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司马迁研究专题
从《史记·屈原列传》看司马迁的文学批评观
从《史记·屈原列传》看司马迁的文学批评观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文学也开始了其独特的发展。
司马迁的文学批评观也在古代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古代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因此,本文从《史记屈原列传》中看司马迁文学批评观的文章,旨在探讨司马迁文学批评观的重要性及其现代意义。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使用文学的艺术批判和文学的艺术表现,激发了读者的思想,也激发了众多文人的文学热情。
他对于文学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以及文学价值观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司马迁认为,文学艺术批判应该以美为核心,体现正面、积极的文学价值观。
他认为,文学艺术中应该体现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把美学批判作为文学艺术批判的基础。
司马迁还认为,文学艺术批评还应该结合传统文化,以精神文明的理念为指导,以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支撑。
他认为文学艺术批评要以人文思想为基础,体现古代文化的精神为精神,并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来审视文学作品。
司马迁的文学批评观回归到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在文学艺术领域他坚持以美学为基础,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支撑,以人文主义理念为指导,让古代文学艺术在古代文化精神中得以繁荣发展。
在现代社会,司马迁文学批评观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所弘扬的价值观、思想和文化内涵,使我们更好地看待文学的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
从《史记屈原列传》中可以看出,司马迁的文学批评观是古代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部分,其对于当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学精神价值观,以及文化内涵。
司马迁的文学批评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深刻认识文学精神,丰富文学理论研究,并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文学现实,实现文学的教育作用。
体异而神髓通—谈屈原对司马迁的影响
体异而神髓通—谈屈原对司马迁的影响
屈原是战国时期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天禹诗》受到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他的苦涩的人生经历也受到人们的深度理解。
同时,屈原与司马迁也有着深刻的关系。
从司马迁的历史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屈原有着认真的研究,记载了大量屈原作品及其历史背景,将他的思想以浓缩的语言融入历史记载之中。
这表明司马迁深刻理解屈原的思想,强烈欣赏他所倡导的仁义道德以及他壮丽的诗句。
另外,司马迁还隐约提及屈原为天下所定,意在提醒大家屈原具有天佑的吉祥,这印证了司马迁对屈原理解的深刻性。
此外,他还对屈原的政治思想充满了褒奖之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司马迁对屈原的尊重。
因此,可以说,司马迁在描述屈原时不仅表现出热情,更渗透出一种崇高的品质,他将屈原的情感投射到历史的管理上,使得屈原的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因此,司马迁对屈原的贡献毋庸置疑。
综上所述,司马迁与屈原之间的关系可谓肃然起敬。
就记载新旧历史、传播屈原思想而言,司马迁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的历史著作标志着战国诗歌思想的新篇章,同时也为屈原作品的传世及其影响力的延续做出了积极贡献。
《【阅读专题1】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探究语言背后的意味》教学课件
任务三 寄慨悲歌,“同心”几何
1.清代人李元度在汨罗屈子祠的撰联是:上官 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 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作为 屈原“知己”的司马迁,他在写《屈原列传》 一文时,似乎已不再是一位客观的叙述者,而 是欲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对此, 你能否从《报任安书》中找到相应的证据来加 以说明?
目录
01 任务一 寻幽探微,此“志”云何 02 任务二 凝情铺墨,共解“变调” 03 任务三 寄慨悲歌,“同心”几何 04 任务四 浩浩其志,情通千古
任务一 寻幽探微,此“志”云何
1.司马迁为屈原作传,段落之际,词句之间,充满无限的景仰 和深厚的同情。屈原到底何许人也?请认真梳理文本,借用文 中的相关词句,补充“屈原人物名片”的相关信息。
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
探究语言背后的意味
学习目标
《屈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 全文以记为经、以议为纬、以情相贯,叙中有 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本专题 拟通过精读《屈原列传》,联读《报任安书》, 在分析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深入体会司马迁与 屈原深刻的情感共鸣。
预习任务
朗读课文3遍,能读准字音,基本了解文章大意。 重点预习第三节、第八节和最后一节,能够翻译重 要的语句,并思考这几段与一般传记语言有何区别。 拓展阅读《报任安书》,体会司马迁为作《史记》 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
例3:《史记评议》中说:“赞语凡四转,全以骚赋联合屈、 贾,沉挫中有流逸之致。”文章末段的语言抒情意味浓郁,每句 为一转,足见其百感交集。一转,感屈原悲剧人生,为其不得志 而死感到深深惋惜;二转,司马迁亲临其地,想见其为人,哀伤 更甚,潸然垂涕;三转,司马迁读贾生《吊屈原赋》后,更为屈 原鸣不平,责其缘何不游诸侯、展才华,何必自沉汨罗;四转, 再无责怪意,转而陷入死生、去就的茫然若失中。
死节与苟活——屈原与司马迁生命价值观比较
死节与苟活——屈原与司马迁生命价值观比较
屈原与司马迁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两个伟大的文学家。
他们的政治观点、生活理性,都令人叹为观止,其中尤以其生活价值观尤其引人注目。
屈原生命价值观把死亡看做一种荣耀,他认为:“苟且离乱度日,死亦为鬼雄”。
他相信,死亡可以让人成为永恒的英雄,拥有不可磨灭的伟大荣誉,有无穷的崇高,所以他自己走上死路,以牺牲自己来护卫让父老乡亲受益的自由机制。
司马迁生命价值观与屈原不同,他认为“乃有益之道,勿受之以死。
”,司马迁不认为死亡是一种荣耀和崇高,他相信只有在活着的状态下,人们才能够继续成长,只有不断地竭力奋斗,人们才能真正体现价值,他认为苟活着才是幸福的。
屈原与司马迁这两个伟大的文学家,产生了独特的生命价值观,也为我们提供了人生道路上的参考。
无论是“死节”还是“苟活”,它们都是一种励志,可以让我们学习如何面对死亡或者生活,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屈原列传》情景默写(带答案4)
