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1次)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 第1次 )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 第1次 )

第1次作业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雅可比矩阵是对称矩阵。

2. 如规定节点的负荷电流为负的注入电流,则电力网络的节点注入电流等于节点电源电流与节点负荷电流之和。

3. 在多电压级网络中,变压器采用Γ型模型,所有参数或变量都需进行电压级的归算。

4.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比线路额定电压低5%。

5. 电压调整的目的是在保证系统无功功率平衡需求的基础上,调整控制电压,使电压中枢点的电压偏移保持在允许范围内。

6. 电力系统年发电量指该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全年实际发出电能的总和。

7. 在多电压级网络中应用等值变压器模型时,对有名制、线路参数未归算、变压器参数归在低压侧的情况,理想变压器变比取为k =UⅠ/UⅡ。

8. 水电厂可调容量受下游释放水量限制。

9. 最大负荷是指规定时间内电力系统总视在容量的最大值。

10. 随着分裂根数和各根导体之间的几何平均距离的增大,分裂导线的电抗将减小,反之亦然。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8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1. 一台变压器的标么值参数为ZT =j0.1,k*=1.05,计算其Π形模型等值电路的参数。

2. 500kV输电线路长600km,采用三分裂导线3×LGJQ-400,单位长度的参数为r1=0.02625Ω/km,x1=0.298Ω/km,b1=3.735×10-6 S/km,试计算不计分布特性时输电线路Π型等值电路的参数。

3. 500kV输电线路长600km,采用三分裂导线3×LGJQ-400,单位长度的参数为r1=0.02625Ω/km,x1=0.298Ω/km,b1=3.735×10-6S/km,试计算输电线路Π型等值电路精确计及分布特性时的参数。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2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1. 三绕组变压器的最大短路损耗2. 有功功率分点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分,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1. 影响调频厂调整容量的因素有()。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 第1次 )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 第1次 )

第1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工业、农业、邮电、交通、市政、商业以及城乡居民所消耗的功率之和是()。

A. 厂用电B. 供电负荷C. 综合用电负荷D. 发电负荷2. 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称为()。

A. 扰动变量B. 控制变量C. 状态变量D. 电源变量3. 全年电能损耗与最大负荷时的功率损耗之比为()。

A. 年负荷损耗率B.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C. 年负荷率D.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4. 频率的二次调整是由()。

A. 发电机组的调速器完成的B. 发电机组的调频器完成的C. 调相机的励磁调节器完成的D. 静止无功补偿器完成的5. 隐极式发电机组运行极限的定子绕组温升约束取决于()。

A. 定子绕组的电阻B. 定子绕组的电抗C. 定子绕组的电流D. 定子绕组的电压);低谷负荷时,允许6. 高峰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低(不低于102.5%UN中枢点电压略高(不高于107.5%U)的中枢点电压调整方式是()。

NA. 逆调压B. 顺调压C. 常调压D. 故障时的调压要求7. 在原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引出一条支路,节点导纳矩阵的阶数()。

A. 增加一阶B. 增加二阶C. 不变D. 减少一阶8. 不宜采用增大高压电网线路截面来减小电压损耗的原因是()。

A. 高压线路的电阻较大,其变化范围较大B. 高压线路的电抗较大,其变化范围不大C. 高压线路的电导较大,其变化范围较大D. 高压线路的电纳较大,其变化范围不大9. 调整系统中的短时负荷波动并担负计划外的负荷增加而设置的备用称为()。

A. 负荷备用B. 事故备用C. 检修备用D. 国民经济备用10. 电压波动的主要危害有()。

A. 引起的发电机转速变化B. 引起的电动机转矩变化C. 引起的电炉温度变化D. 引起的灯光闪烁使人疲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分,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1. 无功功率电源包括()。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1次)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1次)

第1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1.电力系统中发生概率最多的短路故障是()。

A.三相短路B.两相短路C.两相短路接地D.单相接地短路2.具有阻尼绕组的凸极式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电磁暂态过程中定子绕组中存在()。

A.基频交流分量、倍频分量和非周期分量B.基频交流分量和非周期分量C.非周期分量和倍频分量D.倍频分量和周期分量3.理想同步发电机ABC坐标系下,定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的变化周期()。

