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石榴(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

合集下载

四川省盐亭县城关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 石榴教案 语文版

四川省盐亭县城关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 石榴教案 语文版

《石榴》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学习本文应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优美语句,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

提到郭沫若,我们不由得想起在初一学过的《天上的街市》(可集体诵读)。

郭沫若诗写得好,特别是现代诗。

他的散文也相当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石榴》。

(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

(1)学生根据初一所学知识及自己的积累介绍作者。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师:速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让学生推荐小组内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读课文,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及自己以为好的句段。

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提示:喜爱石榴_______石榴______石榴)3.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4.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盎然忍俊不禁丰腴潜能明确:(指定几名同学解释、注音,让其他同学纠正。

好的句子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

)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明确:(喜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点明石榴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描写石榴的特征。

小学二年级语文《石榴》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石榴》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石榴》优秀教案《石榴》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情景。

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石榴》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语文《石榴》优秀教案一课标要求1. 熟读课文,欣赏作者描写石榴各部分的语句。

2. 整体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 理解比较映衬的作用。

4.体会拟人手法的好处。

5.练习用拟人或比喻的方法描写一种事物。

学法点悟1. 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中感悟。

2. 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作者笔下石榴的形象。

3. 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表达对石榴的喜爱吗? 整体感知文章围绕石榴的“最可爱”,从形态、颜色、质感等方面,依次描写了它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子粒,抓住外部特征突出其内在神韵。

通过与其他树木的比较,突出了石榴树可贵的品格:不惧怕巨大的威力,奇崛而清新,美丽又热情。

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的热切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在作者的眼里,夏天是个怎样的季节?作者为什么说石榴是“夏季的心脏”?疑难解析质疑:第一段,作者写石榴花开的时间及环境,对表现石榴的品格起到什么作用?解惑:“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

”盛夏季节,酷暑难耐,树木们似乎顶不住太阳的威力,纷纷撑起了伞,遮挡强烈的阳光。

大部分花草也疲劳、厌倦了。

而石榴花正是在这时开花,相比之下,它更坚强、执着,更热情、独特。

作者仅仅在点明时间时,在中心语“时侯”之前加了些定语,却起到了比较映衬的作用,突出了石榴难能可贵的品格。

这样开头,由面及点,引出描写对象,非常自然。

质疑: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表现石榴的可爱的?解惑:作者分别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子粒,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石榴的形态、颜色、质感,突出了它的可爱。

首先,作者通过与梅柳的比较,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表现其奇崛、清新的风度。

《石榴》教学设计

《石榴》教学设计

《石榴》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学习状物类记叙文,因此,学习的地位和意义很重要。

无论从阅读还是写作的角度看,都不可小觑。

二、学生学情分析:这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学习状物类记叙文,在此这之前,学生对记叙文已有一定了解-——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而且,小学也学过一些简易的状物散文;同时,学生对借物抒情的诗歌也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因此,本类文章的学习可在此基础上进行。

当时的写作年代、社会背景离现在的中学生已远,而这又是理解本文主题的一个关键,因此,要重视这一点的设计。

三、确定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了解石榴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熟读课文品味本文生动而又精美的语言从而把握石榴形象,培养敏锐丰富的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石榴之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作者所言之志,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四.教学重点及突破:如何描写石榴特征及其所运用的描写方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对刻画石榴形象的作用。

让学生在反复读文本的过程中体味石榴特点及语言的运用。

总之,通过抓关键词,多读来把握石榴特征;通过议论与点播相结合来领悟情感与主旨。

把学习领悟的主动权和动力交给学生。

五.教学难点及突破:情感的把握及作者在石榴身上赋予的象征意义;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联系背景帮助理解,通过练习运用巩固。

六.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两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学习领悟理解。

第二课时:拓展探究。

本设计为第一课时:从作家和文本中学习所状之物特点、情感及写法。

七、课前准备:查阅有关石榴的资料;初步了解作家作品。

可上网查询,也可到图书馆查询。

网址推荐:书目推荐:诗集《女神》《星空》等,特别是诗歌《天上的街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郭沫若全集》。

八、选择教学策略:1、整体设计思想:这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学习状物类记叙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石榴》教案(1)(新版)语文版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石榴》教案(1)(新版)语文版

