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共1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19张PPT)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第第一二(章章3)第““三总人、纲民四””、,,五、规规六定定章::中““的中中权力华华分民民工国国体之人主现主民了权什权一么在属律思于平民想国等? 民,全无体种族”、;阶
《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自遇汝以来,常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 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 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 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与父书》: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 弟妹缺衣食耳,然大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前,500 多个不平等条约
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
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1多9 银
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
入的16倍1。6
——人民日报 2001年10月9日
结量 与中 国华 之之 欢物 心力
材 料 : 为 了 …… 缓 和 同 民 族 资 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大后感到再也 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 章年炳麟,清政邹府容宣布实行“新陈天政华”,内 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 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现象?
材料4: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 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 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 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28张PPT)【优秀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28张PPT)【优秀课件】

中国同盟会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1906.12 萍 浏醴起义
1907.7 浙 皖起义
1911.4 黄 花岗起义
一、革命的酝酿 —— 背景和条件:
1、社会背景: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社会 两大矛盾汇流,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2、经济基础: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清政府的 “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民主 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熊秉坤——打响 武昌首义第一枪
熊秉坤手写发 言稿(纪念辛
亥革命50周年)
武昌城头,革命军与前来镇 压革命的清军展开殊死决战 (油彩画)
10月11日,革命党人宣布成立 中华民国军政府,军政府门前 是两面十八星大旗(军旗)。
★各地响应起义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
2、影响:
震撼了清 王朝的统治, 使其在全国 的统治土崩 瓦解,但立 宪派和旧官 僚投机革命, 革命潜伏着 危机。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成立时间 1894年 1904年 1904年 1906年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主要成员 华侨和会党 留学生和学界 留学生和学界 学界和新军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教仁 蔡元培 刘静庵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 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 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 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4、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领导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7、革命条件: 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 8、有利时机: 1911,四川保路运动高涨,保路同志军起义,清 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使武汉防务空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ppt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pptPPT

高 中 历 史 人 教版必 修一第 13课《 辛亥革 命》课 件 3 8p pt)
一、革命之酝酿
革命形势的出现和发展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 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 即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 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 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 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浙皖起义 黄花岗起义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
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
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
政治基础:革心值命乃, 大直党兴可 奋惊人天… 地…的则 ,武斯泣 役鬼装之神 价, 起义以及在湖与北武昌所革命做之役的并—寿—宣。孙中传山 工黄花作岗七,十二烈使士墓武汉成为革命之摇 篮。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
高 中 历 史 人 教版必 修一第 13课《 辛亥革 命》课 件 3 8p pt)
政党基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地点:1905年,东京; 目的: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 总理:孙中山; 机关刊物:《民报》;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高 中 历 史 人 教版必 修一第 13课《 辛亥革 命》课 件 3 8p pt)
经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 展,资产阶级壮大
高 中 历 史 人 教版必 修一第 13课《 辛亥革 命》课 件 3 8p pt)
高 中 历 史 人 教版必 修一第 13课《 辛亥革 命》课 件 3 8p pt)
一、革命之酝酿
革命形势的出现和发展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
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世界上,不 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 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辛亥革命》课件一(28张PPT)(人民版必修1)

《辛亥革命》课件一(28张PPT)(人民版必修1)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阅 读 并 归 纳
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国父”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根本上 否定了君主专制
2、关于国民自由权利的规定
内容:
3、确立了 三权分立的 政治体制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有选举临时大总统 和弹劾大总统权利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一)爆发: 武昌起义
(二)发展: 全国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三)高潮: 中华民国的成立 (四)结局: 帝制终结和袁世凯掌权
(一)爆发:武昌起义
成功原因
原因1 有利时机:保路运动
原因2
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 其他原因
保路运动纪念碑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革命武装义对革命形势推动 人民群众配合,湖北新军革命首创精神等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先生,学名文,后改号逸仙,旅 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 得名。
1894年创立兴中会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 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 应,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1912年元 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 体。
展 ,
革命的爆发有什么联系?




为革命爆发奠定阶级和经济基础力量壮大
辛 同盟会成立前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简表:


命 成立时间 名称 主要成员

领导人

景 1894年 兴中会 华侨和会党 孙中山

()
料 三组
1904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优质课件 (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优质课件 (共17张PPT)