A.常数B.πC.2πD.3π4.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研究的是()。

A.电力系统稳态运行B.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过程C. 电磁暂态过程和波过程 D. 机电暂态过程和波过程5.理想同步发电机突然发生三相短路瞬间,定子三相绕组的初始磁链()。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6.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出现在()。

A.短路发生后约半个周期时B.短路发生瞬间C.短路发生后约1/4周期时D.短路发生后约一个周期时7.无限大电源供电情况下突然发生三相短路时,各相短路电流中非周期分量的关系是()。

A.三相相等B.三相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C.不相等D.以上均错误8. 小在发电机稳态运行状态中,机械功率C. 相等D. 无关系与电磁功率相比,将() 。

A. 大 B.9.关于同步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情况下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起始有效值相等B.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稳态有效值相等C.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是相同的D.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是不相同的10.冲击系数kim的数值变化范围是()。

A.0≤kim≤1B.1≤kim≤2C.0≤kim≤2D.1≤kim≤311.在高压系统中,最恶劣短路情况是指()。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 第1次 )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 第1次 )

第1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短路电流运算曲线编制时,计算电抗仅编制到3.5,其原因是()。

A. 于计算电抗大于3.5的电源可以视为无限大功率电源,其任意时刻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就是短路瞬间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起始有效值B. 实际工程上不存在计算电抗大于3.5的情况C. 由于计算电抗大于3.5的电源,其向短路点提供的短路电流很小,实际计算时可以忽略D. 以上均错误2. 短路冲击电流是指短路电流的()。

A. 有效值 B. 平均值 C. 方均根值 D. 最大可能瞬时值3. 当系统中发生A相接地短路时,故障处的B相短路电流为( )。

A. 0B.C.D.4. 电力系统在事故后运行方式下,对并列运行静态稳定储备系数的要求是()。

A. B. C. D.5. ABC坐标系下,理想同步发电机的磁链方程中的互感系数MQf等于()。

A. 0 B. 1 C. 0.5 D. 1.56. 输电线路的正序阻抗与负序阻抗相比,其值要( )。

A. 大 B. 小 C. 相等D. 都不是7. 绘制电力系统的三序单相等值电路时,对普通变压器中性点所接阻抗的处理方法是() A. 中性点阻抗仅以出现在零序等值电路中 B. 中性点阻抗以3出现在零序等值电路中 C. 中性点阻抗以出现三序等值电路中 D. 中性点阻抗不出现在等值电路中8. 下列故障形式中对称的短路故障为()。

A. 单相接地短路B. 两相短路C. 三相短路D. 两相接地短路9. 分析简单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确定系统的极限切除角依据的原则是()。

A. 正序等效定则 B. 等耗量微增率准则 C. 等力矩原则 D. 等面积定则10. 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后,越靠近短路点,正序电压( )。

A. 越低B. 越高C. 不变D. 不确定11. 具有阻尼绕组的凸极式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电磁暂态过程中定子绕组中存在( )。

A. 基频交流分量、倍频分量和非周期分量 B. 基频交流分量和非周期分量 C. 非周期分量和倍频分量 D. 倍频分量和周期分量12. 大扰动后,减少原动机出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 )。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实验报告篇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实验指导书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方式实验 ................................................ ........................................ 2 1.1 实验目的................................................. ................................................... ........................................... 2 1.2 原理说明................................................. ................................................... ........................................... 2 1.3 实验内容与步骤 ................................................ ................................................... ................................ 3 实验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分析实验 ................................................ ....................................................... 6 2.1 实验目的................................................. ................................................... ........................................... 6 2.2 原理说明................................................. ................................................... ........................................... 6 2.3 实验内容与步骤 ................................................ ................................................... .. (6)I实验一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方式实验1.1 实验目的1.熟悉远距离输电的线路基本结构和参数的测试方法。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 第1次 )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 第1次 )

第1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1. 电力系统中发生概率最多的短路故障是( )。

A. 三相短路B. 两相短路C. 两相短路接地D. 单相接地短路2. 具有阻尼绕组的凸极式同步发电机,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时,电磁暂态过程中定子绕组中存在( )。

