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带徒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最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最新中医,一门古老而深邃的医学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健康智慧。
作为一名中医师承的学习者,跟师学习的过程就像是在中医的宝库中寻宝,每一次的跟诊都是一次珍贵的学习经历。
在这最新的跟师笔记中,我将分享我在师父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
我的师父是一位在中医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专家,他不仅医术精湛,更有着高尚的医德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跟师的日子里,每天清晨我都会早早来到诊室,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等待着师父的到来。
师父看病非常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他总是耐心地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苔、脉象,仔细倾听患者的叙述,询问病情的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记得有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前来就诊,自述失眠多梦、心烦易怒、月经不调。
师父先是仔细观察了她的面色,发现她面色潮红,双目有神但略显焦虑。
接着,师父为她切脉,脉象弦细数。
然后,师父又详细询问了她的饮食、二便、情绪等情况。
综合判断后,师父认为患者是肝郁化火、阴虚火旺所致。
师父开出了疏肝泻火、滋阴降火的方剂,并嘱咐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在用药方面,师父总是精益求精,力求药到病除。
他常常教导我,用药如用兵,要知药性,明药理,方能遣方用药,恰到好处。
有一次,一位老年患者患有慢性咳嗽,多方治疗效果不佳。
师父经过仔细辨证,认为是肺气虚弱、痰湿内阻所致。
在用药上,师父选用了黄芪、白术、茯苓、陈皮等健脾益气、化痰祛湿的药物,同时加入了少量的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之品。
师父说,麻黄虽为辛温之药,但用量得当,可起到宣肺平喘的作用,与其他药物配伍,能标本兼治。
结果,患者服用了几剂药后,咳嗽明显减轻。
除了临床诊疗,师父还非常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
他常说,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心理因素有关,治病不仅要治身,更要治心。
有一位年轻的男性患者,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患上了焦虑症,出现了头晕、心慌、失眠等症状。
师父在为他治疗的过程中,不仅开了中药调理身体,还耐心地与他交流,帮助他分析工作中的问题,鼓励他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跟师日记范文
中医跟师日记范文[日期] [星期] [天气]今天跟着师父坐诊,那场面,就像是一场中医的奇妙之旅,我这个小跟班可算是大开眼界了。
师父还没开始看病呢,那诊室里就已经坐满了人。
一个个都像是带着自己的故事来的,有愁眉苦脸的大叔,有抱着孩子心急火燎的妈妈。
我心里直犯嘀咕,这么多人,师父能应付得过来吗?第一位患者是个大爷,一进来就咳嗽个不停。
师父不慌不忙地让大爷坐下,开始问诊。
“大爷,您这咳嗽多久啦?”“哎哟,大夫啊,都一个多月了,吃了不少药,就是不见好啊。
”大爷一边说一边咳,那声音就像老破车发动似的。
师父接着问:“那您这咳嗽是白天厉害还是晚上厉害啊?痰是啥样的啊?”大爷挠挠头说:“晚上咳得厉害些,痰啊,又白又黏,就像那胶水似的。
”师父听完,伸手就搭大爷的脉。
那手指轻轻一搭,就像有魔力一样。
我在旁边眼睛都不敢眨,就盼着能从师父的表情里看出点门道。
过了一会儿,师父又看了看大爷的舌头,然后慢悠悠地说:“大爷,您这是寒邪犯肺啊。
身体就像一间屋子,寒邪就像冷空气钻进去了,肺就受不了,所以才一直咳嗽。
”我在心里暗暗佩服,师父这解释就像给我这个中医小白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然后师父就开始写方子了。
我伸长了脖子去看,那些药名在师父笔下就像排兵布阵一样。
师父一边写一边给我念叨:“这里面啊,要用细辛来散寒,紫菀、款冬花化痰止咳,再加上点干姜温肺。
”我就像个小录音机一样,在心里把这些都记下来。
下一位患者是个年轻的姑娘,脸色有点发黄。
师父问她怎么了,姑娘小声地说:“大夫,我最近老是觉得没力气,吃饭也不香,还老是腹胀。
”师父看了看姑娘的手,又摸了摸她的肚子,问了问月经的情况。
原来姑娘平时工作忙,经常不吃早饭,而且压力大,月经也不太规律。
师父笑着对姑娘说:“姑娘啊,你这身体就像一台机器,你不好好保养它,它就闹毛病了。
你这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脾胃就像机器的发动机,发动机不行了,整个身体都没劲儿。
”姑娘听了连连点头。
师父开方的时候,我看到有党参、白术、茯苓这些健脾的药,还有当归、白芍养血的。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40篇范文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40篇范文日期:[具体日期]天气:[天气状况]跟师地点:[诊所/医院名称]一、病例一。
(一)患者信息。
- 姓名:张某。
- 性别:男。
- 年龄:25岁。
- 职业:公司职员。
(二)主诉。
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2天。
(三)现病史。
患者2天前因劳累后外感风寒,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C,恶寒明显,加衣被不能缓解,头痛连及项背,鼻塞声重,流清涕,无汗,咳嗽,咳痰清稀色白,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四)辩证。
风寒感冒。
外感风寒之邪,束于肌表,卫阳被遏,故恶寒发热;寒性凝滞,经脉拘急,故头痛连及项背;风寒之邪侵袭肺卫,肺气失宣,则鼻塞声重、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在表之象。
(五)治法。
辛温解表。
(六)方剂。
荆防败毒散加减。
- 荆芥10g - 辛温解表,祛风散邪,为君药。
- 防风10g -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助荆芥以增强辛温解表之力,为臣药。
- 羌活10g - 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邪袭表证。
- 独活10g - 祛风湿,通痹止痛,与羌活相伍,增强祛风湿止痛之功。
- 柴胡10g -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 前胡10g - 降气化痰,疏散风热,与柴胡一升一降,调整气机。
- 川芎10g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可缓解头痛。
- 枳壳10g - 破气行痰,消积除痞,调理气机。