《屈原列传》情景默写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括“,,”这三方面。
2、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
4、《屈原列传》中,屈原“穷”的原因是:,,,。
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练、用辞精到的两句是:,。
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7、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
《屈原列传》答案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括“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这三方面。
2、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4、《屈原列传》中,屈原“穷”的原因是: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练、用辞精到的两句是:其文约,其辞微。
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屈原与司马迁之生死观
这是何等豪迈与崇高的一步啊!他为自己的定位从朝臣转为民间第一史家了。
《史记》是一总民间文本的伟大示范。这不仅因为作者是被放逐与驱逐之士。更是由于它的立场不是取媚于某位帝王。它的观点不是沿袭于某朝某代,它是以作者个人的人文立场,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物换星移。《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指引后来人之路。它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
中国的古人有时甚至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赵氏孤儿》中的二位忠直之士在争执“谁当去送死,谁当留下保护孤儿,并负责将血海深冤告诉他申雪”时,年老的公孙杵自愿去死,自说是选择了容易的事,就请盛年的程婴承担“活”的重任吧。
近读《吴密教授事》。吴给学生讲过一个“退麝投岩”之典。出处不明。我怀疑可能是吴密先生自撰。他说,麝鹿被猎人追杀无计时,会跑到岩边,将自已身上的麝香掏出,搓入泥土,归还大地,不令猎人所得。然后,投岩而亡。吴密将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的关系比喻如此。
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
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中国古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浩气还太虚”,回归自然。中国人承认自己是从自然中来的。精,气,神为天地所化。死,是将这从大地而来的浩然气概,归还到造化它养育它的泥土和水去。回“来处去”。
在“文革”中,不少著名的知识分子罹难。其中一部分是自尽的。亦有一部分存活者,继续他们毕生未竟之业。这两种命运都是有传统出处的。前者师从屈原,后者以司马迁为训。自然,“文革”也是有出处的,“焚书坑儒”是也。
“生还是死?”
莎士比亚的名句,令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成为西方“择生择死”的思索形象。西方人士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有异。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把自我的小生命看做是民族的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故有欣慰之感。
司马迁《屈原列传》解析
司马迁《屈原列传》解析司马迁《屈原列传》解析及对照翻译《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生活在战国中后期的楚国,当时七国争雄,其中最强盛的是秦、楚二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马迁《屈原列传》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屈原列传》解析司马迁认为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是正确的。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
当时,秦国兵力最强。
但是楚国和齐国从亲,是可以抵抗强秦的,因为楚国疆土最大,齐国财力最富,而且楚、齐从亲,其他山东之国也会跟楚齐一道合纵来共同对付秦国。
如果楚王能始终用屈原的外交主张,并且修明内政,那当时的天下还不知鹿死谁手。
本传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楚国和齐、秦的关系,从历史的教训来证明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的正确。
当楚怀王重用屈原任为左徒的时候,齐、楚从亲,秦国不敢侵犯。
等到楚怀王听信了上官大夫的毁谤而疏远了屈原之后,秦国就令张仪来离间齐楚的关系,破坏两国的联盟,以便各个击破。
张仪骗楚王说,楚国如能和齐国绝交,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图便宜,便当真和齐国绝交。
张仪又说是献地六里,不是六百里。
楚怀王大怒,就兴兵伐秦。
楚国没有了齐国的援助,弄得损兵折将,丧权失地。
这才又命屈原出使于齐,和齐国恢复邦交。
秦国又说把汉中地还给楚国来讲和。
楚怀王因为恨透了张仪,说不愿得地,愿得张仪才甘心。
张仪居然来到楚国,收买了楚王的宠臣靳尚和宠姬郑袖,竟又安然返国。
等到屈原从齐国回来,问楚王为什么不杀张仪,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这样,又上了秦国的当。
其后,诸侯兵击楚,楚又大败。
其后,秦又骗楚怀王到秦国去,屈原劝他不要去,可是他听了他的幼子子兰的话到秦国去了。
果然一到秦国,秦国就不放他回去,要挟他割让土地,终至客死于秦。
他的儿子顷襄王忘却血海深仇,反而向秦屈膝,重用亲秦派子兰等人,放逐屈原。
后来楚竟为秦所灭。
这些事实充分表明了楚国亲齐,秦国就不敢侵犯;亲秦,就吃秦国的大亏。
司马迁对屈原的政治才能是异常推崇的。
本传说屈原的《离骚》是“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屈原、司马迁研究专题
屈原、司马迁研究专题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想?屈原与司马迁的生死之路两千年的风云早已随风飘散,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早已湮没无闻,将帅士卒的征战厮杀也已销声匿迹,甚至于固若金汤的长城也风化侵蚀。
然而,当我们回首去感受那大起大落、变幻莫测的历史,我们仍然可以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的呼吸。
这是因为,在需要伟人而且拥有伟人的时代里,文化巨人们不仅留下了时代的描述,而且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道德遗产、精神遗产。
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位:一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的诗人屈原,一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这是两棵树。
虽然生长的完全是两种姿态,可是却同样长得茁壮,雄姿英发,向蓝天伸展着同样的高度。
二者同为文化巨人,后者还为前者写了一篇传记,因此把两者作一番比较,意义非常。
人们普遍认为,屈原与司马迁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与其个人所遭受的厄运分不开的。
