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
(3)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城南旧事》。
(2)学会对比分析,了解不代、不同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真挚的友情、亲情和师生情。
(2)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理解历史的变迁。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作品背景,作者及创作动机。
(1)介绍老北京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
(2)分析作品中的真实与虚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1)讲述英子童年的往事,分析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人物形象。
(2)探讨作品中的善恶美丑,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3. 第三课时: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1)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2)学会对比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4. 第四课时:合作探讨,深入解读《城南旧事》。
(1)分组讨论,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第五课时:实践与拓展。
(1)编写一篇关于《城南旧事》的读后感。
(2)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作品中的场景。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主题。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情境教学法,模拟作品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
《城南旧事》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以其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
本课程通过学习《城南旧事》,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领略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林海音及《城南旧事》的创作背景,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掌握《城南旧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1.3.2 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2.1 人物概述本章节主要对《城南旧事》中的人物进行概述,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形象特征。
2.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鉴赏能力,感受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技巧。
2.3 教学步骤2.3.1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3.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第三章:故事情节梳理3.1 故事梗概本章节对《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进行梳理,主要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分析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和发展变化。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了解事件的发展变化。
3.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分析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
3.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的鉴赏能力,感受作者的叙事技巧。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一、指导目的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2、认识批注,体会作用二、指导重点:认识批注,体会作用三、课前准备:师生准备《城南旧事》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1、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好方法?(精读、速读)(1)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2)边读边画出好词佳句.(3)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等等(二)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批注阅读---------1、读书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是别人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2、采用各种方式随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这样一来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语文积累,而且给自己留下特别愉快的回忆.3、认识批注,体会作用批注式阅读是阅读的方法之一,只要在平日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时圈点、写话,是读者与作者思想交流的体现,古今名人几乎都善于做阅读批注.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读得怎样,有没有效果,看看批注就知道了.那么,我们在阅读时如何做批注呢?一、认识生字词.发现有不认识的字要及时查字典,注上拼音.在查字典时也不能只查拼音,对于这个生字的解释也要看一遍.(初读)二、写出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站在自己的立场,联系上下文,对一些意义深刻的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写出言外之意.(细读)三、画出精彩词句.用三角号、圆圈、波浪线、直线等符号将文中用得好的词与句子标示出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由(为什么用得好).也可以对写作方法进行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说明方法等),也要写出理由.(细读)四、在精彩句段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想.可以是推测自己的意图,可以是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对人物、景物、事件的看法).(精读)五、在重点段落旁或文章关键处写出自己的启发.要联系生活实际、社会背景谈体会、讲道理,或在文章结尾处写出读完文章后的联想.(精读)六、对文章的内容、意义、写法提出疑问.可以是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是不赞成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文章的修改建议.另外,也可以提出一些较深刻的问题,不一定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精读)(三)师引导进行课外阅读,注重做批注1、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做标记,边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老师以自己的读书感受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注意师生互动.(1) 展示《城南旧事》段落,师边带学生读,边现场做记号.划下书中好的语言.(2)品读一段,教师指导:遇到好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做一下记号.(3)品读一段,做一下动作,想象当时的画面.教师指导:读后的感受往往是珍贵且易逝的,可以在书旁的空白处写下来.小结:我们这样一读啊,书中的人物好像活了过来一样,情节也更生动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这样读书才会越读越有趣呢.精彩的情节可以反复读,并展开想象,有了感受可以写下来,有疑问也可以写下来.感受深刻的地方要有声有色的读读.实在喜欢还可以背背.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中,都带着这样的方法读书,收获一定会很大的.2、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城南旧事》,重在做批注.师个别指导3、学生汇报读书所得,交流批注内容.阅读反馈以下方面:查字典理解的字词标注的读书感受要积累的好词佳句联系实际去理解的内容提问遇到的疑惑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生动?为什么?……(师对说得中肯的答案给以肯定,鼓励学生如何去品词品句.)。
《城南旧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城南旧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坚决、粪便、芦席”等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北京城南的怀念。
