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大学——大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大学——大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大学

西方的高等教育,有迹能察的可追至古希腊。11世纪,当一群年轻的僧侣在修道院中研究“一根针尖上是否可以站立着7位天使”时,这种把聪明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传授学习神学知识的方式,造就了大学的最初形态。美国《生活》杂志,把“大学”视为这一千年中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延续世界文明的场所,也培养了大量全面了解这个世界的智者”。

11世纪在意大利诞生的博洛尼亚大学,堪称西方世界第一所大学。12世纪,法国巴黎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诞生,再到13世纪剑桥大学诞生,之后大学蓬勃发展,到1500年,欧洲已有60余所大学。此后美国也诞生了最早的两所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以及其他包括常青藤名校在内的许多大学。

大学和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极大推动着西方文明进步的步伐。在近代西方大学发展的基础上,1810年洪堡在德国创立柏林大学,确立独立治校与自由教学的大学原则,更明确倡导学术研究的大学职能,现代大学由此诞生,德国也在科技文明上迅速赶超英法强国。1876年仿柏林洪堡大学而进一步新创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也是现代大学的重要里程碑,此后研究型大学在美国蓬勃发展,美国的社会与科技文明也迅猛发展。

德国的现代大学也对近代日本大学的诞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发展起来的最早的东京大学,以及后来的京都大学。

(二)中国大学

1、古代

追溯我国的历史,作为传播高等水平知识的中国高等教育也是源远流长。官方的高等教育,大学在五帝时期称之为“成均”,三代时期谓之曰“辟雍”,先秦有上痒,汉朝董仲舒办太学,往后到隋朝的国子监。民间春秋时期孔子办私学。书院是中国古代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模式。它兴起于中唐,雏型于晚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持续和普及于明清,历千年相传不绝。

2、近现代

1895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诞生,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京师大学堂诞生,1920年前后产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国立综合大学东南大学,此为早期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清华大学始于1911年庚款兴学而创立的清华学堂,初期为留美预备学堂。1925年设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1931年起梅贻琦任校长。清华大学迅速发展,1930年前后,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国学有四大导师。数学、物理直逼世界一流水平,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萨本栋、任之恭、周培源、熊庆来、孙光远、冯康、华罗庚,名师济济。从此奠基了清华大学的声望和顶尖学府的地位。

交通大学是继北洋大学之后兴起的第二所著名工科大学,也是这一时期最值得一提的大学之一。交通大学在二三十年代发展起来,至今演化成多所大学,可以分为三条主线:1896年设立的上海南洋公学,曾命名南洋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学校、第一交通大学等等,演化至1959年分为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1896年设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学堂,曾命名唐山路矿学堂、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唐山交通大学、第二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等等,现演变为西南交通大学。1909年设立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曾命名交通大学北京学校、第三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现演变为北京交通大学。曾经统一为国立交通大学、中国交通大学。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次年,铁道部次长黎照寰任交通大学校

长,从此时到抗战爆发前的1936年,为交通大学最黄金的时代。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以及辅助的文理系科。本着“求实学,务实业”的精神,交通大学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有志于“工业救国”的青年的理想之选。

浙江大学1927年在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的旧址创办,成为当时全国四大中山大学之一,初步奠定了浙大在全国教育格局中的地位。1936年竺可桢出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延聘师资,一时国立浙江大学名师荟萃,成果不凡,以文理为主的多科都有长足发展,尤以数学出众。炮火中流亡的浙江大学,从战前的3个学院16个系,至1946年发展为7 个学院27个系,教授副教授增加了3倍,学生增加了4倍。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令人难忘的一页。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天津私立南开大学合并,在长沙建临时大学。一学期后,学校迁昆明,称西南联合大学。联大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著名教授,历史系有雷海宗、吴晗、钱穆、郑天挺、陈寅恪,哲学系有冯友兰、汤用彤、金岳霖、贺麟,中文系有闻一多、朱自清、唐兰、罗常培,外文系有吴宓、冯至,数学系有华罗庚、陈省身,政治系有钱端升、张奚若,社会学系有潘光旦、费孝通,他们在自身学科内堪称大家,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

联大学子中,很多人卓有成就,如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科学家吴仲华、屠守锷、朱光亚、唐敖庆、邹承鲁,经济学家刘国光,历史学家何炳棣,作家马识途、汪曾祺,以及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的王汉斌、彭珮云夫妇等。在联大师生中,先后有15位烈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联大所以能培养出众多人才,与联大的教育思想、教学制度、学风和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

联大文学院长冯友兰先生所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说:“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这所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建而成的战时中国的最高学府,先后在校学生不过八千,其在现代中国教育史上的意义,却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会过分。如此艰难岁月,僻居边陲的西南联大,居然弦歌不辍,且成绩骄人,实在是个奇迹。北大的激情,清华的严谨,南开的质朴,在西南联大时期各得其所,且互相渗透。的确,在短短不满9年的时间里,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人才。其时其地,大师云集,学术灿然,人才辈出,成为现代教育史上一个辉煌的坐标,一座真正的高峰。

1949年前,中国除了国立大学,还有教会大学,也为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一般教会大学由早期开办的书院演化而来。最早的是1902年成立的东吴大学。后起的如金陵、燕京等校都声誉卓著。

中国本土教会以外的私立大学,在民国时期也有所发展。最为突出的,北方当属南开大学,南方当属厦门大学。

3、当代

1949年,内战基本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立中央大学更名南京大学。国立大学取消国立二字。北洋大学更名天津大学。所有私立大学包括教会大学改造为公立大学。

1952年,摒弃欧美大学模式,采用苏联模式,编译苏联教材,全国大学进行院系大调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许多大学被调整得面目全非。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许多大学被大大削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等都搬离原址。教会大学等原私立大学几乎全部取消。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等少数大学在院系调整以后得到一步登天般的空前充实。产生了一些工科性质的学院如大连工学院、东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以及许多单科性质的专门学院如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林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林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邮电学院等。1958年起,部分大学开始取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