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于信息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的档案学者——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刘家真教授
电子档案管理背景信息

电子档案管理背景信息(来源于鹿城档案地方志网)一、电子档案管理背景信息1.社会信息化浪潮中大量电子文件产生办公自动化:电子公文、上报信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电子图纸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电子协议合同、电子货币——电子文件要不要管?怎么时候管?怎么管?2.电子文件管理是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电子文件管理是新世纪对档案工作者的要求省人大、政协会议上有关档案提案办公自动化迅速发展的需要(顺德市政府要求档案馆接收电子文件)快捷、方便的利用需求(社会上查档利用者的呼吁)▲相关行业、部门的电子化进展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不受时空限制,利用互联网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知识中心。
科技情报所:国际性的科技情报数据信息库各单位的信息中心:现行文件、资料信息库▲电子文件管理是档案事业本身求创新、求发展的需要管理方法的发展:文件整理原则——不组卷,按件保管集中保管原则——逻辑归档、物理归档(档案室)开放、保密原则——虚拟用户、虚拟档案服务工作的发展网上服务、自动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基本对策《全国档案工作“十五”规划》把电子文件管理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重点,组织研究,开展试点,制订标准,加强管理。
档案信息化建设,已列入我省《“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与“浙江电子政务”、“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等协调、有序发展。
二、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基本特征1.基本概念▲电子文件——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阅读、处理并可在通讯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文件——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电子文件——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
▲电子档案——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
2.基本特征⑴电子文件的数字化信息形态⑵电子文件对设备及标准的依赖性⑶电子文件载体的非直读性⑷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⑸电子文件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复杂性⑹电子文件信息共享性及不安全性⑺电子文件的易修改性⑻电子文件逻辑归档的可能性▲电子文件的好处:接收方便,归档及时齐全;存储空间小,可统一管理;共享性,利用快捷;减轻档案员手工劳动,效率提高;▲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基础问题管理标准规范(名词术语、归档方法、保管期限表…)技术保障(原始凭证技术、归档管理技术、远程利用技术、科学保管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如何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①鉴定标准:以信息内容的原始性、真实性为鉴定标准②技术保障:网络安全技术、加密技术、签名技术、防火墙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③建立并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电子文件制作制度④建立电子文件管理记录系统: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表、实时跟踪记录三、档案部门在电子文件管理的进展情况1.国际研究新动态国际档案理事会93年开始着手研究电子文件的管理。
电子办公系统的文件归档问题与建议