• 3.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 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 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 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 共和国 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 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 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 自由平等
主权在民
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 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三权分立
民族革命
满洲贵族
(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社会革命
(进行社会革命解决土地问题)
8
你如何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概况: 临时总统: 国旗: 国都:
材料 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 经济上: 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3 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材料 3:“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 思想上: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 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 原则制定的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21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21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 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各项之自 由权。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2、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历史《辛亥革命》课件 共 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历史《辛亥革命》课件 共 张PPT
2020/3/13
材料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王朝,结束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 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胡锦涛 (《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0/3/13
材料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 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 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 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 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 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2020/3/13
林觉民
福建人,黄花岗七十二 烈士之一。1907年,加入 同盟会。1911年参加起义 ,负伤被捕就义,年仅24 岁。18岁与妻陈意映成婚 ,结婚六年,聚少离多, 起义前三天,林觉民挑灯 写下两封绝笔书。
历史最感人的遗书
《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自遇汝以来,常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 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 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 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3、有利时机:
2020/3/13
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
革命形势的出现
材 料 : 为 了 …… 缓 和 同 民 族 资 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大后感到再也 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 章年炳麟,清政邹府容宣布实行“新陈天政华”,内 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 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
海军部总长黄钟英(原清海军“海筹”舰管带)
内务部总长程德全(原清江苏巡抚)
财政部总长陈锦涛(曾在清政府中任过要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19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19张PPT)

3、帝国主义
4、农民
提示:从政治(制度、地位、身份)、经济(政策、表现)、 思想观念、社会习俗、城市与农村等角度思考。
辛亥革命的功绩
政治: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 主义的侵略势力。
谢谢!
一个充满悲壮和矛盾的故事……
小试牛刀
1、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回忆说: “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 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 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B.联合其它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l行材使料其三统中治华权民。国中以华参民议国院之、立临法时权大,总以统参、议国院三务行权员之分、。法立院
l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
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责任内阁制
l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讨论:《临时约法》的各项内容和封建专制比有 哪些进步?
小试牛刀
2、“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
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
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
现于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小试牛刀
3、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
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打倒,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共26张PPT)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辛亥革命的经过
1.爆发
武昌起义
首义武昌成功的原因
经济基础
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阶级基础 群众基础 准备充分 地理优势 有利时机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人民反抗不断高涨 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新军宣传组织 武昌易于攻守,交通发达 调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 武昌兵力空虚
2.发展: 全国响应
辛亥革命 (1911)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为什么?
辛亥革命的结局
清政府 任命 袁世凯 支 威 军孤 外封 经 诈 治 胁 事立 交锁 济


革命党人 施压 立宪派和旧官僚
革命阵营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孙中 山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
孙中山在内外的压力下,被迫对袁世凯妥 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 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中国国民党的国父”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两 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 二十世纪中国三大伟人 之一
孙中山(1866-1925)
革辛 命亥
背景(原因) 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
进程 革命的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 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 果实
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的酝酿--背景和条件
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成功: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推翻了“洋人 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课件PPT(27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课件PPT(27张)

(4)实践经验:各地武装起义
(5)导火线:四川保路运动
2.爆发
默读课本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 1911.10.10武昌首义——三镇光复——军政府成立——全国各 省纷纷独立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从武昌首义成功开始,全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最终使清王朝的统 治土崩瓦解。你认为这是历史的偶然吗?1911年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背 景下发生的?经过了怎样的酝酿发展过程?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政治上: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客观上沉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思想上: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3: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 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 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 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2)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阵地、人物)
材料3:随着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成立,民主革 命团体相继建立起来。这为革命奠定了组织基础。
(3)组织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表演者:A同学——进步读书人;B同学——蓄长辫子的清朝遗少; C、D两位同学——黄包车夫甲、乙。 背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人们议论纷纷。一日上午, 茶馆来了一位读书人和一位蓄着辫子的清朝遗少,把他们拉来的 两位黄包车夫甲和乙在一边候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9张PPT)
发动武装起义
军事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9张PPT)
材料一 公元1902年2月12日,大清国皇帝退位诏书: 朕钦奉太 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 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国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19张 PPT)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1 第13课
第13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19张 PPT)
课程标准: 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背景 1.《 辛丑条约 》签订后,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
合作探究一: 请从背景中分析: 资产阶级为什么要推翻清政府(革命的必要性)?
为什么能爆发这样的革命(革命的可能性)?
而推动革命爆发的有利时机是(革命的偶然性)?
材料: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南 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 19亿多白银,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 倍。 《辛丑条约》签订前夕慈禧:“量中国之物力, 给与国之欢心” ——人民日报 2001年10月9日
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革命偶然性(推动革命爆发的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共19张PPT)
1、爆发1:91武1年昌10月起11义日(,武1昌9成11立.1湖0北.1军0 政)府 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汉三镇胜利(10月12日)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共19张PPT)

