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三章
兰叶青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所有章节)

第二章 习题解答2-10解:(1)×;(2)×;(3)√;(4)×;(5)×;(6)×;(7)×;(8)×;(9);(10)×;(11)×2-11解:(1)敞开体系;(2)孤立体系;(3)敞开体系;2-12解:(1) 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J(2)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2-13解:因为此过程为可逆相变过程,所以Q p =△H= 40.6kJ ·mol -1W=-p 外△V ≈-n R T =-8.314×373.15=-3.10 kJ ·mol -1 △U = Q + W= 40.6+(-3.10)=37.5 kJ ·mol -12-14解:(1)r m B f m Bf m 2f m f m f m 231B)3CO g Fe,s 3CO,g Fe O ,s 3393.51203(110.52)(822.2)26.77kJ mol H H H H H H -∆=ν∆=∆∆-∆+∆=⨯-⨯-⨯---=-⋅∑((,)+2()()()()+ΘΘΘΘΘΘ(2)r m B f m Bf m 2f m 2f m f m 21B)CO g H ,g CO,g H O,g 393.510(110.52)(241.82)41.17kJ mol H H H H H H -∆=ν∆=∆∆-∆+∆=-----=-⋅∑((,)+()()()()+ΘΘΘΘΘΘ(3)r m B f m Bf m 2f m f m 2f m 31B)6H O l NO,g 5O ,g 4NH ,g 6285.834(90.25)504(46.11)1169.54kJ mol H H H H H H -∆=ν∆=∆∆-∆+∆=⨯-⨯-⨯-⨯-=-⋅∑((,)+4()()()()+ΘΘΘΘΘΘ2-15解:乙醇的Θm f H ∆反应r m H ∆Θ为:(4) 2C (s ,石墨)+3H 2(g )+1/2O 2(g )= C 2H 5OH (l ),所以:反应(4)=反应(2)×2+反应(3)×3-反应(1)r m r m r m r m -1(4)2(2)3(3)(1)2(393.5)3(571.6)(1366.7)1135.1kJ mol H H H H ∆=∆+∆-∆=⨯-+⨯---=-⋅ΘΘΘΘ对反应2C (s ,石墨)+ 2H 2(g )+ H 2O (l )= C 2H 5OH (l )r m f m f m 2f m 2f m 1()(H O,l)2(H ,g)2(C,s)1135.1(285.83)2020849.27kJ mol H H H H H -∆=∆-∆-∆-∆=----⨯-⨯=-⋅乙醇ΘΘΘΘΘ虽然,该反应的r m H ∆Θ<0(能量下降有利),但不能由r m H ∆Θ单一确定反应的方向,实际反应中还须考虑其他因素,如:混乱度、反应速率等。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版 课后答案(董元彦 著) 科学出版社精编版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Hale Waihona Puke 2-1 什么叫状态函数?什么叫广度性质?什么叫强度性质? 解:体系的性质是由体系的状态确定的,这些性质是状态的函数,称为状态函数; 体系的广度性质在数值上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成正比,即具有加和性。体系某一广度性质 的数值等于体系中各部分该广度性质的加和。 体系的强度性质在数值上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无关,即不具有加和性。平衡体系某一强度 性质的数值与体系中任一部分该强度性质的数值相等。 2-2 自发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解: (1)自发过程具有方向性; (2)自发过程具有一定的限度; (3)进行自发过程的体系具有做有用功(非体积功)的能力。 2-3 什么叫混乱度?什么叫熵?它们有什么关系? 解:混乱度也称为无序度,它的大小与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微观状态数目有关。 熵就是用来描述体系混乱程度大小的函数。 体系的混乱度越高,熵值就越大。 2-4 什么叫自由能判据?它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解:用自由能的改变量来判断过程的自发性就叫自由能判据。 应用条件:定温、定压不作有用功。 2-5 298K 时 6.5g 液体苯在弹式量热计中完全燃烧, 放热 272.3kJ。 求该反应的 rU m 和
2
反离子:NO31-13 苯和水混合后加入钾肥皂摇动,得到哪种类型的乳浊液;加入镁肥皂又将得到哪 种类型的乳浊液? 解:钾肥皂是亲水型乳化剂,形成水包油型乳浊液。镁肥皂是亲油型乳化剂,形成油包 水型乳浊液。 1-14 现有 0.01 mol·L -1AgNO3 溶液和 0.01 mol·L -1KI 溶液,欲制 AgI 溶胶,在下列 四种条件下,能否形成 AgI 溶胶?为什么?若能形成溶胶,胶粒带何种电荷? (1) 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 (2) 混合时一种溶液体积远超过另一种溶液; (3) AgNO3 溶液体积稍多于 KI 溶液; (4) KI 溶液体积稍多于 AgNO3 溶液。 解: (1) 不能;反应完后,没有剩余的电位离子,恰好生成 AgI 沉淀; (2) 不能;由于过多的剩余电解质溶液也能使溶胶凝结; + (3) 能;AgI 颗粒能吸附少量的 Ag 而形成溶胶粒子;溶胶粒子正电荷。 - (4) 能;AgI 颗粒能吸附少量的 I 而形成溶胶粒子;溶胶粒子负电荷。
兰叶青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答案第三章

1 / 2第三章 习题答案3-1答: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定容反应器中,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的程度。
以反应 2N 2O 5 4CCl 4NO 2 + O 2 为例平均速率表示为: v =-t c ∆∆2)O (N 52 = tc ∆∆4)NO (2= t c ∆∆)O (2 瞬时速率表示为:υ= -21t cd )O N (d 52 = 41t c d )NO (d 2= t c d )O (d 2 3-2答:速率常数为速率方程中的比例常数,数值上等于反应物浓度均为1mol ·L-1时的反应速率,其单位随反应级数的不同而不同。
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
对于活化能大于零的反应,温度越高,速率常数越大;活化能越大,速率常数越小。
3-3答:速率方程中反应物浓度的幂指数称为该反应物的反应级数,其大小代表了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
反应级数大小可用实验来确定,或由实验机理推定。
3-4答:根据碰撞理论,活化能可以看作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
在过渡态理论里,活化能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和活化复合物的能量差。
3-5答: ①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很高,所以反应速率一定很高。
