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零花钱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零花钱的认识

南召县二职高孙晓有人对中国各大城市及中小城镇地区12岁至17岁的青少年消费者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城市青少年每年的零花钱高达600亿元!

针对零花钱的问题,家长的看法也不一致,主要有这样三种:

一,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零用钱决不能少,理由是不让孩子在同伴面前自卑;

二,有些家长信奉“会用才会赚”,多给零花钱,想让孩子从小学会消费。

三,不给孩子分文零花钱,这些家长的想法是,孩子从小用惯了,长大也不懂得珍惜。

的确,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传统中,父母们都会用零花钱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比如:勤俭节约、集腋成裘等。但在今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随着腰包的鼓起,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少则几十元、上百元,多则上千元。一些孩子在使用零花钱时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有的甚至形成道德上的缺失。如有些孩子兜里有了钱,就去泡网吧,打游戏,甚至看黄色录像、结交不良少年;有些孩子则用钱买一些自己不该买的“东西”:让同学代做作业,在评比、选班干部时“买选票”,甚至拉帮结派,雇用“打手”等等。在我以前所处的校园里,有的同学就用零花钱下课去买零食吃,而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又吃不下,就把饭菜随意的倒掉了,这不仅仅是浪费而且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不好,因为光吃零食的话会造成不良的体质;还有的同学吃了零食以后,包装袋和吃剩的零食随意的到处乱丢,这不仅影响了校容校貌,还使一些同学养成了乱花钱、爱吃零食以及浪费的坏习惯,在乱消费的同时,也很有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走上歧路,因为有些学生平时花

钱大手大脚惯了,把身边的“零用钱”花完后,看见别的同学还在吃吃喝喝,这种羡慕的心理会使某些同学有偷窃、诈骗等违法的念头或行为,从而走上了不归路。再说我们每个同学的家庭经济情况不一样,如果我们同学之间彼此攀比,争相仿效,就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果家庭经济能力难以承受,而我们的同学又只顾面子便失去了自控能力,就有可能发生越轨行为,如果真是那样,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为此,我希望家长在零花钱的发放和管理、使用上,要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

一是培养劳动意识。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不断强化一些有益行为。比如,孩子付出了什么劳动,做出了什么贡献,取得了什么成绩,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孩子一定的奖励。让孩子形成劳动所得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观念。

二是培养理财意识。花钱是一门学问。就像学游泳一样要亲自下水一样,不让孩子自己掌握、使用零花钱,他们就学不会合理消费。在金钱方面成功人士的做法。美国摩根家族的鼻祖老摩根发财后,要求儿女为每月仅1美元的零花钱制定一个支出账目;香港富豪李嘉诚每次给孩子零花钱时,先按10%的比例扣下作为所得税。他们给孩子的零花钱数也不一样,但并不是老摩根和李嘉诚谁比谁富的问题,他们为中国家长做出的更重要的示范作用在于: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和习惯,让他们在花钱时不得不事前进行仔细盘算,做一个全盘和长久考虑。

三是培养自立能力。身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谁不愿给孩子付出呢?但是,家长们该给孩子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味地给钱显然是错误的,而应该给他们以正确地引导。如让孩子自己用零花钱乘车、买文具、

买图书等,其重要意义是通过“购买”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那作为学生的我们到底该如何使用零花钱呢?我认为平时的零用钱该用的时候还是要用,不该用的时候节就可以省下来,用于自己的学习费用,买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买一些日常的学习用品,从而减轻父母的负担;也可以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为他们捐款。也可以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希望工程,帮助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在学校不挑吃穿,同学之间不互相攀比;不向父母提出不符现实的过高要求。从我们个人的成长来说,如果从小养成了挥霍的恶习,吃惯、用惯,长大了就会好吃懒做,往往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作为学生,我们除了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很好地弘扬先辈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我作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拒绝零食,不乱花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勤俭节约的美德,把自己的零用钱花在刀刃上,让自己的零花钱花得有意义!

指导教师任国勇

高中生拿手机的利与弊

南召县二职高孙晓现在有很多高中生拥有手机,并且把它带到学校去,我们学校也不例外,这一现象是好还是坏,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则调查:“亲爱的,我在上课……”

近日,我校高一的刘老师在课堂上没收一部手机,当时手机的主人正在给一名高一年的女生发短信。该老师犹豫:“该不该把这个学生的家长请到学校来?”惊人的消费:月话费超过400元。“现在学校将近有70%的学生在使用手机或小灵通。”刘老师告诉记者,尽管学校明文规定学生禁带手机入校,但还是有许多学生明目张胆地在校园里使用,甚至在课堂上偷偷发短信息。有的学生一个月的手机费竟有四五百元之多,比许多成年人还高。“只要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一律没收。期末考试完了再还给学生。”刘老师算了算说,她平均一个月要没收四部手机。家长:给孩子配手机是为了联系方便。

手机没收上来后,多数家长都会急匆匆地找到老师,要求把手机归还给孩子。他们称:“给孩子配手机就是为了方便和孩子联系。”

另一所高中的王老师告诉记者,手机普及率高了,价格也较便宜,于是家长纷纷给孩子配备手机。但家长没想到,孩子使用手机的用途常常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不少学生利用手机谈情说爱,没心思学习。

学生:使用手机是很正常的事。

“凭什么中学生就不能使用手机?”采访时,一名高中男生质疑道:“学校的IC卡电话机不够使,还经常出毛病,使用手机既不用排队又便捷。”

据了解,不少中学明确规定,学生禁带手机入校。有的学校虽没有明文

规定,但也经常口头提醒学生。“禁带手机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防止学生出现消费攀比现象,另一个就是怕影响学习。”一名老师说,事实上,学生朝这两个不良方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专家:“硬禁”不可取,需要理性引导。

“硬性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是不可能有效的。”某中学教师王老师说,部分住读的学生为了方便和家人联系,所以才配备手机。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不错,买部手机使用也无可厚非。但对学生来说,使用手机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学习。对老师来说,课堂上应坚决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拥有手机,手机短信这种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已经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高二学生张同学说,不久前对某些学校的800名中学生接收短信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垃圾短信正大量涌入校园,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六成短信是垃圾,去年暑假的一天,张同学和家人在饭店吃饭,有一群和他年龄相仿的人忽然打了起来,抡凳子、摔酒瓶,差点出了人命。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位男同学发短信骚扰了一位女同学。

这些事使张同学深受触动,萌生了十分强烈的冲动:详细调查手机垃圾短信在中学生中泛滥和危害的情况,用自己的行动向不良垃圾短信宣战!调查表明,中学生利用手机收、发短信次数与通话次数之比约为8:1,短信成了中学生与家人、同学交流的主要方式。在他们收、发的手机短信息中,约61%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垃圾信息。这其中约64%是“有色”信息和无聊的整蛊、骚扰信息,此外还有封建迷信类、诈骗类信息等。

“我昨晚梦到你了:我们漫步在小河边,相互依偎着。你抬头凝视着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