- 茯苓10g -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顾护脾胃。
- 桔梗10g -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有利于肺气宣畅。
- 甘草6g - 调和诸药。
(七)医嘱。
- 避风寒,注意保暖。
- 多饮温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辛辣食物。
- 保证充足的休息。
二、心得体会。
在跟师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这个感冒患者的诊治,深刻体会到中医辩证论治的精妙之处。
对于感冒这种常见疾病,西医往往只是对症治疗,而中医则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病因病机,进而确定治法和方剂。
师承教育跟师笔记
师承教育跟师笔记一、跟师笔记,那可是师承教育的宝藏啊!就像探险家的地图,指引着我在中医知识的大森林里穿梭。
我师傅给人看病的时候,那专注的眼神,就像老鹰盯着猎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一边把脉,一边喃喃自语,我就在旁边拼命地记。
每一个脉象的描述,每一个用药的思路,都被我像拾贝壳一样,小心翼翼地收进跟师笔记里。
这笔记可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积,它是我通往医术高峰的一个个小阶梯呀。
二、我跟着师傅学习,那跟师笔记简直就是我的秘密武器。
你知道吗?就像厨师有自己的菜谱,我的跟师笔记就是我的医学菜谱。
有一回,来了个病人,肚子疼得厉害。
师傅看了看,问了几句,就开了个方子。
我在旁边一头雾水,师傅就耐心地给我解释。
他说这就像是打仗,要先搞清楚敌人的情况,再出兵。
我把他说的这些话,还有方子的配伍,都详细地记在笔记上。
这笔记,就像是我的军师,在我自己看病的时候,给我出谋划策。
三、跟师笔记是师承教育里最实在的东西。
它像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师傅的智慧和我的不足。
我记得有次师傅给一个咳嗽很久的病人看病。
师傅问了病人的起居饮食,又仔细听了听咳嗽的声音。
然后他告诉我,这咳嗽就像树的根烂了一点,得从根上治。
他开的药,就是在给树根浇水施肥,让树重新健康起来。
我把这些话记下来后,就常常翻看,每次看都觉得自己好像又明白了一点。
这笔记啊,就是我进步的见证者。
四、我的跟师笔记,就像一部连续剧,每天都有新剧情。
师傅每天接诊不同的病人,就像电视剧里每天都有新的故事。
有个病人老是失眠,师傅给他把了脉,看了舌头,然后对他说:“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小池塘,现在水太浑了,所以鱼(心神)不安。
”师傅开的方子就是要让池塘的水清起来。
我在笔记上把这个生动的比喻也记下来了。
这样的笔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看的时候就像在看一部有趣的故事集,还能学到医术,多棒啊!五、师承教育中的跟师笔记是我的知识百宝箱。
每次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惊喜的盒子。
师傅给病人讲养生之道的时候,那叫一个生动。
中医师带徒跟师笔记
跟师笔记
时间
2016-2-5
指导老师
吴锦球,女,46岁,脐周腹痛,大便一日数行或数日不行,腹痛与大便无明显关系,月经年后间隔三月方至,量少,年前周期正常,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濡。
柴胡6g炙甘草3g僵蚕10g生枳实10g
白芍30g厚朴10g失笑散10g广木香6g
当归10g半夏10g炒陈皮10g川芎10g
体会:此次又选用了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症病变在胃,病机在肝、脾、胃。脾胃居于中焦,中焦受阻,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枢机,中气虚弱则枢转气机被郁,导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症候。因此治疗必须求本,本标结合,故疏肝理气,畅通气机,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方中白芍养肝敛阴,和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以达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木香、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镇静作用,并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柴胡主含皂甙及挥发油,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并有抗炎、利胆作用。香附含挥发油和糖类,可提高小鼠的痛阈,有镇痛作用及健胃,驱除消化道积气的作用。甘草可缓解胃及肠管痉挛,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易激动,失眠,健忘加夜交藤15g,酸枣仁20g,珍珠母25g;便秘加大麻仁15g,腹泻加附子、诃子、苍术各10g;恶心呕吐加姜汁、竹茹各20g,旋覆花(包)、藿香各10g;纳差加焦三仙各10g;腹痛甚加延胡索、郁金各10g;脾胃虚弱加党参、山药、白术各12g;脾湿困中加白扁豆、薏苡仁各20g。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40篇范文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40篇范文今天跟随师傅到郊外采药,师傅教我寻找野生的当归。
他说,当归性温,归肝经,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不过,采药时要小心,避免伤及当归的根部。
我听得津津有味,眼前一片翠绿,仿佛看到了当归的芬芳和养分。
师傅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二)在门诊看病时,师傅教我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辨识病情。
他说,望是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等外在表现;闻是指倾听病人的呼吸声、咳嗽声等;问是指询问病人的病史、情况等;切是指摸诊病人的脉象。
这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通过综合运用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病人的体质和疾病状况。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三)师傅教我利用针灸疗法来治疗病人的疼痛。
他告诉我,针灸是中医的一项重要疗法,通过调理经络、调节气血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他还强调了针灸的穴位位置、刺激方法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让我对针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四)在诊治痢疾时,师傅教我运用中药方剂来治疗。
他说,中药的调理作用比较温和,适合用来治疗慢性疾病和调理体质。