答:不正确,反应速率也受浓度大小及反应级数的影响;② 某催化剂用于合成氨,N 2的转化率为0.20,现有一新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常数提高一倍,所以转化率将提高0.40。
答:不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③ 从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可以知道该反应是几级反应。
答:正确。
④ 在反应历程中,定速步骤是反应最慢的一步。
答:正确。
3-6答: ① A 和B 都用掉一半时解:速率方程为:v =k [A]2[B] 则v /v (初始)=1:8② A 和B 都用掉2/3时解:速率方程为:v =k [A]2[B] 则v /v (初始)=1:273-7解:(1)v =k c (NO)x ×c (O 2)y(2) 则y =1; 则 x =2;yx y x k k 20.010.010.010.0060.0030.0⨯⨯⨯⨯=y x yx k k 20.020.020.010.0024.0060.0⨯⨯⨯⨯=所以 v =k c (NO)2×c (O 2) 反应级数为3级;将c (NO)=c (O 2)=0.10 mol ·L -1及v = 0.030 mol ·L -1·s -1 代入速率方程得 k = 30 mol -2·L 2·s -1(3)当c (NO)=c (O 2)=0.15 mol ·L -1时v =k c (NO)2×c (O 2)= 30 mol -2·L 2·s -1×(0.15)2×(0.15)=0.101 mol ·L -1·s -13-8解:因 221121ln ()a E k T T k R T T -=⨯ 则)800800(314.8101802ln 22311⨯-⨯=T T k k T 2= 821 K3-9解:因 )(ln 121212T T T T R E k k a ⨯-= 则)600650600650(314.810226s 103.1ln 31-15⨯-⨯=⨯-k k 1= 3.98×10-7 s-13-10解: 因 )(ln 121212T T T T R E k k a ⨯-= 则)300400300400(314.8sL mol 103.1s L mol 105.4ln 113113⨯-=⋅⋅⨯⋅⋅⨯------a E E a = 12.39 kJ ·mol -1-----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三章

第三章 定量分析基础3-1.在标定NaOH 的时,要求消耗0.1 mol×L -1NaOH 溶液体积为20~30 mL ,问:(1)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KHC 8H 4O 4)多少克?(2)如果改用草酸(H 2C 2O 4·2H 2O)作基准物质,又该称多少克?(3)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试计算以上两种试剂称量的相对误差。
(4)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1) NaOH + KHC 8H 4O 4 = KNaC 8H 4O 4 + H 2O滴定时消耗0.1 mol ×L -1NaOH 溶液体积为20 mL 所需称取的KHC 8H 4O 4量为:m 1=0.1 mol ×L -1´20mL ´10-3´204 g ×mol -1=0.4g滴定时消耗0.1 mol ×L -1NaOH 溶液体积为30 mL 所需称取的KHC 8H 4O 4量为:m 2=0.1 mol ×L -1´30mL ´10-3´204g ×mol -1=0.6g因此,应称取KHC 8H 4O 4基准物质0.4~0.6g 。
(2) 2NaOH + H 2C 2O 4 = Na 2C 2O 4 + 2H 2O滴定时消耗0.1 mol×L -1NaOH 溶液体积为20和30 mL ,则所需称的草酸基准物质的质量分别为:m 1=⨯210.1 mol ×L -1´20mL ´10-3´126 g ×mol -1=0.1gm 2=⨯210.1 mol ×L -1´30mL ´10-3´126g ×mol -1=0.2g(3) 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则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时,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RE 1=g 4.0g0002.0±= ±0.05%RE 2=g 6.0g0002.0±= ±0.03%用草酸作基准物质时,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RE 1=g 1.0g0002.0±= ±0.2%RE 2=g 2.0g0002.0±= ±0.1%(4)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为减少称量时的相对误差,应选择摩尔质量较大的试剂作为基准物质。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作者:倪静安,商少明答案

1-2 计算下列溶液的滴定度 T,以 g / ml 表示:
①c(HCl) = 0.2015mol·L-1 的 HCl 溶液,用来测定 Ca(OH)2、NaOH;
②c(NaOH) = 0.1732mol·L-1 的 NaOH 溶液,用来测定 HClO4、CH3COOH。
解:(1)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NaOH + HCl = NaCl + H2O
2
无机及分析题解
第一章 化学计量、误差和数据处理题解
1-8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① 砝码未经校正;
②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
③在重量分析中被测组分沉淀不完全;
④试剂含被测组分;
⑤含量为 99%的 Na2C2O4 作基准物标定 KMnO4 溶液浓度;
⑥读取滴定管读数时,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估读不准;
1-10 甲、乙两人同时分析一矿物中的 S 的质量分数,每次取样 3.5g,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 甲:0.00042,0.00041; 乙:0.0004199,0.0004201。 哪份报告的分析结果是合理的?为什么? 解:甲的报告合理。因为取样 3.5g,有效数字只有 2 位,相对误差为 1%,分析结果只能保留 2 位有 效数字。而乙有效数字为 4 位,大于取样有效数字位数,相对误差达到了万分之一,因此是不可信的。
(2)原式=213.6 + 4.4 + 0.3 = 218.3
(3)
原式 =
9.827×50.62 5.164×10-3×1.366×10
2
=705.2
4
无机及分析题解
(4) 原式= 1.5×6.1×10−11 = 2.77×10−11 =5.3×10−6 3.3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三章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三章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三章第三章定量分析基础3-1.在标定NaOH的时,要求消耗0.1 mol?L-1NaOH溶液体积为20~30 mL,问:(1)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KHC 8H4O4)多少克?(2)如果改用草酸(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又该称多少克?(3)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试计算以上两种试剂称量的相对误差。
