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内环境的知识结构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以及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

7.35---7.45 调节血浆PH的缓冲对: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0C

8.溶液渗透压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9.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10.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1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1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1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14.内环境稳态变化的原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15.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原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超过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

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16.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

17.免疫系统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18.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9.细胞和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细胞和内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4)完成反射活动的条件:反射弧完整

(5)反射不能完成的原因: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

(6)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及传导

静息电位→一定强度的刺激→动作电位→刺激部位与未刺激出现电位差→局部电流

(1)曲线各段形成的原因 AB段: K+ 外流,维持静息电位

BC段: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CD段:K+ 外流,恢复静息电位

DE段:在Na - K泵作用下,进行Na/K交换,此过程消耗ATP (2)神经纤维受刺激部位的电位变化

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由正变负

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由负变正

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3)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局部电流或电信号

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由刺激部位向未刺激部位进行双向传导

(4)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单向传导

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

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转换:化学信号→电信号

突触发生的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递质的作用: 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神经递质起作用后的去向:被分解或由前神经元回收

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2)各级中枢的作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3)神经元结构示意图

4.大脑的高级功能:

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1)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2)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3)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听不懂)

(4)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看不懂)

(5)学习: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短期记忆注意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1.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动物体中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

2.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3. 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0.8 g/L-- 低血糖症高于1.2 g/L-- 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4. 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5. 血糖平衡的调节

(1)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2)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3)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A细胞接受的信号分子:血糖、神经递质、胰岛素

胰岛B细胞接受的信号分子:血糖、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4)血糖平衡调节中的相关激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