湘 潭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u a o int n esy P i sp yadSca Sine) o rl f ag nU i r t( hl o h oi c cs n X a v i o n l e
Vo . 4 No 2 13 . Ma . 2 1 r ,0 0
电子 办公 系统 的文 件 归档 问题 与建 议
詹骁 阳 , 刘家真
(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 管理学 院, 湖北 武 汉 4 07 ; 3 0 2 武汉大学信 息管理学 院, 湖北 武汉 40 7 ) 3 02
摘 要 i 在调研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对影响办公 系 统电子文件 归档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并从宏观) 女 武汉人 ,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 院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 向: 政府信息化 ; 电 子政务 , 数字信息资源管理。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7 7 3 8 ( 国电子公文文档一体化协同与管理策略研究) 0708我 系列论文之一。
46
1 电子文件归档现状 .
用脱机 移交 , 办 虢 内的 隧汶- 件更应采用实时盔 捎 。 () 1 文件生成 系统 ( 办公系 统) 如 与档案管 理 系统为 不
在调研统计 中, 凡是 为空 白的均为没 有数据 填入 ; 由于
有的机构对 问题 有多 项选 择 , 以统计 的 总和大 于统 计对 所
象 ; 的机构没有对问题 作答 , 有 就会使 统计 总和小 于统计对
象。
至少节 约其 数字化成本 。
・ 收稿 日期 :0 9—1 2 20 2— 8 作者简介 : 阳(9 0 , , 詹骁 17 一) 男 广东人 ,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 院博士生 , 研究方 向: 政府信息化 ;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成立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成立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8.02•【文号】办社图函[2007]367号•【施行日期】2007.08.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成立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办社图函〔2007〕3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的精神,为规范和加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咨询、论证、评审和专业指导,促进全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经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通过,决定成立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并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章程》。
特此通知。
附件:1.《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名单》2.《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章程》二○○七年八月二日附件1: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名单(共66人)顾问:冯其庸(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傅熹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璇琮(原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主任:李致忠(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馆员)副主任:安平秋(北京大学古籍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史金波(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民族所研究员)秘书长:陈红彦(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馆员)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列):丁瑜(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才让太(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尧(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素(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亚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兴康(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编审)王余光(北京大学信息系主任、教授)王菊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研究员)方广锠(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白化文(北京大学教授)达力扎布(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凤瀚(北京大学教授)朱赛虹(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刘卫东(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教授)刘家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跃进(中华文史文献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许逸民(原中华书局编审)阳海青(湖北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杨成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苏品红(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李岩(中华书局总编辑)李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负责人)李蓝(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李玉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教授)李国庆(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研究馆员)吴格(复旦大学图书馆研究员)吴斌(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管理处总工程师)吴元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主任、研究馆员)吴相洲(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吴建中(上海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吴振武(吉林大学校长助理、古籍研究所教授)沈乃文(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部主任、研究馆员)张公瑾(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授)张廷皓(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志清(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研究馆员)张晓林(国家科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研究馆员)陆行素(天津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陈正宏(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先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陈高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宗福邦(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荣新江(北京大学教授)罗琳(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馆员)胡俊峰(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博士)晁健(中央档案馆研究员)倪晓健(首都图书馆馆长、教授)徐忆农(南京图书馆古籍部主任、研究馆员)奚三彩(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郭丽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陶文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黄建明(中央民族大学古籍所所长)韩琦(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院教授)韩格平(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授)韩锡铎(辽宁省图书馆研究馆员)蒋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程郁缀(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中文系教授、)程毅中(原中华书局副总编辑、编审)董洪利(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主任、教授)戴龙基(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附件2: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章程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咨询、论证、评审和专业指导,建立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制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精神,制定本章程。
2022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据库概论》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据库概论》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在设计局部E-R图时,由于各个子系统分别有不同的应用,而且往往是由不同的设计人员设计,所以各个局部E-R图之间难免有不一致的地方,称为冲突。
这些冲突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3类。
2、关系代数运算中,基本的运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数据仓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集合,支持管理的决策过程。
4、DBMS的完整性控制机制应具备三个功能:定义功能,即______;检查功能,即______;最后若发现用户的操作请求使数据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则采取一定的动作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5、已知系(系编号,系名称,系主任,电话,地点)和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入学日期,专业,系编号)两个关系,系关系的主码是______________,系关系的外码是______________,学生关系的主码是______________,外码是______________。
6、主题在数据仓库中由一系列实现。
一个主题之下表的划分可按______、______数据所属时间段进行划分,主题在数据仓库中可用______方式进行存储,如果主题存储量大,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可采用______方式进行存储。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三类安全性。
8、关系系统的查询优化既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又是关系系统的优点。
因为,用户只要提出______,不必指出 ______。
9、数据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其故障对数据库的影响总结起来有两类:______和______。
10、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中外政府门户网站比较-刘家真

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
• 改善政府与社会公众在政务信息上 的不对称 • 规范政府的管理服务行为,加强对 规范政府的管理服务行为, 公共权力的监督
政府门户网站级别 • 省级政府门户网站
• 地级政府门户网站 • 县级政府门户网站 国务院部委及直属机构(单位) 国务院部委及直属机构(单位)网 站
国外政府门户网站的定位
信息管理学院
中外政府门户网站比较
刘家真 wln88@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
政府门户网站
• 政府网站的一种,指我国一级政府(如中 政府网站的一种,指我国一级政府( 央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 央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地级人民政 县级人民政府等)履行政府职能、 府、县级人民政府等)履行政府职能、面 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官方网站 官方网站, 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官方网站,是政府实现 政务公开和社会公众、 政务公开和社会公众、企业获取政府服务 重要渠道。 的重要渠道。政府门户网站是一级政府行 政管辖区域内所有政府部门网站的统一入 政管辖区域内所有政府部门网站的统一入 网站,具有唯一性 综合性的特征 唯一性、 口网站,具有唯一性、综合性的特征
州政府门户网站
• 联邦政府门户网站与州政府等地方 网站在功能上有所不同, 网站在功能上有所不同,地方政府 的网站服务项目更具体, 的网站服务项目更具体,更加个性 化。
德国
• 德国政府门户网站基于政府层级机构大致 分为联邦政府门户网站、州级门户网站、 分为联邦政府门户网站、州级门户网站、 县市门户网站。每类门户网站分工不同: 县市门户网站。每类门户网站分工不同: • 联邦政府门户网站 • 州级政府门户网站 • 县市政府门户网站
美国联邦、 美国联邦、州两பைடு நூலகம்政府门户网站
电子档案管理背景信息