他还亲自示范了煎药的步骤,并告诉我中药煎煮的技巧,比如火候的掌握、时间的把握等。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五)师傅教我通过运动疗法来改善病人的体质。
他说,中医强调“治未病”,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他还向我介绍了一些适合中老年人的传统健身项目,比如太极拳、气功等。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六)师傅教我学习中医养生的方法。
他说,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注重调节生活作息、饮食起居等方面。
他还向我推荐了一些养生之道,比如养心安神、养肝防癌、养肺防感冒等,让我受益匪浅。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七)师傅教我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调理气血。
他说,气血是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他还向我介绍了一些调理气血的方法,比如按摩经络、饮食调理等,让我深感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八)师傅教我学习中医的传统文化。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最新)
中医的传承,古时师传徒,父传子,还有一些传承的注意事项,古时的衣钵传承都是有很多要求的,不外传,必须拜师等。
【性能】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应用】(1)外感表证。
本品辛温发散,气味俱升,以辛散祛风解表为主,虽不长于散寒,但又能胜湿、止痛,且甘缓微温不峻烈,故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
治风寒表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常配以荆芥、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治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每与羌活、藁本、川芎等药同用,如羌活胜湿汤;治风热表证,发热恶风、咽痛口渴者,常配伍薄荷、蝉蜕、连翘等辛凉解表药。
又因其发散作用温和,对卫气不足,肌表不固,而感冒风邪者,本品与黄芪、白术等益卫固表药同用,相反相成,祛邪而不伤正,固表而不留邪,共奏扶正祛邪之效,如玉屏风散。
(2)风疹瘙痒。
本品辛温发散,能祛风止痒,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其中尤以风邪所致之瘾疹瘙痒较为常用。
本品以祛风见长,药性平和,风寒、风热所致之瘾疹瘙痒皆可配伍使用。
治疗风寒者,常与麻黄、白芷、苍耳子等配伍,如消风散;治疗风热者,常配伍薄荷、蝉蜕、僵蚕等药;治疗湿热者,可与土茯苓、白鲜皮、赤小豆等同用;若血虚风燥者,常与当归、地黄等配伍,如消风散;若兼里实热结者,常配伍大黄、芒硝、黄芩等药,如防风通圣散。
(3)风湿痹痛。
本品辛温,功能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较常用之祛风湿、止痹痛药。
治疗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可配伍羌活、独活、桂枝、姜黄等祛风湿、止痹痛药,如蠲痹汤。
医学教育网|若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关节红肿热痛,成为热痹者,可与地龙、薏苡仁、乌梢蛇等药同用。
(4)破伤风证。
本品既能辛散外风,又能息内风以止痉。
用治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常与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祛风止痉药同用,如玉真散。
此外,以其升清燥湿之性,也可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的泄泻,及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如痛泻要方。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40篇)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40篇)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带教单位 XXX医院指导老师 XXX 继承人 XXX 跟师日期 XX年4月2日跟师地点老师诊室随诊(操作)记录:跟师笔记内容苏庆申,男,60岁。
右上腹痛一天,舌苔黄,脉弦。
处方如下:柴胡、白芍、香附、元胡、川芎、川楝子、木香、砂仁、茵陈、金钱草、虎杖、板蓝根、甘草、体会:此次又选用了柴胡疏肝散加减。
本方症病变在胃,病机在肝、脾、胃。
脾胃居于中焦,中焦受阻,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枢机,中气虚弱则枢转气机被郁,导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症候。
因此治疗必须求本,本标结合,故疏肝理气,畅通气机,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
方中白芍养肝敛阴,和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以达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
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镇静作用,并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柴胡主含皂甙及挥发油,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并有抗炎、利胆作用。
香附含挥发油和糖类,可提高小鼠的痛阈,有镇痛作用及健胃,驱除消化道积气的作用。
甘草可缓解胃及肠管痉挛,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
易激动,失眠,健忘加夜交藤15g,酸枣仁20g,珍珠母25g;便秘加大麻仁15g,腹泻加附子、诃子、苍术各10g;恶心呕吐加姜汁、竹茹各20g,旋覆花(包)、藿香各10g;纳差加焦三仙各10g;腹痛甚加延胡索、郁金各10g;脾胃虚弱加党参、山药、白术各12g;脾湿困中加白扁豆、薏苡仁各20g。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带教单位 XXX医院指导老师 XXX 继承人 XXX 跟师日期 XX年4月7日跟师地点老师诊室随诊(操作)记录:跟师笔记内容孙凤华,女,47岁。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书写范本-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怎么写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怎么写中医师承跟师笔记书写范本*****,女,53岁。
腹部胀满疼痛,连及两胁,纳差。
处方如下:柴胡、枳壳、白芍、香附、元胡、陈皮、木香、砂仁、炒麦芽、神曲、焦山楂、鸡内金、大腹皮、佛手、炒卜子。