A. 基频交流分量、倍频分量和非周期分量 B. 基频交流分量和非周期分量 C. 非周期分量和倍频分量 D. 倍频分量和周期分量3. 理想同步发电机ABC坐标系下,定子绕组间的互感系数的变化周期( )。

A. 常数B. π C. 2π D. 3π4.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研究的是()。

A. 电力系统稳态运行 B. 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过程 C. 电磁暂态过程和波过程 D. 机电暂态过程和波过程5. 理想同步发电机突然发生三相短路瞬间,定子三相绕组的初始磁链()。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6. 短路电流最大有效值出现在()。

A. 短路发生后约半个周期时 B. 短路发生瞬间 C. 短路发生后约1/4周期时 D. 短路发生后约一个周期时7. 无限大电源供电情况下突然发生三相短路时,各相短路电流中非周期分量的关系是()。

A. 三相相等B. 三相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C. 不相等D. 以上均错误8. 在发电机稳态运行状态中,机械功率与电磁功率相比,将( )。

A. 大 B. 小 C. 相等 D. 无关系9. 关于同步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情况下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起始有效值相等 B. 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稳态有效值相等 C. 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是相同的 D. 负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与空载情况下发生短路两种情况下,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衰减时间常数是不相同的10. 冲击系数kim的数值变化范围是( )。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2篇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2篇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2篇第一篇: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是对电力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下进行的分析,主要涉及电力系统各个部分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以便确定电力系统的稳态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一、电力系统稳态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稳态是指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各个部分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保持不变或缓慢变化的状态。

电力系统稳态的合理运行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原则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主要依据以下基本原则进行:1.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必须满足各种要求,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2. 电力系统的各个部分必须保持良好的协调性,以便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行。

3. 稳态分析必须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负荷变化、故障发生等。

三、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方法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力系统拓扑分析电力系统拓扑分析是指对电力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以便确定电力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拓扑分析一般都基于电力系统的单线图进行,包括计算线路阻抗和节点导纳等。

2. 稳态计算稳态计算是指对电力系统在稳态条件下各个部分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

稳态计算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线路电阻、电感、电容等参数的影响,并且需要对负荷变化、故障发生等不确定因素进行模拟和分析。

3. 负荷流分析负荷流分析是指对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分析,以便确定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输电能力等。

负荷流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电力工程师优化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4. 稳态分析建模稳态分析建模是指对电力系统各个部分建立数学建模,以便进行各种稳态分析,如负荷流分析、电压稳定性分析等。