电子档案管理背景信息(来源于鹿城档案地方志网)一、电子档案管理背景信息1.社会信息化浪潮中大量电子文件产生办公自动化:电子公文、上报信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电子图纸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电子协议合同、电子货币——电子文件要不要管?怎么时候管?怎么管?2.电子文件管理是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电子文件管理是新世纪对档案工作者的要求省人大、政协会议上有关档案提案办公自动化迅速发展的需要(顺德市政府要求档案馆接收电子文件)快捷、方便的利用需求(社会上查档利用者的呼吁)▲相关行业、部门的电子化进展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不受时空限制,利用互联网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知识中心。
科技情报所:国际性的科技情报数据信息库各单位的信息中心:现行文件、资料信息库▲电子文件管理是档案事业本身求创新、求发展的需要管理方法的发展:文件整理原则——不组卷,按件保管集中保管原则——逻辑归档、物理归档(档案室)开放、保密原则——虚拟用户、虚拟档案服务工作的发展网上服务、自动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基本对策《全国档案工作“十五”规划》把电子文件管理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重点,组织研究,开展试点,制订标准,加强管理。
档案信息化建设,已列入我省《“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项规划》,与“浙江电子政务”、“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等协调、有序发展。
二、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基本特征1.基本概念▲电子文件——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阅读、处理并可在通讯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文件——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电子文件——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
▲电子档案——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
2.基本特征⑴电子文件的数字化信息形态⑵电子文件对设备及标准的依赖性⑶电子文件载体的非直读性⑷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⑸电子文件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的复杂性⑹电子文件信息共享性及不安全性⑺电子文件的易修改性⑻电子文件逻辑归档的可能性▲电子文件的好处:接收方便,归档及时齐全;存储空间小,可统一管理;共享性,利用快捷;减轻档案员手工劳动,效率提高;▲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基础问题管理标准规范(名词术语、归档方法、保管期限表…)技术保障(原始凭证技术、归档管理技术、远程利用技术、科学保管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如何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①鉴定标准:以信息内容的原始性、真实性为鉴定标准②技术保障:网络安全技术、加密技术、签名技术、防火墙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③建立并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电子文件制作制度④建立电子文件管理记录系统: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表、实时跟踪记录三、档案部门在电子文件管理的进展情况1.国际研究新动态国际档案理事会93年开始着手研究电子文件的管理。
档案学硕士点武大&人大

档案学硕士点:1.中国人民大学隶属院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专业简介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创立于1952年,是我国创建早、规模大、学科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之一。
多年来,它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学院是全国唯一一个档案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点所在单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0余人。
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总体师资实力在全国同类学科居于领先地位。
学院为研究生在校学习和科学研究提供全国一流的实习实验教学条件、图书资料条件。
学院现有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中外政治制度。
一个档案学博士点。
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
档案学专业主要培养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从事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及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人才。
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各级党政军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综合办公机构、档案部门、信息中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各级各类档案馆、文件中心;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等。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有:档案学基础理论与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企业档案与科技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技术,电子文件管理,档案文献编纂等。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理论信息学,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检索前沿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档案学理论研究,文件档案计算机管理,中外档案著作选读,企业档案管理,比较档案学,电子文件管理,知识管理,档案价值论等。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有:外国语、政治、档案学基础、档案管理与开发。
授课教师简介冯惠玲教授女,1953 年8月生,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兼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际档案理事会教育培训处(ICA/SAE)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档案管理、文献检索、电子文件管理刘耿生教授男,1944年9月生,博士生导师,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中国档案学会档案编纂委员会委员、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
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作者:邓东宁黄家发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年第12期关键词:图书馆学;情报学;应用数学摘要:文章介绍了《图书情报应用数学》一书产生的背景和经过、主要特点及意义,认为该书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从定性分析的初级阶段向定量分析的高级阶段迈进的里程碑。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12-0144-02收稿日期:2013-10-18作者简介:邓东宁(198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馆员;黄家发(1963- ),湖北大学图书馆馆长。
2012年7月,由邹晓顺、王晓芬、邓珞华主编的《图书情报应用数》一书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图书馆学界和情报学学界的一件大事,是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从定性分析的初级阶段向定量分析的高级阶段迈进的一个里程碑。
该书首次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数学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中应用的成果,通过检索权威数据库,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著作。
三位作者均出自我国图书馆学的发源地——湖北。
邓珞华武汉大学图书馆原副馆长、湖北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三级教授,曾主编十多部专著,发表论文70余篇,两次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王晓芬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统计学教授兼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馆长;邹晓顺武汉科技大学系统部主任、副教授,长期从事图书馆系统的研发和管理工作。
这部著作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与我国图书馆界的两位老前辈黄忠中(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和单行(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有密切关系。
1978年,时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的黄忠中先生预感到计算机技术将会对图书馆学产生巨大影响,在77级学生中遴选了邓珞华等4位学生到计算机科学系选修了十几门数学和计算机课程。
在此期间,邓珞华对数学在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中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量阅读收集了这方面的资料,并与志同道合的、当时湖南大学图书馆学系78级学生范并思(后任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书信商讨这方面问题。
档案学与情报学的对话

