固(10分钟)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邀请几组幼儿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塑料瓶和气球的示意图。
2. 标注空气压缩和膨胀的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家里的塑料瓶和气球,尝试自己吹一个气球,并记录过程。
2. 答案:观察并记录气球膨胀的过程,简单描述空气压缩和膨胀的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其他与空气相关的实验,如制作简易风车,观察风吹动时的变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演示环节。
2. 例题讲解中对空气压缩和膨胀原理的阐述。
3. 随堂练习中幼儿的操作过程。
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精品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空气与水的奥秘》,具体内容为第三节《瓶中吹气球》。
通过该活动,幼儿将探索瓶中气体与气球之间的关系,了解气体对物体产生作用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瓶子吹气球的基本原理,认识到空气压力的存在。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瓶中吹气球的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重点:通过实践操作,感受空气压力的存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瓶子、漏斗、吸管、剪刀、双面胶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瓶子、漏斗、吸管、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吹一个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讨论气球为什么会变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瓶中吹气球的实验,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幼儿观察瓶子吹气球的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按照教师讲解的操作步骤,合作完成瓶中吹气球的实验。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讨论瓶中吹气球的原因。
5.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其他方法吹气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瓶中吹气球》2. 内容: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气球变化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其他方法吹气球,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用不同的方法吹气球,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瓶中吹气球的原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步骤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开展“我是小小科学家”活动,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方法吹气球,分享实验成果,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难点:理解瓶中吹气球的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在幼儿园中班进行的科学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瓶中吹气球”,旨在让幼儿们了解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质和变化,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借助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瓶子,加上简单的材料,让幼儿们体验到气体和固体的结合,以及在物理实践中感受到吹气球时,空气压力的变化。
教学目标1.认识气体和固体的性质;2.培养幼儿探究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了解吹气球时气压的变化;4.学会简单的控制气压。
教学过程第一步:观察和说出气球的特点在活动开始前,让幼儿们手握气球,通过观察和摸索,让他们了解气球的特点。
教师应引导幼儿说出气球的颜色、质地、膨胀程度等信息。
第二步:实际操作制作瓶中吹气球1.先将气球的一端拉长,用口吹气使气球膨胀;2.把膨胀的气球放入瓶子中(注意气球与瓶口要密封);3.快速按下气球,使气球收缩。
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成制作,让幼儿亲身体验吹气球的过程,并观察气球在瓶子中收缩的变化。
第三步:扩展玩法1.在气球上泼点食用小苏打,再用勺子刚刚加入醋,学生会发现瓶子里弥漫着草酸乳的气味;2.让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想要玩泡泡,观察泡泡是由什么组成的?爆破声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3.让学生解释瓶子表面形成的水珠是由什么组成的?反思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在实践中学习到了关于气体和固体的性质,以及体验了吹气球时气压的变化。
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们一开始只是觉得气球是一个好玩的东西,对此并没有太多的认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他们开始对气球的特点、形态等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了解了这些表象下的一些实质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和实践,幼儿们可以去探究一些问题,从而发掘出问题本来的面貌。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在操作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总之,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为教师与幼儿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更是为幼儿在科学领域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瓶中吹气球》科学详案教案【导入】(在课堂上展示一个气球,并询问孩子们):大家好!你们知道气球是怎样充气的吗?今天我们将要一起探索气球的奥秘,来看看是什么让气球膨胀起来。
【目标】1. 学习和探索气球充气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过程】1. 准备活动- 瓶子(透明的塑料瓶子最好)- 气球- 小漏斗- 热水(大人准备)- 冰水(大人准备)2. 实施活动(教师示范充气气球的过程)a. 第一步:将气球用小漏斗慢慢地放进瓶内。
b. 第二步:观察气球在瓶内的情况。
c. 第三步:将瓶子放入热水中,并观察气球的变化。
d. 第四步:将瓶子放入冰水中,并再次观察气球的变化。