2. 过程与方法:掌握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培养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段落主题。
2. 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
3. 写作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学生举例说明,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写作方法的掌握。
难点: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运用写作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
学生字典、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音频,引导学生跟读。
2.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标记生字词。
2. 学生组内交流,共同学习生字词。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段落主题。
3. 教师分析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作者的写作方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城南旧事》1. 课文结构: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课堂小结2. 写作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本节课的写作方法,写一个段落,描述一个熟悉的人。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2. 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及文学价值。
3. 分享《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城南旧事》这本书,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2. 介绍作者: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
3. 分析作品:分析《城南旧事》的独特魅力和文学价值,强调作品的艺术特点。
4. 分享精彩片段:挑选《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朗读,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5. 引发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并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感悟,评估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案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喜爱或关注。
二、教学内容:1. 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探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
三、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以英子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
3. 探讨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言行举止、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分享各自的看法。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城南旧事》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能够从文章中提炼出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感悟、表达、交流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脉络。
2. 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2. 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受。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感悟表达(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文章中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或写作练习,展示自己的感悟。
5. 总结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友情或故乡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包括理解程度、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来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语言特色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背景。
引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简介《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城南旧事》中的主题和情感。
1.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林海音的图片和简介。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城南旧事》的期待。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收集学生对《城南旧事》的阅读计划。
第二章:文学鉴赏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城南旧事》中的文学特色。
2.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的语言文字、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2.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运用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作品的文学特色。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人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在《城南旧事》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关系。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人物的理解。
运用角色扮演,深入探讨人物的性格特点。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角色扮演报告。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意义。
4.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题,如成长、变迁、亲情等。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
4.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主题的理解。
运用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意义。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在课程中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推荐与《城南旧事》相关的阅读材料。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2. 介绍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城南旧事》是一部以北京城南为背景的小说。
2. 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的背景及创作动机。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教学活动:1. 播放与《城南旧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向学生分发作者林海音的介绍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
3. 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对城南地区的了解和印象。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小英子、宋妈、爸爸等。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人物描写和对话。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分析。
3. 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分享人物的特点和动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分析深度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三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
