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与古中国的地理环境 差异
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的比较
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的比较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的比较摘要:从地理,文化,内容,实质,特点以及发生过程和与社会的互动等方面对两种科学技术进行比较。
一、地理方面。
以古中国为代表的河流文明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海洋。
文明由于发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了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
而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不仅了导致文化类型的不同,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各地域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河流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故农业往往很发达。
河流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本形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因此也派生出了河流文明下的民族心理:即和平自守,重于防卫,稳定持重。
这些心理特点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使处于封建社会中的中国科学技术有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并且维系了长期的政治稳定,但它的缺点却又是不容置疑的。
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河流文明注定了它的人民稳定但不思变革,防卫却不愿出击,和平却不具冒险精神。
这也导致了中国在固步自封、科学技术没落的近代遭受了一系列的外来侵略。
海洋文明中的海主要是指地中海,处于欧、亚、非大陆之间的陆间海。
簇拥地中海的陆地,森林茂密,丘陵遍布,土地贫薄,不适和农作物的生长。
但其地陆海交错、港湾纵横,海面大多是波平浪静,确为地中海人航行海上从事商贸活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因此,处于地中海的古希腊便自然选择了海洋为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便利的海洋运输又推进了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于是开拓海外市场、向外扩张便成为了海洋文明下的希腊人注定要做的事情。
海洋文明中的航海业和海上贸易十分发达。
它活力强劲,具有发展和变化的前沿性和跳跃性,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生长壮大起来。
海洋文明造就了西方近代的战略文化,它以“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作为生存的基本法则,这也使他的人民形成了侵略性强、用于作战的性格,对他们来说,世界属于强者。
第九讲古希腊古罗马及人文主义的起源
A B C D
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奴隶 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加拿大学者哈罗德· 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 道:“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 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 “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 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 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 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答案】D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项说法过于绝对,商业平等 对于政治平等不必要,不能称之为前提。B项不符合实际, 商业贸易中一定会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项中海外殖民在本 题中没有提及。D项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正确, 符合题意。
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D
)
雅典剧院
帕特农神庙
雅典娜神像
前苏联学者涅尔谢相茨在其著作中提到:“苏格拉底讥笑 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的万能; 有一次,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 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 A.主张用其他的政治形式代替民主制 B.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修养 C.主张不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 D.认为有钱的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 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可以反映 暴露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的弊端。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 的国家管理权,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B正确。苏格 拉底主张民主制,主张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故A、C说 法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参政素质,不是有钱,故D不正确。
地理影响中西方文化差异
产生中西文化的不同自然环境文化差别的最初根源在于自然环境中国文化产生于大河流域西方文化产生于滨海地带与近海岛屿钱穆论文化根源于地理环境—《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
人类文化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两类三型:高寒的草原地带→ 游牧文化滨海地带与近海岛屿→商业文化河流灌溉的平原→农业文化王会昌论文化产生与气候古典文明的时空规律:空间: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20度—40度)时间:距今6000—4000年先后兴起距今8000—3000年间,是10000年来气候最好的时期,称为“气候适宜期”。
在高纬地区,气候转暖;在低纬地区,气候湿润。
中低纬度地区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中国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支流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普通都说中国文化发生在黄河,其实黄河本身并不适于灌溉与交通。
中国文化发生,精密言之,并不赖借黄河本身,他所依凭的是黄河的各条支流。
每以支流之两岸和其流进黄河时两水相交的那一个角里,却是古代中国文化之摇篮地。
”中国古文化发源地唐虞文化山西西南部,黄河大曲的东岸及北岸,汾水两岸及其流入黄河的桠杈地带。
夏文化河南西部,黄河大曲南岸,伊水洛水两岸,及其流入黄河的桠杈地带。
古代中国的地理条件(一)内陆环境: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大陆,黄河、长江、淮河、珠江等大江大河,自西而东,蜿蜒入海,冲积而成的平原、盆地,土壤肥沃。
地域广大,水系复杂。
这些水系流域一方面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开放性,它们足以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组成自存自立的社会并抵御外来侵扰,同时又可以将自己的文明与其它小流域相融合,共同组成更大的社会,创造更高的文明。