(4)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1) NaOH + KHC8H4O4 = KNaC8H4O4 + H2O 滴定时消耗0.1 mol?L-1NaOH溶液体积为20 mL 所需称取的KHC8H4O4量为:m1=0.1 mol?L-1?20mL?10-3?204 g?mol-1=0.4g滴定时消耗0.1 mol?L-1NaOH溶液体积为30 mL所需称取的KHC8H4O4量为:m2=0.1mol?L-1?30mL?10-3?204 g?mol-1=0.6g因此,应称取KHC8H4O4基准物质0.4~0.6g。
(2) 2NaOH + H2C2O4 = Na2C2O4 + 2H2O滴定时消耗0.1 mol?L-1NaOH溶液体积为20和30 mL,则所需称的草酸基准物质的质量分别为:m1=?210.1 mol?L-1?20mL?10-3?126 g?mol-1=0.1gm2=?210.1 mol?L-1?30mL?10-3?126g?mol-1=0.2g (3) 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则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时,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RE1=g4.0g0002.0±= ±0.05%RE 2=g6.0g 0002.0±= ±0.03%用草酸作基准物质时,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RE 1=g 1.0g 0002.0±= ±0.2%RE 2=g2.0g 0002.0±= ±0.1%(4)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为减少称量时的相对误差,应选择摩尔质量较大的试剂作为基准物质。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答案【篇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一章】txt>1-3.用作消毒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0.030,这种水溶液的密度为1.0g?ml?1,请计算这种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1l溶液中,m( h2o2) = 1000ml?1.0g?ml?1?0.030 = 30gm( h2o) = 1000ml?1.0g?ml?1?(1?0.030) = 9.7?102gn( h2o2) = 30g/34g?mol?1=0.88moln( h2o) = 970g/18g.?mol?1=54molb( h2o2)= 0.88mol /0.97kg = 0.91mol?kg?1c( h2o2)= 0.88mol/1l = 0.88mol?l?1x( h2o2) = 0.88/(0.88.+54) = 0.0161-4.计算5.0%的蔗糖(c12h22o11)水溶液与5.0%的葡萄糖(c6h12o6)水溶液的沸点。
解:b(c12h22o11)=5.0g/(342g.?mol?1?0.095kg)=0.15mol?kg?1b(c6h12o6)=5.0g/(180g.?mol?1?0.095kg)=0.29mol?kg?1蔗糖溶液沸点上升?tb=kb?b(c12h22o11)=0.52k?kg?mol?1?0.15mol?kg?1=0.078k蔗糖溶液沸点为:373.15k+0.078k=373.23k葡萄糖溶液沸点上升?tb=kb?b(c6h12o6)= 0.52k?kg?mol?1?0.29mol?kg?1=0.15k葡萄糖溶液沸点为:373.15k + 0.15k = 373.30k1-5.比较下列各水溶液的指定性质的高低(或大小)次序。
(l)凝固点: 0.1mol?kg?1 c12h22o11溶液,0.1mol?kg?1ch3cooh溶液,0.1mol?kg?1 kcl溶液。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1) 不同之处为: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一般都有正负号之分,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均为正值,因为Y 平方后便无正负号了; 除s 轨道的电子云以外,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比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要稍“瘦”一些,这是因为︱Y ︱≤ 1,除1不变外,其平方后Y 2的其他值更小。
(2) 几率:电子在核外某一区域出现的机会。
几率密度: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表示微粒波的强度,用电子云表示。
(3) 原子共价半径: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以共价单键连接时,它们核间距离的一半。
金属半径:金属晶体中相邻两个金属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范德华半径:分子晶体中相邻两个分子核间距离的一半。
(4) BF 3分子中B 原子采用等性sp 2杂化成键,是平面三角形;而NF 3分子中N 原子采用不等性sp 3杂化,是三角锥形。
(5)分子式,既表明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表示确实存在如式所示的分子,如CO 2、C 6H 6、H 2;化学式,只表明物质中各元素及其存在比例,并不表明确实存在如式所示的分子,如NaCl 、SiO 2等;分子结构式,不但表明了物质的分子式,而且给出了分子中各原子的具体联接次序和方式,像乙酸的结构式可写为C HH HC OO H其结构简式可记为CH 3COOH 。
1-2解 1错;2错;3对;4对;5对;6错。
7对;8错;9对 10错;11错;12错。
1-3 波动性;微粒性1-4. 3s=3p=3d=4s ;3s< 3p< 4s <3d ;3s< 3p< 3d< 4s ; 1-5 32;E 4s < E 4p < E 4d < E 4f ; 第六周期;La 系;2;铈(Ce)1-6 HF>HCl>HBr>HI ;HF>HCl>HBr>HI; HF<HCl<HBr<HI; HF>HI>HBr>HCl 。
《无机及分析化学》1-12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15页)
17. 聚沉能力由大到小排列: A. 100 mL0.005mol·L-1KI 和100 mL0.01mol·L-1
AgNO3 制成的为正溶胶,所以排列顺序为: AlCl3 K3[Fe(CN)6] MgSO4 (电荷同由小到大) B. 100 mL0.005mol·L-1 AgNO3和100 mL0.01mol·L-1 KI制成的为负溶胶,所以排列顺序为: K3[Fe(CN)6] AlCl3 MgSO4(电荷同由大到小)
13.
