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 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
(3)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城南旧事》。
(2)学会对比分析,了解不代、不同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真挚的友情、亲情和师生情。
(2)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理解历史的变迁。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作品背景,作者及创作动机。
(1)介绍老北京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
(2)分析作品中的真实与虚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1)讲述英子童年的往事,分析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人物形象。
(2)探讨作品中的善恶美丑,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3. 第三课时: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1)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2)学会对比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4. 第四课时:合作探讨,深入解读《城南旧事》。
(1)分组讨论,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第五课时:实践与拓展。
(1)编写一篇关于《城南旧事》的读后感。
(2)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作品中的场景。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主题。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情境教学法,模拟作品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体会剧本笼罩的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
【教学重点】1、把握“厚嘴唇的人”这一人物形象。
2、理解场景说明的作用。
【教学难点】1、文中音乐的描写。
2、体会剧本笼罩的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留下了烙印——北岛《触电》以为忘却的东西,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像潮水一样涌来;以为了无痕迹的童年,却鲜活在我们的眼前;以为消失殆尽的朋友的脸,依然灿烂在记忆的巷陌深处……二、题目解说。
《城南旧事》是伊明根据台湾作家林海音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
剧作的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改编的成功,在于忠实于原著,再现了作者笔下乡土风情的风俗画,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念故土、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愫。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说明。
四、掌握串珠式的'情节结构。
串起全文的“珠”是《小麻雀与小孩》,它把英子与周围的人、英子与厚嘴唇人的故事,紧紧统一在一起,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把握人物形象。
提示:“厚嘴唇的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通的小人物。
他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做了贼;他一个人默默承受生活的重担,养家糊口,供应弟弟上学,为弟弟的出息而自豪;为人朴实厚道,在小英子眼里是一个值得思念的复杂的人物形象。
五、试分析音乐描写在剧本中的作用。
讨论、归纳:(1)排练节日时唱“小麻雀呀”的歌声烘托了小英子兴奋的心情。
(2)毕业典礼上,“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既是表现学生离别母校的伤感,又预示了小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的离别。
城南旧事最新教案
城南旧事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城南旧事,了解作者林海音及她的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课文背景,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对友情、亲情等美好情感的感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课文背景,感受城南旧事。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描绘,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感悟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她的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城南旧事”,提问:“你们对城南有什么印象?”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了解城南旧事。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描绘,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 情感体验(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论对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的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感悟,联系实际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故乡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其他作品,如《窗下的树皮小屋》等。
(2)观看改编自《城南旧事》的电影,对比课文与电影的不同之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
《城南旧事》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以其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
本课程通过学习《城南旧事》,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领略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林海音及《城南旧事》的创作背景,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掌握《城南旧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1.3.2 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2.1 人物概述本章节主要对《城南旧事》中的人物进行概述,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形象特征。
2.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鉴赏能力,感受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技巧。
2.3 教学步骤2.3.1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3.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第三章:故事情节梳理3.1 故事梗概本章节对《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进行梳理,主要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分析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和发展变化。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了解事件的发展变化。
3.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分析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
3.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的鉴赏能力,感受作者的叙事技巧。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让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3. 学会从文中抓住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文章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城南旧事》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