3. 操作总结让幼儿回答以下问题:a. 气球在瓶内的时候,是什么让它膨胀起来的?b. 气球在热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c. 气球在冰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展示和讨论】幼儿进行集体回答,教师引导他们思考,并总结成以下结论:1. 气球在瓶内的时候,是我们用嘴吹气把空气送进气球里,然后气球膨胀起来的。
2. 气球在热水中会膨胀得更大,因为热水中的分子活动更加剧烈,导致气体分子扩散得更快,气球膨胀。
3. 气球在冰水中会缩小,因为冰水的温度比空气冷,导致气体分子速度减慢,气球收缩。
【延伸活动】为了加深幼儿对气球膨胀的理解,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延伸活动:1. 利用不同的气体(如氢气、氦气)充气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化。
2. 通过制作纸火箭等实验,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气的压力和运动规律。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探索气球充气的实验,幼儿们不仅学到了充气的基本原理,还锻炼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与同学共同探索的过程,他们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在实施活动前对材料的准备还需更加周详,这样可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控因素,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
整个教案延伸活动部分的设计也值得再完善,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参与度和探索科学的兴趣。
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瓶中吹气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简单的气体物理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瓶子吹气球的基本原理,知道气体在压力变化下的体积变化。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瓶中吹气球的基本原理,培养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气体在压力变化下的体积变化,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塑料瓶、漏斗、吸管、胶带、剪刀等。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塑料瓶、漏斗、吸管、胶带、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已经吹起来的气球,引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气球是怎么吹起来的吗?今天我们要用瓶子来吹气球,你们相信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用塑料瓶吹气球。
(2)讲解气体在压力变化下的体积变化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按照教师的方法尝试用瓶子吹气球。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其他物品吹气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瓶中吹气球》2. 内容:(1)气球、塑料瓶、漏斗、吸管、胶带、剪刀等。
(2)气体在压力变化下的体积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今天学到的吹气球方法,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尝试。
(2)思考: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来吹气球?2. 答案:(1)根据课堂学习,用塑料瓶、漏斗、吸管等完成吹气球。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中,幼儿对瓶中吹气球的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得到锻炼。
但在引导幼儿理解气体体积变化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让幼儿在家尝试用其他物品吹气球。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瓶中吹气球精彩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瓶中吹气球精彩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空气的力量”,详细内容为“瓶中吹气球”实验。
通过该实验,让幼儿了解空气对物体产生的压力,并观察由此产生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对物体产生的压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空气对物体产生的压力。
教学重点:观察瓶中吹气球实验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瓶子、漏斗、吸管、水、色素、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瓶子、漏斗、吸管、水、色素、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用漏斗向瓶子内注入水,使气球鼓起,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鼓起来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空气对物体产生的压力,使气球鼓起。
解释实验原理:通过漏斗向瓶子内注入水,使瓶内空气被压缩,从而产生压力,使气球鼓起。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操作,进行瓶中吹气球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幼儿分享实验心得,交流学习体会。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力量2. 瓶中吹气球实验实验材料:气球、瓶子、漏斗、吸管、水、色素、剪刀等实验步骤:用漏斗向瓶子内注入水,观察气球鼓起实验原理:空气对物体产生压力,使气球鼓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瓶中吹气球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实验现象为气球鼓起,原理为空气对物体产生压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大部分幼儿能够理解空气对物体产生的压力,并观察到实验现象。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步骤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空气压力有关,如吸管吸饮料、打气筒打气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一、教案背景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科学教育中,需要教师注重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思维和感受,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教案旨在通过科学实验,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压力的变化和实验方法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能够了解空气的存在以及压强的变化;•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实验方法的基本技巧,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引导幼儿感受实验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气球10个;•空瓶子10个;•管道胶带;•瓶盖;•透明胶带;•工具:剪刀、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活动教师向幼儿介绍实验活动,分发气球让幼儿玩耍,引导幼儿感受气球的弹性和气体的存在。