古代中国的地理条件(二)对外交通环境:在对外交通方面,中国大陆与爱琴海地区相比却显得十分封闭,东南是横无际涯的大洋,西南是陡峻的横断山脉和严寒的青藏高原,西北是干燥的高原和浩瀚的沙漠,在文明的初期,这些构成了与外部世界交通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古希腊和中国的比较
自然环境是影响古希腊文明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希腊半岛山脉纵横,内陆的交通异常不便,从而使各城邦之间相对封闭,各自为政,难以统一.同时,希腊半岛多山阻隔的地理形势,造成希腊半岛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稳.而这种由地理造成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加加剧了各城邦的分立.三面环海使古希腊航海业发展迅速,加强古代希腊奴隶制城邦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同时频繁的海外贸易活动,也使希腊人练就了善于探索,勇于开拓的民族性格.但岛屿众多耕地有限无法满足人口的增长的需要,于是古希腊人开始了海外殖民活动.古希腊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古埃及文明和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这使得古希腊易于吸收两大文明的积极因素,达到文明的顶峰.▲比较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及其影响古希腊古代中国自然环境广阔的海洋、海岛林立、山岭纵横、土地贫瘠、地中海气候广袤的平原、土地肥沃、温带季风气候生活习俗海上贸易,殖民活动农耕生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君主专制思想文化平等互利观念、富含民主与科学精神、追求自由与平等安土重迁、注重等级观念、缺乏个性追求▲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政体的比较项目古代中国古希腊政体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民主共和政体政体特点皇权至上,皇为世袭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形成条件依托大河平原、小农经济、国大民众依托海洋港湾、工商业经济、小国寡民政体之利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公民能自由发挥才能;促进思想文化空前活跃政体之弊易产生暴政腐败;会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轮流坐庄导致极端民主;权利过度分散导致希腊的衰落作用使中国和希腊都取得辉煌的成就;开创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仿效▲比较古希腊城邦与中国西周诸侯国的差异古希腊城邦中国西周诸侯国形式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在分封制下从属于西周王室,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习俗基本一致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一致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政治公民是城邦的核心,实行民主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专制统治经济商品经济发达以农耕经济为基础文化思想文化繁荣,富含民主与科学精神礼乐制度发达,注重等级观念(注意: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古希腊民主政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或决定性因素。
《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的比较》
古中国和古希腊科学技术的比较一、地理方面。
以古中国为代表的河流文明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由于发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两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是人类分工的自然基础,它造成了各地域、各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
而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不仅了导致文化类型的不同,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各地域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河流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故农业往往很发达。
河流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本形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因此也派生出了河流文明下的民族心理:即和平自守,重于防卫,稳定持重。
这些心理特点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使处于封建社会中的中国科学技术有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并且维系了长期的政治稳定,但它的缺点却又是不容置疑的。
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河流文明注定了它的人民稳定但不思变革,防卫却不愿出击,和平却不具冒险精神。
这也导致了中国在固步自封、科学技术没落的近代遭受了一系列的外来侵略。
海洋文明中的海主要是指地中海,处于欧、亚、非大陆之间的陆间海。
簇拥地中海的陆地,森林茂密,丘陵遍布,土地贫薄,不适和农作物的生长。
但其地陆海交错、港湾纵横,海面大多是波平浪静,确为地中海人航行海上从事商贸活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因此,处于地中海的古希腊便自然选择了海洋为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便利的海洋运输又推进了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于是开拓海外市场、向外扩张便成为了海洋文明下的希腊人注定要做的事情。
海洋文明中的航海业和海上贸易十分发达。
它活力强劲,具有发展和变化的前沿性和跳跃性,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生长壮大起来。
海洋文明造就了西方近代的战略文化,它以“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作为生存的基本法则,这也使他的人民形成了侵略性强、用于作战的性格,对他们来说,世界属于强者。
河流文明和海洋文明培养出的民族性格,也直接导致了他们对发展科学技术的不同态度和不同模式。
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
名人名言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 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 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地上, 把它卷入无限的依赖里边,而大海却挟着人类 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
——黑格尔
地理环境对希腊社会的影响
为关山所阻隔的小块平原,有助于形成古希腊天然的政治单 位——小国寡民的城邦。 平原少,土地贫瘠,利于种值葡萄、橄榄,决定了希腊人只 有通过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 商业航海贸易须以平等交换的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要求自 由的环境,以及顾及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这一切都有助于 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小国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 就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加之频繁的航海贸易活动,希腊人练就了 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 繁荣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加上开拓、求索的民族 精神,使希腊人在吸收融合多种文明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 化。