3. 探讨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
4. 理解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探讨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理解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5.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对课文《城南旧事》进行简要的评价。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童年回忆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分析评价和表达能力方面的提升。
2. 关注学生对老北京历史文化了解的深度,以及对作者情感的共鸣。
3. 评估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七、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2. 老北京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时代背景的了解。
3. 相关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供学生拓展阅读。
4. 课堂讨论模板和评价标准,用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自我评价。
八、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京味儿语言和文化背景。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2. 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及文学价值。
3. 分享《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城南旧事》这本书,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 介绍作者: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
3. 分析作品: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和文学价值,强调作品的艺术特点。
4. 分享精彩片段:挑选《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5. 引发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并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感悟,评估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案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喜爱或关注。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三、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以英子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
3. 探讨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言行举止、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分享各自的看法。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体会作者对童年和北京这座城市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城南旧事》2.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分享:学生分组阅读《城南旧事》的不同章节,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主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主题展开讨论,如童年、家乡、变迁等。
4. 文化探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体会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5. 情感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绘画、表演等创作活动,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心得体的质量和数量。
2.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学生创作活动的成果及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城南旧事》2. 参考资料:关于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资料。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白板、黑板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城南旧事》相关章节,了解故事情节,搜集老北京文化相关资料。
2. 课堂导入:教师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老北京的风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城南旧事》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
4. 分享交流:每组选取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5. 主题演讲:学生围绕“我与家乡”的主题进行演讲,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悟和热爱之情。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情感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城南旧事》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能够从文章中提炼出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感悟、表达、交流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脉络。
2. 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2. 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受。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感悟表达(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文章中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或写作练习,展示自己的感悟。
5. 总结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友情或故乡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包括理解程度、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来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语言特色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背景。
引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简介《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城南旧事》中的主题和情感。
1.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林海音的图片和简介。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城南旧事》的期待。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收集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计划。
第二章:文学鉴赏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城南旧事》中的文学特色。
2.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的语言文字、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2.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运用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作品的文学特色。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在《城南旧事》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关系。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的理解。