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化。

大学_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孟祥萍著)课后答案下载

大学_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孟祥萍著)课后答案下载

电力系统分析第二版(孟祥萍著)课后答案下载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内容介绍第一篇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第1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特点1.2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和规定1.3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1.4 电力线路的结构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2章电力网各元件的参数和等值电路2.1 输电线路的参数2.2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2.3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2.4 标么制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3章简单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3.1 基本概念3.2 开式网络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3.3 简单闭式网络的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4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调整 4.1 概述4.2 自动调速系统4.3 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4.4 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4.5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5章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 5.1 电压调整的必要性5.2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5.3 电力系统的电压管理5.4 电压调整的措施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6章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6.1 电力系统负荷和负荷曲线6.2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6.3 电力网中的电能损耗6.4 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篇电力系统的电磁暂态第7章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7.1 同步发电机的原始方程7.2 d、q、0坐标系统的发电机基本方程7.3 同步电机的稳态运行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8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暂态过程8.1 短路的基本概念8.2 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的三相短路分析8.3 无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的分析 8.4 计及阻尼绕组的同步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 8.5 强行励磁对同步电机三相短路的影响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9章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9.1 交流分量电流初始值的计算9.2 起始次暂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计算9.3 计算曲线法9.4 转移阻抗及电流分布系数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10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序阻抗和等值电路 10.1 对称分量法10.2 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故障分析中的应用10.3 同步发电机的负序和零序电抗10.4 异步电动机的负序电抗和零序电抗10.5 变压器的零序电抗10.6 架空输电线的零序阻抗10.7 电缆线路的零序阻抗10.8 电力系统的序网络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11章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分析和计算 11.1 单相接地短路11.2 两相短路11.3 两相短路接地11.4 正序等效定则的应用11.5 非故障处电流和电压的计算11.6 非全相运行的分析计算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篇电力系统的机电暂态第12章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述12.1 概述12.2 同步发电机组的转子运动方程12.3 简单电力系统的功角特性12.4 复杂电力系统的功角特性12.5 同步发电机自动调节励磁系统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13章电力系统静态稳定13.1 简单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13.2 负荷的静态稳定13.3 小干扰法分析电力系统静态稳定13.4 自动调节励磁系统对静态稳定的影响 13.5 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措施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14章电力系统暂态稳定14.1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概述14.2 简单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14.3 复杂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分析计算 14.4 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措施14.5 电力系统的异步运行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四篇电力系统计算的计算机算法第15章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15.1 电力网络的基本方程式15.2 节点导纳矩阵及其算法15.3 节点阻抗矩阵及其算法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16章电力系统故障的计算机算法16.1 概述16.2 对称故障的计算机算法16.3 简单不对称故障的计算机算法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17章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 17.1 概述17.2 潮流计算的基本方程17.3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17.4 pq分解法潮流计算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18章电力系统稳定的计算机算法18.1 简化模型的暂态稳定计算18.2 简化模型的静态稳定计算小结思考题与习题附录附录1 程序清单1.1 形成节点导纳矩阵1.2 形成节点阻抗矩阵1.3 对称故障的计算1.4 用计算曲线计算对称故障1.5 简单不对称故障的计算1.6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1.7 户口分解法潮流计算1.8 分段法确定发电机转子摇摆曲线1.9 小干扰法判断系统的静态稳定附录2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计算曲线数字表参考文献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目录《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是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陈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参考答案

陈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参考答案

耗时,可得母线 B 的电压为 110×(11/110)=11kV。若误用升压变压器(相同电压等级下, 升压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为 10.5/121kV) , 则母线 B 的电压为 110× (10.5/121) = 9.55kV<11kV。
1
1-5
输电电压、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这三者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 答:对应一定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有一最合理的输电电压。一般说来,当输送功率
(b)对于 100km 的双回输电线
R
r 0.21 100 100 10.5() 2 2
X
x1 0.416 100 100 20.8() 2 2
G0
(c)等值电路
10.5 j20.8
B 2b1 100 5.467 10 4 ( S )
一定时,输电电压越高,可以输送的距离就越远;当输电距离一定时,输送功率越大,所需 的输电电压就越高。
1-6
电力系统中性点有哪些接地方式?各具什么特点?适用于哪些电压等级的系统? 答: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直接接地和不接地两类, 其中不接地方式还包含中性
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直接接地系统供电可靠性低。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形成短路回路,接地相电流大,要求 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但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不升高。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适用于 110kV 及以上的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供电可靠性高,但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也高。当系统中一相接地时,不 构成短路回路,接地相电流不大,不必切除接地相,但这时非接地相的对地电压升高为相电 压的 3 倍。中性点不接地方式适用于 60kV 及以下系统。对于 3-60kV 网络,若单相接地时 接地点容性电流超过规定数值,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
150km VA=220kV

电气考研 华北电力大学 电力稳态习题1

电气考研 华北电力大学 电力稳态习题1

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研究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下的分析与潮流分布计算,另一类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状况的优化和调整。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及动力系统?电力系统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1-2 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3 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4标出图1-4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习题1-4图1-6 图1-6中已标明各级电网的电压等级。

试标出图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及变压器的额定变比。

1-7 电力系统结线如图1-7所示,电网各级电压示于图中。

试求:⑴发电机G 和变压器1T 、2T 、3T 高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⑵设变压器1T 工作于+2.5%抽头, 2T 工作于主抽头,3T 工作于-5%抽头,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1-8 比较两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其适用范围。

1-9 什么叫三相系统中性点位移?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电压为什么增加3倍?1-10 若在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消弧线圈的作用是什么? 1-11 什么叫分裂导线、扩径导线?为什么要用这种导线?第二章 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及等值网络2-4 某220kV 线路,选用LGJJ —2×240分裂导线,每根导线直径为22.4mm ,分裂间距为400mm ,导线水平排列,相间距离为8m ,光滑系数1m 取0.85,气象系数2m 取0.95,空气相对密度为1.0。