2SO2(g) + O2(g) = 2SO3(g)
n平衡
1.90
0.95 1.10
K K p( p ) B K C ( Rp T ) B
c(ScO (2S)O c3()O2)RpT1
1.1208.0 010.31 1.2 90.9 58.31151 00.5 031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56页)
V=1425∕900=1.58 L
c=1 25.2 0∕1.5.81 0 =.0 151 .80m1 o8 l·.L6 0 -1 0 9. 40.:0 6.6 00 :5.33 1:2:1
T bm B 0 .05 0 1 .50 00 M K b m A0 .51 9 .0 20 1g 8 m 0-1o
⑸ 减小容器体积
n(Cl2)增大
⑹ 减小容器体积
p(Cl2)增大
⑺ 减小容器体积
K⊖不变
⑻ 升高温度
K⊖增大
⑼ 升高温度
p(HCl)增大
⑽ 加N2 ⑾ 加催化剂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三章答案

一、选择题1.对反应 2SO 2(g)+O 2(g)NO(g)2SO 3(g) 下列几种速率表达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dtdc dt c )O ()SO (d 22= B. tc t cd 2)SO (d d )SO (d 32=C. tc tc d )O (d d 2)SO (d 23= D. 32d (SO ) d (O )2d d c c tt=-解:选D 。
依据化学反应的瞬时速率的表达通式,对于一般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可写出通式如下:2.由实验测定,反应 H 2(g)+Cl 2(g)===2HCl(g) 的速率方程为v =kc (H 2)c 1/2(Cl 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每一反应物浓度加倍,此时反应速率为( )。
A. 2vB. 4vC. 2.8vD. 2.5v解:选C 。
依据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υ=kc (H 2)c 1/2(Cl 2),H 2和Cl 2浓度增大都增大一倍时,速率应该增大22倍,即相当于2.8Υa 。
3.测得某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E a.正=70 kJ·mol -1,逆反应的活化能E a.逆=20 kJ·mol -1,此反应的反应热为( )A. 50 kJ·mol -1B. -50 kJ·mol -1C. 90 kJ·mol -1D. -45 kJ·mol -1 解:选A 。
依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热可以这样计算:Q = E a,正- E a,逆 。
4.在298K 时,反应 2H 2O 2===2H 2O+O 2,未加催化剂前活化能E a =71 kJ·mol -1,加入Fe 3+作催化剂后,活化能降到42 kJ·mol -1,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
A. 29倍B. 1×103倍C. 1.2×105倍D.5×102倍 解:选C 。
依据阿仑尼乌斯指数式k = A ·e RTE a-,可得5298314.82900012102.1ee21⨯===⨯-RTE E a a k k5.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2.15 L 2·mol -2·min -1,该反应为( )。
无机及分析化学2(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2(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为测定某盐酸溶液的浓度,利用已知准确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操作,然后根据二者化学计量关系及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求算出盐酸溶液的浓度,这一测定方法是化学分析法。
A:对 B:错答案:对2.按照分析对象分类,分析方法可分为无机分析法和有机分析法。
A:错 B:对答案:对3.在分析化学中,超微量分析就是痕量成分分析。
A:错 B:对答案:错4.分析化学的任务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当我们要测定物质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或者空间分布信息,这属于A:结构分析 B:其他C:定量分析 D:定性分析答案:结构分析5.测定一铁矿石中的铁含量,称取铁矿石100克,分解后测得其中含铁量为0.05%,该分析过程为A:微量成分分析 B:超微量分析 C:常量分析 D:常量成分分析答案:微量成分分析;常量分析第二章测试1.有效数字是指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每一位都是准确的。
A:错 B:对答案:错2.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系统误差小。
A:对 B:错答案:对3.系统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A:错 B:对答案:错4.系统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和可测性。
A:错 B:对答案:对5.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错误的是A:5.0000(1位) B:3.08×(3位) C:5.0008(5位) D:0.3006(4位) 答案:5.0000(1位)6.pH=12.00有效数字位数是A:2位 B:0位 C:4位 D:1位答案:2位7.分析某样品得到四个分析数据,为了衡量其精密度的优劣,可用()表示A:相对相差 B:平均偏差 C: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答案:平均偏差8.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B: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C: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 D: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答案: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9.可用以减少测定过程中的随机误差的方法是A:进行空白试验 B:进行对照试验 C: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D:进行仪器校准答案: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10.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A: 0.3g B: 0.2g C: 0.4g D: 0.1g答案: 0.2g11.关于可用于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错误的是A:进行仪器校准 B:进行对照试验 C:进行空白实验 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答案: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12.