古希腊妇女 用竖立的织 布机织布 精美的陶器
制陶工人的技艺
制造头盔
采矿
铁器作坊
雅典硬币 橄榄油交易
公 元 前 世 纪 希 腊 的 殖 民 地
散布在从高加索到直布罗陀各海岸的希腊城邦, 好像“围着池塘的青蛙”。
6
约从公元前8世纪中期起,希腊人向海外进行大规模的殖 民扩张,到公元前6世纪末,北抵南俄草原、南至尼罗河三角 洲,西到西班牙,东至小亚,都有了希腊人所建立的大批城邦。
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古希腊文明的评价
自由探究的精神, 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 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 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
所有这些构成了希腊留给后人的遗产。
东方文明对古希腊的影响
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疆域形态的特征
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疆域形态的特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古希腊和古代中国作为两个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代表,其疆域形态呈现出了许多独特的特征。
通过比较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疆域形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政治格局和地域特点。
下面将就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疆域形态特征展开讨论。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其疆域形态主要集中在爱琴海东岸和东南巴尔干半岛地区。
古希腊地形多山,因此形成了众多分散的城邦国家,其中雅典、斯巴达、底比斯等城邦最为著名。
这些城邦国家在政治、军事和文化上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性和竞争性,形成了典型的分裂政治格局。
古希腊的疆域形态以城邦为基本单位,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外交纷争,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政权。
古希腊的疆域形态还表现出了海洋文明的特点,其许多城邦国家位于海岛上,形成了独特的海上帝国格局。
古代中国的疆域形态主要集中在东亚大陆,其地理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治格局和国家形成。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多样,包括平原、高原、河流、湖泊等。
中国古代的疆域形态以中央集权的帝国为基本单位,历经多次朝代更迭和统一,形成了以中原文明为核心的大一统国家格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相对统一,形成了清晰的中央集权结构。
而且,古代中国的疆域形态还表现出了大规模的农业文明特征,中国古代诸多王朝在统一政权的基础上实行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
通过对比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疆域形态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形成了城邦分散的多元政治格局,而古代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格局。
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体现了独立性和竞争性,而古代中国的中央帝国强调了统一性和规模性。
古希腊的地形以山地和海洋为主,带来了分散的城邦和海洋文明,而古代中国的地形以平原和河流为主,带来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和大规模的农业文明。
这些疆域形态特征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它们在政治、地理和文化方面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疆域形态特征展现出了不同的政治格局、地理环境和文明特点。
古代中国与希腊的地理环境差异浅析
哲学史学研究古代中国与希腊的地理环境差异浅析赵艳(成阳市周陵中学,陕西咸阳712034)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古代中国与希腊国家形态及地理环境上的差异,简要分析古代中国与希腊在民主政治、经济特点等方面的不同.论述了两个国家古代文明本质上的差异在早期的形成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地理环境差异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古代希腊与中国早期围家存形成方式、经济结构、治理形式、观念形态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不同的地理环境是这种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2l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这一时期,不论对古希腊还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来讲,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阶段,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程度的标识.蕴涵的内容极为广泛。
但最能体现文明本质差异的则是不同国家形式下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及观念形态。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民族都有能力摆脱地理环境的约束,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一、在国家形态上存在的差异。
1.国家的阶级结构不同古希腊城邦居民有自由民和非自由民之分,存自南民中又有公民与菲公民之分。
在非自由民巾又有农奴与奴隶之分。
其政枞主宰者是拥有公民权的公民团体。
在公民团体内部又分为贵族和平民。
他们的区分标准不是血缘关系.而是财产关系。
希腊古代的改革多以财产多寡决定公民的地位和权利。
虽然许多贵族的地位和权利初期得益于m缘出身,但通过一系列宪政改革,血缘关系在规定人们的地位和权利方面的作用萎缩了,以致“大量的雅典公民不属于任何氏族”。
“居民在政治卜已变成地区的简单的附属物了”。
而古代中国的阶级结构直接表现为血缘等级结构。
例如:宗法贵族是西周王国的统治阶级,他们由血缘等级不同的王室贵族、诸侯、卿大夫和十大夫组成。
2.国家政权组织方式及治国原则不同古希腊政权组织方式是共和民主制,公民团体是政权的阶级基础。
其特点是排斥个人权力和实施权力制约。
在希腊政治中。
无论是提高公民地位的大会,还是实施放逐法,以及政治巾严密而复杂的政治运行程序等措施,都说明其政体在本质上排斥个人权力。
浅谈中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中国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中国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2010级中文三班武晨鹏(2010011404)当我们放眼任何一个国家或是文明时,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他们的地理环境。
因此,对地理环境的研究对比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本论文从地理环境入手,比较中西方古国文化的不同发展经历,对两者形成现如今的政治、经济、科学、思想原因作出简要地分析。
并希望能以此为加强两方对彼此观念冲突方面的互相理解与包容做出贡献。
1.文化与地貌综述中国大陆的地理概况是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总面积的66%,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4%。
即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
近海地区在东部与南部,南北长约5500公里,东西宽约5200公里。