试求输电线每公里长度的电阻、电抗、电纳及电晕临界电压。

2-5 有一回500kV 架空线路,采用型号为LGJQ —4×400的分裂导线,长度为250km 。

每一导线的计算外径为27.2mm ,分裂根数n =4,分裂间距为400mm 。

三相导线水平排列,相邻导线间距离为11m ,求该电力线路的参数,并作等值电路。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一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一章)
黄河上游拉西瓦等水电站,实现与西北联网 南部电网:红水河、澜沧江、乌江流域、贵州煤炭基地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全国联网势在必行
西线:西北与川渝以直流方式相联 北部和中部三纵: 中线:华北与华中以直流背靠背相联
南部和中部:
东线:山东与华东以直流背靠背相联 提高水电利用容量,减少弃水 湖南衡阳到广东韶关500KV交直流输电 三峡到广东的远距离直流输电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近年来停电事故频发
8.14美加大停电 8.28伦敦大停电 9.1悉尼和马来西亚大停电 9.28意大利大停电
频率的抖动会造成次品堆积如山,大停电造成的灾难不 压于一次强烈的地震
近年来面临严重缺电
去年缺电3500万KW,今年缺电2500万KW。电力建设滞后 于电力需求增长,电力供应总量不足,是造成电力供应逐 步紧张的根本原因。
源 三 流量: 14300m3/s
峡 可装机: 2500万kw
计划装机:70*26=1820万kw,已投980
第二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三 峡 电 站
第二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三 峡 电 站
第二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三 峡 电 站
第二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总投资603.3亿元、总工期12 年两个月、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 中国第二大水站——溪洛渡水电站, 已于今春正式开工
第二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三、火力发电
第二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三、火力发电
第二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三、火力发电
第二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三、火力发电
第二节 电能变换和电源构成
四、水力发电
水 冲击水轮机旋转 带动发电机发电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1次)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1次)

第1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分,共40小题,每小题2.5分)1. 工业、农业、邮电、交通、市政、商业以及城乡居民所消耗的功率之和是()。

A. 厂用电B. 供电负荷C. 综合用电负荷D. 发电负荷2. 发电机经多级变压向负荷供电时,通过改变发电机端电压()各种情况下负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

A. 基本满足B. 完全满足C. 不能满足D. 较好满足3. 超高压电力线路空载运行时线路末端电压()线路始端电压。

A. 略低于B. 低于C. 等于D. 高于4. 用调速器进行频率的一次调整()。

A. 只能限制周期较短、幅度较大的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B. 只能限制周期较短、幅度较小的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C. 只能限制周期较长、幅度较大的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D. 只能限制周期较长、幅度较小的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火电厂中限制调整速度的主要是汽轮机B. 火电厂中限制调整速度的主要是锅炉C. 原子能电厂调整速度不低于一般火电厂D. 水轮机负荷变动的速度比火电厂高得多6. 节点电压幅值和角度称为()。

A. 扰动变量B. 控制变量C. 状态变量D. 电源变量7. 一年中负荷消费的电能与一年中的最大负荷之比为()。

A. 年负荷损耗率B.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C. 年负荷率D.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8. 丰水季节,宜作为调频电厂的是()。

A. 热电厂B. 核电厂C. 有调节性能的水电厂D. 中温中压火电厂9. 电力系统运行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 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B. 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C. 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D. 保证电能大量存储10. 双绕组变压器的变比为110土8X1.25%/11 , +4档分接头对应的变比为()。

A. 114.5/11B. 115.5/11C. 116.5/11D. 117.5/1111. 无功功率备用容量一般为最大无功功率负荷的()。

A. 0% 〜5%B. 7% 〜8%C. 15% 〜20%D. 30% 〜40%12. 隐极式发电机组运行极限的转子绕组温升约束取决于()。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一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一章