空白试验所得的空白值是指A:用标准方法对已知组分的标准样品进行分析时所得值与真实值之差; B:不加试样,按照分析试样时同样的手续进行分析,所得的测定值;C:在已知分析试样中加入一定量标准样进行分析,所得的增加值; D:用分析试样时同样的方法,分析组成与待测试样相近的标准试样,所得的测定值;答案:不加试样,按照分析试样时同样的手续进行分析,所得的测定值;13.下列测定过程造成的误差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重量分析中杂质产生共沉淀 B: 配制溶液过程中,称量样品时,少量样品洒落到天平内; C:以失去少量结晶水的基准为基准物质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D:电位分析法测定自来水中的氯离子,配制溶液所用的蒸馏水中含有少量的氯离子;答案: 配制溶液过程中,称量样品时,少量样品洒落到天平内;14.下列有关精密度和偏差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偏差比平均偏差表示分析结果更可靠 B:精密度对测定的结果的准确度没有影响 C:精密度可以通过误差的大小来评价 D:精密度能够反映系统误差的大小答案:标准偏差比平均偏差表示分析结果更可靠第三章测试1.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之间的差值称为终点误差。
兰叶青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所有章节)

第二章 习题解答2-10解:(1)×;(2)×;(3)√;(4)×;(5)×;(6)×;(7)×;(8)×;(9);(10)×;(11)×2-11解:(1)敞开体系;(2)孤立体系;(3)敞开体系;2-12解:(1) 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J(2)Q =-100kJ W=500 kJ △U = Q + W=400 k2-13解:因为此过程为可逆相变过程,所以Q p =△H= 40.6kJ ·mol -1W=-p 外△V ≈-n R T =-8.314×373.15=-3.10 kJ ·mol -1 △U = Q + W= 40.6+(-3.10)=37.5 kJ ·mol -12-14解:(1)r m B f m Bf m 2f m f m f m 231B)3CO g Fe,s 3CO,g Fe O ,s 3393.51203(110.52)(822.2)26.77kJ mol H H H H H H -∆=ν∆=∆∆-∆+∆=⨯-⨯-⨯---=-⋅∑((,)+2()()()()+ΘΘΘΘΘΘ(2)r m B f m Bf m 2f m 2f m f m 21B)CO g H ,g CO,g H O,g 393.510(110.52)(241.82)41.17kJ mol H H H H H H -∆=ν∆=∆∆-∆+∆=-----=-⋅∑((,)+()()()()+ΘΘΘΘΘΘ(3)r m B f m Bf m 2f m f m 2f m 31B)6H O l NO,g 5O ,g 4NH ,g 6285.834(90.25)504(46.11)1169.54kJ mol H H H H H H -∆=ν∆=∆∆-∆+∆=⨯-⨯-⨯-⨯-=-⋅∑((,)+4()()()()+ΘΘΘΘΘΘ2-15解:乙醇的Θm f H ∆反应r m H ∆Θ为:(4) 2C (s ,石墨)+3H 2(g )+1/2O 2(g )= C 2H 5OH (l ),所以:反应(4)=反应(2)×2+反应(3)×3-反应(1)r m r m r m r m -1(4)2(2)3(3)(1)2(393.5)3(571.6)(1366.7)1135.1kJ mol H H H H ∆=∆+∆-∆=⨯-+⨯---=-⋅ΘΘΘΘ对反应2C (s ,石墨)+ 2H 2(g )+ H 2O (l )= C 2H 5OH (l )r m f m f m 2f m 2f m 1()(H O,l)2(H ,g)2(C,s)1135.1(285.83)2020849.27kJ mol H H H H H -∆=∆-∆-∆-∆=----⨯-⨯=-⋅乙醇ΘΘΘΘΘ虽然,该反应的r m H ∆Θ<0(能量下降有利),但不能由r m H ∆Θ单一确定反应的方向,实际反应中还须考虑其他因素,如:混乱度、反应速率等。
最新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章化学动力学题附答案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章化学动力学题附答案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判断题1.溶液中,反应物 A 在t1时的浓度为c1,t2时的浓度为c2,则可以由 (c1-c2 ) / (t1 - t2 ) 计算反应速率,当△t→ 0 时,则为平均速率。
......................................................................()2.反应速率系数k的量纲为 1 。
..........................()3.反应2A + 2B → C,其速率方程式v = kc (A)[c (B)]2,则反应级数为 3。
................()4.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反应速率系数。
..........()5.化学反应3A(aq) + B(aq) → 2C(aq) ,当其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均为 1.0 mol·L-1时,其反应速率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其反应速率。
......................................................................()6.反应速率系数k越大,反应速率必定越大。
......()7.对零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8.所有反应的速率都随时间而改变。
........................()9.反应a A(aq) + b B(aq) → g G(aq) 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 = k [c (A)]a[ c(B)]b,则此反应一定是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10.可根据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来确定反应级数。
若k的单位是 mol1-n·L n-1·s-1,则反应级数为n。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章选择题及答案

