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物理学科学生自主发展单主备:复备:备课组长签字:审核人:课题:生活中的透镜课型:新知探索课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3.掌握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重难点)激情激趣目标导入分享交流合作探究独立思考个体探究板块一:一.照相机:观察课本94页图5.2—1回答1.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镜?2.照像时,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比被拍摄的景物大还是小?3.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4.像和物与凸透镜的距离谁大?5.当要拍摄远处的物体时,该如何调节镜头?板块二:二.投影仪: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参照课本P95知识)1.投影仪上安装的是什么透镜?2.幻灯片与投影幕上的像哪个大,哪个小?3.为使银幕上获得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幻灯片应如何放置?4.要使投影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如何调节投影仪?板块三:三.放大镜: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参照课本P95知识)动手实验:用放大镜看一看书本上的字.分析讨论:(结合成像光路图)1.放大镜是什么透镜?2.放大镜成怎样的像?3.为使看到的像是更大些,应如何放置?四.实像和虚像提出问题:比较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与用放大镜所看的像有何不同?交流讨论:1.哪些像是用光屏得到的, 哪些像是用光屏得不到的?2.实像和虚像有什么区别?【学法点睛】主动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温馨提示】【教师寄语】你的收获是我最大的快乐。
展示提升启发探究1.某人照完半身像,想再利用同一个照相机照一张全身像,这时他应该离相机远些还是近些?同时调节调焦环,使胶片远离镜头还是靠近镜头?2.晓晨同学在校门前给全班同学照集体像,发现两边的两个同学照不上,请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答:.3.要使幻灯片在幕布上的清晰象更大一些,则应该将()A.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后移动B.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后移C.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前移动D.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前4.面对幻灯机幕布,将印有“h”字样的幻灯片正插入框中,调节镜头后,在幕布上出现的画面应该是()课堂设计同类演练巩固提高1、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的成像性质。
2、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各自应用原理。
3、理解实像和虚像。
[预习指导和使用说明]1、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思考本节重点内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各自应用原理),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用红笔标出疑问,以备上课交流。
2、 AB层完成导学案上所有问题;C层掌握基础知识,并完成除附加题之外的题目。
3、时间:10分钟完成对也就是课本的勾画和思考,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15分钟做完导学案,标记出疑点交由小组长汇总,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生活中的透镜应用举例、、。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胶卷相当于,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成________________像。
3、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使屏幕上成像。
凹面镜的作用是螺纹透镜相当于,平面镜的作用是4、我们要想在屏幕上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插。
5、放大镜成像。
6、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立的。
7、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光线或光线的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接收,都是立的。
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掌握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光路四、【展示质疑与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所给同学听听吗?五、【能力检测】基础自测:1、照相机的镜头是()A、凹透镜,使光线发散B、凹透镜,使景物在底片上成像C、凸透镜,使景物在底片上成像D、凸透镜,反射从被拍物体射来的光2、太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3、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像的特点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照相机
倒立
实像
投影仪
放大
放大镜
总结提升
巩固已学、加强提升。
布置作业
温故知新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题
1、放大镜的原理:u<f时成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虚像越小;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所成的虚像越_______。
2、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应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并且物体距离放大镜要在一定_______内。
4、实像与虚像
F
F
实像是实际折射光线________而成,能用光屏承接,眼睛能看到像。
八年级物理科导学案
执教人
课题
5.2生活中的透镜
课类
新授课
主备人
审定人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自学目标:(基础知识)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特征。
2.合作目标:(重点知识)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探究目标:(难点知识)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及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特征。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主要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
教师主导步骤
(要点问题化)
学生学习步骤(求解活动化)
时间
组
织
教
学
通过多两幅图片的观察你想到了什么?