运用角色扮演,深入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角色扮演报告。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意义。
4.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题,如成长、变迁、亲情等。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主题的理解。
运用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意义。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在课程中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推荐与《城南旧事》相关的阅读材料。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城南旧事》的基本内容,掌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 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作品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勇敢面对生活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特点。
- 学习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难点:- 深入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 将作品中的情感体验与自身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对《城南旧事》有什么了解?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二)新课讲授1. 阅读课文:-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生字词、不懂的句子。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 分析人物:- 介绍主要人物:英子、宋妈、妞儿等。
-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如英子的天真、善良,宋妈的忠诚、勤劳等。
3. 解读主题:-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等。
- 结合时代背景,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4. 修辞手法:- 介绍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 分析修辞手法在表达情感和主题方面的作用。
(三)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角色特点。
2. 讨论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情感体验与自身生活相结合,谈谈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2. 介绍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城南旧事》是一部以北京城南为背景的小说。
2. 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的背景及创作动机。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教学活动:1. 播放与《城南旧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向学生分发作者林海音的介绍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
3. 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对城南地区的了解和印象。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小英子、宋妈、爸爸等。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人物描写和对话。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分析。
3. 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分享人物的特点和动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分析深度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三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
2. 分析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2. 分析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讨论情节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冲突的产生和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情节对人物的影响和人物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分析深度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如成长、变迁、亲情等。
2. 分析主题在小说中的表现和体现。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讨论小说的主题思想,并分享他们对主题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城南旧事》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和北京这座城市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程内容:共15个章节,本教案提供前五个章节的教学设计。
2.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感受作品的主题思想。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关键情节,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阅读《城南旧事》原著,了解作品背景,梳理教学内容。
2. 学生准备:预习前五个章节,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分享:学生分享阅读前五个章节的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探讨。
3. 文化探究:分析作品中的老北京风土人情,如胡同、庙会、小吃等,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4.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主题,探讨作品对童年、家庭、友情等话题的展现。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阅读后续章节,完成读书笔记,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老北京的印象。
《城南旧事》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六、教学内容1. 课程内容:继续阅读《城南旧事》的后续章节,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2.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深刻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关键情节,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
小学语文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阅读后记,找寻写作初心。
2.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篇文章中,实践两种阅读方法: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梳理事件,把书读薄;通过鉴赏文本细节描写和做做批注的方法,把书读厚。
3. 体悟成长主题,勾连其他篇章,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阅读后记,找寻写作初心。
2.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篇文章中,实践两种阅读方法:通过列小标题的形式,梳理事件,把书读薄;通过鉴赏文本细节描写和做做批注的方法,把书读厚。
3. 体悟成长主题,勾连其他篇章,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
二、学情分析有的学生可能完整地读过此书,有的学生可能读过一点儿,有的学生可能没有读过。