1.石榴教学目的:1.通过对石榴从不同角度的刻画的分析归纳,使学生准确把握它的外在特征。

2.指导学生结合时代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反复朗读,体会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特别是修辞手法在本文中的作用。

重点: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关键句子,把我石榴的外在特征。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语句的理解,掌握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意的方法。

教学方法: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法教具:图片、录音、多媒体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本节课教学要点:1.掌握生字新词,疏通课文内容;2.概括文章段意。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认识石榴吗?吃过吗?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采用现场事物观察,或者猜谜语的方法。

)教师相机展示石榴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观认识。

二、课前预习:(1)让学生熟悉课文,分学习小组自由地有表情的朗读课文。

(2)简介作者:郭沫若(1892-1978),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

预习问题设计:(1)作者按怎样的思路来结构全篇的?(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的美?(3)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石榴的可爱之处作了生动描绘?(4)作者说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脏”,结合课文第七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录音,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注意教师范读的技巧以及感情。

(2)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梗概,提出疑问。

(3)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归纳文章段意。

2.师生互动。

(1)请同学们再次听录音机,体会课文的节奏、韵律以及感情,然后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几段或几句话有表情地朗读,看看谁能读得有感情。

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学生在小组内朗读。

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任选朗读内容,每组推举代表朗读。

全班评价。

(3)教师出示句子,检查学生对句意、文意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A.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七年级语文下册《1.石榴(郭沫若)》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1.石榴(郭沫若)》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石榴(郭沫若)》导学案语文版学习目标:1.通过寻找关键语句,能归纳说出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2.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3.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品析本文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4.明白状物要形神兼备,能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

学习重难点:1、2第一课时(一)猜一则谜语:胖娃娃,最爱笑,笑红身子笑破嘴,笑得大嘴合不上,露出满嘴红玛瑙。

(打一水果)答案(二)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

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主要作品有:《女神》(诗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

《石榴》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

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

(三)写作手法导学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表现。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或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这类文章常用、、等修辞手法。

(四)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奇崛.枯瘠.柔媚.陆.离犀.利玛瑙..束缚.丰腴.争妍.斗艳忍俊不禁.2.解释词语。

奇崛:枯瘠:忍俊不禁:(五)自由品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石榴的什么感情?(2)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作者按“”的思路结构全篇。

全文可分部分: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3)选文紧扣“”(作者对石榴的赞誉)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和“”,这样写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突出了石榴。

(形态美)请你画出石榴的这些特征的语句。

(六)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1.自由阅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说出喜爱的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领悟*的主题,理解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指导初读1、带领学生认识石榴,观察讲台上的一盆石榴。

2、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石榴。

3、带领学生.总结石榴的特点。

4、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1、带领学生品味描写石榴的句子。

2、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带领学生重点讨论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喻成是“夏天的心脏”。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1、给学生发放*的背景材料。

2、结合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在石榴众多的特点中,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它在五月开花这一特点来写?3、带领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本课小结《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向时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第二课时一、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的写法1、带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学生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观察大干世界里的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习“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写法。

三、本课小结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的*,首先要有情,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情人;学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品位这三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三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初中石榴教案

初中石榴教案

初中石榴教案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和理解“石榴”、“传统文化”等词语;(2)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品种、营养价值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3)通过查阅资料,掌握石榴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4)学会如何挑选和食用石榴。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了解石榴的特点;(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查询和整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2)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品种、营养价值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2)掌握石榴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3)学会如何挑选和食用石榴。

2. 教学难点:(1)石榴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2)如何挑选和食用石榴。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石榴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石榴种植基地实地考察经验;(3)石榴食用方法的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石榴相关知识;(2)准备石榴种植基地实地考察所需工具;(3)分组讨论石榴的挑选和食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石榴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品种、营养价值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品种、营养价值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重点讲解石榴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挑选和食用石榴,并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石榴的生长情况,了解石榴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5.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石榴的营养价值和种植技术。

6. 课后作业学生撰写石榴种植基地考察报告,介绍石榴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习题课件第1单元1《石榴》(语文版)