4
|
5
展
示
目
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明确目标,快乐学习。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5.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会区分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重点: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难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学习流程一、课前预习1.凸透镜的特点:;凹透镜的特点:2.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3.观察课本94页下图阅读课文然后填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的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的物质,它在暴光后发生化学变化,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4.阅读课文95页观察图然后请回答: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形成一个的像。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5.阅读课文,观察图然后请回答:放大镜也是,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
二、课内探究<一> 导学“照相机”1.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境,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对于照相机,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兴趣,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教师及时引导,给于鼓励。
)2.自学课本P94-96一、二段照相机。
自学指导:(1)仔细观察图5.2-1,你看到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__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___的像。
(2)胶卷上涂着一层_______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________,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3)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像___物体(填大于、小于)。
(4)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及指导。
3、小组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学生自学课本P94想想做做根据课本内容及投影提示以小组完成下列活动:(1)、做一做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人教版八上物理 5.2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石 5.2生活中的透镜一、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3、掌握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二、学习过程:【课前复习】1、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 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 作用。
2、作出图中三条光线穿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研学问题一】放大镜: 动手实验:1.摸一摸桌面的放大镜,它是________(凸/凹)透镜。
2. 在纸上放一支笔,用放大镜看一看纸上的笔,观察笔通过放大镜 成的像。
3.纸上有没有笔的像?说明它是实像还是虚像?______________【研学问题二】照相机:1.观看照相机成像原理图:(1)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________(凸/凹)透镜。
(2)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 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
2.利用桌面的凸透镜和纸,组成一个简易照相机,观察照相机所成的像: (1)照相机所成的像比被拍摄的物大还是小? (2)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3)思考下照相机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学问题三】投影仪(幻灯机)1. 幻灯机上安装的是什么透镜?2.比较幻灯片上的图片和所成的像哪个大?3. 思考下幻灯机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4. 思考幻灯机上的平面镜有什么作用?【研学问题四】实像与虚像分别作出下图中两条光线的折射光线,得到物体AB 的像,看看有什么不同实像和虚像对比 三、总结:思考:它们都是凸透镜,为什么成像的情况不同?四、巩固练习1、从圆形装水的鱼缸侧面看缸中游动的鱼,所看到的像是( ) A.鱼的放大的虚像 B.鱼的等大的虚像 C.鱼的缩小的实像 D.实际的鱼2、 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 ) A.放大镜 B.幻灯机 C.照相机 D.潜望镜3、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可以看到指纹(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然后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树,可以看到树的( )的像。
八上《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通用7篇)

八上《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通用7篇)八上《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的特点。
2.理解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3.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教具学具: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导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合作探究(一)情景导入:让大家欣赏一些运动会时拍摄的照片和一段电影视频。
同学们都喜欢,顺势提问: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1. 照相机(结合实物、课本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各部分作用。
讨论交流:①我们所用的照相机拍摄景物时,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②怎样调节,可使胶卷上的像变大?想想做做:结合教材94页,同学们协作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
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
制作完成后,同学们把模型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2)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3)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是实际存在的进行判断)2.投影仪(结合实物、课本)了解投影仪的主要构造。