司马迁自己也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列传》),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人对现实不满,所以有所希翼,现实的残酷和压抑,使人“有志不能骋”,志在于内,情动于中,发而为文为诗。
而文学成就的高下虽与苦难的程度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理想的高下。
屈原屡遭贬谪,濒于绝望,虽志洁行廉而反为累赘,成为不容于世的根源,所以他“忧愁幽思”,口吐华丽篇章。
司马迁忠心为主,仗义执言,却被下狱,身受腐刑,于是发愤有为,终能“成一家之言”。
然而,屈原与司马迁又是很不同的,突出地表现在他们面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上。
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奋斗。
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向上的路,世浊己清,人醉己醒。
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始终不肯“变心以从俗”。
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杀身成仁。
对于他的反抗,我们只能表示叹服与钦敬,而不能有任何指责与议论。
他可以死,也可以活,然而他选择了死。
司马迁对屈原评价再阐释
Apr. 2020Vol.35 No.42020年4月 第35卷第4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史记》人物研究】司马迁对屈原评价再阐释周利平(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宝鸡721001)摘要:《屈原贾生列传》的赞语最能体现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争议也最多。
历来大多观点认为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又到肯定的变化过程。
但结合屈原、贾谊和司马迁三人的人生经历、所处时代分析,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是肯定的。
赞语中司马迁并没有同意贾谊《吊屈原赋》 的观点而去责怪屈原死守楚国,而是曲折地表达了司马迁对战国政治自由之风的向往和专制皇权下身不由己的感叹。
关键词: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屈原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 2020) 04-0034-06收稿日期:2019-05-08作者简介:周利平(1994—),女,四川眉山人,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一、历代《屈原贾生列传》赞语阐释中的争议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在传文和赞语中都有表 现。
传文是高度赞扬屈原的人格品质,赞语前两句 体现的也是太史公对屈原的钦慕,都是肯定性评价,也没有什么争议。
因此这里主要讨论产生理解 差异的最后两句赞语:“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 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读《鵰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最早对《屈原贾生列传》后两句赞语论说的是宋代吴氏《林下偶谈》:“曩见曹器远侍郎称最爱 《史记》诸传赞,如《贾谊传赞》尤喜为人诵之。
盖语简而意含蓄,咀嚼尽有味也。
”⑴氐它没有详细解释赞语,也没有论述后两句赞语所体现的司马迁的 情感态度。
最先就这两句赞语阐释司马迁对屈原情感态度的是清代程馀庆。
他在《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中对《屈原贾生列传》篇最后两句赞语评注道: 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汉司马迁《屈原列传》翻译及赏析
汉司马迁《屈原列传》翻译及赏析原文:屈原列传汉·司马迁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翻译: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
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
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
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
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
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
”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
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
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
生与死的选择——论屈原和司马迁的人生选择
生与死的选择——论屈原和司马迁的人生选择“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是一生颠沛流离,却忠心爱国,依然赴死的屈原。
“人或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这是遭遇了种种不幸,却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司马迁。
就个人命运而言,屈原和司马迁有相似之处,两者都“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但就生与死的选择而言,则不能做简单比较,而断定谁的选择更有意义、有价值,硬要分出个高下来。
他们对于生和死的选择不同,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政治背景不同,个人的定位追求不同。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认为这值得商榷,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
如果屈原仅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使”国破山河在”,亦未必一定要以死明志。
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
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
但作为三闾大夫的屈原必须沉江,这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惟一的坚持。
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
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而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之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
屈原所选择的是用死亡与世界的荒谬做决裂。
这种选择建立在对现实环境无法改变的绝望上, 楚国已灭,他毕生所热爱的人民,所坚持的改革已经在战火的碾压之下烟消云散了。
正如他所言的:“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社会已经不是他所期望的样子,哪里还有他容身之地呢?于是他以放弃生命求得自己心灵的安宁。
他的这种选择是理性的,也是平静的。