在学情不统一的情况下,做到泛读和精读的结合,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在自身阅读的基础上有所个性化的收获。
三、教学准备PPT,教案,学习单,打印的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书籍《城南旧事》四、教学过程开场白:师:同学们,关于阅读,著名文学家伏尔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看。
请你来——生: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师:谢谢你用自己的声音把伏尔泰的话语带到了我们的阅读课堂。
“一本好书”,“一个朋友”,“重逢”,听到这些词汇,你的感觉是怎样的?生1:温暖。
生2:亲切。
师:大家说的都很贴切,而我们今天像朋友一样相逢在一起,就是因为一本书,这本书是?生:《城南旧事》(一)庐山真面:为林海音画像你对林海音的了解有多少师:《城南旧事》,完整地读过这本书的同学请举手,读过但没读完的请举手,知道有这么一本书的同学请举手。
同学们,世界上的好书有很多,那我首先要祝贺你,你知道了其中的一本。
读过一遍的同学,我们一起来再读一遍,希望在群体的交流和分享中,你会收获新的体验和思考,没读过的同学也不打紧,那你的收获可能是最大的。
城南旧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城南旧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城南旧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城南旧事是一部历史小说,由毕淑敏所著。
讲述了上海城南地区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生存故事。
本篇文章将以城南旧事为背景,结合网友的教案教学设计,来探讨该小说的教育意义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城南旧事所描述的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在城南旧事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上海城南城镇化、工业化、商业化的历程。
这些变化不仅仅来自于外部的经济政策,更多的是基于人们的需求和努力。
学生需要体会到历史与社会现实的相互关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此外,城南旧事也可以作为一篇文学作品,理解和传达文学价值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刻画鲜明,他们的命运和心理变化具有感人之处。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感受到文学语言的美和人性的真实。
教师可以从人物解读、情感传达、意象寓意等方面进行讲解,增进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体验。
关于教学方法,网友提到了课堂听、串讲、研读等教学方式。
其中,研读可以满足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在研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理解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情感表达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此外,多角度视角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城南旧事中,不仅有社会历史的纵深,也有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学生可以尝试从历史、文化、地理等不同角度探究作品,达到多角度思考的效果,增加文艺素养和视野。
最后,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也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城南旧事中许多人物的成长与命运都离不开自我奋斗和努力。
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梳理自己的经历,从自我体验出发进行文学创作,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城南旧事是一部承载历史、文学及社会普及教育的文学作品。
教师应该利用这样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社会认知力和文艺素养城南旧事作为一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艺素养和思维启发。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城南旧事》这本经典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2.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城南旧事》的作者简介和作品背景介绍;2. 书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剖析;3. 对书中的文学手法和主题进行解读和分析;4. 启发学生对作品进行个人见解和评价的讨论;5. 激发学生对其他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步骤:第一课:导入与预习(20分钟)1. 告知学生本节课将学习《城南旧事》这本书,并简要介绍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2. 提醒学生提前阅读第一篇文章,并预习相关的词汇和知识。
第二课:情节剖析与人物形象(40分钟)1.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析第一篇文章的主要情节,并就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讨论;2. 学生展示各自的分析结果,并进行整体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问题。
第三课:文学手法与主题解读(30分钟)1. 教师讲解《城南旧事》中常用的文学手法,如比喻、隐喻、对比等;2. 分析书中的典型例子,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手法对作品的影响;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主题,并根据具体文本进行解读。
第四课:个人见解与评价(30分钟)1. 学生根据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和理解,展开个人见解和评价的讨论;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观点,并提供多角度分析的机会;3. 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
第五课:其他经典文学作品推荐(20分钟)1. 教师介绍其他与《城南旧事》风格类似或者主题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2. 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更多文学作品,并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源。
教学评价与反思:1. 在每节课结束时,通过小测验或者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2.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城南旧事》的读后感,既可以感受和理解作品,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3.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品评价,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和北京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前五章,了解故事背景,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2. 文化背景: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老北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城南旧事》及作者林海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前五章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分析: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交流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城南旧事》。
六、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第六至十章,跟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情感教育: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成长的烦恼与快乐,珍惜友情。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主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成长的意义,联系自身进行思考。