体会:此次老师选用了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香附川芎陈皮),方出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其功效:疏肝理气,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的多种病症。
如:胁肋疼痛,胸闷不舒。
或寒热往来,嗳气,喜叹息,脘腹胀满。
此方加减,可广泛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乳腺增生、妇女经前或经期乳房胀痛和肋间神经痛和某些抑郁症患者。
若加减合理,还可用于慢性盆腔炎、痛经等疾病。
但应用的前提条件,必须是经中医辨证属于肝气郁滞,以胁肋或少腹(小腹两侧)胀痛为主症的患者。
王*****,女,26岁。
产后母乳喂养,感冒10+天,身热出汗,心慌,失眠多梦,乳少,舌苔黄。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人参、桂枝、芍药、白芷、川芎、炒枣仁、黄芪、夜交藤、炙甘草、王不留行、生姜、大枣。
体会:此次选用的是小柴胡汤加味。
女人产后体虚,而体虚之人,更易感冒。
人体之虚有阴、阳、气、血之别,当于解表药中,或辅益气,或辅养血,或助阳,或滋阴,分别施治,何以竟用小柴胡汤一方统治?对此刘渡舟教授曾经解释曰:“因虚人感冒之病因病机,与仲景所揭出的病因病机理无二致,此皆不任发汗,故可用小柴胡汤统治之。
方中参草枣补益中焦脾土,令谷气充沛,以为胜邪之本,合柴芩夏姜,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逐在外之邪,此为扶正祛邪之妙用也..”关于虚人感冒多属太阳,而竟用少阳之方,刘教授复解释曰:“体虚之人,卫外不同,外邪侵袭,可直达腠理。
腠理者,少阳之分也。
故虚人感冒纵有太阳表症,亦为病之标也;纵无少阳正证或变证,却总是腠理空疏,邪与正搏,故可借用小柴胡汤,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则太阳表症亦可除矣。
”刘渡舟教授之论述,言简意赅,由此可知无论经方抑或时方,治疗外感疾病诸方中,能广泛适应,普遍使用者,唯有小柴胡汤而已。
中医跟师日记范文
中医跟师日记范文[日期] [星期] [天气]今天是跟着师父学习中医的第[X]天,感觉自己就像个闯进神秘宝藏世界的小探险家,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新奇和惊喜。
早上刚到诊所,就看到师父已经在给病人把脉了。
那神情专注得,就像能从病人的脉象里读出一部长篇小说似的。
我凑上前去,眼睛瞪得老大,想看看这脉象到底有啥神奇之处。
师父一边把着脉,一边问病人:“你是不是最近晚上睡觉老出汗,还觉得心烦意乱的啊?”那病人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像见了神仙一样,连连点头说:“对对对,大夫,您可真神了,这都能看出来!”我在旁边那叫一个佩服啊,心里想着:“师父这就是传说中的‘脉神’啊!”等病人走了,我迫不及待地问师父:“师父,您咋从脉象里看出这么多东西的呢?”师父笑了笑,说:“这脉象啊,就像是人体内部的晴雨表。
浮脉可能就是外感了,沉脉呢,病邪可能在里。
你看刚才那个病人,脉象有点细数,这就是阴虚的表现,再结合他的面色、舌象啥的,就能推断出那些症状了。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感觉中医这东西就像一团神秘的迷雾,我才刚刚摸到一点边边。
上午病人不算太多,师父就给我讲起了中药。
他从药柜里拿出一味黄芪,递给我,说:“你闻闻这味药。
”我拿过来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豆腥味。
师父说:“黄芪可是个好东西啊,补气的能手。
就像一个军队里的粮草官,给身体的各个部分提供能量。
但是呢,黄芪也不是谁都能用的,要是病人有湿热,用黄芪就可能火上浇油了。
”我一边听着,一边在心里默默感叹,这中药也太有学问了,每一味药都像是一个有性格的小战士,要根据不同的战场(病症)来派遣合适的兵力(用药剂量和配伍)。
下午来了个肚子疼的病人,疼得那是龇牙咧嘴的。
师父不慌不忙地让病人躺到床上,开始给他按肚子。
一边按一边问:“这儿疼不疼?这儿呢?”按了一会儿,师父对病人说:“你这是受寒了,脾胃虚寒,肠道痉挛才疼的。
”然后师父就开始开方子,只见他笔在纸上“刷刷刷”地写着,什么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之类的。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最新)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最新)中医的传承,古时师传徒,父传子,还有一些传承的注意事项,古时的衣钵传承都是有很多要求的,不外传,必须拜师等。
【性能】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应用】(1)外感表证。
本品辛温发散,气味俱升,以辛散祛风解表为主,虽不长于散寒,但又能胜湿、止痛,且甘缓微温不峻烈,故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
治风寒表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常配以荆芥、羌活、独活等药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治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每与羌活、藁本、川芎等药同用,如羌活胜湿汤;治风热表证,发热恶风、咽痛口渴者,常配伍薄荷、蝉蜕、连翘等辛凉解表药。
又因其发散作用温和,对卫气不足,肌表不固,而感冒风邪者,本品与黄芪、白术等益卫固表药同用,相反相成,祛邪而不伤正,固表而不留邪,共奏扶正祛邪之效,如玉屏风散。
(2)风疹瘙痒。
本品辛温发散,能祛风止痒,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其中尤以风邪所致之瘾疹瘙痒较为常用。
本品以祛风见长,药性平和,风寒、风热所致之瘾疹瘙痒皆可配伍使用。
治疗风寒者,常与麻黄、白芷、苍耳子等配伍,如消风散;治疗风热者,常配伍薄荷、蝉蜕、僵蚕等药;治疗湿热者,可与土茯苓、白鲜皮、赤小豆等同用;若血虚风燥者,常与当归、地黄等配伍,如消风散;若兼里实热结者,常配伍大黄、芒硝、黄芩等药,如防风通圣散。
(3)风湿痹痛。
本品辛温,功能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较常用之祛风湿、止痹痛药。
治疗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可配伍羌活、独活、桂枝、姜黄等祛风湿、止痹痛药,如蠲痹汤。
医学教育网|若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关节红肿热痛,成为热痹者,可与地龙、薏苡仁、乌梢蛇等药同用。
(4)破伤风证。
本品既能辛散外风,又能息内风以止痉。
用治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常与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祛风止痉药同用,如玉真散。
此外,以其升清燥湿之性,也可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的泄泻,及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如痛泻要方。
中医跟师周记
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跟师笔记带教单位安溪县中医院指导老师林金宝主任继承人史秋实跟师日期2016年5月14日跟师地点内二科病房随诊(操作)记录:资料:患者,李某,男,53岁,2016年5月14日门诊。