做一做:去掉反光镜,让像直接成在天花板上,观察天花板上像的大小、正倒,并回答:① 使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那段距离是像距?物距与像距相比,谁大谁小?② 物、像哪个大、哪个小?③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满足以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什么样的关系?④ 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⑤ 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⑥安装上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可再装上反光镜比较一下)3.放大镜用课桌上的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与其他同学交流)(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归纳: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或缩小)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倒或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一、课前导知透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光学器件。
通过透镜,我们可以实现放大、缩小、矫正视力等功能。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透镜的性质和应用,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与透镜有关的问题。
二、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应用;3.运用透镜的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三、学习内容1. 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透镜是由光学玻璃或塑料等制成的一类光学器件。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功能,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凸透镜的中央较厚,边缘较薄,两面都是弧形曲面。
凸透镜中间的厚部叫作透镜的中心,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分别在透镜两面外,两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
凹透镜:凹透镜的中央较薄,边缘较厚,两面都是弧形曲面。
凹透镜的两个焦点分别在透镜两面内,两焦点之间的距离也称为焦距。
2. 凸透镜的性质和应用凸透镜有三个主要性质:焦距、倍率和成像。
我们来逐一了解一下。
焦距:凸透镜的焦距是从透镜的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平行光线在透镜的另一面上汇聚或看来汇聚的位置。
焦距的记号是f。
倍率:凸透镜能够将物体的形象放大或缩小,我们用“倍率”来表示。
倍率的记号是β,β的绝对值越大,物体的形象放大的程度越大。
成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有三种:实像、放大的虚像和缩小的虚像。
当物体位于焦点以外时,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有两种:虚像和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眼镜就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可以矫正视力;放大镜也是由凸透镜组成的,可以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形象。
3. 凹透镜的性质和应用凹透镜同样有三个主要性质:焦距、倍率和成像。
焦距:凹透镜的焦距是从透镜的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平行光线在透镜的同一面上延长后的轨迹与光轴的交点。
凹透镜的焦距也被称为负焦距。
倍率:凹透镜可以使物体的形象放大或缩小,倍率的记号是β。
凹透镜的倍率是负值。
成像:对于凹透镜,无论物体位于焦点以内还是焦点以外,通过凹透镜成像的都是虚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5.2生活中的透镜

5.2生活中的透镜【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
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知识点一: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1.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物体经过照相机形成的像是、的像(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
2.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物体经投影仪成、的像。
3.放大镜的镜头是一个,物体经放大镜成、的像。
知识点二:实像和虚像1.实像:由实际光线而成,(填“能”或“不能”)光屏承接,物体和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填“同侧”或“两侧”)。
2.虚像:由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而成,光屏承接,物体和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
3.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中成实像的有,成虚像的有。
二、深入学习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要在直升机上从空中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影中照相机内的感光胶片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2.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它的作用是;B是,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
投影仪中螺纹透镜组的作用。
3.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看到的是蚂蚁、的像,像是由光的(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三、迁移运用1.手持凸透镜在人眼和课本之间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B.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远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C.凸透镜在离课本较近时,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D.无论凸透镜放在什么位置都不能看到课本放大的像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看得见,虚像看不见 B.实像总是缩小的,虚像总是放大的C.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3.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A.几乎无影响B.画面上有只小虫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D.画面变得模糊4、放幻灯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如图中的A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5.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3、学会区分实像和虚像。
二、学习重点1、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三、学习难点1、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知识链接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五、学习过程(一)照相机1、结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2、成像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调节(1)物距:物体到镜头的距离。
(2)像距:像到镜头的距离。
当拍摄远处的景物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镜头应向后缩;当拍摄近处的景物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镜头应向前伸。
(二)投影仪1、结构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平面镜用于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屏幕相当于光屏。