八、教学方法1. 比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2.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九、教学过程1. 回顾与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六至十章内容,关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的读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了解作者生平;
3.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活动:
活动1:激发兴趣
播放《城南旧事》电影,让学生对书本内容产生兴趣,。
观看电影后,引导学生对电影与原著的差异进行讨论,让他们对原著产生更大的阅读期待。
活动2:认识林海音
(1)播放纪录片《两地-林海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林海音先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介绍林海音的其他作品及成就,让学生对作者有全面的了解。
活动3:制定整本书阅读规划
(1)教师将根据《城南旧事》的章节划分,将整本书分为若干个阅读任务。
并设定每周的阅读进度,制作成对应的阅读计划表,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2)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内容,设定相应的讨论主题。
(3)学生将按照教师的要求,每周填写阅读记录表格,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和感受。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精编版)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
下面就是整理的《城南旧事》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采取多种办法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将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为此,我一上完《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后,我马上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向学生隆重推荐了此书。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一、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进入书中情境。
师问:你们是不是发现这张图片很熟悉,我们一起来朗读图片下面的这段文字吧!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在哪里见过这张图片和这段下面的文字?抽生回答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常,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奶奶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当然由于印刷的版本不同,编排的顺序也有所不同,有的版本把这篇课本放在书的序言里,有的版本把它放在书的第一章,还有的版本把这篇课文放在书的后记里。
不过,这都不影响我们对这本书的阅读。
师:我们来看看林海音奶奶她是怎样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这部小说的:(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城南旧事教学教案
城南旧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2)通过阅读,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句型;(3)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3)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式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2)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友谊、关爱他人;(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介绍:《城南旧事》是英国著名作家林语堂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童年时在福建一座小城的生活趣事。
2. 词汇与短语: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短语,如“童年”、“趣事”、“友谊”等。
3. 语法点:本课主要涉及一般过去时的用法,让学生学会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2)掌握词汇和短语;(3)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事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2)运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口语表达。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 词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巩固所学知识。
4. 语法讲解:讲解一般过去时的用法,让学生学会运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事情。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英语写一篇关于“我的童年趣事”的短文;3. 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英式文学作品,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导入: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
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
一、介绍作者1.聊《城南旧事》题目2.介绍作者,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介绍童年故事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那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文中写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她童年几岁的时候呢?三、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3.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来猜猜书中的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邯郸县春光小学史蓓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城南旧事》一书的兴趣;2、以阅读《城南旧事》为例,渗透阅读整本书的一些方法;3、初步感知《城南旧事》的主要内容,品读书中的精彩片段,感悟作品中流淌的“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以此来认识林海音“不刻意追求写作技巧,自由铺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文风,鼓励学生读作者的其他作品。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营造阅读氛围1、同学们,有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叫做电影,老师请大家看一小段电影片段(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头)2、说一说,你从这个小片段中都知道了些什么?3、这部电影是由一部小说改编而成——(出示书本《城南旧事》)二、渗透方法,了解封面、人物表与梗概《城南旧事》到底讲了哪些“旧事”呢?让我们来赶快揭开这本书的神秘面纱吧?(一)、指导看封面1、师:拿到一本书,不要急着翻里面的内容看,我们首先要看的是什么?(封面)师:是的,封面好似书的眼睛,所以阅读一本书,我们最初是应当从封面开始的。
(板书:看封面)2、我想这个封面上最显眼的莫过于这本书的书名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书的题目吧!除了书名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名字。
读一本好书,首先得记住作者的名字,这也是对他劳动成果的尊重。
(PPT出示林海音简介)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广东蕉岭,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湾,5岁来到北京,1948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湾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