他死后在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反响也印证了他死的力量是何等的动人心魄。
而司马迁选择了用生对现实的不合理做出了控诉。
如果说屈原面对死亡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勇气,那么在遭受极刑的情况下还是坚持活下去便是另一种永不屈服的勇气。
司马迁未尝没有想到过死,但是他对死亡的认识与屈原不同,他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在衡量了死与生孰重孰轻之后所作的决定,既然死不能改变不合理的现实,还不如用生命来与它作场较量。
屈原列传司马迁(优秀课件)
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 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
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 也”。
第3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 《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
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 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 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
原因: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
“谗之”,根本原因在于“争宠而
心害其能”。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 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 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 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 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 之, 乃令张仪详去秦 ,厚币委质事楚, 曰: “秦 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 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 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 里。屈”原已(被)免官,后来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 楚国联合。秦惠王很担心,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 拿着丰厚礼物献给楚国作为见面礼,表示愿意侍奉 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 楚国果真能同齐国绝交, 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一带六 百里地方。” 楚怀王贪心就相信了张仪的话,于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 仪,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兵挫地削, 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 祸也。
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奸臣)的区别,所以在内被 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 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 割削,丢失了汉中六郡,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 下人耻笑。这就是而不容。自 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 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 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023年高中语文《屈原列传》
新课讲授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mǐ )姓,屈氏,名平,字
6.犹:如同,好像。 离忧:遭遇忧患。离:同“罹”,遭受。 7.始、本:开始、起源,根本。 ……者,……也:判断句。 5.穷:困窘,处于困境。 反:同“返”,返回。文章有追念的意思 6.倦极: 疲倦困苦。极:疲困 惨怛:忧伤,悲痛。
译文:“离骚”,相当于“遭遇忧患”的意思。 天,是人类的本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困窘没有出路,就会追念根本, 所以疲倦困苦的时候,没有不向天呐喊求助的;遇到病痛或内心忧伤悲痛的 时候,没有不呼唤父母的。
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由此可见,屈原是一个怎样 的人呢?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 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 令,规谏皇帝、举荐人才,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楚王族本姓芈,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瑕封于屈,他的后代遂以屈为氏, 瑕是屈原的祖先。屈、 景、昭氏都是楚国的王族同姓。 (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上古八大姓是指姬、姜、姒、嬴、妘、妫[guī]、 姚、姞[jí]。)(楚国王族)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杰出的才能) 屈原出身贵族,学识渊博,善于治国理政。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将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 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受到全世界人 民的隆重纪念。
司马迁“隐忍苟活”、屈原“宁赴常流”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二、三分析。
司马迁“隐忍苟活”、屈原“宁赴常流”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二、三分析。
《史记》中记载的司马迁“隐忍苟活”、屈原“宁赴常流”,
是中国古代伟大文学家的传世经典之作,它们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他在社会政治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以自己的个性保持自我的宗旨。
自古以来,中国的社会一直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司马迁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他的一生都受到严格的道德规范约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得不考虑到家庭的压力,所以他采取了“隐忍苟活”的方式,在压力下以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保持自我。
屈原的“宁赴常流”,也是他在社会大环境变迁的时期,以自己的个性保持自我的宗旨。
在那个时代,政治社会变化很快,人们的思想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