题,即:面向新世纪的知识信息的整合 与组织利用以及整合后情报学、档案学 将怎样定位、各学科交叉点又如何……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现在的环境下, 学科的课程设置也要跟随着现实环境而 发生变化,专业与机构完全对口的人才 输送模式已经发生变化,开始进行宽口 径输送模式,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 求开始转变为 “一专多能”,这对我们 的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刘家真:武汉大学大众传播与知识 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档案学系副主 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档 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档案局 全国档案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图 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档 案学会理事。
颜 海:武汉大学大众传播与知识 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教师,情报学 博士生。
肖秋惠:武汉大学大众传播与知识 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教师,情报学
目前,情报学的发展受两个重要因 素的影响:其一,市场经济使得信息需 求由单一向多样化、综合化、社会化发 展。在从前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上级下 达指令,用户需求较为单一$ 比如只需要 有关生产指令和工艺方面的科技信息 % 。 与之相比,市场经济则使得信息需求由 单一发展为多样化、综合化与社会化。 目前,社会对市场信息、经济信息的需 求增多、更为迫切,这成为社会信息需 求的主流,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对生 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例如: 美国的 &’()*+ 系统在 #" 年代初主要输
颜 海:情报学与档案的亲缘关系 由来已久,不可否认。他们都与信息科 学息息相关,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共同 担负起传递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利用 信息、造福人类的使命。显然,传递性 和服务性是情报工作和档案工作的共同 特点,而在信息的加工处理上,又都面 临着新技术的挑战。这种亲缘关系迫使 从事档案学研究的我们应不断思考如何 引进、移植、借鉴情报学中先进的、成 熟的、科学的、适合的成份。在档案信 息的利用与服务研究中,这种借鉴吸收 尤显迫切。无论是档案信息服务思想的 确立、观念的转变、方法和技术的引 进 、 手 段 的 更 新 , 还 是 服 务 对 象 ———档
《档案管理实务》试题及答案

《档案管理实务》《档案管理实务》是高等院校非档案学专业的专业课,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家真教授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将复习要点、重点简要提示如下:第一章绪论一、档案的起源关于档案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国家诞生以后,产生了文字,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就形成了档案。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国家产生后,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形成了档案。
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原始部落用这种文字记录各项事务,就形成了比较原始的档案。
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
第四种观点认为:原始社会的结绳、刻契,就是原始的档案,文字、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
1、2条又称为阶级社会产物论,又称为文字、国家条件说。
3、4条又称为原始社会产物说。
二、档案的定义列宁:“定义可能有许多,因为对象有许多方面。
”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是:“属”加“种差”。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给档案下一个定义: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
也可简便表述为: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
除了这种表述外,还可以表述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为了简便起见,也可表述为:原始的历史记录。
三、档案价值的二元性。
四、档案管理的要求。
五、全宗理论的发展与要求。
六、组织立档单位的构成要件。
七、认识和了解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
案例分析1.3.1(8页)第二章文件的立卷与归档一、立卷。
二、归档。
三、、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关口。
四、怎样确定文件的归档范围和把握文件的归档时间。
五、立卷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六、案卷标题及其拟制。
七、案例分析----案卷组织。
第三章档案的整理与鉴定一整理的内容和步骤(一)内容包括:区分全宗、分类、组卷、卷内文件整理、编目、装订(或“装盒”)、排列案卷目录的编制。
《档案管理实务》试题及答案