1.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摄氏度,其结果是( D ) 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减小2.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D )A.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B.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C.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D. 各步平衡常数之积3. 当反应A 2 + B 2 → 2AB 的速率方程为 υ = k(A 2)(B 2)时,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C )A. 一定是基元反应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C. 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D. 对A 来说是基元反应4.已知下列两个反应在时的标准平衡常数:SnO 2(s)+2H 2(g) ===2H 2O(g)+Sn(s) K 1?=m H 2O(g)+CO(g) ===H 2(g)+CO 2(g) K 2?=n则反应2CO(g)+SnO 2(s) === 2CO 2(g)+Sn (s)在的标准平衡常数K 3?为:( C )A. m+nB. m ×nC. mn 2D. m -n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 )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反应速率大; (B )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C )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加入催化剂,使E (正)和E (逆)减少相同倍数。
6.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2Cu(S)+1/2O 2(g)=Cu 2O(s) K 1 Cu 2O(s)+1/2O 2(g)=2CuO(s) K 2则可指出反应 2Cu(S)+O 2(g)= 2CuO(s) 的K 等于: (C ) A. K 1+K 2 B. K 1-K 2 C. K 1×K 2 D. K 1/K 27. 某温度下,反应SO2(g )+21O 2(g )SO 3(g )的平衡常数K θ=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 3(g )=2SO 2(g )+O 2(g)的K θ值应是( C ) A 、2500 B 、100 C 、4×10-4 D 、2×10-28. 对给定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G 越负,反应速度越快。
范文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王元兰.doc

2017年王元兰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分散系统1.有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时结冰,已知其中一种溶液为1.5 g 尿素溶于200 g 水中,另一种溶液为42.8 g 某未知物溶于l000.0 g 水中,求该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解:根据稀溶液的依数性 Δt f =K f b 两溶液在同一温度结冰,表明它们的浓度相同, 即:(1.50/60)/(200/1000)=(42.5/M)/(1000/1000) 所以:M=340 (g •mol -1)2.浓度均为0.01mol·kg -1的蔗糖、葡萄糖、HAc 、NaCl 、BaCl 2其水溶液的凝固点哪一个最高,哪一个最低?解:NaCl 、BaCl 2是强电解质,HAc 是弱电解质,蔗糖、葡萄糖是非电解质。
同浓度的化合物,其质点数大小依次为: BaCl 2﹥NaCl ﹥HAc ﹥蔗糖 = 葡萄糖 故凝固点最高是蔗糖和葡萄糖,最低是BaCl 2 水溶液。
3.溶解3.24g 硫于40g 苯中,苯的沸点升高0.18K ,已知苯的K b =2.53,问硫在此溶液中的分子是由几个硫原子组成的?解:设〝硫分子〞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1)据Δt b =K b ·b b=b bt K ∆=53.281.0=0.32(mol·kg -1)又∵b=M24.3×401000 ∴M=256(g·mol -1)∵硫原子量是32, ∴硫分子是由8个硫原子组成。
4.为了防止水在仪器内结冰,可以加入甘油以降低其凝固点,如需冰点降至271K ,则在100g 水中应加入甘油多少克?(甘油分子式为C 3H 8O 3)解:甘油的摩尔质量为92(g·mol -1)据Δt f =K f ·b b=86.1271273-=1.075(mol·kg -1)∴应加入甘油为1.075×92×100/1000=9.9克5.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和甘油分别溶于100g 水中,比较所得溶液的凝固点、沸点和渗透压。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浙江大学 贾之慎 著)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欢迎光临阳光大学生网,提供最全面的大学生课后习题答案和复习试题免费下载,/
欢迎光临阳光大学生网,提供最全面的大学生课后习题答案和复习试题免费下载,ttp:///
阳光大学生网 【欢迎光临】阳光大学生网: )最专业的课后答案,期末试题网站,一切成功源于积累,谨 以此站献给所有奋斗路上的我们。 关注大学生成长。一起分享大学里的学习资料和生活感 悟,免费提供:大学生课后答案,大学考试题及答案,经典好书推荐及理由。
欢迎光临阳光大学生网,提供最全面的大学生课后习题答案和复习试题免费下载,/
欢迎光临阳光大学生网,提供最全面的大学生课后习题答案和复习试题免费下载,/
欢迎光临阳光大学生网,提供最全面的大学生课后习题答案和复习试题免费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第二版课后答案

6-3:提示:pKa+pKb=14
6-4:2.38,4.2%
6-5:(1)1.30,(2)1.93,(3)11.12,(4)2.89,(5)11.78,(6)8.31,(7)7.00,(8)9.92 6-6:c(H+)=c(HCO3―)=1.31×10-3,c(CO32―)=Ka2=5.61×10-11 6-7:HCOOH-HCOO–(pK=3.75)较合适
解:HgO(s)=Hg(l)+
1 O2(g)
2
,∑μ=0.5
,ζ=0.250
,Qp=ζ△rHmθ=22.71
△ Hr m θ =90.84kJ.mol-1 ; △ Hr m θ = △ rUm θ + ∑ μ RT △ rUm θ =90.84 ×
1000-0.5 × 8.314 × 298=89601 J.mol-1 , Qv= ζ △ rUm θ =0.5 ×
[Cr(NH3)6]Cl3 三氯化六氨合铬(Ⅲ) B:[Cr(NH3)5Cl]Cl2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铬(Ⅲ)
8-2 指出下列配合物的中心离子、配体、配位数、配离子电荷
89601=22.40 kJ。
2-7、提示:(3)=-(1)-(2)=157.32kJ/mol
2-8、提示:(4)=(1/6)[-3(1)+(2)+2(3)]: 16.65kJ/mol 2-9、提示:△rHmθ=∑μ△fHmθ .(1) –1169.6kJ/mol; (2) –3341.3kJ/mol; (3) –41.16kJ/mol
(3) 0.368
3-14、解:设所需 CO 的压力为 x kPa
HbO2(aq.)+CO(g)===HbCO(aq.)+ O2(g)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原子结构

第三章原子结构习题1.是非判断题1-1基态氢原子的能量具有确定值,但它的核外电子的位置不确定。
1-2微观粒子的质量越小,运动速度越快,波动性就表现得越明显。
1-3原子中某电子的合理的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运动状态,该运动状态可视为一个原子轨道。