而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却最先从内陆的黄河流域产生。
由于中国内地距海洋距离较远,故中国人文文化应该是以黄河、长江所组成的两河流域牧耕经济孕育的文化,其中以黄河流域文化为代表。
西方文化与地理环境概况欧洲大陆基本呈现南宽北窄的梯形,半岛和岛屿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
陆地与海湾犬牙交错,加上欧洲面积本不大,这就使欧洲各地到海洋距离都不远,欧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过700公里,东欧距海最远处也只有约1600公里左右。
因此,欧洲人文文化应该是海洋性经济与内陆经济相互参融而催生的文化。
而欧洲文化的主要源泉是古希腊文化。
对比对象经过对上述概况的分析可以得知,本文所对比的中西方古文化以古黄河流域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为代表。
文化是居住在不同地区人民历经千年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是历史的沉淀,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同时,文化也是由许多不同的内容构成的,本文主要对经济、政治、思想、科技艺术、精神几方面进行探讨,以得出我的结论。
2.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中国的农业经济众所周知,中国的古代经济的基础就是农业经济,可见,中国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宜农业的发展。
也由于农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国人流传有一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可见农业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的重要。
浅谈中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浅谈中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中国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影响2010级中文三班武晨鹏(04)当我们放眼任何一个国家或是文明时,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他们的地理环境。
因此,对地理环境的研究对比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本论文从地理环境入手,比较中西方古国文化的不同发展经历,对两者形成现如今的政治、经济、科学、思想原因作出简要地分析。
并希望能以此为加强两方对彼此观念冲突方面的互相理解与包容做出贡献。
1.文化与地貌综述中国大陆的地理概况是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总面积的66%,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4%。
即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
近海地区在东部与南部,南北长约5500公里,东西宽约5200公里。
而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却最先从内陆的黄河流域产生。
由于中国内地距海洋距离较远,故中国人文文化应该是以黄河、长江所组成的两河流域牧耕经济孕育的文化,其中以黄河流域文化为代表。
西方文化与地理环境概况欧洲大陆基本呈现南宽北窄的梯形,半岛和岛屿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
陆地与海湾犬牙交错,加上欧洲面积本不大,这就使欧洲各地到海洋距离都不远,欧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过700公里,东欧距海最远处也只有约1600公里左右。
因此,欧洲人文文化应该是海洋性经济与内陆经济相互参融而催生的文化。
而欧洲文化的主要源泉是古希腊文化。
对比对象经过对上述概况的分析可以得知,本文所对比的中西方古文化以古黄河流域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为代表。
文化是居住在不同地区人民历经千年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是历史的沉淀,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同时,文化也是由许多不同的内容构成的,本文主要对经济、政治、思想、科技艺术、精神几方面进行探讨,以得出我的结论。
2.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中国的农业经济众所周知,中国的古代经济的基础就是农业经济,可见,中国的地理环境十分适宜农业的发展。
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一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专题4古希腊罗马文明及其与古代中国文明之比较课件
解析
答案
9.中国优秀的罗马法专家、原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周枬先生在《罗马法原论》 中指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 根本未称神意,相反,法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规范。”这体现出罗马成 文法
√A.强调人在立法中的地位
B.否定习惯法中神的意志 C.使人权有了法律保障 D.调整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摘编自庞朝骥《中国、古希腊、 古罗马法律起源特点之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法律和罗马法内容 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试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特点:古代中国法律刑起于兵,兵刑合一;以礼入法,礼法并施; 专制色彩浓厚。罗马法注重经济关系,以私法为主。 背景:古代中国:战争的刺激;儒家思想的影响;集权体制的强化;农耕 经济的固守。古罗马:商业贸易发达,纠纷增多;疆域扩大,社会矛盾复 杂;地理环境优越;人文主义影响。
重点深化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针对训练
4.(2018·全国课标文综Ⅰ卷)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
现代法律的先 民族的共同发展
驱
针对训练
7.(2018·全国课标文综Ⅱ卷)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 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 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 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以地理位置差异分析古希腊文明发展与东方国家不同的原因
以地理位置差异分析古希腊文明发展与东方国家不同的原因【摘要】自古以来,仅仅是凭借着截然不同的地理位置便已是为古希腊文明与东方国家文明画下了不同的命运轨迹。
诞生于爱琴海地区的古希腊文明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东方文明之间恍如隔渊般差异究其本质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的。
本文试图从地理位置这一角度试论古希腊文明发展与东方国家不同的原因。
【关键字】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地理位置自从丝绸之路横贯中西,无论是静谧蔚蓝的爱琴海还是波声滔滔的黄河长江,美丽而神秘的异邦总能勾起人们对于乐土的向往和对于财富的渴望。
人类与生俱来的扩张欲和求索精神,伴随着宿命般轮回的战争与和平,两个伟大的文明之间不断的征服与被征服,同化与被同化。
中与西,海洋和大河,蓝色与黄色,交织着的是历史的车轮,谱写的是一曲亘古的诗篇。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精妙的阐释。
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
西方文化思想的内核是“个体意识”。
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
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
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
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