第二步:实验活动1.教师向幼儿展示瓶子,并让幼儿观察瓶子。
2.教师将气球塞进瓶子中,然后让幼儿试图将气球从瓶子中取出。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会发现气球无法取出。
3.教师向幼儿解释,这是因为气球膨胀后占据了瓶子中的全部空间,密封了瓶口,使得气球无法被取出。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瓶盖堵住瓶子上方的一个小孔,然后让在气球上口吹气,随着气体进入瓶子,气球逐渐放松,渐渐松动。
5.当气球看起来已经没有膨胀时,教师用手指将瓶盖揭开一点,幼儿会听到“哧”的一声,这表明气球里的气体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6.学生开始自己动手,将气球塞进瓶子中,然后在气球上口吹气,注意观察气球变化的情况。
同时教师带领幼儿总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步:总结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总结,总结实验活动。
2.引导幼儿思考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和痕迹,及时反应和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3.通过整理知识点,加深幼儿对空气存在和压力变化的认识,提高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良性发展特征,精心设计教育活动,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标准教案3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主题为“瓶中吹气球”。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气球和瓶子,探索气体在瓶子中变化,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解气压概念,并通过操作感受气压对物体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气球和瓶子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对气压初步认识,激发探索科学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解气压概念,感受气压对物体影响。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探索气压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瓶子、漏斗、吸管、胶带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瓶子、漏斗、吸管、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看吹气球比赛,引导幼儿关注气球变化,讨论气球为什会变大。
2. 讲解与探索(10分钟)(1)介绍气球和瓶子基本特性。
(2)通过演示,让幼儿观察将气球放入瓶子中,用漏斗向瓶子内吹气时气球变化,引导幼儿思考原因。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将气球放入瓶子中,用漏斗向瓶子内吹气,观察气球变化。
(2)用胶带封住瓶口,再次吹气,观察气球变化。
4. 随堂练习(5分钟)每组幼儿自主操作,尝试用吸管向瓶子内吹气,观察气球变化,并讨论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气球、瓶子、漏斗、吸管、胶带等图片。
2. 气压概念。
3. 气压对物体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用其他物品进行类似气压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根据实验情况,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气压现象,如吸管吸饮料、吹风机等,激发幼儿对科学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方式。
2. 例题讲解清晰度。
3. 教具与学具准备和发放。
4. 作业设计实操性和亲子互动性。
5. 课后反思深入性和拓展延伸多样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方式二、例题讲解清晰度在讲解环节,我需要用简单明语言和动作演示,确保孩子们能够理解气压概念。
幼儿园中班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气体在容器内的表现形式。
2.让幼儿探究气体的压强与容器大小的关系。
3.让幼儿发现空气有质量。
课程安排本堂课课程安排如下:时间活动5分钟游戏热身15分钟围绕幼儿的经验和能力,引导幼儿发现问题25分钟以《瓶中吹气球》为例,展开实际操作和观察10分钟结束、总结教学步骤1.游戏热身。
老师带领幼儿进行部分小游戏,打乱大家的节奏,分散注意力。
2.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老师会引导幼儿通过提问,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幼儿通过观察,自己的提问、猜测等方式来探究物理现象和相关概念。
3.把球放在瓶口唤醒气体。
有趣故事和问题再次引发幼儿和老师的想象和好奇心。
小组合作,实验操作,展开讨论,记录并分享结果观察。
–老师让孩子们观察瓶中的蓝球。
–老师请孩子们猜瓶口上方是否可能有气体。
为什么这样说?听其他幼儿的说法时,是否发现了不同之处?–工具和材料:瓶子、小球、吸管。
–操作方法:•把球放在瓶口上。
•尝试用吸管吹进球底部。
•起颜色为例,在活动过程中,从感性至理性,由整体至局部,逐步形成认知体系。
–进一步探究:•如何放进球•瓶底的颜色是否会影响结果•不同大小的瓶子突破效果是否不同•一个空罐塞满许多小球,又会产生什么效果?4.结束。
通过讨论,总结幼儿的理解,并让幼儿回答问题。
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本次教学的收获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
教师收获1.在本课中,我领悟到了我教学时需要多加提问和引导性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幼儿探究科学现象。
2.老师需要习惯性地为孩子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帮助他们去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去呈现一种现象或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生完成任务时,老师需要让他们有时间共同分享和讨论所有观察到的现象、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和结论,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合作。