2. 分析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2. 分析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讨论情节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冲突的产生和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情节对人物的影响和人物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分析深度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如成长、变迁、亲情等。
2. 分析主题在小说中的表现和体现。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讨论小说的主题思想,并分享他们对主题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两篇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两篇《城南旧事》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前所未有地对学生的阅读名著提出了量化指标,体现了新课标对名著阅读的特别关注。
名著阅读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名著阅读。
针对大多数学生不爱读书(尤其不爱读名著),不会读书的现状,利用名著阅读推荐课,用以将阅读效果落到实处,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能品析人物形象,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过程中,掌握分析人物、赏析片段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童真的可贵,同情弱者,能够全面地评价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把握本书主要情节,概括本书内容。
②掌握评价人物的方法。
2.难点:赏析精彩片段,感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之情。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童年,是生命起步的摇篮,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它永远像梦一样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有的人把它写成歌曲,有的人把它画成图画,也有人把它拍成照片,但是童年的时光却注定不能随生命远航,它像一朵秋天的花,在生命的起点独自摇曳,感伤而又美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城南旧事》这本书,和作家一起感受她童年的快乐与迷茫!(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中,在自我融入地过程中激发他们阅读书籍的兴趣。
)二、走进书本,感受“我”的童年:1、孩子的目光:展示一张《城南旧事》当年的电影海报。
(利用电影海报,继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透过观察图上内容,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也为下文关于小说内容的讨论奠定基础,同时也帮助学生找到阅读小说的一个方向。
)①这是《城南旧事》的电影海报,同学们能从这张海报里看到什么?可以看到:天空、房屋、城市、人群,还有一双孩子的眼睛。
②这双眼睛让你看出了什么?(一双清澈、纯真的眼睛里透出点疑惑和迷茫,似乎在为某些事情感到不解。
城市的上空有一双孩子的眼睛,这双眼睛在审视着这个世界。
城南旧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城南旧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城南旧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城南旧事是一部历史小说,由毕淑敏所著。
讲述了上海城南地区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生存故事。
本篇文章将以城南旧事为背景,结合网友的教案教学设计,来探讨该小说的教育意义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城南旧事所描述的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在城南旧事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上海城南城镇化、工业化、商业化的历程。
这些变化不仅仅来自于外部的经济政策,更多的是基于人们的需求和努力。
学生需要体会到历史与社会现实的相互关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此外,城南旧事也可以作为一篇文学作品,理解和传达文学价值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刻画鲜明,他们的命运和心理变化具有感人之处。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感受到文学语言的美和人性的真实。
教师可以从人物解读、情感传达、意象寓意等方面进行讲解,增进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体验。
关于教学方法,网友提到了课堂听、串讲、研读等教学方式。
其中,研读可以满足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在研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理解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情感表达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此外,多角度视角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城南旧事中,不仅有社会历史的纵深,也有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学生可以尝试从历史、文化、地理等不同角度探究作品,达到多角度思考的效果,增加文艺素养和视野。
最后,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也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城南旧事中许多人物的成长与命运都离不开自我奋斗和努力。
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梳理自己的经历,从自我体验出发进行文学创作,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城南旧事是一部承载历史、文学及社会普及教育的文学作品。
教师应该利用这样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社会认知力和文艺素养城南旧事作为一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艺素养和思维启发。
《城南旧事》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中的精彩词句。
(3)能够了解并掌握一些文学常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通过阅读、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概括《城南旧事》的主要内容。
(2)分析和欣赏文章中的精彩词句。
(3)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通读《城南旧事》,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教学目标。
(2)搜集与《城南旧事》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
(3)准备教学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教学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城南旧事》,了解文章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时代背景。
(2)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风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精彩词句和表达方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文学鉴赏:(1)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2)学生展示自己的鉴赏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城南旧事》的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2. 结合课内学到的文学鉴赏方法,分析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并与同学分享。
六年级语文城南旧事阅读欣赏课教案范文
六年级语文《城南旧事》阅读欣赏课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背景。
1.2 引导学生关注《城南旧事》的主题,即童年记忆和对故乡的思念。
1.3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欣赏,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情感。
第二章:自主阅读2.1 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第一至第四章,理解故事情节,关注人物形象。
2.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看法。
第三章:课堂讨论3.1 教师引导讨论《城南旧事》中的主要人物,如小英子、宋妈、爸爸等,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3.2 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对童年记忆的怀念之情。
第四章:情感体验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城南旧事》中的情感描写,如小英子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关爱等。
