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让识字不仅是识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理”让识字不仅是识字
作者:黄晓玲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06期
“字理”,就是汉字本身的规律。

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

汉字不只是记录汉语的工具,而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活化古。

日本一位学者说:“汉字的信息量很大,它本身就是一种集成电路。

”我们的祖先都是非常有智慧的。

循着字理,我们可以触摸到祖先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循着字理,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做人的过程,学习审美的过程。

一、字理让孩子感受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1.我们在字理析解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汉字形义的演变情况
造字之初的象形字图文合一、生动逼真,使人见字而识形,见形而知义。

如“日、月”等。

之后的会意字组构巧妙,内涵丰富。

例如“监”,繁体为“監”,就像一个人弯着腰(亽),瞪着眼睛(臣)向下看着水盆(皿)照面,本义是照镜子。

从这个字我们知道了人类最初没有镜子,只好用盆子装水照面修容。

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利用青铜磨制出了可以照面的铜镜,于是先后以“鉴”、“镜”表示,以区别原来的水盆镜子。

今天,我们使用的镜子已不是铜的而是玻璃的了,但我们仍沿用“镜”字,这样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出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

2.我们在字理析解中可以让孩子们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
古人造字时,把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融入了构字之中。

“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

再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要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从这些汉字中折射出古人诸多的价值观念,这些汉字不仅仅是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通过对这些汉字字理的析解,很自然地让孩子们感受并传承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3.我们在字理析解中让孩子们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形声字由表义的形旁和标音的声旁组合而成,是一种比较能产、科学的造字方法,其表意的形旁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汉语词的原始意义,了解当时人类的认识水平,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及其发展。

如“财、货、贵、贱”等字以“贝”为形旁,“币、帛”以“巾”为形旁,“钱、银”以“金”为形旁,从这些不同的形旁可知我国古代曾先后用过贝壳、丝帛和金银来作货币,反映了汉族人民对于货币价值观念的发展过程。

二、常用字理识字教学法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汉字在构形的时候与某个意义有联系,把汉字的形体与这个意义结合起来讲解汉字,呈现给学生的将会是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

字理识字教学在具体实施中可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图示形象法
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形体和特征的方法来造字的。

因此,象形字的教学应该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再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图示的作用重在解决对汉字的溯源问题,即用图画将汉字的本义表示出来。

如“日”字教学,先出示“日”字的甲骨文形体,像太阳的圆形,里面的一点像太阳里的黑斑;再讲解由⊙到日的演变过程。

学生理解了“日”字的形义联系,便会掌握“日”字的构形原理。

如教学“飞”,可以画一只鸟与“飞”这个字作对照,说明这个字的“ㄟ”是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两笔是小鸟展开的翅膀。

2.语言描述法
语言描述法就是运用精炼的语言去阐明汉字构形原理。

这种方法多适合于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教学。

描述法通过对汉字部件本义的解释,领会汉字组构的意图。

如教学“富裕”的“裕”,左有个“衣”,右边有个“谷”,古时候吃得饱穿得暖就是“富裕”了,理解了这个学生就知道它与食、与衣有关,就不会把“衣”字旁写成“示”字旁了。

3.动作演示法
用动作演示来表示字的音形义的关系。

又如“灭”字,用一块木板盖在火上,让火熄灭。

“看”把手放在眼睛上方表示“看”,得出“手目看”。

又如教学“闻”字时,老师走到门口,手放到耳后作“听”的动作。

孩子一下就理解了“闻”的意思了。

4.点拔联想法
联想法是在解析字理时引导学生合理联想,经加深对形、义、音的理解,如教“沙”字,三点水表示“水”,右边是个“少”字。

可引导学生想象“河里水少了会看见什么啊?”“水少了沙就出现了”,这就是沙字的由来。

教学“春”字,时可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到了,温暖的阳光(日)普照着大地,有三人结伴而行去郊外踏青赏花。

得出“三人日下去春游”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学生把“日”写成“目”了。

5.形近字比较法
通过比较可以把汉字的个别部分和特征分析出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利抓住字与字的本质联系和区别,能让学生轻松区分形近字。

如形近字“晴、清、睛、请、情”,首先记住共同的声旁“青”,教师再解释字理,日字旁表示太阳;三点水表示水;目字表示眼睛;言字旁是用言语请求别人;竖心旁表示心态,心情;再如:“飘-漂”被风吹起为“飘”;水中浮动为“漂”,后引申为摇动,也引申为漂洗,读第三声,洗干净后就显得美丽了,又引申出漂亮之义,读第四声。

6.巧编故事法
故事法是指教师运用故事阐明字理的方法。

一般要求故事简短有趣。

这种方法是各类学习者喜闻乐见的方法。

再如“染”。

古时候人们从山上割来一些草“木”用“水”熬煮出颜色,然后把丝帛放下去煮“九”次(多次),就能把布染成了。

所以“染”的右上是“九”而不是“丸”
最后,还应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识字,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识字途径。

这正印证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