①易中天先生的论断,直白简洁,抓住要领又立意独到。
同时,这一观点也是被最广泛接受的一种说法。
因循着这种观点归源,是什么造成了东西文明核心不同,文化存在差异?溯本求源,造成中西文化之间恍如隔渊般差异的首位因素,应当是地理无疑了。
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地区,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色雷斯,亚平宁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
②地形险恶,全境80%以上布满巴尔干半岛特有的崇山峻岭和深峡险谷,仅在沿海有些平原,为密集的高山峻岭分割。
这样一种地理环境,使得古希腊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城邦制。
各个城邦有自己的法律,信仰,工商业和政体。
这种独特的“国际形势”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也可以看出,众神之间相互攻伐不断,同时又有密切联系,就如同特洛伊战争中诸神也会参与到凡人的利益争夺中一样。
浅析地理环境对中国与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浅析地理环境对中国与古希腊文明的影响【摘要】:文明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是人们的思想与环境互动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的总和。
因此,文明与环境可说是彼此相生、相互影响与作用的。
中国与古希腊文明自源头上就存在着诸多的差异,造就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理环境。
本文将从中国及古希腊地理环境分析中国与古希腊文明的差异。
【正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逐渐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命运,渐渐地拥有了改变地理环境以适应人类需求的能力,但是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是不可抹灭的,因为人类是自然界很微小的一部分,脱离自然人是不可能存在的。
文明的起源首先要依赖于地理环境,在一个相对温和宜人的地理环境中,才能出现人的聚集、互动、生产乃至文明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
在历史长河中,地理环境宛如洪流不断冲刷并塑造着文明的卵石,使其迸发出截然不同的绚烂火花。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林、湖泊、河流、海洋、动植物分布以及陆地和水中的矿藏等等。
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前提.也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地理环境与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亡有着密切的关联,它是文明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一种文明成长过程中受到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但不同的文明尤其是文明初始阶段,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对文明的发展历程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山川、河流、海洋、沙漠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明形态。
钱穆曾谈道:“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
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
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致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
游牧文化发源在高塞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在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在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
”而四大文明古国之二的中国与古希腊则是极其典型的农耕与海洋文明,为什么几乎同时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年的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会有完全不同的文明形式?归根结底,还是地理环境对文明潜移默化的影响。
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政体差异的原因
众所周知,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最鲜明的特点是奴隶制度,而在古代中国,虽然我们也曾经经历过短暂的奴隶时代,但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更主要的政体则是封建制度。
首先让我们用历史事实来说明这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
古代希腊奴隶制的兴盛和衰落时期是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而这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奴隶制度正在逐步瓦解,封建制度开始形成。
而后中国就经历了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统治。
那么,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政体上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我认为可以在两国之间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去寻找答案。
地理因素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基础,并进而孕育了由经济基础决定着的政治文明。
作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古代希腊,地处欧洲南部,三面环水,多海峡和港湾,其陆地部分多山,山脉纵横交错,仅有一些支离破碎的小块平原。
希腊的北,中,南三部分陆路交通,因大山丘陵阻隔。
因为山多,希腊耕地缺乏,且大多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希腊的气候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天气温暖湿润,四季早晚温差不大,且海流罕见,船只可以自由安全的航行。
加之岛屿密布,大陆海岸又环绕地中海四周,航海业非常发达。
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观中国,中国背靠欧亚大陆,面对辽阔的太平洋,内陆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纵横,长江和黄河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也为后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且连成一片的土地使中国容易形成一个统一完善的政治经济体,这些都造成了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政体上的差异。
总结一下的话就是古希腊的自然环境特点是广阔的海洋、海岛林立、山岭纵横、土地贫瘠、地中海气候,而古代中国则是拥有广袤的平原、土地肥沃、温带季风气候。
这也便导致了两个国家的人们生活习俗十分的不同,古代希腊的人们从事海上贸易,殖民活动,而古代中国的老百姓则是从事农耕生活。
其次,两者建立的生产方式不同。
古希腊的城邦主要是从氏族制发展来的,而中国春秋战国各诸侯,是从从分封制建立的。
古希腊自然观与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区别及其原因
古希腊自然观与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区别及其原因自然,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指自身表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整个存在,就是我们这个宇宙的总和,包括人和社会。