屈原明白,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必须要做出选择,他采取了“宁赴
常流”的方式,在压力下以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保持自我,不因
外界压力而改变自己。
司马迁与屈原的“隐忍苟活”和“宁赴常流”,不仅是中国古
代文学家的传世经典,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情感状态和价值取向的体现。
在我们今天的世界中,我们仍然可以从司马迁和屈原的道德原则中研究到许多东西,
他们的“隐忍苟活”和“宁赴常流”,应当成为我们今天的人们追求实现自我的精神指引。
【课外阅读】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
【课外阅读】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每读《史记·屈原列传》,我的脑海中就会交替映现出两幅遥远而清晰的画面:一幅是,被放逐于江湘之间的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边踽踽独行,一边悲切吟唱。
这就是后人所谓的“屈子行吟图”,是屈原作为诗人的永恒雕像。
一幅是,屈原自沉一百六十多年之后,年方二十的司马迁“南游江淮”,来到屈原自沉的汩罗江畔,临流凭吊,嘘唏垂涕。
理解这两幅充满浓郁的悲剧气息的画面的关联,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一位悲剧诗人和一位悲剧诗人式的史学家的灵魂穿越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在汩罗江畔,在司马迁幽禁的囚室中进行的一次对话;看作是司马迁对屈原的诗人之心的深刻解读。
正因为如此,这篇《屈原列传》便不仅是对屈原生平事迹的简要记载,而且是对屈原的诗人之心的“真实”记录。
司马迁以叙说的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了屈原的诗人心迹,表现了对诗人屈原的由衷敬慕:首先是“推其行”,即肯定屈原有着超越于世俗之辈的颖脱之才与卓异人品,而这种才能与人品是他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基点。
屈原在《离骚》中,或自叙身世,或抒写悲慨,却始终都把对自我才能与人品的肯定作为抒情言志的前提。
司马迁对之深信不疑,且由衷地推崇。
所以,他在《屈原列传》的开头就高度概括了屈原的颖脱之才:“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在以下的具体叙事中,更突出地以屈原的怀才不遇与楚国灭亡之间的关系,反证其才能决不为虚。
但是,仅有奇才,而无洁行,仍然不能成为被后世推戴的人物,亦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
司马迁深知才能与人品间的必然联系,所以,又多次称道屈原的卓异人品。
最突出的当然是屈原行吟泽畔时与渔父的对话。
这段对话,亦见于《楚辞》的《渔父》篇,文字略有差异。
其是否为屈原所作,后人亦多有怀疑。
但司马迁把它自然地融入传记的叙事之中,既增加了传记的文学色彩,又生动而深刻地体现了屈原在“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时,绝不“与世推移”,“随流扬波”,而要“怀瑾握瑜”,“宁赴常流”亦不改“皓皓之白”的人品。
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
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都把对自我才能与人品的肯定作为抒情言志的前提。
司马迁对之深信不疑,且由衷地推崇。
所以,他在《屈原列传》的开头就高度概括了屈原的颖脱之才:“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在以下的具体叙事中,更突出地以屈原的怀才不遇与楚国灭亡之间的关系,反证其才能决不为虚。
但是,仅有奇才,而无洁行,仍然不能成为被后世推戴的人物,亦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
司马迁深知才能与人品间的必然联系,所以,又多次称道屈原的卓异人品。
最突出的当然是屈原行吟泽畔时与渔父的对话。
这段对话,亦见于《楚辞》的《渔父》篇,文字略有差异。
其是否为屈原所作,后人亦多有怀疑。
但司马迁把它自然地融入传记的叙事之中,既增加了传记的文学色彩,又生动而深刻地体现了屈原在“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时,绝不“与世推移”,“随流扬波”,而要“怀瑾握瑜”,“宁赴常流”亦不改“皓皓之白”的人品。
这种超越于世俗之辈的才能与人品,既是屈原“为人”的根本基点,亦是他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根本基点,所以,司马迁在整篇叙事的字里行间又都流露着由衷的盛赞。
其次是“悲其志”,即肯定屈原人生命运的悲剧性,并揭示其悲剧形成的根源,分析其悲剧命运与诗歌创作间的深刻关联。
这是《屈原列传》的核心内容。
文中揭示的屈原命运的悲剧根源最主要是,屈原不能因为生存得失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准则与精神操守,而楚怀王又于昏愦之中不能了解屈原,反而疏远、放逐了这位忠诚不阿的人才。
文中有几处写道:“疾王听之不聪也”“怀王之终不悟也”“此不知人之祸也”,正是司马迁读了《离骚》等诗之后,结合历史事实作出的评判。
这评判之中既有对悲剧制造者怀王的责难,又暗含着对自身命运同样不幸的悲戚。
文中分析屈原的悲剧命运与其诗歌创作间的关系,最主要是“……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一段。
其“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意思与《报任安书》中所说的“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完全相同。
2025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文《屈原列传-司马迁》知识点梳理
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同“罹”,遭受,遭遇。
易错误地理解为“离开”)2.人穷则反本(同“返”,返回,这里译为“追念”)3.靡不毕见(同“现”,明白,显现)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同“旨”,意旨,旨趣)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同“浊”,污浊)6.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同“涅”,染黑)7.屈平既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8.乃令张仪详去秦(同“佯”,假装)9.厚币委质事楚(同“贽”,见面礼)10.齐与楚从亲(同“纵”,合纵,联合抗秦)11.亡走赵,赵不内(同“纳”,接纳)12.被发行吟泽畔(同“披”,披散)古今异义1.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古义:当权。
今义:行事。
)2.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3.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假话。
今义:无理狡辩。
)4.颜色憔悴(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
)5.形容枯槁(古义:外貌,模样。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古义:委婉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7.《国风》好色而不淫(古义:喜好描写男女恋情。