2、成像原理投影仪上的投影片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调节(1)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2)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把投影仪镜头向下调,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三)放大镜1、原理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观察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要使物体在放大镜的焦点以内,并且眼睛要离放大镜适当的距离才能看清物体。
(四)实像和虚像1、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物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
例如: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
2、虚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物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
例如:放大镜所成的像。
六、课堂练习1、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实像规律来工作的是()A 放大镜B 照相机C 投影仪D 平面镜2、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的距离应____一些;底片跟镜头间的距离(像距)应____一些。
5.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新旧衔接1.透镜分为和。
2.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3.科技与透镜,物理与生活凸透镜、凹透镜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凸透镜。
生活中记录精彩瞬间的照相机的镜头、大家熟悉的摄像头、投影仪的镜头及放大镜都是(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但它们的成像特点却是不同的。
预学新知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胶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体的。
2.物体经过照相机形成的像是、的实像。
3.物体经过投影仪形成的像是、的实像。
4.物体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是、的虚像。
素养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重点)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难点)认识实像与虚像的本质区别。
课堂任务1照相机演示实验:制作模型照相机。
制作:如图甲所示,在一个纸筒B的一端嵌上一个凸透镜作为镜头,在另一个稍粗的纸筒A的一端蒙上半透明薄膜作为胶片,然后将纸筒B套入纸筒A内,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
操作: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B,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清晰的像。
解释:(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2)照相机成像如图乙所示,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填“正立”或“倒立”)、(填“放大”或“缩小”)、和物位于透镜的(填“同”或“异”)侧。
如图所示摄像头,其镜头相当于照相机镜头,它正常工作时()A.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B.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课堂任务2投影仪演示实验: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将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屏幕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解释:(1)平面镜作用:。
(2)投影仪成像特点:、的像。
(3)我们在屏幕上要看到投影片上图案的正立的像,应该(填“正立”或“倒立”)放置投影片。
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缩小的像课堂任务3放大镜学生实验:如图所示,利用放大镜看邮票,观察放大镜到字的距离的远近变化过程中,看到的字的大小变化情况。
5.2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一、导入1. 目标•了解透镜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及使用方法•能够举例说明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 预习回顾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光的传播规律。
•什么是光的传播方式?•光是如何在直线上传播的?•什么是折射定律?•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二、新课讲解1. 透镜的定义和分类•定义:透镜是由具有一定曲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学界面组成的光学元件。
•分类:透镜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和属性进行分类。
2. 凸透镜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特性:凸透镜中心厚, 边缘薄;正面是球面部分,背面是平面部分。
•使用方法:凸透镜可以使光线汇聚到一个点上,称为焦点。
3. 凹透镜的特性和使用方法•特性:凹透镜中心薄,边缘厚;背面是球面部分,正面是平面部分。
•使用方法:凹透镜可以使光线发散,没有实际焦点。
4. 生活中的透镜应用透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面是一些例子:•眼镜: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都需要使用凸透镜或凹透镜。
•放大镜:放大镜使用凸透镜来放大物体,使得看起来更清晰。
•照相机:相机中的镜头使用透镜来聚焦光线,以便拍摄清晰的照片。
•望远镜:望远镜使用透镜来放大远处的物体,使其看起来更接近。
三、小结•透镜是由具有一定曲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学界面组成的光学元件。
•根据形状和属性,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可以使光线汇聚到焦点上,而凹透镜可以使光线发散。
•透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照相机和望远镜等。
四、作业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眼镜的原理是什么?2.凸透镜的焦点是什么?如何确定?3.请列举几个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拓展在生活中还能发现什么其他的透镜应用呢?请写出你的观察和猜想,并与同学们分享。
六、课堂练习请阅读以下描述并回答问题:A同学拿着镜子走到窗前想照一张自拍照,但发现自己的脸被扭曲了。
他把镜子拿远一些发现自己的脸又恢复正常了。
问题:镜子是什么透镜?被扭曲是因为什么原因?提示:照自拍照时,我们通常使用的是凸透镜。
5.2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目标1.了解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透镜的特点和原理;3.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导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透镜的概念(5分钟)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可以使光线发生折射,从而实现对光线的聚焦和分散。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透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其两面都是弧形的。
当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所以凸透镜也叫做凸透镜。
凹透镜是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其两面也都是弧形的。
当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发散,所以凹透镜也叫做发散镜。