从狭义上来说,即与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是自然环境的同义词。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我认为当今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理论发展方面的差异与两个民族不同的哲学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文就从古希腊与古中国自然观方面,初探其根源。
(一)古希腊的自然观古希腊自然观的第一个时期为前XXX时代。
(1)米利都学派:在古希腊,首先形成自然哲学观念的是米利都学派的XXX。
在XXX以前,古希腊人对宇宙的认识仅仅依靠古希腊神话的描述。
XXX提出,世界的本源是“水”,认为世间万物均由水组成。
XXX开启的自然哲学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中奠定了基调,他的后继者XXX,XXX基本都走上了他的思维道路,对万物的本源有了不同的认识。
(3)XXX:XXX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而且表面上相脱离的事物和相冲突的力量之间实际上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他认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XXX对事物变化的根源和规律的探讨使他成为古希腊朴素辨证唯物论的开创者。
(4)XXX:原子论的开创者留基伯和XXX认为,世间万物都有一个统一的基础结构,组成这些具体物质的基本粒子,即“原子”。
发现原子论在西方自然哲学及科学史上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至今我们在学校研究的物理学及化学仍然具有浓重的古希腊原子论的成分。
随着两次波斯战役中波斯帝国被打败,雅典疾速崛起,学者云集,人文荟萃。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开展进入第二个时期。
(5)智者学派:其XXX认为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受到个人能力的局限的,不同的人由于自身的经验、偏见和判断能力,会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因而人类的知识是相对的,并不存在客观的判断标准。
(6)XXX:XXX对于智者学派的怀疑论和认识论相对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抨击。
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
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科学的帮助,同时 也要发掘自身主体的各种潜能,努力去认识自己。 早在2500年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提出 了“认识你自己”的著名论点。几千年来,西方文 化正是循着这一传统去展开对人的能力的探寻的, 特别是表现在教育领域内,法国著名哲学家、思想 家、教育家卢梭(1712—1778年),首先提出了教 育应以“人”为根本对象,以“人”的能力、兴趣、 爱好为基础,尊重每个受教育人的个性,这与中国 传统教育理念是截然不同的,在西方那里,个人的 能力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而在中国,人的个性 被压抑,同时个人的能力又往往机械地服从集体。
宗教差异
由此,中西方在宗教信仰上也表现出鲜明的
差别,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便强调 了“顺其自然”,因为自然确确实实给中国 人带来了好处,使古代中国的农业经常有很 好的收成。因此,人们便往往留恋人间的生 活,中国古代的许多神话传说都表达了一种 面对死后,希望来世再到人间享福的精神。 而西方文化则明显不同,他们面对死亡,大 多追求灵魂升入天堂。
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是把“天”与“人”合起来看的,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 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 “人生”。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之处就在于 能把它们两者合而为一,离开了人,又从何处来证明有天,所以中国古人认 为一切人文演进都顺从天道来。违背了天命,即无人文可言,因此,中国文 化要求生活中的每件事都要符合“天意”,故而对自然界的索取比较少,也 就更谈不上对自然的研究了,而是把注意力投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在处 理人际关系时,中国文化多采取“中庸 调和”,那也是因为平原文化一切都很顺畅,无急剧变化。为淡化和缓解人际 矛盾冲突,于是便有了“中庸”、“仁义”、“礼教”等伦理说法,强调服从 与秩序, 主张妥协和宽容。 由于科学的需要,理性便成了西方文化中又一突出特点。理性的实质就是冷静 地分析、综合、思考,对客观世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地观察、研究和 总结;它既不是激情冲动,也不是迷信盲从;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又要 有充分的实践资料作为理论依据。理性思考的目的就是要求合理,要求合乎 自然规律。可以概括地说,科学是探究客观规律,理性则是运用客观规律。
中西方地理学传统的差异
中国地理学的传统
地理著作:
司马迁—— 班固—— 《史记》 《汉书· 地 理志》
徐霞客—— 《徐霞客游 记》……
我国早期地理研究所涉及的地域范围相对较小 ,着重论述的是黄河中游地区 ,这固然 与当时所能掌握的地理知识有关,也与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所用密切相关。
西方的地理学传统(古希腊)
地理学的研究目的多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理性好奇心和求知欲
亚里士多德说:“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是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 的人,每日愧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逃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 ,并无任何实用 的目的。”
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方式
古希腊人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来推断热带赤道部分的温度以及能否居住问题。 较早他们从利比亚的高温推论靠近赤道气温会更高;而波西多尼斯 (Posidonius,公元前135~前50)则 “纯粹是从理论的立场上得出”温度最高而最于燥的沙漠是在靠近热带的温带地方,而靠近赤道的 地方的温度却温和得多。
中国地理学的传统
中国古代地理学研究另一特征——文字描述为主 《史记》与《汉书》由著名的史学家所撰,他们的地理论著史、地相融,以文字描 述为主,内容偏重于历史沿革、经济物产等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
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適邠,大王、王季在 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穀,地重,重为邪。及秦文、、 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献公徙栎邑,栎邑北卻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昭治咸阳, 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则巴蜀。巴蜀 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 ——《史记〃货殖列传》
如埃色托尼亚 ,他尝试用数理方法来论述地球的大小与季节变化 ,用几何学方法来描绘 出世界地图并论及印度等地的地理情况。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起源的不同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起源的不同影响历史一班马中臣1230040007大约5000年以前,中国、印度、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几乎同时进入文明社会。