今义:沉溺于情欲,贪恋女色)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古义:返回(楚国) 恢复 (国家)。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一词多义1.属①屈平属草稿未定(zhǔ,动词,撰写)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zhǔ,动词,连接)③属予作文以记之(zhǔ,动词,请托,嘱托) (《岳阳楼记》)④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shǔ,动词,归属、隶属) (《琵琶行并序》)⑤吾属今为之虏矣(shǔ,名词,类,等辈)(《鸿门宴》)⑥神情与苏、黄不属(shǔ,动词,类似)(《核舟记》)2.疏①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动词,分条陈述)(《促织》)③谏太宗十思疏(名词,上给皇帝的奏章)(《谏太宗十思疏》)④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形容词,稀疏)(《与妻书》)3.本①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词,根本)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名词,草木的根) (《谏太宗十思疏》)③此之谓失其本心(形容词,本来的)(《鱼我所欲也》)④本在冀州之南(副词,本来)(《愚公移山》)4.志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②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志趣)③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④悲其志(名词,志向)⑤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⑥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桃花源记》5.闻①博闻强志(名词,学识)②不闻六百里(动词,听说)③忽闻门外虫鸣(动词,听见) (《促织》)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动用法,使……听到)(《邹忌讽齐王纳谏》)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动词,知道,懂得)(《师说》)⑥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促织》)⑦不求闻达于诸侯(动词,闻名) (《出师表》)⑧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知名、名气)(《五人墓碑记》)⑨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劝学》)6.迁①顷襄王怒而迁之(动词,放逐)②盘庚之迁(动词,迁移)(《答司马谏议书》)7.害①争宠而心害其能(动词,嫉妒)②邪曲之害公也(动词,损害)8.约①其文约(形容词,简约)②仪与王约六里(动词,约定)9.明①明于治乱(动词,明晓)②明道德之广崇(动词,阐明)③月明星稀(形容词,明亮) (《短歌行》)④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名词,视力)(《齐桓晋文之事》)10.亡①亡走赵(动词,逃跑、逃亡)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灭亡)③亡其六郡(动词,失去)11.疾①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名词,疾苦)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痛心)③君有疾在腠理(名词,病)(《扁鹊见蔡桓公》)④臣少多疾病(动词,生病)(《陈情表》)⑤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动词,忧虑)(《伯夷列传》)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形容词,劲疾)(《劝学》)⑦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形容词,快)(《长亭送别》)⑧草枯鹰眼疾(形容词,锐利)(王维《观猎》)12.见①信而见疑(介词,被)②举类迩而见义远(动词,表达)③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动词,见到)④彗星见于东方(动词,同“现”,出现)(《三国志·吴主传》)⑤冀君实或见恕也(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答司马谏议书》)13.微①其文约,其辞微(形容词,含蓄隐晦。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屈原列传(三)
问题二:《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请以本文为例,说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的具体体现。
史家之绝唱:是评价《史记》的史学价值,说它是历史著作中的“绝唱”; 无韵之离骚:是评价《史记》的文学价值,说它可以和屈原的《离骚》媲美。
1.人物形象塑造:《屈原列传》没有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 文献资料记载,粗笔勾勒屈原的生平事迹,但是在这粗笔的叙述中,却饱含着 司马迁对屈原的赞颂之情。如“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寥寥数语, 就传神刻画出具有杰出政治才能的屈原形象。
【拓展探究】
司马迁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慷慨激愤,无以言表, 但为创作《史记》只好忍辱含垢,苟且偷生。其人生命运与屈原类 似,于是将其引为知音。他在《报任安书》中列举众多贤圣事例, 其中也提到屈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此人皆意 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故述往事,思来者。”以屈原著《离骚》 自况《史记》的撰写,因二者皆“意有所郁结”而成。
二悲屈原品性高洁,受谗被疏,不为楚国所容,以死殉国; 三悲屈原死后,后继无人,“楚日以削”竟至亡国。
【拓展探究】
思考:
前人评论说:“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吴楚材、吴调 侯《古文观止》)与《史记》中的其他许多传记不同,《屈原列 传》在叙事中融入大段的议论,论中有情,直抒胸臆。请结合文 中议论文段,体会司马迁寄托在屈原身上的情感。说说司马迁为 什么悲其“志”?
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 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 《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1.太史公:司马迁的自称。 2.悲:悲叹,为……感到悲伤。 3.适:到某地去。 4.吊:凭吊。 5.以彼其材:凭借他那样的才能 。 游:游说。 6.同:把……同等看待。
生与死的抉择(屈原与司马迁)
生与死的决断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每一个人从出生起就注定了要面对死亡,但,每一个人的死亡方式都不一样。
有的人选择自杀,比方屈原,有的人选择坚毅的活着,比方司马迁。
人在一念之间会决定好多事,有时,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
屈原和司马迁,一个断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
他们面对磨难的抗争方式完整不一样。
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持续奋斗。
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他忍耐着巨大的孤单与难过,一直不肯与世俗狼狈为奸。