主诉:失眠10余年病史:失眠10余年,多次就诊效果不佳,辰下症见:夜间难以入睡,或时寐时醒,伴头昏,疲乏,心悸,纳差,大便干结,尿频,平素易感冒,舌胖嫩,苔白,脉细,右关弱。
辩证:不寐-心脾两虚治法:补益心脾,益气养血。
方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
处方:黄芪15g 党参20g 酸枣仁20g 茯苓10g当归8g 白术15g 肉苁蓉15g木香6g炙甘草6g远志3g大枣4枚。
*7贴林主任分析:患者以“失眠”为主症,属中医“不寐”范畴。
患者梦多易醒,心悸健忘;②晕目眩,胸脘满闷,纳食无味,肢倦神疲,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
符合不寐心脾两虚表现,归脾汤补益气血,甘麦大枣汤安神处理。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中医跟师笔记内容
中医跟师笔记内容
以下是 9 条中医跟师笔记内容:
1. 今天跟师看诊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头疼多年的患者,师父就像个经验老到的侦探一样,仔细询问着各种细节,然后开了几味药。
这就好比要修好一辆故障车,得先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呀!我问师父:“这样就能治好吗?”师父笑着说肯定没问题。
真的好期待这个患者能快点好起来呀!
2. 有个患者一直肠胃不好,师父给他把了脉,嘿,那认真的模样像是能从脉象里看出花来。
然后师父说了一堆调理的方法,呀,这不就是给肠胃打造一个舒适的小窝嘛!我在旁边听得连连点头,这中医的智慧可真不一般!
3. 上次看师父用针灸,那手法,又快又准!就跟武林高手出手一样,瞬间就找到了穴位。
我好奇地问:“师父,这找准穴位很难吧?”师父说,只要用心练,没什么难的。
真希望我也能早日这么厉害呀!
4. 遇到个病人说吃了药效果不太明显,师父一点也不着急,耐心地解释说这就像爬山,得一步一步来。
然后调整了药方,还宽慰病人要有信心。
哇,师父这耐心和淡定,太让人佩服了!
5. 今天跟着师父去采药,那感觉就像去寻宝一样刺激!师父能清楚地分辨各种草药,就像认识自己的老朋友。
我看着那些奇奇怪怪的草,忍不住问:“师父,您怎么都能记得呀?”师父哈哈大笑:“多看看就记住了呗!”真有趣呀!
6. 有个患者质疑中医的效果,师父也不生气,而是慢慢地给他讲解中医的神奇之处,那感觉就像在给学生上课。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60篇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60篇中医师承跟师笔记1:中医师承的重要性与价值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医学智慧和经验。
中医师承则是中医学传承的核心,通过师徒相传的方式,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艺传承下去,确保中医学的传统不会失传,也为后来的中医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本文将探讨中医师承的重要性与价值。
中医师承的重要性在于它保留了中医学的传统智慧和实践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和技艺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完善的,其中包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这些知识和经验需要通过师徒相传的方式传承下去,才能保证中医学的传统智慧不会丢失。
中医师承的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和师傅的指导,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中医学的理论,学习到更多的实践技巧和经验。
这些传统智慧和实践经验对于提高中医学习者的临床能力和疾病诊治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中医师承还能够帮助中医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
中医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去不断学习和实践。
通过师徒相传的方式学习中医,中医学习者能够亲眼见证师傅的临床实践和治疗效果,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
同时,师傅的言传身教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医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培养扎实的基础和严谨的思维习惯,从而为他们成为优秀的中医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师承的价值还体现在它对于中医学习者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促进。
通过师徒相传的学习方式,中医学习者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临床经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治疗效果,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师徒关系还能够为中医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人脉资源和职业发展机会。
师傅们通常在行业中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他们的认可和推荐对于中医学习者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师徒相传的学习方式,中医学习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中医师承作为中医学传承的核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医临床跟师笔记最新
中医临床跟师笔记最新中医,一门古老而深邃的医学体系,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健康智慧。
跟师学习中医,是深入领略中医精髓、传承中医技艺的重要途径。
在这段跟师的旅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以下是我的最新跟师笔记。
我的师父是一位资深的中医专家,他擅长运用经典方剂和独特的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跟师的第一天,师父就强调了中医诊断的重要性。
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等;闻诊,听其声音、嗅其气味;问诊,详细询问病情、病史、生活习惯等;切诊,通过触摸脉象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师父说,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诊断的关键,切不可马虎。
有一次,来了一位面色苍白、精神不振的患者。
师父通过望诊,发现患者的舌苔白腻,眼神无神。