4.2 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感受作者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顾阅读过程中的感悟。
5.2 学生通过总结,巩固阅读成果,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5.3 教师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如林海音的其他作品、《城南旧事》电影版等,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第六章:深度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城南旧事》中的象征手法,如小英子戴眼镜的象征意义、宋妈的命运等。
6.2 学生通过深度分析,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理解作品更深层次的含义。
第七章:创意表达7.1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以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表达对《城南旧事》的理解和感悟。
7.2 学生通过创意表达,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提升综合表达能力。
第八章:小组合作8.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讨论和分析。
8.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九章:课堂分享9.1 每个小组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分析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讨论。
9.2 学生通过课堂分享,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城南旧事》教案
《城南旧事》教案城南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城南旧事》的背景、内容和主题。
2.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和情节,并能进行相关分析。
3. 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小说《城南旧事》的内容和主题分析。
2. 重要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3. 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单介绍《城南旧事》这部小说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城南这个地方是否真实存在以及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二、讲授(25分钟)1. 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概括地介绍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强调小说中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3. 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对小说的观点和理解。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小说情节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深入理解小说中的细节和隐藏的含义。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分析结果。
四、合作学习(20分钟)1. 学生跟着教师的指导,将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和情节进行分类整理。
2. 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表格等方式将信息整合出来。
3.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提高整理和分类的能力。
五、个人思考(15分钟)1. 学生个人对小说的内容、主题和人物进行思考和总结。
2. 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观点和分析,或将其组织成短文。
3. 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思考和挖掘。
六、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笔记和短文,进行展示和总结。
2. 学生之间可以交换观点和意见,形成对小说的全面认识。
3.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重要性。
四、课堂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和个人思考,写一篇小短文,总结和分析小说《城南旧事》。
2. 鼓励学生可以使用自己的观点和推理,展示对小说的深度理解。
《城南旧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的读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了解作者生平;
3.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活动:
活动1:激发兴趣
播放《城南旧事》电影,让学生对书本内容产生兴趣,。
观看电影后,引导学生对电影与原著的差异进行讨论,让他们对原著产生更大的阅读期待。
活动2:认识林海音
(1)播放纪录片《两地-林海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林海音先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介绍林海音的其他作品及成就,让学生对作者有全面的了解。
活动3:制定整本书阅读规划
(1)教师将根据《城南旧事》的章节划分,将整本书分为若干个阅读任务。
并设定每周的阅读进度,制作成对应的阅读计划表,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2)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内容,设定相应的讨论主题。
(3)学生将按照教师的要求,每周填写阅读记录表格,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和感受。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
下面就是整理的《城南旧事》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采取多种办法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将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为此,我一上完《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后,我马上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向学生隆重推荐了此书。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一、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进入书中情境。
师问:你们是不是发现这张图片很熟悉,我们一起来朗读图片下面的这段文字吧!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在哪里见过这张图片和这段下面的文字?抽生回答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常,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奶奶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当然由于印刷的版本不同,编排的顺序也有所不同,有的版本把这篇课本放在书的序言里,有的版本把它放在书的第一章,还有的版本把这篇课文放在书的后记里。
不过,这都不影响我们对这本书的阅读。
师:我们来看看林海音奶奶她是怎样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这部小说的:(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城南旧事》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概括《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2)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细节,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家乡和历史的热爱。
(3)培养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掌握《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评价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
(3)创作与作品相关的文学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阅读并研究《城南旧事》。
(2)收集与作品相关的资料和案例。
(3)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 学生准备:(1)预习《城南旧事》。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分享对《城南旧事》的初步感受和阅读体验。
(2)介绍作者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阅读理解:(1)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城南旧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讨论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分析与评价:(1)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1)写一篇关于《城南旧事》的读后感。