学生收获1.在今天的课程中,我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并提高,我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幼儿园中班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幼儿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掌握以下知识:•学习瓶子、气球和吸管等物品的名称。
•了解气体的性质,能够简单描述气体的颜色、气味和形状特征。
•认识气体的存在形式和运动状态,理解气体以分子活动状态存在的基本特点。
•了解气体的压强和流动,理解膨胀和收缩的原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掌握以下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贯彻感性认识与形象思维的原则。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幼儿的协调性和操作能力。
•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引导幼儿自主探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小组合作,学会相互帮助、支持、沟通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培养以下情感:•学习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规律,关注自然的美妙。
•学会善于观察,积极探究,培养对自然和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培养幼儿的勇气和自信,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意愿。
二、教学准备•气球、吸管,瓶子等。
•黑板、彩色粉笔、橡皮擦等。
•教学PPT或图片等美学辅助材料。
•课堂布置,可以摆放有气球和瓶子的区域。
1.导入1.通过介绍本课的主题《瓶中吹气球》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浅谈气体的特性,引起幼儿对气体的探询。
2.在介绍了本课的主题后,引导小朋友关注周围,让他们互相交流关于气体的知识。
2.讲解1.让幼儿观察怎样才能将气体签进气球里。
2.观察图示或者现场演示,讲解吸气管的使用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吸管。
3.引导幼儿用吸管将气体吸入瓶子内部(吸到三分之一即可),讲解物体膨胀和收缩,涨紧和松弛的原理与机制。
3.实验1.向气球中吹一口气,将气球口套在瓶口上,让气球内的气体被送入瓶内。
此时,幼儿可以观察到气球内被吹入的气体已被装满了。
2.让幼儿观察瓶内的现象:瓶内气氛变得紧张,幼儿可以看到瓶内打开的玻璃瓶上有一小点,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看到瓶内的现象,老师可以在瓶口套一圈花纸。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活动目标:1.探索发现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关注身边的科学,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通过动手实验与记录,得出瓶子上有洞就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
活动难点:理解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1.大小不一瓶口套好气球的瓶子若干(包括无洞、少洞和多洞)。
2.幼儿记录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3.课件《瓶中吹气球》(其中包含教师的记录表和原理动画)。
4.气球,底托,差气球工具。
活动过程:一、出示气球,帮助幼儿掌握吹气球的正确方法。
1.(出示吹好的气球)师:看看,张老师带来了(气球),你们都吹过气球的吧!2.请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吹气球。
师:说说你是怎么吹的?你看到他是怎么吹的?3.小结:吹气球时要嘴巴贴住气球口,然后用力,还要连续不断地往气球里吹气,才能把气球吹大。
(分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气球的出现让幼儿有将它吹大的欲望。
而且这个环节以这种形式调动起幼儿已知经验,这样幼儿就能更好地掌握吹气球的方法,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分批投放材料,让幼儿探索得出气球在有洞的瓶子里能吹大。
1.师:如果把气球套在(瓶子)上,还能吹大吗?(记录下幼儿的猜测)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第一次投放材料:小瓶无洞)2.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幼:吹不起来。
可能瓶子太小了,瓶口太小了,没有空气等等。
3.师:我们试下来发现瓶子里的气球都没有吹大。
讨论:那为什么气球在这些瓶子里吹不大呢?4.师:是不是瓶子不够大呢,张老师也不知道,这样吧,我再给你们些大点的瓶子去试一试。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瓶中吹气球》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瓶中吹气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空气与水的奥秘”,具体内容为“瓶中吹气球”。
通过本章的学习,幼儿将探索和了解空气的存在、性质以及简单的力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到空气是无形的,了解空气对物体产生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小实验。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空气对物体产生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感受空气的存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瓶子、漏斗、吸管、橡皮泥、实验操作台。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瓶子、漏斗、吸管、橡皮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故事:小兔子吹气球比赛,引发幼儿对吹气球的兴趣。
提问:为什么气球可以被吹大?2. 例题讲解演示:教师使用瓶子、气球和吸管进行“瓶中吹气球”实验。
分析:讲解空气是如何使气球变大的。
3. 随堂练习分组操作:幼儿分小组,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瓶中吹气球”实验。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回答问题:为什么瓶子里的气球可以吹起来,而外面的气球不能?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的空气现象,如风、气压等。
六、板书设计1. 空气是无形的,但它真实存在。
2. 空气可以使物体产生变化。
3. 气球、瓶子、吸管等物品可以用来探索空气的奥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关于空气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示例:使用塑料袋、纸杯、吸管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空气车,观察空气对车辆运动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步骤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瓶中吹气球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瓶中吹气球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空气的力量》,详细内容为“瓶中吹气球”一节。