接着,师父仔细地进行了问诊,了解到患者长期腹泻,大便不成形,且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师父又为其切脉,脉象沉缓。
综合四诊的结果,师父判断患者为脾胃虚寒之证。
于是,师父开出了理中汤加减的方剂。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面色逐渐红润,精神也好多了。
在跟师的过程中,我还深刻体会到了中药方剂的巧妙运用。
师父常说,方剂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武器,但用药如用兵,必须精准。
比如,对于感冒,风寒感冒要用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解表之剂;风热感冒则要用银翘散、桑菊饮等辛凉解表之方。
而且,方剂的剂量和药物的加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有一位年轻女性患者,因工作压力大,经常失眠、多梦、心烦易怒。
师父诊断为肝郁化火之证,给予了丹栀逍遥散加减。
在原方的基础上,师父增加了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之效,同时减少了白术的用量,以防其温燥之性加重肝郁。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情绪也稳定了许多。
除了诊断和用药,师父还非常注重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调理。
他常说:“三分治,七分养。
”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师父会嘱咐其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之物;对于失眠的患者,师父会建议其睡前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平静。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
带教单位XXX医院随诊(操作)记录:跟师笔记内容苏庆申,男,60岁。
右上腹痛一天,舌苔黄,脉弦。
处方如下:柴胡、白芍、香附、元胡、川芎、川楝子、木香、砂仁、茵陈、金钱草、虎杖、板蓝根、甘草、体会:此次又选用了柴胡疏肝散加减。
本方症病变在胃,病机在肝、脾、胃。
脾胃居于中焦,中焦受阻,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枢机,中气虚弱则枢转气机被郁,导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症候。
因此治疗必须求本,本标结合,故疏肝理气,畅通气机,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
方中白芍养肝敛阴,和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以达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
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镇静作用,并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柴胡主含皂甙及挥发油,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并有抗炎、利胆作用。
香附含挥发油和糖类,可提高小鼠的痛阈,有镇痛作用及健胃,驱除消化道积气的作用。
甘草可缓解胃及肠管痉挛,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
易激动,失眠,健忘加夜交藤15g,酸枣仁20g,珍珠母25g;便秘加大麻仁15g,腹泻加附子、诃子、苍术各带教单位XXX医院10g;恶心呕吐加姜汁、竹茹各20g,旋覆花(包)、藿香各10g;纳差加焦三仙各10g;腹痛甚加延胡索、郁金各10g;脾胃虚弱加党参、山药、白术各12g;脾湿困中加白扁豆、薏苡仁各20g。
带教单位XXX医院指导老师XXX 继承人XXX 跟师日期XX年4 月7 日跟师地点老师诊室随诊(操作)记录:跟师笔记内容孙凤华,女,47 岁。
针灸科跟师笔记
针灸科跟师笔记在中医的领域里,针灸一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为了更深入地领略这门古老医术的精髓,我有幸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针灸医师学习。
这段跟师经历,不仅让我增长了专业知识,更让我对中医针灸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我的师父是一位在针灸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他的医术精湛,经验丰富。
每天,他的诊室里总是挤满了来自各地的患者,有被慢性疼痛折磨的老人,有因工作压力而身体失调的年轻人,还有寻求调理身体的妇女。
师父总是以耐心和关爱对待每一位患者,仔细地询问病情,认真地进行诊断。
在跟师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针灸诊断的精妙之处。
师父在诊断时,不仅仅依靠患者的症状描述,还会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
他常说:“望闻问切,缺一不可,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诊断的关键。
”比如,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判断其气血的盛衰;通过触摸脉象,了解其脏腑的虚实。
针灸的穴位选择也是一门大学问。
师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精准地选择穴位。
有时候,只是几个穴位的组合,就能产生神奇的效果。
记得有一位患有偏头痛的患者,师父在其头部的太阳穴、风池穴,以及手上的合谷穴进行针灸,患者的疼痛很快就得到了缓解。
师父告诉我,穴位的选择不仅要熟悉经络的走向和穴位的特性,还要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的变化。
针灸的手法同样至关重要。
师父的手法娴熟而轻柔,进针时快而准,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他还会根据不同的穴位和病情,采用不同的行针手法,如提插、捻转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一次治疗腰腿痛的过程中,师父在患者的肾俞穴和委中穴行针时,运用了适度的提插手法,刺激经络气血的运行,患者当场就感觉腿部轻松了许多。
除了治疗疾病,针灸在养生保健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作用。
师父经常会给一些身体虚弱的患者提供养生建议,比如通过艾灸足三里穴来增强免疫力,按摩涌泉穴来改善睡眠。
他说:“预防胜于治疗,让身体保持良好的状态,才能抵御疾病的侵袭。
”在跟师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针灸与中药的结合应用。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师父会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开具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篇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篇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且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而中医的师承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中医师承的过程中,中医学徒通过和师傅的学习和交流,获得经验传承和知识更新,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和诊疗能力。