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习题课件第1单元1《石榴》(语文版)
1.注音或写汉字。(15 分)
奇 jué(崛 ) 枯 jí( 瘠 ) bì( 辟 )易 犀.利( xī ) 玛瑙.(nǎo) 柔媚.( mèi) 金罍.( léi ) 丰腴.( yú) 唾.津( tuò) 潜.溢( qián) 皓.齿(hào) 忍俊不禁.( jīn ) 束 .fù( 缚 ) ànɡ( 盎 )然 争 yán(妍 )斗艳
13.选文塑造了石榴的形象,由这一形象你联想到了什么?(6分)
想到了具有石榴那样精神品质的人,他们勤劳刚毅、与世无争、坚忍 不拔、老当益壮,犹如满目夕阳,把最灿烂的余晖留给人间,犹如一 杯老酒,醇厚绵长。
竹似贤 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 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 心空,空似体道④;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竹节贞,贞 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夫如是, 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建:树立。③倚:偏颇。④体道:包含仁 德。⑤虚受:虚心接受。⑥砥砺:磨练。⑦名行:名节操行。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竹本固.(稳固) (2)夫如是.(这样)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因此君子大多种植竹子,作为庭院中的观赏物。
16.文中“竹似贤”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如同君子的美德。
④如臂的枝头挂满了沉甸甸、黄澄澄的石榴果,高兴地涨红
了脸。石榴树下,一位老教师正在那里练起了鹤翔桩。如血的
残阳照射在老树、老人身上,花朵越发红亮,老人鹤发童颜更
显得精神矍铄。此时,我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曹操的两句诗:“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石榴》课件 (新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石榴》课件 (新版)语文版
②描写花朵,突出其形态美和精神美,突出 花朵成长演变的过程。
③描写果实,突出其成熟的形态。
枝叶 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外在美
色彩 深红色、陆离、华贵 花朵
个性 对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 内在美 花 骨朵 变化 逐渐翻红,整裂为四瓣。
石 ----花 形态 形态匀称,像玛瑙花瓶。 榴 花-果 色彩 红 黄 锈彩
通过对石榴外在特点和内在品格 的描写,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 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 表达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你觉得哪个语句写得比较好, 试着给大家读一下,读出感情。
文章多用比喻、拟人的手法。
示例:“你看,它逐渐翻红,······,而且 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用“红玛瑙琢成······花瓶儿”比喻石榴 花前期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匀称地整裂 为四个厚实花瓣的成长过程,用“精巧地 插上了花”的“花瓶儿”比喻后期的形状。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 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地赞美了它的形态 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的产生喜爱和赞 美石榴花的感情。
5.作者为什么把石榴花视为“夏季 的心脏”?
因为作者在形象地描绘了 石榴树、石榴花、石榴果以后, 直抒胸臆说“我本来就喜欢夏 天”。这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 追求。
6.联系背景,结合课文,想想作者在这一 特殊 历史时期写的这篇文章,有什么深刻 的含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石榴不畏炎阳,在烈日下绽放美丽, 演变出充满喜悦的生命变奏曲。这种积极 向上的精神是当时的中国所欠缺的,作者 赞美石榴,实质上是要赞美 那种英勇无畏 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优美生动的语言。 2、通过对石榴不同角度的分析,归纳石榴 的特征。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领会作者的写作 意图。

七年级语文下册《石榴》教案2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石榴》教案2语文版

石榴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理想和追求。

2.品味文中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1.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

2.品味文中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奇崛(jüé) 枯瘠(jí) 玛瑙( mǎonǎo ) 琢成(zhu) 犀利(xī)劈刀( pī) 皓齿(hào ) 束缚( fù) 唾津(tuò) 潜溢(yì)2、解释下列词语。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劈刀:刀背较厚的刀,用来劈竹子、木头等。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X围里。

柔媚:柔和可爱。

争妍斗艳:竞相比美。

妍,美丽。

奇崛:奇特突出。

枯瘠:枯瘦。

瘠,(身体)瘦弱。

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不禁,不能自制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忍俊,含笑、忍笑丰腴:这里指丰盛饱满。

二、导入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石榴的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并介绍有关资料。

石榴,一名“安石榴”。

石榴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有针状枝,叶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