通过活动让幼儿观察并体验空气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感知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瓶子、漏斗、吸管、剪刀、胶带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瓶子、漏斗、吸管、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吹气球的游戏,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力量,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向幼儿展示瓶中吹气球的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
3. 动手操作(1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幼儿自主尝试用瓶子吹气球。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瓶子可以吹起气球?4. 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幼儿用漏斗、吸管等材料进行吹气实验,观察不同材料对吹气效果的影响。
2. 引导幼儿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
2.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瓶中吹气球2. 内容:1. 空气的力量2. 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3.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瓶子吹气球,观察并记录气球的大小变化。
2. 答案:气球会随着吹气的增多而逐渐变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其他吹气实验,观察不同材料、形状的吹气效果。
2. 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瓶中吹气球教案附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瓶中吹气球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活动目标1.了解空气的流动和气球的膨胀原理。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掌握瓶中吹气球的操作方法,理解空气流动和气球膨胀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瓶、气球、热水、冷水、漏斗、绳子、剪刀。
2.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实验桌椅排放整齐。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气球,引导学生观察气球的颜色、形状。
2.提问:你们知道气球是怎么吹起来的吗?(二)基本环节1.实验一:塑料瓶中吹气球(1)教师示范操作: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口上,用嘴吹气,观察气球的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每组一个塑料瓶和一个气球,尝试用嘴吹气球。
(3)讨论:为什么气球能在塑料瓶中吹起来?2.实验二:热水和冷水对气球的影响(3)讨论:热水和冷水对气球有什么影响?3.实验三:气球膨胀的原理(1)教师讲解空气流动和气球膨胀的原理。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让气球膨胀得更大?4.实验四:自制吹气装置(1)教师出示吹气装置(塑料瓶、气球、漏斗、绳子、剪刀),讲解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制作吹气装置,并尝试吹气球。
(3)讨论:自制吹气装置的优缺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
3.教师对本次科学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延伸1.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吹气装置,观察效果。
2.家长参与,共同完成吹气球实验,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反思:然而,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部分孩子在吹气球时,气球容易脱落,导致实验失败。
在讲解空气流动和气球膨胀原理时,有些孩子可能未能完全理解。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孩子们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本次科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了科学知识。
重难点补充:1.实验一:塑料瓶中吹气球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吹气球的时候,我们的肺和气球之间发生了什么吗?学生回答:我们吹气的时候,气球就鼓起来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瓶中吹气球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瓶中吹气球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气球在瓶子中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用嘴巴吹气球的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气球在瓶子中的变化。
难点:让幼儿用嘴巴吹气球,并观察气球在瓶子中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气球、瓶子、水、吸管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光线明亮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关于气球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气球的兴趣,引入今天的活动。
3.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气球在瓶子中的变化,并提问:“你们发现气球在瓶子里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4. 实验:教师分组让幼儿自己尝试吹气球并放入瓶子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实验现象,并解释气球在瓶子中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类似的实验,并观察结果。
2. 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组织更多关于气球的教育活动,如制作气球装饰品、气球游戏等。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法: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幼儿清楚地看到气球在瓶子中的变化,增强幼儿的感性认识。