在中医师承的历史长河中,师承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师徒关系,更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文化传统。
中医师承的根基是师傅的丰富经验和深厚传统医学知识,而学徒则通过跟随师傅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接受师傅的指导和启示,从而潜移默化地吸收中医的精髓。
这种师徒关系,在中医传承的历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医古籍中记载了许多医家的师承经历,这些经历反映了师承对中医发展的重要影响。
例如,古代著名中医张仲景跟从名医张陵学习,后来他发展出了诸多重要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并且成为了中医史上的重要人物。
同样,著名中医李东垣是从他的师父郑钦安那里学习到了丰富的医学知识,他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整理成书籍,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医师承的过程中,师傅通过自己的教导和悉心指导,帮助学徒逐步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
师傅会把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分享给学徒,同时也会根据学徒的学习进度和个人特点,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而学徒则要虚心听取师傅的教诲,勤学好问,不断与师傅交流和讨论,否则就无法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正所谓"问则益进,思则益神,虑则益思,师则益善",只有与师傅保持密切的学习和互动,才能逐渐掌握中医的精髓。
师承的传统在中医的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中医学术界,师承是一种受到高度尊重和追求的传统。
新一代的中医,尤其是那些有志于学习和发展中医事业的年轻人,都会积极寻找有经验和有声望的中医师傅,来寻求他们的指导和教诲。
他们认为通过借鉴和学习前辈的经验和智慧,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医术和临床能力。
然而,中医师承的传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部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有所下降,这导致中医师承的传统正面临着断代传承的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师学员:
跟师笔记
跟师学员:
跟师笔记
时间
2016-5-13
指导老师
宁瑾瑜,女,34岁,盆腔炎,白带量多色黄绸,月经正常,左侧少腹部疼痛,病情反复5~6年,眠佳,纳可,苔薄,脉细。
柴胡10g枳实10g赤白芍10g黄柏10g
苍白术10g薏苡仁15g川怀牛膝15g椿根皮30g
香附10g炙甘草5g生山药30g茯苓15g
泽泻10g
合欢皮30g生牡蛎30g生姜3片大枣4颗
体会:归脾汤方中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使脾胃强健、则气血自出、气能统血为主药;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使气固血充,为辅药;酸枣仁,茯神养心安神,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健脾、补血养心之效。归脾汤现代临床常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脑外伤综合征、子宫功能性出血等属于心脾血虚者。1.用于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对于脾虚血少的血证,可加入阿胶、首乌、鹿角霜等补血、止血药同用。2.月经后期,色淡量少,或停经再生,淋沥不断,以及月经过多,伴有头晕、心悸、体倦等心脾两虚见症,可用本方治疗。3.可用于久病体虚遗精、盗汗、自汗、脏躁等证。浙贝母,山慈菇,牡蛎可消肿散结,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
跟师学员:
跟师笔记
时间
2016-4-15
指导老师
瞿锦芳,女,44岁,乏力,遇事后心悸心慌,心有晃动感,颈间酸痛,眉棱疼痛,有多发性子宫肌瘤史,夜寐不安,面部褐班,舌胖,质暗红,苔薄白,脉细弱。
生黄芪20g炙甘草5g酸枣仁20g丹参30g
党参10g炒当归10g柏子仁10g浙贝母15g
白芍30g茯神20g柴胡10g山慈菇20g
跟师笔记
时间
2016-1-8
指导老师
钱林珍,女,63岁,纳呆,右胁不适,全身乏力,下肢发软,夜寐不安,大便1-2日一行,质正常,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弱。血常规示:WBC:2.9*109/L,HB:105g/L,PLT:41*109/L。
绵茵陈15g炙甘草5g蒲公英30g炙升麻10g
连翘10g炒当归10g乌贼骨30g茯神20g
跟师学员:
跟师笔记
时间
2016-3-18
指导老师
张禹门,男,83岁。有慢性气管炎病史30+年,平时咳嗽反复发作,咳嗽阵作,喉间有痰,痰吐不畅,痰色白粘,近来咳嗽较剧,爬楼梯时气喘,查胸片示:右上肺条索状高密度影,心影增大。口干口腻,舌胖大,苔腻,脉濡数。听诊:两肺底可闻及明显湿罗音,右肺明显,老师拟方如下:
跟师学员:
跟师笔记
时间
2016-2-5
指导老师
吴锦球,女,46岁,脐周腹痛,大便一日数行或数日不行,腹痛与大便无明显关系,月经年后间隔三月方至,量少,年前周期正常,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濡。
柴胡6g炙甘草3g僵蚕10g生枳实10g
白芍30g厚朴10g失笑散10g广木香6g
当归10g半夏10g炒陈皮10g川芎10g
麻黄6g生甘草5g地龙10g紫苏子10g
杏桃仁10g瓜蒌皮10g鱼腥草30g莱菔子30g
桑白皮10g浙贝母10g茯苓20g白芥子10g
山萸肉10g
体会:此患者为老年男性,病久中虚,运化失常,每致停食生湿,湿聚成痰,痰涌气滞,肺失肃降,故见咳嗽喘逆,痰多胸闷,食少脘痞等症。老师此次所拟方剂,既有三子养亲汤、又有三拗汤。三子养亲汤可降气快膈,化痰消食。三拗汤宣肺解表,止咳平喘。浙贝母,瓜蒌皮,鱼腥草化痰止咳,山萸肉补肾纳气平喘。
1.镇静:天麻、茯苓、白术均有镇静作用.尤其天麻的作用更为明显。
2.抗惊厥,抗癫痫:天麻有显著的抗惊厥、抗癫痫作用;甘草亦有抗惊厥作用。
3.镇痛:天麻具有明显且较持久的镇痛作用;甘草亦有三定的镇痛作用。