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文明,对整个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四大文明古国之外的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希腊文明是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罗马则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和古代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地中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然而,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起源与其所拥有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大河文明的起源以及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对其出现所产生的影响。
一位古埃及诗人是这样描述给万物以生命的大河的慈善: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这位古埃及诗人盛赞的是哪条大河?为什么他如此盛赞这条大河?是尼罗河,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另外,东方大河流域还孕育了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
正如我们中国也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都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河文明也叫内陆文明,大河文明发源于内陆上的大河流域。
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中国的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
大河流域具有怎样的地理环境呢?以尼罗河流域为例,在埃及境内,尼罗河每年6月开始涨水,7至10月是泛滥期,这时洪水夹带着大量腐殖质,灌满了两岸龟裂的农田。
几个星期后,当洪水退去时,农田就留下了一层肥沃的淤泥,等于上了一次肥。
11月进行播种,第二年的3至4月收获。
尼罗河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涨水基本是定时定量,虽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别不是太大,从没有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
这就为古埃及人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总的来说,大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雨量充沛、灌溉方便、土地肥沃、适于农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语言和宗教信仰基本一致 D.民主政治 【思路分析】要注意的是,本题考查的是城邦文化的特点而非城邦的特 点。古希腊城邦文化的繁荣是古希腊城邦的重要特点之一,而古希腊城 邦文化的特点则是富含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这也是城邦文化繁荣的内 在原因。 【答案】:A. 解题技巧:审题仔细,概念明确是保证练习准确的前提。要注意在学习 中学会区分不同的概念及特征。 例4 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是 A.平民 B.贵族 C.君主 D.公民 【思路分析】公民是古希腊城邦的主体阶层,它是由本城邦所有的成年 男子(奴隶除外)组成的统治阶层,古希腊城邦就是依靠公民阶层实现 对城邦奴隶阶级的统治的。而在古希腊,城邦的公民在与贵族和君主的 斗争往往都占据有利地位,君主专制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因此,公民是 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答案】:D. 解题技巧:要善于把相关联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问题,整体把 握历史问题。 体验探究 【案例】 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的一位埃及商人,你在与当时的希腊 人进行贸易往来时一定会碰到许多问题,为了保证你生意上的成功,你 至少应该了解一些关于希腊的基本情况,请就此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 【探究】 (1)在与希腊人的交易中,你认为你应该准备些什么商品才能使你的 生意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你从希腊人手中得到的商品最有可能是什么? 为什么?
(2)你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运输你的商品?为什么? (3)希腊人当时会怎样称呼你?为什么? (4)当你从希腊的一个城邦到另一个城邦时,你是否需要更换翻译? 为什么? (5)你在与希腊人的交易当中,你能否频繁地接触到希腊城邦的公 民?与你打交道的人在身份上最有可能是什么人?为什么?。 (6)在与希腊人的长期交往中,你能否获得与希腊公民一样的在城邦 中的地位与权利?为什么? 【建议】联系所学知识,在掌握古希腊城邦制度特点等基本历史信息的 基础上作答。 【答案】:(1)粮食,因为古希腊耕地缺乏、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受 到限制,往往不足以养活一个城邦的人口,所以古希腊人对外贸易的一 个重要目的就是获得粮食;葡萄酒、橄榄油或陶器,因为希腊盛产葡萄 和橄榄,制瓷手工业也很发达,是其海外贸易的主要输出品。 (2)海运。因为希腊地处地中海,航海条件十分便利。 (3)“蛮族人”希腊人在当时称呼哪些不讲希腊语的非希腊人成 为“蛮族人”。 (4)不需要更换翻译,因为古希腊各城邦有着基本一致语言文字、风 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5)不会;最有可能的是奴隶。因为古希腊城邦公注重城邦事务,每 天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城邦的政治活动和公共事务中去,很少过问家 务和钱财,一般都是奴隶为他们耕作或照看买卖。 (6)不大可能。因为古希腊的公民主要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奴隶除 外)组成,并在本城邦中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外邦人是很难获得城邦的 公民权的,因此,也就无法享受到与所在城邦公民一样的地位与权利。 学力测评巩固双基 1. 在地理上,维系古希腊文明发展的生命线的是 A.肥沃的大河流域 B.连绵不绝的山岭 C.广阔的海洋 D.遍及各处的殖
的义务。
潜能开发 例1 下列关于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 B. 群山环绕、沟壑纵横、海岛林立 C. 气候环境不适合植物的生长,限制了粮食的生产 D.地扼三洲要冲,有优越的航海条件 【思路分析】希腊有着温和宜人的地中海气候,非常有利于葡萄和橄榄 等植物的生长;而限制古希腊粮食生产的主要原因是耕地的缺乏和土地 的贫瘠,并非气候。 【答案】:C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解题的关 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要牢固,也可采用排除法。 例2 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 A.地大物博 B。民主政治 C.文化繁荣 D。小国寡民 【思路分析】古希腊城邦往往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 落,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被称作是城市国家,古希腊城邦最 多时达到数百个,他们实行的政治制度不尽相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也 很不平衡,但它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小国寡民,并且没有哪一个城邦 有征服其他城邦、统一希腊的实力。所以,小国寡民是古希腊城邦的突 出特征。 【答案】: D。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城邦的特点,首先要对古希腊城邦的特 点有明确的认识;其次是注意区分B项和D项,不是所有的古希腊城邦都 实行民主政治,如斯巴达实行的是军事寡头政治。 例3 古希腊城邦文化的特点是 A.富含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 B.小国寡民