2.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幼儿的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关于气球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气球的兴趣,引入今天的活动。
3.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气球在瓶子中的变化,并提问:“你们发现气球在瓶子里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4. 实验:教师分组让幼儿自己尝试吹气球并放入瓶子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实验现象,并解释气球在瓶子中八、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详案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气球在瓶中的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观察气球在瓶中的变化。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2. 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气球在瓶中的变化原因。
四、教学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气球和一个空瓶子。
2. 准备一些彩纸,用来装饰瓶子。
3. 准备一些水,用来清洗瓶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气球和一个空瓶子,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如果我们把气球放在瓶子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 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幼儿将气球吹起来,放入瓶子中。
让幼儿观察气球在瓶子中的变化,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提问:“你们觉得,为什么气球会在瓶子里变小呢?”5. 拓展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纸装饰自己的瓶子,并将其作为作品展示。
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解释气球在瓶中变小的原因,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气球在瓶中变小的原理,即空气的压缩。
2.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将其他物体放入瓶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
七、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对实验的理解和反思,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幼儿是否掌握了观察和描述现象的能力。
2.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幼儿无法理解的地方,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教学建议:1.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示范,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教师应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猜想,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幼儿园中班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瓶中吹气球》含反思一、教案概述本次教学以孩子喜爱的游戏为切入点,透过游戏体验,帮忙儿童把握参加保障团体目的的道德规范;了解任务完成的必要性;体验相互协议合作的意义;在操作性实践操纵中加强三岁儿童的自傲心理;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的成长过程,接近自我小小理想。
二、教学目标1. 让儿童体验规定并可以自发遵奉并服从规定;2. 帮忙儿童明白任务的紧要性;3. 体验相互协议合作的意义;4. 以实在场景营建情境,让儿童在情境中自主探究,进展自我小小理想;5. 通过游戏实践,加强儿童的发奋图强信念。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纳“情境教学法”,供给丰富多样的游戏体验,让儿童在尝试不同体验的同时,相互协作、合作,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入园游戏:小熊捉迷藏1)引导儿童自由活动,了解每三岁儿童的交往方式;2)引导儿童本身找出捉迷藏的游戏规定,并进行游戏;3)引导儿童讨论游戏的规定和行文、人际交往的必要性。
2. 主题游戏:瓶中吹气球1)让儿童练习在一个有规定的场景中玩瓶中吹气球的游戏,并且体验过程中的规定;2)通过让儿童实现任务并得到嘉奖的方式,让儿童明白任务的紧要性;3)组织儿童小组讨论:“为什么两个小组可以并肩作战,一起来完成任务?”“你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4)察看儿童完成任务的表现,评价成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培育孩子在团队活动中遵从规定的本领,同时也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欢乐和成就感。
2. 游戏设计:选择适合儿童的游戏,这对于身体磨练和心理调整都是有好处的。
游戏规定的订立也很紧要,要遵从有意义、有趣味味性、安全性和本领的爱好。
3. 认得孩子:老师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密切地与孩子交流,并要关注他们的个性、生活理念及自我价值观。
4. 学习环境:需要为儿童供给安全、健康、温馨、游戏和进展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在轻松、积极、自由的环境下学习会更加有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气球在瓶中膨胀的科学原理。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实验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气球在瓶中膨胀的科学原理,并能动手操作实验。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塑料瓶、热水、冷水、漏斗、绳子。
2.教学工具:PPT、视频、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形状、颜色,并提问:“谁知道气球是怎么吹起来的吗?”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吹气球,并提问:“你们觉得气球在瓶子里能不能吹起来呢?”(二)实验演示1.教师演示实验一:将气球放入塑料瓶中,用漏斗向瓶中注入热水,观察气球的变化。
2.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气球为什么会变大呢?”3.教师演示实验二:将气球放入塑料瓶中,用漏斗向瓶中注入冷水,观察气球的变化。