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
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
其中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最为著名。
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关注一下封面最下角的出版社。
《城南旧事》这部小说在1960年第一次出版,有过多种不同的版本,所以大家会看到各种不同的封面,老师手里拿的这本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
(二)、了解初读方法1、了解序言的位置。
师:同学们,打开厚厚的一本书,我们先看到的是《名人推荐》和《作家小传》其实这相当于是一本书的《序言》(PPT序言介绍)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师:序言对于读者来说,如同畅游书海的指南针,能带领我们更快地了解作者,了解这本书。
这本书的序言是编者加上的,我摘抄了一段下来,自己试着读一读:(PPT出示)《城南旧事》里的母亲、兰姨娘、宋妈、秀贞,她们处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境遇,但都怀抱着自己的忧伤和悲哀,而叙述者小英子则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女孩,她对任何人都没有成见,没有世故,没有城府,只是用自己童真的眼光打量着这些身边的女性,她所看到的忧伤和哀愁,都是被孩子美丽的想象力渲染过的,不再那么直接尖锐,而是有了一种淡淡的温馨回味。
这也许就是《城南旧事》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
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序言就是这样,既帮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作者,又了解了一些故事内容。
2、师:当我们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完整的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通常还会选择一些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来读,从哪里选择呢——目录。
目录就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相当于文章的小题目,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
(出示,生读)师:说一说你的新发现。
小结:看封面、前言、目录和后记,是我们初次接触一本书时,常用的一种略读的读书方法。
三、品读精彩片段,感悟作品风格(一)、师:我们阅读一本书时,只了解故事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细细的品味书中的语言,这就是精读赏析。
接下来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些往事。
故事是从《惠安馆》开始说起。
惠安馆里住的是一些比较贫穷的大学生,在门房里住的老王只有一个女儿名叫秀贞,但大家不叫她秀贞,大家叫她“疯子”(PPT出示)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便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要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臂制止我。
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
秀贞时时吸引着小英子的注意力,在别人眼里秀贞是疯子,但在小英子眼里,她“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终于有一天(PPT)“嘿!”吓了我一跳!正是疯子。
咬着下嘴唇,笑着看我。
她的眼睛里透亮,一笑眼底下——就像宋妈说的,怎么也有两个泪坑儿呀!我想看清楚她,我是多么久以前就想看清楚她的。
我不由得对着她的眼神走上了台阶。
太阳照在她的脸上,常常是苍白的颜色,今天透着亮光了。
揣在短棉袄里的手伸出来拉住我的手,那么暖,那么软。
我这时看看胡同里,没有一个人走过。
真奇怪,我现在怕的不是疯子,倒是怕人家看见我跟疯子拉手了。
“几岁了?”她问我。
“嗯——六岁。
”“六岁!”她很惊奇地叫了一声,低下头来,忽然撩起我的辫子看我的脖子,在找什么。
“不是。
”她喃喃地自己说话,接着又问我:“看见我们小桂子没有?”“小桂子?”我不懂她在说什么。
就这样,小英子成了秀贞唯一的朋友。
小英子常常背着家里人去找秀贞玩儿,常跟她聊天。
(PPT)“妈,您瞧,我怎么说的,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
”说着,她又找了一根绳子,绕着我的脖子量,我由她摆布,只管看墙上的那张画,画儿是一个白胖大娃娃,没有穿衣服,手里捧着大元宝,骑在一条大大的红鱼上。
秀贞转到我的面前来,看我仰着头,她也随着我的眼光看那张画,满是那么回事地说:“要看炕上看去,看我们小桂子多胖,那阵儿才八个月,骑着大金鱼,满屋里转,玩得饭都不吃,就这么淘……”“行啦行啦!不——害——臊!”秀贞正说得高兴,我也听得糊里糊涂,长班老王进来了,不耐烦地瞪了秀贞一眼说她。
秀贞不理会她爸爸,推着我脱鞋上炕,凑近在画下面,还是只管说.师:你从父亲对秀贞的态度上看出来什么?(PPT)她也许看见我了,但是没理会我,忽然背转身子去,伏着树干哭起来了,她说:“小桂子,小桂子,你怎么不要妈了呢?”那声音多么委屈,多么可怜啊!她又哭着说:“我不带你,你怎么认得道儿,远着呢!”师:你能理解秀贞为什么哭吗?(PPT)不管是六年,是一个多月,秀贞跟我一样地算不清楚。
她这时把我的手拿起来看看,便把指甲上的干烂花剔开,哟,我的指甲都是红的了!我高兴极了,直笑直笑,摆弄我的手。
“小英子,”她又低声说,“我有件事托你,看见小桂子就叫她来,一块儿找她爹去,我们要是找到她爹,我病就好了。
”“什么病?”我看着秀贞的脸。
“英子,人家都说我得了疯病,你说我是不是疯子?人家疯子都满地捡东西吃,乱打人,我怎么会是疯子,你看我疯不疯?”师:大家认为呢?(PPT)“思康准是让他妈给扣住了。
小桂子呢,我也纳闷是怎么档子事儿,没在海甸,没在我婶儿屋里。
我一问,妈急了,说:‘扔啦!留那么一个南蛮子种儿干吗?反正他也不回来了,坑人!’我一听,登时就昏倒了,醒了,他们就说我是疯子。
小英子,我千托万托你,看见小桂子就带她来,我什么都预备好了。
回去吧。
”师:读了这么多关于秀贞的文字,大家有什么发现?小结;因为时间有阴,老师提供给大家的只能是秀贞的支言片语,具体的情节大家只有自己从书中寻找了。
除了秀贞外,小英子还有一个同龄的朋友(PPT)妞儿,我第一次是在油盐店里看见她的。
那天她两只手端了两个碗,拿了一大枚,又买酱,又买醋,又买葱,伙计还逗着说:“妞儿,唱一段才许你走!”妞儿眼里含着泪,手摇晃着,醋都要洒了,我有说不出的气恼,一下窜到妞儿身旁,插着腰问他们:“凭什么?”就这样,我认识了妞儿。
小英子和妞儿在一起,一玩就是一下午:(PPT)吃完饭我到横胡同去接了妞儿来,天气不冷了,我和妞儿到空闲着的西厢房里玩,那里堆着拆下来的炉子、烟筒,不用的桌椅和床铺。
一只破藤箱子里,养了最近买的几只刚孵出来的小油鸡,那柔软的小黄绒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儿蹲着玩弄箱里的几只小油鸡。
看小鸡啄米吃,总是吃,总是吃,怎么不停啊!小鸡吃不够,我们可是看够了,盖上藤箱,我们站起来玩别的。
拿两个制钱穿在一根细绳子上,手提着,我们玩踢制钱,每一踢,两个制钱打在鞋帮上“嗒嗒”地响。
妞儿踢时腰一扭一扭的,显得那么娇。
这一下午玩得好快乐,如果不是妞儿又到了她吊嗓子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要玩到多么久。
我们在一起真快乐,可妞儿并不能常常来找小英子玩,有时一连几天都见不到妞儿。
(PPT)我正在犹豫着怎么办的时候,忽然从西草厂口上,转过来一个熟悉的影子,那正是妞儿,我多高兴!我跑着迎上去,喊她:“妞儿!妞儿!”她竟不理我,就像不认识我,也像没听见有人叫她。
我很奇怪,跟在她身边走,但她用手轻轻赶开我,皱着眉头眨眼,意思叫我走开。
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见她身后几步远有一个高大的男人,穿着蓝布大褂,手提着一个脏了的长布口袋,袋口上露出来我看见是一把胡琴。
我想这一定是妞儿的爸爸。
妞儿常说“我怕我爹打”、“我怕我爹骂”的话,我现在看那样子就知道,我不跟妞儿再说话了,就转身走回家,心里好难受。
第二天我再和妞儿在西厢房见面时:(PPT)她不说话,也不用袖子去抹眼,就让眼泪滴答滴答落在藤箱里,都被小油鸡和着小米吃下去了!我不知怎么办好了,从侧面正看见她的耳朵,耳垂上扎了洞用一根红线穿过去,妞儿的耳朵没有洗干净,边沿上有一道黑泥。
我再顺着她的肩膀向下看,手腕上有一条青色的伤痕,我伸手去撩起她的袖口看,她这才惊醒了,吓得一躲闪,随着就转过头来向我难过地笑笑。
早晨的太阳,正照到西厢房里,照到她的不太干净的脸上,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流过泪坑淌到嘴边了。
忽然,她站起来,撩开袖口,撩起裤角,轻轻地说:“看我爸爸打的!”我是蹲着的,伸出手正好摸到她腿上那一条条肿起的伤痕。
我轻轻地摸,倒惹得她哭出声音来了。
她因为不敢放声,嘤嘤地小声哭,真是可怜。
师: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PPT)“那么你妈呢?”“我妈也拧我,她倒不管我出来的事。
爸爸也打她。
打了她,她就拧我,说是我害的。
”妞儿哭了一阵子好些了,又跟我说这说那的,我说我从来没见过她的妈妈,妞儿说她的妈妈有点跛,一天到晚就是坐在炕头上给人缝补衣服赚钱。
师:所以(PPT)她昨天又挨揍了,拿了两件衣服偷偷地来找我,进门就说:“我要找我亲爹亲妈去!”她的脸有一边被打得红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