无备用接线方式 (a)单回路放射式 (b)单回路干线式 (c) 单回路链式
(2)有备用接线方式
用户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获得电能的接线方式。 包括双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接线;环式接线和两端供 电方式。
有备用接线方式 (a) 双回路放射式 (b) 双回路干线式 (d) 环式 (e) 两端供电网络 (c)双回路链式
与用电设备相连接),线路压降很小时;或变压器本身的短 路电压较小(小于7.5%)时,允许变压器副边额定电压取 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1.05倍。 用线电压表示的抽头额定电压
220kV
升压变压器
降压变压器
5、不同电压等级的适用范围
3KV:工企业内部使用(如3KV电动机);
1000、500、330、220kV:用于大电力系统的主干线; 110KV:小电力系统的主干线、大电力系统的二次网络; 35KV:大城市或大工业企业内部配电网络;农村电力网络; 10kV:配电网络。
U Un U (%) 100 Un
f f f n
我国对电力系统频率偏移的基本要求是 f (0.1 ~ 0.2) H Z
3、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好
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用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和网损
率衡量。 (1)燃料消耗率 指发电厂每发单位电能(1KWh)所消耗标准煤(g)的 多少。
100-500 100-300 200-800 200-600
1000-1500 150-850 2000-2500 500 以上
4、电力网中的电压分布与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的额
定电压
(1)电力网的电压分布
(2)输电线路允许的电压损耗
用电设备允许的电压偏移为 5% ,所以线路允许的电压 损耗为10%。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广西大学课程教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编辑课件
1
第一章Hale Waihona Puke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二.电力系统的结线方式
三.电压等级及适用范围
四.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五.各类发电厂的运行特点
编辑课件
2
一.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线、配 电系统及负荷组成的。是现代社会中最 重要、最庞杂的工程系统之一。
一般来说,所提供的短路电压百分比都是经过归算的
编辑课件
33
三.自耦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就端点条件而言,自耦变压器可完全等值于普通变压 器,但由于三绕组自耦变压器第三绕组的容量总小于变 压器的额定容量,因此需要进行归算。
❖对于旧标准:
Pk(13)
Pk'(13)SSN 3
2 ,Pk(23)
Pk'(23)SSN 3
一个100%或50%容量绕组空载时的损耗。
根据“按同一电流密度选择各绕组导线截面积”的变 压器的设计原则:
RT (100 %)
Pk
. m a xU
2 N
2000
S
2 N
RT (50%) 2 RT (100 %)
编辑课件
32
2. 电抗
根据变压器排列不同,对所提供的短路电压做些处理:
Uk1%
1 2
5.
编辑课件
23
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
发电机组在约束的上、下限运行。
通常以两个变量表示,即发出的有功功率P和端 电压U的大小 或发出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 的大小。
编辑课件
24
第二节 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双绕组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三绕组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自耦变压器的参数和数学模型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作业答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作业答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作业答案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思考题、习题1-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答: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设备所组成的网络称为电力网。

把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和电力系统合在一起称为动力系统。

1-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保证可靠地的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4)环保性。

1-3.何为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其运行方式如何?它们有什么特点?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情况如何?答:星型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就是电力系统的中性点。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直接接地和不接地以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直接接地供电可靠性低。

系统中一相接地,接地相电流很大,必须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

不接地供电可靠性高,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也高。

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相电流不大,但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

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60kV 及以下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1-4.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相对地电压有什么变化?单相接地电流的性质如何?怎样计算?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电压为0,3即升高为线电压。

单项接地电流为容性。

接地相的对地电容电流应为其它两非接地相电容电流之和,其幅值为3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

(可画向量图来解释)1-5.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补偿方式有哪些?电力系统一般采用哪种补偿方式?为什么?消弧线圈就是电抗线圈。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属容性电流,通过装消弧线圈,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中增加了一个感性分量,它和容性电流分量相抵消,减小接地点的电流。

使电弧易于熄灭,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补偿方式有欠补偿和过补偿,欠补偿就是感性电流小于容性电流的补偿方式,过补偿就是感性电流大于容性电流的补偿方式。

重庆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重庆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答案+我名字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1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题号一二三合计已做/题量0 / 200 / 100 / 100 / 40得分/分值0 / 400 / 400 / 200 / 100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0 / 40 分)1、超高压电力线路空载运行时线路末端电压()线路始端电压。