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成仁取义。
关于他的抗争,我们只好表示叹服与敬佩,而不可以有任何谴责与谈论。
他能够死,也能够活,但是他选择了死。
这是他的选择。
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另一条路。
遭到宫刑以后,他在破败的官邸中忍耐着凄清的永夜,一阵阵的痛苦袭来。
一个铮铮铁汉变得残破不全,命运的不公,无理地降临在他身上。
人竟要这样困难无趣地活着吗无望深重地压迫在他的心头。
也许,他想到了死。
但假如一个人碌碌无为,即便他肢体健全又能如何呢事业上的侏儒不是与身体上的残破一样可怕吗因此,他选择持续英勇坚毅的活下去。
面对宫刑的奇耻大辱,他固然也是“每念斯耻,汗何尝不发背沾巾也”,并且难过到“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如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但他想到未成之作,就有了活下去的动力跟勇气,终于忍气吞声,达成了父亲留下的修史重担。
他的功名盖世,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让后代只好敬为神明。
屈原之死,是“一死以明志”,而司马迁,未死志亦明。
究其因是由于两人之志不一样,因此对磨难的抗争方式也不一样。
屈原志在辅国安民,政治理想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生命中的全部都环绕着政治,当他再三遇到打击,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他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对他来说,辞赋不过“小路”,而他却在不经意间留下了千古绝唱。
而司马迁志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理想在于他的《史记》,在于史有所传。
因此面对磨难,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活下来,写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司马迁研究专题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想?屈原与司马迁的生死之路两千年的风云早已随风飘散,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早已湮没无闻,将帅士卒的征战厮杀也已销声匿迹,甚至于固若金汤的长城也风化侵蚀。
然而,当我们回首去感受那大起大落、变幻莫测的历史,我们仍然可以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的呼吸。
这是因为,在需要伟人而且拥有伟人的时代里,文化巨人们不仅留下了时代的描述,而且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道德遗产、精神遗产。
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位:一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的诗人屈原,一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这是两棵树。
虽然生长的完全是两种姿态,可是却同样长得茁壮,雄姿英发,向蓝天伸展着同样的高度。
二者同为文化巨人,后者还为前者写了一篇传记,因此把两者作一番比较,意义非常。
人们普遍认为,屈原与司马迁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与其个人所遭受的厄运分不开的。
司马迁自己也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列传》),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人对现实不满,所以有所希翼,现实的残酷和压抑,使人“有志不能骋”,志在于内,情动于中,发而为文为诗。
而文学成就的高下虽与苦难的程度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理想的高下。
屈原屡遭贬谪,濒于绝望,虽志洁行廉而反为累赘,成为不容于世的根源,所以他“忧愁幽思”,口吐华丽篇章。
司马迁忠心为主,仗义执言,却被下狱,身受腐刑,于是发愤有为,终能“成一家之言”。
然而,屈原与司马迁又是很不同的,突出地表现在他们面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上。
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奋斗。
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向上的路,世浊己清,人醉己醒。
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始终不肯“变心以从俗”。
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杀身成仁。
对于他的反抗,我们只能表示叹服与钦敬,而不能有任何指责与议论。
他可以死,也可以活,然而他选择了死。
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遭受宫刑之后,他在破败的官邸中忍受着凄清的长夜,阵阵搅心的疼痛袭来。
一个铮铮铁汉变得残缺不全,命运的不公,无理地降临在一个汉子的壮年。
人竟要这样艰难无趣地活着吗?绝望沉重地压迫在他敏感的心头。
或许,他想到了死。
但如果一个人没有彪炳史册的成就,即使他肢体完整又能怎样呢?事业上的侏儒不是与身体上的残缺一样可怕吗?黑夜惊诧了,我们突然看见他那绝望的手握住了那卷没有刻完的竹简。
另一只被寒冷舔僵的手,握紧了刀笔……面对宫刑的奇耻大辱,他虽然也是“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巾也”,而且痛苦到“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但他想到未成之作,就有了活下去的动力跟勇气,终于忍辱负重,完成了父亲留下的修史重任。
他的丰功伟绩,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让后人只能敬为神明。
屈原之死,是“一死以明志”,而司马迁,未死志亦明。
究其因是因为两人之志不同,所以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也不同所致。
屈原志在辅国安民,政治理想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生命中的一切都围绕着政治,当他一再受到打击,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他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对他来说,辞赋只是“小道”,而他却在不经意间留下了千古绝唱。
而司马迁志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志向在于他的《史记》,在于史有所传。
所以面对苦难,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活下来,写下去。
他不能去死,屈原的死是一种壮烈,而他的死是一种屈服,徒增他的屈辱与软弱。
他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为了这个志向活了下来,最终他成功了。
汉武帝对他实施了宫刑手术,而他的《史记》则对汉武帝实施了永远的宫刑。
他的冷静、公允、胆量,通过《史记》已经“绝唱”了两千多年,恐怕还要继续“绝唱”下去。
历史的帷幕一层层地拉上了,一个个大时代虚掩在时间的黑夜中。
而屈原、司马迁却如历史天幕上的灿烂星斗,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里熠熠生辉。
屈原和司马迁的胜利“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屈原和司马迁被一句话永远地联系在了一起,相似的命运不同的人生胜利让他们的传奇得以延续,让他们的精神得以发扬。