民地 2. 西方著名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古希腊模式的文明是以“文化上的统 一和政治上的分裂”之间的强烈对比为主要特征的。下列关于古希腊城 邦制度特征的表述中,哪两点能够证明它的正确性。 ①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②拥有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共同 的宗教信仰 ③实行民主政治 ④商品经济发达 ⑤思想文化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③⑤ 3.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与我国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的最大不同在于: A. 独立自治,实行民主政治 B.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C. 有发达的商品经济 D. 有繁荣的思想文化 4.你在古希腊的城邦中游历,你绝不会遇到的场景是( ) A.公共场所演讲和辩论B.奥林比亚竞技会 C.皇帝出游时的壮观场面 D.精美的雕塑 5.“雅典将披上奴隶的枷锁,还是永远保持其自由,关键就在你 们。”在这句话中,“你们”可以认为其主要是指 A.雅典的贵族 B.雅典的奴隶 C.雅典的征服者 D.雅典的公民 6.古希腊思想文化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天文②史诗③戏剧④雕塑 ⑤哲学⑥小说⑦医学⑧法律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⑥⑦⑧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⑤⑥⑦ 7.对希腊公民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B.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城邦政务 C.以参加奥林匹亚竞技会为荣
民主政治 专制统治
商品经济 以农耕经 经济
发达 济为基础
思想文化 礼乐制度
繁荣,富 发达,注 文化
含民主与 重等级观
科学精神 念 易混淆点提示: (1)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小国寡民,而不是 民主政治,这一点要注意;(2)古希腊的民主政 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平等的民主政治,在古希 腊城邦中只有公民(奴隶主和自由民)享有平等的 参政权,广大的奴隶和妇女阶层处于被压迫和无权 的地位,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在本质上是一种奴隶主 的民主政治。(3)古希腊城邦与中国西周时的诸 侯国虽然存在着诸多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
即学即练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 2.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 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3.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也是古希腊的文化中心。 4.古希腊人吸纳、汇集了古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文化资源,创 造出了富含民主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 5.公民是古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们都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发展阶段上,受社会生产力 发展的制约,尽管商品经济、思想文化都较发达, 但其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只是在和当时的其他文明 相比较时体现出了其不同寻常的一面。要注意培养 善于把历史现象放在它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的 能力。 二.疑难突破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何特点?这些特点究竟是 如何具体地影响到古希腊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的?. 点拨:(1)希腊的地理位置优越,它地处地中海 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这便利了古希腊与当时 较发达的东方文明的交往,使其能够较早和较充分 的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汇集、吸收、融合各种先 进的艺术文化,并得以迅速发展,创造出其独特而 辉煌的文明。 (2)希腊地形特殊,它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 阔的平原,它有的只是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与海岸 曲折的海洋,这样,陆地被山岭沟壑分割成相对封 闭的小快,海洋上则遍布彼此孤立的海岛,这使得 古代希腊形成了无数个充满活力城邦国家。
D.绝对服从城邦利益和政治权威 8.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 的公民都属于城邦。”这句话应理解为 A.古希腊公民有很高的素质 B.古希腊公民有很强的服从性 C.古希腊公民有参政的意识 D.古希腊公民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9.下列不属于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基本历史条件的是 A.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 B.在希波战争中打败波斯 C.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D.平等互利的观念 综合探究 材料一: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连绵不绝的山 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但是,浩瀚的海洋却赋予了希腊先民以广阔的 发展空间。这里海岸曲折,绿岛相连,港湾众多,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 人,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耕地的缺乏和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的生产,而冬 季多雨、夏季干旱的季风气候有利于葡萄和橄榄的生长。为了维持生 计,希腊人通过海外贸易出口葡萄酒、橄榄油、陶器等物品以换回粮 食。另外为了解决人口不断增长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希腊人还 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 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 等互利的观念。 ——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所有希腊城邦都是小国。处于鼎盛时期的斯巴达是当时希腊首 屈一指的大国,也只拥有约8400平方公里土地。雅典的面积约2550平方 公里,阿尔戈斯约1400平方公里。面积约8260平方公里的克里特岛上有 近百个城邦,面积约1650平方公里的位于中部希腊的福基斯地区有22个 城邦。
政治制
君主专
民主政治
度
制
平等互利 安土重
观念、富 迁、注
思想文 含民主与 重等级
化 科学精 观念、
神,追求 缺乏个
自由平等 性追求
易混淆点提示: (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古希腊民 主政治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或决定性的因素。 (2)从古希腊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城邦制度 等基本概况中总结出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学法建议 一.方法技巧 1.列表比较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在自然环境、生活 习俗、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并 掌握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项目 国
古代中
古希腊
别
国
广阔的海 广袤的
洋、海岛 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