4.教师提问:“这次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气球为什么会变小呢?”(三)动手操作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实验材料,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实验心得,分享实验成果。
2.教师讲解气球在瓶中膨胀的科学原理:当瓶中注入热水时,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增大,使气球变大;当瓶中注入冷水时,瓶内空气受冷收缩,压力减小,使气球变小。
(五)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一个空的塑料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瓶子里面有什么吗?”2.邀请幼儿上台尝试用气球把瓶子“吹”起来,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气球能不能把瓶子吹起来呢?”3.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并引导幼儿进行实验。
五、教学反思优点:1.实验设计有趣,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
2.教师讲解清晰,使幼儿能够理解实验原理。
3.幼儿参与度高,互动性强。
不足:1.实验材料准备不足,导致部分幼儿未能亲自操作。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教案《瓶中吹气球》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瓶中吹气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气体的性质,掌握利用气体膨胀的原理做出玩具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学科交叉:与数学和语言课程进行关联,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气体的性质以及利用气体膨胀原理进行实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气体的膨胀现象并将其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准备1.实验物品:空饮料瓶、气球、橡皮塞。
2.玩具:未充气的气球、吹风机。
3.教案、教具、挂图。
4.安全措施:指导学生注意使用气体时的安全问题,避免过度充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挂图展示一些充气玩具,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2.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充气玩具的理解,引出气体膨胀的知识。
2. 实验操作1.老师向学生展示用橡皮塞封住饮料瓶后,在瓶内部吹气球膨胀的实验。
2.让学生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解释气球为何会膨胀。
3. 实验讨论1.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气球膨胀是由什么引起的?2.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描述气体的性质,并引导他们总结膨胀的原因。
4. 总结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和对气体的正确理解。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用不同尺寸或材质的气球进行实验,探讨气体的膨胀与容器的关系。
2.让学生自行设计其他利用气体膨胀原理的实验,培养其发散性思维。
六、课后作业1.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关于气体性质或气体膨胀原理的小故事,分享给全班同学。
2.家长帮助下,学生展示简易的气体实验并向家长解释实验现象。
通过本课的教学,希望能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让他们在玩耍中探索科学的乐趣,提高综合素养和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瓶中吹气球》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结合我的个人子课题《科学活动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实践》,我设计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这一活动的灵感来源于幼儿喜爱看的少儿电视节目“小小智慧树”,里面蕴含着许许多多的贴合幼儿生活而又有趣的科学知识。
因此,为了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瓶中吹气球的兴趣,让幼儿发现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积累科学知识,经历分析、尝试到判断的过程。
我预设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我预设幼儿的想法,经历三次尝试与分析,活动流程为:经验的回顾(吹气球)——分两次探索得出瓶中吹大气球的秘密——借课件提升“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瓶中吹气球”比赛——延伸到日常生活。
在本次活动中我主张让幼儿自己去探究,与幼儿、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在不同的探究中发现、分析得出不同的问题。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关注身边的科学,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动手实验与记录,得出瓶子上有洞就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
难点:理解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瓶口套好气球的瓶子若干(包括无洞、少洞和多洞)。
2.幼儿记录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3.课件《瓶中吹气球》(其中包含教师的记录表和原理动画)。
4.气球,底托,差气球工具。
方法与手段:观察比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展
示交流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气球,帮助幼儿掌握吹气球的正确方法。
1.(出示吹好的气球)师:看看,张老师带来了(气球),你们
都吹过气球的吧!
2.请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吹气球。
师:说说你是怎么吹的?你看到他是怎么吹的?
3.小结:吹气球时要嘴巴贴住气球口,然后用力,还要连续不断
地往气球里吹气,才能把气球吹大。
(分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气球的出现让幼儿有将它吹大的欲望。
而且这个环节以这种形式调动起幼儿已知经验,这样幼儿就能更
好地掌握吹气球的方法,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
二、分批投放材料,让幼儿探索得出气球在有洞的瓶子里能吹大。
1.师:如果把气球套在(瓶子)上,还能吹大吗?(记录下幼儿
的猜测)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第一次投放材料:小瓶无洞)
2.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幼:吹不起来。
可能瓶子太小了,瓶口太小了,没有空气等等。
3师:我们试下来发现瓶子里的气球都没有吹大。
讨论:那为什
么气球在这些瓶子里吹不大呢?