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某某人。

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

生平著述甚丰,1957年起人民文学出版《郭沫若文集》。

三、朗读课文教师X读、学生齐渎有机结合。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确: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课文共有9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思考: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学生小组合作,从文中圈画主要句子,讨论、交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案2.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理解标题的双关意义;2、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体味父亲的形象;3、体会学习插叙的写作手法,体会伏笔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1、感知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2、理清文章的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插叙的写作手法,体会伏笔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注音衣襟.(jīn) 掸.子(dǎn) 徘徊.(huái)肿胀.(.zhàng) 栅.栏(zhà) 骊.歌(lí)叮嘱.(zhǔ) 恐惧.(jù) 花圃.(pǔ)玉簪.花(zān) 蒲.公英(pú)2.解词谢词:在仪式上所说的表示感谢的话。

也作谢辞。

叮嘱:再三嘱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或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骊歌:告别的歌。

知交:知己的朋友。

闯练:走出家庭,到实际生活中锻炼。

3.填空。

①《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短篇小说集《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作家。

②全文的情感基调是________,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

二、指导学习·研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谁是最疼爱你关心你的人?自然多数人的回答是妈妈。

的确,妈妈无私、细腻、宽容的爱一直环绕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人世间最大的温暖和幸福,伴着母爱我们一天天快乐地成长。

可是,大家有没有关注到,有一个人他象妈妈一样,每一天都在为我们辛勤地付出。

对了,他就是爸爸。

当我们讴歌母爱时,也应该为父亲献上一曲赞美的歌。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林海音的童年,去认识一位可亲可敬的父亲,去看一看发生在许多年前北京城南的故事。

(二)简介作者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生于大阪,在北平长大。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石榴教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石榴教案语文版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读、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丰富内心世界。同时,课文中所蕴含的思乡之情也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语言能力: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网上调查:鼓励学生上网查找关于石榴的资料,如石榴的品种、分布地区、营养价值等,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
2.拓展要求:
-学生自主选择石榴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要求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
-学生可以尝试种植一颗石榴树或几株石榴苗,观察并记录其生长过程,拍摄照片或制作生长日志。
-学生结合课内所学,向家人或朋友介绍石榴的知识,如石榴的种植、食用方法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强调《石榴》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石榴》。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石榴》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石榴》相关文学作品:
-《石榴花》:另一篇以石榴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石榴成熟季节的课文,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石榴教案语文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石榴》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以石榴为主题,通过描绘石榴的形态、色泽、果实等细节,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刘凤兰 七年语文教案剖析

刘凤兰 七年语文教案剖析
七年语文教案
刘凤兰
目录
(第一单元)
1.石榴郭沫若1课时
2.海燕郑振铎2课时
3.白鹅丰子恺2课时
4.鹤群江口涣1课时
5.写作——写一篇状物的文章2课时
课题
石榴郭沫若
课型
讲读
课时
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所咏之物的外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特征,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能力目标
了解状物作品的一般特点与写作要求。
情感目标
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评价,补充。
情境导入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描写植物的状物记叙文《石榴》,热烈的石榴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一篇描写动物的状物记叙文《海燕》,看看作者笔下的海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思考
自主学习
结合“思考与练习”第一题,边听边圈点勾画出两种小燕子的活动背景以及它们各自的外形、飞翔和憩息状态的词句。
课前查找资料,课上交流
小组评价
情境导入
组织教学:猜谜语:胖娃娃,最爱笑,笑红身子笑破嘴,笑得大嘴合不上,露出满嘴红玛瑙4+4+4+4=?打一水果!?
思考
回答问题
自主学习
(1)作者是怎样描写石榴树的枝干、叶片的?
(2)作者写石榴花,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描写的?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独立思考问题。
体验新知
隽妙无比
的春景
乌黑的羽毛
剪刀似的尾巴
劲俊轻快的翅膀
斜飞
隽逸地横掠
粗而有致
的小黑点
海上的小燕子
绝美的海天
乌黑的小水禽
隽逸从容
地斜掠
展开双翅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石榴(第1课时)教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石榴(第1课时)教案语文版

1.石榴郭沫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品味精美的语言,培养敏锐丰富的语感;欣赏石榴的美,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本文作者借文中石榴的形象寄托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与精神。

培养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石榴的外在特征,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

难点体会石榴的内在特征,理解作者所言之志。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导入新课可让学生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石榴,教师作必要的补充。