第二步:透镜的特点和原理(10分钟)透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聚焦性:透镜可以将平行光线聚焦到一点上。
对于凸透镜来说,光线会聚到凸透镜的焦点上;对于凹透镜来说,光线会发散。
2.虚实性:透镜可以形成实像或虚像。
实像是透镜后方放大、可成屏幕观察到的,而虚像则是透镜前方放大、无法成屏幕观察到的。
3.放大性:透镜通过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可以对物体进行放大或缩小。
透镜的原理是基于光的折射定律和几何光学原理。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透镜利用两个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的界面,使光线在透镜内部发生折射,从而实现光的聚焦或分散。
第三步: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透镜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以下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1.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利用透镜的聚焦性将物体放大观察的仪器。
通过透镜的放大作用,我们可以观察到细小的物体和细小的细节。
2.照相机:照相机也是利用透镜的聚焦性将物体放大拍摄的设备。
照相机中的透镜将光线聚焦在感光材料上,形成照片。
3.望远镜:望远镜利用透镜的放大性将远处的物体放大观察。
望远镜中通常有两个透镜,一个是目镜用于观察放大的物体,另一个是目镜用于放大远处的物体。
4.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是利用透镜的调焦性来改善视力问题的。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应用;3.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
二、预习概念1.凸透镜:中心较厚,两侧较薄的透镜,能使平行光线汇聚;2.凹透镜:中心较薄,两侧较厚的透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3.透镜的规律:平行光线经透镜后汇聚(或发散)到一点,称为透镜的成像规律。
三、课堂导学1. 引入透镜是一种能够将光线折射和聚焦的光学元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透镜有许多实际应用。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关于透镜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凸透镜凸透镜是中心较厚,两侧较薄的透镜,它能够使平行光线汇聚到一点。
这个点称为透镜的焦点。
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分别称为前焦点和后焦点。
根据透镜离物体和像的远近,凸透镜又分为凸透镜的放大透镜和凸透镜的缩小透镜。
凸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显微镜、望远镜、投影仪等光学仪器中,都使用了凸透镜来放大物体的图像。
另外,眼镜也是一种应用了凸透镜的产品。
3. 凹透镜凹透镜是中心较薄,两侧较厚的透镜,它能够使平行光线发散。
凹透镜同样有前焦点和后焦点,但与凸透镜恰好相反。
凹透镜的应用比较广泛,例如在一些摄像设备中使用凹透镜来调节景深,以及在某些照明装置中使用凹透镜来扩散光线。
4. 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指平行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或发散)到一点。
这个点称为焦点。
透镜的成像过程可以用光线追迹法来描述。
光线追迹法是通过画出光线经过透镜后的路径来确定透镜的成像情况。
在凸透镜的成像过程中,如果物体在透镜的前焦点处,通过透镜的光线将会发散。
如果物体在透镜的后焦点处,通过透镜的光线将会汇聚。
凹透镜的成像与凸透镜相反。
如果物体在凹透镜的前焦点处,经过凹透镜的光线将会汇聚。
如果物体在凹透镜的后焦点处,经过凹透镜的光线将会发散。
四、小结在本节导学中,我们了解了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应用,并理解了透镜的成像规律。
透镜作为光学元件在许多光学仪器和设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5.2 生活中的透镜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一、导入新知1.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透镜?它们在哪些设备或物品中被使用?2.思考讨论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上述问题,列出自己所了解的透镜和它们的使用场景。
二、透镜的分类1.凸透镜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呈现带状形状的透镜。
它主要有以下两种用途:•聚光作用:将光线聚焦到一点上,可以起到放大或者照明的作用。
•散光作用:使光线发散,用于近视眼镜。
2.凹透镜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呈现类碗状的透镜。
它主要有以下两种用途:•分散作用:将光线分散,用于散光眼镜。
•消散作用:将光线消散成平行光,用于近视眼镜。
三、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及应用1.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放大物体的光学仪器。
它通常使用两个凸透镜来放大物体。
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及科学研究领域。
2.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来观察远处物体的仪器。
它通常使用两个透镜或者一个透镜和一个反射镜来放大并聚焦光线。
望远镜被用于天文学、地理学和观光等领域。
3.照相机照相机也是一种利用透镜来收集并记录光线的设备。
它通常使用多个透镜来调节光线并形成清晰的图像。
照相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用于记录瞬间美好的时刻。
4.放大镜放大镜是一种使用凸透镜放大物体的工具。
它通常是一个小型的透镜,可以通过将物体放在与透镜焦点相同距离处来获得放大效果。
放大镜常用于阅读、观察小物件等活动。
5.眼镜眼镜是透镜的一种常见应用,用于矫正近视和散光等眼部问题。
根据视力问题的不同,眼镜透镜可以是凹或凸透镜,适用于不同的矫正需求。
四、总结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放大器到相机,从显微镜到望远镜,透镜的应用无处不在。
了解透镜的分类及其在各种设备和物品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并增强对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认识。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透镜,培养对科学的探索和兴趣,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堂练习1.下图为一个透镜,根据透镜形状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并解释它的主要用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5.2生活中的透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一、照相机(1)仔细观察图5.2-1,发现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立、像。
(2)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
(3)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4)现在生活中常使用数码相机,是用一种电荷耦合片代替胶片,把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方便记录物体的像。
2.制作模型照相机(1)做一做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2)看一看拿起你做的照相机,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的距离,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并展示给同学们。
二、投影仪(1)投影仪的构造有:__________________(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
(3)物体经投影仪成立、像,像和物体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填大于、小于)。