4.降压、保护心肌等:白术可扩张血管,天麻及半夏具有降压作用,天麻尤可降低冠脉及脑血管阻力,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对缺血心肌在保护作用。半夏及茯苓亦有一定的强心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体会:此患者水肿,选用了五苓散加味。五苓散一方源自《伤寒论》,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5味药组成。五苓散的作用可归纳为内通三焦水道,外达皮肤腠理,通阳化气,行水散湿。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小便不利等;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心悸、吐涎沫而头眩等症。可用于现代医学的各种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尿潴留、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泌尿系结石、结核性胸水、肝硬化腹水、心包积液、脑积水、脑水肿、迷路水肿、呕吐、急慢性肠炎、肝胆疾病及酒精中毒性肝损伤、头痛、三叉神经痛及偏头痛等,心力衰竭、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亦可辨证用之。因此,无论何种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只要符合五苓散证病机者,都可以考虑用五苓散治疗。
体会:此次又选用了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症病变在胃,病机在肝、脾、胃。脾胃居于中焦,中焦受阻,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枢机,中气虚弱则枢转气机被郁,导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症候。因此治疗必须求本,本标结合,故疏肝理气,畅通气机,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方中白芍养肝敛阴,和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以达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木香、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镇静作用,并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柴胡主含皂甙及挥发油,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并有抗炎、利胆作用。香附含挥发油和糖类,可提高小鼠的痛阈,有镇痛作用及健胃,驱除消化道积气的作用。甘草可缓解胃及肠管痉挛,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易激动,失眠,健忘加夜交藤15g,酸枣仁20g,珍珠母25g;便秘加大麻仁15g,腹泻加附子、诃子、苍术各10g;恶心呕吐加姜汁、竹茹各20g,旋覆花(包)、藿香各10g;纳差加焦三仙各10g;腹痛甚加延胡索、郁金各10g;脾胃虚弱加党参、山药、白术各12g;脾湿困中加白扁豆、薏苡仁各20g。
跟师学员:
跟师笔记
时间
2016-5-27
指导老师
范志刚,男,44岁。反复头晕一周,伴恶心未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血脂偏高,血压155/100mmHg。
天麻10g茯苓20g川芎10g杜仲10g
半夏10g钩藤10g白蒺藜10g桑葚10g
白术10g当归10g丹参30g决明子30g
山楂10g鸡内金12g
老师讲解:此患者应辩证为祖国医学“眩晕”之范畴。治宜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的药理作用:主要有镇静,抗惊厥,抗癫痫,镇痛,降压,保护心肌等作用。
柴胡10g生甘草5g蒲公英30g白芨10g
炒黄芩10g厚朴10g乌贼骨30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长卿10g
制半夏10g生赤芍10g炒苍术30g砂仁5g
干姜6g生鸡金12g党参10g
体会:老师以小柴胡汤加味治之。小柴胡汤为治少阳病之主方。凡邪气侵犯少阳,使少阳经腑同病,可致肝胆疏泄不利,气机不舒,气血津液不行,内外上下不通,诸病生焉。方中药物可分三组:一为柴胡、黄芩清解少阳经腑之邪热,又能疏利肝胆气机,为和解少阳、表里之主药;二为半夏、干姜和胃降逆止呕,并通过其辛散作用,兼助柴胡透达经中之邪;三是人参、甘草、益气调中,既能鼓舞胃气以助少阳枢转之力,又能补脾胃以杜绝少阳之邪内传之路。诸药共伍,少阳经腑同治,又旁顾脾胃,使气郁得达,火郁得发,枢机自利。使用小柴胡汤还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本方主要作用在于柴胡,必须重用。《时方妙用》说:“方中柴胡一味,少用四钱,多用八钱。”其剂量以大于人参、甘草一倍以上为宜。二是应用要抓住柴胡汤证的主证、主脉,“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三是本方证或然证较多,当在辨明主证、主脉的基础上,随证灵活加减。跟师学员:
跟师笔记
时间
2016-1-22
指导老师
马妹妹,女,57岁,双足踝肿胀,右下肢红疹,否认三高病史,形体肥胖,腰背酸痛,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食纳可,大便日一次,质正常,舌胖大,暗红,苔薄白腻,脉细弦。
黄芪30g桂枝6g桑白皮10g冬瓜皮30g
防己10g生白术20g大腹皮10g丹参30g
茯苓20g泽泻30g陈皮10g蒲公英30g
体会:脉证合参,此患者当辩证为祖国医学“腹痛”之范畴。证属下焦湿热。此次选用了四妙丸加味。四妙丸由苍术,牛膝,黄柏(盐炒),薏苡仁,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约得750g,干燥,即得,黄柏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效,并能抑制真菌。黄柏有效成分黄柏碱对原发性新月体性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有效。薏苡仁有效成分薏苡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怀牛膝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薏苡仁、怀牛膝有镇痛作用,苍术、薏苡仁有镇静作用。本品主要有抑菌,解热,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又加用了一些滋补肾阴之品。
此方阴虚火旺、血虚津亏者慎用。
加减法:泛酸呕苦痛甚舍以左金丸、金铃子散、失笑散。恶心呕吐加半夏l0g、陈皮l0g或代赭石(先下)30g~ 60g、姜竹茹l0g.发热便秘、苔黄脉实合大柴胡汤、承气汤类。久病气虚加人参(一般用党参l0g~15g)、黄芪l0g~15g、白术l0g,减去茵陈、郁金,营血不足加当归l0g、杞子10g,去苏梗、厚朴。跟师学员:
跟师学员:
跟师笔记
时间
2016-4-29
指导老师
邵月明,女,63岁。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胸闷气短数日,伴失眠,双下肢水肿、乏力。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而粗糙,脉濡数。
茯苓20g猪苓10g芍药20g夜交藤30g
白术10g桂枝10g黄芪30g香附10g
泽泻20g丹参20g防己10g柴胡10g
川芎10g炒枳壳10g
跟师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