《档案管理实务》试题及答案《档案管理实务》《档案管理实务》是高等院校非档案学专业的专业课,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家真教授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将复习要点、重点简要提示如下:第一章绪论一、档案的起源关于档案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国家诞生以后,产生了文字,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就形成了档案。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国家产生后,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形成了档案。
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原始部落用这种文字记录各项事务,就形成了比较原始的档案。
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
第四种观点认为:原始社会的结绳、刻契,就是原始的档案,文字、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
1、2条又称为阶级社会产物论,又称为文字、国家条件说。
3、4条又称为原始社会产物说。
二、档案的定义列宁:“定义可能有许多,因为对象有许多方面。
”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是:“属”加“种差”。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给档案下一个定义: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
也可简便表述为: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
除了这种表述外,还可以表述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为了简便起见,也可表述为:原始的历史记录。
三、档案价值的二元性。
四、档案管理的要求。
五、全宗理论的发展与要求。
六、组织立档单位的构成要件。
七、认识和了解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
案例分析1.3.1(8页)第二章文件的立卷与归档一、立卷。
二、归档。
三、、文件转化为档案的关口。
四、怎样确定文件的归档范围和把握文件的归档时间。
五、立卷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六、案卷标题及其拟制。
七、案例分析----案卷组织。
第三章档案的整理与鉴定一整理的内容和步骤(一)内容包括:区分全宗、分类、组卷、卷内文件整理、编目、装订(或“装盒”)、排列案卷目录的编制。
纸质藏品修复用水考量

第31卷第6期231912Vol.31,No.6Dec,2019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SCIENCES OF CONSERVATIEN AND ARCHAEOLOGY文章编号:1005—1538(2019)06—0105—07•论坛・纸质藏品修复用水考量刘家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3372)摘要:本工作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并辅以相关调研,试图探究修复用水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修复用水的问题。
为此,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以及相关问题的调研,综述了生活饮用水中对纸张长期保存有害的污染物及其对纸张纤维的危害。
通过对修复用水实例的讨论,指出:纸质藏品的修复须采用净化水,即通过逆渗透、去离子处理等方法净化后并达到一定电阻率的纯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电阻率更高的超纯水更好;须现制现用以保证使用过程中净化水不被再次污染;在设备方面,选择小型纯水系统更能保证用水质量。
关键词:纸质藏品;修复用水;有害成分;水净化系统中图分类号:G256.1,)854.3文献标识码:A0引言我国纸质藏品的修复基本都在湿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即使是所谓的干托,无水也不可能进行,只是用水量不同而已。
可以说,对水的掌握和运用是中国纸质藏品修复的一绝,这方面含有大量的隐性知识,尽在工匠的技艺之中,这些技艺现在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憾的是不少修复人员缺乏对修复用水选择的理念,对修复用水可能带来的危害缺乏应有的认识。
由此自来水成为主要的修复用水,也有少数修复工作者采用瓶装水、净化水(如蒸憎水、纯化水等)。
随着我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大量的纸质藏品开始或即将进行修复,但若修复用水的水质不规范,修复用水中的污染物会对被修复藏品的长期保存带来威胁。
目前,暂无针对纸质藏品修复用水的国际规范,但国际上已经存在大量的相关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案例,国内文物单位也开始了相关研究。
本工作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并辅以相关调研,试图探究修复用择的重要性及如择用的01影响纸张长期保存的水中污染物这里讨论的水是指自来水和直饮水,它们是自然界的源水经过净化后可供人饮用的生活用水°根据国标GB5749-2336中的“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部分⑴,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仍然存在各种杂质,这些杂质的含量并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但却可能有害于纸张的长期保存。
创建我国网上信息资源库的构想

创建我国网上信息资源库的构想
刘家真
【期刊名称】《图书馆建设》
【年(卷),期】2000(000)005
【摘要】本文概述了我国网上信息资源的当前状况,提出了建立网上信息资源库的创意,以集中统一管理网上信息资源,挽救网上文化遗产,避免资源浪费及提高检索效率.同时,作者还论述了网上信息资源库的责任者、采集与收藏原则及资源建设等问题.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刘家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73
【相关文献】
1.帕累托定律与晋商文化资源库构建——以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创建晋商文化资源库为例 [J], 武颖方
2.创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想 [J], 刘卫;李林
3.高职院校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想——以种植类专业为个案 [J], 高为将;李振陆;戴金平
4.在我国社会和谐环境条件下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构想 [J], 于鸿瑾
5.公共图书馆学者资源库建设构想与探索——以广西图书馆八桂民族学者资源库建设为例 [J], 郝丽艺;易艳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统文件与电子文件形成比较——电子文件与传统文件比较系列论文之一