(4)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1.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 照相机B. 老花镜C. 幻灯机D. 放大镜2.为给同学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学校请来了摄影师给我们同学拍毕业照,排好队伍后,摄影师他发现有几个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A.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3.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B.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能力就越强D. 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能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镜是以下光学元件中的()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D. 玻璃片6.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生活中的透镜一、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的性质。
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通过观看投影片,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4.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重点: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的性质。
通过观察和制作,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难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等生活中的透镜的使用。
二、知识准备1.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凸透镜可以成几种像?成像条件是什么?2.怎样区分虚像和实像?三、学习过程【学点一】照相机1.请先仔细观察实际照相机镜头的形状,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再自学阅读课本62 ~63页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的像。
2.请阅读课本63页中“想想做做”,然后自己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
要求:(1)两人一组动手制作,两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2)制作完成后,请把模拟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跟踪练习一:1.右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图。
看一看:照相机的核心构造中有、.想一想: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 (填“倒立的”或“正立的”)、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2.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像,这时(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B.眼睛应对着A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学点二】投影仪1.请先仔细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再自学阅读课本64页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2)螺纹透镜相当于凸透镜,作用是;平面镜作用是;(3)投影仪成、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5、2《生活中的透镜》【学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2、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学习重难点】重点:探究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不同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分【自主学习】1、照相机的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成像在暗箱中的上。
被照物体离相机的镜头较,成、的像。
2、投影仪的原理: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投影片离镜头比较,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的像3、放大镜的原理:放大镜实际上就是一个,能成、的像。
4、实像与虚像:(1)实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而成,光屏承接,物和实像在凸透镜的侧;(2)虚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而成,光屏承接,物和虚像在凸透镜的侧;【合作探究】一、观察照相机的成像◆ 活动1:(1)通过自制的相机模型,你观察到的景物是不是倒立的?是放大?等大?缩小?(参考课本P94)(2)通过自制的相机模型,若要使观察到的景物变得更大,你应怎样做?反之则应怎样做?。
(3)如果景物离你的相机模型太近,你还能观察到像吗?。
二、观察投影仪的成像◆ 活动1:(1)通过教室用的投影仪,你观察到的像是不是倒立的?是放大?等大?缩小?(2)通过教室用的投影仪,若要使观察到的景物变得更大,你应怎样做?反之则应怎样做?。
三、观察放大镜的成像◆ 活动1:(1)你观察到的像是不是倒立的?是放大?等大?缩小?(2)若要使观察到的景物变得更大,你应怎样做?反之则应怎样做?。
(3)若放大镜离观察物太远,像是否有变化,是怎样的?四、实像和虚像的区分u 思考:综合以上三个活动,你所观察到的像有什么异同点?在观察放大镜成像时,能否用纸或光屏承接到像?照相机和投影仪呢?。
【达标检测】1、以下物品,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A、穿衣镜B、投影仪C、照相机D、放大镜2、下列仪器正常工作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汽车后视镜D、投影仪3、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应()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4、在下列事例中,一定能看到物体放大的实像的是()A、欣赏鱼缸中的鱼B、看电影C、看电影D、看到小孔成像5、一滴水滴在水平放置的塑料贺卡上,人看到水滴下的字是()A、等大的实像B、等大的虚像C、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6、下列几种情况成实像是()A、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B、从河水中看到游鱼C、从投影仪的屏幕上看到大草原D、从放大镜中看到蚂蚁7、用投影仪放映投影时,屏幕上出现正常画面,这时有一只小虫子正好落在镜头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A、几乎无影响B、画面上有只小虫子C、现在有小虫子但不清晰D、画面变得模糊。
八上《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八上《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一、课前导思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生活中的透镜》一文。
请你先思考以下问题: 1. 生活中
的透镜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2. 你认为生活中的透镜可以帮助我们如何看待事物?
二、阅读理解
请仔细阅读《生活中的透镜》一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 文中提到的透镜是
指什么?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观察和认识的? 2. 作者通过什么事例来说明透镜的
作用? 3. 文中提到的“透镜”可以是多样的,请举例说明。
三、思考探究
1.你平时生活中使用了哪些“透镜”来看待事物?它们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如果你能选择一个新的“透镜”,你希望它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观察和认识?