(2)创作一篇与作品相关的短篇小说或诗歌。
2. 评价:(1)评估学生在阅读理解、分析和创作方面的表现。
(2)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互相评价,提升学习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1)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描写北京老城区的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进行比较阅读。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导入: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
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
一、介绍作者1.聊《城南旧事》题目2.介绍作者,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介绍童年故事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那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文中写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她童年几岁的时候呢?三、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3.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来猜猜书中的人物。
城南旧事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城南旧事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城南旧事》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题,分析写作手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课文情感表达的细腻处理,写作手法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创作背景。
2.学生分享对林海音及其作品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课文讲述了哪些故事?(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特点?(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三、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就自主阅读时的问题进行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
四、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象征、对比、夸张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城南旧事》,大家对课文有什么印象?二、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课文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及其作用。
四、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写作题目。
2.学生进行课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写作训练,大家觉得自己的写作有什么收获?二、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就课文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二、课堂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拓展,如对比阅读、仿写等。
2.学生参与拓展活动,分享自己的成果。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城南旧事》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重点:1. 《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欣赏《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
三、教学难点:1. 《城南旧事》作品特点的深入理解。
2. 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城南旧事》。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城南旧事》封面、作者简介、作品特点、精彩片段等。
2. 纸质版《城南旧事》书籍。
3. 学生阅读记录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城南旧事》封面,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名称和作者。
2. 作者及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3. 作品特点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南旧事》的作品特点,如:题材、风格、人物形象等,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4. 精彩片段欣赏教师选取《城南旧事》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朗读并讨论,分析片段中的亮点,如:情节、人物、描写等。
5. 阅读策略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城南旧事》,如:关注人物形象、理解情节发展、品味语言风格等。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选一个片段进行欣赏,并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整本书,完成阅读记录卡。
8.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作品特点和阅读策略。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城南旧事》与其他作品的关联,例如与期其他作家的作品的比较阅读。
2.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选择作品中的一个角色,进行的情景再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阅读记录卡: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3. 课后作业: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城南旧事》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采取多种办法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将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为此,我一上完《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后,我马上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向学生隆重推荐了此书。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一、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进入书中情境。
师问:你们是不是发现这张图片很熟悉,我们一起来朗读图片下面的这段文字吧!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在哪里见过这张图片和这段下面的文字?抽生回答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常,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奶奶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当然由于印刷的版本不同,编排的顺序也有所不同,有的版本把这篇课本放在书的序言里,有的版本把它放在书的第一章,还有的版本把这篇课文放在书的后记里。
不过,这都不影响我们对这本书的阅读。
师:我们来看看林海音奶奶她是怎样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这部小说的:(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板书:城南旧事——林海音)师导: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
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们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
感谢林奶奶,让我们品读到这么美妙的书籍。
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
二、读书方法1、看书名猜内容师:一看到书名《城南旧事》,谁来大胆预测一下本书将会讲述什么故事?(预设)生:《城南旧事》一书讲述了林海音小时候住在老北京城南时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
2、初读浏览:了解大体内容(1)作者(课件出示)林海音女士的中年及童年画像(字幕简介)林海音(1918-2001),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林含音,小名英子。
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其中小说《城南旧事》最为著名。