一位做了士大夫,一位做了史官,屈原和司马迁完成了他们心中的理想。
但是命运是坎坷的,他们也如此,一个远谪,一个入狱。
两个人开始了他们和命运的抗争。
汨罗江边,屈原背手而立,看着日趋繁华的皇城,看着一路流离失所的难民,看着战场上无边的白骨……他真的累了,忙碌了一生,他还是失败了。
王啊!我的王啊!你怎么会是这样啊!……他跳下去了,义无返顾,清清江水带走了他干净的身躯。
他不想再留在污浊的世间;他不想世间的污浊将他心中神圣的美好污染;他不想再看到繁华的皇城;他不想……所以他用死来捍卫自己心中的神圣,他要让江水永远洗涤他。
他去了,留下了《楚辞》和《离骚》,留下了他不屈的性格,纯白无暇的人格。
狱中,一盏小油灯亮着,灯下,一个人拿着笔写着,他是司马迁。
皇权是无上的,但他得罪了,他想:死亦何惧!但他没有选择死,却选择了苟且的活,甚至抛弃了尊严。
为什么?因为他还有事没有做完。
《史记》不可不写,他要写完、写好它。
他饭可以不吃,水可以不喝,但书却不能不写。
不知多少春秋过去了,《史记》完成了。
他终于站了起来。
望着天上的明月,笑了。
司马迁死时必是含笑而去的,人生最大的乐趣莫不是成就心中所想,他成功了。
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也值得为此大笑了。
他是伟大的,为了心中的梦,他选择了苟且的活,活得无尊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战胜了命运,战胜了……一位江边老者,一位狱中之囚;一个为了保存心中的神圣,选择了死亡,死得壮烈;一个为了心中所愿,选择了苟且的活,活的坚强;两人是如此的相似,又是如此的不同。
他们都胜利了,屈原的死成就了《离骚》,司马迁用活谱写《史记》。
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生读司马迁的《史记》,感触最深的是《屈原贾生列传》。
每读此章,都会遗情想像其中有关联的两位伟大人物———屈原和司马迁。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生死,但漫漫历史长河,屈原的死和司马迁的生,如此强烈的碰撞与交会,依然称得震撼心灵,激荡千古!屈原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国末期,天下大势为“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凭“博闻强志”、“娴于辞令”的杰出才能,屈原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
左徒只比令尹低一级,相当于副总理兼外长,“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应该说,能在这样大的舞台上一显身手,也算是少年得志了。
可惜,屈原毕竟只是个“业务型人才”,感情过于激烈袒露、品格又出奇的正直,既不善和“一把手”搞好关系,也不喜与同僚拉拉扯扯,这样,在他人谗言之下,逐渐为楚王疏远。
公元前305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秦的怀抱。
屈原反对,结果被楚王逐出郢都。
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郢都。
这一切让屈原绝望和悲愤:时代悲剧与个人性格因素交织,结局也就注定了。
最终,他来到汨罗江边,抱石自沉。
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有许多人为屈原的死叫屈。
的确,以屈原的卓越才能和赫赫名气,跑到其他诸侯小国,当个部级干部应该问题不大。
不愿从政,凭他吟诗作赋的高超和写材料的拿手戏,去哪个王公贵族府里当个师爷绝对绰绰有余。
就算傍个“大款”,以他在政府里长期任职形成的丰富人脉,不说赚个盆满钵满,至少日子也可以过得很滋润。
连司马迁都感叹:“怪屈原以彼之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但屈原就是屈原,屈原不得不死。
这如同谭嗣同,一旦认定“中国变法当从流血始”,便义无返顾“我以我血荐轩辕”。
又如同文天祥,身在敌营也必“不指南方誓不休”,最后“留取丹心照汗青”。
虽然谭嗣同可以选择逃亡,文天祥也可选择高官厚禄,但他们就是不得不死。
这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气节!在许多时候,气节比生命更重要。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饱经精神和生活上的摧残与痛苦,眼看国家破亡,忧心如焚,以他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人格上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注定了他必然选择殉国殉道。
自沉前,一位渔父劝导他:“世人都混浊,怎么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都醉,怎么不食其酒滓而喝其薄酒?何苦要坚持德操而让自己如此呢?”屈原的回答振聋发聩:“我听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自己干净的身躯,怎能让外物弄脏?我宁肯跳进江水,葬身鱼腹,也决不让自己的洁白蒙上世俗的灰尘!”屈原用“死”为中华民族树立起精神的丰碑。
作为千古一人,其巍巍人格,感召了无数中华儿女,尤其当民族处于危难时,这种感召尤为卓著。
死,使屈原的生命得以无限延续。
司马迁生之悲壮,就如同屈原的死。
一部《史记》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司马迁实在是一位大英雄。
司马迁受的宫刑也叫下蚕室。
去死和接受宫刑更容易的是什么?是死。
司马迁并不怕死,但是他不能够选择死。
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他自己的话。
可以想像,一定有一个声音从历史的深处响起:不能让《史记》半途而废!司马迁不得不生!他想到了周文王、孔子、孙膑这些先贤,这些在逆境中坚韧不拔成就不世伟业的先贤;他更想到了自己的责任,把《史记》写完,这可是继承祖业实现父亲遗愿的大事,如果自己就这样死去,将何以面对九泉下的先人?而作为一名史官,没有留下“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文字,又如何向历史交代?于是他自请宫刑以免死。
被废了“武功”,决不止于生理的痛楚,也决不在于老婆会和他划清界限或者以此为由找他闹离婚,古代这种被阉割的人,被人所鄙视,为人所不耻,是“无行之人”。
任何人受此奇耻大辱,断乎再无颜面立于世间。
按常理,司马迁死一百次都可以理解,但他没有。
司马迁也是平常人,出狱后和屈原沉江前一般,须发脱落、形容枯槁、精神恍惚。
《报任安书》里说是“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且“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由此可想见他身心的痛楚。
但是,一提到《史记》,一写《史记》,他就清醒了:一个伟大的理想支持着他,那就是为《史记》活着,为《史记》而奋斗!最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以一部《史记》成就伟业,书写了人生最华美的篇章。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生”!在此,不妨提提与屈原同传的贾谊。
少年得志而又怀才不遇的贾谊却完全不该死的,即便受贬谪,为何不能像苏东坡、柳宗元他们那样襟怀豁达,或造福一方百姓,或创作传世名篇,奈何如此不珍爱生命,年仅三十三岁便“哭逝”于长沙!这真有点像现在那些一旦失恋或者考试没考好便跳楼轻生的学生伢崽,徒让人感慨唏嘘。
难怪苏东坡这样评价:“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屈原的死和司马迁的生殊途同归,他们共同竖起最伟岸的标杆,耀亮中华民族的精神星空。
其死其生,典范的意义无从超越。
生与死的对话(课本剧)【汨罗江边,秋风萧瑟,落叶纷纷,天色暝暗。
】屈原:(上。
悲哀,长叹)举世混浊而独清……(作徘徊状)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司马迁:(上。
借着月光,看清江边屈原)屈原:(惊讶地)谁?司马迁:汉太史公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