四、个人总结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少于200字的篇幅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并思考
如何将透镜的概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思辨讨论
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使用透镜观察和认识事物时的体会和感受。
同时,也可以听取他人的观点,从多个角度思考和理解透镜的应用。
六、拓展阅读
如果你对透镜的应用和观察事物有更深入的兴趣,可以阅读相关的文章和书籍,进一步扩展你的知识和视野。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导学案,希望你在学习《生活中的透镜》一文时能够充分思考和探索,发现生活中的不同观察和认识方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5.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 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4. 通过了解生活中多种多样的透镜,培养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习惯,初步形成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学习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学习难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照相机的前面都有一个镜头,相当于一个,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物体经过照相机形成的像是(放大/缩小)、(倒立/正立)的、(虚/实)像。
2.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来自投影片上物体的光,通过镜头后会聚在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像,物体经过投影仪形成的像是(放大/缩小)、(倒立/正立)的、(虚/实)像。
3.放大镜实际上是一个(长/短)焦距的凸透镜,物体经放大镜形成的像是(放大/缩小)、(倒立/正立)的、(虚/实)像。
4.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填“同侧”或“异侧”);虚像是由通过镜头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填“同侧”或“异侧”)。
【合作探究】探究一:照相机1.观察照相机,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各部分作用源:学*科*网]①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起到成像作用。
②胶卷:相当于;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的距离;④快门:控制曝光;⑤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的多少。
照相机结构示意图照相机原理示意图2.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上,形成被照物体的。
物体到镜头的距离要远远(大于/小于)镜头的焦距,在胶卷上得到(倒立/正立)、(放大/缩小)的(虚/实)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导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研究走近它,认识它。
预习导学
1.凸透镜的特点:;凹透镜的特点:
2.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3.观察课本81页下图阅读课文然后填空: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的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的物质,它在暴光后发生化学变化,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4.阅读课文82页观察图然后请回答:
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形成一个的像。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5.阅读课文,观察图然后请回答:
放大镜也是,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
合作探究:
知识点1、照相机:
1、照相机的原理:
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成像在暗箱中的_____ 上。
被照物体离相机较远,成_____、_____ 的_____像。
2、照相机的结构:镜头……
胶卷……
快门……
友情提示:
实际照相机上有一个调焦环可以旋转,使镜头向外伸或是向里缩来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快门用来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光圈用来改变进光孔的大小。
怎样才能既快又好的照出自己满意的照片呢?首先我们要通过改变相机与被照物体间的距离,得到大小合适的像,离物体越近,像越大,反之,离物体越远,像就越小;然后再旋转调焦环,改变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得到最清晰的像。
这两个步骤可不能颠倒啊!
想想做做
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
制作完成后,把模拟照相机对着室外,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
题1.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2.投影仪:
1、结构:
2、原理:影仪上的凸透镜可以成_____ 、_____ 的_____ 像
友情提示:
投影片倒放在投影仪上,这样在屏幕上才能出现正常方向的图像。
通过旋转投影仪立柱上的旋钮,可能使凸透镜上升或是下降,从而改变透镜到投影片的距离。
问题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以像上人物头脚朝向和投影片上人物头脚朝向比较得出)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和投影片上的人物相比);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什么?
3.放大镜:
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
问题3:字是正立还是倒立?字是放大还是缩小?
课后思考与实践:
①用自制的模拟相机替同学“拍照”,并探索: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一些,可采取什么措施?
③请你利用凸透镜制成一种有用的装置,说明制作方法和用途。
③将投影仪分离成两个可单独使用的仪器。
④用放大镜以不同的距离看物体,是否都是放大的?
⑤根据④中你所看到的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4、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三、巩固提升:
1、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A、缩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实像
C、缩小的正立实像
D、缩小的倒立虚像
2、放映幻灯时,银幕出现的画面是幻灯片上画面的( )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
3、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
C.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老花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4.小张同学将一只薄凸透镜放在花盆前,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花是正立的,则()
A.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缩小的虚像
B.此时通过透镜看到的是花的放大的实像
C.如果让透镜移近花盆一些,透镜所成的花的像将变大一些
D.如果让透镜逐渐远离花盆,透镜所成的有可能是花的倒立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