“石榴文化”参考资料:石榴,别名安石榴、若榴、丹若、金罂。

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在地中海沿岸各地、印度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地也有栽培,喜欢亮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

我国栽培石榴也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由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的。

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世榴园”之称。

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

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

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

关于石榴的古诗句: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远,因依汉使槎。

——元稹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天。

——白居易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友离为忆君。

不仅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武则天(二)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主要作品有:《女神》《屈原》《蔡文姬》等。

《石榴》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

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

作者以状物抒情的方式,借石榴寄托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烈的追求。

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年级# 导语】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原文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2.小学三年级语文《石榴》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

三、教学方法:创设情景,以读为主线,让学生看看、读读、议议、练练从而不断感悟。

四、教学准备:石榴娃娃的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板书设计:颜色石榴形状特点(可爱)味道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能力目标: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能自己探索、学习课文内容。

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枣庄石榴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弄清石榴的生长过程,学习生字词。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石榴》学案(2)(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石榴》学案(2)(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word1.石榴【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重点难点】1.把握石榴的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2.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前收集的诗文名句。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或咏物抒怀,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你还记得或找到了哪些诗文名句?)2.介绍石榴有关知识。

3.本文的基本生字词。

二、认识文体,明确目标。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的散文,请大家回忆我们对这类文章的学习过程,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应该学什么,怎样学。

(发挥学生主动性,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能归纳说出石榴形态美和精神美;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能品味本文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学习方法:读、赏、析。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你认为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表明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2、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组织本文的?四、合作交流,品味朗读1.第二部分具体描写了石榴的特征,语言生动形象,你最喜欢哪些语句?并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2.就你所喜欢的语句或文段,有感情的朗读。

注意语调和感情的把握。

3.写物是为了言志,你认为本文作者要通过石榴表达什么“志”。

五、解读探究,深化情感“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一句2.文章最后赞美夏天,有人说石榴是本文赞美的主体,赞美夏天是否冲谈了主题了呢??六、课后作业: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并背诵。

2.学习本文的写法,任选一种花草树木写一篇小作文1 / 1。

《石榴》教学设计

《石榴》教学设计

《石榴》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72-0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石榴》)。

教学设想:《石榴》是一篇状物类散文,文中所写的是学生常见的石榴,但作者却能发现新意,从不同角度对石榴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寄寓石榴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特殊的含义。

本文是状物类散文中最典型、最具特点的一篇,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了解这类文章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认为学习本文不仅学生了解这类文章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激发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寄寓事物的深刻含义,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寻找关键语句,能归纳说出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2)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3)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品析、朗读本文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4)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品味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重点:1)找出文中描写石榴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托石榴所言之”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课件,朗读法。

课前学习:1)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有疑问的字词。

2)寻找石榴的图片与资料,并与课文中的描写加以对照。

3)收集前人赞誉各种花草树木的诗文名句。

初中石榴说课稿

初中石榴说课稿

初中石榴说课稿《石榴》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借物抒怀)中的第三课,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石榴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一、说教材:《石榴》这篇文章是在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这一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均属于状物类散文。

其单元说明要求,阅读这类文章,要把握作者笔下的事物的特征,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

根据这一要求及状物类散文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由于这单元的文章是学生进入初中首次接触到状物类散文,《石榴》这篇课文又放本单元的第一课,所以,对本课文的学习方法的把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单元后三篇文章《海燕》《白鹅》《鹤群翔空》的学习及今后对状物类散文的学习。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的及教学重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目的:1、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②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特色。

2、难点:①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②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二、说教法: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已不再是起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作用,而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引导,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

根据状物散文的特点及《石榴》这篇课文自身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引导法。

通过课件、实物摆设等手段,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在上课之前,我要准备的东西有如下这些:1、多媒体课件,内容以有关石榴的图像为主;2、在教室前边摆上几盆石榴;3、班级出一期以石榴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板报。

三、说学法: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学习应是自主、合作、探究。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石榴(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石榴的风采,欣赏了石榴可以入画的枝叶和足以眩目的花朵,这一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石榴园,去采摘属于夏季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进一步分析课文
1欣赏石榴的果实美,继续研读第二部分(第2~6段)。