1-4对于氢原子的1s轨道,不应该理解为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因为电子有波粒二象性,它的运动轨道是测不准的。
1-5因为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它只有一条原子轨道。
1-6 p轨道的空间构型为双球形,则每一个球形代表一条原子轨道。
1-7因为在s轨道中可以填充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因此s轨道必有两个不同的伸展方向,它们分别指向正和负。
1-8不同磁量子数m表示不同的原子轨道,因此它们所具有的能量也不相同。
1-9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n、l相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1-10每一个原子中的原子轨道需要有3个量子数才能具体确定,而每一个电子则需要4个量子数才能具体确定。
1-11磁量子数m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取向。
1-12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决定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
1-13主量子n相同,角量子数l不同,随l增大,屏蔽作用增加。
1-14 3个p轨道的能量,形状、大小都相同,不同的是在空间的取向。
1-15磁量子数m=0的轨道都是球形对称的轨道。
1-16氢原子的能级中,4s=4p=4d=4f,而多电子原子中,4s<4p<4d<4f。
1-17主量子数n为4时,有4s,4p,4d,4f四条轨道。
1-18电子云的黑点表示电子可能出现的位置,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出现在该范围的机会大小。
1-19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Ψ需要用四个量子数来确定。
1-20一组n,l,m组合可以表达核外电子的一种运动状态。
1-21某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2,若用四个量子数表示2p2两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则分别为2,2,0,-1/2和2,2,1,+1/2。
1-22 Na原子的3s能级与K原子的3s能级具有相同的能量。
中国农业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组编普通化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rHm(2)
rHm(3)
CO(g)+H2(g)+O2(g)
rHm(1)= rHm(2)+ rHm(3)
rHm(1) - rHm(3) = rHm(2)>0
由题意知,rHm(1)<0, rHm(3)<0 故:以水煤气作燃料时放热较多
2.7 均为熵增过程。
3
2.8 标准状态下:
2反应式(4)-反应式(5)得:
N2H4(l)+ )O2(g)= N2(g)+2H2O(l) rHm=2rHm(4)- rHm(5)=2(-286 kJmol-1)- 50.5kJmol-1= -622.5 kJmol-1 2.4 rHm=2fHm(CO2,g)+3fHm( H2O,l)+(-1) fHm(CH3OCH3,l)+(- 3)fHm(O2,g)
p(I2 )
p(H2 )
x(I2 )
p
0.021mol 116kPa 0.20mol
12.2kPa
p(HI) p p(I2 ) p(H2 ) 91.6kPa
K
{ p(HI)/p}2 {p(H2 ) / p}{ p(I2 ) /
p}
56
K
c(O2 ) / c p(O2 ) / p
5
K (293K) c(O2 ) / c 1.37 103 0.21
故: c(O2,aq) = 2.88×10-4 mol·L-1 (2) K = 85.5/1.37×10-3 = 6.24×104
3.7 Q = 4
逆向自发
Q = 0.1
逆向自发
3.8 Ag2CO3(s) = Ag2O(s) + CO2(g) Δ rGm(383K) = 14.8kJ·mol-1 ln K(383K) = -Δ rGm(383K)/RT = -4.65 K(383K) = 9.56×1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三章第三章定量分析基础3-1.在标定NaOH的时,要求消耗0.1 mol⋅L-1NaOH溶液体积为20~30 mL,问:(1)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KHC 8H4O4)多少克?(2)如果改用草酸(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又该称多少克?(3)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试计算以上两种试剂称量的相对误差。
(4)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解:(1) NaOH + KHC8H4O4 = KNaC8H4O4 + H2O 滴定时消耗0.1 mol⋅L-1NaOH溶液体积为20 mL 所需称取的KHC8H4O4量为:m1=0.1 mol⋅L-1⨯20mL⨯10-3⨯204 g⋅mol-1=0.4g滴定时消耗0.1 mol⋅L-1NaOH溶液体积为30 mL所需称取的KHC8H4O4量为:m2=0.1mol⋅L-1⨯30mL⨯10-3⨯204 g⋅mol-1=0.6g因此,应称取KHC8H4O4基准物质0.4~0.6g。
(2) 2NaOH + H2C2O4 = Na2C2O4 + 2H2O滴定时消耗0.1 mol⋅L-1NaOH溶液体积为20和30 mL,则所需称的草酸基准物质的质量分别为:m1=⨯210.1 mol⋅L-1⨯20mL⨯10-3⨯126 g⋅mol-1=0.1gm2=⨯210.1 mol⋅L-1⨯30mL⨯10-3⨯126g⋅mol-1=0.2g (3) 若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则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时,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RE1=g4.0g0002.0±= ±0.05%RE 2=g6.0g 0002.0±= ±0.03%用草酸作基准物质时,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RE 1=g 1.0g 0002.0±= ±0.2%RE 2=g2.0g 0002.0±= ±0.1%(4)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为减少称量时的相对误差,应选择摩尔质量较大的试剂作为基准物质。
3-2.有一铜矿试样,经两次测定,得知铜含量为24.87%、24.93%,而铜的实际含量为25.05%。
求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为:x =21(24.87%+24.93%) =24.90%因此,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E 和相对误差RE 分别为:E =24.90% -25.05% = -0.15% E r = %60.0%05.25%15.0-=-3-3.某试样经分析测得含锰百分率为41.24,41.27,41.23和41.26。