4、组织: 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
5、军事:
一、革命的背景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 1、必要性: 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4、组织: 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
5、军事: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1)革命的功绩:
火眼金睛
1912年元旦
1911年10月10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 子,这天武昌那边出事了,当年11月孙 南京 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 立了。定都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以公元纪年。随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这是一个立宪派为主体的政府。
中华 民国 纪元
革命 派
1、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 级政党,因为它( )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以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 的组织系统
平均地权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主要成员情况表
职位
陆军部长
姓名 基本情况
黄兴 同盟会员情况
立宪派
外交部长 王宠惠 同盟会员
蔡元培 同盟会员
实业部长
交通部长 参谋部长 法制局长 印铸局长
海军部长 黄钟英 旧官僚 内务部长 程德全 旧官僚 财政总长 陈锦涛 旧官僚 司法总长 伍廷芳 旧官僚 秘书长 胡汉民 同盟会员
汤寿潜 立宪派 黄兴 同盟会员 宋教仁 同盟会员 黄复兴 同盟会员 几乎同盟会 员
所有各部次长
第四单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清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的诏书 (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1912年3月,袁世凯在 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 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指在革命取得成功之后,由国家 来重新核定地价,逐步向地主收买土 地,实现土地国有化,以做到“天 下田应为天下人同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探讨: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
果实的花”,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 还是失败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大清皇帝:宣统帝
赶跑了皇上 民国总统:孙中山
普通公民:溥仪
政治上: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迎来了春天
经济上:促进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房 六百多家,新增资产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其中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张謇的南通 大生集团在1921年期间获利一千六百多 万两。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 工业史上是空前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共20张PPT)
黄花岗起义爆发 武昌起义,成立 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 政府成立
1912.2.12 宣统帝下诏退位
• 1912.3.10 袁世凯 接替孙中山在北京任临时大总统
1912.3.11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材主料 臣料权一 民二在”在《民、封中“建华蚁平社民民会等国”对临自、普时由“通约民草百法民主姓》”的:、称中“谓华贱有民民“国”子主等民权。”属、 于国民全体。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三民权有分人身立、 居住、财产、言论、出责版任集内会结阁社通信等自由,有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
探寻一:抛弃与选择
●悲欢辛亥歌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
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 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 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探寻一:抛弃与选择
●悲欢辛亥歌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 对,83天后,下台,去世。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 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 《中国近现代史》
2.以上材料说明革命后什么观念深入人心?
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 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思性考质::与是材近料代一中对国比《第临一时部约具法有》资中产的阶哪些级词共让和当 时国的宪人法们性感质到的震国撼家?这临些时词大体法现。了哪四个原则?由 此意得义出:《具临有时反约封法建》的君性主质专和制意的义进?步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二):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阐述当初发动辛亥革命的目
的是“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为独立的中国,以屹
然于世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探究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标准(一):根据《政治学辞典》的解释:资 产阶级革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推动政治民 主化为目标的革命。 成功的: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 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 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 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 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 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 是没有疑问的。”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 各部次长除1人外,其余都是同盟会重要骨干)
从政府成员组成来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 样性质的政权?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概况:
时间:1911年10月 10日
地点:武昌
成立湖北军政府 结果: 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影响:①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全国十几个省 宣布独立,响应武昌革命运动。 ②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二、辛亥革命的经过
1、革命爆发( 1911.10.10 )
2、高潮 时间: 1912年1月1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根据下列评价标准中的任意一个,谈谈你对辛
亥两革 句命话的概看 括法 出( 你“ 的理成由功。”或“失败”),并用一探、 究
标准(一):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这个特殊环境中,时代赋予它的使命 是反帝反封建,完成了这一任务,革命就算成功。
——选自林伯渠在纪念孙中山诞 辰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 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 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 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 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的观
点。
给封建主义致命的一击;使中 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 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 入人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许多青年低估辛亥革命的政治意 义的理由。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思考2: 当时是否具备推翻清政 府的条件?
革命可能性(条件)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1、原因(必要性): ⑴《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⑵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2、条件(可能性):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6)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条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探究
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标准(三):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这个特殊环境中,时代赋予它的使命是 反帝反封建,完成了这一任务,革命就算成功。
失败的: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性质。 标准(四):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 表大会宣言》中阐述当初发动辛亥革命的目的是 “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为独立的中国,以屹然于世 界。” 失败的:中国并未完全独立,还被列强控制。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 自由平等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三权分立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总揽行政事务。
第四十八条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之,行使司法权。
第十九条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辅佐临时大总统。
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标准(二):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就是扫 除、摈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即要以推 翻封建统治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来衡量 资产阶级革命是否成功。
成功的: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16张PPT)
⑴建立中 定都: 南京
华民国 国旗: 五色旗
总统: 孙中山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 回、藏五个民族,象征
性质:资产阶级革 “五族共和”
命政权 ⑵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
3、结局: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 胜利果实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孙中山
陆军总长:黄兴
教育总长:蔡元培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16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16张 PPT)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二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 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人 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思考1: 为什么非要推翻清府? 革命必要性(原因)
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
效。 (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
责任内阁制
⑵据此分析约法的性质?它的颁布目的是什么?有何意义?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目的: 防止袁世凯独裁(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意义: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是 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