A、略低于B、低于C、等于D、高于收藏该题2、无功功率平衡计算的前提是()。

A、系统的容量水平正常B、系统的有功水平正常C、系统的电压水平正常D、系统的电流水平正常收藏该题3、用调速器进行频率的一次调整只能限制()的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

A、周期较短、幅度较大B、周期较短、幅度较小C、周期较长、幅度较大D、周期较长、幅度较小收藏该题4、节点电压幅值和角度称为()。

A、扰动变量B、控制变量C、状态变量D、电源变量收藏该题5、隐极式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功角关系为()。

A、B、C、D、收藏该题6、双绕组变压器的变比为110±8×1.25%/11,+4档分接头对应的变比为()。

A、114.5/11B、115.5/11C、116.5/11D、117.5/11收藏该题7、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

A、三相接地时可短时间运行,不必迅速切除接地相B、两相接地时可短时间运行,不必迅速切除接地相C、一相接地时可短时间运行,不必迅速切除接地相D、一相接地时必须迅速切除接地相收藏该题8、下列不属于电力系统的设备是()。

A、发电机B、反应堆C、电力线路D、变压器收藏该题9、电能生产、输送、消费的特点不包括()。

A、电能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B、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严格C、生产、输送、消费电能各环节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D、电能生产、输送、消费工况会改变收藏该题10、按线路长度计算功率的初分布的条件是()。

A、网络中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相同B、网络中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抗相同C、网络中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的电纳相同D、网络中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的阻抗相同收藏该题11、双绕组变压器的电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工业、农业、邮电、交通、市政、商业以及城乡居民所消耗的功率之和是()。

A. 厂用电
B. 供电负荷
C. 综合用电负荷
D. 发电负荷
2. 电源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称为()。

A. 扰动变量
B. 控制变量
C. 状态变量
D. 电源变量
3. 全年电能损耗与最大负荷时的功率损耗之比为()。

A. 年负荷损耗率
B.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C. 年负荷率
D.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
4. 频率的二次调整是由()。

A. 发电机组的调速器完成的
B. 发电机组的调频器完成的
C. 调相机的励磁调节器完成的
D. 静止无功补偿器完成的
5. 隐极式发电机组运行极限的定子绕组温升约束取决于()。

A. 定子绕组的电阻
B. 定子绕组的电抗
C. 定子绕组的电流
D. 定子绕组的电压
6. 高峰负荷时,允许中
枢点电压略低(不低于%U
N );低谷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高(不高于%U
N

的中枢点电压调整方式是()。

A. 逆调压
B. 顺调压
C. 常调压
D. 故障时的调压要求
7. 在原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引出一条支路,节点导纳矩阵的阶数()。

A. 增加一阶
B. 增加二阶
C. 不变
D. 减少一阶
8. 不宜采用增大高压电网线路截面来减小电压损耗的原因是()。

A. 高压线路的电阻较大,其变化范围较大
B. 高压线路的电抗较大,其变化范围不大
C. 高压线路的电导较大,其变化范围较大
D. 高压线路的电纳较大,其变化范围不大
9. 调整系统中的短时负荷波动并担负计划外的负荷增加而设置的备用称为()。

A. 负荷备用
B. 事故备用
C. 检修备用
D. 国民经济备用
10. 电压波动的主要危害有()。

A. 引起的发电机转速变化
B. 引起的电动机转矩变化
C. 引起的电炉温度变化
D. 引起的灯光闪烁使人疲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分,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无功功率电源包括()。

A. 发电机
B. 并联电容器
C. 并联电抗器
D. 晶闸管控制电抗型静止补偿器
2. 隐极式发电机组以超前功率因数运行时的约束有()。

A. 转子绕组电压约束
B. 定子端部温升约束
C. 并列运行稳定性约束
D. 原动机功率约束
3. 电力网络的无备用接线适用的范围包括()。

A. 特别重要的一级负荷
B. 大容量一级负荷
C. 配有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架空线路供电的二级负荷
D. 三级负荷
4. 发电负荷包括()。

A. 综合用电负荷
B. 变压器损耗的功率
C. 线路中损耗的功率
D. 厂用电
5. 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压较线路额定电压仅高5%的情况有()。

A. 漏抗很大
B. 二次侧直接与用电设备相联
C. 二次侧直接与线路相联
D. 电压特别高的变压器
6. 线路上损耗的电能与线路始端输入电能的比值,常用百分值表示的是()。

A. 输电效率
B.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C. 线损率
D. 网损率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潮流计算时,平衡节点可能没有,PQ节点较多,PV节点较少。