传统文件与电子文件形成比较——电子文件与传统文件比较
系列论文之一
刘家真
【期刊名称】《四川档案》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 (按:电子文件与传统文件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有更多不同之处.为了便于电子文件的管理研究与管理规则的制定,特对这两类文件进行比较研究,并以系统论文形式向读者介绍.
【总页数】4页(P15-18)
【作者】刘家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
【相关文献】
1.传统文件与电子文件的完整性比较——电子文件与传统文件比较系列论文之二[J], 刘家真
2.在传统环境与电子环境中文件的可信度与真实性比较——电子文件与传统文件比较系列论文之三 [J], 刘家真
3.电子文件与传统文件鉴定的比较 [J], 陈健;王桂芬
4.传统文件与电子文件的比较 [J], 魏峰
5.传统文件与电子文件的比较 [J], 魏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期访谈人物

本期访谈人物
佚名
【期刊名称】《高校图书馆工作》
【年(卷),期】2007(027)002
【摘要】刘家真,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国家精品课“电子文件管理”负责人。
社会兼职有:全国信息文献标准化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分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子政务理事会理事、中国档案学会理事。
主持过教育部“七五”统编教材、“十五”规划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与中科院规划教材等的编写工作。
其教材获奖的有:1996年湖北省第3届高校电教教材奖、1996年国家新闻总署全国优秀出版物奖与2005年湖北省高校优秀多媒体课件评比一等奖等。
【总页数】1页(P封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9.22
【相关文献】
1.本期访谈人物 [J],
2.本期访谈人物 [J],
3.本期访谈人物 [J],
4.本期访谈人物 [J],
5.本期访谈人物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古籍数字化的国际合作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Digitiz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Books
作者: 刘家真[1];陈美[1]
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出版物刊名: 图书情报知识
页码: 46-5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中华古籍特点;数字化;国际合作需求合作项目;合作途径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与调研数据,指出中华古籍数字化的原因以及数字化中华古籍的难度,论述了中华古籍数字化国际合作的必要性;通过国外对合作数字化中华古籍的需求,证实了国
际合作的可行性。
在对已有国际合作项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华古籍数字化国际合作的建议:创建中华古籍国际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两岸古籍数字化战略合作伙伴。
本文的原创性与价
值在于: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去观察中华古籍数字化国际合作的意义,并对未来的国际合作提出
了可行的建议。
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电子文件中心

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电子文件中心
刘家真
【期刊名称】《档案管理》
【年(卷),期】1997(000)004
【摘要】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电子文件中心本刊特约撰稿人刘家真美国国家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对已经移交到NARA(美国国家文件管理局)的美国联邦政府的电子文件进行鉴定、登录、保存、保护并提供利用。
电子文件中心还保存美国国会的电子文件。
国会文件大多是非常新的原件,国会法...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刘家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9.712
【相关文献】
1.在线档案展览的人性化设计——美国国家档案馆"修改美国"展览引发的思考 [J], 王嘉逊;李颖
2.在线档案展览的人性化设计--美国国家档案馆“修改美国”展览引发的思考 [J], 王嘉逊;李颖;
3.北美国家档案馆网站用户参与特色模块分析——以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DocsTeach与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Co-Lab模块为例 [J], 赵梦媛; 魏莹莹; 杨航; 曹玉
4.1900年美国对中国领土的觊觎——以美国国家档案馆藏外交、军事档案为中心[J], 刘芳
5.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美国新闻署对华研究类档案评介 [J], 赵继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图书的变质及处理方式

《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图书的变质及处理方式
刘家真
【期刊名称】《图书馆》
【年(卷),期】1987(000)002
【摘要】<正> 图书的变质从科学角度看,变质是指能量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化;从实用的角度看,变质指物质本身有功能的减弱.通俗讲来,变质指该物质的构成成份受损,失去了原有作用. 什么叫图书的变质? 馆藏资料是为向读者提供信息.图书的变质可以理解为图书的信息传送功能受到了干扰.只要其功能减弱,就可以认为图书发生了变质. 纸型图书的变质纸型图书的变质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纸张物理性能下降,如纸张硬度增加,柔韧性下
【总页数】3页(P43-44,27)
【作者】刘家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
【相关文献】
1.现代化技术与新世纪镇级图书馆--计算机技术在我区镇级图书馆的应用与思考[J], 陈志东
2.湖南省公共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调查 [J], 蔡璐
3.现象与思考:略论图书馆现代化技术之应用对馆是群体产生的负面影响 [J], 李明淮
4.图书馆员的现代化技术培训问题 [J], 高长玲
5.运用现代化技术改造高校院系图书馆——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分馆为例 [J], 任竹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