我们已经欣赏了石榴的枝叶美和花朵美,那么由花朵变幻为果实,又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享受呢?
单瓣花从“红玛瑙的花瓶儿”变幻成“希腊似的安普剌”了,又变幻为“中国式的金罍”了,果实长成,表皮斑驳,颜色亦现金黄,形体变为胖胖的圆肚形,俨然有“各种锈彩”的“青铜器”。

——果实成熟的情态
正当浓艳的花儿呈现自己的骄傲时,果实也好似有情人一般,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露出排排子实,它已经不是原先的花瓶与金罍了,它子孙满堂,迫不及待地向人炫耀它的富足,石榴心中的自豪和作者心中的欣喜溢于言表。

生动形象的拟人和比喻逼真地描绘了石榴由花朵向果实过渡的过程。

这一段语言精妙而富有情趣。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一句幽默的玩笑写出了石榴的变化,反问句明确地表示它已经完成了最伟大的孕育,要向人们奉献它甜蜜的果实了。

“戏法”“忍俊不禁”“破口大笑”“皓齿”等极具人性特征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石榴的欢乐与满足,它淳朴憨厚的个性逗人喜爱,那透明光嫩的皓齿惹人爱怜,课文读来趣味盎然。

2齐读第6小节,想象石榴满枝的喜人情景,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欢愉、欣赏之情。

3总结以上课文所描绘的石榴之美(枝叶美、花朵美、果实美),想想这样美丽清逸的事物,到底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9段)
大声朗读这一部分,思考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抒发了作者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之情。

喜欢夏天是由来已久了,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

这是从宇宙和人的发展角度来称颂夏天的,实际上,夏已经是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勃发的生命的象征。

作者再次称石榴是夏的心脏,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准确形象地表明了石榴的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特征,这是石榴的内在美、精神美的表现。

作者是借喜欢夏天来衬托自己对“夏季的心脏”——石榴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石榴成了承载作者理想和追求的载体,要是没有它,夏天将黯然无光、索然无味。

最后写昆明石榴的“特别”,特别就特别在果实大而子粒丰腴,酸甜可口;挡不住诱惑。

明写石榴的口味,暗写的是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回味无穷。

(四)齐读第三部分,共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五)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朗读,要求声音洪亮清楚,感情充沛
(六)总结全篇
提示:
1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使用。

2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

3领悟寓意深刻、别具匠心的语言。

4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七)比较阅读欣赏
材料1
《辞海》“石榴”条的说明性语言:一名安石榴。

石榴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有针状枝。

叶对生,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

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准确凝练;本段文字科学、清晰、简洁)
材料2
暮春是桐树热闹的季节,它常常一夜间绽出满树的桐花来,朵朵都是并蒂莲的模样儿,做着集体吹喇叭的姿态。

它们开起花来是那样的忘情,总是一大簇一大簇地凑在一起,原本淡紫淡粉的花色便浓重得不可开交了。

村头、堤上、道旁,远远望去,一团团紫红色的烟云,冉冉地蒸腾着,张扬而清高,还有那浓郁的香气一刻不停地提醒你:这里正是春天。

大树下,三五个穿着花肚兜的小儿女提着长长的竹竿儿,拼劲地打落那一串串的桐花,然后将花瓣一剥,用舌头舔里面的花蕊,那是有甜味的,花蒂则用线一穿,就成了活脱脱一条“青蛇”。

顽童们白天拿它去吓唬小女伴,夜晚冷不丁放到大人的脖子里,都要给吓得大叫一声的,因为“青蛇”不仅滑溜溜的,且还带了嗖嗖的凉意……
提示:
1欣赏生动细致的描写,想想桐花有怎样的品质?
2作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仔细体味状物抒情的特点。

(八)语言积累
仿照课文状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文字。

要求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写出你对物象的外形与精神的独特感受。

字数在200~300之间。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可当堂点评,也可在作文课点评。

点评要点:
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状物抒情。

2物象的外形与内在精神的契合。

布置作业
有计划地阅读托物言志的散文,并拓展延伸到诗歌的阅读欣赏。

板书设计
石榴
郭沫若爱石榴——“最可爱”画石榴
外在美(色、形)寄寓深刻哲理
石榴观察、思考托物言志内在美(精神、品格)抒发独特感受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