2. 雅可比矩阵是对称矩阵。

3. 环网不会产生循环功率
4. 手算潮流时,在求得各母线电压后,应按相应的变比参数和变量归算至原电压级。

5. 在多电压级网络中,变压器采用Π型等值模型,所有参数或变量都需进行电压级的归算。

6. 电压崩溃是指因无功功率短缺造成电压水平低下,枢纽变电站母线电压在微小扰动下顷刻之间的大幅度下降。

7. 输电效率是指线路末端输出视在功率与线路始端输入视在功率的比值,常用百分值表示。

8. 节点注入功率总以流入网络为正,因此负荷是具有负值的注入功率。

9. 负荷特性取决于各行业负荷中各类用电设备的比重。

10. 节点导纳矩阵的自导纳数值上等于该节点直接连接的所有支路导纳的总和的负值。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4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
1. 某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有4台额定功率为100MW的发电机组,调差系数为σ%=4,总负荷为320MW,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K
L*
=。

如负荷增加60MW,4台发电机组平均承担负荷时,系统频率的变化值是多少?
2. 若图所示的110kV环网的线路均为LGJ-95型导线,线路AB、AC和BC的总的充电功率分别为、和。

试计算不计线路阻抗功率损耗的功率分布。

3. 系统A和B的容量分别为2000MW和3000MW,以各自容量为基准的发电机和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标
幺值分别为K
GA*=20、K
LA*
=和K
GB*
=30、K
LB*
=。

两系统通过联络线组成联合系统,机
组都能参加一次调频,正常运行在额定频率50Hz,联络线上无交换功率。

当B 系统负荷突然增加220MW时,若A、B两系统的机组不参加二次调频,联合系统的频率和联络线上的功率是多少若B系统的机组参加二次调频增发100MW,联合系统的频率和联络线上的功率又是多少?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18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
1. 造成电力系统谐波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无功-电压调整和有功-频率调整的不同点有()。

3. 按电力线路长度分类的等值电路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
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
1. C
2. B
3. D
4. B
5.
C 6. B 7. C 8. B 9. A 10. D
二、多项选择题(18
分,共 6 题,每小题 3 分)
1. ABD
2. BCD
3. CD
4. ABCD
5. BD
6. CD
三、判断题(20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计算题(24分,共
3 题,每小题 8 分)
1.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用发电机组、负荷和系
统的单位调节功率计算。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考查按线路长度计算环形网络中的功率分布。

评分标准:
3.
参考答案:
解题方案:
由本题可以看到联合电力系统中二次调频作用
评分标准:
五、问答题(18分,共
3 题,每小题 6 分)
1.
参考答案:
造成电力系统谐波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各种换流装置、电热电炉等非线性负荷向系统注入谐波电流。

解题方案:
考查电能质量的指标。

评分标准:
2.
参考答案:
(1)有功电源为发电机组,安装在发电厂;无功电源有发电机组、调相机、电容器组、静止补偿器,安装在发电厂、变电所。

(2)全系统频率相同,调频集中在发电厂调原动机功率;全系统电压不同,调压分散,调无功电源功率。

(3)供应有功消耗一次能源,供应无功不消耗一次能源。

(4)有功损耗远小于无功损耗。

解题方案:
考查无功-电压调整的特点。

评分标准:
3.
参考答案:
电力线路按长度可分为短线路、中长线路和长线路。

无论哪种电力线路,都可以用Π形等值电路表
示,各自的特点为:短线路的等值电路不计分布参数特性,忽略线路电纳;中长线路的等值电路不计分布参数特性,但不能忽略线路电纳;长线路的等值电路需计及分布参数特性,不能忽略线路电纳。

解题方案:
从电力线路长度分析。

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