求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解:分析结果的平均值x 、平均偏差d 、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s 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x =41(41.24+41.27+41.23+41.26) = 41.25d =41(0.01+0.02+0.02+0.01) =0.015相对平均偏差 =% 036.0% 10025.41015.0=⨯s =018.01401.002.002.001.02222=-+++ 相对标准偏差=%044.010025.41018.0=⨯3-4.分析血清中钾的含量,5次测定结果分别为(mg ⋅mL -1):0.160;0.152;0.154;0.156;0.153。
计算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解: x =51(0.160+0.152+0.154+0.156+0.153) mg ⋅mL -1=0.155 mg ⋅mL -1s =15002.0001.0001.0003.0005.022222-++++mg ⋅mL -1=0.0032 mg ⋅mL -1置信度为95%时,t 95%=2.78n tsx μ±== (0.155±0.004) mg ⋅mL -13-5.某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为0.2037;0.2040;0.2036。
计算标准偏差s 及置信度为90%时的置信区间。
解: x =31(0.2037+0.2040+0.2036) = 0.2038s =0002.0130002.00002.00001.0222=-++ 置信度为90%时,t 90%=2.92n tsx μ±== 0.2038±0.00033-6.用某一方法测定矿样中锰含量的标准偏差为0.12%,含锰量的平均值为9.56%。
设分析结果是根据4次、6次测得的,计算两种情况下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95%置信度)。
解:当测定次数为4次、置信度为95%时,t 95%=3.18nts x μ±== (9.56±0.19)%当测定次数为6次、置信度为95%时,t 95%=2.57n ts x μ±== (9.56±0.13)%3-7.标定NaOH 溶液时,得下列数据:0.1014 mo1⋅L -1,0.1012 mo1⋅L -1,0.1011mo1⋅L -1,0.1019 mo1⋅L -1。
用Q 检验法进行检验,0.1019是否应该舍弃?(置信度为90%)解: Q =62.0851011.01019.01014.01019.0==-- 当n =4,Q (90%) = 0.76>0.62,因此,该数值不能弃舍。
3-8.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1) 2.187⨯0.854 + 9.6⨯10-2 - 0.0326⨯0.00814; (2 ) 10000045.1962.26)21.1044.25(01012.0⨯⨯-⨯; (3) 6.136005164.062.5082.9⨯⨯;(4) pH=4.03,计算H +浓度。
解:(1)2.187⨯0.854 + 9.6⨯10-2 -0.0326⨯0.00814=1.868+0.096-0.000265=1.964 (2) 10000045.1962.26)21.1044.25(01012.0⨯⨯-⨯=1000004.196.2623.1501012.0⨯⨯⨯=0.004139 (3) 6.136005164.062.5082.9⨯⨯=704.7(4) pH=4.03,则[H +]=9.3⨯10-5 mo1⋅L -13-9.已知浓硫酸的相对密度为1.84,其中H 2SO 4含量为98%,现欲配制1 L 0.1 mol ⋅L -1的H 2SO 4溶液,应取这种浓硫酸多少毫升?解:设应取这种浓硫酸V 毫升,则0.1 mol ⋅L -1⨯1L=11mol g 9898.0mL g 84.1--⋅⨯⨯⋅VV =5mL3-10.现有一NaOH 溶液,其浓度为0.5450 mol ⋅L -1,取该溶液50.00 mL ,需加水多少毫升才能配制成0.2000 mo1⋅L -1的溶液?解:设需V 毫升水,则0.5450 mol ⋅L -1⨯50.00 mL =0.2000 mol ⋅L -1⨯ (50.00+V )mLV =86.25mL3-11.计算0.1015 mo1⋅L -1HCl 标准溶液对CaCO 3的滴定度。
解:HCl 与CaCO 3的反应式为:2HCl+ CaCO 3=CaCl 2+CO 2+H 2O因此,n (HCl)=2n (CaCO 3)3HCl/CaCO T =3CaCO HCl HCl 21M V c ⨯⨯⨯ =1131mol g 1.100mL L 10L mol 1015.021----⋅⨯⋅⨯⋅⨯ =0.005080g ⋅mL -13-12.测定某一热交换器中水垢的P 2O 5和SiO 2的含量如下(已校正系统误差)% P 2O 5:8.44,8.32,8.45,8.52,8.69,8.38; % SiO 2:1.50,1.51,1.68,1.20,1.63,1.72。
根据Q 检验法对可疑数据决定取舍,然后求出平均值、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置信度分别为90%及99%时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解: Q (P 2O 5)=46.0371732.869.852.869.8==--Q (SiO 2)=58.0523020.172.120.150.1==-- 当n =6,置信度为90%时,Q (90%) = 0.56,Q (90%) = 0.56 >Q (P 2O 5)Q (90%) = 0.56 < Q (SiO 2)因此P 2O 5含量测定中的可疑数据8.69应该保留,而SiO 2含量测定中的可疑数据1.20应该弃舍;置信度为99%时,Q (99%) = 0.74,Q (99%) = 0.74 >Q (P 2O 5);Q (99%)= 0.74>Q (SiO 2)因此P 2O 5含量测定中的可疑数据8.69和SiO 2含量测定中的可疑数据1.20都应该保留。
因此,对于P 2O 5的含量分析:x =61(8.44+8.32+8.45+8.52+8.69+8.38)=8.47 d =61(0.03+0.15+0.02+0.05+0.22+0.09) =0.09s =13.01609.022.005.002.015.003.0222222=-+++++ 相对标准偏差=%5.110047.813.0=⨯测定次数为6次、置信度为90%时,t 90%=2.02n tsx μ±== 8.47±0.11测定次数为6次、置信度为99%时,t 99%=4.03 n tsx μ±== 8.47±0.21对于SiO 2含量分析,当置信度为90%时: x =51(1.50+1.51+1.68+1.63+1.72) =1.61 d =51(0.11+0.10+0.07+0.02+0.11)=0.08s =10.01511.002.007.010.011.022222=-++++ 相对标准偏差=%2.610061.110.0=⨯测定次数为5次、置信度为90%时,t 90%=2.13n tsx μ±== 1.61±0.10置信度为99%时:x =61(1.50+1.51+1.68+1.20+1.63+1.72) =1.54d =61(0.04+0.03+0.14+0.34+0.09+0.18) =0.14s =19.01618.009.034.014.003.004.0222222=-+++++ 相对标准偏差=%1210054.119.0=⨯测定次数为6次、置信度为99%时,t 99%=4.03n ts x μ±== 1.54±0.313-13.分析不纯CaCO 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