((2)看序言师:(指书中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城南旧事》的序言。
(课件出示)“序言”,又叫“序”、“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用来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林海音奶奶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
师强调:只要读懂了序言,我们就好像找到了顺畅通读本书的一把金钥匙。
(3)引导学生看目录师:(指着图书)《城南旧事》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你从哪里知道的?预设:生:目录上写得很清楚。
《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
(出示课件)目录《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师强调:目录的作用在于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本书的主要章节,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先睹为快。
老师为了帮助同学们下去更好地读懂这本书,于是搜集资料整理出《城南旧事的》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有些书还有内容提要、书后评论等,这些都是我们要初读浏览的部分。
3、细读品读。
(1)认识生字词。
发现有不认识的字要及时查字典,注上拼音。
在查字典时也不能只查拼音,对于这个生字的解释也要看一遍。
(2)学作笔记a惠安馆(符号笔记)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过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就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回头再张望一下,她们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
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人。
作符号笔记就是在书上做记号,标明重点,提出疑问或引起注意等。
(当然这本书必须要是你自己的书才行,如果你看的不是自己的书,你可以专门准备一本笔记本,把它们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符号要选择自己熟悉、常用的符号来做,符号种类不要太多.常用符号一般有:——、……、△△△、()、“”、?等表示,”?”表示疑问;……、△△△,表示重点词;——、,表示重点句;()、“”,表示重点的几句或段。
还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记不同的内容,比如用红色标记重点,用黑色表示疑问。
b英子学骆驼咀嚼的片断(批语笔记、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师:学骆驼咀嚼的小女孩便是文中的主人公小英子,书中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
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师:请大家自己放声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体会)师: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预设)生:天真可爱、纯真无邪、热爱生活的英子。
师:批语笔记就是将某部分内容的要点、疑问或补充记在书的空白处。
比如对特殊词语的解释,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等。
C除了作笔记,在读一本书时,遇到优美的词句我们还会怎么做?(预设)生:摘抄师:这也是我们细读品读一本书的方法。
记住了这些好词好句,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恰当地用到我们的作文中,会给我们的作文锦上添花。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那个学骆驼咀嚼的小女孩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再来看看她a(课件出示)林英子的照片——“我来给英子画幅像”师:这就是同学们所说的英子,对照图片,你能否用你自己的语言把你已经了解到的英子的形象描摹一下?生:(在提前下发的白纸上写——给1-2分钟)写完后小组间交流。
指生读自己的描述:(预设)(英子长着一张可爱的圆脸,双眸透着善良,面庞上永远挂着纯真的微笑的,她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再指生读、补充)师小结: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在她身上有着林海音女士童年的身影——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继续关注她吧。
师:那时的小英子才六岁,那是一个最爱玩耍的年龄,也肯定有在一起玩的伙伴,想知道她的玩伴吗?(生:想……)与他同龄的小伙伴叫妞儿。
b(课件出示)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像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
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
她过来了,一声不响地站在我身边,我们俩相对着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
等一会儿,我就忍不住去摸她那条小黄辫子了,她又向我笑了笑,指着后面,低低的声音说:“你家住在那条胡同里?”“恩。
”我说。
“第几个门?”我伸出手指头来算了算:“一,二,三,四,第四个门。
到我们家来玩。
”她摇摇头说:“你们胡同里有疯子,妈不叫我去。
”“怕什么,她又不吃人。
” 她仍然是笑笑的摇摇头。
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内两人互读课文B请用刚才老师讲的作符号笔记和批语笔记的方法去读上面这几段话。
C这段文字是小英子和妞儿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读了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妞儿?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预设)生:内向腼腆、寡言少语、乖巧听话的妞儿。
(课件出示)妞儿的照片(和英子在一起)师导:大家看,妞儿脸上显现出凝重的神色,与一旁脸上挂着纯真的笑容英子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她的身世将会是怎样的呢?(预设)生:不幸、悲惨、可怜……师:想关注她命运的结局吗?请同学们回去自读《惠安馆》这一章节。
c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师连接:除了英子和妞儿,书中还有不少令大家特别感兴趣的人物。
同学们下去后可以按照老师刚才的方法去了解他们。
(4)摘抄4.写读书感悟—--收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城南旧事》说:这是作者林海音的传记式小说,写了5个故事。
文字朴实温馨,故事生动起伏。
读她,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
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看北京、看大人、看周遭的幸与不幸。
而她带给我更多的却是感悟。
这恐怕是一本好书的最高境界——不仅让读者丰富了视野,还令读者有所感悟。
我怀念起我的童年,怀念我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小镇、那时的喜怒哀乐。
那些在我童年时留在我记忆的往事,如今不也是我的城南旧事?感谢《城南旧事》,给我一次回味当年的机会。
三、总结全课(教师语言渲染总结,播放音乐《送别》)小说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如一篇淡雅的散文,似一首含蓄的诗。
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曾经阅读了这部著作的每一位读者,而英子那总是洋溢着笑意的可爱而稚嫩的脸庞也如一幅娟美清新的画,永远地印在了每一位读者心灵的深处。
八十多年前那一个个飘然而逝的人物,那一个个淡然若清风的故事,仿佛化作了一首余韵悠长的曲子萦绕在耳际,久久不绝……这本著作还被拍成了电影,并获得第三届电影“金鸡奖”。
刚才你们听到的音乐就是电影的主题曲。
四、通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预设)生:阅读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五、布置作业本书中还有《惠安馆》中的妞儿、秀贞,《兰姨娘》中的兰姨娘,《驴打滚儿》中的宋妈,还有整本书的主人公小英子,他们都是真实可感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书中人物的外貌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
下去之后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城南旧事》,试着分析妞儿、秀贞、兰姨娘、小英子、宋妈的特点,并完成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六、板书设计:城南旧事——林海音阅读方法:1、看书名猜内容2、初读浏览:作者、序言、目录、写作背景、内容提要、书后评论等3、细读品读:认识生字、词作笔记(符号笔记、写批语笔记)摘抄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4、写读书感悟:收获《城南旧事》教学设计2一、教材依据课文《窃读记》,作者林海音。
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亲近经典文学作品,推荐学生自行购买林海音的长篇小说《城南旧事》阅读。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深度阅读。
二、设计思想《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在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