4.师:是不是瓶子不够大呢,张老师也不知道,这样吧,我再给
你们些大点的瓶子去试一试。
(第二次投放材料:中、大瓶有洞无洞
均有)
5.师:有的气球吹大了,有的还是没有吹大,怎么会这样呢?这
里一定有秘密,你们再去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
7.师:秘密是什么?
幼:瓶子底下有洞洞。
8.小结:原来,瓶中的气球能吹大,秘密就是瓶子上有洞洞。
(点出洞洞)
(分析:从“吹气球”到“瓶中吹气球”,难度逐渐加深,激发
了幼儿在瓶中吹气球的兴趣,从而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
从幼儿的年
龄特点出发,预设幼儿的需要,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让他们在亲自试验中建构认识:在小瓶子里吹不大气球;能不能在瓶
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有关系,瓶上有洞洞的气球才能被吹大,
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
)
三、借助课件,揭示“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
1.引导幼儿自由说说其中的原因。
师:为什么有洞洞的瓶子气球能吹大,没有洞洞的瓶子气球吹不
大呢?
2.播放课件,总结科学原理。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听听电脑小博士是怎么说的。
(分析:此环节通过幼儿自由说说原因、“电脑小博士来告诉你”,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作用,借助形象生动的课件,
帮助幼儿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幼儿体验了发现的乐趣。
能更好地向
幼小的幼儿揭示“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便于理解和内化。
还起
到了动静交替的作用,使科学活动不再枯燥。
)
四、引导幼儿再次探索,通过比较得出瓶上洞洞的多少与吹气用
的力度成反比关系。
1.师: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两个瓶子,一个套红气球,一个套绿
气球,哪只颜色的气球吹大更容易些呢?为什么?去试吧!(第三次
材料:红绿气球,洞多洞少)
2.师:谁愿意把你的记录和发现来分享一下!
4.小结:哦,原来红气球更容易吹大,因为瓶子上的洞洞(多)(点出很多的洞洞),绿气球的瓶子上洞洞(少),吹大气球就吃力些。
(分析:第二环节中只有少部分幼儿吹到了有洞洞的瓶子,成功
将气球吹大。
为了给每一位幼儿成功吹大气球的体验,以此为契机,
进一步赋予幼儿探索的空间,给两个大小一样的瓶子进行一次吹气球
比赛。
通过实验和记录发现红色气球的瓶子吹起来更省力。
最后通过
观察瓶子身上的秘密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究习惯。
)
五、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通过做实验发现了瓶上有洞洞可以将瓶中的
气球吹得大大的。
那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也可以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
大呢?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想一想,也去试一试,如果成功了也可以把
你们成功的秘密告诉大家哦!
(分析:最后教师抛出的问题: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也可以可以
将瓶中的气球吹大呢?通过这个问题与活动延伸自然衔接,让此次活
动有了很好的扩展。
同时又提供了一次亲子之间、家园共育的机会。
)
活动反思:
本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看看、说说、试试、比比的过程中发现瓶上有洞瓶中的气球就能被吹大,在探索发现中了解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从而能更加关注起身边的科学,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以及学习如何去探究科学奥秘。
这次的活动从“吹气球”到“瓶中吹气球”,难度逐渐加深,激发了幼儿在瓶中吹气球的兴趣,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猜想与排除,最终建构了认识:在小瓶子里吹不大气球;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有关系,瓶上有洞洞的气球才能被吹大,解决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揭示出来的奥秘不该就这样被搁置停留在原地,所以又增加了瓶中吹气球比赛这一环节,使得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去体验成功,并在此基础上又一次提升了科学认知。
在这次的探索活动中教师虽放手但不忘指导,在幼儿遇到瓶颈之处,帮助幼儿纵向探究从而使幼儿的认识得到升华。
活动过程中,幼儿在探究之时,由于瓶中吹气球的有趣现象,很容易就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所以个别定力不足的幼儿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他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